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被引量:20
1
作者 段文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544-546,共3页
目的:探讨双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6/2016-01期间收治的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36例40眼,所有患者均采用双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 目的:探讨双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6/2016-01期间收治的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36例40眼,所有患者均采用双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三联手术进行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1mo随访,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前房深度、前房角开放范围、眼压,同时观察患者的术后滤过泡情况以及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前的眼压19~36(平均26.02±2.42)mmH g,术后1mo眼压11~22(平均13.62±4.38)mmH g,手术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73,P<0.05)。术前视力<0.3者34眼(85.0%),术后视力>0.3者21眼(53%)。所有患者患眼在术后均形成良好滤过泡。36例患者术后的房角开放程度、前房角开放距离以及中央前房深度等均较术前有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32、5.924、33.293,P<0.05)。术后7眼出现角膜轻度水肿,均在术后3d内消失;1眼在虹膜切除时出血,2d后被吸收;4眼出现人工晶状体表面及前房纤维素渗出,术后6d内吸收,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情况出现。结论:双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并且能够较好地控制患者术后的眼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双切口 三联手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上 臧云晓 +5 位作者 张薇 董宏伟 郭纯刚 卢红双 潘志强 接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评价同时行穿透性角膜移植、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简称三联手术)患者的手术效果,探讨三联手术术后角膜屈光力与术前晶状体度数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10月在北京佑安医院行三联手术的15例患者资料,观... 目的评价同时行穿透性角膜移植、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简称三联手术)患者的手术效果,探讨三联手术术后角膜屈光力与术前晶状体度数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10月在北京佑安医院行三联手术的15例患者资料,观察患者术后1 a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角膜屈光度、眼轴长度、并发症及角膜内皮细胞数以及植片存活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1a角膜植片均保持透明,角膜内皮细胞数为(1974.20±472.82)个·mm^(-2)。术后BCVA为(0.80±0.27)LogMAR,与术前(2.63±0.62)LogMAR相比,有显著性提高(t=13.042,P<0.001)。术后眼压为(14.53±3.04)mmHg(1 kPa=7.5 mmHg),与术前眼压(15.27±2.37)mmH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5,P=0.505)。术后眼轴长度为(23.62±2.12)mm,与术前(23.69±2 01)m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8,p=0.893)。术后角膜屈光度为(42.56±5.48)D,与术前对侧眼(45.01±1.66)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02,P=0.260)。术前目标屈光度为(0.58±0.25)D,术后等效球镜度为(0.40±4.65)D。结论三联手术对于治疗伴有白内障的角膜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前选择预留偏正视的晶状体度数可能获得满意的术后视力,但术后不可预知的角膜曲率改变仍会对屈光状态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三联手术
下载PDF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屈光力改变与三联手术 被引量:4
3
作者 吕岚 王荣光 +1 位作者 邹留河 康惠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6-458,共3页
目的 :研究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屈光力的改变 ,探讨对侧健眼角膜屈光参数在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三联手术 )中的意义。方法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 PKP)患者 4 1例 ,其中单纯 PKP2 5例 ,三联手术 10例 ,PKP... 目的 :研究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屈光力的改变 ,探讨对侧健眼角膜屈光参数在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三联手术 )中的意义。方法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 PKP)患者 4 1例 ,其中单纯 PKP2 5例 ,三联手术 10例 ,PKP联合白内障摘除 6例 ,其中 5例术后 1~ 1.5年行二期人工晶体植入。对术眼手术前后角膜曲率及眼轴的改变进行对比观察 ,并与健眼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角膜屈率为 3 6.685~ 4 8.93 5 D,平均 4 0 .93 5± 3 .5 69D;术后角膜屈率为 3 9.190~ 5 0 .3 1D,平均 4 3 .95 5± 3 .4 14 D,配对 T检验示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2 1) ;手术前后的眼轴分别为 2 0 .92~ 2 9.2 9mm (平均 2 4 .179± 0 .5 11mm)和 2 2 .76—3 0 .86mm (平均 2 4 .85± 2 .3 5 mm ) ,配对 T检验示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81) ;健眼的角膜屈率为 4 2 .12 5~ 4 4 .810 D,平均4 3 .963± 1.2 2 4 D,经配对 T检验与患眼术后角膜屈率无显著性差异 ( P=0 .3 6)。 1例三联手术患者术后因高度近视而行人工晶体取出 ,另有两例因高度复性近视散光行 L ASIK;5例 PKP联合白内障 ,人工晶体二期植入的患者 ,4例裸眼视力在 0 .5以上。结论 :PKP术后角膜屈率发生显著性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角膜移植 三联手术 角膜屈率
