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AP活化多糖制备5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镇 陈玉秋 +6 位作者 李薇 向左云 吴凯 陶佳明 范荣坤 何建东 方祖群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493-495,499,共4页
目的用1-氰基-4-二甲氨基-吡啶四氟硼酸(CDAP)代替溴化氰(CNBr)活化5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制备5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破伤风类毒素(TT)结合疫苗。方法将5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溶液加CDAP活化,经ADH和缩合剂EDAC与破伤风类毒素进行偶联... 目的用1-氰基-4-二甲氨基-吡啶四氟硼酸(CDAP)代替溴化氰(CNBr)活化5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制备5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破伤风类毒素(TT)结合疫苗。方法将5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溶液加CDAP活化,经ADH和缩合剂EDAC与破伤风类毒素进行偶联,经凝胶过滤柱层析纯化,得到5型肺炎链球菌多糖-TT结合物,并对其生化指标、血清学特异性、安全性及免疫原性进行检测。结果多糖-TT结合物的游离多糖含量与多糖的衍化率成反比;血清学特异性良好;经动物实验证明其安全性合格;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且游离多糖含量越低,免疫原性越强。结论用CDAP活化工艺制备的5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TT结合物适宜制备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AP 肺炎链球菌 荚膜多糖 破伤风类毒素 结合疫苗
原文传递
破伤风类毒素非磷脂脂质体疫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沈诚诚 刘庆良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5-28,共4页
以二氧乙烯十六烷醚、胆固醇和油酸为原料制备非磷脂脂质体 ,试验证明其包裹率高、稳定性好。与破伤风类毒素(TT )铝佐剂疫苗相比较 ,TT非磷脂脂质体疫苗二针免疫小鼠产生的抗体应答水平高一倍左右 ,抗体亚类以IgG1为主 ,加入IFN γ可增... 以二氧乙烯十六烷醚、胆固醇和油酸为原料制备非磷脂脂质体 ,试验证明其包裹率高、稳定性好。与破伤风类毒素(TT )铝佐剂疫苗相比较 ,TT非磷脂脂质体疫苗二针免疫小鼠产生的抗体应答水平高一倍左右 ,抗体亚类以IgG1为主 ,加入IFN γ可增加IgG2a亚类应答。但免疫脾细胞IL 2产量不高。此外 ,该疫苗鼻粘膜接种可诱导显著的血清抗体应答。因而这种新型脂质体值得疫苗工作者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类毒素 非磷脂脂质体 疫苗 粘膜免疫
原文传递
C群奈瑟氏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TT结合疫苗的制备及其在小鼠体内免疫原性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吴兵 刘方蕾 +4 位作者 崔萱林 杜琳 杨淼 王志军 冯君平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5年第3期12-18,共7页
将C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以ADH作为间隔剂与TT结合形成GCMP-TT结合疫苗,然后用此结合疫苗免疫NIH小鼠,结果显示使用GCMP免疫小鼠后仅能产生较低水平抗GCMP的IgG抗体,而用GCMP-TT免疫后小鼠血清中产生了较GCMP免疫显著增高抗GCMP的IgG抗... 将C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以ADH作为间隔剂与TT结合形成GCMP-TT结合疫苗,然后用此结合疫苗免疫NIH小鼠,结果显示使用GCMP免疫小鼠后仅能产生较低水平抗GCMP的IgG抗体,而用GCMP-TT免疫后小鼠血清中产生了较GCMP免疫显著增高抗GCMP的IgG抗体,并且GCMP-TT组第二次和第三次免疫后与初次免疫相比,IgG抗体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1),表明GCMP-TT结合疫苗具有免疫记忆和再次免疫加强应答效应。补体介导的血清抗体体外杀菌试验结果证明,GCMP-TT结合疫苗组免疫小鼠诱导的抗体IgG比GCMP组具有增强的体外杀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群脑膜炎双球菌 荚膜多糖 破伤风类毒素 结合疫苗 免疫原性
下载PDF
14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谈宁芝 栗克喜 +3 位作者 刘玉清 冯晓虎 蔡勤 余文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5-628,共4页
目的 探讨制备肺炎球菌荚膜多糖 (PNCPS) 蛋白结合疫苗的适宜条件。方法 采用碳二亚胺法将 14型PNCPS与破伤风类毒素 (TT)结合 ,将结合物免疫NIH小鼠 ,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 14型PNCPS的IgG抗体滴度。结果 结合反应产率和结合... 目的 探讨制备肺炎球菌荚膜多糖 (PNCPS) 蛋白结合疫苗的适宜条件。方法 采用碳二亚胺法将 14型PNCPS与破伤风类毒素 (TT)结合 ,将结合物免疫NIH小鼠 ,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 14型PNCPS的IgG抗体滴度。结果 结合反应产率和结合物中多糖、蛋白含量的测定显示试验成功合成了 14型PNCPS TT结合物 ,该结合物具有 14型PNCPS的血清学特异性 ,将之免疫小鼠诱生的抗 14型PNCPS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单纯 14型PNCPS。结论 试验成功地合成了 14型PNCPS TT结合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球菌荚膜多糖 破伤风类毒素 结合疫苗 碳二亚胺 免疫原性 肺炎球菌性肺炎
