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跋河南洛阳新出土的一件唐代景教石刻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乃翥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5-73,共9页
2006年洛阳出土的唐代景教石刻残幢,刊有《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一部及景僧清素等人的建幢题记。经文中采用的若干佛教用语,反映出唐代景教意识中融汇汉译佛教概念的情势。至于建幢题记披露的这个景众群体,从姓氏构成上考察,即为一个东... 2006年洛阳出土的唐代景教石刻残幢,刊有《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一部及景僧清素等人的建幢题记。经文中采用的若干佛教用语,反映出唐代景教意识中融汇汉译佛教概念的情势。至于建幢题记披露的这个景众群体,从姓氏构成上考察,即为一个东来粟特的亲族部落。而东都洛阳之建有景教寺院———大秦寺,亦因这一经幢题记的记事,得到确切的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洛阳 景教 经幢 粟特 大秦寺
下载PDF
宗族与村庙——粤西潭村石头庙与潘姓宗族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大鸣 潘争艳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20,共11页
本文以粤西潭村为个案,从乡村社会的信仰仪式与宗族整合和认同的视野入手,分析了该村的村庙与宗族的整合模式,并指出传统生产方式的恢复是民间信仰复兴的最根本的动力。
关键词 潭村 石头庙 宗族 民间信仰
原文传递
包头美岱召泰和门石刻题记考辨 被引量:1
3
作者 姚旭 张景峰 《阴山学刊》 2011年第2期60-62,共3页
泰和门石匾为美岱召留下唯一有文字记载的文物,石刻文字不长,不易弄清楚的地方却很多,对石刻题记中有关五兰妣吉、灵觉寺建立时间等史实进行重新考证,有益于人们对美岱召的认识。
关键词 包头 美岱召 泰和门 石刻题记 五兰妣吉 灵觉寺 大明金国
下载PDF
福建宫庙建筑龙柱艺术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金立敏 《雕塑》 2014年第3期54-56,共3页
龙柱是福建众多宫庙建筑中常见之物,在沿海一带多以石雕形态支撑庙宇。本文通过对福建地区宫庙建筑的田野考察,将其中的龙柱艺术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总结,希望将南派石雕中龙柱艺术的发展、表现和特点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梳理。
关键词 龙柱 石雕 宫庙建筑
原文传递
平城北魏墓葬房形石室探析
5
作者 王秀玲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51-54,共4页
房形石室是北魏平城墓葬中非常有特色的文化现象,本文着重分析这一文化现象出现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房形石室的形制渊源。认为房形石室是汉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汉代墓葬习俗"第宅化"的进一步发展,其形制可能是受青齐地区地面石... 房形石室是北魏平城墓葬中非常有特色的文化现象,本文着重分析这一文化现象出现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房形石室的形制渊源。认为房形石室是汉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汉代墓葬习俗"第宅化"的进一步发展,其形制可能是受青齐地区地面石祠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形石室 汉化 石祠堂
下载PDF
云居寺四座唐代石塔铭文的试析
6
作者 孙勐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15-19,共5页
现存于云居寺的四座唐代石塔——分别为王璬石浮屠(景云二年)、田义起石浮图(太极元年)、李文安石浮图(开元十年)和郑玄泰石浮图(开元十五年)是北京地区现存最早且最为集中的一批石塔。在综合考察这四座石塔铭文的基础上,主要对其文例... 现存于云居寺的四座唐代石塔——分别为王璬石浮屠(景云二年)、田义起石浮图(太极元年)、李文安石浮图(开元十年)和郑玄泰石浮图(开元十五年)是北京地区现存最早且最为集中的一批石塔。在综合考察这四座石塔铭文的基础上,主要对其文例的特点进行辨析,对建塔时间所反映的佛教影响和社会风俗进行了分析,对所涉及的折冲府的正补进行了探讨,对"中兴七年"的蕴义及唐朝前期的政治形势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铭文 唐代 石塔 云居寺
下载PDF
佛足迹图像的传播与信仰(下)——以印度与中国为中心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静杰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80,161,共23页
