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美贸易战与双边关系的未来选择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勇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8年第3期71-86,共16页
美国特朗普政府2018年3月公布"301"条款调查报告标志着对华贸易战的开始,中美经贸关系进入战略竞争新阶段,经贸摩擦的结局将对未来中美关系走向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探讨问题包括: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战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对华贸... 美国特朗普政府2018年3月公布"301"条款调查报告标志着对华贸易战的开始,中美经贸关系进入战略竞争新阶段,经贸摩擦的结局将对未来中美关系走向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探讨问题包括: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战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对华贸易战受到哪些国际与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中美贸易战可能前景有几种?贸易战的结局将如何影响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作者认为,特朗普对华经贸政策的调整来自于美国对中国全面崛起的恐惧不安、国内中期选举压力及特朗普本人丑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美贸易战存在不确定性并可能失控升级,如两国不能加强彼此理解,恢复建立战略信任关系,中美关系有可能朝"新冷战"方向发展;中美开展在全球治理架构下的有效合作是未来两国避免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务实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贸易战 美国对华政策 中美关系 修昔底德陷阱 全球治理
下载PDF
“一体四翼”:拜登政府对华“竞赢”战略解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黄钊龙 韩召颖 《国际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134,共25页
在部分延续特朗普政府对华及中美关系战略定位的基础上,通过两年多的政策宣示与实践,拜登政府对华“竞赢”战略已基本定型。“竞赢”战略的具体内涵可以总结为“一体四翼”,所谓“一体”是指拜登政府对华战略的主体基调、基本思路是通... 在部分延续特朗普政府对华及中美关系战略定位的基础上,通过两年多的政策宣示与实践,拜登政府对华“竞赢”战略已基本定型。“竞赢”战略的具体内涵可以总结为“一体四翼”,所谓“一体”是指拜登政府对华战略的主体基调、基本思路是通过与中国竞争来赢得最终胜利,“四翼”则分别是指合作、对抗、投资与结盟。其中合作、对抗与竞争相关,以竞争为中心,投资、结盟则是美国直接践行竞争的政策工具。中美实力格局的持续变迁与美国日益极化的国内政治是解释拜登政府继承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定位的主要原因,而关于中美长期战略竞争的优势认知则是导致“竞赢”战略成型的直接原因。从其政策实践与中美关系互动的现实看,“竞赢”战略目前至少存在三方面的困境:一是合作与竞争/对抗并存的“双轨制”计划并不可行;二是投资/遏制的核心举措与优势认知的内在要求“背道而驰”;三是美国国内政治矛盾可能干扰“稳态”竞争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登政府 “竞赢” 美国对华政策 中美战略竞争 中美关系
原文传递
“第五种权力”:美国思想库与对华政策 被引量:2
3
作者 林玲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78-80,共3页
作为美国政治体系中继立法、行政、司法及媒体之后的第五种权力,美国的思想库一直在政府内政外交决策中发挥着重要影响。本文从历史视角分析了美国思想库在对华决策中的角色及其不同流派的对华政策立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开展对美... 作为美国政治体系中继立法、行政、司法及媒体之后的第五种权力,美国的思想库一直在政府内政外交决策中发挥着重要影响。本文从历史视角分析了美国思想库在对华决策中的角色及其不同流派的对华政策立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开展对美国思想库的公共外交对于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思想库 对华政策 公共外交
下载PDF
美国的总统外交与国会外交 被引量:17
4
作者 孙哲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0-57,共8页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 ,美国国会在美国外交决策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其影响不容忽视。尽管在历史上某些“帝王式总统”当政时期 ,国会因其自身运作机制的特点在对外决策中居于次要决策地位 ,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公众外交...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 ,美国国会在美国外交决策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其影响不容忽视。尽管在历史上某些“帝王式总统”当政时期 ,国会因其自身运作机制的特点在对外决策中居于次要决策地位 ,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公众外交的影响以及内政与外交的交融 ,国会在美国外交决策过程中的地位不仅得到显著提升 ,而且还逐渐显现出成为掌控美国外交的“锚与舵”的发展趋势。结合美对华政策的制订过程 ,分析国会在外交领域日益凸显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政治 国会外交 中美关系 外交决策 总统外交