原文传递
不同链长6A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与多糖结合物的稳定性及小鼠免疫原性
5
作者 周觉非 代洁 +9 位作者 张玉洁 蓝天 杜游 赵嘉祯 陈思 邓前 廖红梅 邹莎莎 杨溢尧 葛永红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27-133,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链长的6A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type 6A pneumococcal capsular poly-saccharide,Pn6A)稳定性差异及链长对结合物稳定性和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机获得不同链长的Pn6A,并在1-氰基-4-二甲胺基吡啶四氟硼酸盐作用下... 目的研究不同链长的6A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type 6A pneumococcal capsular poly-saccharide,Pn6A)稳定性差异及链长对结合物稳定性和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机获得不同链长的Pn6A,并在1-氰基-4-二甲胺基吡啶四氟硼酸盐作用下与破伤风类毒素-己二酰肼衍生物形成共轭结合物.通过比较原始多糖、多糖降解物及结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验证结构的正确性,通过硫酸蒽酮法和速率比浊法定量比较抗原性;通过高效液相-分子尺寸排阻层析-多角度激光散射仪比较不同链长多糖的稳定性;分析结合物物理化学(理化)性质,并通过重均相对分子质量(weight-average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Mw)变化及游离多糖变化比较结合物稳定性;用原始多糖和结合物分别皮下免疫NIH小鼠3次,ELISA检测抗多糖IgG水平.结果Pn6A经机械剪切3、8、20次后,Mw由14.01×10^(5)g/mol分别下降为1.55×10^(5)、0.92×10^(5)和0.58×10^(5)g/mol,其对应结合物理化数据相近;核磁共振结果表明,多糖降解物和结合物各特征质子的化学位移相比原始多糖未发生改变;硫酸蒽酮法和速率比浊法定量计算得到的不同多糖和结合物单位抗原值相近;在不同pH及温度条件下,长链多糖及其结合物的Mw和游离多糖变化均大于短链多糖.不同链长多糖结合物免疫小鼠后诱导的IgG抗体滴度均高于原始多糖(F=2.90,P=0.048),而不同结合物之间的免疫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9,P=0.267).结论机械剪切不会破坏Pn6A化学结构和抗原性;Pn6A链长越短,所获得的多糖及结合物越稳定;Pn6 A经机械剪切后制备的结合物在小鼠体内可诱导良好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A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 核磁共振氢谱 破伤风类毒素 结合疫苗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中国破伤风抗体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传林 李明 吕新军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4-227,共4页
我国非新生儿破伤风防控形势严峻,强化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TCV)的主动免疫是非新生儿破伤风防控的关键。通过破伤风抗体(TAB)检测可以明确个体的TTCV免疫状态,从而正确实施TTCV主动免疫。国外对TAB检测技术的研究呈现停滞状态,而国内... 我国非新生儿破伤风防控形势严峻,强化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TCV)的主动免疫是非新生儿破伤风防控的关键。通过破伤风抗体(TAB)检测可以明确个体的TTCV免疫状态,从而正确实施TTCV主动免疫。国外对TAB检测技术的研究呈现停滞状态,而国内有现实的TAB检测需求,破伤风抗体检测技术仍然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本文收集国内也相对有限的TAB检测技术资料,对国内应用和发展的小鼠毒素中和试验(MTNT)、间接血凝法(IHA)、凝胶双向扩散试验或Rubin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CG)法等TAB检测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国内TAB检测提供较全面的依据。由于缺乏国内TAB检测和国际机构、参考试剂的对比研究,我国的TAB检测技术尚未实现国际化认可。我国特殊的破伤风防控形势使得TAB检测技术研究在国内有一定的现实意义,ELISA、CG法等快速检测试剂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类毒素 疫苗 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胶体金
原文传递
b型流感嗜血杆菌-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与国产DTPw疫苗婴儿同时接种后的反应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凤祥 李荣成 +4 位作者 李艳萍 赵雷 唐海文 Hans L Bock 潘百斌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803-805,共3页
