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小麦生育期温度演变及不同生育时期温度指标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吉红 毛思帅 +3 位作者 王俊英 孟范玉 叶彩华 李超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6-122,共7页
为了明确北京地区小麦生长发育与温度的关系和各生育时期的温度指标,为技术人员科学指导生产提供参考。采用对多年农情调度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的方法,总结归纳了北京地区小麦生育时期温度演变及各生育时期的温度指标。分析表明,北京小... 为了明确北京地区小麦生长发育与温度的关系和各生育时期的温度指标,为技术人员科学指导生产提供参考。采用对多年农情调度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的方法,总结归纳了北京地区小麦生育时期温度演变及各生育时期的温度指标。分析表明,北京小麦适宜播种的温度指标为17~18℃;进入越冬期即基本停止生长(稳定通过0℃终日)的时期常年(近30年)为11月28日;小麦返青平均需要气温0℃以上的日期19d,需要0℃以上的积温73.3℃·d;返青期至起身期需18~29d,平均需积温216.5℃·d;起身期至拔节期需8~12d,平均需积温147.5℃·d;拔节至挑旗历时12~15d,平均需积温231.2℃·d;挑旗至抽穗历时7d左右,平均需积温153.4℃·d;抽穗至开花需5d左右,平均需积温113.4℃·d;开花至成熟历时32~37d,平均需积温800.4℃·d;全生育期260d左右,最短256d,最长262d,所需积温1 970.7~2 325.5℃·d,平均为2 294.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小麦 生育时期 温度指标
原文传递
人工控制试验法测定马铃薯冻害温度指标
2
作者 吴振海 李岩 +2 位作者 林丽萱 薛凌英 林倩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9期136-138,共3页
通过人工控制试验法测定了马铃薯冻害等级冠层温度指标。结果表明:马铃薯0级冻害(无冻)温度指标为冠层温度>-3.0℃;1级冻害(轻冻)温度指标为冠层温度(-3.5℃,-3.0℃];2级冻害(中冻)温度指标为冠层温度(-4.5℃,-3.5℃];3级冻害(重冻)... 通过人工控制试验法测定了马铃薯冻害等级冠层温度指标。结果表明:马铃薯0级冻害(无冻)温度指标为冠层温度>-3.0℃;1级冻害(轻冻)温度指标为冠层温度(-3.5℃,-3.0℃];2级冻害(中冻)温度指标为冠层温度(-4.5℃,-3.5℃];3级冻害(重冻)温度指标为冠层温度(-5.5℃,-4.5℃];4级冻害(严重冻)温度指标为冠层温度≤-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冻害 温度指标 人工控制试验
下载PDF
JJF 1664-2017温度显示仪表校准规范解读 被引量:2
3
作者 凌彦萃 熊智淳 陈旭 《上海计量测试》 2021年第4期51-53,共3页
温度显示仪表校准规范增强了现场校准的可操作性,能满足目前温度显示仪表的校准需求。根据规范实施后各行业、各部门咨询反馈的意见,对规范进行深入解读,并对规范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 温度显示仪表 校准规范 热电偶 热电阻
下载PDF
时间-温度指示器在疫苗运输包装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万正刚 陈蕴智 张正健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0-102,120,共4页
目的研究时间-温度指示器在疫苗运输包装上的运用。方法介绍了疫苗储运过程中失效的2个关键因素(时间和温度),以及国内外对时间-温度指示器的研究进展,探讨了TTI在疫苗运输包装中的应用。结果疫苗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 目的研究时间-温度指示器在疫苗运输包装上的运用。方法介绍了疫苗储运过程中失效的2个关键因素(时间和温度),以及国内外对时间-温度指示器的研究进展,探讨了TTI在疫苗运输包装中的应用。结果疫苗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有着严格的要求,而且在疫苗的运输包装过程中,疫苗的失效也无法直接通过感觉器官来识别,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结论将时间-温度指示器运用于疫苗的运输包装上,通过时间-温度指示器(TTIs)的颜色变化,可以直观准确地判断疫苗是否在有效期内,避免儿童接种失效的疫苗,同时可以避免疫苗的浪费,即可以保证疫苗的质量,保障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温度指示器(TTIs) 疫苗运输包装 疫苗的有效性
下载PDF
用于食品智能包装的时间温度指示器的开发与性能测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段敏 刘朴真 +3 位作者 李强 黄蓉 刘鹏 戴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246-252,共7页
