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纯粹理性批判》的前夜——康德“十年沉寂”考
1
作者 马彪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9-149,160,共12页
康德在1770至1781年“十年沉寂”期间,除了发表3篇小文章之外没有任何重要作品问世,原因是此时的他正在筹划、写作《纯粹理性批判》。关于这一历史事实,人们没有大的争议。不过,对于他何以要在这一时段写作第一批判,以及如何写作第一批... 康德在1770至1781年“十年沉寂”期间,除了发表3篇小文章之外没有任何重要作品问世,原因是此时的他正在筹划、写作《纯粹理性批判》。关于这一历史事实,人们没有大的争议。不过,对于他何以要在这一时段写作第一批判,以及如何写作第一批判的问题,后世学者鲜有论及。虽然亦有康德传记作家翔实记录过他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生活琐事,但对其哲学义理与理论演化的分辨梳理并不多见。然而,这一时段的积淀对康德思想形成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借助对康德在这一时期的往来书信、思想札记等材料的考证,人们不难发现:他在形而上学、道德哲学以及宗教学说等方面的思考,不仅直接塑造了第一批判的理论架构和基本内容,还间接影响到了批判哲学时期的诸多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批判哲学时期 《纯粹理性批判》 认识论 道德形而上学 道德宗教
下载PDF
一以贯之的康德哲学——我这几年学习康德哲学的一些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叶秀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34,共7页
对于做学术工作来说,"博"和"约"的"结合"要有一个"过程"。哲学家康德,却是一位"吾道一以贯之"的大哲,他的思想严密到具有"不可撼动性",他50岁以后各种著作、思路之间的照... 对于做学术工作来说,"博"和"约"的"结合"要有一个"过程"。哲学家康德,却是一位"吾道一以贯之"的大哲,他的思想严密到具有"不可撼动性",他50岁以后各种著作、思路之间的照应和应对都严丝合缝,这样"过得硬"的思想学风,是我们效仿的楷模。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是一个内在关联的哲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哲学 《纯粹理性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 《判断力批判》
原文传递
试析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道德理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溢木 王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4-6,共3页
纯粹理性的批判,不仅探讨感性、知性和理性,而且探讨人类追求幸福的希望,探讨人和人类社会的道德理性。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从逻辑、认识论、本体论三方面界定理性概念的意义,突出理性作为人的内在的、质的规定性,指出理性的主要... 纯粹理性的批判,不仅探讨感性、知性和理性,而且探讨人类追求幸福的希望,探讨人和人类社会的道德理性。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从逻辑、认识论、本体论三方面界定理性概念的意义,突出理性作为人的内在的、质的规定性,指出理性的主要目的在于道德。道德理性并不仅是作为知识理性存在,而是在价值评判上彰显了价值理性,又在人生目的上指向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粹理性批判 道德理性 价值 幸福
下载PDF
康德认识论中的“外部关系论”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建军 迪达尔.巴合达吾列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74,共7页
在康德的自在之物学说的背后隐藏着一种"外部关系论",即我们人类的认识无论从质料方面还是从形式方面都只涉及对象的外部关系,而不涉及对象的内部属性。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对其外部关系论作了系统性的论证,由此他对事物... 在康德的自在之物学说的背后隐藏着一种"外部关系论",即我们人类的认识无论从质料方面还是从形式方面都只涉及对象的外部关系,而不涉及对象的内部属性。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对其外部关系论作了系统性的论证,由此他对事物的"外部"与"内部"作了独特的规定,即作了与现象和自在之物之区分相一致的规定。了解这种外部关系论既为我们进入康德的自在之物学说提供了方便之门,也为我们反思、乃至超越康德哲学提供了一个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认识论 纯粹理性批判 “外部关系论” 自在之物
下载PDF
对康德批判哲学中“纯粹理性”概念之内涵发展的分析与梳理
5
作者 程培英 《理论界》 2017年第3期15-25,共11页