目的观察婴儿同时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破伤风类毒素(Hib-TT)结合疫苗与国产DTPw疫苗后的反应。方法按照开放、随机的原则,将472名11~17周龄的健康男女婴儿分为2组,即DTPw组(234名)和DTPw+Hib组(238名)。DTPw组接种0.5mlDTPw疫苗,DTPw+... 目的观察婴儿同时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破伤风类毒素(Hib-TT)结合疫苗与国产DTPw疫苗后的反应。方法按照开放、随机的原则,将472名11~17周龄的健康男女婴儿分为2组,即DTPw组(234名)和DTPw+Hib组(238名)。DTPw组接种0.5mlDTPw疫苗,DTPw+Hib组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0.5mlHib结合疫苗,2组分别于3、4、5月龄各接种1针。在免疫接种后4d内,观察2组接种对象所有症状(征集与非征集的)的发生情况,对接种当日和随后30d报告的非征集性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接种疫苗后4d内,DTPw+Hib组与DTPw组所有症状的发生率相似,分别为49.1%和46.0%;在31d内,2组中出现非征集症状的比例分别为9.9%和9.8%,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和咽喉炎是最常见的非征集性症状;未报告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婴儿同时接种DTPw疫苗和Hib结合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流感嗜血杆菌 破伤风类毒素 结合疫苗 DTPw疫苗 接种反应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3型O-特异性多糖-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特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谢茂超 陈明拓 +5 位作者 姜晓 杨硕 吴鸿舟 王学林 赵高梅 葛永红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1565-1568,共4页
目的研制铜绿假单胞菌3型O-特异性多糖(O-specific polysaccharide,O-SP)-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结合疫苗,并分析其免疫特性。方法采用热酚水法提取铜绿假单胞菌国际抗原分型系统(International Antigen Typing System,IATS)... 目的研制铜绿假单胞菌3型O-特异性多糖(O-specific polysaccharide,O-SP)-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结合疫苗,并分析其免疫特性。方法采用热酚水法提取铜绿假单胞菌国际抗原分型系统(International Antigen Typing System,IATS)3型菌株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ride,LPS),去除类脂A后纯化O-SP,用1-氰基-4-二甲胺基吡啶四氟硼酸盐(CDAP)活化O-SP,己二酸二肼(ADH)作为连接臂,在碳二亚胺(EDAC)作用下,与TT结合制备O-SP-TT结合疫苗,检测其理化性质,并分析结合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结果 O-SP收获量相当于水解LPS量的30%,其蛋白质和核酸含量均低于1.0%,O-SP衍化度为3.83%,O-SP与TT的结合率约为40%,多糖蛋白质比(w/w)为1∶2.18。O-SP-TT结合疫苗可刺激小鼠产生高效价的IgG抗体,与O-S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疫苗免疫小鼠能保护5 LD50和10 LD50活菌的攻击,小鼠免疫O-SP-TT后兔抗血清对3 LD50和5 LD50活菌攻击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结论制备的铜绿假单胞菌3型O-SP-TT结合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该疫苗有望成为防治IATS 3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有效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O-特异性多糖 破伤风类毒素 结合疫苗 免疫原性 免疫保护性
原文传递
A群奈瑟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物的制备及其工艺稳定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方蕾 吴兵 +4 位作者 王晶 袁菲 赵志强 杨明 谢贵林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2期1338-1342,共5页
