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透皮控释给药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云松 彭红云 +2 位作者 章国林 戚国荣 杨士林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9-56,共8页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透皮给药医用高分子材料、促进透皮吸收的化学和物理方法研究成果 ,介绍了透皮控释给药研究的最新发展动向。
关键词 透皮控释给药 控制释放 医用高分子材料 药物 透皮吸收
下载PDF
尼莫地平透皮制剂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周建平 钟鸣 黄建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48-351,共4页
采用改良Franz扩散装置和家兔离体皮肤 ,进行了尼莫地平透皮制剂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同一促渗剂条件下 ,软膏剂载药量 2 0 40mg/g透皮量最大 ,涂膜剂和贴剂载药量则在 40mg/g和 4.0mg/cm2 为优 ;制剂 2 4h累积透皮量大小次序为 :涂膜剂... 采用改良Franz扩散装置和家兔离体皮肤 ,进行了尼莫地平透皮制剂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同一促渗剂条件下 ,软膏剂载药量 2 0 40mg/g透皮量最大 ,涂膜剂和贴剂载药量则在 40mg/g和 4.0mg/cm2 为优 ;制剂 2 4h累积透皮量大小次序为 :涂膜剂 >软膏剂 >贴剂 ,时滞为 :贴剂 >涂膜剂≈软膏剂 ;PVP作为涂膜剂载体材料能增加尼莫地平的透皮量 ,在贴剂复合膜材料中 ,当EC∶PVP =3∶2时 ,具有较好的成膜性和透皮性 ;在贴剂处方中 ,5 .6 %Azone具有较大的透皮促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透皮制剂 促渗剂 透皮性
下载PDF
促进剂对马来酸噻吗洛尔经皮渗透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冀学芳 平其能 +1 位作者 刘国杰 周轶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9,共4页
建立了马来酸噻吗洛尔体外离体经皮释放检测方法,筛选了几种典型渗透促进剂:月桂氮酮(Azone)、1,2-丙二醇、油酸、α-吡咯烷酮,对促进剂的选择、配伍、配比、作用浓度及作用部位进行了研究,确定了Azone与1,2-... 建立了马来酸噻吗洛尔体外离体经皮释放检测方法,筛选了几种典型渗透促进剂:月桂氮酮(Azone)、1,2-丙二醇、油酸、α-吡咯烷酮,对促进剂的选择、配伍、配比、作用浓度及作用部位进行了研究,确定了Azone与1,2-丙二醇以1:3的比例配伍,Azone在马来酸噻吗洛尔膜剂中作用的最佳浓度为3%,Azone与1,2-丙二醇的作用部位在角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噻吗洛尔 渗透促进剂
下载PDF
氯硝柳胺透皮控释给药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戚国荣 杨云松 +2 位作者 杨士林 章国林 张庆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5-28,共4页
用Valia-Chien双室扩散池进行了氯硝柳胺体外透皮的研究,发现氯硝柳胺乙醇混悬液有较高的渗透速率且服从零级动力学模型,透皮促进剂油酸比氮酮具有更好的促渗作用,氮酮与丙二醇或油酸合用均有协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氯... 用Valia-Chien双室扩散池进行了氯硝柳胺体外透皮的研究,发现氯硝柳胺乙醇混悬液有较高的渗透速率且服从零级动力学模型,透皮促进剂油酸比氮酮具有更好的促渗作用,氮酮与丙二醇或油酸合用均有协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氯硝柳胺能制成长效贴剂,且在23~72h之间缓慢平稳释药.用IR、DSC研究了氮酮和油酸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硝柳胺 透皮给药 氮酮 油酸 药物控释
下载PDF
促进中药透皮吸收的方法与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贺葵邦 王英姿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05-1907,共3页
透皮给药作为一种有效的给药方式,正成为新制剂研究的热点。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增加透皮速率和增加药物透皮量上,寻找新的透皮促渗剂和新型透皮给药载体将是研究的重点。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新型的促进透皮吸收的方法与技术,提... 透皮给药作为一种有效的给药方式,正成为新制剂研究的热点。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增加透皮速率和增加药物透皮量上,寻找新的透皮促渗剂和新型透皮给药载体将是研究的重点。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新型的促进透皮吸收的方法与技术,提出运用合理有效的各种方法能够促进中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的经皮吸收,为中药开发成透皮制剂提供理论基础,从而促进中药透皮吸收制剂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给药系统 促进透皮吸收的方法与技术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不同剂型扑热息痛离体透皮吸收效果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晓辉 李丽 +2 位作者 申去非 张莉 齐刚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8期2189-2191,共3页
