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抗扰控制算法在发动机加力过渡态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海波 孙健国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9-225,共7页
主要研究了航空发动机加力过渡态控制的新方法。在不改变原有发动机控制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增广LQR法(Augmented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ALQR)综合ADRC(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干扰补偿控制的算法(简称ALQR+AD... 主要研究了航空发动机加力过渡态控制的新方法。在不改变原有发动机控制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增广LQR法(Augmented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ALQR)综合ADRC(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干扰补偿控制的算法(简称ALQR+ADRC),该算法除了有原ALQR控制所具备的强的消除静差能力之外,还兼具AD-RC优良的干扰补偿能力。通过模拟快速进入/退出发动机加力过渡态过程,验证了该算法具有理想的控制效果,能够较好地协调加力燃油供给和喷口开张,在整个过渡态过程中对核心机工作有较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加力状态 过渡态控制 自抗扰控制
下载PDF
机器人程序设计中的状态转换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明顺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6-169,共4页
为了解决不同应用中机器人的控制程序设计问题,提出了基于状态转换的机器人程序设计方法.通过对有限状态机理论的回顾和引申,对应于机器人的动作变化,给出了基于状态转换方法的半自动X射线晶体角分类机的分类机械手、简易智能车机器人... 为了解决不同应用中机器人的控制程序设计问题,提出了基于状态转换的机器人程序设计方法.通过对有限状态机理论的回顾和引申,对应于机器人的动作变化,给出了基于状态转换方法的半自动X射线晶体角分类机的分类机械手、简易智能车机器人和协调工作的多机械手的状态转换设计实例;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这种方法可以使机器人的程序设计思路变得简单明了,减轻了设计者的工作强度,易于机器人控制程序的编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状态转换 有限状态机 机械手 控制程序设计
下载PDF
倾转四旋翼机过渡状态飞行控制律设计
3
作者 贺永涛 张夏阳 +1 位作者 苏金周 方昕卓异 《飞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1,18,共7页
针对倾转四旋翼机过渡状态飞行控制律进行了设计研究。首先,结合滑模理论与干扰观测器设计了倾转四旋翼机倾转过渡走廊动态飞行完整控制律,并利用滑模控制方法的鲁棒性完成了全机气动干扰估计,在时域仿真环境中模拟精确气动干扰效应。然... 针对倾转四旋翼机过渡状态飞行控制律进行了设计研究。首先,结合滑模理论与干扰观测器设计了倾转四旋翼机倾转过渡走廊动态飞行完整控制律,并利用滑模控制方法的鲁棒性完成了全机气动干扰估计,在时域仿真环境中模拟精确气动干扰效应。然后,以倾转角作为旋翼控制器和固定翼控制器的权重因子进行操纵分配,完成了线性及正弦倾转角曲线变化下过渡模式的定高飞行控制,并将两种曲线下飞行器过渡模式状态量进行比对。最后,开展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动态性能良好,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强,能保证倾转四旋翼机在过渡状态下保持良好的高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转四旋翼机 过渡状态 控制律设计 滑模控制方法 干扰观测器
原文传递
高空舱进气环境压力模拟鲁棒模型预测控制
4
作者 林珏 张和洪 +3 位作者 但志宏 吴珊珊 徐莹莹 翟超 《测控技术》 2024年第8期64-71,共8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高空环境模拟过渡态试验对高空舱进气环境压力模拟系统提出的强抗扰性、强鲁棒性等控制综合品质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鲁棒模型预测控制(Robus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RMPC)的高空舱进气环境压力控制方法。RMPC采用滚... 针对航空发动机高空环境模拟过渡态试验对高空舱进气环境压力模拟系统提出的强抗扰性、强鲁棒性等控制综合品质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鲁棒模型预测控制(Robus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RMPC)的高空舱进气环境压力控制方法。RMPC采用滚动时域优化和扰动反馈补偿的方法,在预测控制框架内处理模型的不确定性。通过建立进气环境压力模拟系统设备特性模型,设计了基于RMPC的进气环境压力控制策略,搭建了仿真平台,与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应用RMPC技术后,动态调节时间由7.68 s缩短至3.91 s,最大瞬时波动量由0.94%减小至0.25%,该技术能够大幅提高发动机高空环境模拟过渡态试验中进气环境压力模拟的动态响应速度、控制精度和抗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舱 压力模拟 鲁棒模型预测控制 过渡态试验 最优控制
下载PDF
自适应循环发动机快速推力变化过渡过程性能初步研究
5
作者 蒋勇睿 徐义皓 +3 位作者 张纪元 董学智 郑俊超 陈敏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31,共11页