目的按初步确定的工艺,制备A群奈瑟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Group A Neisseria meningococcus capsular polysac charide,GAMP)与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的结合物,通过监测关键工艺参数,分析该工艺的稳定性。方法制备8批GAMP-TT结... 目的按初步确定的工艺,制备A群奈瑟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Group A Neisseria meningococcus capsular polysac charide,GAMP)与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的结合物,通过监测关键工艺参数,分析该工艺的稳定性。方法制备8批GAMP-TT结合物,经Sepharose4FF柱层析纯化后,进行各项生化鉴定,采用双向免疫扩散试验检测其抗原性,以结合物皮下免疫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GAMP及抗TT IgG抗体水平。结果制备的8批结合物工艺关键参数较稳定,均保持GAMP抗原特异性;免疫小鼠后,均可诱生较高水平的血清抗GAMP IgG抗体,并可诱生免疫加强应答。结论该制备工艺稳定,为GAMP-TT结合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群脑膜炎球菌 荚膜多糖 破伤风类毒素 结合疫苗 工艺稳定性
原文传递
甲型副伤寒多糖-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的制备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秦敏 杨国友 +3 位作者 涂小萍 杨蒲 林丽 黄锴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94-596,共3页
目的 制备甲型副伤寒多糖-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并检测其安全性与免疫原性。方法 副甲O-SP溶液加入CDAP活化,己二酰肼(ADH)衍化,在碳二亚胺(EDAC)作用下与破伤风类毒素(TT)偶联,反应物经柱层析纯化,制得多糖蛋白结合物,经... 目的 制备甲型副伤寒多糖-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并检测其安全性与免疫原性。方法 副甲O-SP溶液加入CDAP活化,己二酰肼(ADH)衍化,在碳二亚胺(EDAC)作用下与破伤风类毒素(TT)偶联,反应物经柱层析纯化,制得多糖蛋白结合物,经质量检测后,进行安全性及免疫原性试验。结果 所制备的结合物多糖蛋白比稳定在0.6~0.8之间,CL-4B检测Kd≤0.2时的回收率大于75%,高相对分子质量结合物含量不低于90%。免疫双扩散试验显示结合物与副甲家兔超免血清和TT抗血清均产生可见沉淀线。动物安全试验均合格。结合物免疫小鼠后,其血清副甲LPS抗体滴度显著增长。阳转率达到100%。结论 用CDAP活化多糖制备的甲型副伤寒-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质量稳定,安全可靠,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副伤寒 破伤风类毒素 结合疫苗 安全性 免疫原性
下载PDF
伤寒Vi多糖、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惠蓉 冯洁 陈锐钢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 2004年第6期241-245,共5页
目的 制备成人及青少年用吸附伤寒 Vi多糖、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 ,观察伤寒 Vi多糖含量、白喉及破伤风效价。方法 按设计的配方 ,将白喉、破伤风类毒素加入佐剂中吸附后 ,再加入伤寒 Vi多糖 ,要求配制的吸附伤寒 Vi多糖、白喉、破伤... 目的 制备成人及青少年用吸附伤寒 Vi多糖、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 ,观察伤寒 Vi多糖含量、白喉及破伤风效价。方法 按设计的配方 ,将白喉、破伤风类毒素加入佐剂中吸附后 ,再加入伤寒 Vi多糖 ,要求配制的吸附伤寒 Vi多糖、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每人用剂量 0 .5 ml伤寒 Vi多糖含量≥ 30 μg,白喉类毒素效价≥ 2 IU,破伤风类毒素效价≥ 4 0 IU。结果 三组配方试验样品每人用剂量 0 .5 ml伤寒 Vi多糖含量均低于30 μg,白喉类毒素效价 3.12 7IU~ 5 .911IU,破伤风类毒素效价 7.784 IU~ 2 3.976 IU。除白喉类毒素效价达到要求外 ,伤寒 Vi多糖含量及破伤风类毒素效价未达到要求。结论 初探试验表明 ,试验的联合疫苗存在抗原干扰 ,伤寒 Vi多糖含量及破伤风类毒素效价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Vi多糖 白喉类毒素 破伤风类毒素 效价 联合疫苗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工作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闫绍宏 张双一 +2 位作者 武贵森 段术琴 冯旭东 《中国计划免疫》 2007年第6期564-566,共3页
目的 落实卫生部和澳大利亚政府国际发展局援助内蒙古自治区开展消除新生儿破伤风(NT)项目,评价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乌审旗、鄂托克前旗NT高危旗所有18-35岁的育龄期妇女开展破伤风疫苗(TV)接种效果。方法 按照0、1、7个月程... 目的 落实卫生部和澳大利亚政府国际发展局援助内蒙古自治区开展消除新生儿破伤风(NT)项目,评价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乌审旗、鄂托克前旗NT高危旗所有18-35岁的育龄期妇女开展破伤风疫苗(TV)接种效果。方法 按照0、1、7个月程序开展突击接种3剂TV,每剂次0.5ml。结果 4个旗应种35138人,报告接种率TV1 92.79%,TV2 291.43%,TV3 90.30%,12个项目旗2003-2005年无NT病例报告。结论 应在保证清洁接生的基础上,对NT高危旗育龄期妇女开展TV常规免疫接种,加强NT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破伤风 育龄期妇女 破伤风疫苗 预防接种 监测
原文传递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中载体蛋白质的效力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谭小梅 刘月萍 +2 位作者 朱亚萍 张桓 杜琳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7年第3期1-3,共3页
