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西藏与新疆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海燕 王秀娥 +1 位作者 陈佩度 刘大钧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8-233,共6页
用SDS-PAGE法分析了64份中国西部特有小麦征集材料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遗传多样性。从34份云南小麦中,发现2种高分子量谷蛋白谱带(null、7+8、2+12和null、7、2+12);从24份西藏小麦中,发现3种高分子量谷蛋白谱带(null、7+8、2+12... 用SDS-PAGE法分析了64份中国西部特有小麦征集材料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遗传多样性。从34份云南小麦中,发现2种高分子量谷蛋白谱带(null、7+8、2+12和null、7、2+12);从24份西藏小麦中,发现3种高分子量谷蛋白谱带(null、7+8、2+12,null、6+8、2+12和null、7+8、2),其中西藏小麦TB18的Glu-D1位点仅编码亚基2;从6份新疆小麦中,观察到1种高分子量谷蛋白谱带(null、7、2+12)。在云南、西藏和新疆这3种中国西部特有的小麦材料中,Glu-1位点分别出现4(Glu-A1c、Glu-B1a、Glu-B1b和Glu-D1a)、5(Glu-A1c、Glu-B1d、Glu-B1b、Glu-D1a和Glu-D1?)和3个(Glu-A1c、Glu-B1a和Glu-D1a)等位基因。云南小麦、西藏小麦和新疆小麦材料内的Nei’s平均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0.1574、0.1366和0,表明云南小麦和西藏小麦材料内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位点的遗传变异要高于新疆小麦。云南小麦、西藏小麦和新疆小麦A、B和D基因组的Nei’s平均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0、0.2674和0.0270,这说明在遗传多样性方面,Glu-B1位点最高,其次为Glu-D1位点,Glu-A1位点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小麦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GLU-1位点 遗传多样性分析 遗传变异系数 新疆 集材 云南 中国西部 平均
下载PDF
小麦杂种优势群研究 Ⅵ.普通小麦与穗分枝小麦、轮回选择后代材料、西藏半野生小麦和斯卑尔脱小麦早熟诱变系的SSR分子标记遗传差异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逯腊虎 李振兴 +3 位作者 倪中福 彭惠茹 聂秀玲 孙其信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1-206,共6页
为分析小麦杂种优势群,采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对中国北方冬麦区普通小麦(20份)、穗分枝小麦(4份)、轮回选择后代(14份)、西藏半野生小麦(3份)和斯卑尔脱小麦Hubel早熟诱变系(4份)共45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用23个... 为分析小麦杂种优势群,采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对中国北方冬麦区普通小麦(20份)、穗分枝小麦(4份)、轮回选择后代(14份)、西藏半野生小麦(3份)和斯卑尔脱小麦Hubel早熟诱变系(4份)共45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用23个SSR引物在45个材料间共检测出226个等位变异,每个引物检测出5-16个等位变异,平均为9.82个。普通小麦群体与轮回选择后代、穗分枝小麦、西藏半野生小麦和Hubel诱变系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7715、0.8145、0.9087和0.9217,均明显高于普通小麦群体内的0.6622;在聚类结果上,普通小麦、穗分枝小麦、轮回选择后代、西藏半野生小麦和Hubel诱变系也被明显地划分为五大不同类群,说明普通小麦群体与穗分枝小麦、轮回选择后代、西藏半野生小麦和Hubel诱变系间存在着较大的遗传差异。其中,轮回选择后代、穗分枝小麦和Hubel诱变系与普通小麦杂交F1代育性正常,且为普通小麦表型,可用作杂交小麦的亲本。西藏半野生小麦成熟时期穗轴自然断落,不利于收获,在用于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时须先进行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穗分枝小麦 轮回选择后代 西藏半野生小麦 Hubel诱变系 SSR分子标记 遗传差异
下载PDF
西藏小麦耐盐性鉴定及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郭宝生 杨凯 +2 位作者 宋景芝 黄亨履 翁跃进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CSCD 2001年第2期36-39,共4页
