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茄叶霉病抗性基因Cf-5的CAPS标记建立 被引量:19
1
作者 于拴仓 柴敏 +1 位作者 郑晓鹰 姜立纲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7-60,共4页
番茄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叶霉病(Cladosporium fulvum Cooke)的发生和蔓延使保护地番茄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培育抗叶霉病的番茄品种是控制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研究根据Cf-5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扩增引物,以7个含有不同叶霉... 番茄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叶霉病(Cladosporium fulvum Cooke)的发生和蔓延使保护地番茄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培育抗叶霉病的番茄品种是控制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研究根据Cf-5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扩增引物,以7个含有不同叶霉病抗病基因的品种为试材,扩增Cf-5基因2 558~3 523bp之间的单拷贝片段,7个材料均获得了约0.96Kb的特异扩增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Taq I对该片段进行酶切,含Cf-5基因的材料产生了一条256bp的特异片段,而不含Cf-5基因的材料产生一条225bp的特异片段.从而建立了Cf-5基因的共显性CAPS标记.这一研究结果为Cf-5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霉病 番茄叶 特异片段 CAPS 抗性基因 保护地番茄 扩增片段 标记 研究结果 限制性内切酶
下载PDF
北京地区番茄叶霉病菌致病性分化新动态 被引量:15
2
作者 柴敏 于拴仓 +1 位作者 丁云花 姜立纲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7-100,共4页
通过对北京地区番茄叶霉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的连续监测,发现了可侵染目前生产上主栽抗叶霉病品种的新小种。采用国际上通用的一套叶霉病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品种,利用苗期接种鉴定的方法,对新小种进行了多次小种归属鉴定,该小种属于1.2.3.4.... 通过对北京地区番茄叶霉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的连续监测,发现了可侵染目前生产上主栽抗叶霉病品种的新小种。采用国际上通用的一套叶霉病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品种,利用苗期接种鉴定的方法,对新小种进行了多次小种归属鉴定,该小种属于1.2.3.4.9。与目前生产上的优势小种1.2.3和1.2.3.4相比,新小种的分化层次高,致病性更强,虽然现在还不是优势小种,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叶霉病菌 北京地区 致病性分化 新动态 生理小种分化 连续监测 寄主品种 接种鉴定 优势 侵染 苗期
下载PDF
番茄与叶霉菌互作的分子机理 被引量:8
3
作者 王长春 蔡新忠 徐幼平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5-391,共7页
番茄和叶霉菌(C ladosporium fulvumCooke)系统是研究植物和病原物互作分子机理的模式系统。4个叶霉菌无毒基因已被克隆。这些无毒基因编码含偶数个半胱氨酸的小分子量蛋白,在叶霉菌毒性菌株中的存在与否及存在方式各不相同。Avr4具有... 番茄和叶霉菌(C ladosporium fulvumCooke)系统是研究植物和病原物互作分子机理的模式系统。4个叶霉菌无毒基因已被克隆。这些无毒基因编码含偶数个半胱氨酸的小分子量蛋白,在叶霉菌毒性菌株中的存在与否及存在方式各不相同。Avr4具有几丁质结合活性;而Avr9可能在叶霉菌氮素代谢中起调节作用。7个具有功能的番茄抗叶霉菌Cf基因已被克隆。它们与其同源基因一起以基因簇形式存在于复合基因座中,其成员称为Hcr(homologues ofC.fulvumresistance geneCf)基因。C f蛋白定位于细胞质膜,但主体在膜外,主要结构域为富含亮氨酸重复(LRR)和跨膜结构域。LRR重复单元数目以及N端序列决定了C f蛋白对Avr的识别特异性。C f对Avr的识别遵守“保卫”假说。在C f-2对Avr2的识别系统中,蛋白酶R cr3为“被保卫”蛋白。C f识别Avr后迅速激活下游信号传导和防卫反应,包括过敏性反应的产生和氧化迸发,以及K+离子通道、各类蛋白激酶、SGT1、硫氧还蛋白及磷脂酸途径的活化。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显著影响C f介导的过敏性反应和抗病性。不同C f对Avr的识别机理及其下游信号传导途径有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叶霉病 CLADOSPORIUM fulvum AVR CF 识别 信号传导
下载PDF
番茄叶霉病药剂防治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许修宏 刘亚光 +1 位作者 郭亚芬 张喜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6-40,共5页
室内试验筛选出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有较强抑制效果的甲托、多菌灵、代森锌、百菌清和农抗BO-10五种药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甲托、多菌灵和代森锌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98.70%,87.70... 室内试验筛选出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有较强抑制效果的甲托、多菌灵、代森锌、百菌清和农抗BO-10五种药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甲托、多菌灵和代森锌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98.70%,87.70%和78.10%,而百菌清和农抗BO-10的防效分别为37.10%和32.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叶霉病 药剂 防治
