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性消化不良2118例临床治疗特点分析 被引量:62
1
作者 陈寿菲 黄可成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2000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最佳中医治疗方药。方法 :对有关报道 2 11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治疗特点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按中医辨证分型 ,功能性消化不良以气滞型为最 (38% ) ,虚寒型次之 (36 % )。胃镜及病理检查 ,85 .9...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最佳中医治疗方药。方法 :对有关报道 2 11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治疗特点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按中医辨证分型 ,功能性消化不良以气滞型为最 (38% ) ,虚寒型次之 (36 % )。胃镜及病理检查 ,85 .9%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显效方药治疗气滞型方以四逆散为主加味 ,虚寒型方以六君子汤为主。结论 :应用疏肝健脾方剂的药理学基础 ,用四逆散合六君子汤为基本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效果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四逆散 六君子汤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基于“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的四逆散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2
2
作者 王慧慧 张百霞 +3 位作者 叶小彤 何帅兵 张燕玲 王耘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723-3728,共6页
四逆散作为调和肝脾的经典名方,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各种疾病,且疗效显著。近年来发现四逆散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上有效,如抑郁症。但是,目前四逆散抗抑郁症机制还不是很清楚,该文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中药作用机理... 四逆散作为调和肝脾的经典名方,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各种疾病,且疗效显著。近年来发现四逆散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上有效,如抑郁症。但是,目前四逆散抗抑郁症机制还不是很清楚,该文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研究四逆散方剂,探索其多成分-多靶点-抑郁症相互作用关系。结果显示,四逆散的315个化学成分中有263个能够作用于抑郁症的19个靶点,通过调控第二信使G-蛋白偶联受体转导通路、c AMP环核苷酸系统、神经系统及其递质、免疫炎症反应、神经内分泌、钙离子及其他离子转运等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抗抑郁作用。这些结果为四逆散抗抑郁症的机制研究及探讨抑郁症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网络药理学 实体语法系统 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 抗抑郁症
原文传递
四逆散对抑郁模型大鼠HPA轴、海马BDNF及其受体TrKB的影响 被引量:33
3
作者 彭淑芹 徐向东 赵海霞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四逆散的高、低剂量组对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型酪氨酸激酶B(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盐酸文拉法辛组(12.5 mg·kg... 目的:探讨四逆散的高、低剂量组对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型酪氨酸激酶B(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盐酸文拉法辛组(12.5 mg·kg-1)、四逆散高、低剂量组(10,5 g·kg-1)。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造模,同时ig给药21 d后分别取血、下丘脑和海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浆皮质醇(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下丘脑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含量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分析法检测海马BDNF及其TrKB阳性神经元面密度值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浆中CORT,ACTH及下丘脑CRH的含量明显升高,海马中BDNF和TrKB的神经面密度值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四逆散高、低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抑郁症模型大鼠血浆CORT,ACTH、下丘脑CRH的含量;增加大鼠海马BDNF及其TrKB阳性神经元面密度值。结论:四逆散可明显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状态,其机制可能是通过HPA轴增加海马BDNF,TrKB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神经递质 下丘脑 海马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酪氨酸蛋白激酶B
原文传递
四逆散加味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病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王付 尚立芝 +2 位作者 苗小玲 甘陈菲 张慧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四逆散加味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8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治疗组、四逆散对照组、四逆散加味高、中、低剂量组、四逆散预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猪血清ip诱... 目的:探讨四逆散加味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8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治疗组、四逆散对照组、四逆散加味高、中、低剂量组、四逆散预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猪血清ip诱发肝纤维化,0.5 mL/只,2次/周,连续10周,5周后即可形成肝纤维化。预防组于造模同时给药(以四逆散加味7 g.kg-1),各治疗组于造模第6周给药,四逆散组4 g.kg-1,四逆散加味高、中、低剂量组(14,7,3.5 g.kg-1),连续10周。