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河湾盆地二道梁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罡 任雪岩 李珺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9-521,共13页
泥河湾盆地拥有较为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其中多处遗存包含楔形石核、锥形石核技术,其文化内涵在细石器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2002年7月,考古队员在盆地东部岑家湾台地北缘发现了二道梁遗址,随即进行发掘,揭露面积31m^2,出土包含... 泥河湾盆地拥有较为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其中多处遗存包含楔形石核、锥形石核技术,其文化内涵在细石器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2002年7月,考古队员在盆地东部岑家湾台地北缘发现了二道梁遗址,随即进行发掘,揭露面积31m^2,出土包含石制品、动物化石及骨制品等文化遗物2000余件。遗址埋藏于桑干河右岸第三级基座阶地上部,上覆黄土状堆积,文化层厚约0.2m,属水动力较弱的河流堆积。石制品原料多为采自附近阶地的砾石层或桑干河及洞沟河漫滩上的燧石;打片技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石核和石片全部使用锤击法,间接打片技术主要表现在船形石核的制备和细石叶的剥取上;石器类型包括雕刻器、刮削器及琢背刀。石器组合特征显示该遗址文化面貌属于典型的细石器工业。骨化石^(14)C测年结果为18085±235 BP,属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较晚阶段。二道梁遗址是泥河湾盆地中首次发现的以船形石核作为主要技术类型、且以此为代表的细石器工业遗存,对研究泥河湾盆地乃至中国北方细石器工业不同技术类型、及所蕴含的人类扩散与技术交流等学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盆地 二道梁遗址 旧石器时代晚期 细石器工业 船形石核
下载PDF
大布苏的细石器 被引量:20
2
作者 董祝安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8-58,,T001,,共12页
本文记述了发现于吉林省西部大布苏泡子东岸二级阶地前缘原生黄土状地层中的486件石制品,其中包括8件石器及100多件细石叶。大布苏地点的细石器材料,类型简单,成型的石器少,分布范围有限,可能是一个临时石器加工点。其时代初步定为旧石... 本文记述了发现于吉林省西部大布苏泡子东岸二级阶地前缘原生黄土状地层中的486件石制品,其中包括8件石器及100多件细石叶。大布苏地点的细石器材料,类型简单,成型的石器少,分布范围有限,可能是一个临时石器加工点。其时代初步定为旧石器时代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布苏 细石器 旧石器时代末期 吉林
全文增补中
湖北省郧县滴水岩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16
3
作者 唐斑 肖玉军 +6 位作者 祁钰 张凤 杜杰 陆成秋 李泉 黄旭初 冯小波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3-55,F0002,F0003,共15页
滴水岩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原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村一组,埋藏于汉江支流——曲远河右岸的二级阶地,是汉江上游地区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滴水岩旧石器时代遗址共发现石制品918件,表现出以下特点:远古居民从... 滴水岩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原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村一组,埋藏于汉江支流——曲远河右岸的二级阶地,是汉江上游地区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滴水岩旧石器时代遗址共发现石制品918件,表现出以下特点:远古居民从古河床中选取打制石器的素材,其中脉石英和硅质岩砾石是主要原料;加工方法除硬锤锤击法外,还使用锐棱砸击法;石器的主要素材是砾石(石核),类型包括砍砸器、手镐和手斧等。该遗址出土的石制品组合包括砾石(208件)、碎块(片)(550件)、石核(42件)、石片(17件)、石锤(6件)和石器(95件)。经过光释光测年方法测年,滴水岩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年代在距今8万至1万年之间,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仍具有我国南方砾石石器文化面貌的主要特征,是中国南方砾石石器文化的传承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水岩 石制品 手斧 旧石器时代晚期
原文传递
Speculation on the timing and nature of Late Pleistocene hunter-gatherer coloniz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16
4
作者 P.J.Brantingham MAHaizhou +3 位作者 J.W.Olsen GAOXinq D.B.Madsen D.E.Rhod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14期1510-1516,共7页