时间温度指示器(time-temperature indicator, TTI)作为实时监测食品温度历史的有效工具,在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减少食品浪费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当前已形成了物理型、化学型、生物型和复合型等多种类型的TTI用于食品智能包装,产品应用... 时间温度指示器(time-temperature indicator, TTI)作为实时监测食品温度历史的有效工具,在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减少食品浪费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当前已形成了物理型、化学型、生物型和复合型等多种类型的TTI用于食品智能包装,产品应用于海鲜、肉制品、乳制品和果蔬等不同类型食品。本文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TTI的开发及商业化应用情况,重点对纳米型、微生物型、酶型、美拉德型4种TTI的工作原理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梳理分析了TTI与食品的匹配性原则、变温环境下产品适用性、可靠性测试方法以及欧盟、美国和韩国等国外法规对TTI的食品安全要求,最后提出了未来TTI发展面临的一些挑战,以期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温度指示器 变温环境 适用性 可靠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基于嗜酸乳杆菌的时间温度指示器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6
作者 衣然 马浩洋 +4 位作者 金露达 张悦 王洪江 李娟 张东杰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24,共8页
目的为了监测食品贮藏和运输期间的品质,制备微生物时间-温度指示器(TTI)。方法选择嗜酸乳杆菌作为时间-温度指示器的微生物,对配制成的9种混合pH指示剂溶液进行筛选,用合适的混合pH指示剂溶液制备TTI,加入不同浓度的嗜酸乳杆菌,在不同... 目的为了监测食品贮藏和运输期间的品质,制备微生物时间-温度指示器(TTI)。方法选择嗜酸乳杆菌作为时间-温度指示器的微生物,对配制成的9种混合pH指示剂溶液进行筛选,用合适的混合pH指示剂溶液制备TTI,加入不同浓度的嗜酸乳杆菌,在不同等温条件下(5、15、25℃)贮藏检测其指标,以合适的指标参数为响应值探究其动力学与温度依赖性。结果9种混合pH指示剂溶液中有5种颜色变化较明显,用其中一种制备TTI,以色差值(∆E)为响应参数得出其活化能(Ea)为84.9 kJ/mol。结论5种颜色变化较明显的混合pH指示剂溶液可以作为TTI的指示剂,制备的微生物型TTI有潜力应用于活化能59.9 kJ/mol≤Ea≤109.9 kJ/mol的食品品质指标的货架期预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时间-温度指示器(TTI) 嗜酸乳杆菌 pH指示剂 温度依赖性
下载PDF
温控仪表现场计量时的误差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梁满兵 《广州化工》 CAS 2009年第7期127-129,共3页
介绍了工业上由热电偶和热电阻及温控仪表组成的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常用计量方式,分析了配热电偶的温控仪表现场计量时的误差来源及其解决办法。
关键词 热电偶 温控仪表 计量误差
下载PDF
一种新型冷链管理TTI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卫 张佳敏 +2 位作者 张崟 唐仁勇 郭秀兰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3年第2期89-93,共5页
对一种新型光致变色时间-温度指示卡(TTI)系统应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Arrhenius模型计算出在不同的紫外光照射时间的激活能在23.2-25.3kcal.mol-1之间,通过建立质量特性图可计算不同产品的适宜激活时间,从而确定产品的货架期,... 对一种新型光致变色时间-温度指示卡(TTI)系统应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Arrhenius模型计算出在不同的紫外光照射时间的激活能在23.2-25.3kcal.mol-1之间,通过建立质量特性图可计算不同产品的适宜激活时间,从而确定产品的货架期,说明该新型TTI系统可用于多种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冷链贮运的可贮型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rhenius模型 冷链管理 TTI卡
下载PDF
基于化学反应和微生物生长的时间-温度指示器跨模型匹配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昱珩 马常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58-64,共7页
时间-温度指示器(time-temperature indicator,TTI)作为一种指示货架期的智能标签,与被监测产品的匹配是其应用的关键。但TTI和被监测产品反应机理不同,二者最适拟合模型不尽相同,而传统匹配过程多采用统一模型和参数进行拟合和匹配,一... 时间-温度指示器(time-temperature indicator,TTI)作为一种指示货架期的智能标签,与被监测产品的匹配是其应用的关键。但TTI和被监测产品反应机理不同,二者最适拟合模型不尽相同,而传统匹配过程多采用统一模型和参数进行拟合和匹配,一定程度降低了模型拟合精度。基于等量线的TTI匹配方法是以某一品质变化片段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效转换为基础,具有较好的模型兼容性。本研究利用公式推导验证了这一TTI匹配方法在化学动力学模型和多种不同微生物生长模型中的普适性,成功将这些模型结合,形成了TTI与被监测产品在这些模型间的跨模型匹配,并利用‘玫瑰香’葡萄硬度变化过程和罗非鱼微生物生长过程阐述了化学反应和微生物生长的规律,验证了等效转换参数的稳定性和基于等量线的TTI匹配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实现不同机制类型的TTI和被监测产品在多种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和微生物生长模型间的跨模型匹配,且匹配过程直观、简洁,有利于TTI的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温度指示器 化学反应 微生物生长 等效转换 跨模型匹配