全自动分析法测定各组血清肝功能、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酸性水解法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观察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散加味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 U.L-1(138.88±21.52),(75.20±3.80),(P<0.05)]、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U.L-1,(375.25±10.95),(227.10±19.08),(P<0.05)]、碱性磷酸酶(ALP,P<0.05)、透明质酸[HA,μg.L-1(258.10±32),(135.26±34.09),(P<0.05)]、Ⅲ型胶原[μg.L-1(105.28±15.31),(85.32±9.53),(P<0.05)]、Ⅳ型胶原[μg.L-1(109.10±8.31),(86.48±19.17),(P<0.05)]、层黏连蛋白(LN,P<0.05)含量均显著下降,肝组织HYP,(P<0.01)含量显著降低。结论:四逆散加味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肝功能 肝纤维化 透明质酸 羟脯氨酸
原文传递
基于“单味药-药对-复方”多层次的四逆散抗抑郁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5
作者 周佳 蔡皓 +5 位作者 段煜 裴科 范恺磊 徐洋洋 赵佳妤 刘静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51,共6页
抑郁症是临床上一种病因病机相当复杂的精神类疾病。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长。针对抑郁症,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是应用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SSRI)或三环类抗抑郁西药,但因其不良反应大,... 抑郁症是临床上一种病因病机相当复杂的精神类疾病。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长。针对抑郁症,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是应用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SSRI)或三环类抗抑郁西药,但因其不良反应大,治疗缓慢且治愈率低,从而不能长期使用。四逆散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抑郁症的方剂,始载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为现代治疗抑郁症的基础方。该文就四逆散中柴胡和白芍单味药,柴胡-白芍药对,以及四逆散复方的抗抑郁作用展开综述,为今后中药复方的研究提供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四逆散 柴胡 白芍
原文传递
四逆散加味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尚立芝 王付 +2 位作者 苗小玲 甘陈菲 张慧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07-211,共5页
目的:研究四逆散加味对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目的:研究四逆散加味对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7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四逆散组、四逆散加味高、中、低剂量组、四逆散预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猪血清ip诱发肝纤维化,0.5 mL/只,2次/周,连续10周,5周后即可形成肝纤维化。预防组于造模同时给药(以四逆散加味7 g.kg-1),各治疗组于造模第6周给药,连续10周。四逆散组4 g.kg-1,四逆散加味高、中、低剂量组(14,7,3.5 g.kg-1)。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组织TGF-β1,p-p38MAPK,α-SMA,MMP-13和TIMP-1蛋白阳性染色吸光度(A)。结果:正常组与模型组的TGF-β1依次为[(0.75±0.25)vs(8.67±0.64),P<0.01],p-p38MAPK[(21.71±0.37)vs(80.25±0.53),P<0.01],α-SMA[(3.32±0.64)vs(10.55±0.34),P<0.05]和TIMP-1[(25.57±6.46)vs(200.25±20.36),P<0.01]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弱。四逆散加味中剂量与模型组比较TGF-β1[(5.19±2.33)vs(8.67±0.64),P<0.05],p-p38MAPK[(47.55±0.58)vs(80.25±0.53),P<0.05],α-SMA(6.21±0.78)vs(10.55±0.34),P<0.01)和TIMP-1[(86.02±51.37)vs(200.25±20.36),P<0.01]蛋白表达显著减弱;MMP-13[(109.59±33.21)vs(35.87±6.35),P<0.01]蛋白表达显著增强。结论:四逆散加味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经TGF-β/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活化,使HSC低表达TIMP-1,高表达的MMP-13促进基质降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P38MAPK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
原文传递
四逆散抗抑郁机制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覃朗 《当代医学》 2010年第14期29-30,共2页
四逆散是治疗抑郁症疗效好且副作用少的药物。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层面对四逆散的抗抑郁生化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四逆散 抗抑郁 机制
下载PDF
中药穴位敷贴对肝气郁滞型乳腺增生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5
8
作者 郑杉 徐嘉琳 +3 位作者 黄婕 董云丽 蔡懿晨 肖雯晖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2年第6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敷贴对肝气郁滞型乳腺增生的干预效果。方法将确诊为肝气郁滞型乳腺增生病的研究对象50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实验组25人进行中药(柴胡、芍药、枳实、甘草、艾叶)穴位(乳根、期门及乳房阿是穴)敷贴;对照组25人在相...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敷贴对肝气郁滞型乳腺增生的干预效果。方法将确诊为肝气郁滞型乳腺增生病的研究对象50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实验组25人进行中药(柴胡、芍药、枳实、甘草、艾叶)穴位(乳根、期门及乳房阿是穴)敷贴;对照组25人在相同的穴位进行敷贴(柴胡药粉+食用焦糖色)。进行3个月的干预后,观察对比2组乳房疼痛、B超检查增生肿块的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疼痛评分、肿块大小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P<0.01),总体疗效总有效率为68%。结论中药穴位敷贴能够减轻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患者的乳房疼痛,减小乳腺增生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肝气郁滞 穴位敷贴 四逆散