Hunter-gatherer populations in greater northeast Asia experienced dramatic range expansions during the early Upper Paleolithic (45—22 ka) and the late Upper Paleolithic (18—10 ka), both of which led to intensive occ... Hunter-gatherer populations in greater northeast Asia experienced dramatic range expansions during the early Upper Paleolithic (45—22 ka) and the late Upper Paleolithic (18—10 ka), both of which led to intensive occupations of cold desert environments including the Mongolian Gobi and northwest China. Range contractions under the cold, arid extremes of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22—18 ka) may have entailed widespread population extirpations. The high elevatio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is significantly more extreme in both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than either the Gobi or the Siberian taiga forests, and provides an ideal setting to test fundamental models of human biogeog- raphy in the context of regional population fluctuations. The area is presently occupied primarily by nomadic pastoralists, but it is clear that these complex middle Holocene (<6 ka) economic adaptations were not a necessary prerequisite for successful colonization of the high elevation Plateau. Exploratory field-work in 2000—2001 has established that Upper Paleolithic hunter-gatherers were present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by at least 12 ka and possibly much earlier. A speculative model for the colonization process is developed and preliminary archaeological data in support of the model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晚更新世 猎人 聚集者 定居 时间 自然环境 人类地理学
原文传递
延边和龙石人沟旧石器遗址2005年试掘报告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全家 赵海龙 +1 位作者 方启 王春雪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石人沟遗址于2004年发现,2005年8、9月间进行试掘,揭露面积52m2。堆积共分6层,石制品主要出土于第2—4层,共获得1291件,其中出自地层者1267件,其余为脱层,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叶、细石叶、断块和工具等。原料以黑曜岩为主。工具包括... 石人沟遗址于2004年发现,2005年8、9月间进行试掘,揭露面积52m2。堆积共分6层,石制品主要出土于第2—4层,共获得1291件,其中出自地层者1267件,其余为脱层,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叶、细石叶、断块和工具等。原料以黑曜岩为主。工具包括第二类工具(使用石片)和第三类工具(刮削器、雕刻器、琢背小刀、钻),器型稳定,加工较为精致。根据其文化特征判断,该遗址的年代属于晚更新世晚期,即旧石器时代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人沟 黑曜岩 旧石器时代晚期 石制品
下载PDF
吉林东部含细石器遗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扬 陈全家 侯亚梅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42-1049,共8页
文章对近年来发现于吉林东部即长白山山地地区的12处旧石器遗址中9处含有细石器的遗存予以关注,并将它们界定为"含细石器遗存"。由于延边大洞遗址的材料整理工作尚未结束,只对其中的8处进行了实际分析和研究。主要从细石核型... 文章对近年来发现于吉林东部即长白山山地地区的12处旧石器遗址中9处含有细石器的遗存予以关注,并将它们界定为"含细石器遗存"。由于延边大洞遗址的材料整理工作尚未结束,只对其中的8处进行了实际分析和研究。主要从细石核型式和细石器工艺技术两个方面对这些遗存中发现的细石器进行了分析,同时把与细石器伴生的非细石器制品作为石制品组合从原料、技术、器物大小和类型等方面给予探讨。基于上述几方面的分析研究,提出该地区含细石器遗存包括了以细石器为主体、以小石器为主体和以大石器为主体的3种类型,并初步认为该地区细石器制作技术来源于华北地区。遗存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或偏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东部 含细石器遗存 旧石器时代晚期
