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清人整理研究扬州隋唐五代石刻文献的成就与局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文才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108-118,共11页
清代金石学大盛,在此学术风气影响下,清代地志著作开始著录石刻文献,扬州地志著作著录隋唐五代石刻文献,始于《(雍正)扬州府志》,其后渐夥。清人整理、研究扬州隋唐五代石刻文献,学术成就卓著、学术贡献良多,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保... 清代金石学大盛,在此学术风气影响下,清代地志著作开始著录石刻文献,扬州地志著作著录隋唐五代石刻文献,始于《(雍正)扬州府志》,其后渐夥。清人整理、研究扬州隋唐五代石刻文献,学术成就卓著、学术贡献良多,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保存扬州地方史料、弥补正史资料不足;研究扬州史地问题、纠正相关记述讹误;开阔学术视野、更新历史观念;友朋切磋共勉、推进学术发展;拓展学术研究范畴、提供文献考稽线索。清人整理研究扬州隋唐五代石刻文献,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诸如:过于注重石刻文字的释疑考辨,尚未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学术探索;某些学者心态或动机存在问题,搜集、保存石刻文献,并非出于学术研究,而是基于猎奇心理,甚或收藏石刻以矜人自夸;存在一些常识性错误,以及重复著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金石学 扬州 隋唐五代 石刻文献
下载PDF
石刻文献的多维面相与多元研究谫论
2
作者 罗昌繁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目前的石刻文献研究主要体现在史料的比勘验照、查漏补缺意义上。实际上,石刻具有多维面相,兼有物质载体与文献内容的双重意义,其研究角度亦可多元。已有的石刻研究,主要存在重文字轻图像、重碑志轻题识、重作者轻书者石工拓工、重静态... 目前的石刻文献研究主要体现在史料的比勘验照、查漏补缺意义上。实际上,石刻具有多维面相,兼有物质载体与文献内容的双重意义,其研究角度亦可多元。已有的石刻研究,主要存在重文字轻图像、重碑志轻题识、重作者轻书者石工拓工、重静态石本轻动态立石与流通、重出土石本轻传世纸本、重汉字轻非汉字、轻石刻主体研究等偏向。有关石刻研究,除了传统的语言文字学与历史文化视角,还可在文本学、物质文化、空间文化、视觉文化、阅读史等视角进行拓新考察。要拓新多元研究视角,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培养研究人员的石刻主体研究观念,将石刻从作为史料的“身份定位”与传世文献之“附庸”的角色里解放出来,单独予以主体性观照。另外,在当今学科体制下,对石刻进行学科意义层面的提升,有利于石刻文献研究朝多元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刻学 石刻文献 文化 物质 多元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石刻文献文字研究综述
3
作者 李祥兰 张颖慧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1-16,共6页
魏晋南北朝石刻文献是我国浩如烟海的石刻文献的一部分,自宋代以来,石刻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日盛,其中以清代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厚。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汉字发展史上今文字阶段重要的过渡时期,它上承汉隶揩化,下启唐宋楷书的定形,研究价值相当... 魏晋南北朝石刻文献是我国浩如烟海的石刻文献的一部分,自宋代以来,石刻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日盛,其中以清代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厚。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汉字发展史上今文字阶段重要的过渡时期,它上承汉隶揩化,下启唐宋楷书的定形,研究价值相当重要。梳理此时期石刻文献文字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必要和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石刻文字 综述
下载PDF
宋代石刻题名辨正
4
作者 和艳芳 《中国文字研究》 2019年第2期121-129,共9页
定名是石刻拓本研究最基础的工作,规范、准确的题名有利于拓片的高效使用。宋代拓本的著录,偶有题名错误或不规范的现象。本文全面考察宋代石刻拓本,对其题名进行勘误、规范,以期裨益于宋代石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关键词 宋代石刻 题名 辨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