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茶菊对干旱胁迫的形态和生理响应 被引量:95
1
作者 任磊 赵夏陆 +5 位作者 许靖 张宏毅 郭彦宏 郭福龙 张春来 吕晋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5131-5139,共9页
以4种茶菊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了不同强度干旱胁迫下茶菊形态、生理生化及光合生长的响应特性,并对其进行耐旱性评价。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各茶菊幼苗叶片数增量、叶面积、生物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 以4种茶菊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了不同强度干旱胁迫下茶菊形态、生理生化及光合生长的响应特性,并对其进行耐旱性评价。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各茶菊幼苗叶片数增量、叶面积、生物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降低;根冠比、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SPC)含量和叶绿素(Chl)含量增加;胞间CO2(Ci)浓度先降后升;乳荷、黄滁龙株高增量持续降低,而玉人面、繁白露株高增量先升后降;玉人面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呈先升后降趋势,其它3个品种则持续升高。运用隶属函数法对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定,不同茶菊品种耐旱性由高到低为乳荷>黄滁龙>繁白露>玉人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菊 干旱胁迫 生理响应 形态 生物量
下载PDF
茶用菊花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
作者 马荣粒 黄丛林 +1 位作者 张秀海 吴忠义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1-154,共4页
菊花是世界第一大产值花卉,起源于中国,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北京等十多个城市的市花,是观赏、食用、茶用和药用价值高的宿根花卉。现对茶用菊花的保健成分、茶用菊花的功效、茶用菊花的育种情况等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茶用菊花研究存在的... 菊花是世界第一大产值花卉,起源于中国,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北京等十多个城市的市花,是观赏、食用、茶用和药用价值高的宿根花卉。现对茶用菊花的保健成分、茶用菊花的功效、茶用菊花的育种情况等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茶用菊花研究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用菊花 功效 育种 问题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茶菊对盐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7
3
作者 吕晋慧 任磊 +3 位作者 李艳锋 王玄 赵夏陆 张春来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56-664,共9页
为探讨不同基因型茶菊(tea Chrysanthemum)在盐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并对其进行耐盐性评价,以4个不同基因型茶菊为材料,采用营养液浇灌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40、80、120、160、200mmol·L-1)胁迫下茶菊生理生化和光合生理响应特性... 为探讨不同基因型茶菊(tea Chrysanthemum)在盐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并对其进行耐盐性评价,以4个不同基因型茶菊为材料,采用营养液浇灌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40、80、120、160、200mmol·L-1)胁迫下茶菊生理生化和光合生理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程度加大,不同基因型茶菊叶片细胞膜透性(Cond)、丙二醛(MDA)含量、叶片脯氨酸(Pro)含量和可溶性糖(SS)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乳荷’、‘黄滁龙’叶绿素(Chl)含量持续下降,‘繁白露’和‘玉人面’叶绿素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随NaCl胁迫浓度提高而极显著降低,气孔限制值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采用隶属函数法对茶菊进行耐盐性评价,不同基因型茶菊耐盐性由强到弱依次为‘乳荷’>‘玉人面’>‘繁白露’>‘黄滁龙’。其中,耐盐性品种‘玉人面’、‘乳荷’在NaCl胁迫下,Chl含量、Pn、Tr和Gs下降幅度小,MDA含量和气孔限制值增幅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胁迫 光合生理 生理响应 耐盐性 茶菊