下载PDF
“印太北约化”:内涵、表征及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岳圣淞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16-35,I0002,共21页
自美国“印太战略”提出以来,学界对“印太北约化”倾向的关注日益增强。既往研究往往强调“印太战略”实践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出现的效仿北约的政策倾向,并未触及对这一趋向产生的政策根源的深入探讨。理解“印太北约化”,不能脱离美... 自美国“印太战略”提出以来,学界对“印太北约化”倾向的关注日益增强。既往研究往往强调“印太战略”实践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出现的效仿北约的政策倾向,并未触及对这一趋向产生的政策根源的深入探讨。理解“印太北约化”,不能脱离美国对外安全观念变迁的宏观背景,对其内涵的理解也应包含三个方面,即美国对印太地区安全观念的“北约化”类比倾向、在发展同印太国家关系时的“北约化”路径依赖,以及在介入地区事务过程中的“北约化”思维定式。对于中国而言,深入理解“印太北约化”的内涵、表征与影响,有助于在中美战略博弈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为未来应对区域秩序动荡和中美关系发展中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提供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太北约化 印太战略 中美战略博弈 美国对华政策 中美关系
下载PDF
政治修辞、安全化与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 被引量:13
6
作者 岳圣淞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8-103,158,159,共28页
安全化理论在对外政策中的运用令研究者得以从决策视角出发探寻主观因素对安全议题演化进程的影响,在分析决策者认知和判定政策走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美国对华政策的研究中,安全化理论强调美国对华威胁感知水平的主动提升推动了其... 安全化理论在对外政策中的运用令研究者得以从决策视角出发探寻主观因素对安全议题演化进程的影响,在分析决策者认知和判定政策走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美国对华政策的研究中,安全化理论强调美国对华威胁感知水平的主动提升推动了其对华身份建构模式的转变,令中美此前试图长期维系的有限的"我们感"身份认同在美国强制推行的对华"他者化"身份建构中遭到破坏,将原本限于物质层面的摩擦抬升至价值观层面,进而持续升级对华战略打压。囿于理论局限,既往研究未能回答主体安全观念如何转变为主体间安全行为这一根本问题,因而无法充分解释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安全化实践机制。通过借鉴政治修辞理论,作者尝试在话语路径下搭建起一个分析对外政策安全化和去安全化的动态框架,为美国对华政策从决策者认知向政策实践转化的过程提供一以贯之的解释逻辑。政策话语交锋已成为中美博弈的新场域,深刻洞悉安全化理论进展和准确把握安全化运作规律有助于加深对美国对华政策调整动因与方式的理解,亦可为中国安全治理方略的优化及对外话语战略的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化理论 对外政策分析 政治修辞 美国对华政策 中美关系
原文传递
大国竞争背景下的美国政治战 被引量:10
7
作者 唐健 《国际关系研究》 CSSCI 2020年第5期41-68,155,156,共30页
政治战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逻辑在和平时期的合理运用,是美国参与国际政治斗争中的重要武器。从乔治·凯南的视角看,在"大国无战争"的背景下,有组织的政治战是大国在竞争中夺取胜利的关键,其核心内容是通过"战争以外... 政治战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逻辑在和平时期的合理运用,是美国参与国际政治斗争中的重要武器。从乔治·凯南的视角看,在"大国无战争"的背景下,有组织的政治战是大国在竞争中夺取胜利的关键,其核心内容是通过"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影响对象国领导、精英和民众的情感、动机、目标设定和行为,促进本国国家利益的实现。冷战后,美国对政治战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但2017年特朗普政府将大国竞争确定为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后,美国的政治战再度活跃起来,而且在对华政策中体现得特别明显。目前,美国对华政治战尚未在国内形成共识,核心盟友也仍然犹豫徘徊,中国可以采取非对称的战略举措防止美对华政治战的固化与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竞争 政治战 美国对华政策
原文传递
美国共和党的对华超强硬态度探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昭曦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17,62,共10页
近年来,美国共和党对华认知日趋消极,推出极具对抗性的对华政策和立法,持续展现对华"超强硬"态势,保守派民众组织亦随之起舞。推动对华采取"超强硬"姿态本质上是共和党保守势力在政治极化背景下为持续获取政治影响... 近年来,美国共和党对华认知日趋消极,推出极具对抗性的对华政策和立法,持续展现对华"超强硬"态势,保守派民众组织亦随之起舞。推动对华采取"超强硬"姿态本质上是共和党保守势力在政治极化背景下为持续获取政治影响而在外交安全领域发起的新型"文化战争",不仅加剧美国国内党派纷争和社会撕裂,妨碍中美关系良性发展,还促使中国因素空前影响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转型。未来,美国对华政策取向将与共和党的地位进退和美国执政者的政治运筹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党 两党政治 对华政策