目的:研究卡波姆凝胶、微乳、微囊、微囊凝胶、脂质体、脂质体凝胶等不同给药剂型对扑热息痛离体经皮渗透的效果。方法:使用Franz体外释药装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接受液中扑热息痛的浓度并计算药物的经皮累积释放量。结果:各种剂... 目的:研究卡波姆凝胶、微乳、微囊、微囊凝胶、脂质体、脂质体凝胶等不同给药剂型对扑热息痛离体经皮渗透的效果。方法:使用Franz体外释药装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接受液中扑热息痛的浓度并计算药物的经皮累积释放量。结果:各种剂型的扑热息痛均有经皮吸收作用,剂型不同吸收效果不同。透皮速率常数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微囊>脂质体>微乳>脂质体凝胶>微囊凝胶>卡波姆凝胶,数据分别为387.93、353.71、220.75、120.93、114.76、84.02μg.cm-2.h-1,其中脂质体和微囊剂型的透皮吸收效果明显优于微乳和各种凝胶剂(P<0.05)。结论:脂质体和微囊适合作为扑热息痛经皮制剂的给药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扑热息痛 经皮制剂 经皮渗透
原文传递
马来酸噻吗洛尔透皮贴剂的制备及释药机理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冀学芳 平其能 +1 位作者 刘国杰 于顺廷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制备马来酸噻吗洛尔透皮贴剂,研究其释药机理。方法:利用双室渗透扩散装置,进行离体皮肤体外渗透实验,通过改变扩散液的pH值及皮肤的状态,研究其释药机理。结果:马来酸噻吗洛尔贴剂的体外释药方程为:Q=207.6t ̄... 目的:制备马来酸噻吗洛尔透皮贴剂,研究其释药机理。方法:利用双室渗透扩散装置,进行离体皮肤体外渗透实验,通过改变扩散液的pH值及皮肤的状态,研究其释药机理。结果:马来酸噻吗洛尔贴剂的体外释药方程为:Q=207.6t ̄(1/2)-176.1(r=0.997),24h累积释药量为845.6μg/cm ̄2。随着扩散液pH升高,药物的渗透系数逐渐增大,去除角质层皮肤对药物渗透系数远远大于完整皮肤,且完整皮肤的贮库效应大于去除角质层皮肤。结论:马来酸噻吗洛尔主要以分子型透过皮肤,在经皮渗透过程中存在贮库效应,渗透的主要屏障为角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噻吗洛尔 透皮贴剂 制备 释药机理
下载PDF
普萘洛尔经皮吸收膜剂的研制 Ⅰ.促吸剂对普萘洛尔透皮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平其能 孙国庆 +1 位作者 李江 赵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81-83,共3页
利用离体家兔皮肤为渗透屏障,研究了普萘洛尔在二甲基亚砜等5种促吸剂作用下的透皮效果。在1%普萘洛尔水溶液中各加入5%促吸剂,促进效果依次为二甲基亚砜>聚乙二醇400,油酸>丙三醇>吐温80。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主要组分,油酸... 利用离体家兔皮肤为渗透屏障,研究了普萘洛尔在二甲基亚砜等5种促吸剂作用下的透皮效果。在1%普萘洛尔水溶液中各加入5%促吸剂,促进效果依次为二甲基亚砜>聚乙二醇400,油酸>丙三醇>吐温80。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主要组分,油酸为促吸剂的膜剂中,普萘洛尔透皮速率比在水溶液中的速率低,但这两种情况下,普萘洛尔的渗透均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剂 普萘洛尔 研制 促吸剂 油酸
下载PDF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促渗剂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刘亭亭 王传邦 +2 位作者 牟丽秋 胡旖耘 向大雄 《中南药学》 CAS 2015年第6期624-627,共4页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特性,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中。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其应用于经皮给药系统中具有一定的促渗作用,因此本文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透皮促渗机制、应用及前景进行综述。
关键词 壳聚糖 壳聚糖衍生物 促渗剂 经皮给药系统
下载PDF
芬太尼的透皮给药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斐 侯惠民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375-381,共7页
介绍了芬太尼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包括研制芬太尼透皮给药系统需要考虑的因素、给药系统的设计、体内外的评价以及引起的副反应。
关键词 麻醉镇痛药 芬太尼 皮肤 透皮给药 药物动力学
下载PDF
噻吗心安经皮吸收制剂的体内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6
