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花粉管通道途径获得转基因小麦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志方 陈穗云 +2 位作者 夏光敏 陈永喆 陈惠民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4-89,共6页
将带有NPT Ⅱ基因的质粒PGV用花粉管通道途径转化小麦烟农 1 0 3,共结实 1 0 2 5粒 ,其中有 71 8粒种子可以萌发出幼苗 ,在这 71 8株幼苗中 ,经卡那霉素筛选 ,得到 75棵绿色抗性植株 ,提取这些抗性植株的叶片总DNA ,作NPT Ⅱ基因的PCR扩... 将带有NPT Ⅱ基因的质粒PGV用花粉管通道途径转化小麦烟农 1 0 3,共结实 1 0 2 5粒 ,其中有 71 8粒种子可以萌发出幼苗 ,在这 71 8株幼苗中 ,经卡那霉素筛选 ,得到 75棵绿色抗性植株 ,提取这些抗性植株的叶片总DNA ,作NPT Ⅱ基因的PCR扩增 ,有 37株为阳性 ,转化率为 5.1 6% ,对其中 9个PCR阳性植株的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表明它们均为转基因植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NPT-Ⅱ基因 花粉管途径 转基因小麦植株
下载PDF
第7同源染色体组对小麦气体交换及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魏爱丽 畅志坚 +1 位作者 王会琴 詹海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00-2201,2208,共3页
[目的]研究7号同源染色体(7A、7B、7D)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为今后采用遗传和生理生化手段进行小麦的高光效遗传改良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山西农科院温室大棚中种植的小麦中国春及其7A、7B、7D染色体缺失植株N7A、N7B、N7D(美国... [目的]研究7号同源染色体(7A、7B、7D)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为今后采用遗传和生理生化手段进行小麦的高光效遗传改良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山西农科院温室大棚中种植的小麦中国春及其7A、7B、7D染色体缺失植株N7A、N7B、N7D(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B.S.Gill教授提供)为材料,于灌浆初期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研究小麦7A、7B、7D染色体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N7A、N7B在灌浆初期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PS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PSⅡ的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都明显低于中国春,且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N7D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都明显高于普通小麦中国春,且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Fv/Fm、ФPSⅡ、ETR也高于中国春,但差异不显著。[结论]7A、7B染色体对光合速率有正效应,与气孔导度和光化学反应(荧光参数)均有关系;7D染色体对光合速率具有负效应,而这种负效应主要与气孔导度有关,与光化学反应(荧光参数)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缺失 小麦 光合特性 荧光参数
下载PDF
小麦高频率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同步化诱导及分裂周期蛋白质组变化分析
3
作者 王炼 尹凤英 +3 位作者 段爽 甘富 王振英 彭永康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42-148,共7页
利用Hu和APM双阻断法可以提高小麦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同步化频率,其中前期达20%,中期达79%,后-末期达27%。双向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蛋白质呈现出明显周期性变化,与间期细胞相比前期中呈现出5个差异蛋白... 利用Hu和APM双阻断法可以提高小麦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同步化频率,其中前期达20%,中期达79%,后-末期达27%。双向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蛋白质呈现出明显周期性变化,与间期细胞相比前期中呈现出5个差异蛋白质斑点,这5个蛋白质斑点的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37kDa/pI 6.6、38kDa/pI 6.8、34kDa/pI 7.2、38kDa/pI 7.5和15kDa/pI 6.9,到了中期,发现有21kDa/pI 6.3的蛋白质斑点存在,而51kDa/pI 7.3和23kDa/pI 6.1蛋白质斑点消失,分生组织细胞进入后-末期分裂期时,又发现有37 kDa/pI 6.6、51 kDa/pI7.3、23kDa/pI 6.1、43kDa/pI 6.6蛋白质出现,蛋白质斑点21kDa/pI 6.3消失。在整个细胞周期运行中,蛋白质斑点37kDa/pI 6.6、51kDa/pI 7.3、23kDa/pI 6.1和21kDa/pI 6.3发生了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其中有2个蛋白斑点经质谱鉴定为chromosome segregation protein SMC和helicase。它们的功能涉及染色体的形成与分离、DNA复制与能量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化 有丝分裂 蛋白质组 MS/MS 小麦
原文传递
增强UV-B辐射对小麦叶片内源ABA和游离脯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54
4
作者 杨景宏 陈拓 王勋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9-42,共4页