中国汉文化地区的佛足迹图像,自7世纪中叶玄奘、王玄策带回中印度粉本之后发展起来,从关中周围扩展到四川盆地和东南沿海。明代汉传佛教寺院佛足迹碑图像流行,佛足迹图像中国化过程最终完成。在日本,奈良时代来源于王玄策粉本的药师寺... 中国汉文化地区的佛足迹图像,自7世纪中叶玄奘、王玄策带回中印度粉本之后发展起来,从关中周围扩展到四川盆地和东南沿海。明代汉传佛教寺院佛足迹碑图像流行,佛足迹图像中国化过程最终完成。在日本,奈良时代来源于王玄策粉本的药师寺佛足迹石图像,对江户时代及其以后日本佛足迹图像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足迹图像 佛足迹石 佛足迹碑 玄奘 王玄策
原文传递
安徽省淮北市发现汉代画像石祠 被引量:9
8
作者 朱永德 解华顶 +4 位作者 李玲 马胜 马峰 顾芳 闫艳妮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25,I0001,I0002,I0003,共10页
2019年,安徽省淮北市文物部门清理出两座汉代石祠C1、C2<X 1保存完整,呈“凸”字形结构,前室后龛,内部刻满画像。经研究,这是第一例经考古发现、且配置构件完整无缺的汉代小祠堂。其独特的平面布局,抱鼓石形建筑风格,在全国皆是首次... 2019年,安徽省淮北市文物部门清理出两座汉代石祠C1、C2<X 1保存完整,呈“凸”字形结构,前室后龛,内部刻满画像。经研究,这是第一例经考古发现、且配置构件完整无缺的汉代小祠堂。其独特的平面布局,抱鼓石形建筑风格,在全国皆是首次发现,填补了汉代祠堂研究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北 汉代 画像石 抱鼓石 小祠堂
原文传递
泉州印度教石刻研究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9
9
作者 王丽明 《海交史研究》 2016年第1期122-136,共15页
泉州印度教石刻自印度学者库玛拉耍弥率先向世界介绍以来,吸引了海内外许多学者的兴趣和关注,随着石刻不断被发现,相关研究文章也陆续问世。近百年来的研究,理清了一些历史问题,尤其在石刻的图案解读、所属历史时期、文化艺术渊源、制... 泉州印度教石刻自印度学者库玛拉耍弥率先向世界介绍以来,吸引了海内外许多学者的兴趣和关注,随着石刻不断被发现,相关研究文章也陆续问世。近百年来的研究,理清了一些历史问题,尤其在石刻的图案解读、所属历史时期、文化艺术渊源、制作背景及工匠等方面,已取得丰硕成果。笔者将近百年来的这些研究文章进行回顾总结梳理,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 印度教 印度教石刻 印度教寺
下载PDF
南宋临安大石佛院园林复原研究
10
作者 单怡辰 沈实现 +1 位作者 晋亚日 汪笑雪 《园林》 2024年第5期91-99,共9页
大石佛院是南宋时期西湖最负盛名的寺庙园林之一,至今最远可追溯到公元前秦朝时,当时相传其作为秦始皇揽船石。南宋时期,大佛头作为泛舟西湖北望宝石山的重要地标,是《西湖清趣图》中突出且重要的寺庙园林,其睒电窗的窗式与朱墙壶门是... 大石佛院是南宋时期西湖最负盛名的寺庙园林之一,至今最远可追溯到公元前秦朝时,当时相传其作为秦始皇揽船石。南宋时期,大佛头作为泛舟西湖北望宝石山的重要地标,是《西湖清趣图》中突出且重要的寺庙园林,其睒电窗的窗式与朱墙壶门是南宋时期极具代表性的寺庙建筑形式。在详细考据有关大石佛院的文献古籍和历史绘画的基础上,梳理其历史沿革,并从周边环境、空间布局、建筑形制、园林活动等诸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将大石佛寺分为大石佛院、十三间楼和兜率寺三个部分,并结合《西湖清趣图》进行寺庙内外的复原想象,还原南宋时期大石佛院的园林盛景。大石佛院的复原研究为山地寺庙园林的研究提供较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南宋西湖园林研究的后续展开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园林 大石佛寺 寺庙园林 园林复原 山地园林 西湖园林
下载PDF
《敕赐景会寺重建碑记》校录及相关问题考证
11
作者 吴浩军 《河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21,共8页
地处青藏高原北缘、河西走廊中部、甘青交通要道的景会寺遗存有明代碑刻一通,是研究明代边镇治理及河西地区佛教活动的重要文献资料。文章对碑文重作释录,并就碑文撰写者赵锦、书丹者王继祖及寺庙建修者沙迦舍念、罗谷领真的生平事迹进... 地处青藏高原北缘、河西走廊中部、甘青交通要道的景会寺遗存有明代碑刻一通,是研究明代边镇治理及河西地区佛教活动的重要文献资料。文章对碑文重作释录,并就碑文撰写者赵锦、书丹者王继祖及寺庙建修者沙迦舍念、罗谷领真的生平事迹进行考证,同时对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播活动情况略作申述,以彰显其在西北史地研究和地方文化资源挖掘利用等方面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敕赐景会寺重建碑记》 景会寺 赵锦 罗谷领真 藏传佛教 河西走廊
下载PDF
遥参亭《泰邑合山会姓氏碑及志序》刻立年代新证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兴彬 《泰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0-14,共5页
