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文版CRS-R量表的信效度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张瑛 何敏慧 +15 位作者 赵发林 冯国和 王为民 裘五四 胡侠翔 程丽娟 王付言 聂云志 朱一君 喻森明 胡晓华 余丹 李景琦 谢康民 Schnakers C 狄海波 《护理与康复》 2013年第8期715-717,721,共4页
目的验证中文版本CRS-R量表在植物状态或最小意识状态患者评估中的信效度。方法应用中文版CRS-R量表与格拉斯哥量表对103例植物状态或最小意识状态患者的意识进行评估,分析中文版CRS-R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评定者间一致性、同时效度以及... 目的验证中文版本CRS-R量表在植物状态或最小意识状态患者评估中的信效度。方法应用中文版CRS-R量表与格拉斯哥量表对103例植物状态或最小意识状态患者的意识进行评估,分析中文版CRS-R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评定者间一致性、同时效度以及诊断敏感性。结果中文版CRS-R量表内部一致性比较好,Cronbach’sα系数=0.866;评定者间的一致性分析结果表现中等(P<0.05);对患者同时用中文版CRS-R量表和格拉斯哥量表的测评总分显著相关(Spearman r>0.7);在诊断的敏感性上表现较好(P<0.05)。结论植物状态或最小意识状态患者可采用中文版CRS-R量表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障碍 植物状态 意识状态 意识量表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常规促醒在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冯枫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442-445,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多感觉刺激疗法促醒治疗基础上,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20 Hz)治疗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本院接受康复治疗的88例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促醒治... 目的:探讨常规多感觉刺激疗法促醒治疗基础上,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20 Hz)治疗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本院接受康复治疗的88例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促醒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频率为20 Hz的rTMS治疗。采用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和残疾评分量表(DRS)评分法评估两组治疗前后意识和功能恢复情况;测定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后CRS-R评分明显提高,DRS评分明显下降,synek分级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试验组CRS-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DRS评分低于对照组,脑电图synek分级优于对照组,左耳和右耳部位BAEP的Ⅰ级、Ⅲ级、Ⅴ级、Ⅰ~Ⅲ级、Ⅲ~Ⅴ级波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促醒治疗联合rTMS治疗,可有效改善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神经功能及意识状态,可更好的发挥促醒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意识障碍 颅脑损伤 重复经颅磁刺激 促醒 疗效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意识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宏图 杜春林 《西部医学》 2015年第3期410-411,共2页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意识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意识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是治疗脑卒中意识障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意识障碍 醒脑静注射液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轻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被引量:22
4
作者 蒋熙攘 刘胜 +1 位作者 王诚 吴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第9期520-523,共4页
目的探讨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检测轻型颅脑损伤(MTBI)患者脑内微小出血灶(MBLS)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应用SWI检测MTBI患者63例,其中有意识障碍者33例,无意识障碍者3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MBLS的分布及患者颅脑损伤后综合征(PTBS)... 目的探讨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检测轻型颅脑损伤(MTBI)患者脑内微小出血灶(MBLS)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应用SWI检测MTBI患者63例,其中有意识障碍者33例,无意识障碍者3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MBLS的分布及患者颅脑损伤后综合征(PTBS)发生率及意义。结果有意识障碍者33例中MBLS者21例(63.6%),其中PTBS13例;而无MBLS者12例,其中PTBS4例。无意识障碍30例中MBLS者9例(30.0%),其中PTBS5例;无MBLS者21例,其中PTBS5例。有意识障碍者中MBLS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意识障碍者(P<0.05)。有MBLS者中PTBS的发生率(60.0%,18/30)明显高于无MBLS者(27.3%,9/33)(P<0.05)。皮层脑组织中MBLS发生率明显高于深部脑组织(P<0.01)。结论 MTBI患者脑组织中存在MBLS,且提示其存在与PTBS密切相关;MBLS主要发生在MTBI患者的脑皮层中;MRSWI能为MTBI患者的诊断提供影像学上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颅脑损伤 磁敏感加权成像 微小出血灶
下载PDF
老年重症肺炎病原菌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5
作者 谢仁女 王娟 +2 位作者 郑云威 王菊霞 林南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42-846,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病原菌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9年12月海南省儋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269例,分为重症肺炎组和非重症肺炎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临床症状,采集痰液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查、药敏试验...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病原菌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9年12月海南省儋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269例,分为重症肺炎组和非重症肺炎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临床症状,采集痰液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查、药敏试验。结果重症肺炎发生率27.14%(73/269)。血氧分压降低为最常见临床表现(76.71%)。痰液标本分离出104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76株(73.08%),最常见为铜绿假单胞菌(26.92%)。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96.43%,不动杆菌属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100.00%。老年重症肺炎和老年非重症肺炎患者在年龄、多脏器功能受损、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出现意识障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多脏器功能受损、合并COPD、出现意识障碍、糖尿病,均成为老年肺部感染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不十分典型,革兰阴性菌是老年重症肺炎的主要致病菌而且耐药率高。