原文传递
茶用菊花主要虫害危害特征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1
4
作者 蒋细旺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2期74-76,79,共4页
研究了菊姬(小)长管蚜、棉蛉虫、大青叶蝉、白粉虱、吹绵蚧、绿盲蝽、铜绿丽金龟、菊天牛、大桥造虫、银纹夜蛾、小地老虎、菊潜叶蝇、黄胸花蓟马、蛞蝓共14种虫害对茶用菊花品种‘杭白菊’和‘黄山贡菊’的危害特征及发生、发育特点。... 研究了菊姬(小)长管蚜、棉蛉虫、大青叶蝉、白粉虱、吹绵蚧、绿盲蝽、铜绿丽金龟、菊天牛、大桥造虫、银纹夜蛾、小地老虎、菊潜叶蝇、黄胸花蓟马、蛞蝓共14种虫害对茶用菊花品种‘杭白菊’和‘黄山贡菊’的危害特征及发生、发育特点。提出了害虫防治时间的选择、合理选择种苗、与其它农作物合理轮作和间作、加强田间管理、减少侵染来源、生物防治、物理、机械和人工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茶用菊花这些害虫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用菊花 虫害 综合防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北京山区连作茶菊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艳平 李萍 +6 位作者 吴文强 金强 王睿 张蕾 高飞 赵懿 王维瑞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7-113,共7页
为研究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北京山区连作茶菊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设常规施肥对照(CK)、生物有机肥(T1)、微生物菌剂(T2)及生物有机肥联合微生物菌剂(T3)4个处理,比较不同处理对土壤肥力和茶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 为研究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北京山区连作茶菊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设常规施肥对照(CK)、生物有机肥(T1)、微生物菌剂(T2)及生物有机肥联合微生物菌剂(T3)4个处理,比较不同处理对土壤肥力和茶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茶菊的存活率、株高、冠幅、分枝数等主要生长指标,茶菊产量及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在试验条件下,以生物有机肥联合微生物菌剂(T3)效果最佳,与CK相比,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显著提高20.18%、12.22%和33.17%,全氮和碱解氮平均含量提高10.06%和10.28%,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平均数量显著提高96.03%、40.56%、69.06%,茶菊盛花期存活率、产量、总黄酮含量和绿原酸含量显著提高41.55%、60.74%、42.59%和33.38%。总之,施用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可改善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加土壤养分有效供给,显著促进茶菊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对减轻连作障碍具有积极作用,可为北京山区茶菊连作障碍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菊 连作障碍 生物有机肥 微生物菌剂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覆盖可生物降解地膜对茶菊抑草效果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林 朱莉 +2 位作者 李琳 时祥云 张博伦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623-626,633,共5页
茶菊是一种具有良好景观效果的经济作物,近年来在北京地区发展较快,但随着人工成本提升,其种植过程中除草问题日益凸显,急需寻找到一种有效且环保的草害防控方法。研究通过使用2种厚度规格的传统地膜(PE材料,厚度分别为0.008,0.010 mm)... 茶菊是一种具有良好景观效果的经济作物,近年来在北京地区发展较快,但随着人工成本提升,其种植过程中除草问题日益凸显,急需寻找到一种有效且环保的草害防控方法。研究通过使用2种厚度规格的传统地膜(PE材料,厚度分别为0.008,0.010 mm)与生物降解膜(PLA+PBAT材料,厚度分别为0.008,0.010 mm)的田间试验对比,以探讨覆盖可生物降解地膜对茶菊抑草效果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CK(不覆膜),覆盖可生物降解膜在苗期相对抑草率分别为49.63%(0.008 mm)和52.21%(0.010 mm),可以获得与传统膜相近的抑草效果;同时,在产量方面覆盖可生物降解地膜相对CK增产分别达15.60%(0.008 mm)和16.98%(0.010 mm),也基本与覆盖传统膜持平。覆盖可生物降解膜对茶菊抑草效果和增产效果与传统的PE膜接近,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环保的方法应用于茶菊种植中的草害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地膜 茶菊 抑草