原文传递
从中医膜系论《伤寒论》五大或然方证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利娜 姜欣 +2 位作者 谷晓红 齐雪维 黄金昶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85-1687,共3页
膜系是人体内广泛分布的膜层结构,是气水火运行的通道。膜系分为内膜系和外膜系,将人体内所有的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参与诸多疾病、证候的发生、发展、转归等过程。《伤寒论》中5个或然方证的症状表现复杂,涉及部位广泛,难... 膜系是人体内广泛分布的膜层结构,是气水火运行的通道。膜系分为内膜系和外膜系,将人体内所有的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参与诸多疾病、证候的发生、发展、转归等过程。《伤寒论》中5个或然方证的症状表现复杂,涉及部位广泛,难以理解。文章从中医膜系生理和病理两个角度,对《伤寒论》或然方证的主症与或然症的关系进行论述,以期加深对5个或然方证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系 伤寒论 或然方证 小青龙汤 小柴胡汤 真武汤 通脉四逆汤 四逆散
原文传递
四逆散加味方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疗效机制探讨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之椰 许哲 +3 位作者 李挺 许润三 王颖 邵象仪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1996年第1期33-36,共4页
观察四逆散加味方对用苯酚制成家兔输卵管炎症模型的影响,以探讨该方临床疗效机理。实验用21只兔,分为对照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造模前后用插管胃饲法给药共13d。结果,肉眼观察输卵管管腔积水阳性率大剂量组为10.0%,... 观察四逆散加味方对用苯酚制成家兔输卵管炎症模型的影响,以探讨该方临床疗效机理。实验用21只兔,分为对照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造模前后用插管胃饲法给药共13d。结果,肉眼观察输卵管管腔积水阳性率大剂量组为10.0%,小剂量组为30.0%,对照组为64.3%(P<0.05);输卵管与周围组织粘连阳性率大剂量组为20.0%,小剂量组为50.0%,对照组为92.9%(P<0.01)。组织学观察,三组兔输卵管的上皮、皱襞、固有层、肌层等各层及输卵管总体炎变程度,大小剂量组均轻于对照组(P分别<0.05或<0.01),提示四逆散加味方具有对抗输卵管炎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法 胃肠 输卵管炎 四逆散加味方 治疗
下载PDF
四逆散化学成分的UPLC-ESI/MS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郭戎 束艳 +3 位作者 张丽 曹雨诞 丁安伟 姚卫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3114-3118,共5页
目的:采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对四逆散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使用ESI离子源,正离子与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通过正... 目的:采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对四逆散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使用ESI离子源,正离子与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通过正、负离子质谱信息及元素组成分析并结合对照品与相关文献数据对照,共鉴定出17个化合物。结论: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质谱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关文献数据信息检索确定四逆散复方中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四逆散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化学成分 UPLC-ESI-MS
原文传递
四逆散合痛泻要方加味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IL-1β及IL-8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海燕 邓素萍 陈奕霞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5年第5期487-488,共2页
目的:探讨四逆散合痛泻要方加味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腹泻型IB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口服曲美布汀+三联活菌,治疗组予四逆散合... 目的:探讨四逆散合痛泻要方加味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腹泻型IB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口服曲美布汀+三联活菌,治疗组予四逆散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临床有效率及血清IL-1β、IL-8水平(ELISA)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主要症状积分及血清IL-1β、IL-8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合痛泻要方加味能够明显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症状,有一定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IL-1β及IL-8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四逆散 痛泻要方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8
下载PDF
四逆散对抑郁症大鼠的治疗效果及机制探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方足兵 余雪丹 +1 位作者 胡红涛 董汉宁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06-211,共6页