"纯粹理性"作为康德批判哲学的关键概念,随着康德哲学思考的深入发展,它的内在涵义也在不断地拓展和深化。故本文以康德三部批判著作内在思路的不断深入为背景,在阐明康德思想变化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梳理"纯粹理性"... "纯粹理性"作为康德批判哲学的关键概念,随着康德哲学思考的深入发展,它的内在涵义也在不断地拓展和深化。故本文以康德三部批判著作内在思路的不断深入为背景,在阐明康德思想变化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梳理"纯粹理性"这一关键概念之具体内涵的拓展和深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粹理性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 《判断力批判》 纯粹知性 纯粹理性 纯粹判断力
原文传递
时空表象何以可能是先天的——论康德时空表象的先天性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振林 胡朝都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9-176,223,共9页
康德认为时空表象是先验感性的先天形式,他对时空表象的先天性论证分为一反一正两个论证,既包括对经验论者时空观的反面批评,又包括对时空性质的正面论证。康德的观点在当代面对着众多学者的批评。以康德哲学的整体性为基础,同时以康德... 康德认为时空表象是先验感性的先天形式,他对时空表象的先天性论证分为一反一正两个论证,既包括对经验论者时空观的反面批评,又包括对时空性质的正面论证。康德的观点在当代面对着众多学者的批评。以康德哲学的整体性为基础,同时以康德哲学的先验层面和经验层面的区分为原则,对康德的论证以及学者们的反对意见进行审视,可以发现批评者的意见虽然重要,但是并不能切中康德论证的核心,康德的核心观点仍能得到有效辩护,时空表象的先天性质依然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时空表象 先天性质 《纯粹理性批判》
原文传递
先天综合判断的第三者问题研究——以《纯粹理性批判》为中心 被引量:2
7
作者 彭志君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38-48,共11页
由于先天综合判断在纯粹数学、纯粹自然科学、自然形而上学以及道德形而上学中普遍存在或者应该存在,因而第三者问题就成为康德哲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难题。使纯粹数学中的先天综合判断成为可能的第三者的直观不是经验性直观,而是先天直... 由于先天综合判断在纯粹数学、纯粹自然科学、自然形而上学以及道德形而上学中普遍存在或者应该存在,因而第三者问题就成为康德哲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难题。使纯粹数学中的先天综合判断成为可能的第三者的直观不是经验性直观,而是先天直观,即空间和时间。在构成纯粹自然科学中的先天综合判断的过程中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纯粹知性概念,即范畴。自然形而上学中先验哲学或本体论中的先天综合判断为《纯粹理性批判》中系统展示的纯粹知性的综合原理,其第三者是范畴,而范畴也是理性物理学或有形的自然形而上学中的先天综合判断的第三者。道德形而上学中的先天综合判断即定言命令的第三者为何?这是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先天综合判断 第三者 《纯粹理性批判》
下载PDF
在主观性中拯救客观性——阿多诺对康德认识论的批判及其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晓升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9,120,共10页
阿多诺认为,康德认识论开启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但是这个革命不是如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转向主体的革命,而是从主体性中拯救客观性的革命。从康德认识论所包含的矛盾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拯救企图。康德把先天综合判断看作是知识... 阿多诺认为,康德认识论开启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但是这个革命不是如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转向主体的革命,而是从主体性中拯救客观性的革命。从康德认识论所包含的矛盾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拯救企图。康德把先天综合判断看作是知识的标准,但是康德所说的那些先天综合判断在一定范围内其实是分析判断,这种分析判断的目标是要达到绝对知识,即让包含经验的判断成为永恒知识。他所说的认识客体就是现象,而现象是通过范畴联系起来的,在康德那里表面上认识对象是现象,而其实是其中的关系。康德的范畴一方面是唯名论的,是把经验要素联系起来的质,另一方面又是柏拉图意义上的实在论的。康德在图型说中所说到的深奥其实是反对康德的康德学说。康德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的概念之中都包含了经验的内容。而要理解普遍性概念所包含的经验内容,我们就必须理解他在经验自我和先验自我的关系上所表现出来的矛盾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多诺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认识论
