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平权措施的宪法争议——析联邦最高法院的两项判决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昌道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7-110,136,共5页
美国平权措施 ,从上一世纪七十年代以来 ,受到白人挑战 ,白人提出这是对白人的不平等 ,违反了宪法的平等权。这一宪法争议特别反映在大学入学政策上。近期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此作了两项判决 :一是“格鲁特对伯林杰”案 (Grutterv .Bol... 美国平权措施 ,从上一世纪七十年代以来 ,受到白人挑战 ,白人提出这是对白人的不平等 ,违反了宪法的平等权。这一宪法争议特别反映在大学入学政策上。近期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此作了两项判决 :一是“格鲁特对伯林杰”案 (Grutterv .Bollinger) ,针对密歇根大学法学院的入学政策 ;一是“格拉斯对伯林杰”案 (Gratzv.Bollinger) ,针对密歇根大学部的入学政策。平权措施主要宪法依据是美国宪法第 1 4条修正案。最高法院在适用此项宪法原则时有重要例外 ,一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出发 ;一是为弥补历史上的歧视后果。最高法院又宣布 ,凡使用种族作区分标准的法律 ,必须运用“严格的透视”和“紧迫的利益”。据此 ,上述两项新判决 ,都有利于“种族多元化”和平权措施。这是美国当前对平权措施宪法争议的最新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宪法 平权措施 平等权
下载PDF
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委员会案判决 被引量:17
2
作者 阎天(译) 《法学教育研究》 2021年第4期287-305,共19页
1954年至1955年,美国最高法院分两次就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委员会案作出判决,这是美国宪法史上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布朗案的判决沉重打击了种族隔离制度,促使民权运动渐入佳境,深刻改变了美国社会。判决开启了最高法院新的司法能动时代,... 1954年至1955年,美国最高法院分两次就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委员会案作出判决,这是美国宪法史上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布朗案的判决沉重打击了种族隔离制度,促使民权运动渐入佳境,深刻改变了美国社会。判决开启了最高法院新的司法能动时代,重塑了法院在社会变革中的角色,更重新定义了司法与其他分支、联邦与地方、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判决还引发了学界的广泛讨论,为现代美国宪法学设定了议程和范式,更为后世学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国内已有布朗案判决的多个译本,但均存在较多简化。此次根据美国最高法院官方记录译出全本,以期呈现判决的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宪法 平等保护 种族隔离
下载PDF
美国政府监管程序的宪法基础 被引量:10
3
作者 威廉.安德森 任东来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37,共11页
美国今天的政府监管并没有明确的宪法根据。因此,行政程序遭遇到一系列严肃的质问:诸如正当性、公平性和可问责性。不过,在这三个问题上,已经发展出在功能上相当于宪法保障的体制。立法委代的假定应对了正当性难题,行政法发达的制度应... 美国今天的政府监管并没有明确的宪法根据。因此,行政程序遭遇到一系列严肃的质问:诸如正当性、公平性和可问责性。不过,在这三个问题上,已经发展出在功能上相当于宪法保障的体制。立法委代的假定应对了正当性难题,行政法发达的制度应对了公平性难题,司法和立法对行政程序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控制应对了问责难题。由此产生的图景并非整齐划一、逻辑严密,不过,它是一个可以运作的但却不甚稳定的解决办法,让宪法适应于其制定者不可能预见到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宪法 美国政府监管 行政程序 独立监管机构
原文传递
一部宪法与一个时代——《美国宪法》在清末民初的传入及对民初中国立宪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聂资鲁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7-123,共17页