[目的]探究四逆散对抑郁大鼠行为、中枢神经递质及ERK1/2-CREB-BDN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四逆散低剂量组、四逆散中剂量组、四逆散高剂量组,每组20只。给药结束后,进行糖水消耗实验、旷... [目的]探究四逆散对抑郁大鼠行为、中枢神经递质及ERK1/2-CREB-BDN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四逆散低剂量组、四逆散中剂量组、四逆散高剂量组,每组20只。给药结束后,进行糖水消耗实验、旷场实验;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放免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神经肽Y(NPY)、P物质(SP)、生长抑素(SS)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皮质中ERK1/2-CREB-BDNF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糖水偏爱度和旷场运动评分显著降低(P均<0.001),海马组织中DA、NE、5-HT含量显著下调(P<0.001),血清中NPY、SS显著下调(P<0.001),SP显著上调(P<0.001),皮质中ERK1/2、CREB蛋白磷酸化水平及BDNF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01);与模型组相比,四逆散给药组大鼠糖水偏爱度和旷场运动评分显著上调(P<0.001),海马组织中DA、NE、5-HT含量显著上调(P<0.001),血清中NPY、SS显著上调(P<0.001),SP显著下调(P<0.001),皮质中ERK1/2、CREB蛋白磷酸化水平及BDNF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四逆散可上调海马中神经递质含量;调节血清神经肽水平;促进ERK1/2-CREB-BDNF信号通路磷酸化激活,发挥改善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四逆散 神经递质 ERK1/2-CREB-BDNF信号通路
下载PDF
四逆香苏乌贝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姚国召 李志红 《陕西中医》 2019年第9期1190-1194,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四逆香苏乌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纳入标准选取符合本病的门诊患者8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四逆香苏乌贝散加减治疗;连... 目的:探讨应用四逆香苏乌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纳入标准选取符合本病的门诊患者8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四逆香苏乌贝散加减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及主症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7%,高于对照组的70.7%(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证候积分为(9.51±5.311)分,低于对照组的(12.56±6.038)分(P<0.05)。治疗后治疗组主症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嗳气的发生率(61.0%、58.6%、43.9%、39.0%)均低于对照组(80.5%、80.5%、65.9%、68.3%)(P<0.05)。治疗后治疗组主症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嗳气的消失时间(9.60±4.356、10.38±4.209、9.47±4.903、8.95±4.391)d明显低于对照组(17.00±2.098、17.00±3.207、16.22±3.801、15.54±3.382)d(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内镜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1.8%和75.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治疗组4周和8周后复发率(5.56%、15.00%)低于对照组(25.81%、3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胃不和型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用四逆香苏乌贝散加减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快速、有效地减轻和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好且复发率低,优于西医常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胃不和 反流性食管炎 四逆散 香苏散 乌贝散 疗效比较
下载PDF
四逆散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肝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宋琳 陈策 +7 位作者 李承潇 杨宇 赵士萌 陈玲 李思璇 候晓媛 关胜江 马志红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9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四逆散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肝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饲12周制备NASH大鼠模型。自第9周起,给予四逆散灌胃治疗共4周。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目的:研究四逆散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肝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饲12周制备NASH大鼠模型。自第9周起,给予四逆散灌胃治疗共4周。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葡萄糖(GLU)和空腹胰岛素(INS)等指标。测量肝质量、计算肝指数,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高脂饲料喂养12周,大鼠血清TC、LDL和GLU水平、ALT和AST的活性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均有升高,肝指数增高,肝细胞肿胀、胞浆内有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的脂滴空泡,汇管区有炎细胞浸润。经四逆散治疗后,明显降低了血清TC、LDL、GLU、IR水平和ALT和AST活性,肝指数明显降低,肝组织内炎症和脂肪变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四逆散可通过纠正脂代谢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肝细胞等途径,对NASH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四逆散 肝癖 积聚 胁痛 痰浊 脂代谢紊乱 保护肝细胞
下载PDF
四逆散含药血清对大鼠皮层神经元GABA_A受体介导Cl^-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晓萌 李峰 +1 位作者 马捷 刘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02-205,共4页
目的:研究四逆散改善失眠作用的机制。方法:四逆散浸膏按21.7 g.kg-1.d-1给SD大鼠连续灌胃7 d,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按10%比例加进原代培养SD大鼠皮层神经元培养基,37℃孵育3 h,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记录四逆散含药血清对原代培养大... 目的:研究四逆散改善失眠作用的机制。方法:四逆散浸膏按21.7 g.kg-1.d-1给SD大鼠连续灌胃7 d,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按10%比例加进原代培养SD大鼠皮层神经元培养基,37℃孵育3 h,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记录四逆散含药血清对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A)介导的氯离子(Cl-)电流的影响。结果:给予0.3,3,30,300μmol.L-1γ-氨基丁酸刺激,经10%四逆散含药血清作用3 h的皮层神经元,γ-氨基丁酸浓度-效应曲线左移,半效激活浓度降低(P=0.05),氯离子电流的最大峰值(P<0.05)、快速衰减时间常数(τ2,P<0.05)和慢速衰减时间常数(τ1,P<0.05)明显增大。结论:四逆散作用于皮层神经元的γ-氨基丁酸A型受体,调节其介导的氯离子电流,可能是其改善失眠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γ-氨基丁酸A型受体 失眠 膜片钳 皮层