下载PDF
2,4-二叔丁基苯酚对番茄叶霉病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宝利 李娜 +2 位作者 刘双双 富饶 李桂香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03-1207,共5页
采用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0、0.01、0.05、0.10、0.50和1.00mmol·L-1)2,4-二叔丁基苯酚对番茄叶霉菌及番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4-二叔丁基苯酚在叶霉菌培养的前阶段极显著地抑制了菌丝的... 采用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0、0.01、0.05、0.10、0.50和1.00mmol·L-1)2,4-二叔丁基苯酚对番茄叶霉菌及番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4-二叔丁基苯酚在叶霉菌培养的前阶段极显著地抑制了菌丝的生长,培养7d时,0.1mmol·L-1的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为40%;在田间抗病性调查期间各浓度处理均提高了番茄幼苗的抗病性,其中以0.1mmol·L-1处理抗病性最好,病情指数比对照降低了54%;低浓度2,4-二叔丁基苯酚促进了番茄种子的萌发,增加了幼苗的株高、茎粗、地上和地下部鲜质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幼苗体内保护酶活性,随着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甚至表现出抑制作用;而低浓度的2,4-二叔丁基苯酚降低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相对电导率,且随浓度增加作用强度增大;浓度为0.1mmol·L-1时,抑制作用最强。综合分析表明,2,4-二叔丁基苯酚对番茄植株及叶霉病具有调控作用,可以确定0.1mmol·L-1为田间施加最适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化感作用 2 4-二叔丁基苯酚 叶霉菌
原文传递
保护地番茄新品种佳粉15号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环 张乐民 柴敏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6,共3页
佳粉15号为新育成的适合保护地栽培的一代杂种,含有两个抗叶霉病基因(Cf4和Cf5)和高抗烟草花叶病毒的Tm-2基因,抗逆性好,着果力强,早熟,产值高,果实粉红色。圆形或略扁圆形,果大,品质优,平均单果重200g左右... 佳粉15号为新育成的适合保护地栽培的一代杂种,含有两个抗叶霉病基因(Cf4和Cf5)和高抗烟草花叶病毒的Tm-2基因,抗逆性好,着果力强,早熟,产值高,果实粉红色。圆形或略扁圆形,果大,品质优,平均单果重200g左右,每667m^2产量4500~5500kg。已在北京,辽宁,内蒙,河北,山东,山西,江苏等地累计推广253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佳粉15号 保护地 叶霉病 抗性育种
下载PDF
叶面喷施沼液对番茄苗期叶霉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董晓涛 杨志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9-101,共3页
利用不同浓度沼液对番茄幼苗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当沼液浓度分别为50%、75%和100%时,与对照比较,可明显降低番茄苗期病情指数,抑制番茄叶霉病原菌孢子的萌发率,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同时还可降低番茄过氧化物酶活性外渗电导率,而25... 利用不同浓度沼液对番茄幼苗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当沼液浓度分别为50%、75%和100%时,与对照比较,可明显降低番茄苗期病情指数,抑制番茄叶霉病原菌孢子的萌发率,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同时还可降低番茄过氧化物酶活性外渗电导率,而25%的沼液浓度,效果不明显。说明沼液浓度过低,防病效果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番茄叶霉病 叶面喷施
下载PDF
番茄叶霉病高抗基因Cf-9的CAPS标记创建 被引量:4
8
作者 陈丽静 李天来 +4 位作者 李君明 宋燕 王玉昆 王孝宣 徐合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24,共4页
根据番茄叶霉病高抗基因Cf-9的基因序列设计3对特异扩增引物,以近等基因系和本组的多重PCR检测材料为试材,扩增Cf-9基因1~2867 bp之间的单拷贝片段,3对引物分别扩增出560 bp,1 000 bp,1 080 bp的特异片段.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TaqⅠ,Hind... 根据番茄叶霉病高抗基因Cf-9的基因序列设计3对特异扩增引物,以近等基因系和本组的多重PCR检测材料为试材,扩增Cf-9基因1~2867 bp之间的单拷贝片段,3对引物分别扩增出560 bp,1 000 bp,1 080 bp的特异片段.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TaqⅠ,Hind Ⅲ,HinfⅠ,EcorⅠ酶切,限制性内切酶TaqⅠ酶切特异引物SCAR1扩增的560特异片段具有酶切多态性,抗病品种酶切出450 bp,330 bp,290 bp的特异片段,感病品种酶切出450 bp,290 bp的特异片段.初步建成番茄叶霉病高抗基因Cf-9的CAPS标记,经近等基因系及其杂交种检验,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番茄Cf-9抗病基因辅助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叶霉病 Cf-9基因 CAPS标记
下载PDF
