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聊斋志异》悍妇形象及其女性文化 被引量:14
1
作者 黄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30,共6页
悍妇形象出现于《聊斋志异》“女性大观园”中独具一格的女性群体。她们无视封建礼教的约束,不以男人的是非为是非,敢以女性之悍抗衡男性之道,以女性之妒反拨男性之理。表现出对传统女性文化的全面背离和反拨。悍妇现象作为男女不平等... 悍妇形象出现于《聊斋志异》“女性大观园”中独具一格的女性群体。她们无视封建礼教的约束,不以男人的是非为是非,敢以女性之悍抗衡男性之道,以女性之妒反拨男性之理。表现出对传统女性文化的全面背离和反拨。悍妇现象作为男女不平等的封建婚姻制度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悍妇形象 女性文化 传统文化
下载PDF
《聊斋志异》还是《来自一个中国书斋的奇异故事》 被引量:12
2
作者 曾婳颖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78-83,共6页
英国汉学家、翻译家翟里斯将《聊斋志异》选译成英文,但是这不仅仅是翻译,更是对原文的改写。根据列弗维尔的理论,译者的意识形态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为了保证译文能够被接受,译者作为译入语文化社会的一员,作为译文的全权负责者... 英国汉学家、翻译家翟里斯将《聊斋志异》选译成英文,但是这不仅仅是翻译,更是对原文的改写。根据列弗维尔的理论,译者的意识形态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为了保证译文能够被接受,译者作为译入语文化社会的一员,作为译文的全权负责者,作为两个文化的中间人,将译入语文化的接受程度作为了最终的审判标准。本文谨从译者对于"异史氏曰"的处理,找出在其背后操纵的各种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翟里斯 《聊斋志异》 译者 意识形态
下载PDF
幻想与禁锢——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看《聊斋志异》的情爱模式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碧瑶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5-16,23,共3页
蒲松龄是一个想象力异常丰富的作家 ,但是几千年的男权思想却禁锢了他的想象。他在《聊斋志异》中创作出千姿百态的爱情故事 ,但情爱模式却不脱书生、青娥和书生、侠女两类 。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志异》 情爱模式
下载PDF
《聊斋志异》“异史氏曰”叙事艺术论略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尚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3-96,共4页
《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素有"史笔"之称,基因遗传源远流长。这一特殊的叙事模式,艺术创新在于:叙事艺术日臻成熟,提升了文言小说的传统地位;叙事结构统驭连株体故事,拓展了小说的结构章法;记言模式上师承史传,... 《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素有"史笔"之称,基因遗传源远流长。这一特殊的叙事模式,艺术创新在于:叙事艺术日臻成熟,提升了文言小说的传统地位;叙事结构统驭连株体故事,拓展了小说的结构章法;记言模式上师承史传,开创了文言小说的新体例。缺陷与不足是:议论过半,喧宾夺主;封建说教,苍白平庸;偏离正文,松散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异史氏曰 叙事艺术
下载PDF
从《聊斋志异》的“书生”故事看蒲松龄的创作补偿心态 被引量:4
5
作者 侯学智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2-76,共5页
《聊斋志异》中的“书生”故事,很明显地体现出作者的创作补偿心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借艺术幻境补偿在现实中失落的人生目标和尘世欲求;二是通过否定科考、称道“出世”来寻求平衡、消解苦闷;三是借幻想中的美人对书生的相... 《聊斋志异》中的“书生”故事,很明显地体现出作者的创作补偿心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借艺术幻境补偿在现实中失落的人生目标和尘世欲求;二是通过否定科考、称道“出世”来寻求平衡、消解苦闷;三是借幻想中的美人对书生的相知相悦,寻求慰藉,肯定自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文人心结 文化心理 创作补偿
下载PDF
孙犁与《聊斋志异》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龙福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36-47,共12页