原文传递
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毛红春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25期95-98,共4页
目的:观察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54例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7... 目的:观察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54例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7例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27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实验组连续治疗1个月后胃痛、胃胀、恶心呕吐等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4%VS25.9%),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以及复发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O5)。结论:对于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给予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治疗可有效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半夏泻心汤 肝胃不和型 慢性胃炎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合四逆散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 被引量:8
18
作者 付勇刚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年第10期1961-1963,共3页
目的:分析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运用当归芍药散合四逆散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n=50),实验组(n=50),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当归... 目的:分析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运用当归芍药散合四逆散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n=50),实验组(n=50),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当归芍药散合四逆散加减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乏力、便秘、腹泻、腹痛评分均较治疗之前有明显下降,实验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IL-8、IL-10、TNF-α水平均有所改善,实验组改善效果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HAMA及HAMD评分均有所下降,实验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运用当归芍药散合四逆散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四逆散 加减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甘麦大枣汤”合“四逆散”治疗肝郁阴虚型抑郁症62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理萍 王凤云 +6 位作者 段杰 陈志 闫换妮 李响 陈宁 崔慧 毛德西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18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甘麦大枣汤合四逆散治疗肝郁阴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开放性对照研究方法,将92例肝郁阴虚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甘麦大枣汤合四逆散联合西酞普兰治疗,180m L/次,2次/d,西酞普兰(每... 目的:观察甘麦大枣汤合四逆散治疗肝郁阴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开放性对照研究方法,将92例肝郁阴虚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甘麦大枣汤合四逆散联合西酞普兰治疗,180m L/次,2次/d,西酞普兰(每天1次,5mg);对照组口服西酞普兰,每日1次,起始剂量为每日5mg,持续一周后增加至每日10mg(根据患者的个体反应,剂量可以持续增加至最大剂量每日20mg)。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观察两组肝郁阴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为4周,共计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对照组总有效率73.3%。结论:甘麦大枣汤合四逆散联合西酞普兰能显著提高肝郁阴虚型抑郁症治疗效果,是一组疗效确切的抗肝郁阴虚型抑郁症的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麦大枣汤 四逆散 肝郁阴虚 抑郁症
下载PDF
香苏散合四逆散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康宜兵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20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香苏散合四逆散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99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随机分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9例。治疗组予香苏散合四逆散,对照组予多潘立酮,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 目的:观察香苏散合四逆散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99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随机分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9例。治疗组予香苏散合四逆散,对照组予多潘立酮,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说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香苏散合四逆散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香苏散 四逆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