在世界法制史上,法律移植和法律融合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各国法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国宪法》输入中国,并对中国发生影响的过程,就是中国移植《美国宪法》及其制度,并以之为蓝本改造本土法,使两者并存融合的过程。探究这一问... 在世界法制史上,法律移植和法律融合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各国法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国宪法》输入中国,并对中国发生影响的过程,就是中国移植《美国宪法》及其制度,并以之为蓝本改造本土法,使两者并存融合的过程。探究这一问题,对于正确认识我国近代法制,以及在转型时期如何吸收外国法都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值得借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宪法 清末民初 中国立宪 影响 法律移植
原文传递
美国宪法成文形式的历史渊源 被引量:5
5
作者 黎作恒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8-186,共9页
本文简要地阐述美国宪法成文形式产生的历史渊源 ,认为近代首部成文宪法的诞生是美国本土长期而渐进的立宪进程的产物 ,它的成文形式可以追溯到早期开启北美殖民进程的英国王室颁发的殖民特许状和殖民者之间签署的殖民地合约 ,同时也受... 本文简要地阐述美国宪法成文形式产生的历史渊源 ,认为近代首部成文宪法的诞生是美国本土长期而渐进的立宪进程的产物 ,它的成文形式可以追溯到早期开启北美殖民进程的英国王室颁发的殖民特许状和殖民者之间签署的殖民地合约 ,同时也受殖民地时期立法实践和宗教传统等方面的影响。此外 ,美国各州在独立后采用成文宪法的实践 ,以及《邦联条例》的起草、通过等事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宪法 立宪工作 成文法 殖民地合约 殖民特许状 殖民地法律 法律渊源
下载PDF
美国州际流域治理中政府间关系协调的法治机制 被引量:8
6
作者 吕志奎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6-150,共5页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美国《联邦宪法》在国家治理制度层面构建政府间关系协调的法律制度框架,通过法治规范和引领政府间博弈策略行动。多层次法治化协调机制组合可以在政府间关系制度层面上形成一种均衡,促进政府间关系良性发展。本文从...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美国《联邦宪法》在国家治理制度层面构建政府间关系协调的法律制度框架,通过法治规范和引领政府间博弈策略行动。多层次法治化协调机制组合可以在政府间关系制度层面上形成一种均衡,促进政府间关系良性发展。本文从总体上梳理美国跨州流域治理中政府间关系协调的法治机制,包括"政府间协议"、"政府间协商"、"政府间调解"、"政府间仲裁"和"政府间诉讼",并分析这五种协调机制的内涵、特点、针对性及其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联邦宪法》 政府间关系 州际协议 流域治理 法治机制
原文传递
美国宪法的力量和弱点——社会系统理论的观察视角 被引量:5
7
作者 余成峰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95,共19页
美国宪法内涵了基本权利体系演化的巨大潜力,通过以权利为中心的宪法技术发展,实现了普通法原则与革命原则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美国达到了国家能力建设的历史高度。新自由主义和身份/承认政治的特殊联姻,对战后美国的"新政"宪... 美国宪法内涵了基本权利体系演化的巨大潜力,通过以权利为中心的宪法技术发展,实现了普通法原则与革命原则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美国达到了国家能力建设的历史高度。新自由主义和身份/承认政治的特殊联姻,对战后美国的"新政"宪法秩序形成了巨大冲击。当代美国宪法不仅面临来自内部矛盾的撕裂,其传统依托的"威斯特伐利亚"宪法框架也在全球化潮流中遭遇冲击。全球社会正在经历的深刻结构变迁,预示着美国宪法模式全球化的内在危机。在私法化、全球化与治理化趋势的多重挑战下,美国宪法已经陷入去政治化和泛政治化的双重困境之中。美国宪法的当代困境具有普遍代表性,这要求我们重新思考18世纪的宪法革命遗产,从中寻找新的历史进步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系统论 宪法私法化 去政治化 新自由主义 美国宪法
原文传递
全国U—17足球队构成解析
8
作者 潘泰陶 黄传兵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3-54,共2页
通过对参加 2 0 0 0年全国U— 17少年足球队春训的 2 3支球队的调查 ,获取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从球队属性、组队目的、经费来源、年度经费、队员收入、训练形式等方面对U— 17球队的构成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析 ,为我们了解、认识。