在3种不同盐胁迫浓度下对161份来源于西藏的小麦材料进行了苗期耐盐性鉴定,其中有147份西藏半野生小麦及14份密穗小麦。以普通小麦耐盐品种茶淀红麦和盐敏感品种 P194341为对照。在147份西藏半野生小麦中有14份表现为耐盐,占9.5%。14份... 在3种不同盐胁迫浓度下对161份来源于西藏的小麦材料进行了苗期耐盐性鉴定,其中有147份西藏半野生小麦及14份密穗小麦。以普通小麦耐盐品种茶淀红麦和盐敏感品种 P194341为对照。在147份西藏半野生小麦中有14份表现为耐盐,占9.5%。14份密穗小麦中没有发现耐盐材料。在这161份材料中还发现了3份对盐胁迫浓度梯度不敏感的品种。结果表明,我国特有的西藏半野生小麦中蕴藏有丰富的耐盐种质,它们可供小麦耐盐育种用做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小麦 耐盐性 相对生长量
下载PDF
西藏普通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代寿芬 颜泽洪 +1 位作者 魏育明 郑有良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0-93,100,共5页
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对229份西藏普通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研究表明,229份西藏普通小麦共检测到19种亚基组合类型,其中以null,7+8,2+12组合类型居多。在各位点的等位变异中,Glu... 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对229份西藏普通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研究表明,229份西藏普通小麦共检测到19种亚基组合类型,其中以null,7+8,2+12组合类型居多。在各位点的等位变异中,Glu-B1位点出现的等位变异最多,共9种;Glu-D1和Glu-A1位点均出现4种等位变异。Glu-A1和Glu-B1位点分别检测到一个的新亚基,暂定名为5*和6*。品质评分表明,西藏普通小麦的品质评分为4~10分,多数品质评分在6分及6分以下,同时筛选到2份(As1531andAs1772)评分达10分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普通小麦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多态性 SDS-PAGE 品质
下载PDF
云南、西藏与新疆小麦醇溶蛋白Gli-1和Gli-2编码位点等位基因组成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海燕 王秀娥 +1 位作者 陈佩度 刘大钧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39,共6页
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法,分析了64份中国西部特有小麦材料的醇溶蛋白编码位点等位基因组成及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34份云南小麦、24份西藏小麦和6份新疆小麦的G li-1位点上,分别发现了26、33和3个等位基因;在G li-2位... 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法,分析了64份中国西部特有小麦材料的醇溶蛋白编码位点等位基因组成及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34份云南小麦、24份西藏小麦和6份新疆小麦的G li-1位点上,分别发现了26、33和3个等位基因;在G li-2位点上,则分别发现15、16和3个等位基因。在云南和西藏小麦的G li-B 1、G li-D 1和G li-A 2位点上均发现了一些现有小麦醇溶蛋白编码基因位点目录中未列出的等位变异。从染色体组来看,云南小麦、西藏小麦和新疆小麦B染色体组的N ei s平均遗传变异系数高于A染色体组和D染色体组,这说明B染色体组的遗传变异要高于A和D染色体组。云南小麦、西藏小麦和新疆小麦群体内的N ei s平均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0.6824、0.7471和0,说明云南小麦和西藏小麦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小麦 西藏小麦 新疆小麦 醇溶蛋白 等位基因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云南、西藏及新疆小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海燕 王秀娥 +1 位作者 陈佩度 刘大钧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40-743,共4页
为了解目前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的研究现状,就三者的分类学地位、起源进化、独特性状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意见。分类学,形态学,染色体组组成,SSR分子标记等研究结果表明,云南、西藏小麦是普... 为了解目前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的研究现状,就三者的分类学地位、起源进化、独特性状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意见。分类学,形态学,染色体组组成,SSR分子标记等研究结果表明,云南、西藏小麦是普通小麦的一个亚种,而新疆小麦被划分为六倍体小麦内的一个独立的种(Tr.petropavlovskyio),推测云南小麦和西藏小麦可能是由中东等地传入中国的原始六倍体小麦的后代,而新疆小麦或许是外来原始六倍体小麦传入中国新疆后,再与新疆本地的波兰小麦杂交的后代。研究还表明,西藏小麦和云南小麦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要大于新疆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小麦 西藏小麦 新疆小麦 分类学 起源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Allelic Variation and Genetic Diversity at HMW Glutenin Subunits Loci in Yunnan, Tibetan and Xinjiang Wheat 被引量:1