安徽省番茄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娟 《农业灾害研究》 2015年第10期8-15,共8页
介绍了安徽省番茄主要病害(番茄灰霉病、番茄叶霉病、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和番茄溃疡病)的病原及特征、侵染循环、发生规律和危害症状,重点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各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为进一步提高番茄的产量和... 介绍了安徽省番茄主要病害(番茄灰霉病、番茄叶霉病、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和番茄溃疡病)的病原及特征、侵染循环、发生规律和危害症状,重点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各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为进一步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安徽省番茄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灰霉病 番茄叶霉病 番茄早疫病 番茄晚疫病 番茄溃疡病 发生规律 防治
下载PDF
番茄叶霉病高抗基因Cf-9、Cf-11和Cf-19的分子标记 被引量:5
10
作者 于拴仓 柴敏 姜立纲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6-288,共3页
本研究以9个含不同叶霉病抗病基因的番茄品种为试材,通过接种鉴定表明,Cf-5、Cf-9、Cf-11和Cf-19基因对我国目前的2个叶霉菌优势生理小种均具有较强的抗性。根据Cf-9基因设计引物,扩增Cf-9基因的片段,含Cf-9、Cf-11和Cf-19基因的3种番... 本研究以9个含不同叶霉病抗病基因的番茄品种为试材,通过接种鉴定表明,Cf-5、Cf-9、Cf-11和Cf-19基因对我国目前的2个叶霉菌优势生理小种均具有较强的抗性。根据Cf-9基因设计引物,扩增Cf-9基因的片段,含Cf-9、Cf-11和Cf-19基因的3种番茄均获得了2·7kb的扩增片段。但用限制性内切酶TaqⅠ对PCR产物酶切可以将3种材料明显区分开来,Cf-9的2个差异酶切片段为1170和460bp;Cf-11的2个差异酶切片段为1100和410bp;Cf-19的2个差异酶切片段为1210和300bp,从而建立了3个基因的分子标记。在F2分离群体中验证表明,3个基因的分子标记鉴定结果与抗性接种鉴定结果是一致的,用这些标记可以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叶霉病 抗病基因 Cf-9 Cf-11 Cf-19 分子标记
下载PDF
40%丙硫菌唑悬浮剂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效试验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斌 孙芹 +3 位作者 吴公信 兰杰 周惠中 司乃国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5-66,共2页
[目的]明确新型三唑类药剂丙硫菌唑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方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83%丙硫菌唑原药对番茄叶霉病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其活性明显高于95%苯醚甲环唑原药,40%丙硫菌唑悬浮剂100、200、400 mg/L... [目的]明确新型三唑类药剂丙硫菌唑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方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83%丙硫菌唑原药对番茄叶霉病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其活性明显高于95%苯醚甲环唑原药,40%丙硫菌唑悬浮剂100、200、400 mg/L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效分别为75.9%、85.1%、88.4%,显著高于对照药剂10%苯醚甲环唑可分散粒剂(61.3%)、40%氟硅唑EC(41.5%)和70%甲基托布津WP(10.4%)。[结论]40%丙硫菌唑悬浮剂对番茄叶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番茄生长安全,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无不良影响,可作为一个很好的防治番茄叶霉病的替代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硫菌唑 番茄叶霉病 防效
原文传递
中草药杀菌剂LS-1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樱梅 祖英治 +1 位作者 李永刚 文景芝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54,共6页
测定了未加助剂的LS-1对番茄叶霉病的田间防效及诱导抗病作用,并进行了助剂筛选,测定了助LS-1对番茄叶霉病的施药适期及接种防治效果。结果表明,LS-1对番茄叶霉病的田间防效达到62.46%,显著好于植物源药剂邻烯丙基苯酚、生物药剂宁南霉... 测定了未加助剂的LS-1对番茄叶霉病的田间防效及诱导抗病作用,并进行了助剂筛选,测定了助LS-1对番茄叶霉病的施药适期及接种防治效果。结果表明,LS-1对番茄叶霉病的田间防效达到62.46%,显著好于植物源药剂邻烯丙基苯酚、生物药剂宁南霉素和常用化学药剂甲基托布津。LS-1可提高番茄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具有诱导番茄产生抗叶霉病的能力。以适当的比例加入大豆油和生化黄腐酸后对番茄叶霉病的接种防治效果提高到79.36%,最佳施药时期为病菌侵入前7d至侵入后7d,防效在54.09%~86.90%之间,施药间隔期5~7d。40.00和20.00g·L-1的助LS-1对番茄叶霉病的接种防效分别为89.80%和86.35%,显著优于常用化学药剂甲基托布津、生物药剂宁南霉素和植物源药剂邻烯丙基苯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杀菌剂助LS-1 番茄叶霉病 诱导抗病性 助剂筛选
下载PDF
番茄叶霉病侵染机制及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晓艳 汪炳良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8年第07X期1-4,共4页