下载PDF
皮亚杰早期思想与康德的影响
9
作者 熊哲宏 《襄樊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5-13,共9页
皮亚杰青年时代在康德影响下进行了极富天才性的思想探索。皮亚杰青年时代的“使命”可集中概括为 :“逻辑是思想的德性” ,即要探讨“科学”(“逻辑”)与“道德”(或“信仰”)之间的关系 ;他主张用“历史批判方法”取代康德的“纯粹理... 皮亚杰青年时代在康德影响下进行了极富天才性的思想探索。皮亚杰青年时代的“使命”可集中概括为 :“逻辑是思想的德性” ,即要探讨“科学”(“逻辑”)与“道德”(或“信仰”)之间的关系 ;他主张用“历史批判方法”取代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他从青年时代起乃至毕生都在试图解答“主体的观念与经验的客体之间的符合一致是怎样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思想 康德 皮亚杰 历史批判方法 纯粹理性批判 思维 宇宙 人格 《观念的使命》 认知
下载PDF
为学不作媚时语——写在韩林合老师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新译本出版之际
10
作者 梅剑华 《科学.经济.社会》 2022年第4期118-124,共7页
康德是哲学研究的重点,康德的翻译是哲学研究翻译的重点。韩林合教授推出《纯粹理性批判》新译,并进行了大量注释,这对于康德哲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韩老师的学术研究风格及国内学界康德翻译的情况,希望能引起国内学者对康德哲... 康德是哲学研究的重点,康德的翻译是哲学研究翻译的重点。韩林合教授推出《纯粹理性批判》新译,并进行了大量注释,这对于康德哲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韩老师的学术研究风格及国内学界康德翻译的情况,希望能引起国内学者对康德哲学研究及其翻译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翻译 身心统一体
下载PDF
广义的“纯粹理性”包含感性吗?——《纯粹理性批判》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探析
11
作者 胡志 舒远招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26,共6页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包含一个重要问题:所谓"纯粹理性"是否包含了感性?对此问题,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回答,例如齐良骥先生、康蒲·斯密教授持肯定观点,而易晓波博士则持反对意见。如果对"纯粹理性"作最广义...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包含一个重要问题:所谓"纯粹理性"是否包含了感性?对此问题,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回答,例如齐良骥先生、康蒲·斯密教授持肯定观点,而易晓波博士则持反对意见。如果对"纯粹理性"作最广义的理解,它理当包含感性在内。这主要是因为:广义的纯粹理性包含了知性,而知性和感性是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先验感性论是"纯粹理性的要素论"的一个部分;纯粹数学如何可能的问题,属于纯粹理性的总课题;康德认为,一切理性知识要么是哲学的知识,要么是数学的知识,而纯粹数学是关于感性纯形式的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理性 感性 纯粹理性批判
下载PDF
从《纯粹理性批判》中反思形而上学
12
作者 常楠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1年第3期57-61,共5页
形而上学作为西方哲学史研究的核心,一直都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色。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西方哲学,每一位哲学家都无法避免地要论及形而上学。康德哲学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对传统形而上学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形... 形而上学作为西方哲学史研究的核心,一直都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色。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西方哲学,每一位哲学家都无法避免地要论及形而上学。康德哲学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对传统形而上学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哲学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通过这本著作来反思当代形而上学,这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转型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粹理性批判》 形而上学 反思