下载PDF
酪氨酸酶为基础的时间温度指示系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葛蕾 朱诗怡 +1 位作者 李振兴 林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80-184,共5页
利用酪氨酸酶催化酪氨酸褐变的原理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时间温度指示系统(TTIs)。在液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对TTIs的褐变程度的影响。并且初步研究了TTIs在固相载体上的颜色变化。结果表明,反应体系在0℃和5℃时,经过0-48h体系的... 利用酪氨酸酶催化酪氨酸褐变的原理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时间温度指示系统(TTIs)。在液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对TTIs的褐变程度的影响。并且初步研究了TTIs在固相载体上的颜色变化。结果表明,反应体系在0℃和5℃时,经过0-48h体系的颜色由原来的无色变为褐色,最终变为明显的黑色(指示终点,灰度值42.05±2.00)。而在35℃条件下,体系的颜色经过4h就到达指示终点。进一步将酪氨酸固定在海藻酸钠一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薄膜上与酪氨酸酶液进行反应,颜色变化非常显著。实验证明,以酪氨酸酶为基础的酶型唧s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研究为我国生鲜食品流通的监测提供了新的选择,为消费者选择物有所值的新鲜食品提供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温度指示系统 酶促褐变 酪氨酸酶
下载PDF
柑桔生长期温度指标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宝 卢玉娥 张自祥 《贵州气象》 2012年第3期7-9,共3页
利用1971—2008年柑桔单产统计资料,采用滑动平均的方法,计算每年柑桔气象产量,并以此划分丰、平、欠气候年景。以2001—2008年田间观测数据和生产实际为基础,确定柑桔平均生长发育期,分析柑桔生长与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 利用1971—2008年柑桔单产统计资料,采用滑动平均的方法,计算每年柑桔气象产量,并以此划分丰、平、欠气候年景。以2001—2008年田间观测数据和生产实际为基础,确定柑桔平均生长发育期,分析柑桔生长与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得出柑桔从播种到成熟的最适温度上限、最适温度下限、最适温度上限极值、最适温度下限极值、受害温度、死亡温度,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累积低温影响指数,建立了柑桔每个生育期的累积低温影响指数区间,设计开发了柑桔低温灾害预警分析系统,对柑桔生长各时期低温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 生长发育期 温度指标 低温灾害 预警
下载PDF
火龙果幼苗和成龄树寒害指标初探 被引量:19
12
作者 谷晓平 袁小康 胡家敏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4-220,共7页
以火龙果品种"紫红龙"(Hylocereus polyrhizus Briton&Rose)幼苗和6a生成龄树为试验材料,在开花期置于人工气候室,以20℃为对照,设置2、0、-2、-4、-6℃共5个低温处理对其胁迫12h后取枝条测定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 以火龙果品种"紫红龙"(Hylocereus polyrhizus Briton&Rose)幼苗和6a生成龄树为试验材料,在开花期置于人工气候室,以20℃为对照,设置2、0、-2、-4、-6℃共5个低温处理对其胁迫12h后取枝条测定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超氧化岐化酶(SOD)和可溶性蛋白质等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探讨各项指标与温度间的定量关系,结合寒害症状观察,确定火龙果树的寒害温度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火龙果幼苗和成龄树的枝条分别在0℃和-2℃下表现出明显的寒害症状,随着处理温度的继续降低,症状更为明显,在-4℃下均死亡。随着处理温度降低,幼苗和成龄树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逐渐升高,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利用电导法配以Logistic方程求得幼苗和成龄树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7℃左右和-2.2℃左右。低温使火龙果幼苗和成龄树受到伤害,且温度越低,受害越严重,成龄树抗寒能力比幼苗强。研究结果可为火龙果寒害防御、种植区划和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火龙果 寒害 温度指标
下载PDF
输配电设备发热故障温度指示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13
作者 赵法强 黄洪松 +2 位作者 胡琴 周坤 肖龙方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22,共9页