下载PDF
茶菊研究进展与栽培管理 被引量:9
7
作者 乔谦 王雪 +3 位作者 孙蕾倩 孙忠奎 王江勇 陶吉寒 《山东林业科技》 2020年第6期88-93,共6页
菊花起源于中国,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在观赏、食用、药用和茶用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价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日常茶饮有了更高的要求,菊花茶成为众人追捧的茶饮之一。本文从茶菊的分类、功效、育种及栽培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指... 菊花起源于中国,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在观赏、食用、药用和茶用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价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日常茶饮有了更高的要求,菊花茶成为众人追捧的茶饮之一。本文从茶菊的分类、功效、育种及栽培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指出茶菊发展现状和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茶菊的进一步推广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菊 分类 育种 栽培管理
下载PDF
基于机械化移栽的茶用菊育苗基质筛选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林 朱莉 +3 位作者 时祥云 佘晓玲 刘建军 张博伦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212-213,218,共3页
茶用菊是近年来北京地区涌现出的一类优良景观作物,在北京很多地区发展比较迅速,但其移栽环节人工投入过大,制约产业良性发展。为了更好落实轻简高效技术集成,特开展基于机械化移栽的茶用菊育苗基质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茶用菊使用纯泥... 茶用菊是近年来北京地区涌现出的一类优良景观作物,在北京很多地区发展比较迅速,但其移栽环节人工投入过大,制约产业良性发展。为了更好落实轻简高效技术集成,特开展基于机械化移栽的茶用菊育苗基质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茶用菊使用纯泥炭或泥炭∶蛭石(体积比)=3∶1的扦插基质育苗,种苗的生根情况、地上部长势及成品率均与传统纯蛭石扦插苗无明显差异,同时在机械移栽测试中表现出良好的根坨保持力、移栽入穴率及缓苗成活率,具有较大的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用菊 扦插 基质 机械化 移栽 泥炭
下载PDF
不同基质对杭白菊和金丝皇菊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玲玲 公菲菲 +3 位作者 原喆 亢秀萍 王军娥 李森 《山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1期54-58,92,共6页
以杭白菊和金丝皇菊2种茶用菊为试验材料,研究了5种基质(珍珠岩、细沙、蛭石、细沙+园土(1∶1)和珍珠岩+园土(1∶1))和生根粉处理对2种茶用菊扦插生根的影响,旨在为茶用菊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基质和生根粉之间不存在交互效... 以杭白菊和金丝皇菊2种茶用菊为试验材料,研究了5种基质(珍珠岩、细沙、蛭石、细沙+园土(1∶1)和珍珠岩+园土(1∶1))和生根粉处理对2种茶用菊扦插生根的影响,旨在为茶用菊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基质和生根粉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基质类型是不同处理中影响2种茶用菊生根的主要因素,生根粉只对2种茶用菊的个别指标有显著影响,不同基质对扦插生根的指标均有显著影响;隶属函数值表明2种茶用菊在珍珠岩+园土(1∶1)中生根效果好,其次是蛭石、珍珠岩、细沙、园土+细沙(1∶1)。在生产中建议以珍珠岩+园土(1∶1)作为扦插基质,并用生根粉处理,可以得到根系健壮的繁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 茶用菊 扦插繁殖 隶属函数
下载PDF
覆膜种植对北京山区茶用菊花生长及抑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林 朱莉 +1 位作者 聂紫瑾 时祥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8期53-54,173,共3页