下载PDF
Progress in the stratigraphy and geochronology of the Shuidonggou site,Ningxia,North China 被引量:13
7
作者 LIU DeCheng WANG XuLong +4 位作者 GAO Xing XIA ZhengKai PEI ShuWen CHEN FuYou WANG HuiM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21期3880-3886,共7页
In the past years we carried out further stratigraphy division in field and it is found that rich stone artifacts can be found in fluvial-shallow lake-alluvial sediments on the terrace Ⅱ of Biangou River, in Shuidong... In the past years we carried out further stratigraphy division in field and it is found that rich stone artifacts can be found in fluvial-shallow lake-alluvial sediments on the terrace Ⅱ of Biangou River, in Shuidonggou site, Ningxia and they are SDG1, 2 and 7. More luminescence and AMS 14C dating in laboratory show that Paleolithic culture develops during the Upper Paleolithic period with ages of 35―20 ka. The Paleolithic culture of SDG 1 is a little earlier than that of SDG 2 similar to SDG 7. The sandy sediments on terrace Ⅱ of Biangou River deposits in the past 72―18 ka, corresponding to Last Glacial. SDG2 has a stabl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resulting in the continuous stratigraphy, thickest deposits and rich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information,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the important and classic paleoanthropological section of Late Pleistocene in this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划分 网站 宁夏 水洞沟 年代学 旧石器时代 中国 文化信息
原文传递
德国旧石器时代晚期骨角器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13
8
作者 曲彤丽 Nicholas JCONARD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9-181,共13页
骨角器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欧亚大陆普遍出现,主要包括工具、穿孔装饰品和雕刻艺术品。这类物品通过比较固定而复杂的技术,仔细且精致地加工而成,具有较规范统一的形状,并且具有一系列新的或独特的功能,其原材料、类型、数量及与其他文化... 骨角器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欧亚大陆普遍出现,主要包括工具、穿孔装饰品和雕刻艺术品。这类物品通过比较固定而复杂的技术,仔细且精致地加工而成,具有较规范统一的形状,并且具有一系列新的或独特的功能,其原材料、类型、数量及与其他文化遗物的组合在时间和地理分布上呈现多样性。本文主要介绍德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骨角器及相关研究,透过原材料——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开料或取坯技术、整形加工方法,展示中、西欧旧石器时代晚期骨角器工业和人类行为特点。同时,本文指出未来结合遗址中动物遗存分析以及实验和微痕观察的方法,对我国及东亚地区骨角器工业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更好地认识区域环境中人类行为和文化发展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旧石器时代晚期 骨角器 人类行为 区域特点
下载PDF
湖北郧县刘湾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曦 冯小波 +5 位作者 郝勤建 王昊 王正华 黄旭初 周兴明 张俊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1,I0001,I0002,共11页