研究温室种植的小麦在0(CK)、8.82KJ/m2(T1)和12.6KJ/m2(T2)3种剂量的UV-B辐射下其内源AB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UV-В辐射导致叶绿体膜脂脂肪酸配比改变和IUFA降低、叶片MDA含量升高及ABA和游离脯氨酸积累。分析表明,UV-B辐射对膜... 研究温室种植的小麦在0(CK)、8.82KJ/m2(T1)和12.6KJ/m2(T2)3种剂量的UV-B辐射下其内源AB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UV-В辐射导致叶绿体膜脂脂肪酸配比改变和IUFA降低、叶片MDA含量升高及ABA和游离脯氨酸积累。分析表明,UV-B辐射对膜系统的损坏也许是内源AB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的原因之一,而后者也是植物抵抗UV-B胁迫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UV-B辐射 内源ABA 游离脯氨酸 逆境胁迫
下载PDF
转化脂介导小麦原生质体转化及转基因白化苗的再生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祯 孙宝林 +2 位作者 刘春明 肖桂芳 李向辉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20-323,共4页
应用转化脂介导转化技术成功地将含有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的E.coli质粒pCGN1055导入到了小麦(徐州211)原生质体内,并由此获得了转化愈伤组织。根据Hpt抗生及DNA分子杂交证实转化频率高达6.0-8.8%,... 应用转化脂介导转化技术成功地将含有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的E.coli质粒pCGN1055导入到了小麦(徐州211)原生质体内,并由此获得了转化愈伤组织。根据Hpt抗生及DNA分子杂交证实转化频率高达6.0-8.8%,在分化培养基上转化愈伤组织再生出了白化植株,通过Southern杂交和酶活性检测证明外源Hpt基因存在于转化植株(白化苗)内,并进行了有效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原生质体 转化脂 转基因植物
下载PDF
利用分裂泛素酵母双杂交技术钓取小麦TaSC互作蛋白质 被引量:3
6
作者 蔺芳芳 杨旭 +3 位作者 武小翠 刘晓梅 葛荣朝 赵宝存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3-430,共8页
TaSC(Triticum asetivum L.salt-tolerance related gene,Gen Bank登录号为AY956330)是从小麦耐盐突变体RH8706-49中克隆的高盐诱导表达的耐盐相关基因。以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TaSC为诱饵,运用分裂泛素酵母双杂交技术从小麦cDNA表达文库... TaSC(Triticum asetivum L.salt-tolerance related gene,Gen Bank登录号为AY956330)是从小麦耐盐突变体RH8706-49中克隆的高盐诱导表达的耐盐相关基因。以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TaSC为诱饵,运用分裂泛素酵母双杂交技术从小麦cDNA表达文库中钓取互作蛋白质,筛选到一个编码小麦未知功能蛋白质的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AK336035),命名为TaSCIP1(TaSC interaction protein 1)。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实验证实TaSCIP1与TaSC存在互作。该互作蛋白的分离有利于进一步研究TaSC基因的耐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SC 小麦 CDNA表达文库 分裂泛素酵母双杂交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
下载PDF
提高小麦原生质体再生植株频率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孙宝林 孙勇如 +1 位作者 朱祯 李向辉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16-119,共4页
从小麦徐州211的成熟种子诱导愈伤组织,建立了胚性悬浮细胞系。酶解悬浮细胞获得原生质体,用含0.8%琼脂糖的改良MS培养基进行琼脂糖珠培养,再生细胞分裂,并形成愈伤组织。诱导再生愈伤组织分化,得到了完整的再生植株。原生质体培养两周... 从小麦徐州211的成熟种子诱导愈伤组织,建立了胚性悬浮细胞系。酶解悬浮细胞获得原生质体,用含0.8%琼脂糖的改良MS培养基进行琼脂糖珠培养,再生细胞分裂,并形成愈伤组织。诱导再生愈伤组织分化,得到了完整的再生植株。原生质体培养两周后,加入降渗培养液可促进克隆的形成。在分化培养基中,低浓度蔗糖可提高植株分化率。高浓度的激动素和玉米素对芽的分化有效并能抑制愈伤化。再生愈伤组织诱导分化时期的早晚影响植株分化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原生质体培养 植株再生
下载PDF
小麦耐盐相关基因TaRSTR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玉 连娟 +2 位作者 王聪 赵利利 赵宝存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1期10-16,共7页
高盐是限制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以耐盐小麦RH8706-49根部基因表达谱芯片结果为基础,利用电子克隆和RT-PCR方法克隆了一个盐胁迫时上调表达的基因,命名为TaRSTR(登录号:EU263918)。荧光定量PCR分析证实该基因受盐胁迫... 高盐是限制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以耐盐小麦RH8706-49根部基因表达谱芯片结果为基础,利用电子克隆和RT-PCR方法克隆了一个盐胁迫时上调表达的基因,命名为TaRSTR(登录号:EU263918)。荧光定量PCR分析证实该基因受盐胁迫诱导表达,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TaRSTR蛋白定位在细胞核里。TaRSTR过表达提高了转基因拟南芥在盐胁迫下的种子萌发率及成年植株的耐受性。TaRSTR基因过表达可显著提高已知耐盐相关基因At FRY1、At P5CS1和AtRD29B的表达量,推测TaRSTR基因通过这些标记基因提高了转基因拟南芥的耐盐性。上述结果表明TaRSTR基因过表达能提高植株的耐盐性,是植物耐盐的正调节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TaRSTR基因 耐盐 实时定量P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