番茄叶霉病是由Cladosporium fulvum(Cook)Ciferrd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保护地番茄面积的扩大,该病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成为了番茄生产上的重要叶部病害,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综述了近年来在番茄叶霉病... 番茄叶霉病是由Cladosporium fulvum(Cook)Ciferrd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保护地番茄面积的扩大,该病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成为了番茄生产上的重要叶部病害,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综述了近年来在番茄叶霉病侵染机制、生理小种的分化和抗病性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抗性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叶霉病 侵染机制 生理小种的分化 抗性机理
下载PDF
酸性电解水对番茄叶霉病防治效果初探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步云 杨金利 +6 位作者 焦雪霞 王晓青 胡彬 孙海 王胤 李云龙 卢润刚 《生物技术进展》 2016年第5期374-378,共5页
为了探索酸性电解水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以1×106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采用不同浓度的电生功能水在番茄缓苗期和发病初期进行喷施,结果发现,在缓苗后用50 mg/L电生功能水进行叶面喷施,每周1次,连续使用,在病害... 为了探索酸性电解水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以1×106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采用不同浓度的电生功能水在番茄缓苗期和发病初期进行喷施,结果发现,在缓苗后用50 mg/L电生功能水进行叶面喷施,每周1次,连续使用,在病害发生初期改用80 mg/L进行防治,每7 d喷施1次,连续3次,不仅对番茄叶霉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还可以提高产量,而在病害发生初期采用80 mg/L进行叶面喷施,每7 d喷施1次,连续3次,对番茄叶霉病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电解水 番茄叶霉病 防治
下载PDF
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效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建江 王文桥 +3 位作者 马志强 孟润杰 毕秋艳 韩秀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7期168-169,共2页
[目的]探讨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番茄叶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以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采用小区试验研究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42.4%唑醚... [目的]探讨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番茄叶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以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采用小区试验研究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在剂量为150.0~225.0 g a.i./hm2时,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为83.37%~91.63%,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20.0g a.i./hm^2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62.5 g a.i./hm^2的防治效果。[结论]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可广泛用于番茄叶霉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 番茄叶霉病 防效
下载PDF
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0和Cf-16的遗传分析及SSR标记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宁 许向阳 +1 位作者 姜景彬 李景富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8-92,共5页
以Cf-10和Cf-16基因对东北三省分离鉴定的8个番茄叶霉病病原菌生理小种的抗性进行了评价,表明Cf-10和Cf-16基因对分化出的生理小种具有良好的抗性。分别对07881×08HN30(含Cf-10)和07880×08HN34(含Cf-16)构建的F1、F2代分离群... 以Cf-10和Cf-16基因对东北三省分离鉴定的8个番茄叶霉病病原菌生理小种的抗性进行了评价,表明Cf-10和Cf-16基因对分化出的生理小种具有良好的抗性。分别对07881×08HN30(含Cf-10)和07880×08HN34(含Cf-16)构建的F1、F2代分离群体进行了遗传分析,并对F2群体进行了SSR标记。遗传分析表明,08HN30和08HN34的抗性均由一对显性单基因控制,从341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个与Cf-10基因连锁的标记LEtaa001和LEaat003,遗传距离分别为9.7和22.9 cM;1个与Cf-16基因连锁的标记Tom144-145,遗传距离为10.4 cM。上述研究结果为抗源基因在番茄抗叶霉病育种中的应用及进一步精细定位Cf-10和Cf-16基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Cf-10 Cf-16 叶霉病 SSR标记