刘湾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杨溪铺镇刘湾村4组,埋藏于汉水左岸第Ⅲ级阶地上。其文化面貌有以下一些特点:石制品的岩性大类中以火成岩为多,种类以沉积岩为多;岩性多样,以脉石英为主;素材以河床中磨圆度较高的河卵石为主,石... 刘湾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杨溪铺镇刘湾村4组,埋藏于汉水左岸第Ⅲ级阶地上。其文化面貌有以下一些特点:石制品的岩性大类中以火成岩为多,种类以沉积岩为多;岩性多样,以脉石英为主;素材以河床中磨圆度较高的河卵石为主,石器的素材以砾石(石核)为主,以石片为素材的石器处于可忽略的地位;石制品的剥片和加工方式均为硬锤锤击法,没有发现砸击法等其它方法的产品;剥片时对石核的台面不进行预先修理;石器类型以砍砸器为主,其次为手斧、手镐,刮削器最少;石器的加工方式以单向加工的为多,但双向加工的石器也有相当的比例。刘湾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证明在汉水流域不仅有距今10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郧县人"文化,也有距今10~5万年的文化,汉水流域的远古文化是土生土长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湾 石制品 旧石器时代晚期
原文传递
河北阳原泥河湾盆地籍箕滩遗址发现的新材料 被引量:8
10
作者 关莹 周振宇 +3 位作者 王晓敏 葛俊逸 谢飞 高星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7-145,共9页
河北阳原泥河湾盆地的籍箕滩旧石器时代晚期旷野遗址群于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并系统发掘,目前,曾出土了丰富的细石叶制品及动物碎骨的第2地点(T2)由于后期工程建设的原因已不复存在,原记录中的第1地点(T1)、第3地点(T3)也均受到了不同程... 河北阳原泥河湾盆地的籍箕滩旧石器时代晚期旷野遗址群于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并系统发掘,目前,曾出土了丰富的细石叶制品及动物碎骨的第2地点(T2)由于后期工程建设的原因已不复存在,原记录中的第1地点(T1)、第3地点(T3)也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或自然力侵蚀。为探明遗址堆积保存状况,工作队对遗址第1、3地点进行了复查及剖面清理,分别发现了密度较大的石制品遗存。对第1地点和第3地点的光释光和14C测年结果表明,该地有人类活动遗迹的堆积物形成年代为距今16000余年至全新世初期,与河对岸虎头梁遗址群中的马鞍山、于家沟相当,表明了当时古人类的活动范围同时覆盖了桑干河南北两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 旧石器时代晚期 籍箕滩 年代
下载PDF
虎头梁遗址尖状器功能的微痕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晓凌 高星 +2 位作者 沈辰 陈福友 王春雪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7-354,共18页
虎头梁遗址位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盆地,距今1万年左右,出土的石制品加工精致、器型稳定。本文选择其中代表性的尖状器进行功能研究,通过微痕分析探讨其使用方式,并结合其形态特征探讨器物类型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对5个亚类型共52件标本... 虎头梁遗址位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盆地,距今1万年左右,出土的石制品加工精致、器型稳定。本文选择其中代表性的尖状器进行功能研究,通过微痕分析探讨其使用方式,并结合其形态特征探讨器物类型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对5个亚类型共52件标本的研究表明,虎头梁尖状器具有专业分工,并被装柄使用。这种工具的制作和使用特征反映了更新世末期虎头梁人群通过提高工具的效能来应对环境变化的生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头梁遗址 旧石器时代晚期 尖状器 微痕分析 功能分化
下载PDF
湖北省郧县黄家窝旧石器时代遗址石制品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任博 宋国定 +6 位作者 冯小波 李文成 刘越 笪博 李学贝 黄旭初 郝勤建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23,共8页
黄家窝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长岭经济开发区(原茶店镇)黄家窝村七组,该遗址埋藏于汉江右岸二级阶地。黄家窝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576件石制品有以下特点:古人们从古河床中选取素材打制石器,火成岩中的脉石英是他们最喜欢... 黄家窝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长岭经济开发区(原茶店镇)黄家窝村七组,该遗址埋藏于汉江右岸二级阶地。黄家窝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576件石制品有以下特点:古人们从古河床中选取素材打制石器,火成岩中的脉石英是他们最喜欢的岩石;他们使用的加工方法主要是硬锤直接打击法;石器的主要素材是砾石(石核),类型包括砍砸器、手镐和手斧等。我们推测黄家窝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时代为更新世晚期,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家窝 石制品 旧石器时代晚期
原文传递
泥河湾盆地梅沟和苇地坡旧石器时代晚期地点 被引量:7
13
作者 梅惠杰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9-307,共9页