下载PDF
康德的经验的第二类比:论证、意义和困难
13
作者 梁亦斌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15年第2期242-255,共14页
在经验的第二类比里,康德给出了因果原则的一个先验证明。他所理解的因果原则的正式表述是这样的:'所有的变化[……]都按照一个法则,即联结原因和结果的法则,而发生'(B 232)。本文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对这个论证给出一个详细完满... 在经验的第二类比里,康德给出了因果原则的一个先验证明。他所理解的因果原则的正式表述是这样的:'所有的变化[……]都按照一个法则,即联结原因和结果的法则,而发生'(B 232)。本文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对这个论证给出一个详细完满的重构,而是试图概述它的一两个重要方面。我将首先介绍一下这个论证的结构和框架,然后读者会看到,两个前提构成了它的支柱,同时也是第二类比讨论的中心:不可确定性论点和必然性论点。我将介绍一下对这两个论点的几种主要解读策略和困难。尽管第二类比非常重要,一直以来,相比先验演绎,对于这一章的重视程度似乎不够,所以我也将简要说明研究这一章节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经验的第二类比 因果原则 因果规则 因果范畴的图形
原文传递
阿多诺论哥白尼革命与虚无主义
14
作者 杨顺利 《思想与文化》 2021年第1期151-166,共16页
阿多诺的“纯批”系列讲座主要借用韦伯的“无实化”(dis-enchantment)、理知化来解释哥白尼革命的深远蕴涵,从消极方面来理解批判哲学的思想成就。哥白尼革命凸显了“知道”、“相信”两种语汇的异质性,可以说,早在否定神学之前,一个... 阿多诺的“纯批”系列讲座主要借用韦伯的“无实化”(dis-enchantment)、理知化来解释哥白尼革命的深远蕴涵,从消极方面来理解批判哲学的思想成就。哥白尼革命凸显了“知道”、“相信”两种语汇的异质性,可以说,早在否定神学之前,一个关于人-神之间质的无限差异的思想框架就已经被康德勾勒出来了。认知范式的根本变革,促使我们不得不思考神的缺席给人类生存条件带来的根本变化,康德关于人类生存条件的概念探究,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是一个根本前提。最终,阿多诺从社会历史背景来考察康德悬置形而上学命题的划时代意义,突出强调康德哲学的虚无主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粹理性批判 哥白尼革命 虚无主义
原文传递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统觉”与自我意识的关系
15
作者 傅志伟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2-30,共9页
康德在论证他所说的“哥白尼式变革”的过程中,提出了最为关键的一个论证步骤,即先验演绎。在先验演绎论证的逻辑起点处,康德明确地将(本源的)统觉与(先验的)自我意识等同起来。但是,统觉就其自身的分析视角来看,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维度,... 康德在论证他所说的“哥白尼式变革”的过程中,提出了最为关键的一个论证步骤,即先验演绎。在先验演绎论证的逻辑起点处,康德明确地将(本源的)统觉与(先验的)自我意识等同起来。但是,统觉就其自身的分析视角来看,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维度,这实际上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统觉同自我意识的关系也能够从两个不同的层面得到分析。从分析统觉的这两个视角出发,来阐发康德所说的统觉同自我意识的等同关系。同时,出于论证的完备性要求,对人们常常易于陷入误解的统觉与内感官的关系问题,以及对“我思”进行的实体化做法给予一个必要的说明,以防止人们在这些问题上做出某种僭越的举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统觉 自我意识
下载PDF
先天的还是经验的——论康德的“概念”
16
作者 邓青 《理论界》 2021年第5期65-71,共7页
"概念"一词在康德的思想体系中具有特殊意义。概念是一种普遍表象,是意识展开其综合统一功能的结果,意识统一性的先天必然性决定了概念在形式上的先天性。但形式上的统一须以直观的杂多为材料,因而一般概念往往落实为经验性概... "概念"一词在康德的思想体系中具有特殊意义。概念是一种普遍表象,是意识展开其综合统一功能的结果,意识统一性的先天必然性决定了概念在形式上的先天性。但形式上的统一须以直观的杂多为材料,因而一般概念往往落实为经验性概念;与经验性概念相对,还有纯粹感性意象(数学概念)、纯粹知性概念(范畴)和纯粹理性概念(理念)这三种纯粹概念;由此而有概念的划分。任何概念都须有对象,以实现其客观有效性:数学概念的对象在纯粹直观中被先天地给予,而范畴的对象则须由后天的经验性直观获得;理念的对象不能在经验中达到,然而仍有必要设定其"客观实在",以引导人类知识道路上的探索。对康德"经验"概念的理解也建立在以上论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 《纯粹理性批判》 先天性 经验