孙犁一生与《聊斋志异》有着不解之缘,其为人为文独特品格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与此相关。早年孙犁的小说暗含着《聊斋志异》的"潜文本",这也正是其小说能够焕发出超越时空的文学光彩与魅力的重要保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塑造... 孙犁一生与《聊斋志异》有着不解之缘,其为人为文独特品格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与此相关。早年孙犁的小说暗含着《聊斋志异》的"潜文本",这也正是其小说能够焕发出超越时空的文学光彩与魅力的重要保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塑造了一个染有"狐女"气质色彩的另类女性形象小满儿,显示出不同于主流文学规范的特异之处。晚年他的生活与创作也透露出颇具《聊斋志异》特色的风采情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聊斋志异》 “聊斋风味” “潜文本” 狐女色彩
下载PDF
《聊斋志异》的鬼故事类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裴钰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80-82,共3页
《聊斋志异》出现了大量鬼狐形象,这与中国原始信仰中的信鬼、崇鬼、祀鬼的民间文化渊源有关。这里仅对蒲松龄创造的永不磨灭的鬼魂艺术形象做以类型分析。
关键词 聊斋志异 鬼故事 类型分析
下载PDF
由新见日藏汉籍《十二家灯谜稿》论晚清灯谜对《聊斋志异》的措用
8
作者 任增强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100-107,共8页
新见日本实践女子大学庋藏晚清《十二家灯谜稿》为国内缺藏的谜稿版本,共辑录十二位谜家所做灯谜。就所引小说而言,谜稿中与《聊斋志异》相关的灯谜数量最多,且措用形式多样,对《聊斋志异》的篇目、人物、文句与作者俱有涉及。《十二家... 新见日本实践女子大学庋藏晚清《十二家灯谜稿》为国内缺藏的谜稿版本,共辑录十二位谜家所做灯谜。就所引小说而言,谜稿中与《聊斋志异》相关的灯谜数量最多,且措用形式多样,对《聊斋志异》的篇目、人物、文句与作者俱有涉及。《十二家灯谜稿》体现了《聊斋志异》在晚清通俗化的接受取向,表明《聊斋志异》在晚清时期流传的广度与深度已非其他清代小说可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藏汉籍 《十二家灯谜稿》 《聊斋志异》 措用
下载PDF
论但明伦《聊斋志异》评点中对“奇”的阐释
9
作者 王炜 方健霖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85-91,共7页
但明伦在评点《聊斋志异》时,将“奇”作为核心术语,并通过奇文和奇事两个维度进行阐释。就奇文而言,但明伦以“曲”为奇文的构型准则,将创作中曲折变化的叙事手法拢括在奇文的范畴之内,架构了“奇”与文法层面相对应的叙述方式。就奇... 但明伦在评点《聊斋志异》时,将“奇”作为核心术语,并通过奇文和奇事两个维度进行阐释。就奇文而言,但明伦以“曲”为奇文的构型准则,将创作中曲折变化的叙事手法拢括在奇文的范畴之内,架构了“奇”与文法层面相对应的叙述方式。就奇事而论,但明伦从题材内容的角度确立“幻”为奇事的内核。在奇文与奇事双向同构的批评维度中,但明伦将“奇”与“理”构于一体,围绕“奇”与因果报应的关系建构起特定的逻辑依据,重构了“奇”的原初义涵。这样,“奇”不仅接续独特、殊异的本义,进而还与社会道德准则、伦理规范形成了正向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但明伦 小说评点 《聊斋志异》
下载PDF
《聊斋志异》的劝善主旨研究
10
作者 鲁仪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7-81,共5页
当代学者对《聊斋志异》的研究重心多在其才学方面,而缺少对其道德方面的关注,忽视了它的劝善目的。从小说内容看,其劝人向善的目的是十分明确的。从书中“花妖狐媚、鬼魅精怪”幻想故事并结合当时时代背景看,其不仅反映了现实生活,寄... 当代学者对《聊斋志异》的研究重心多在其才学方面,而缺少对其道德方面的关注,忽视了它的劝善目的。从小说内容看,其劝人向善的目的是十分明确的。从书中“花妖狐媚、鬼魅精怪”幻想故事并结合当时时代背景看,其不仅反映了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劝善思想。蒲松龄将自己对社会、家庭、个人所应具有的道德观念与奇闻异事相融合,通过《聊斋志异》传达给世人。小说通过一则则光怪陆离的短篇小说,以寓庄于谐的方式达成其劝善的主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劝善 主旨
下载PDF
《聊斋志异》梦创作类型及意蕴摭谈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艳玲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9年第6期57-61,共5页
《聊斋志异》梦创作千姿百态,寄寓深远,依照梦的内容可以分为预兆梦、思绪梦两大类。梦是人对现实的主观反映,它或者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或者直接表现现实,基于梦幻的这个特性,《聊斋志异》梦创作的深层意蕴往往呈现出对理想追慕颂扬... 《聊斋志异》梦创作千姿百态,寄寓深远,依照梦的内容可以分为预兆梦、思绪梦两大类。梦是人对现实的主观反映,它或者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或者直接表现现实,基于梦幻的这个特性,《聊斋志异》梦创作的深层意蕴往往呈现出对理想追慕颂扬和对现实否定批评的两极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志异》 梦创作
下载PDF
“疯癫与文明”视域下《聊斋志异》非理性人物形象探析
12
作者 耿鑫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39-43,共5页