通过对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盆地梅沟和苇地坡两个旧石器时代晚期地点的试掘,发现细石器和小石器文化层共存于同一剖面,从而为研究该盆地和华北地区细石器传统与小石器传统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文化遗存埋藏于桑干河二级阶地中下部、底... 通过对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盆地梅沟和苇地坡两个旧石器时代晚期地点的试掘,发现细石器和小石器文化层共存于同一剖面,从而为研究该盆地和华北地区细石器传统与小石器传统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文化遗存埋藏于桑干河二级阶地中下部、底砾层之上,出土的石制品工艺和时代特征鲜明,与西白马营地点风格一致,属于小石器文化传统,时代处于晚更新世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盆地 梅沟地点 苇地坡地点 旧石器时代晚期
下载PDF
柳江化石人髋骨的性别判断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新智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7-111,共5页
柳江化石人髋骨曾经断裂,上下二片间相互错动移位影响了坐骨大切迹有关实测数据的准确性。本文给出了校正后的数据,并应用吴新智等(1982)和孙尚辉等(1986)提供的方法,判断柳江化石人髋骨应属男性范围。
关键词 髋骨 性别判断 柳江 体质人类学
下载PDF
山东莒南发现的石制品 被引量:5
15
作者 员晓枫 徐淑彬 吴瑞吉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2-38,,T001,,共8页
本文报道的128件人工石制品分别采自山东莒南县的石莲子乡烟墩岭和(山扁)山乡九顶莲花山两个地点。石制品常见类型有边刮器、端刮器和砍斫器等,另有少量的雕刻器和尖状器,内含典型细石器。就石制品的组合及工艺水平而言,其时代可能属于... 本文报道的128件人工石制品分别采自山东莒南县的石莲子乡烟墩岭和(山扁)山乡九顶莲花山两个地点。石制品常见类型有边刮器、端刮器和砍斫器等,另有少量的雕刻器和尖状器,内含典型细石器。就石制品的组合及工艺水平而言,其时代可能属于旧石器时代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莒南 石制品 旧石器时代末期 山东
全文增补中
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石制品原料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牛东伟 裴树文 +1 位作者 王惠民 高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57-1466,共10页
水洞沟遗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临河乡,是中国较早发现并且最早发掘的旧石器遗址。该遗址自1923年发现以来便因其出土较多具有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晚过渡期特征的石叶制品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SDG7)位于该... 水洞沟遗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临河乡,是中国较早发现并且最早发掘的旧石器遗址。该遗址自1923年发现以来便因其出土较多具有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晚过渡期特征的石叶制品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SDG7)位于该遗址群核心区,发掘出土万余件古人类活动留下的石制品、动物化石、鸵鸟蛋皮串珠等文化遗物,光释光年代为30±3~23±2 ka B.P.。本文从原料的开发策略和利用策略两个方面对SDG7出土的石制品组合进行系统的原料分析,进而探讨该地点古人类在原料开发利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以及流动策略。研究表明,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出土石制品的原料总体以硅质白云岩、燧石和硅质灰岩为主,原料种类及相关特征的对比显示其主要取自遗址附近阶地底部的砾石层,体现出古人类就地取材、着重开发本地资源的原料开发策略。遗址内主要石制品类型的原料总体利用状况与阶地内原料的分布状况呈现一致性,但不同类型的石制品所用原料往往呈现一定的倾向性。该地点出土石核、石片以及工具的利用程度分析显示,古人类对石质原料的总体利用率并不高,这可能与长时间的遗址占据导致古人类流动性降低有关,但复杂剥片技术、精致石器的存在以及部分优质原料的高效利用依然体现出该地点古人类在原料利用方面的选择性和灵活性。综合原料、技术和流动性特征,SDG7呈现出"装备地点"与"装备人员"相结合的技术装备策略。该地点原料利用研究为探求古人类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在水洞沟遗址区的适应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 旧石器时代晚期 原料开发策略 原料利用策略 流动性
原文传递
石人沟林场旧石器地点试掘报告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全家 赵海龙 +1 位作者 方启 贺存定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3-382,共10页