自适应循环发动机是基于变循环发动机设计理念基础并充分考虑飞发一体化设计、热管理等综合性能的面向未来飞行平台的先进动力装置,可通过诸多可调机构实现发动机涵道比、增压比、流量以及工作模式的灵活改变,从而适应不同飞行任务的复... 自适应循环发动机是基于变循环发动机设计理念基础并充分考虑飞发一体化设计、热管理等综合性能的面向未来飞行平台的先进动力装置,可通过诸多可调机构实现发动机涵道比、增压比、流量以及工作模式的灵活改变,从而适应不同飞行任务的复杂任务剖面需求,获得更大飞行包线内的性能优化。本文基于自适应循环发动机的性能计算仿真模型,在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模式转换和加减速过程实现快速推力变化过程,根据模式转换与加减速控制规律设计,开展典型算例下的快速推力变化过渡过程性能分析并验证其控制规律设计方法可行性,在亚声速巡航工况下,发动机在以M3模式叶尖风扇最小角度状态下,低压转子相对物理转速从0.6加速至1.0,最大可使终止推力增大32.4%,相较于单一模式加减速过渡过程,推力变化范围更宽,加速时间更短,转速变化范围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循环发动机 过渡态 快速推力变化 控制规律 模式转换
下载PDF
自适应循环发动机模式转换过渡态控制规律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郑俊超 罗艺伟 +3 位作者 唐海龙 张纪元 陈敏 张扬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53,共10页
作为航空动力宽适应性与多变量控制技术交叉融合的构型,自适应循环发动机可工作于不同模式而获得推力或者耗油率的性能受益,也带来典型任务剖面下发动机工作模式转换过渡过程控制规律设计问题。基于自适应循环发动机过渡态性能仿真模型... 作为航空动力宽适应性与多变量控制技术交叉融合的构型,自适应循环发动机可工作于不同模式而获得推力或者耗油率的性能受益,也带来典型任务剖面下发动机工作模式转换过渡过程控制规律设计问题。基于自适应循环发动机过渡态性能仿真模型,针对模式转换过渡过程控制规律设计方法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提出了“中间状态”分阶段模式转换控制规律设计方法及“模式转换转速”等可调变量调整策略。结果显示,模式转换前后低压转速上升0.38%,推力下降0.06%,表明该方法可保证典型工况下模式转换过程推力和发动机转速等参数连续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循环发动机 过渡态 模式转换 控制规律 性能模型
下载PDF
知识化制造单元的动态任务控制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董昊 严洪森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8-554,共7页
针对知识化制造系统中的任务控制问题,提出状态跃迁系统的概念,并以此来分析带故障并具有不确定因素的知识化制造单元。提出了对随机事件概率分布参数进行自学习的方法,把知识化制造单元中的不确定因素纳入任务控制的数学模型。结合一... 针对知识化制造系统中的任务控制问题,提出状态跃迁系统的概念,并以此来分析带故障并具有不确定因素的知识化制造单元。提出了对随机事件概率分布参数进行自学习的方法,把知识化制造单元中的不确定因素纳入任务控制的数学模型。结合一致化技术和随机动态规划的方法,得到了知识化制造单元的最优任务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初始状态下,目标函数均稳定在一定范围内,说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是可行的。此外,将该控制策略与随机控制原则和最大值控制原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在该控制策略下的目标函数明显低于用另外两种方法得到的目标函数,说明此控制策略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化制造单元 状态跃迁系统 基状态 随机动态规划 控制策略
下载PDF
An Object-Oriented Multi-Thread Dialog Model 被引量:1
8
作者 Chen Huina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03, P.R.C) 《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EI CSCD 1998年第1期6-11,共6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multi thread dialog model using extended state transition network model combined with an object oriented event model to specify and manage user interface. The model provides multi thread dialo... This paper presents a multi thread dialog model using extended state transition network model combined with an object oriented event model to specify and manage user interface. The model provides multi thread dialogs and the concurrent executing of user interface and application procedures. The forms of class based concurrency possible in the model emphasize the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nd exploit the concurrency across objects and within an object. Dialog descriptions using extended state transition networks, the automatic extraction of concurrency, the facilities for performing synchronization and communicating, generalization and specification, and the smooth transition from dialog design to programming language implementation are also given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er interface management state transition network multi thread dialog dialog model event model concurrent control
