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贸易与投资动因: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差异 被引量:41
1
作者 李慧中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70,共7页
服务业的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 ,但理论上对其动因的研究和说明相对落后 ,由于服务产品的种种特殊性 ,现有国际贸易理论和直接投资理论对于制造业 (物质产品 )和服务业的适用性是有差异的。文章对服务业与制造业贸... 服务业的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 ,但理论上对其动因的研究和说明相对落后 ,由于服务产品的种种特殊性 ,现有国际贸易理论和直接投资理论对于制造业 (物质产品 )和服务业的适用性是有差异的。文章对服务业与制造业贸易动因的差异、贸易与投资选择的差异以及投资动因的差异逐一作了理论分析 ,并认为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品差异与规模经济是最能说明当前的服务业跨国投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制造业 贸易与投资 动因 差异
下载PDF
我国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42
2
作者 张释文 程健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1-97,共7页
自由贸易港是"十九大"提出的新的对外开放模式,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是为了配合中国继续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主动掌握全球自由贸易主导权的重大举措,是新常态下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自... 自由贸易港是"十九大"提出的新的对外开放模式,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是为了配合中国继续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主动掌握全球自由贸易主导权的重大举措,是新常态下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自由贸易港与自由贸易区既有着制度设计上的相似性、相关性,也存在着功能定位上的显著差异。目前,我国自由贸易港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同世界上著名的自由贸易港之间在货物贸易便利程度、人员流通和金融发展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任重道远。因此,要与时俱进,在借鉴他国他港传统做法与模式的基础上,赋予其更多的改革自主权,同时制定自由贸易港发展方面的法律,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方位发展与贸易相关的各种服务,努力拓展离岸业务空间,实施宽松灵活的人员进出政策,用更加开放的思维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时代自由贸易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港 自由贸易区 对外开放 贸易和投资 便利化
下载PDF
RCEP生效一周年:贸易投资进展、原因与启示 被引量:17
3
作者 袁波 潘怡辰 王清晨 《国际经济合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38,92,共18页
RCEP作为全球现有经济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自2022年1月1日生效实施以来,其经济效应备受关注。一年来,RCEP区域整体贸易投资快速增长,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显示出较强的韧性,经济增长红利初步释放,助力区域经贸合作,成为多重危机下带动... RCEP作为全球现有经济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自2022年1月1日生效实施以来,其经济效应备受关注。一年来,RCEP区域整体贸易投资快速增长,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显示出较强的韧性,经济增长红利初步释放,助力区域经贸合作,成为多重危机下带动全球贸易投资增长的新力量。中国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RCEP落地实施,RCEP为中国稳外贸稳外资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RCEP成员国中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对拉动RCEP区域贸易投资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客观而言,RCEP生效实施仅一年多,对区域贸易投资虽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仍有进一步增长空间,对此需客观评估和看待。随着RCEP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成员国应高质量实施RCEP,共同打造开放的、现代化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网络,推动RCEP升级和扩容,促进RCEP与CPTPP的相互衔接,进一步激发RCEP的合作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自由贸易协定 贸易投资 供应链 产业链 CPTPP
原文传递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贸易与投资效应 被引量:12
4
作者 全毅 高军行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70,共7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区域(10+3)经济一体化取得长足的进展,经济区域化给东亚地区带来显著的经济绩效。文章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深入地分析了东亚经济区域化带来的区域内贸易和投资效应,并通过计量模型对东亚地区的FDI与贸易的关...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区域(10+3)经济一体化取得长足的进展,经济区域化给东亚地区带来显著的经济绩效。文章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深入地分析了东亚经济区域化带来的区域内贸易和投资效应,并通过计量模型对东亚地区的FDI与贸易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发现在东亚FDI与进口和出口都是互补关系,即FDI促进了东亚地区的贸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地区 绩效分析 贸易与投资 面板数据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能源投资背景下的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珺 谭金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9-167,共9页