7
作者 WANGHai-yan WANGXiu-e CHENPei-du LIUDa-ju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721-727,共7页
Allelic variation and genetic diversity at HMW glutenin subunits loci, Glu-A1, Glu-B1and Glu-D1 were investigated in 64 accessions of three unique wheats of western Chinausing sodium dodecyl sulphate polyacrylamide ge... Allelic variation and genetic diversity at HMW glutenin subunits loci, Glu-A1, Glu-B1and Glu-D1 were investigated in 64 accessions of three unique wheats of western Chinausing sodium dodecyl sulph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 Two HMWglutenin patterns (i.e., null, 7+8, 2+12 and null, 7, 2+12) in 34 Yunnan wheataccessions, 3 HMW glutenin patterns (i.e., null, 7+8, 2+12; null, 6+8, 2+12 andnull, 7+8, 2) in 24 Tibetan accessions and 1 HMW glutenin pattern (null, 7, 2+12) in6 Xinjiang wheat accessions were found. The Tibetan accession TB18 was found to be witha rare subunit 2 encoded by Glu-D1. A total of 4 (i.e., Glu-A1c, Glu-B1a, Glu-B1b andGlu-D1a), 5 (i.e., Glu-A1c, Glu-B1d, Glu-B1b, Glu-D1a and Glu-D1) and 3 alleles (i.e.,Glu-A1c, Glu-B1a and Glu-D1a) at Glu-1 locus were identified among Yunnan, Tibetan andXinjiang unique wheat accessions, respectively. For Yunnan wheat, Tibetan wheat andXinjiang wheat, the Neis mean genetic variation indexes were 0.1574, 0.1366 and 0,respectively, which might indicate the higher genetic diversity at HMW glutenin subunitsloci of Yunnan and Tibetan wheat accessions as compared to that of Xinjiang wheataccessions. Among the three genomes of hexaploid wheats of western China, the highestNeis genetic variation index was appeared in B genome with the mean value of 0.2674,while the indexes for genomes A and D were 0 and 0.0270, respectively. It might bereasonable to indicate that Glu-B1 showed the highest, Glu-D1 the intermediate and Glu-A1 always the lowest genetic diver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unnan wheat tibetan wheat Xinjiang wheat High 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 subunits Genetic diversity
下载PDF
西藏小麦品质评价与形成机制分析
8
作者 范春捆 刘勇 《西藏农业科技》 2020年第S01期11-15,共5页