2007年8月,对吉林延边和龙石人沟旧石器遗址周边进行考古调查时,在石人沟林场东北的红旗河第2级阶地发现了该地点,并进行了试掘,面积为69m2。共获116件石制品,其中出土86件,采集30件。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细石叶、工具、断块及废片... 2007年8月,对吉林延边和龙石人沟旧石器遗址周边进行考古调查时,在石人沟林场东北的红旗河第2级阶地发现了该地点,并进行了试掘,面积为69m2。共获116件石制品,其中出土86件,采集30件。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细石叶、工具、断块及废片。根据地层堆积、石制品特征组合及与周边旧石器遗址对比分析,推测该遗址的地质年代为晚更新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场 石制品 黑曜岩 旧石器时代晚期
下载PDF
吉林长白山地区鸭绿江上游新发现的含打制石器遗址
18
作者 徐廷(领队/执笔) 李尧(绘图/执笔) +2 位作者 石玉鑫(绘图) 赵海龙 张福生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共7页
2021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吉林省鸭绿江上游地区临江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两地开展了旧石器考古专项调查,共发现仅含打制石器遗址12处,采集石制品188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细石核、石叶、雕刻器小片、似勒瓦娄哇石片以及端刮器... 2021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吉林省鸭绿江上游地区临江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两地开展了旧石器考古专项调查,共发现仅含打制石器遗址12处,采集石制品188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细石核、石叶、雕刻器小片、似勒瓦娄哇石片以及端刮器、雕刻器、尖状器、两面器等。其中吴家营遗址Ⅰ地点石制品类型丰富,技术较为复杂,表现出似勒瓦娄哇、石叶、细石叶技术混合的特征;其他地点石制品发现较少,仅有岗头村等5处地点反映出吉林东部石叶—细石叶遗存的一般特征。根据采集石制品初步判断吴家营遗址Ⅰ地点等6处遗址应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其余地点年代暂时无法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鸭绿江上游 旧石器时代晚期 石制品
下载PDF
水洞沟遗址第3、4、5地点发掘简报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惠民 裴树文 +1 位作者 马晓玲 冯兴无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6-221,共16页
水洞沟遗址第3、4、5地点位于水洞沟盆地西南边缘,自1923年发现以来,这三个地点尚未经过正式发掘。2004年夏秋季节,宁东重化工基地引黄管道的修建要穿越盆地的边缘,遂对这三个地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共揭露110m2,出土和采集了上千... 水洞沟遗址第3、4、5地点位于水洞沟盆地西南边缘,自1923年发现以来,这三个地点尚未经过正式发掘。2004年夏秋季节,宁东重化工基地引黄管道的修建要穿越盆地的边缘,遂对这三个地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共揭露110m2,出土和采集了上千件石制品和鸵鸟蛋皮。下文化层的石制品主体呈现出与水洞沟第1地点相同的文化面貌;上文化层石制品和采集品特征则与第6地点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其中包含大量的细石器制品。另外,在水洞沟盆地首次发现了两面器类型。此次发掘出土的文化遗物丰富了水洞沟遗址的文化内涵,对研究水洞沟文化与华北相邻区域古文化关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晚期 石叶传统与细石器 水洞沟第3、4、 5地点
下载PDF
日本北海道地区细石叶技术研究概述 被引量:6
20
作者 岳健平 王晗 加藤真二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2-403,共12页
细石叶技术是晚更新世晚期东北亚和西北美新的变革性剥坯技术和适应手段。北海道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细石器遗存,相关材料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约2.5万年前,持续了约1.2万年。以北海道具有明显技术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的细石器为材料,学... 细石叶技术是晚更新世晚期东北亚和西北美新的变革性剥坯技术和适应手段。北海道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细石器遗存,相关材料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约2.5万年前,持续了约1.2万年。以北海道具有明显技术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的细石器为材料,学者们基于技术式“阅读”和拼合研究划分出一系列细石核工艺类型和剥坯技法;岛内以楔形细石核为代表的细石器工业传统在不断延续的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与气候环境变化较强的相关性。本文对北海道地区晚更新世末次盛冰期以来的气候、环境背景以及细石器的发现与研究历程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厘清北海道细石核工艺类型的划分,并对细石器群的阶段性演变进行系统梳理,以期对我国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石叶技术 北海道 旧石器时代晚期 剥坯技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