下载PDF
B-298对番茄黑斑病菌和叶霉病菌的抑菌效力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漆巨容 刘正富 +1 位作者 武峥 曾顺德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45-948,共4页
将B-298菌株代谢产物与多菌灵、百菌清、大生M-45等3种化学药剂,在室内分别对番茄黑斑病和番茄叶霉病两种病原菌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稀释倍数B-298代谢产物和大生M-45对两种病原菌都有较强的抑菌作用。B-298代谢产物低倍稀释液... 将B-298菌株代谢产物与多菌灵、百菌清、大生M-45等3种化学药剂,在室内分别对番茄黑斑病和番茄叶霉病两种病原菌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稀释倍数B-298代谢产物和大生M-45对两种病原菌都有较强的抑菌作用。B-298代谢产物低倍稀释液对番茄黑斑菌的抑制效果与大生M-45抑菌效果相当,抑菌率最高达89.4%,优于百菌清和多菌灵;B-298代谢产物低倍稀释液对番茄叶霉菌的抑制效果,与大生M-45和百菌清相当,抑菌率最高达90.5%,优于多菌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株代谢产物 化学药剂 番茄黑斑病 番茄叶霉病 抑菌作用
下载PDF
日光温室秋冬番茄多抗优良品种的筛选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超沙 王国华 +4 位作者 尹伟平 尹庆珍 王静瑶 曹秀莲 李宁馨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4,共7页
本试验主要对14个番茄材料进行了Ty-1,Ty-2,Ty-3,Mi-1和Cf-9共5个抗性基因的检测,并在自然条件下观察番茄植株对黄化曲叶病毒病、叶霉病、根结线虫病的抗性.生物学检测结果表明, 14个材料均含有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基因、根结线虫抗性基... 本试验主要对14个番茄材料进行了Ty-1,Ty-2,Ty-3,Mi-1和Cf-9共5个抗性基因的检测,并在自然条件下观察番茄植株对黄化曲叶病毒病、叶霉病、根结线虫病的抗性.生物学检测结果表明, 14个材料均含有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基因、根结线虫抗性基因Mi-1和番茄叶霉病抗性基因Cf-9.其中, 2个番茄材料含有5个抗性基因, 8个材料含有4个抗性基因, 4个材料含有3个抗性基因.田间抗病性调查并未发现显著的感病情况.此外,还对其生长习性等13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和统计.综合抗病能力以及田间表现, 14,21,金棚8B等3个品种抗病能力强,生长势好,产量较高,比较适宜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的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黄化曲叶病毒病 根结线虫病 叶霉病 抗性基因检测
下载PDF
根施阿米西达防治番茄叶霉病效果及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尚卿 韩晓清 +1 位作者 吴志会 赵凤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137-139,共3页
[目的]明确根施阿米西达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持效期及对番茄生产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4个根施阿米西达达处理、1个喷施阿米西达对照和1个清水对照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根施阿米西达超过1 50... [目的]明确根施阿米西达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持效期及对番茄生产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4个根施阿米西达达处理、1个喷施阿米西达对照和1个清水对照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根施阿米西达超过1 500ml/hm^2,药后75 d对叶霉病的防治效果均超过90%,喷施阿米西达对照的防治效果仅为22.24%,相同用药量持效期较喷雾防治至少高出20 d。阿米西达对番茄植株表现出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结论]综合考虑,建议春茬番茄(8.10万株/hm^2)根施阿米西达1 500 ml/hm^2预防番茄叶霉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西达 根施 番茄叶霉病
下载PDF
番茄叶霉病重要流行环节初步研究Ⅱ.病斑产孢、孢子飞散 被引量:2
20
作者 白庆荣 翟亚娟 +4 位作者 王玉金 王丽梅 王友贤 高洁 李玉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9-253,共5页
对番茄叶霉病病斑产孢规律的研究表明:在保湿24h内,随着保湿时间的延长,病斑相对产孢量也随之增加;黑暗条件有利于病斑产孢;病斑产孢适宜温度为10~28℃。其中,在23℃时产孢量最大,4℃和35℃时病斑几乎不产孢;在80%~100%的相对湿度范... 对番茄叶霉病病斑产孢规律的研究表明:在保湿24h内,随着保湿时间的延长,病斑相对产孢量也随之增加;黑暗条件有利于病斑产孢;病斑产孢适宜温度为10~28℃。其中,在23℃时产孢量最大,4℃和35℃时病斑几乎不产孢;在80%~100%的相对湿度范围内病斑均可产孢,病斑产孢量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大;另外,病斑相对产孢量随氮肥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却随着磷钾肥使用量的增加而减少;6~9龄的病斑产孢能力最强。叶霉病菌分生孢子主要在夜间飞散;在番茄植株株高30~100cm范围内,60cm株高处分生孢子数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叶霉病 分生孢子 流行 产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