考察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结合疫苗的载体蛋白质—破伤风类毒素(TT)的免疫原性,为百白破与Hib四联疫苗中TT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注射Hib结合疫苗、Hib与百白混合疫苗、Hib与百白破混合疫苗、破伤风类毒素,比较... 考察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结合疫苗的载体蛋白质—破伤风类毒素(TT)的免疫原性,为百白破与Hib四联疫苗中TT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注射Hib结合疫苗、Hib与百白混合疫苗、Hib与百白破混合疫苗、破伤风类毒素,比较它们在NIH小鼠体内所诱导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并对这四组疫苗进行破伤风效力保护试验。结果表明,破伤风类毒素组,Hib与百白破混合疫苗组刺激的TT抗体水平远大于Hib结合疫苗组和Hib与百白混合疫苗组。效力试验虽四组间没有差异,只说明一定的抗体量就可以对小鼠提供保护。认为Hib结合疫苗中的载体蛋白并不能替代百白破疫苗中的破伤风类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类毒素 HIB结合疫苗 免疫原性
下载PDF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的制备及免疫学特性
14
作者 崔仑标 胡忠玉 +7 位作者 葛以跃 翟祥军 史智扬 焦永军 戚宇华 梁争论 李凤祥 汪华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16-1019,共4页
目的制备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与破伤风类毒素(TT)结合疫苗,并研究其免疫学特性。方法TT经溴化氢活化后与己二酰肼形成TT-酰肼基衍生物,在碳二亚胺作用下与HBsAg共价结合。将结合物、HBsAg及乙肝疫苗免疫小鼠,并设生... 目的制备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与破伤风类毒素(TT)结合疫苗,并研究其免疫学特性。方法TT经溴化氢活化后与己二酰肼形成TT-酰肼基衍生物,在碳二亚胺作用下与HBsAg共价结合。将结合物、HBsAg及乙肝疫苗免疫小鼠,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于7、14、21、28d取血,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s,于第7、28天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脾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分泌HBsAg特异性IFN-γ和IL-2能力。结果成功制备了HBsAg—TT结合物,该结合物诱导抗-HBs阳转率及抗体滴度均较单独免疫HBsAg及乙肝疫苗组高,主要以IgG2a抗体为主,且分泌IFN-γ和IL-2的淋巴细胞数也显著增加。结论用该方法制备的HBsAg-TT结合疫苗,不仅可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还可诱导以TH1应答为主的细胞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破伤风类毒素 结合疫苗 免疫应答
原文传递
海南省育龄妇女破伤风疫苗接种影响因素调查
15
作者 朱坚 符振旺 王春雷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1年第9期1097-1098,共2页
目的了解影响海南省育龄妇女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T)接种因素,为制定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海南省新生儿破伤风发病较高的4个市县8个乡镇作抽取40个行政村作为问卷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随机抽取10名18~49岁育龄妇女... 目的了解影响海南省育龄妇女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T)接种因素,为制定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海南省新生儿破伤风发病较高的4个市县8个乡镇作抽取40个行政村作为问卷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随机抽取10名18~49岁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完成399名育龄妇女问卷调查,大部分群众和育龄妇女对新生儿破伤发病原因和防治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孕产妇在家分娩率为62.4%,选择在家分娩的主要原因是住院分娩费用太高、交通不便、封建迷信与落后的风俗习惯影响;育龄妇女接种TT主动意识不高,TT接种率为57.79%。,未接种的原因主要有外出打工、怕影响生育、怕影响劳动和收费。群众易于接受宣传形式依次是电视、口头宣传、宣传画和广播。结论海南省新生儿破伤风高危地区群众和育龄妇女对新生儿破伤发病原因和防治相关知识缺乏了解,育龄妇女TT接种率较低,应加强消毒接生与TT接种的宣传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地区 育龄妇女 破伤风类毒素疫苗 预防接种
原文传递
两种百白破联合疫苗免疫后百日咳的血清学效果 被引量:19
16
作者 孙海燕 刘佩莉 +2 位作者 袁家麟 王树巧 谢广中 《中国计划免疫》 2001年第6期345-348,共4页