泰山现存香社组织“合山会”八次刻立共十五通碑,其中,唯藏于岱庙遥参亭一组《泰邑合山会姓氏碑及志序》无确切年代(有学者曾推测为清咸丰九年)。然而,细读该碑题刻,发现内有笔者故里之村名和包含笔者仲曾祖父在内的一组香社成员姓名,... 泰山现存香社组织“合山会”八次刻立共十五通碑,其中,唯藏于岱庙遥参亭一组《泰邑合山会姓氏碑及志序》无确切年代(有学者曾推测为清咸丰九年)。然而,细读该碑题刻,发现内有笔者故里之村名和包含笔者仲曾祖父在内的一组香社成员姓名,遂考之故里现存民国十二年(1923)《三次重修关帝庙碑》以及十修《泰安赵氏家谱》,并采访堂祖父后又得到许多独有的口述资料,最终确认,该碑实际刻立于民国八年(19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立年代 《三次重修关帝庙碑》 口述回忆 己未岁
原文传递
崇政殿建筑石雕构件艺术探究
13
作者 王鹤 李含瑶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期246-249,共4页
文章以崇政殿为例,通过对其石雕的材料使用概况、构件艺术分类及纹样装饰特点等方面进行探究,发现并梳理了石材布局及应用,分析并归纳了构件位置及特点,绘制并总结了纹样形态及内涵。指出宫殿建筑石雕装饰艺术的形成与时代背景、地理环... 文章以崇政殿为例,通过对其石雕的材料使用概况、构件艺术分类及纹样装饰特点等方面进行探究,发现并梳理了石材布局及应用,分析并归纳了构件位置及特点,绘制并总结了纹样形态及内涵。指出宫殿建筑石雕装饰艺术的形成与时代背景、地理环境以及民俗文化息息相关,为沈阳故宫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故宫 建筑石雕 崇政殿 文化遗产
下载PDF
内蒙古广化寺石质文物病害分析与防治策略
14
作者 范淑花 车志晖 +1 位作者 孙金松 腾和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8期311-313,共3页
内蒙古广化寺石质文物因其独具特色的雕刻技法、历史宗教文化传承及民族融合思想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目前广化寺石质文物面临危岩崩落、裂隙渗水、表层风化剥落等严峻的病害问题。针对石质文物主要病害,分析造成病害的原因,并提出针... 内蒙古广化寺石质文物因其独具特色的雕刻技法、历史宗教文化传承及民族融合思想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目前广化寺石质文物面临危岩崩落、裂隙渗水、表层风化剥落等严峻的病害问题。针对石质文物主要病害,分析造成病害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防治策略,以科学保护广化寺石质文物,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质文物 风化病害 广化寺 内蒙古
下载PDF
早期佛教美术中的三宝标图像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雯雯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3-41,共9页
三宝标是佛教中重要的标志之一,由于史料与实例的缺乏,这一标志虽被大量提及,却一直没有被清晰地梳理出来。本文通过对古代印度桑奇、巴尔胡特、阿玛拉瓦蒂等佛塔浮雕,综合南印度的巴贾石窟与贝德萨石窟等三宝标样式进行分析。三宝标图... 三宝标是佛教中重要的标志之一,由于史料与实例的缺乏,这一标志虽被大量提及,却一直没有被清晰地梳理出来。本文通过对古代印度桑奇、巴尔胡特、阿玛拉瓦蒂等佛塔浮雕,综合南印度的巴贾石窟与贝德萨石窟等三宝标样式进行分析。三宝标图案在早期虽被耆那教美术吸收,但至少在公元前1世纪时即成为佛教的标志,并作为装饰图样融入到佛塔、石窟与佛足石的雕刻中,并随之流传至亚洲的其他国家与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宝标 印度 佛塔 石窟寺
下载PDF
闽南庙宇建筑石雕装饰艺术特色探析——以晋江安海龙山寺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章晶 《莆田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94-98,108,共6页
简述闽南庙宇建筑石雕装饰艺术的形成与闽南的地理环境、 人文风俗以及惠安石雕工艺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以晋江安海龙山寺为例 探析闽南石雕雕刻技法及工艺 以及龙山寺中的建筑石雕构件艺术分类及装饰特点 为当代庙宇建筑的传承与发展... 简述闽南庙宇建筑石雕装饰艺术的形成与闽南的地理环境、 人文风俗以及惠安石雕工艺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以晋江安海龙山寺为例 探析闽南石雕雕刻技法及工艺 以及龙山寺中的建筑石雕构件艺术分类及装饰特点 为当代庙宇建筑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庙宇 建筑石雕 装饰艺术 龙山寺
下载PDF
从石刻看明清时期云南的诸葛亮崇拜
17
