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诗钟与击钵吟之辨 |
黄乃江
|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
2005 |
4
|
|
2
|
论宛陵体 |
涂序南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3 |
3
|
|
3
|
试论杜甫秦州诗的新变 |
黄小妹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4
|
“酒品”知人 “诗品”知味——二论“中国诗酒文化” |
肖向东
|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5
|
离开与走近——论基督教影响下的闻一多和海子 |
何桂平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1
|
|
6
|
东晋清谈与阅读方式的发展及其诗史意义 |
蔡彦峰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5 |
1
|
|
7
|
侧艳与悲凉交织的诗歌旋律——江总诗歌研究 |
钟翠红
|
《孝感学院学报》
|
2008 |
1
|
|
8
|
“咏物兴怀,见微知著”——也论杜甫陇右诗 |
罗伟倓
|
《湘南学院学报》
|
2018 |
0 |
|
9
|
赵文哲及《媕雅堂词》简析 |
杨莹
|
《陇东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0
|
清初商丘词人群探析 |
胡永启
|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11
|
权德舆诗文风格成因辨析 |
方丽萍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2
|
《张默诗选》:从狂野回归澄明 |
陈国恩
|
《华文文学》
|
2008 |
0 |
|
13
|
王渔洋与顺康之际广陵词坛风会 |
杨莹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4
|
铜仁茶园山庄四位女诗人带来的文化思考 |
郑荐
|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5
|
论清代的赋得体词 |
李睿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6
|
两面罕见的西汉铜镜 |
李学勤
|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7
|
“以诗为词”亦“檃括”创作词调歌曲 |
杨晓霭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8
|
韩愈古诗中的“性情面目”与人物百态 |
葛晓音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9
|
李白为词祖当非虚誉--《菩萨蛮》《忆秦娥》真伪考论 |
王卫星
|
《长江学术》
CSSCI
|
2020 |
1
|
|
20
|
现代体验的古典书写:中野逍遥汉诗的定位与再评价 |
熊啸
刘佳玮
|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