[目的]探讨覆膜种植对茶用菊花生长及抑草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置覆黑膜、覆透明膜处理,以不覆盖为CK,探讨不同覆膜方式对茶用菊花生长及抑草效果的影响。[结果]相对于对照,覆黑膜相对抑草率达51.66%,产量提升30... [目的]探讨覆膜种植对茶用菊花生长及抑草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置覆黑膜、覆透明膜处理,以不覆盖为CK,探讨不同覆膜方式对茶用菊花生长及抑草效果的影响。[结果]相对于对照,覆黑膜相对抑草率达51.66%,产量提升30.35%;覆透明膜相对抑草率达54.24%,产量提升29.08%。[结论]黑膜和透明膜均可以起到良好的保墒和抑草效果,有利于茶用菊花的成活和产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用菊花 覆膜 抑草
下载PDF
杭白菊及其F1代单株头状花序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11
作者 吕金 李凤 +5 位作者 马天贵 周厚高 王凤兰 陈砚 罗红辉 伍青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65,共13页
通过液相质谱联用技术对杭白菊及其F1代优选单株的花朵(头状花序)进行营养成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杭白菊、杭F1-17和杭F1-22中分别检测到502、505和496个代谢物,三者共有代谢物309个。结合差异倍数值FC≥1.5和≤0.8筛选杭白菊vs杭F1-17... 通过液相质谱联用技术对杭白菊及其F1代优选单株的花朵(头状花序)进行营养成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杭白菊、杭F1-17和杭F1-22中分别检测到502、505和496个代谢物,三者共有代谢物309个。结合差异倍数值FC≥1.5和≤0.8筛选杭白菊vs杭F1-17和vs杭F1-22的差异代谢物中分别有135和206种上调、144和154种下调,其中,杭F1-17和杭F1-22的黄酮类代谢物山奈酚(FC为16.77和18.69)、木犀草素(FC为7.35和3.74)、异鼠李素(FC为3.21和6.38)、人体必须氨基酸之一的甲硫氨酸(FC为103.22和67.71)、主要有机酸苹果酸(FC为306.73和2.76)和柠檬酸(FC为4.82和12.16)、菊花主要保健成分绿原酸(FC为1.53和3.11)等物质的相对含量均明显上调。此外,与母本杭白菊相比,杭F1-17特有熊果酸、维生素A和K3等成分,杭F1-22特有鼠尾草酚、杨梅素、维生素B1等成分。以上研究表明杭白菊F1代优选单株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相对含量明显较母本高,同时在F1代单株中还检测到特有营养成分,且杭F1-17头状花序的托桂特性也为开发观食两用的优良茶用菊新品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白菊 F1代单株 茶用菊 营养成分 液相质谱
下载PDF
茶用地被菊新品种的活性成分测定与感官评价
12
作者 虞子仪 刘立新 +4 位作者 陈茂林 李洋名 徐婧菲 吴佳希 孙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4期588-594,共7页
研究地被菊新品种的茶用价值,建立可靠的茶用菊综合测评体系,有助于选育兼有高观赏性、高风味水平、强抗逆性和长花期的菊花品种。目前关于茶用菊品质评价的文献报道以营养成分测定为主,缺少对综合品质的评价。本研究按照茶用菊鲜花品... 研究地被菊新品种的茶用价值,建立可靠的茶用菊综合测评体系,有助于选育兼有高观赏性、高风味水平、强抗逆性和长花期的菊花品种。目前关于茶用菊品质评价的文献报道以营养成分测定为主,缺少对综合品质的评价。本研究按照茶用菊鲜花品质筛选标准,筛选了‘TC15’、‘TC3’、‘TC40’、‘TC43’、‘TC61’、‘TC12’、‘TC31’和‘TC10’等8个新品种,烘制成茶用样品。以2个传统茶用菊品种(杭白菊、黄山贡菊)为对照,对10个样品的活性成分进行测定,包括总黄酮、总多酚、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等指标。组织并培训专业的感官评价小组,按照小组制定感官品质(外观和风味)评分标准,对10个样品的干花和冲泡后的茶汤、汤花进行评价。通过与杭白菊、黄山贡菊比较活性成分含量和感官品质,综合评价得出新品种‘TC43’、‘TC3’和‘TC10’具有较高的茶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被菊 茶用菊 感官评价 活性成分 综合测评体系
下载PDF
茶用菊七月白×苏菊7号F_(1)代群体与产量相关性状的变异分析及高产植株筛选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巧妹 王继武 +3 位作者 管志勇 房伟民 陈发棣 张飞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2-520,共9页
以茶用菊七月白×苏菊7号F_(1)代分离群体为材料,调查16个与产量相关的性状(初花期、盛花期、单花鲜质量、单花干质量、百花鲜质量、百花干质量、花径、舌状花长、舌状花宽、舌状花数、管状花数、株高、冠幅、分枝数、叶长、叶宽)... 以茶用菊七月白×苏菊7号F_(1)代分离群体为材料,调查16个与产量相关的性状(初花期、盛花期、单花鲜质量、单花干质量、百花鲜质量、百花干质量、花径、舌状花长、舌状花宽、舌状花数、管状花数、株高、冠幅、分枝数、叶长、叶宽)的遗传变异情况,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茶用菊产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方法在杂交F_(1)代群体中筛选高产杂交植株,以期为茶用菊高产育种提供依据和重要的育种中间材料。