为了解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 (DPTa)和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 (DPTw)的血清学免疫效果 ,在上海市卢湾区随机选取 3月龄健康婴儿 ,分两组分别用DPTa和DPTw做基础免疫 ;又选取 18月龄健康儿童也分两组 ,分别用两种联合疫苗做加强免疫 ,免... 为了解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 (DPTa)和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 (DPTw)的血清学免疫效果 ,在上海市卢湾区随机选取 3月龄健康婴儿 ,分两组分别用DPTa和DPTw做基础免疫 ;又选取 18月龄健康儿童也分两组 ,分别用两种联合疫苗做加强免疫 ,免疫前和免疫后 1、6个月采血 ,用微量凝集试验检测百日咳凝集抗体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百日咳毒素抗体 (抗 -PT)和抗丝状血凝素抗体 (抗 -FHA)的水平。结果表明 :经DPTw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后 ,凝集抗体阳性、保护率和几何平均滴度 (GMT)均明显高于DPTa ;免疫后 6个月 ,凝集抗体GMT仍维持在保护水平以上 ,证明DPTw是有效的。采用DPTa做基础免疫和为以DPTw做基础免疫者的加强免疫 ,免疫后抗 -PT和抗 -FHA抗体均明显高于DPTw ;免疫后 6个月抗 -PT、抗 -FHA抗体还显著高于保护水平 ,说明DPTa既可用于基础免疫 ,也可用于对以DPTw做基础免疫的婴儿的加强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 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 百日咳凝集抗体 抗百日咳毒素抗体 抗丝状血凝素抗体
原文传递
完善免疫策略促进我国破伤风防治工作的规范发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传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03-1205,共3页
我国已基本消除新生儿破伤风,但是非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仍然较高。外伤后破伤风是非新生儿破伤风的主要类型。我国在外伤后破伤风预防中忽视了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TCV)的正确应用。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于2019年5月9日审议通过... 我国已基本消除新生儿破伤风,但是非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仍然较高。外伤后破伤风是非新生儿破伤风的主要类型。我国在外伤后破伤风预防中忽视了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TCV)的正确应用。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于2019年5月9日审议通过我国首部《外伤后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指南》,明确了外伤后破伤风预防处置的基本流程,以及外伤后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指针。外伤后破伤风预防的主要措施是使用TTCV进行主动免疫,并针对无TTCV免疫史者辅以被动免疫制剂。通过由上而下的破伤风防控体系建设,促进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破伤风免疫预防观念的转变。贯彻主动免疫为主、被动免疫为辅的免疫预防策略,对扭转我国破伤风防控误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 免疫接种 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原文传递
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庄天从 王传林 吕新军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71-874,共4页
目的了解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免疫效果,为改进破伤风免疫预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2019—2021年,对在晋江市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外伤就诊的患者调查其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etanus toxoid-containing vaccine,TTCV)免... 目的了解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免疫效果,为改进破伤风免疫预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2019—2021年,对在晋江市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外伤就诊的患者调查其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etanus toxoid-containing vaccine,TTCV)免疫史。对353例TTCV计划免疫后5~10年的受试者(A组)检测血清破伤风抗体(tetanus antibody,TAB),比较不同年龄人群不同TAB水平(<0.01 IU/ml、0.01~0.10 IU/ml、>0.10 IU/ml)受试者的分布差异;对68例有TTCV免疫史、年龄14~83岁、TAB水平为0.01~0.10 IU/ml的受试者(B组)与133例无TTCV免疫史、年龄17~77岁的受试者(C组)分别接种1剂、3剂TT,观察免疫后28 d TAB水平变化。结果A组不同年龄人群不同TAB水平的受试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9,P<0.001),随着年龄增长,TAB水平在<0.01 IU/ml和0.01~0.10 IU/ml之间的受试者比例增高。