原文传递
工业数据驱动的加氢裂化装置多工况切换过渡状态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曹跃 余冲 +1 位作者 李智 杨明磊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841-3854,共14页
加氢裂化装置运行工况众多且切换频繁,而不同稳定的工况间切换必然存在过渡状态,可能会引起装置运行状态波动,甚至引发事故。通常,操作员会基于专家经验判断装置当前处于稳定或过渡状态,分别采取相应的监控和调整策略。然而,人工判断具... 加氢裂化装置运行工况众多且切换频繁,而不同稳定的工况间切换必然存在过渡状态,可能会引起装置运行状态波动,甚至引发事故。通常,操作员会基于专家经验判断装置当前处于稳定或过渡状态,分别采取相应的监控和调整策略。然而,人工判断具有个体差异、经验积累周期长等不足,可能导致过渡状态判断不够准确,故提出一种加氢裂化装置多工况切换过渡状态检测方法,首先,结合工业大数据和装置过程机理,针对工业采集数据运用了小波降噪和平滑,再利用相关分析法和主元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数据降维,剥离了相关性强的变量所带来的额外计算成本和信息干扰,将滑动窗拆分并计算移动方差,再与Kmeans(K均值)聚类相结合,实现了加氢裂化装置的过渡态检测。最后,与经典K-means聚类和层次聚类方法进行对比验证,证明了所提方法具有更好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装置 过渡状态 主元分析 移动方差 集成 算法 过程控制
下载PDF
随机混合动态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莹 陈国培 李俊民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32-136,共5页
针对一类以有限齐次马氏链δ(k)作为切换信号的随机混合系统,首先,通过构造随机混合Lyapunov函数,得到整个随机混合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然后,引入可调转移概率等相关概念,通过对有限齐次马氏链δ(k)及各子系统加入控制,... 针对一类以有限齐次马氏链δ(k)作为切换信号的随机混合系统,首先,通过构造随机混合Lyapunov函数,得到整个随机混合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然后,引入可调转移概率等相关概念,通过对有限齐次马氏链δ(k)及各子系统加入控制,以实现状态反馈控制.进一步,得到随机混合闭环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混合系统 随机混合Lyapunov函数 可调转移概率 状态反馈控制
原文传递
Optimizing the electronic spin state and delocalized electron of NiCo_(2)(OH)_(x)/MXene composite by interface engineering and plasma boosting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11
作者 Jingyao Xu Xia Zhong +2 位作者 Xiaofeng Wu Ying Wang Shouhua Fe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129-140,I0004,共13页
Th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of transition-metal-based compound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lectronic configuration.However,optimizing the surface electron spin state of catalysts remains a challenge.Here,we develope... Th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of transition-metal-based compound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lectronic configuration.However,optimizing the surface electron spin state of catalysts remains a challenge.Here,we developed a spin-state and delocalized electron regulation method to optimize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performance by in-situ growth of NiCo_(2)(OH)_(x) using Oswald ripening and coordinating etching process on MXene and plasma treatment.X-ray absorption spectroscopy,magnetic tests and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reveal that the coupling of NiCo_(2)(OH)_(x) and MXene can induce remarkable spin-state transition of Co^(3+)and transition metal ions electron delocalization,plasma treatment further optimizes