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取得成果最为显著的领域之一,识别其投资环境对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的影响因素,对于有效规避海外天然气投资失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首先构建了6大维度、26项指标的天然气投资风险评价体系,... 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取得成果最为显著的领域之一,识别其投资环境对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的影响因素,对于有效规避海外天然气投资失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首先构建了6大维度、26项指标的天然气投资风险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量化分析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31个国家的天然气投资风险变化,进而构建了包含9个指标的天然气供应安全(SSI)测度体系,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认为:①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31国的天然气投资应首要考虑资源潜力,其次应考虑商业环境、环境约束、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双边关系;②要积极关注沿线国家天然气投资风险水平的变化,在关注天然气投资目标国资源潜力和商业环境的同时,以经济和贸易合作为支撑点,开展天然气等能源合作,形成与沿线国家的战略能源合作伙伴关系;③在积极降低天然气国外投资风险、保障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的同时,要突破技术障碍、提高国内天然气产量、降低对外依存度;④在新冠疫情爆发、国际石油价格大幅度波动的环境下,更需要重视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打造油气合作利益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天然气贸易和交易中心建设,联通俄罗斯、中亚五国、日韩、东南亚、澳大利亚等重要的天然气供给与消费区,构建开放环境下的天然气安全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与投资 天然气 供应安全指数 投资风险 熵权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多边合作
下载PDF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地缘经济合作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海燕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9,共12页
中亚五国是我国西出的首站,是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国家,中国与中亚的贸易投资合作直接关系到我国地缘经济空间的拓展,对"一带一路"建设意义重大。本文从地缘经济和区域经济合作的角度,运用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 中亚五国是我国西出的首站,是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国家,中国与中亚的贸易投资合作直接关系到我国地缘经济空间的拓展,对"一带一路"建设意义重大。本文从地缘经济和区域经济合作的角度,运用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比较了中亚五国经济总量的发展变化,中亚五国的贸易环境及其与中国贸易的成效,以及中亚五国的营商环境和中国对中亚各国投资的成效。主要结论如下:中亚国家的贸易投资环境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仍需得到进一步改善;中国对中亚不同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呈同向发展的趋势;中国与中亚国家正在形成能源资源进口与民用品出口的格局;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贸易投资不平衡,呈现出国别差异较大、个别行业分布过于集中的特点,可能会加大中国对中亚国家贸易投资的风险。为进一步提升双方合作,提出以下建议:提高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因国施策,进一步发挥各方潜力,扩大贸易投资规模;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可持续发展;鼓励双向投资,提高贸易投资的广度和深度,与中亚共同构建更加合理的区域贸易投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经济合作 贸易与投资 环境 成效 中亚国家 “一带一路”倡议
原文传递
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贸易投资的战略意义与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艳芳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70,共10页
1999年,中印学者发起了"中印缅孟地区经济合作论坛",旨在探讨孟加拉国、中国西南地区、印度东北部和缅甸的次区域经济合作问题。迄今为止,该合作机制的建设进展并不大,主要原因是贸易投资主导的次区域合作动力不足。基于这样... 1999年,中印学者发起了"中印缅孟地区经济合作论坛",旨在探讨孟加拉国、中国西南地区、印度东北部和缅甸的次区域经济合作问题。迄今为止,该合作机制的建设进展并不大,主要原因是贸易投资主导的次区域合作动力不足。基于这样的判断,本文认为应该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贸易投资的发展。理由是: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贸易投资,不仅有利于次区域建设,也能在次区域合作框架下,对域内各国与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次区域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结构重塑,以及亚洲生产网络重构等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该次区域既有旺盛的贸易投资需求潜力,也有不断增强的贸易发展能力、投资供给能力,以及良好的贸易投资环境,因而也具备了推进贸易投资发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中印缅 经济走廊 贸易投资 战略意义 可行性