以25个西藏主栽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分析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等品质指标和拉萨、北京品质差异。结果表明:籽粒硬度11.11~87.63 HV,平均值55.5 HV;蛋白质含量7.88%~11.21%,平均值9.74%;湿面筋含量20.08%~27.27%... 以25个西藏主栽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分析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等品质指标和拉萨、北京品质差异。结果表明:籽粒硬度11.11~87.63 HV,平均值55.5 HV;蛋白质含量7.88%~11.21%,平均值9.74%;湿面筋含量20.08%~27.27%,平均值22.29%;SDS沉降值14.5~29.55 m L,平均值22.19 m L形成时间0.4~9.2 min,平均值4.17 min;稳定时间1.10~33.40 min,平均值9.77 min;弱化度2~158.00 FU,平均值56.25 FU;各品质参数变异大小为弱化度﹥稳定时间﹥形成时间﹥面筋含量﹥沉降值﹥蛋白质含量;高分子蛋白谷蛋白亚基有8种,以6+8、2+12最多,占62.86%,亚基组合以6+8,2+12最多,占31.58%。西藏小麦籽粒品质相对较差,但含有7OE亚基的小麦,品质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小麦 品质特性 形成机制分析
下载PDF
西藏半野生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以及原位保存的建议 被引量:4
9
作者 黄亨履 翁跃进 +1 位作者 张贤珍 陆平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CSCD 2002年第2期28-33,共6页
1995—1998年对277份西藏半野生小麦的研究表明:西藏半野生小麦形态类型多样、断穗特征稳定,是六倍体小麦中独特的小穗下节位断裂的裸粒型断穗小麦。在性状聚类中,它与栽培小麦各居一群,泾渭分明,明显特点是断穗性强、成熟早、穗密度偏... 1995—1998年对277份西藏半野生小麦的研究表明:西藏半野生小麦形态类型多样、断穗特征稳定,是六倍体小麦中独特的小穗下节位断裂的裸粒型断穗小麦。在性状聚类中,它与栽培小麦各居一群,泾渭分明,明显特点是断穗性强、成熟早、穗密度偏稀,植株较高,千粒重偏低。通过等电聚焦同功酶分析显示,14个生化位点中有10个位点存在遗传多样性;在 RFLP 分子标记中,第3、4、5、6、7同源群表现多态性,但只有在第5、6、7同源群染色体长臂或短臂上与栽培品种存在不同,因而断穗基因可能存在于5S、5L、6L 或7S 染色体之一上。西藏半野生小麦中有4.5%的材料具有中抗和高抗白粉病能力;蛋白质、赖氨酸含量均超过对照2~5个百分点。建议在不同海拔的加查县和察隅县建立西藏半野生小麦的原位保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半野生小麦 遗传多样性 研究进展 原位保存
下载PDF
西藏三联小穗小麦中三联小穗性状控制基因的SSR分子标记定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俊 王琴 +2 位作者 魏会廷 胡晓蓉 杨武云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0-85,共6页
西藏三联小穗小麦是中国西藏地区一种独特的小麦地方品种,拥有特殊的三联小穗性状,超多的小穗数和小花数。分子定位控制三联小穗基因的基因座,发掘与之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可为小麦高产育种提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工具。本研究利用西藏三... 西藏三联小穗小麦是中国西藏地区一种独特的小麦地方品种,拥有特殊的三联小穗性状,超多的小穗数和小花数。分子定位控制三联小穗基因的基因座,发掘与之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可为小麦高产育种提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工具。本研究利用西藏三联小穗小麦的衍生系TTSW-5与普通穗型小麦,间3和川麦55,分别构建F2群体,成熟后进行穗部性状的表型分析和SSR基因型鉴定。性状表型遗传分析表明,西藏三联小穗小麦的三联小穗性状由两个独立遗传的隐性基因控制;通过SSR标记鉴定来自TTSW-5/间3组合的F2群体,在2A染色体上检测到1个与三联小穗性状相关的QTL,定位于SSR标记Xgwm275和Xgwm122之间,两标记间的遗传距离为6.6cM,该QTL的LOD值为6.19,可解释的表型变异值为33.1%,初步命名为qTS2A-1。我们推测qTS2A-1可能是控制三联小穗性状相关的主效QTL,SSR标记Xgwm275和Xgwm122可能可用于三联小穗性状的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三联小穗小麦 地方小麦品种 三联小穗性状 SSR标记 小麦高产育种
下载PDF
西藏普通小麦地方品种特有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合“Tibetan Dx5*+Tibetan Dy10”中Tibetan Dy10亚基基因测序与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颜泽洪 代寿芬 +2 位作者 刘登才 魏育明 郑有良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403-2408,共6页