输配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现象,严重影响设备运行可靠性。为了满足电网发展对输配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及智能化检测的要求,对输配电设备发热故障特点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已有温度指示技术的原理、应用情... 输配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现象,严重影响设备运行可靠性。为了满足电网发展对输配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及智能化检测的要求,对输配电设备发热故障特点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已有温度指示技术的原理、应用情况以及相关研究,包括红外测温技术、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光纤光栅技术、声表面波技术以及文中团队提出的示温变色材料技术。同时对这些温度指示技术的优势及局限性进行了剖析,以便对研究者开发更为完善先进的温度指示技术起到启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配电设备 温度指示 红外 热电偶 光纤光栅 声表面波 示温变色材料
下载PDF
热敏(温变)油墨的变色原理及其在包装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东柏 唐少炎 +2 位作者 孔繁辉 颜爱国 朱新连 《包装学报》 2013年第1期22-25,共4页
阐述了不可逆和可逆热敏(温变)油墨的变色原理,及不可逆热敏(温变)油墨的示温功能在食品、药品等包装领域的应用,可逆热敏(温变)油墨在包装防伪领域的应用。展望了热敏(温变)油墨的发展方向,即开发出适合于胶印与凹印、成本较低、变色... 阐述了不可逆和可逆热敏(温变)油墨的变色原理,及不可逆热敏(温变)油墨的示温功能在食品、药品等包装领域的应用,可逆热敏(温变)油墨在包装防伪领域的应用。展望了热敏(温变)油墨的发展方向,即开发出适合于胶印与凹印、成本较低、变色温度灵敏的热敏(温变)油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温变)油墨 变色原理 示温 防伪
下载PDF
川西高原几个花岗岩体的岩浆起源浅探——利用锆石标型特征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姚素珠 董宜宝 J.P.Pupin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33-45,共13页
文章通过对锆石晶形的仔细鉴定来探讨花岗岩的起源。对川西高原8个花岗岩体中锆石标型特征的研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这些花岗岩的起源可能属于壳源成因,或壳源十幔源成因。
关键词 花岗岩体 岩浆 起源 锆石 标型
下载PDF
煤粉着火难易模型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虹 杨建国 常爱英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5-18,共4页
利用沉降炉试验系统 ,针对不同煤质的煤种进行了着火燃烧试验 ,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了煤粉着火难易模型 ,按照该模型计算得到的着火温度指数与实际试验中测量得到的结果相符合 ,证明了模型的精确性。
关键词 锅炉 煤粉 着火特性 温度指数 着火难易模型 回归分析方法
下载PDF
热致变色材料及其在食品智能包装中的应用
17
作者 李清瑶 闵甜甜 +4 位作者 成传香 罗予婉 詹学佳 赵婷 岳进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8-17,共10页
目的了解热致变色材料的性能和特点,旨在为热致变色食品包装的发展提供参考,推动热致变色材料在食品无损监测中的应用。方法根据热致变色材料变色的可逆性和变色机理对其进行分类,总结热致变色材料目前在食品智能包装中的应用现状,并提... 目的了解热致变色材料的性能和特点,旨在为热致变色食品包装的发展提供参考,推动热致变色材料在食品无损监测中的应用。方法根据热致变色材料变色的可逆性和变色机理对其进行分类,总结热致变色材料目前在食品智能包装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结论热致变色材料在食品智能包装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依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可通过加强理论研究或者开发性能更好的新型热致变色材料,进一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变色 温度指示 智能包装 品质监测
下载PDF
1961-2013年东北区域极端气温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佟晓辉 刘向培 +2 位作者 叶培春 史小康 杨成荫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8-584,共7页
为研究东北地区极端气温变化规律,利用1961-2013年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从时间变化、空间分布、发展趋势、指数强度方面对极端气温指数绝对及相对变化的影响等角度分析了我国东北区域极端气温事件的变化规律。结果... 为研究东北地区极端气温变化规律,利用1961-2013年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从时间变化、空间分布、发展趋势、指数强度方面对极端气温指数绝对及相对变化的影响等角度分析了我国东北区域极端气温事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东北区域冷指数减小,暖指数增大,指数强度越大,其绝对变化越小而相对变化越大;高强度极端气温对温度变化的贡献大于低强度极端气温;高强度极端气温指数变化率增加幅度大于低强度指数,冬季各指数变化率最大;结冰日数、冷昼日数和暖昼日数变化率在东北区域的南北两侧较大;研究时段内,夏季日数、炎热夜数、暖昼日数和暖夜日数增加的幅度不断增大;霜冻日数、结冰日数、冷昼日数和冷夜日数减少的变化率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温 气温指数 东北区域 变化率