下载PDF
“一带一路”贸易投资指数:进展、挑战与展望 被引量:9
8
作者 顾春光 翟崑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23,共20页
"一带一路"倡议涵盖了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民心沟通等五大方面,其中,贸易投资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合作的重中之重。为了量化沿线国家贸易投资互联互通水平,文章构建了"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倡议涵盖了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民心沟通等五大方面,其中,贸易投资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合作的重中之重。为了量化沿线国家贸易投资互联互通水平,文章构建了"一带一路"贸易投资指数指标体系,覆盖贸易投资水平、贸易投资设施、贸易投资环境等3个一级指标以及9个二级指标。2016年度总体得分情况反映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贸易投资合作的程度,即总体上处于合格水平,并呈现整体水平偏低、发展不均衡、竞合关系复杂等特征。鉴于此,文章提出若干政策建议:推动区域物理、市场和体系多维连接;突破贸易投资合作的短板和瓶颈;着力解决贸投设施"联而不通、通而不畅"问题;共同优化和完善"一带一路"贸易投资环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投资 指数
原文传递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的耦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韩永辉 韦东明 黄亮雄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3-158,共16页
本文通过系统构建1995—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的贸易和投资相似度和结合度指数,并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考察中国与其产能互补竞争演进状况,验证产能贸易与投资的双向耦合关系,并通... 本文通过系统构建1995—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的贸易和投资相似度和结合度指数,并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考察中国与其产能互补竞争演进状况,验证产能贸易与投资的双向耦合关系,并通过双重差分法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竞争与合作耦合效应的政策性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贸易和产能投资存在双向耦合作用效应,即滞后期的"一带一路"产能贸易和投资显著促进当期的产能贸易和投资;产能贸易和产能投资互补竞争性在短期内耦合影响较大,长期内耦合作用较弱。异质性检验发现,沿线发展中国家存在竞争性和互补性耦合效应,沿线发达国家存在竞争性耦合效应,而且东亚及东盟国家呈现正向的竞争互补耦合效应,西亚及中亚国家呈现负向竞争和正向互补耦合效应,独联体及中东欧国家呈现正向的竞争耦合效应。另外,"一带一路"倡议对产能贸易和投资互补竞争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随着产能贸易和投资竞合联系加深,"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产能合作 贸易投资 互补竞争
原文传递
日本TPP战略及其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友骏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57,共13页
近年来,日本的整体国力及经济实力持续低迷,迫使其关于对外经济合作的态度逐渐转变为"激进式"的保守模式,而TPP则是其最显著的例证之一。在此背景下,日本将TPP视为国家转型与经济复苏的"救命稻草",甚至希冀依托TPP... 近年来,日本的整体国力及经济实力持续低迷,迫使其关于对外经济合作的态度逐渐转变为"激进式"的保守模式,而TPP则是其最显著的例证之一。在此背景下,日本将TPP视为国家转型与经济复苏的"救命稻草",甚至希冀依托TPP构建以日本为核心的新产业价值链。受其影响,日本对华的经济合作遭遇停滞不前的尴尬境遇,部分领域甚至出现严重倒退,双方合作前景令人堪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TPP 中日经贸关系 供应链 贸易投资
原文传递
RCEP生效实施对纺织业影响及展望 被引量:6
11
作者 崔晓凌 薛峰 《纺织导报》 CAS 2022年第4期100-100,102-104,共4页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RCEP为东亚地区经济融合发展带来新机遇,也为区域纺织服装行业贸易投资创造明显利好和制度红利。该协定生效后,我国纺织品服装对日本出口规模有望进一步提高,与东盟纺织...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RCEP为东亚地区经济融合发展带来新机遇,也为区域纺织服装行业贸易投资创造明显利好和制度红利。该协定生效后,我国纺织品服装对日本出口规模有望进一步提高,与东盟纺织服装产业间的国际生产分工合作体系将更加完善。与此同时,RCEP对深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也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纺织服装 关税减让 贸易投资
下载PDF
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经贸关系研究--以哈萨克斯坦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姜少敏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55,共8页
2013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一旦实施或部分实施,将会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政治合作与文化交流。哈萨克斯坦是中国西北方向最重要的友好邻邦之一,也是"一带一路"西部大通道上的... 2013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一旦实施或部分实施,将会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政治合作与文化交流。哈萨克斯坦是中国西北方向最重要的友好邻邦之一,也是"一带一路"西部大通道上的重要国家,因此研究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本文介绍了中哈双边贸易和投资的现状,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方面探讨了阻碍中哈贸易和投资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哈萨克斯坦 贸易和投资