原文传递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被引量:5
4
作者 方建华 《实用防盲技术》 2014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 报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眼术后效果.方法 收集青光眼合并白内障19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眼压、视力、滤过泡和并发... 目的 报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眼术后效果.方法 收集青光眼合并白内障19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眼压、视力、滤过泡和并发症.结果 术后眼压在14~18mmHg之间,平均为(15.26±1.20)mmHg,与术前眼压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视力<0.05者6眼,0.05~0.3者8眼,>0.3者5眼;术后滤过泡Ⅰ型、Ⅱ型17眼(89.47%),为功能型滤过泡,2眼(10.53%)滤过泡不明显;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小梁切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三联手术
下载PDF
交错进行的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及角膜移植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刘金玲 刘欢 +1 位作者 韩云凤 张晓融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7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观察交错进行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及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交错三联手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白内障合并角膜病浑浊进行交错三联手术12例(12只眼)。其中外伤性角膜白斑9例,带状角膜病变、病... 目的观察交错进行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及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交错三联手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白内障合并角膜病浑浊进行交错三联手术12例(12只眼)。其中外伤性角膜白斑9例,带状角膜病变、病毒性角膜炎及真菌性角膜炎后遗留角膜斑翳各1例。手术方法:角膜环钻钻切2/3角膜厚度,做巩膜隧道切口、撕囊、娩核、钻透角膜,完成角膜移植术,清除晶状体皮质,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1~3年,观察术后视力、角膜透明度及并发症。 结果术后11例(91.7%)裸眼视力较术前提高。术后2周,所有角膜全部透明;术后1年,9例透明,1例半透明,2例浑浊,总透明率75.0%。术后并发症有青光眼1例,行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正常;后发性白内障1例,行YAG激光治疗后视力提高;发生排斥2例,经抗排斥治疗后排斥控制,但角膜浑浊。 结论交错三联手术与传统三联术及分期手术相比,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手术 交错进行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晶状体 人工 植入术 角膜移植术 穿透性
原文传递
穿透性角膜移植与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三联手术的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刚 陈国岭 《眼科研究》 CSCD 1994年第2期99-101,共3页
对外伤所致的角膜混浊合并白内障12例,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三联手术。随访4—18个月,术后植片均获透明,11例视力提高至0.1—0.6,术前采用SRK—Ⅱ公式计算人工晶体屈光度,其术后符合率以... 对外伤所致的角膜混浊合并白内障12例,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三联手术。随访4—18个月,术后植片均获透明,11例视力提高至0.1—0.6,术前采用SRK—Ⅱ公式计算人工晶体屈光度,其术后符合率以采用患眼值计算的为高,术后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对手术的适应症、人工晶体类型的选择及自体角膜移植亦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自体移植 白内障摘除术
下载PDF
交错分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角膜移植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吴艺 夏朝霞 +1 位作者 李华 黄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26-128,共3页
目的:报告应用交错分步进行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角膜移植(以下简称三联术)的方法治疗角膜病与白内障同时存在并需行穿透性角膜移植及白内障摘除复明的患者,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应用三联术对21例21眼角膜... 目的:报告应用交错分步进行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角膜移植(以下简称三联术)的方法治疗角膜病与白内障同时存在并需行穿透性角膜移植及白内障摘除复明的患者,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应用三联术对21例21眼角膜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行手术治疗,观察术后视力、移植角膜情况,随访时间4~9mo。结果:治疗后92%患者术后裸眼视力比术前提高,术后2wk视力>0.5者9例(43%),>0.3者10例(48%),0.1者2例(10%)。术后7~14d,21眼角膜植片全为透明,术后4~9mo植片完全透明17例,植片呈半透明3例,角膜中度混浊伴新生血管长入1例。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交错分步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一次性解决眼前段屈光间质混浊。与传统联合术相比,三联术减少了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快速恢复术后视力,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角膜移植 白内障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 交错分步 联合术
下载PDF