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七月白×苏菊7号F_(1)代群体中各性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为7.82%~96.80%,其中单花鲜质量、单花干质量、百花鲜质量、百花干质量等4个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35.99%~40.18%。16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较高(>60.00%);除花径、舌状花长、舌状花宽、分枝数、叶宽外,其余11个性状的中亲优势均达极显著水平,中亲优势率为-54.42%~42.45%;单花鲜质量、单花干质量、百花鲜质量、百花干质量的中亲优势率为18.44%~42.45%,超高亲率为46.51%~68.60%,为选择茶用菊高产株系奠定了基础。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花鲜质量、单花干质量、百花鲜质量、百花干质量4个产量性状与绝大多数形态性状(除冠幅)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除了与管状花数、分枝数呈负相关外,与其他性状均表现出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花鲜质量、株高对产量具有正向直接作用(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77、0.22),且单花鲜质量、株高通过彼此对茶用菊产量具有正向间接作用;株高的决策系数(0.17)高于单花鲜质量的决策系数(-0.02),表明株高是影响茶用菊产量的重要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隶属函数分析,在杂交F_(1)代群体中共筛选出10个高产杂交植株,为今后茶用菊高产育种提供了重要的中间材料。综上,本研究初步明确了与茶用菊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用菊 杂交育种 产量 遗传变异 通径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茶用菊花功能性有效成分及其药理学功效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桂梅 黄国林 +3 位作者 彭颖姝 周宇霞 肖晓玲 刘洋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165-168,174,共5页
茶用菊花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及保健价值。本文从黄酮类、挥发油、有机酸类、氨基酸、多糖类、微量元素及其他方面对茶用菊花的功能性有效成分进行了分析,对其具有的保护心血管、抗肿瘤、调血脂、保护肝脏、镇痛、抗菌消炎、抗衰老等功... 茶用菊花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及保健价值。本文从黄酮类、挥发油、有机酸类、氨基酸、多糖类、微量元素及其他方面对茶用菊花的功能性有效成分进行了分析,对其具有的保护心血管、抗肿瘤、调血脂、保护肝脏、镇痛、抗菌消炎、抗衰老等功效进行总结,以期为茶用菊花的化学和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以及下一步的功能产品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用菊花 有效成分 功效
下载PDF
基于田间性状和花部性状的茶用菊品系高产及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嘉伟 李晓宇 +6 位作者 史亚东 陈素梅 房伟民 张飞 赵爽 陈发棣 管志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7-46,共10页
[目的]本文旨在建立茶用菊品种的综合评价体系,筛选出适合高产、适应性强的优良茶用菊品种。[方法]基于40个茶用菊品系的田间性状和花部性状,采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以及K-means聚类分析法构建茶用菊的综合评价体系。[结果]共确定1... [目的]本文旨在建立茶用菊品种的综合评价体系,筛选出适合高产、适应性强的优良茶用菊品种。[方法]基于40个茶用菊品系的田间性状和花部性状,采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以及K-means聚类分析法构建茶用菊的综合评价体系。[结果]共确定10个影响茶用菊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关键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其中单株花数对茶用菊产量影响最大,其权重为0.301,田间适应性以及舌状花数的影响次之,其权重分别为0.172和0.119。基于高产、适应性强的目标,应用K-means聚类分析法将40个茶用菊品系分为优、良、中、差4个级别,分别占比12.5%、35.0%、32.5%和20.0%,其中X_(1)-56、X_(1)-33、X_(1)-25、X_(1)-51和X_(1)-29共5个株系处于1级优秀,X_(1)-19、X_(1)-05、‘滁菊’和X1-48等14个品系处于2级良好。[结论]应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和K-means聚类分析法构建的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对茶用菊品种进行高产性及适应性综合评价,从而筛选出适应性强、高产的茶用菊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用菊 层次分析法(AHP) K-means聚类分析法 综合评价