原文传递
环印度洋地区经济合作前景——基于对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的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时宏远 吴杭剑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2014年第2期84-93,159,共11页
经过十几年发展,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取得了一些成就,包括扩充了成员国;推行了经贸合作四项原则;提升了经贸合作水平;扩大了合作范围,明确了优先合作领域。然而,这些成就与其庞大的人口和面积相比并不成比例。这主要因为一些成员国之... 经过十几年发展,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取得了一些成就,包括扩充了成员国;推行了经贸合作四项原则;提升了经贸合作水平;扩大了合作范围,明确了优先合作领域。然而,这些成就与其庞大的人口和面积相比并不成比例。这主要因为一些成员国之间存在着矛盾,包括成员国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接近但互补性不强,缺少资金和技术,成员国之间的关税较高,协商一致原则使联盟运转效率大打折扣等。虽然成效不显著,但印度希望主导联盟的意图却非常明显,这不利于中国加强与联盟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 经济合作 贸易和投资 印度
下载PDF
“以人为本”的贸易与投资政策:基于APEC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盛斌 靳晨鑫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19,共16页
"以人为本"已成为国际组织与各国政府制订政策与行动计划的重要新发展理念和目标。文章从包容性、可持续性、互联互通三个方面分析了"以人为本"的贸易与投资政策框架。近年来APEC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 "以人为本"已成为国际组织与各国政府制订政策与行动计划的重要新发展理念和目标。文章从包容性、可持续性、互联互通三个方面分析了"以人为本"的贸易与投资政策框架。近年来APEC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贸易与投资政策合作,促进了亚太地区的包容与可持续发展,文章以此为"最佳案例"全面梳理了APEC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未来,国际社会与各国应继续通过促进结构改革、规制融合、数字技术等方式进一步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贸易与投资政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贸易与投资 APEC 包容性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中非贸易与投资及法律交流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伟东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6-180,共5页
由于中国和非洲国家在经济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以及双方政府为推动中非经济合作所做出的巨大努力,中非之间的贸易与投资一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特别是中非合作论坛的创立为中非之间贸易与投资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条件。在贸易与投... 由于中国和非洲国家在经济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以及双方政府为推动中非经济合作所做出的巨大努力,中非之间的贸易与投资一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特别是中非合作论坛的创立为中非之间贸易与投资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条件。在贸易与投资的发展中,必须重视法律交流的作用。然而,中非之间的法律交流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国目前对非洲法律特别是非洲商法的研究还非常薄弱,还不能为中非间商事往来的良性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中国学者和投资者应重视非洲法特别是非洲统一化的商法制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 贸易与投资 法律交流 非洲商法
下载PDF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下基础设施的投资贸易效应分析——基于六大经济走廊的案例研究
16
作者 赵赛 《中国商论》 2024年第23期61-68,共8页
本文以共建“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为案例,分析了我国与六大经济走廊的双边贸易和投资格局,并利用基础设施指数研究了沿廊国家基础设施的贸易和投资效应。结果显示:(1)中国与沿廊国家的双边贸易呈增长态势,其中,中国与新亚欧大陆桥经... 本文以共建“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为案例,分析了我国与六大经济走廊的双边贸易和投资格局,并利用基础设施指数研究了沿廊国家基础设施的贸易和投资效应。结果显示:(1)中国与沿廊国家的双边贸易呈增长态势,其中,中国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贸易规模最大;(2)中国对沿廊国家的直接投资快速增长,主要流向新亚欧大陆桥和中南半岛经济走廊;(3)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和中国—中南半岛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中巴和孟中印缅的基础设施发展较为落后;(4)根据回归模型,基础设施指数与双边贸易和投资均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仅有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基础设施与双边贸易呈正相关。据此,本文对合理管理基础设施投资和进一步推进经济走廊建设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思路,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六大经济走廊 基础设施 贸易和投资 国际贸易