关键词 u—17 足球队 构成 解析
下载PDF
“两大阵营”的划分及其变迁——政体视角下的美国宪法与最高法院 被引量:5
9
作者 左亦鲁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7-107,179,共12页
在新政—民权政体下,美国宪法形成了人们熟悉的两大阵营划分:自由派运用活宪法主义主张司法能动,保守派运用原旨主义主张司法节制。然而,这一阵营划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政体变迁发生改变,只不过宪法上的变化通常会滞后于政治。在... 在新政—民权政体下,美国宪法形成了人们熟悉的两大阵营划分:自由派运用活宪法主义主张司法能动,保守派运用原旨主义主张司法节制。然而,这一阵营划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政体变迁发生改变,只不过宪法上的变化通常会滞后于政治。在里根政体下,两大阵营已出现了松动迹象。随着共和党主导的里根政体进入末期,两大阵营调整甚至重组的可能将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如果新的政体由民主党主宰,美国可能会出现"第二进步时代",而新政早期总统与最高法院的冲突可能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宪法 活宪法主义 原旨主义 司法能动 司法节制
原文传递
安全抑或自由:危机中的美国宪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滕宏庆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0-38,共9页
危机时刻是验证法治国家体制适应性的真正时机,由于美国宪法没有紧急状态条款,在南北内战、一战二战、反恐战争等紧急时期美国总统往往行使"超宪法权限"侵犯公民基本权利。为保证危机中的宪法依然有效,处理好国会立法与总统... 危机时刻是验证法治国家体制适应性的真正时机,由于美国宪法没有紧急状态条款,在南北内战、一战二战、反恐战争等紧急时期美国总统往往行使"超宪法权限"侵犯公民基本权利。为保证危机中的宪法依然有效,处理好国会立法与总统紧急权力之间的重大分歧,作为制衡者的法院需要对宪法进行更加审慎的解释,但其所表现出来的实用主义政治立场变换和共和紧急法制观的转型,揭示了非常态下美国宪法解释的核心问题:要自由的宪法还是安全的宪法?这也正是当下危机频发背景下每个奉行法治和保障人权的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宪法 最高法院 宪法解释
原文传递
美国各州之间法律和判决的承认规则——联邦最高法院对宪法中“充分信任和尊重”条款的司法解释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成良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45-49,共5页
“充分信任和尊重”条款是美国联邦宪法第四条中的第一款,它要求每个州对于他州的公共法律、案卷和司法程序,应给予充分信任和尊重。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联邦最高法院对“各州信任和尊重外州公共法律”的要求是相当宽松的,而对各州信任... “充分信任和尊重”条款是美国联邦宪法第四条中的第一款,它要求每个州对于他州的公共法律、案卷和司法程序,应给予充分信任和尊重。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联邦最高法院对“各州信任和尊重外州公共法律”的要求是相当宽松的,而对各州信任和尊重外州判决的要求却近乎苛刻。这主要是因为过分强调对各州法律的信任和尊重会造成一州为另一州立法或一州法律只能在外州执行的荒谬结果,而强调对判决的信任和尊重却可以在不过分损害各州主权的前提下促进联邦的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州际法律冲突 联邦宪法 充分信任和尊重 联邦最高法院
下载PDF
美国宪法上的褫夺公权法案研究——从“华为诉美国案”展开 被引量:2
12
作者 霍政欣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9-55,共17页
褫夺公权法案滥觞于英格兰,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曾被大量适用。在深刻反思历史的基础上,美国制宪者将禁止褫夺公权法案载入宪法,以防止立法权对司法权的僭越。美国最高法院在判例中确定了对褫夺公权法案做宽泛解释的原则立场,以维护三权... 褫夺公权法案滥觞于英格兰,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曾被大量适用。在深刻反思历史的基础上,美国制宪者将禁止褫夺公权法案载入宪法,以防止立法权对司法权的僭越。美国最高法院在判例中确定了对褫夺公权法案做宽泛解释的原则立场,以维护三权分立与制衡。在美国宪法机制下,褫夺公权法案条款发挥着维护宪法秩序和保护私人权利的重要功能。"华为诉美国案"的裁判逻辑和司法立场表明,在地缘竞争思维支配美国对华政策的背景下,对于中国企业通过诉讼维护权益而言,褫夺公权法案条款的宪法功能趋于式微。中国企业在美国通过司法途径维护权益,应将重点放在对行政机关违反正当程序侵犯权利的合宪性挑战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褫夺公权法案 英格兰 美国宪法 联邦最高法院 正当程序条款