下载PDF
11个茶用菊花材料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眭鸿 王紫薇 +4 位作者 徐颂文 董晓丽 熊金洲 潘佩 蒋细旺 《湖北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17-21,共5页
以湖北省11个重要茶用菊花材料为研究对象,分析测试后比较其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还原糖、可溶性总糖以及维生素C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差异;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神农香菊’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滴定法... 以湖北省11个重要茶用菊花材料为研究对象,分析测试后比较其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还原糖、可溶性总糖以及维生素C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差异;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神农香菊’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滴定法等方法对11个茶用菊花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采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1个茶用菊花主要营养成分中,蛋白质5.307~10.983 mg·g^(-1),其中‘黄金菊’最高;游离氨基酸5.724~24.238 mg·g^(-1),其中‘神农香菊1’最高;还原糖49.659~142.406 mg·g^(-1),其中‘福白菊1’最高;可溶性总糖36.240~159.756 mg·g^(-1),其中‘黄金菊’最高;维生素C 2.087~4.001 mg·g^(-1),其中‘福白菊2’最高。所选的湖北11个重要茶用菊花的游离氨基酸、可溶性总糖以及维生素C含量较高,推荐菊花茶作为功能菊花饮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用菊花 营养成分分析 湖北省
下载PDF
两种茶菊5个开花时期品质测定与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英 林舒琪 +1 位作者 杨秋玲 陈瑞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8-84,共7页
以‘玉人面’(YRM)和‘冰甜玉人’(BTYR)两种茶菊为实验材料,分别测定其5个开花时期有机酸、可溶性糖、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总黄酮、茶多酚、绿原酸的含量,并以此10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0份茶菊样... 以‘玉人面’(YRM)和‘冰甜玉人’(BTYR)两种茶菊为实验材料,分别测定其5个开花时期有机酸、可溶性糖、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总黄酮、茶多酚、绿原酸的含量,并以此10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0份茶菊样品品质指标存在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当聚为2类时,YRM5、BTYR5、YRM4、BTYR4聚为一类,YRM2、BTYR2、BTYR3、YRM3、BTYR1、YRM1聚为一类。当聚为4类时,BTYR4与BTYR1分别单独聚为一类,YRM4、YRM5和BTYR5聚为一类,其他茶菊样品聚为一类;当聚为6类时,YRM5、BTYR5、YRM4仍聚为一类,BTYR2、BTYR3、YRM3聚为一类,YRM2、BTYR4、BTYR1、YRM1分别单独聚为一类。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BTYR4、BTYR5、BTYR2、YRM3、YRM5的综合评分较高;感官质量评审结果显示,YRM4、BTYR5、YRM5、YRM3、BTYR4评分较高。综合10份茶菊样品的主成分分析的综合得分与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评分结果均较高的是BTYR4、BTYR5、YRM3、YRM5,即‘冰甜玉人’开花第4、5时期,以及‘玉人面’开花第3、5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菊 主成分分析 品质评价 感官评价
下载PDF
茶菊茎尖分生组织高效脱毒再生体系优化
18
作者 史子尹 张海楠 +1 位作者 李浩 吕晋慧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57-1566,共10页