原文传递
康德哲学为什么难懂
17
作者 郭继民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3-18,94,共6页
康德哲学的难懂似乎尽人皆知,然人们似乎很少拷问康德难懂的原因。康德之难懂的原因自然众多,但主要可归结为知识背景的复杂性、语言的不成熟及翻译的障碍、康德所要解决问题本身困难及解决方法的创造性、康德对哲学的态度等诸因素相互... 康德哲学的难懂似乎尽人皆知,然人们似乎很少拷问康德难懂的原因。康德之难懂的原因自然众多,但主要可归结为知识背景的复杂性、语言的不成熟及翻译的障碍、康德所要解决问题本身困难及解决方法的创造性、康德对哲学的态度等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康德难懂但又颇值得懂,康德哲学的价值具有恒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阅读障碍
下载PDF
从康德到海德格尔之追寻形而上学
18
作者 董鹏 陈明梁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4,共5页
海德格尔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阐释为形而上学的一次奠基活动,由此将康德为形而上学奠定的基础归结为先验想象力。但是,康德由先验想象力到统觉的退缩和未能阐明认识有限性的存在论后果,显示了此一奠基的不牢靠性。由此,海德格... 海德格尔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阐释为形而上学的一次奠基活动,由此将康德为形而上学奠定的基础归结为先验想象力。但是,康德由先验想象力到统觉的退缩和未能阐明认识有限性的存在论后果,显示了此一奠基的不牢靠性。由此,海德格尔从此在的生存论建构出发,实现了形而上学奠基的置换——基础存在论。基础存在论为形而上学奠基的关键在于具体澄清作为时间性的操心。海德格尔通过源初时间性建构起操心之结构的整体性,从而完成了此在形而上学的奠基。海德格尔所奠基的这一形而上学扭转了传统形而上学的致思取向,将哲学的使命规定为对人的“实际生命”的关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粹理性批判 基础存在论 时间性 形而上学
下载PDF
哲学与科学的可能性之间的循环证明——从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视域看
19
作者 李菁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22-28,共7页
从一种知识学的角度看,科学的可能性须哲学来加以证明,而哲学也须以科学的可能性来证明其合法性。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不仅从纯粹理性批判哲学出发来证明纯粹数学、纯粹自然科学的可能性,并且也以纯粹数学和纯粹自然科学的可能性... 从一种知识学的角度看,科学的可能性须哲学来加以证明,而哲学也须以科学的可能性来证明其合法性。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不仅从纯粹理性批判哲学出发来证明纯粹数学、纯粹自然科学的可能性,并且也以纯粹数学和纯粹自然科学的可能性为证据来证明纯粹理性批判哲学。它们联结为一个循环证明,其有效性将受到质疑。但我们不能因此简单地否定其价值,其目的是人的知识与自由,并且显示一种哲学、科学和逻辑学之间的有趣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科学的可能性 循环证明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下载PDF
“发生”意义上的因果性原理——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类比论证方法的演绎
20
作者 温权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24-29,共6页
康德批判哲学的整个构架于《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要素论部分得以初步完成。其中,先验范畴及其在具体应用时所对应的原理,都在先验逻辑与经验性的关系中给出,而时间图型又是先验性与经验性得以沟通的重要桥梁。于是以因果性为例,康德分... 康德批判哲学的整个构架于《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要素论部分得以初步完成。其中,先验范畴及其在具体应用时所对应的原理,都在先验逻辑与经验性的关系中给出,而时间图型又是先验性与经验性得以沟通的重要桥梁。于是以因果性为例,康德分别运用先天还原与经验投射的论证手法对之进行了充分地演绎。通过对其手法的分析可以认定,康德批判哲学的全部展开就是关于时间二重性的探索,即一般意义上的时间先天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性原理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第二类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