原文传递
美国宪法所体现的平衡原则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丹丹 《行政与法》 2007年第1期81-84,共4页
美国宪法是一部对世界格局影响深远的杰作。本文分析了美国宪法制订的背景,以及美国宪法运作成功的重要因素——其自身蕴含的平衡机制。在美国宪法制订过程中,宪法制定者们最重视的就是各种因素之间的平衡,其核心是参议院与众议院之间... 美国宪法是一部对世界格局影响深远的杰作。本文分析了美国宪法制订的背景,以及美国宪法运作成功的重要因素——其自身蕴含的平衡机制。在美国宪法制订过程中,宪法制定者们最重视的就是各种因素之间的平衡,其核心是参议院与众议院之间的平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之间的平衡、州与联邦之间的平衡,其中这一切平衡都以人民主权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 联邦 美国宪法 国会
下载PDF
论英国宪法的保守主义基础 被引量:1
14
作者 廖丹 《韶关学院学报》 2004年第7期48-51,共4页
英国是一个具有浓厚的保守主义色彩的国家,保守主义思想是英国宪法的文化基础。英国的保守主义通过保守党的政策和普通公民的保守主义信念两种方式体现在英国宪法之中。保守主义从尊重传统、经验主义的思维和渐进性的发展模式三个方面... 英国是一个具有浓厚的保守主义色彩的国家,保守主义思想是英国宪法的文化基础。英国的保守主义通过保守党的政策和普通公民的保守主义信念两种方式体现在英国宪法之中。保守主义从尊重传统、经验主义的思维和渐进性的发展模式三个方面对英国宪法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保守主义 普通公民 保守党 国家 体现 渐进性 英国 尊重 思维
下载PDF
以《联邦宪法》为中心的美国警察法治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小兵 《净月学刊》 2017年第3期17-25,共9页
美国警察法治以《联邦宪法》为中心,无论是联邦警察,还是州和地方警察,在执法时均要按照《联邦宪法》及其修正案精神,严格遵循联邦最高法院判例的执法规则。美国警察执行的《刑法》都是依据《联邦宪法》制定的,全美各州的《刑法》大同小... 美国警察法治以《联邦宪法》为中心,无论是联邦警察,还是州和地方警察,在执法时均要按照《联邦宪法》及其修正案精神,严格遵循联邦最高法院判例的执法规则。美国警察执行的《刑法》都是依据《联邦宪法》制定的,全美各州的《刑法》大同小异,因此美国警察管辖的犯罪有很强的相似性。美国各个层级的警察在人员和组织、领导体制以及招录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但前提是必须与《联邦宪法》的精神保持一致,否则就会受到联邦司法部的指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警察 联邦宪法 警察法治
下载PDF
试论美国法之社会立法的平等权审查标准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旭文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57-62,共6页
传统上美国法院对于社会立法内容违反平等权的问题都采取审慎的态度,一般尊重立法者的判断,避免做实质性介入。但随着社会民众福利权意识的不断提高,美国法院逐步强化了社会立法内容的合理性审查标准,检验立法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合理关联... 传统上美国法院对于社会立法内容违反平等权的问题都采取审慎的态度,一般尊重立法者的判断,避免做实质性介入。但随着社会民众福利权意识的不断提高,美国法院逐步强化了社会立法内容的合理性审查标准,检验立法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合理关联性,强调差别待遇的坚实理由,限制立法的自由裁量,从而实现社会立法的平等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立法 平等权 审查标准 美国法
下载PDF
美国贸易政策制定的宪政体制论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利强 茅友生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2-182,共11页