年龄、多脏器功能受损,合并COPD、意识障碍、糖尿病,是老年肺部感染成为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针对这些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病原菌 意识障碍 抗菌药物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高压氧联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金枝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7期593-597,共5页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接受高压氧联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8例,行单一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实验组38例,于对照...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接受高压氧联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8例,行单一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实验组38例,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高压氧行综合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血尿指标、NIHSS评分、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尿指标中尿L-FABP、GFAP、MBP、NSE表达水平及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TFPI-1、TFPI-1抗原表达水平及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尿L-FABP、GFAP、MBP、NSE表达水平及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FPI-1、TFPI-1抗原表达水平及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予以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高压氧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血尿指标水平,修复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意识及早恢复,纠正意识障碍,有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 高压氧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 意识障碍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井穴刺络放血疗法治疗中风意识障碍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16
7
作者 华颖 田青 孙文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0期2805-2808,2813,共5页
刺络放血是一种传统中医治法,可治疗多种疾病。井穴为五俞穴之首,位于四肢末端,针感强烈,易于激发经气。井穴刺络放血在中风意识障碍的急救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古今中外的医家多有应用,疗效肯定。井穴刺络放血治疗中风神昏基于一定的中... 刺络放血是一种传统中医治法,可治疗多种疾病。井穴为五俞穴之首,位于四肢末端,针感强烈,易于激发经气。井穴刺络放血在中风意识障碍的急救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古今中外的医家多有应用,疗效肯定。井穴刺络放血治疗中风神昏基于一定的中医理论基础,产生了一系列的治疗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指尖与大脑存在密切的联系,指尖放血通过多方面机制发挥改善脑代谢、保护脑组织等作用。井穴刺络放血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在中风意识障碍的治疗中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穴 刺络放血 中风 意识障碍 临床 机制 神昏 急救
下载PDF
重型颅脑外伤后长期意识障碍患者清醒预测的体感诱发电位分级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徐伟伟 王向宇 陈祎招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对重型颅脑外伤(TBI)后长期意识障碍患者清醒预测的分级标准。方法记录46例重度TBI后意识障碍超过1周患者的SEP表现,根据SEP中N20-P25是否存在及中枢传导时间(CCT)是否正常,将SEP分为3级:I级为双侧N2...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对重型颅脑外伤(TBI)后长期意识障碍患者清醒预测的分级标准。方法记录46例重度TBI后意识障碍超过1周患者的SEP表现,根据SEP中N20-P25是否存在及中枢传导时间(CCT)是否正常,将SEP分为3级:I级为双侧N20-P25都存在(Ia:双侧CCT正常且对称,Ib:双侧CCT正常,但不对称);Ⅱ级为一侧N20-P25存在.另一侧消失;Ⅱ级为双侧N20-P25都消失。预后以外伤后6个月患者是否清醒为标准。结果SEP分级与清醒的几率存在负相关关系(r=-0.591,P=0.000),分级越高,预后越差。结论SEP的分级可客观、准确地反映脑功能损伤程度和清醒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意识障碍 清醒预测 体感诱发电位
原文传递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被引量:15
9
作者 何双英 唐红宇 王爱民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08-411,共4页
目的:了解某院神经内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47例 aSAH 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7例、19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6.17... 目的:了解某院神经内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47例 aSAH 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7例、19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6.17%,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40.4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17例,89.47%),其次为泌尿道(2例,10.53%);其中2例患者合并下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17例医院感染患者均送细菌培养,其中9例患者分离病原菌13株。经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 aSAH 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意识障碍[OR95%CI :24.878(3.996~156.040)]及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OR95%CI :8.645(1.419~52.670)]。发生医院感染的 aSAH 患者预后差于未发生医院感染的 aSAH 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4.108,P<0.001)。结论aSAH 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应针对高危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促进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意识障碍 预后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沈长青 刘仲富 +3 位作者 奚耀 王进 顼志兵 钱义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第8期18-20,共3页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 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65.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血液流变学、hs-CRP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中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常规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意识障碍 醒脑静注射液 疗效
下载PDF
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1