11
作者 冀学芳 平其能 +1 位作者 刘国杰 于顺廷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609-613,共5页
噻吗心安经皮吸收制剂选用PVA-0486作为骨架材料,由4层(背衬层、含药膜层、压敏胶层、保护层)组成。建立了HPLC方法检测血浆中噻吗心安的含量,以Zorbax ODS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三乙胺,在294 nm处检测,采用外标法峰面积定量... 噻吗心安经皮吸收制剂选用PVA-0486作为骨架材料,由4层(背衬层、含药膜层、压敏胶层、保护层)组成。建立了HPLC方法检测血浆中噻吗心安的含量,以Zorbax ODS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三乙胺,在294 nm处检测,采用外标法峰面积定量。用本法对9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噻吗心安贴剂和噻吗心安片剂的血药浓度测定,结果表明:噻吗心安贴剂贴用4 h开始达到治疗浓度,可持续32 h,血浓稳定,人体内为一室模型、零级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吗心安 生物利用度 高效液相色
下载PDF
中药提速透化结合点穴按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90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郝峰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10期105-106,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提速透化结合点穴按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0例。2组均给予点穴按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提速透化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 目的:观察中药提速透化结合点穴按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0例。2组均给予点穴按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提速透化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9%,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中药提速透化配合点穴按摩治疗中老年人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安全且无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透化治疗系统 点穴按摩
下载PDF
促进剂对硝酸异山梨酯体外透皮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桂兰 石秀芝 +3 位作者 张志宏 张富强 王春民 李延昌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449-452,共4页
利用改良的 Franz 扩散池,测定含不同促进剂的硝酸异山梨酯混悬液〔以甘油-丙二醇(1:1)作混悬介质〕的体外透皮作用,发现促进作用的大小顺序为5%尿素>3%月桂氮(艹卓)酮>5%二甲基亚砜。利用5%尿素为促进剂配制了涂膜剂,其透皮速度k... 利用改良的 Franz 扩散池,测定含不同促进剂的硝酸异山梨酯混悬液〔以甘油-丙二醇(1:1)作混悬介质〕的体外透皮作用,发现促进作用的大小顺序为5%尿素>3%月桂氮(艹卓)酮>5%二甲基亚砜。利用5%尿素为促进剂配制了涂膜剂,其透皮速度k=0.1396mg/cm^2·h;24h 累积透皮量为3.333±0.546mg/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异山梨酯 透皮促进剂 涂膜剂
下载PDF
从“反应停”到透皮治疗系统——新药研发思路的转变 被引量:5
14
作者 叶青 方晓阳 《医学与哲学》 2003年第1期35-38,共4页
通过对“反应停”与透皮治疗系统研发过程的回顾与研发思路的比较 ,探讨新药研发思路的转变对于药物安全的重要性。
关键词 反应停 透皮治疗系统 新药研发 药物安全
下载PDF
中药经皮给药对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作用的研究思路 被引量:2
15
作者 宫少波 李湘奇 宋爱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3期609-611,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动物实验研究思路。方法:通过对乳腺增生病的中药经皮给药治疗实验研究的动物选择,动物造模方法,实验动物的给药途经与方法进行文献研究,阐述了经皮给药对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的作用机理。结果:中... 目的:探讨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动物实验研究思路。方法:通过对乳腺增生病的中药经皮给药治疗实验研究的动物选择,动物造模方法,实验动物的给药途经与方法进行文献研究,阐述了经皮给药对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的作用机理。结果:中药经皮给药对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作用的实验研究,造模多选用大白鼠、家兔、豚鼠等,方法主要有雌二醇法、雌二醇配合少量黄体酮法、己烯雌酚法及病证结合造模法等。结论:通过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经皮给药途径进行实验,能够更好的研究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乳腺增生病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给药 透皮吸收 乳腺增生病 大鼠