美国贸易政策制定权力由《美国宪法》明确界定,所以开启贸易自由化的"1934年体制"本质上是一个宪政体制。该体制的形成是基于后危机时代重构政治平衡与摆脱经济危机的现实需要,而其变迁是围绕国会"授权-控权或监督"... 美国贸易政策制定权力由《美国宪法》明确界定,所以开启贸易自由化的"1934年体制"本质上是一个宪政体制。该体制的形成是基于后危机时代重构政治平衡与摆脱经济危机的现实需要,而其变迁是围绕国会"授权-控权或监督"的宪政路径展开的,并由贸易保护主义力量与自由贸易主义力量之间的宪政博弈推动的。这种宪政博弈实质上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贸易立法博弈,而具体表现为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四位一体"制度架构。对正在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的中国而言,这种源于宪政博弈的贸易制度创新实践可资借鉴之处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即后危机时代贸易自由化立法范式的创新和自由贸易与不公平贸易二分法的立法体例的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宪法 》“1934年体制” 贸易自由化 制度架构
原文传递
1987年前后美国宪法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
18
作者 胡晓进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9-97,共9页
1987年系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两百周年,为了纪念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和立国文本,美国官方和学界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各类庆祝活动,在欢庆宪法的历史贡献之余,借此反思美国政治体制,延续历史记忆,塑造国家认同。20世纪80年代正值中美交往和学术... 1987年系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两百周年,为了纪念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和立国文本,美国官方和学界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各类庆祝活动,在欢庆宪法的历史贡献之余,借此反思美国政治体制,延续历史记忆,塑造国家认同。20世纪80年代正值中美交往和学术交流日益密切的历史时期,有些中国学者亲历了美国的这场宪法纪念活动,也有一批美国学者来到中国,参与中国学界组织的纪念性研讨会。在双方的合作之下,中国学界出现了一大批翻译和介绍美国宪法的论著,推动了中国人对美国宪法经验的了解与认识,也成为中国学界摄取西学的一个重要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宪法 宪法纪念 历史记忆 《这部宪法》 国家认同
原文传递
美国宪法关于教育权力归属的政治哲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巍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6-198,共3页
根据美国宪法修正案第十条,教育的权力不属于联邦政府,而是属于各州及人民,这种教育的制度设计背后有其政治哲学理念基础。美国人民素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更视教育为捍卫民主政治生活的武器。由对教育的重视与对暴政的警惕而产生的教育分... 根据美国宪法修正案第十条,教育的权力不属于联邦政府,而是属于各州及人民,这种教育的制度设计背后有其政治哲学理念基础。美国人民素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更视教育为捍卫民主政治生活的武器。由对教育的重视与对暴政的警惕而产生的教育分权与民治的制度设计,既是美国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副产品,也是其政治哲学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宪法 教育权力 政治哲学
下载PDF
美国立宪成功之道——经验理性与建构理性的有机结合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汉大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86-91,共6页
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并被美国沿用至今。美国立宪成功的因素很多,其根本在于建构理性与经验理性的有机结合,具体表现在:美国既通过理性的行为和榜样建立并维持立宪政府体制,又保持求真务实的精神,正视社会存在的... 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并被美国沿用至今。美国立宪成功的因素很多,其根本在于建构理性与经验理性的有机结合,具体表现在:美国既通过理性的行为和榜样建立并维持立宪政府体制,又保持求真务实的精神,正视社会存在的多元利益冲突,并通过妥协化解政治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宪政 经验理性 建构理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