原文传递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进出口产品的异质性影响——以“中美贸易摩擦”为准自然实验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范夏阳 李兵 +1 位作者 刘韬 修媛媛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5-85,共21页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贸易的影响是当前全球化发生深刻变化下的热点问题。利用2018年美国政府发起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为准自然实验,考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进出口产品的异质性影响,该异质性研究基于BEC分类的不同商品类别,发现贸易政...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贸易的影响是当前全球化发生深刻变化下的热点问题。利用2018年美国政府发起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为准自然实验,考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进出口产品的异质性影响,该异质性研究基于BEC分类的不同商品类别,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这个“抢运抢囤”效应主要是由中间投入品驱动的。但美国对中国出口贸易额没有短期的上涨,不存在“抢运抢囤”效应。从库存调整角度解释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产生的“抢运抢囤”效应,并通过不同产品的航空运输比率验证了其中的作用机制。同时,为我国应对不确定的国际贸易政策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关税清单 异质性影响 航空运输比率
下载PDF
美国华裔与美国对华政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志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36-40,共5页
华人是美国人口增长迅速的少数族裔之一 ,但它对美国政治的影响远不如犹太人。文章通过对华人和犹太人的比较 ,说明华人在基本条件上、对政治的关心上、政见的统一上都有着种种弱点。再加上中美两国政治制度的差异 ,华人不得不受美国政... 华人是美国人口增长迅速的少数族裔之一 ,但它对美国政治的影响远不如犹太人。文章通过对华人和犹太人的比较 ,说明华人在基本条件上、对政治的关心上、政见的统一上都有着种种弱点。再加上中美两国政治制度的差异 ,华人不得不受美国政治环境的限制 ,难以对美国对华政策施加积极有效的影响。相反 ,一些华人却对美国对华政策产生了消极的作用。但历史和现实都说明 ,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对华人有利 ,否则黄皮肤容易受到歧视。因此 ,随着华人对政治权力意识的增长 ,他们势必会成为维护中美关系的一支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 犹太人 中美关系 对华政策
下载PDF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投资的影响: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 被引量:3
11
作者 陆海波 汪小圈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6-98,共13页
以中美贸易摩擦为研究背景,通过整合美国对华征税清单、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与中国上市公司季度财务数据,构建企业层面受美国对华出口品加征关税的影响指标,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2016-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在中美贸易摩擦前后投资行为... 以中美贸易摩擦为研究背景,通过整合美国对华征税清单、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与中国上市公司季度财务数据,构建企业层面受美国对华出口品加征关税的影响指标,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2016-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在中美贸易摩擦前后投资行为的变化。结果显示:受美国第一份对华征税清单影响越大的企业会显著降低其新增投资与投资存量;而在第二份对华征税清单发布后,受两份征税清单影响越大的企业没有显著降低其新增投资,且其投资存量反而显著提高。这意味着中美贸易摩擦带来了短期企业投资的下滑,但中期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则刚好相反。为更好地理解影响渠道,直接探究贸易壁垒上升带来的市场规模变化发现,中美贸易摩擦发生后,原来销往境外的产品转为内销,对企业总销售收入的影响不大,因而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投资的影响主要通过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这一渠道发挥作用,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国内国际双循环”政策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贸易壁垒 投资决策 新增投资
下载PDF