下载PDF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东盟贸易与投资效应研究
17
作者 李春瑶 陈秀莲 《对外经贸实务》 2024年第2期84-89,共6页
结合广西面向东盟的地域特色,对广西自贸试验区促进对东盟投资与贸易发展的效应机理进行研究,有助于推动自贸区经贸发展、加深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对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成前后广西面向东盟的贸易与投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较中... 结合广西面向东盟的地域特色,对广西自贸试验区促进对东盟投资与贸易发展的效应机理进行研究,有助于推动自贸区经贸发展、加深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对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成前后广西面向东盟的贸易与投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较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成之前,广西对东盟的贸易和投资发展速度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对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所引致的对东盟贸易与投资效应机理进行探究,发现在静态层面,广西自贸试验区产生了贸易和投资扩大效应;在动态层面则将通过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积极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直接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与创新资源促进经济结构的动态调整与转型的技术创新与协作等进而产生影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自贸试验区 贸易与投资 经济效应 东盟
下载PDF
完善金融合作机制 提高人民币持有意愿——基于浙江、辽宁等地人民币跨境使用情况的调研
18
作者 刘金硕 陈一稀 周有容 《浙江金融》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为充分发挥贸易投融资便利化和跨境资金流动便利化政策作用,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对浙江、辽宁和江苏的11家政府相关部门、13家金融机构和25家企业进行座谈和现场走访。调研发现,近年来跨境人民币业务保持... 为充分发挥贸易投融资便利化和跨境资金流动便利化政策作用,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对浙江、辽宁和江苏的11家政府相关部门、13家金融机构和25家企业进行座谈和现场走访。调研发现,近年来跨境人民币业务保持较快增长,主要贸易伙伴国企业对人民币接受度有所提升。但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仍面临部分国家政策限制、境外交易对手方接受度不高、中资金融机构面临制裁风险等难题。建议:积极完善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金融合作机制,优化跨境人民币使用环境;顺应境外增持人民币资产的趋势,提高非居民持有人民币意愿;扩大政府奖补力度,推动我国境外投资以人民币结算;鼓励金融机构开拓创新,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跨境使用 金融合作 贸易投资
下载PDF
中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与投资现状评析——兼论推进中日经贸合作新思路 被引量:4
19
作者 施锦芳 李博文 《日本问题研究》 2019年第2期56-63,共8页
中日双边贸易、投资状况在经历数年低迷后,于2017年开始止跌回升。两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和投资活动活跃,但整体呈现出竞争态势。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5月9日,李克强总理出席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 中日双边贸易、投资状况在经历数年低迷后,于2017年开始止跌回升。两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和投资活动活跃,但整体呈现出竞争态势。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5月9日,李克强总理出席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访问日本。10月25日,日本首相时隔七年访华,安倍首相明确表示,将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同中国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双方在金融、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中日高层互访将推动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中日经贸关系将从竞争走向合作,且中日在"一带一路"沿线第三方市场合作将获得快速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日合作 贸易与投资 第三方市场 安倍访华
下载PDF
澳大利亚林业/林产品贸易概况及投资机遇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敏慧 Rob de Fegely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共5页
澳大利亚森林面积1.25亿hm^2,其中人工林仅占1.6%,但生产的木材占全国产量的80%。林业投资时间长、见效慢,但收益稳定,特别是澳大利亚人工林资源,具有长期投资价值,近年已吸引超过50亿澳元的外国投资。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贸易国及最大... 澳大利亚森林面积1.25亿hm^2,其中人工林仅占1.6%,但生产的木材占全国产量的80%。林业投资时间长、见效慢,但收益稳定,特别是澳大利亚人工林资源,具有长期投资价值,近年已吸引超过50亿澳元的外国投资。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贸易国及最大投资来源国,澳中经济具有很大互补性,2015年12月20日开始执行的《中澳自由贸易协定》,亦将为两国进一步扩大林产品贸易和林业投资提供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林业 投资 机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