作者 孔令振 杨宇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3期11-12,共2页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和依达拉奉静滴。2组均连...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和依达拉奉静滴。2组均连续用药14 d。观察2组总有效率和意识障碍恢复时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3个时间段意识障碍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能显著缩短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恢复时间,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意识障碍 纳洛酮 依达拉奉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合并意识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建华 《当代医学》 2014年第14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呼吸衰竭并意识障碍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3月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2组(n=43)。对照组接受常规...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呼吸衰竭并意识障碍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3月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2组(n=43)。对照组接受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和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与治疗前对比发现,2组患者pH值、PaO 2明显上升,PaCO 2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发现,观察组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并意识障碍疗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呼吸衰竭 意识障碍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在意识障碍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勇 白洋 +3 位作者 夏小雨 杨艺 何江弘 李小俚 《中国医疗设备》 2018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能够调节皮层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经颅磁刺激和脑电图联合技术(Combination of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nd Electroencephalography,TMS-EEG),能够直接检测大脑皮层的诱发...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能够调节皮层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经颅磁刺激和脑电图联合技术(Combination of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nd Electroencephalography,TMS-EEG),能够直接检测大脑皮层的诱发活动,包括刺激区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以及长距离皮层之间的有效连接性。本文介绍了意识障碍领域的诊断和治疗现状,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的神经调控作用,同时,TMS-EEG可以作为一种评估意识水平和神经调控效果的有效工具。结合相关研究,本文概述了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有效应用于意识障碍的神经调控,TMS-EEG能够准确评估意识障碍的意识水平和神经调控手段的效果。总之,经颅磁刺激在意识障碍领域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电图 经颅磁刺激结合脑电图 神经调控 意识障碍
下载PDF
脑创伤后长期意识障碍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表现与预后清醒的关系 被引量:10
14
作者 谢成金 周月玲 +5 位作者 陈燕伟 包赟 林鸿 罗成义 陈祎招 王向宇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8-271,共4页
目的 探讨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TBl)后长期意识障碍患者脑十听觉诱发电位(BAEP)表现与预后清醒的关系。方法 分析63例重型TBI后意识障碍超过2周患者的BAEP表现,主要为BAEP中Ⅰ、Ⅲ、Ⅴ波各波峰潜伏期(PL),Ⅰ~Ⅲ、Ⅲ~Ⅴ波峰间... 目的 探讨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TBl)后长期意识障碍患者脑十听觉诱发电位(BAEP)表现与预后清醒的关系。方法 分析63例重型TBI后意识障碍超过2周患者的BAEP表现,主要为BAEP中Ⅰ、Ⅲ、Ⅴ波各波峰潜伏期(PL),Ⅰ~Ⅲ、Ⅲ~Ⅴ波峰间潜伏期(LPL)及Ⅰ波与Ⅴ波波幅比。预后以TBI后6个月患者是否清醒为标准,分为清醒组与未清醇组,组间运用两独市样本t检验以筛选出有意义的指标。结果 本组患者清醒率为34.9%(22/63),BAEP指标异常焉夏为66.7%(42/63)。双侧Ⅰ、Ⅲ、Ⅴ波PL,Ⅰ~Ⅲ波、Ⅲ~Ⅴ波IPL及Ⅰ/Ⅴ波幅比均正常的21例中有16例清醒(清醒率为76.2%),双侧Ⅴ波PL异常的8例及双侧Ⅲ~Ⅴ波IPL异常的7例均未清醒.单侧Ⅴ波消失的2例未清醒。清醒组与未清醒组间比较发现双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Ⅴ波PL及Ⅲ~Ⅴ波IPL。结论 BAEP的Ⅴ波PL及Ⅲ~Ⅴ波IPL变化可客观、准确地反映脑损伤的程度及预测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颅脑损伤 意识障碍
原文传递
针刺改善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锦玉 吴家民 +1 位作者 莫霭儿 李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847-852,共6页
【目的】客观评价针刺改善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以及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中从创库至... 【目的】客观评价针刺改善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以及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中从创库至今的所有关于针灸治疗颅脑损伤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按照Cochrane Review Handbook 5.3推荐使用的质量评价标准采用RevMan5.3版软件对各项结局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1篇文献符合要求纳入研究,累计698个病例。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分、苏醒率和临床疗效方面,针灸治疗本病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综合各项结局指标的研究结果,针灸改善颅脑损伤意识障碍具有良好疗效,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颅脑损伤 意识障碍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自身免疫性脑炎的预后因素 被引量:9
16
作者 梁文娜 郭守刚 李立芳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第5期1016-1021,共6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认知与意识障碍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山东省立医院、聊城市人民医院、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AE患者。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并随访1年,按照...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认知与意识障碍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山东省立医院、聊城市人民医院、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AE患者。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并随访1年,按照改良Ranking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价患者预后情况,根据分值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3)40例,预后不佳组(mRS评分>3)16例。