“拉森”号事件及其影响下的美国对华政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勇 万雪飞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60-83,156,共25页
"拉森"号事件是美国对华南海举措的标志性事件,它意味着中美南海正面博弈局面的形成,此后中美关系不断恶化.该事件起因于美国反对中国南沙岛礁建设,经过5个多月美国国内政治博弈才最终付诸实施.该事件初步完成了美国对华强硬... "拉森"号事件是美国对华南海举措的标志性事件,它意味着中美南海正面博弈局面的形成,此后中美关系不断恶化.该事件起因于美国反对中国南沙岛礁建设,经过5个多月美国国内政治博弈才最终付诸实施.该事件初步完成了美国对华强硬南海政策的内部整合,威胁并逐步动摇了中美关系大体稳定的基础.该事件之后,美国在支持第三方同中国在南海对抗上更倾向于采取武力威慑举措;而对华武力威慑举措往往难以奏效,美国国内强硬派便寻求重新设定中美关系以扭转局面;由于中美南海正面博弈和美国大选时间上耦合,美国国内关于中美关系需要重新设定的呼声增强.这些趋势已经为中美关系发展进程大体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森”号事件 南海航行自由计划 岛礁建设 中美关系 对华政策
下载PDF
美国对华政策中的苏联因素
13
作者 黄莺 赵毓琴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41-46,共6页
美国对华政策是其全球战略的一部分。在苏联解体前 ,美苏两国之间存在的严重的意识形态、利益和目的方面的分歧使得美国在采取对华政策时 ,总是要考虑到前苏联的影响 ,使得对华政策附属于对苏关系。苏联因素在美国对华政策中起着极其重... 美国对华政策是其全球战略的一部分。在苏联解体前 ,美苏两国之间存在的严重的意识形态、利益和目的方面的分歧使得美国在采取对华政策时 ,总是要考虑到前苏联的影响 ,使得对华政策附属于对苏关系。苏联因素在美国对华政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不同时期 ,不同的中苏、中美关系状况都影响到美国采取不同的对华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对华政策 苏联
下载PDF
美国对华贸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14
作者 唐萱萱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70-72,共3页
美国对华贸易虽以保持稳定的经贸关系为基础,但迫于国际政治需要和国内的集团利益,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此,中国应当从宏观上对中美经贸关系拓展战略性思维,加强开展商务外交,构建和谐的国际经贸新秩序;从微观上,完善政府的商务职能,... 美国对华贸易虽以保持稳定的经贸关系为基础,但迫于国际政治需要和国内的集团利益,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此,中国应当从宏观上对中美经贸关系拓展战略性思维,加强开展商务外交,构建和谐的国际经贸新秩序;从微观上,完善政府的商务职能,加强企业国际化能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多方面促使中美贸易朝正常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中贸易 贸易政策 商务外交 世贸组织
下载PDF
美国对华科技竞争政策的量化评价及启示
15
作者 赵一鸣 孙绍聚 张家年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99-1413,共15页
科技竞争是新时代中美两国博弈的核心领域之一,而科技政策是政府科技行为风向标,因此,对美国相关政策进行评价分析,探究美国对华科技竞争政策的未来趋势,可以帮助我国在与美国新一轮的科技竞争中把握主动。本研究综合PMC(policymodeling... 科技竞争是新时代中美两国博弈的核心领域之一,而科技政策是政府科技行为风向标,因此,对美国相关政策进行评价分析,探究美国对华科技竞争政策的未来趋势,可以帮助我国在与美国新一轮的科技竞争中把握主动。本研究综合PMC(policymodelingconsistency)指数模型、文本挖掘与政策样本分析方法,以美国总统项目、美国立法信息网站以及美国政府各行政部门网站为数据来源,收集政策文件并对其进行词频分析;根据词频分析的结果,构建美国对华科技竞争政策的PMC评价体系,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政策样本,并对其进行文本挖掘和分析,确定样本PMC指数,结合PMC曲面图,对政策样本进行评价分析;根据政策样本的分析结果,初步勾勒美国在对华科技竞争中运用的类柏伊德循环的战略运作体系,从科技竞争态势感知预警体系、科技竞争事态快速响应机制与科技竞争事态动态评估体系3个方面,为我国应对新时期的美国对华科技竞争战略提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科技竞争 政策评价 PMC指数模型 政策分析
下载PDF
2023年中韩关系:回顾与展望
16
作者 李航 徐龙骞 《当代韩国》 2024年第1期21-37,共17页
2023年中韩关系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多,两国围绕尹锡悦涉台言论、美韩联合声明涉华表述、邢海明大使涉韩言论等展开外交争锋,“萨德”问题、海域划界和渔业争端不时激化,两国贸易额大幅下降,贸易结构呈现出竞争性和不对称性,双方社会层... 2023年中韩关系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多,两国围绕尹锡悦涉台言论、美韩联合声明涉华表述、邢海明大使涉韩言论等展开外交争锋,“萨德”问题、海域划界和渔业争端不时激化,两国贸易额大幅下降,贸易结构呈现出竞争性和不对称性,双方社会层面对彼此的消极认知也有所增加。这体现了在尹锡悦政府推行“亲美疏华”、美国“拉韩遏华”与国际环境复杂性加剧的背景下,两国在诸多问题上存在矛盾与分歧。但两国高层保持沟通,双边贸易投资规模依然庞大,人文交流也比较密切,这也使得中韩关系不乏企稳回升可能,关键在于如何管控分歧和发现新的合作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关系 尹锡悦政府 亲美疏华 贸易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