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廖荣丰 朱美玲 +2 位作者 张晓峰 高平 陈逖 《实用防盲技术》 2006年第2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三联手术治疗角膜混浊合并白内障患者11例12只眼,术后随访6个月-8年。结果10只眼术后角膜移植片透明,植片透明率83.3%。10例术后视力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准...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三联手术治疗角膜混浊合并白内障患者11例12只眼,术后随访6个月-8年。结果10只眼术后角膜移植片透明,植片透明率83.3%。10例术后视力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三联手术是治疗角膜白斑合并自内障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白内障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 三联手术
下载PDF
经肛三联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袁可 雷银福 +2 位作者 陈丽娜 裴熹 余乐来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6年第10期39-40,共2页
为观察经肛三联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对20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采用双层注射、经肛直肠脱垂固定术及肛门紧缩术(即三联术)治疗,对术后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显示,20例直肠脱垂患者全部治... 为观察经肛三联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对20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采用双层注射、经肛直肠脱垂固定术及肛门紧缩术(即三联术)治疗,对术后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显示,20例直肠脱垂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100%。术后所有患者无肛周感染、肛门失禁及肛管狭窄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至2年,未见复发,无排便障碍及结肠功能紊乱等后遗症,疗效满意。结果表明,经肛三联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操作简单、创伤小、保护了肛门括约肌的自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脱垂 三联术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三联手术的临床探讨
10
作者 程丹富 安良香 +2 位作者 王芹 张杰 刘凤仙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1998年第6期188-189,191,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早期白内障三联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10眼患者实施了小梁切除加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并发症严重,主要是角膜水肿和眼内纤维膜形成;出院时全部病例眼压得到控制,矫正视力≥0.5者...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早期白内障三联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10眼患者实施了小梁切除加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并发症严重,主要是角膜水肿和眼内纤维膜形成;出院时全部病例眼压得到控制,矫正视力≥0.5者4例(40%)。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早期白内障的三联手术应慎重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三联手术
下载PDF
三联手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后观察
11
作者 沈蕾 刘平 李志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2851-2852,2855,共3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改良深层巩膜咬切术(以下简称三联手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疗效。方法37例(46眼)行三联手术,20例(26眼)行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9个月。结果...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改良深层巩膜咬切术(以下简称三联手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疗效。方法37例(46眼)行三联手术,20例(26眼)行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9个月。结果三联手术组术后平均眼压为(13.72±2.72)mmHg,小梁切除术组术后平均眼压(12.92±5.35)mmHg,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且两组下降值差异无显著性(t=0.166,P>0.05)。三联手术组术后视力显著提高(χ2=18.254,P<0.01),小梁切除术组手术前后视力差异无显著性(χ2=0.308,P>0.05)。结论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较好地控制术后眼压并快速恢复视力且并发症少,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手术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白内障
下载PDF
二尖瓣主动脉瓣并三尖瓣病变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2
12
作者 张镜方 肖学钧 +3 位作者 蔡增欣 罗征祥 吴若彬 何竟功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93-195,共3页
探讨影响二尖瓣、主动脉瓣并三尖瓣病变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低心排)的因素以及三尖瓣的处理问题。作者对1988年3月至1994年2月期间行二尖瓣、主动脉瓣并三尖瓣病变外科治疗的41例病人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前心功... 探讨影响二尖瓣、主动脉瓣并三尖瓣病变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低心排)的因素以及三尖瓣的处理问题。作者对1988年3月至1994年2月期间行二尖瓣、主动脉瓣并三尖瓣病变外科治疗的41例病人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前心功能Ⅳ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肺动脉压力是影响术后低心排的主要因素(P值分别为0.001,0.003,0.005)。作者认为DeVega环缩成形术对处理三尖瓣关闭不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成形术 二尖瓣病变 三尖瓣病变
原文传递