B组受试者1剂TT免疫后28 d,68例中有66例TAB>0.10 IU/ml,免疫前后TAB水平为0.01~0.10 IU/ml、>0.10 IU/ml的受试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23,P<0.001)。C组受试者3剂TT免疫前,133例中有129例TAB<0.01 IU/ml、4例TAB为0.01~0.10 IU/ml;3剂TT免疫后28 d,1例TAB为0.01~0.10 IU/ml、132例TAB>0.10 IU/ml,免疫前后不同TAB水平的受试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80,P<0.001)。结论TTCV计划免疫5年后,TAB水平在<0.01 IU/ml和0.01~0.10 IU/ml之间的个体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对于无TTCV免疫史人群和TTCV免疫后TAB保护作用下降的人群,加强TT免疫可以显著提高群体TAB保护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 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 破伤风类毒素 破伤风抗体
原文传递
2019年福建省晋江市健康人群破伤风抗体调查 被引量:5
19
作者 庄天从 张华捷 +4 位作者 李喆 吕新军 王传林 马霄 潘钏愉 《疾病监测》 CAS 2020年第6期523-526,共4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晋江市健康人群破伤风抗体(TAB)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采集晋江市2019年各年龄段健康人群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AB水平。使用Excel软件整理数据,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不同组间TAB阳性率差... 目的了解福建省晋江市健康人群破伤风抗体(TAB)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采集晋江市2019年各年龄段健康人群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AB水平。使用Excel软件整理数据,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不同组间TAB阳性率差异比较。结果775份调查样本中,TAB总体阳性率为39.2%(304/775),各年龄组TAB阳性率分别为71.9%(87/121,8~20岁)、53.6%(82/153,21~30岁)、39.3%(57/145,31~40岁)、25.2%(38/151,41~50岁)、16.2%(17/105,51~60岁)和23.0%(23/100,61岁以上);有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TCV)免疫史人群TAB阳性率为70.7%(164/232),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明人群TAB阳性率为25.8%(140/543);TAB阴性者从事破伤风高危行业和低危行业的人群,年龄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85;P<0.000);破伤风高危行业人群中40~50岁年龄组比例为46.79%。结论晋江市健康人群TAB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应重视开展TTCV的加强免疫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 破伤风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 免疫
原文传递
6B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栗克喜 谈宁芝 +4 位作者 刘玉清 冯晓虎 蔡勤 王国钦 余文山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53-356,共4页
目的 制备6B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6B-PNCPS)-破伤风类毒素蛋白(TT)结合疫苗,并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6B-PNCPS用溴化氰活化后与己二酰肼形成多糖-酰肼基衍生物,然后在蛋白活化剂碳二亚胺作用下将6B-PNCPS与TT进行共价结合。分别将其结合... 目的 制备6B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6B-PNCPS)-破伤风类毒素蛋白(TT)结合疫苗,并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6B-PNCPS用溴化氰活化后与己二酰肼形成多糖-酰肼基衍生物,然后在蛋白活化剂碳二亚胺作用下将6B-PNCPS与TT进行共价结合。分别将其结合物及多糖免疫NIH小鼠,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6B-PNCPS抗体。结果6B-PNCPS-TT结合物经凝胶色谱分析显示具有较6B-PNCPS更大的相对分子质量,多糖/蛋白比为1.42-1.66。结合物具有6B-PNCPS的血清学特异性,所诱生的抗6B-PNCPS特异性IgG抗体滴度与6B-PNCPS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用该法制备6B-PNCPS-TT结合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B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 破伤风类毒素 疫苗 制备 免疫原性 共价结合菌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