下载PDF
城市气温变异与季节响应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向柳 张玉虎 +2 位作者 蔡万园 谢培 陈秋华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6年第4期5-11,共7页
气温变化是气候变化显著特征之一,分析城市气温季节性变异与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51~2014年逐日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观测资料,利用多种极端气温指数,通过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ndall检验等方法,研究北京城区气温及其极端气温指数... 气温变化是气候变化显著特征之一,分析城市气温季节性变异与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51~2014年逐日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观测资料,利用多种极端气温指数,通过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ndall检验等方法,研究北京城区气温及其极端气温指数变化趋势,分析入春、入夏、入秋、入冬时间及四季长度变化,并探讨温度变化的可能成因和影响。结果表明:(1)北京城区气温显著升高,升温幅度呈现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分别升高0.19、0.40、0.49℃·(10a)^(-1),霜冻日数、不热日数、负温日数、不热日数、冷夜日数、冷昼日数、冷持续指数、气温日较差呈显著下降趋势,而热日指数、酷热指数、生长期长度、暖夜日数、暖昼日数呈现升高趋势,基于最低气温的指数增减幅度较大;(2)四季增温明显,气温变化幅度呈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平均气温分别增长0.40、0.32、0.36、0.47℃·(10a)^(-1),冬季趋暖,夏季趋热,气温突变时间冬季最早,春季次之,夏季最晚;(3)入春、入夏时间提前,入秋、入冬时间推迟,夏季时间延长,冬、春和秋季长度明显缩短,相比前30年,1981~2000年入春、入夏时间分别提前7、9天,入秋、入冬时间分别推迟8、4天,夏季长度增加17天,冬、春、秋季各减少11、3、3天;(4)北京城区升温是城市化和气候变化耦合作用的结果,城市温室效应增大升温幅度,持续升温可能会对城市生态系统、大气环境、能源供需、用水结构以及居民健康等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气温指数 变化趋势 季节响应 北京城区
下载PDF
中国大陆1956~2008年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69
20
作者 周雅清 任国玉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5-417,共13页
利用446个国家级气象站1956~2008年共53年的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我国大陆地区气温极端事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区霜冻日数和结冰日数明显减少,减少显著的区域集中在北方,夏季日数和炎热夜数明显增多,增多显著的区... 利用446个国家级气象站1956~2008年共53年的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我国大陆地区气温极端事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区霜冻日数和结冰日数明显减少,减少显著的区域集中在北方,夏季日数和炎热夜数明显增多,增多显著的区域主要在中东部。日最高(低)气温的极大(小)值整体都有上升趋势,最高(低)气温的极大值在北方上升较明显,而在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有下降的趋势;最高(低)气温的极小值则在全国范围都呈明显上升,极端最低气温上升尤为显著,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升温速率达1.0℃·(10a)-1以上。冷夜(昼)日数普遍明显减少,53年中减少趋势为7.9d·(10a)-1[2.8d·(10a)-1];暖夜(昼)日数明显增加,增加趋势为7.0d·(10a)-1[4.1d·(10a)-1]。冷夜(昼)日数减少主要发生在冬季,其次是春、秋季,而暖昼和暖夜日数增加最显著的季节分别出现在秋季和夏季。从转折时间上看,绝对指数和极值指数的冷指数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显著减少的,暖指数显著增加的时间则推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但相对指数的冷指和暖指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显著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温指数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气候变化 中国大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