福柯指出疯癫是一种文明产物。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众多极富个性的非理性人物形象,他们因行为怪诞、言语癫狂而遭到封建社会的排斥和打压。然而,这群不合时宜的人,实则是心性纯良、勇敢坚毅、爱憎分明的时代觉醒者。在“疯癫... 福柯指出疯癫是一种文明产物。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众多极富个性的非理性人物形象,他们因行为怪诞、言语癫狂而遭到封建社会的排斥和打压。然而,这群不合时宜的人,实则是心性纯良、勇敢坚毅、爱憎分明的时代觉醒者。在“疯癫与文明”的视域下,分析《聊斋志异》中非理性者的性格特点,探寻蒲松龄隐藏在人物形象背后的思想内涵,揭示其塑造非理性人物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疯癫与文明 《聊斋志异》 非理性人物
下载PDF
犹抱琵琶半遮面--翟理斯英译《聊斋志异》文化话语重构研究
13
作者 戴文艺 《蒲松龄研究》 2024年第3期90-102,共13页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是第一个以完整译本形式出版的《聊斋志异》英译本,在英语世界流传甚广,经久不衰,对后世《聊斋志异》的英语重译和其他语种外译产生了重要影响。翟理斯在翻译过程中对《聊斋志异》原文的文化话语...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是第一个以完整译本形式出版的《聊斋志异》英译本,在英语世界流传甚广,经久不衰,对后世《聊斋志异》的英语重译和其他语种外译产生了重要影响。翟理斯在翻译过程中对《聊斋志异》原文的文化话语进行了重构,本文从文本内容的选择性采用、标示性建构和参与者再定位三方面,分析了翟译本的文化话语重构策略,并进一步探索译者翻译策略背后的原因,寻求译本被英语世界成功接受的有效翻译模式,对当代的中国文学外译和中华文化传播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翟理斯 文化话语 重构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翟理斯《聊斋志异选》英译本探析
14
作者 李欣荣 《蒲松龄研究》 2024年第4期52-61,共10页
文章以翟理斯《聊斋志异选》为研究对象,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方面分析其译本取得成功的原因,以期为典籍对外译介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研究发现:就语言维度而言,译者要把握英汉不同的语言特点,调整语序或运用词性来显现原文的逻辑;就文... 文章以翟理斯《聊斋志异选》为研究对象,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方面分析其译本取得成功的原因,以期为典籍对外译介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研究发现:就语言维度而言,译者要把握英汉不同的语言特点,调整语序或运用词性来显现原文的逻辑;就文化维度而言,要根据原文语境,适当选择意译或直译,可使用译语文化中常见的文化意象来对应中文中出现的文化意象,以此传递文化信息;就交际维度而言,要考虑译文读者的阅读期待与需求,合理做出省译、增译等适应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翟理斯 《聊斋志异选》 适应与选择
下载PDF
徐訏小说创作与《聊斋志异》的互文研究
15
作者 韩佳霖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0期1-5,共5页
徐訏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鬼才”作家,他笔下神秘曲折的惊情故事,如《鬼恋》《离魂》等,与中国古典志怪巅峰之作《聊斋志异》有明显的互文性。具体表现在徐訏的小说与《聊斋志异》在空间意象、人物形象和情节模式上都有很强... 徐訏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鬼才”作家,他笔下神秘曲折的惊情故事,如《鬼恋》《离魂》等,与中国古典志怪巅峰之作《聊斋志异》有明显的互文性。具体表现在徐訏的小说与《聊斋志异》在空间意象、人物形象和情节模式上都有很强的相似性。同时因徐訏受过新式教育,受到过西方文学与哲学的影响,相比于《聊斋志异》,徐訏的小说在思想上表现出深刻的哲思意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及男女平等的意识,并在美学风格上呈现“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倾向。新旧交融、中西合璧的写作风格让徐訏小说有了雅俗共赏的特质,这使得他在名家云集的现代文坛开辟出独属于自己的文学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訏 《聊斋志异》 《鬼恋》 唯美主义 新浪漫派 蒲松龄
下载PDF
聊斋公案小说的进步倾向和艺术特色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山龙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17-23,共7页
《聊斋志异》是清初文学巨匠蒲松龄倾毕生心血写成的 “孤愤之书”, 其中颇有几篇以案例为题材主体的公案小说佳作, 如脍炙人口的 《胭脂》、《冤狱》、《诗谳》等。评析这些作品思想上的进步倾向和艺术上的独特成就, 对于领略古代... 《聊斋志异》是清初文学巨匠蒲松龄倾毕生心血写成的 “孤愤之书”, 其中颇有几篇以案例为题材主体的公案小说佳作, 如脍炙人口的 《胭脂》、《冤狱》、《诗谳》等。评析这些作品思想上的进步倾向和艺术上的独特成就, 对于领略古代执法者 “仁爱为本”、“实心为政”的治狱思想, 汲取他们在具体办案中的经验教训, 促进法制文学的昌盛繁茂, 探讨法律文化与社会政治之间的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小说 《聊斋志异》 公案小说