the 3 d orbital structure and delocalized electron density.The unique Jahn-Teller phenomenon can be brought by the intermediate spin state(t2 _(g)^(5) e_(g)^(1))of Co^(3+),which benefits from the partial electron occupied egorbitals.This distinct electron configuration(t2_(g)^(5) e_(g)^(1))with unpaired electrons leads to orbital degeneracy,that the adsorption free energy of intermediate species and conductivity were further optimized.The optimized electrocatalyst exhibits excellent OER activity with an overpotential of 268 m V at 10 m A cm^(-2).DFT calculations show that plasma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regulate the d-band center of TMs to optimize the adsorption and improve the OER activity.This approach could guide the rational design and discovery of electrocatalysts with ideal electron configuration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ition metal compounds Electronic state control of surface/interface Electron spin state Delocalized electron Electrocatalytic material
下载PDF
高空舱进气环境压力模拟新型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婉如 张和洪 +4 位作者 王鹏 翟超 张松 但志宏 王信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6-256,共11页
高空舱进气环境压力模拟控制系统在发动机开展过渡态试验中存在强气流扰动及大量随机噪声干扰,为此,提出新型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函数xal及在结构上引入总扰动状态变量反馈环节来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算法(记作xal-ESO),并以此提出基于xal-... 高空舱进气环境压力模拟控制系统在发动机开展过渡态试验中存在强气流扰动及大量随机噪声干扰,为此,提出新型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函数xal及在结构上引入总扰动状态变量反馈环节来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算法(记作xal-ESO),并以此提出基于xal-ESO的高空舱进气环境压力模拟新型自抗扰控制方法。借助数值仿真对比所提出的xal-ESO与常见ESO在状态与总扰动方面的估计能力,结果表明xal-ESO能有效抑制系统输出噪声并取得较好的估计品质。基于系统核心设备模型搭建高空舱进气环境压力模拟仿真平台并进行工程试验,对比了基于xal-ESO的自抗扰控制与当前工程中使用的线性自抗扰控制的进气环境压力控制效果,试验结果显示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受噪声影响明显,而所提出的新型自抗扰控制方法在发动机过渡态试验中跟踪进气压力时超调量降低了58.70%,稳态误差降低了95.71%,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高空舱进气环境压力模拟效果,提升发动机过渡态性能评价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舱 压力模拟 过渡态试验 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 扩张状态观测器 自抗扰控制
下载PDF
用于Boost变换器的无负载电流传感器滑模-预测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3
作者 石冰清 赵争鸣 +2 位作者 魏树生 聂金铜 林云志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07-814,共8页
Boost变换器作为升压DC-DC变换器被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储能及电动车领域。然而由于Boost变换器的右半平面零点的频域特性,传统的PI控制策略会限制变换器的动态性能,在较大负载突变的情况下造成较大的输出电压波动,进而造成过压或欠压... Boost变换器作为升压DC-DC变换器被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储能及电动车领域。然而由于Boost变换器的右半平面零点的频域特性,传统的PI控制策略会限制变换器的动态性能,在较大负载突变的情况下造成较大的输出电压波动,进而造成过压或欠压故障;预测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动态性能、避免调整控制参数以及可增加系统约束,但由于系统参数不匹配及对损耗的忽略会造成输出电压的稳态静差。为了减小负载突变带来的电压波动同时兼顾稳态特性,本文提出了无负载电流传感器的滑模-预测控制策略,外环采用滑模面生成电感电流指令值,内环采用无差拍预测控制,并使用了滑模观测器来观测电流。该控制策略不需要负载电流传感器,相比PI控制器,不仅可以同时减小负载突变时的输出电压波动和过渡时间,还可以有效限制稳态静差。实验验证了该套控制策略的性能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波动 过渡时间 稳态静差 滑模-预测控制 BOOST变换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