【目的】鉴定在西藏小麦地方品种中发现的特有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合"Tibetan Dx5*+Tibetan Dy10"中的Tibetan Dy10亚基是否与普通小麦Dy10亚基为同一亚基。【方法】利用SDS-PAGE分析和TibetanDy10亚基基因的克隆和测序。【... 【目的】鉴定在西藏小麦地方品种中发现的特有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合"Tibetan Dx5*+Tibetan Dy10"中的Tibetan Dy10亚基是否与普通小麦Dy10亚基为同一亚基。【方法】利用SDS-PAGE分析和TibetanDy10亚基基因的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Tibetan Dy10亚基与普通小麦中Dy10亚基广泛存在的Dx5+Dy10组合形式中的Dy10亚基的分子序列非常相似,但分别在2个六肽中的1个氨基酸部位发生替换,第335位的甘氨酸(G)和第451位的谷氨酰氨(Q)在Tibetan Dy10中均被替换为精氨酸(R)。【结论】Tibetan Dy10与普通小麦中常见的Dy10亚基基因的DNA序列存在微小差异,属于Dy10位点的一个新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小麦地方品种 稀有谷蛋白亚基组合 Dy10亚基 DNA测序
下载PDF
西藏小麦品种和引进品种在拉萨种植的品质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广才 强小林 +3 位作者 吴东兵 陈贺芹 侯立白 冬梅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33,共4页
为了给西藏优质小麦生产的品种利用提供依据 ,1998~ 2 0 0 0年 ,用 7个西藏春小麦品种和 4个引进品种在拉萨进行了 3年春播试验 ;1998~ 2 0 0 1年 ,用 2个西藏冬小麦品种和 3个引进品种进行了 3年秋播试验。结果表明 ,西藏品种的蛋白... 为了给西藏优质小麦生产的品种利用提供依据 ,1998~ 2 0 0 0年 ,用 7个西藏春小麦品种和 4个引进品种在拉萨进行了 3年春播试验 ;1998~ 2 0 0 1年 ,用 2个西藏冬小麦品种和 3个引进品种进行了 3年秋播试验。结果表明 ,西藏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明显低于引进品种。西藏品种属于弱筋小麦品种。西藏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中的品种利用途径是 :加强中筋小麦的生态育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小麦品种 引进品种 蛋白质 湿面筋 沉降值
下载PDF
垄作栽培对西藏春小麦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迎春 《西藏农业科技》 2014年第1期21-25,共5页
为了分析垄作栽培对西藏春小麦分蘖、生育期等指标的影响变化规律,分别在达孜县章多乡和自治区农科所试验地以春小麦"山春1号"和"藏春951"为材料,开展垄作栽培技术示范研究,结果:垄作栽培改变了春小麦的生理生态条... 为了分析垄作栽培对西藏春小麦分蘖、生育期等指标的影响变化规律,分别在达孜县章多乡和自治区农科所试验地以春小麦"山春1号"和"藏春951"为材料,开展垄作栽培技术示范研究,结果:垄作栽培改变了春小麦的生理生态条件,促进春小麦叶片功能期的延长,增加了垄作"山春1号"的生育时期;垄作栽培促进了春小麦的总分蘖和有效分蘖数的增长,"藏春95"垄作与平作之间有效分蘖达到了极显著性差异,不同栽培方式的两个春小麦品种的总分蘖间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垄作栽培增加了春小麦次生根数量和长度,不同栽培方式"藏春951"的根数之间达到显著水平;垄作栽培有效改善了小麦穗部性状,不同栽培方式的"藏春951"小穗数之间t值达到6.48,Pr>|t|=0.0002<0.01,达到极显著性差异。在春小麦生长发育中垄作栽培方式对提高春小麦分蘖力、改善其穗部性状、增加次生根数量等都具有明显的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作栽培 西藏春小麦 生理影响
下载PDF
杨凌地区不同棚龄大棚土壤氮素矿化特征研究
14
作者 魏迎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2期3536-3540,共5页
[目的]为了分析垄作栽培对西藏春小麦分蘖、生育期等指标的影响规律。[方法]分别在达孜县章多乡和自治区农科所试验地,以春小麦"山春1号"和"藏春951"为试验材料,开展垄作栽培研究。[结果]垄作栽培改变了春小麦的生... [目的]为了分析垄作栽培对西藏春小麦分蘖、生育期等指标的影响规律。[方法]分别在达孜县章多乡和自治区农科所试验地,以春小麦"山春1号"和"藏春951"为试验材料,开展垄作栽培研究。[结果]垄作栽培改变了春小麦的生理生态条件,促进春小麦叶片功能期的延长,增加了垄作"山春1号"的生育时期;垄作栽培促进了春小麦的总分蘖和有效分蘖数的增长,"藏春951"垄作与平作之间有效分蘖达到0.01水平显著性差异,不同栽培方式的2个春小麦品种的总分蘖间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垄作栽培增加了春小麦次生根数量和长度,不同栽培方式下"藏春951"的根数之间达到0.05显著水平;垄作栽培有效改善了小麦穗部性状,不同栽培方式的"藏春951"小穗数之间t值达到6.48,Pr>|t|=0.000 2<0.01,达到0.01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春小麦生长发育中垄作栽培方式对提高春小麦分蘖力、改善其穗部性状、增加次生根数量等都具有明显的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作栽培 西藏春小麦 生理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