下载PDF
论《聊斋志异》的情节艺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海波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89-93,共5页
情节是构成小说最重要的因素,《聊斋志异》以神奇怪异作为情节构思的基本风格,以曲折离奇作为情节结构的基本模式,以简洁准确的细节刻画作为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刻画人物形象作为情节的最终宗旨,并间以丰富多变,千姿百态的叙事手法,... 情节是构成小说最重要的因素,《聊斋志异》以神奇怪异作为情节构思的基本风格,以曲折离奇作为情节结构的基本模式,以简洁准确的细节刻画作为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刻画人物形象作为情节的最终宗旨,并间以丰富多变,千姿百态的叙事手法,使《聊斋志异》成为情节小说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情节 神奇怪异 曲折离奇 叙事
下载PDF
论《聊斋志异》的叙事角色和叙事视角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海波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6-10,共5页
《聊斋志异》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是名副其实的情节小说,其叙事艺术所取得的成就不容忽视。叙事艺术包括诸多因素,本文仅涉及叙事角色和叙事视角。认为《聊斋志异》是以"传奇式"叙述者为主的多种叙事角色;以全知叙述为主的多种... 《聊斋志异》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是名副其实的情节小说,其叙事艺术所取得的成就不容忽视。叙事艺术包括诸多因素,本文仅涉及叙事角色和叙事视角。认为《聊斋志异》是以"传奇式"叙述者为主的多种叙事角色;以全知叙述为主的多种叙事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叙事角色 叙事视角
下载PDF
清代文言小说对《聊斋志异》的“去同质化”写作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姣婧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70,共10页
《聊斋志异》在清代文言小说的发展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其后的小说家难免会创作出与《聊斋志异》“同质化”的作品,于此,“去同质化”便成为后来者们革新文本与展现自我艺术追求的重要写作路径。在“去同质化”的过程中,小说家或试图... 《聊斋志异》在清代文言小说的发展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其后的小说家难免会创作出与《聊斋志异》“同质化”的作品,于此,“去同质化”便成为后来者们革新文本与展现自我艺术追求的重要写作路径。在“去同质化”的过程中,小说家或试图改造润饰作品的细节,或致力于将模糊之处进行化虚为实的明确与弥缝,抑或扭转小说既有的情节走势。如此多样化的“去同质化”写作不仅为清代文言小说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更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对《聊斋志异》的突破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文言小说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去同质化”写作
下载PDF
《聊斋》至情美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春元 《蒲松龄研究》 2020年第2期5-18,共14页
《聊斋志异》是一部重情之作,全书以情贯穿,情是全书之魂。蒲松龄妙笔摹绘人间情感百态,令《聊斋志异》各色形象获得鲜活的生命力,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聊斋志异》各色形象的至情描写的特征有三:其一是扩大至情内涵,对前人的至情观在... 《聊斋志异》是一部重情之作,全书以情贯穿,情是全书之魂。蒲松龄妙笔摹绘人间情感百态,令《聊斋志异》各色形象获得鲜活的生命力,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聊斋志异》各色形象的至情描写的特征有三:其一是扩大至情内涵,对前人的至情观在继承的基础上拓展与超越,展现多种感人肺腑的至情,丰富了中国的情文化;其二是深刻表现至情的生成发展过程,具有极高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其三是《聊斋志异》各色形象的至情与思想高度融合,两者相得益彰。蒲松龄的至情描写运用了高超的艺术手法,以幻笔写至情,通过种种困难考验表现至情,巧选人物情感的动情点表现至情。蒲松龄的至情描写产生了多方面动人心魄的艺术美,有至情的崇高美、诗意美、极致美和喜剧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至情 崇高美 极致美 诗意美 喜剧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