作者 李丹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26-133,共8页
石刻作为一种具有文物性质的文献,记载着各地的历史与文化,比如云南境内就留存着一些与“武侯祠”有关的石刻,从中可见明清时期云南地区的诸葛亮崇拜。这些石刻集中在滇中与滇西两地,滇中地区(包括昆明、曲靖、楚雄和玉溪)的石刻反映的... 石刻作为一种具有文物性质的文献,记载着各地的历史与文化,比如云南境内就留存着一些与“武侯祠”有关的石刻,从中可见明清时期云南地区的诸葛亮崇拜。这些石刻集中在滇中与滇西两地,滇中地区(包括昆明、曲靖、楚雄和玉溪)的石刻反映的是对于“圣人教化之功”的崇拜,滇西地区(主要集中于保山和大理)的石刻反映的是对于“神明庇庥之功”的崇拜。从本质上来说,这些石刻中体现的诸葛亮崇拜都是云南各民族对中原地区汉文化的认同。这种历史文化现象不仅推进了云南各民族的团结与进步,还促进了云南各民族的交融与发展,更为云南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民俗文化和丰富的精神余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云南石刻 武侯祠 诸葛亮崇拜 精神余韵
下载PDF
元代泉州印度教遗存“金翅鸟石刻”的重新解读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丽明 《海交史研究》 2020年第2期105-115,共11页
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以下简称“海交馆”)收藏有元代遗留下来的印度教石刻近三百方,其中两类疑似“金翅鸟”的图像争议颇大。本文将这两类石刻造像与古代中印金翅鸟图像及印度教神庙上的类似石刻进行比较研究,认为“金翅鸟”的... 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以下简称“海交馆”)收藏有元代遗留下来的印度教石刻近三百方,其中两类疑似“金翅鸟”的图像争议颇大。本文将这两类石刻造像与古代中印金翅鸟图像及印度教神庙上的类似石刻进行比较研究,认为“金翅鸟”的判定并不合适。其独特造像的形成缘于其时泉州工匠对印度教神庙及祭坛装饰石图案的模仿、理解与创作,因而无论在印度还是在中国皆未发现完全相似的图像雕刻。它们是古代中印文化交流互动的精彩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印度教石刻 印度教神庙 装饰石 金翅鸟
下载PDF
《大唐龙兴观灯台颂并序》石刻研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森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16-118,共3页
《大唐龙兴观灯台颂并序》石刻是一件记载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青州州县官员集体尊崇道佛二教事迹的珍贵历史文物,具有补史之缺、证史之实、纠史之谬的重要历史价值。从石刻出土地点发现了唐代青州龙兴观遗址,填补了青州道教研究的一... 《大唐龙兴观灯台颂并序》石刻是一件记载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青州州县官员集体尊崇道佛二教事迹的珍贵历史文物,具有补史之缺、证史之实、纠史之谬的重要历史价值。从石刻出土地点发现了唐代青州龙兴观遗址,填补了青州道教研究的一个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唐龙兴观灯台颂并序〉石刻 青州 龙兴观
下载PDF
《睿宗大圣真观施食台记》石幢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莲香 《华夏考古》 CSSCI 2000年第1期75-79,共5页
Ruizong Dashengzhenguan Shishi Tai ji was inscribed in the 11th year of Tianbao under the reign of Emperor Xuanzong of the Tang Dynasty. According to the inscrip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ocation and the erection... Ruizong Dashengzhenguan Shishi Tai ji was inscribed in the 11th year of Tianbao under the reign of Emperor Xuanzong of the Tang Dynasty. According to the inscrip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ocation and the erection time of the stone post and thus provides new materials to the studies of the Taoism of the Tang Dynas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睿宗大圣真观施食台记》 石幢 中国 文物考古 形制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