其中意识障碍采用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进行评估,采用相关量表[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记忆功能(memory quotient,MQ)、脑损伤(damage quotient,DQ)]对患者入院时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症状特点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预后良好组中出现意识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局灶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的比例明显低于预后不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Q,MQ,D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佳组中意识昏迷(GCS评分<9)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意识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OR=12.45,OR=7.85,P<0.01)是影响AE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E临床表现为多种神经症状和精神行为异常,其中认知障碍对其预后影响较小,意识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影响AE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脑炎 认知障碍 意识障碍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意识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颜浩 刘川 +1 位作者 徐素晖 周黎强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0-492,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呼吸衰竭合并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AECOPD呼吸衰竭合并意识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BiPAP治疗组)及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每组25...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呼吸衰竭合并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AECOPD呼吸衰竭合并意识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BiPAP治疗组)及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每组25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气的变化。[结果]治疗24h后治疗组患者pH、PaO2、PaCO2及RR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4h后血气指标明显改善(P〈0.05),24h后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好转(P〈0.05),至治疗结束时相对稳定。[结论]BiPAP是治疗AECOPD呼吸衰竭合并意识障碍患者的有效手段。初期BiPAP通气治疗应持续24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呼吸衰竭 意识障碍
下载PDF
音乐疗法对ICU颅脑损伤意识障碍(Doc)患者意识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爱琴 陈洪英 +1 位作者 张文源 崔可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34期87-89,92,共4页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ICU颅脑损伤意识障碍(Doc)患者意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在我院ICU治疗的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音乐疗法。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ICU颅脑损伤意识障碍(Doc)患者意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在我院ICU治疗的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音乐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GCS、CRS-R评分以及苏醒率、平均苏醒时间。结果(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GCS评分均呈上升趋势,治疗2周、3周及4周,观察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CRS-R评分均呈上升趋势,治疗2周、3周及4周,观察组CRS-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4周后,观察组意识清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醒患者平均清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对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有一定的唤醒作用,临床上可根据情况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疗法 ICU 颅脑损伤 意识障碍
下载PDF
儿童细菌性脑膜炎预后不良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阳 图雅 王育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15期1374-1380,共7页
细菌性脑膜炎(bacterial meningitis,BM)是儿童,尤其是36月龄以下婴幼儿最常见的颅脑急性感染性疾病。随着预防措施的普及、抗生素的革新,BM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病死率与致残率仍居高不下,尤其在低收入的亚非拉国家有1/3~1/2的随访患儿... 细菌性脑膜炎(bacterial meningitis,BM)是儿童,尤其是36月龄以下婴幼儿最常见的颅脑急性感染性疾病。随着预防措施的普及、抗生素的革新,BM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病死率与致残率仍居高不下,尤其在低收入的亚非拉国家有1/3~1/2的随访患儿留有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极大降低了儿童生存质量,加重家庭及社会负担。对于导致BM预后不良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多,目前较为认可的危险因素包括病原菌、年龄小(1岁以内)、临床表现重(惊厥、意识障碍等)及炎症指标高,现介绍影响BM预后的危险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细菌性脑膜炎 病原菌 惊厥 意识障碍
下载PDF
多感官刺激促醒联合经颅磁治疗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意识障碍的觉醒效果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擘璨 陈凌飞 刘赞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探讨多感官刺激促醒联合经颅磁治疗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意识障碍的觉醒效果。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16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行多感官刺激治疗,观... 目的探讨多感官刺激促醒联合经颅磁治疗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意识障碍的觉醒效果。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16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行多感官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及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EP)检查结果及两组治疗后Synek分级。结果治疗后两组GC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绝对潜伏期Ⅰ、Ⅱ、Ⅲ波评分及峰间潜伏期Ⅰ~Ⅲ、Ⅲ~Ⅴ波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理想、预后良好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感觉刺激联合rTMS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能够促进其觉醒,改善神经功能损伤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意识障碍 多感官刺激 经颅磁刺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