下载PDF
盐酸尼卡地平贴剂的制备及体外透皮释药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鸿清 黄加庆 +1 位作者 姚梅坤 陈荔贞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49-651,共3页
目的 :制备盐酸尼卡地平透皮贴剂 ,研究其释药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Franz扩散池 ,进行离体皮肤体外渗透实验 ,通过改变皮肤的状态 ,研究其体外透皮释药。结果 :盐酸尼卡地平贴剂中药物的渗透可用Higuchi方程来表达。去除角质层皮肤的药... 目的 :制备盐酸尼卡地平透皮贴剂 ,研究其释药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Franz扩散池 ,进行离体皮肤体外渗透实验 ,通过改变皮肤的状态 ,研究其体外透皮释药。结果 :盐酸尼卡地平贴剂中药物的渗透可用Higuchi方程来表达。去除角质层皮肤的药物渗透远大于完整皮肤 ,而完整皮肤的贮库效应大于去角质层皮肤。结论 :盐酸尼卡地平在经皮渗透过程中存在贮库效应 ,渗透的主要屏障为角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尼卡地平 透皮贴剂 贮库效应 体外透皮释药
下载PDF
肝素类化合物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前景 被引量:2
17
作者 孔德新 张天民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82-184,共3页
综述了肝素类化合物用于局部治疗的软膏剂的研究情况,探讨了该类化合物用于全身治疗的透皮吸收制剂的制备方法和研制低分子肝素透皮治疗系统的可行性。
关键词 肝素类化合物 透皮吸收制剂
下载PDF
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酮洛芬体外经皮渗透量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晋红 朱宇 薛佩华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542-545,共4页
为进一步探讨酮洛芬透皮给药的可行性,用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酮洛芬体外经皮渗透量。结果表明,本法可排除皮下组织的干扰,能准确测定药物体外渗透量,且操作简便、快速。平均回收率为99.00%±1.51%。
关键词 二阶导数光谱法 酮洛芬 经皮渗透 透皮吸收
下载PDF
全扩散透皮吸收药物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定远 李建国 王浴生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1-38,共8页
本文以Fick第一、第二扩散定律为工具,在TTS、角质层边界上以质量平衡关系确定边界条件,建立了一种新的双层透皮吸收扩散模型.该模型克服了以往扩散模型中药物从TTS一级或零级释放假设的片面性,讨论了Guy等提出的室模型和Kubota等... 本文以Fick第一、第二扩散定律为工具,在TTS、角质层边界上以质量平衡关系确定边界条件,建立了一种新的双层透皮吸收扩散模型.该模型克服了以往扩散模型中药物从TTS一级或零级释放假设的片面性,讨论了Guy等提出的室模型和Kubota等提出的扩散模型的应用条件,同时还证明了中心室存在拟稳态药物水平以及TTS、角质层交界面分配系数、TTS中初始药物浓度、TTS使用面积和药物半衰期长短是设计TTS必须考虑的关键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动力学 透皮治疗系统 扩散模型
下载PDF
芒果脂油脂成分分析和体外促渗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文澜 梁菊 +1 位作者 董亚南 陈姗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6-99,10,共4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了芒果脂所含的油脂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芒果脂的6个主要成分及其质量分数分别是:棕榈酸为15.235%,油酸为78.041%,11-二十碳烯酸为0.425%,花生酸为4.681%,山俞酸为0.674%,木质素酸为0.549%。体外经皮...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了芒果脂所含的油脂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芒果脂的6个主要成分及其质量分数分别是:棕榈酸为15.235%,油酸为78.041%,11-二十碳烯酸为0.425%,花生酸为4.681%,山俞酸为0.674%,木质素酸为0.549%。体外经皮渗透试验显示,芒果脂能够显著增加经皮给药制剂的皮肤透过率,氮酮组和芒果脂组对利多卡因的累积透皮量分别为794.840μg和1208.700μg,累积透皮率分别为7.95%和12.80%,芒果脂对模型药利多卡因的体外促渗作用一定程度上优于氮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脂 气相色谱-质谱 油脂 透皮给药系统 促渗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