角膜穿孔伤修补、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龄洁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70-171,共2页
目的为评价角膜穿孔伤修补,外伤性白内障摘出和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的疗效。对38例符合手术标准的患者行此联合手术。结果未决随访时最佳矫正视≥0.5者27眼,0.3者11眼。唯一的额外处理是对4眼后囊严重混浊者行YAG激光截囊。... 目的为评价角膜穿孔伤修补,外伤性白内障摘出和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的疗效。对38例符合手术标准的患者行此联合手术。结果未决随访时最佳矫正视≥0.5者27眼,0.3者11眼。唯一的额外处理是对4眼后囊严重混浊者行YAG激光截囊。结论该联合手术一次完成通常分2次执行的手术,即最初的角膜修补和二期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视力恢复快,方便患者又节约经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穿孔 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下载PDF
浅谈企业延审车辆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
14
作者 张维东 《广东化工》 CAS 2012年第11期180-181,151,共3页
延审车辆运行年限长,主要部件的疲劳运行和使用,使运行车辆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做好企业车辆周检,加强车辆"三检制"和关键部位的检查,能够确保车辆安全技术性能的可靠。
关键词 延审车辆 “三检制” 关键部位 管理制度
下载PDF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方法的探索
15
作者 吕建华 程素棉 +2 位作者 唐广贤 郭跃侠 董坤峰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1-332,共2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将176例(197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3组行手术治疗,对术后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术后3月时视力比较,Ⅱ组、Ⅲ组与Ⅰ组分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之间眼压比较... 目的探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将176例(197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3组行手术治疗,对术后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术后3月时视力比较,Ⅱ组、Ⅲ组与Ⅰ组分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之间眼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各种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病例,凡视力在0.2以下,虹膜基本健康,瞳孔直径在5mm以下的,三联手术是目前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三联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主动脉瓣二尖瓣与三尖瓣联合病变的外科治疗体会
16
作者 佘凯 安宁 +2 位作者 王继相 王波 熊伟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 :总结 2 5例主动脉瓣、二尖瓣及三尖瓣联合病变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 :术前心功能Ⅲ级 18例 ,Ⅳ级 7例 ,2 5例均施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 ,三尖瓣成形术。结果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无术后早期死亡 ,晚期死亡 2例 ,生存病例... 目的 :总结 2 5例主动脉瓣、二尖瓣及三尖瓣联合病变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 :术前心功能Ⅲ级 18例 ,Ⅳ级 7例 ,2 5例均施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 ,三尖瓣成形术。结果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无术后早期死亡 ,晚期死亡 2例 ,生存病例随访 3~ 6 0月 ,心功能显著改善。结论 :术前改善心功能和术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术后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三尖瓣多采用DeVega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瓣膜病变 三瓣膜手术 DeVega 三尖瓣成形术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急诊救治与临床路径探讨 被引量:27
17
作者 熊光仲 赵金龙 +12 位作者 柴湘平 彭再梅 张东山 毕长龙 范晓 邱双发 贺志飚 张宏亮 文铁 荣耀 向旭东 舒畅 周新民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6-649,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临床特点与急诊救治方法及路径。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8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等分别进行对比及统计分析,分析其存...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临床特点与急诊救治方法及路径。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8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等分别进行对比及统计分析,分析其存活率、病死率及有效率。结果首发症状以痛疼为主占77.7%(609/784),原有高血压病史占86.5%(678/784)。确诊至术前784例均行急诊内科救治,存活率81.5%(639/784),病死率18.5%(145/784),无效157例(20.O%),总有效率(83.1%),其中传统治疗有效率(76.4%),三联四程序化治疗有效率(89.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院急诊死亡139例(17.7%)。其中24h内死亡26例(18.4%),48h内死亡47例(33.8%),72h死亡66例(47.2%)。确诊后拒绝治疗92例,其中72h内死亡81例(88.04%),两组病死率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详细病史、体查及CT和MRI主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手段,镇痛、镇静、降压是急诊救治的重要方法。急诊早期确诊和有效救治为争取早期手术及进一步治疗赢得了时间,是提高AD生存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急诊救治 临床分析 三联四程序化 路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