【目的】筛选适宜热处理时间和脱毒剂,优化茶菊茎尖分生组织高效脱毒再生体系,解决脱毒苗获得率低的问题。【方法】以6个茶菊品种无菌苗为材料,采用昼/夜40℃/32℃变温、化学脱毒剂及其组合预处理无菌苗,比较茎尖分生组织的出愈率、再... 【目的】筛选适宜热处理时间和脱毒剂,优化茶菊茎尖分生组织高效脱毒再生体系,解决脱毒苗获得率低的问题。【方法】以6个茶菊品种无菌苗为材料,采用昼/夜40℃/32℃变温、化学脱毒剂及其组合预处理无菌苗,比较茎尖分生组织的出愈率、再生频率和平均再生芽数及不同方法脱毒效果。【结果】茎尖分生组织再生频率在不同品种茶菊间差异显著,并以‘婺源皇菊’最高(54.77%);茎尖分生组织再生在不同昼夜变温热处理时长间差异显著,以‘杭白菊’、‘七月雪’再生效果最好。‘婺源皇菊’茎尖分生组织再生在脱毒剂水杨酸、利巴韦林、脱落酸处理下均受到抑制,在水杨酸、利巴韦林结合变温热处理下得到促进,在高浓度脱落酸结合热处理下受到严重抑制,且10μmol/L水杨酸结合热处理的促进效果最好。在适宜热处理、化学脱毒剂结合热处理可获得茶菊完全脱毒苗。【结论】10μmol/L水杨酸浓度结合40℃/32℃昼/夜变温预处理40d能显著提高茎尖分生组织再生频率,获得脱毒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菊 茎尖分生组织 热处理 化学脱毒剂 再生体系 脱毒
下载PDF
两株芽孢杆菌对茶用菊红心菊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孟婷 方馨妍 +5 位作者 葛礼姣 管志勇 陈素梅 房伟民 陈发棣 赵爽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7-1025,共9页
为探讨从不同品种菊花根际土壤中分离的两株芽孢杆菌对茶用菊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茶用菊红心菊为试验材料,研究对照(CK)、接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处理(Ba)、接种枯草芽孢杆菌处理(Bs)、接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处理(Ba+Bs)对... 为探讨从不同品种菊花根际土壤中分离的两株芽孢杆菌对茶用菊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茶用菊红心菊为试验材料,研究对照(CK)、接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处理(Ba)、接种枯草芽孢杆菌处理(Bs)、接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处理(Ba+Bs)对茶用菊红心菊各生育期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菌剂对各生理指标的促生效果显著高于生长期和花期;花期时,菌剂接种处理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茶用菊红心菊收获时品质和产量的提高,其中绿原酸、木犀草苷、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与CK相比平均提高20%左右,且三组接种菌剂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而Ba+Bs处理后红心菊的黄酮含量最高,比CK提高15.64%,同时该处理红心菊的估产量也最高,比CK、Ba和Bs分别提高了152.00%、64.12%和33.61%。综上所述,在茶用菊苗期栽培土壤中混合接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Ba+Bs)可以显著提高红心菊外观品质、花期产量以及茶用品质。本研究结果为今后茶用菊功能微生物有机肥研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茶用菊 促生
下载PDF
茶菊病毒检测与脱除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茜 蔡晓霖 +5 位作者 管志勇 朱波 易利 郑永生 邓邦清 蒋甲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48-1556,共9页
为了检测茶用菊品种病毒感染情况,并研究产业面积较大的福白菊的脱毒技术。本试验采用巢式PCR方法对24个茶用菊品种进行菊花常见8种(类)病毒的检测,比较了5种不同浓度6-苄基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组合的MS培养基对福白菊茎尖的诱导... 为了检测茶用菊品种病毒感染情况,并研究产业面积较大的福白菊的脱毒技术。本试验采用巢式PCR方法对24个茶用菊品种进行菊花常见8种(类)病毒的检测,比较了5种不同浓度6-苄基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组合的MS培养基对福白菊茎尖的诱导效果,并用筛选出的激素配比结合4℃低温和利巴韦林处理对福白菊进行脱毒;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检测福白菊的脱毒株与非脱毒株,并检测植株生长指标、花朵产量以及花朵总黄酮、绿原酸、木樨草苷、异绿原酸A含量,比较脱毒苗与非脱毒苗的差异。结果表明,24个茶用菊品种中感染较为普遍的有两种病毒(CVB、TAV)和两种类病毒(CSVd和CChMVd),其中,感染率最高的为CSVd,高达100%,其次是TAV(91.67%)、CVB(87.50%),而CChMVd的感染率为66.67%。福白菊单株则感染了CVB和CSVd,福白菊茎尖在1 mg·L^(-1) 6-BA和0.1 mg·L^(-1) NAA的MS培养基中生长健壮且出愈率最高。脱毒后的福白菊保持了遗传稳定性,采用脱除病毒的福白菊母本扦插繁育的种苗生产较源自非脱毒种源生产的花朵产量、品质等指标都有显著提高。综上所述,茶用菊品种普遍感染各种病毒,利用茎尖培养可以对福白菊为代表的茶用菊脱毒,脱毒之后福白菊花朵产量和品质均明显提高。本研究结果为茶用菊的脱毒和种源复壮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用菊 福白菊 脱毒 品质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