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须生物活性成分的初步研究──玉米须多糖及其免疫增强作用 被引量:63
1
作者 汤鲁宏 丁霄霖 +2 位作者 尤丽芬 顾巍慧 俞富荣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1995年第4期319-324,共6页
经过系统的筛选首次从玉米须中分离提取了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生物活性成分。运用离子交换、分级沉淀、Sephrose柱层析等手段对此成分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离和纯化。初步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此成分属多糖类化合物。
关键词 玉米须 多糖 干扰素 生物活性 免疫作用 中草药
下载PDF
玉米须中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组分的筛选及其作用 被引量:22
2
作者 姜彤伟 徐建 +2 位作者 王晓明 陈雪松 邱智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3-436,共4页
目的:提取玉米须中具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D)作用的活性组分,为进一步开发治疗痛风的中药新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测定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尿酸和超氧离子的生成量,得出玉米须不同溶剂提取物(乙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 目的:提取玉米须中具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D)作用的活性组分,为进一步开发治疗痛风的中药新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测定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尿酸和超氧离子的生成量,得出玉米须不同溶剂提取物(乙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及不同溶剂(水和10%、30%、50%、70%、90%乙醇)纯化得到的活性组分对XOD活性抑制率,以确定活性组分,并将其与阳性对照药别嘌醇进行XOD活性半数抑制率(IC50)比较。结果:乙酸乙酯提取物XOD活性抑制率最高,为(25.60±1.01)%;与其他各组比较,经50%乙醇纯化得到的活性组分XOD活性抑制率最高,为(60.90±1.27)%。与阳性药别嘌醇进行比较,通过测定尿酸生成量得出50%乙醇纯化得到的活性组分对XOD的IC50为6.00 mg.L-1,别嘌呤醇对XOD的IC50为1.10 mg.L-1;而通过测定超氧离子生成量得出50%乙醇纯化得到的活性组分对XOD的IC50为4.50 mg.L-1,别嘌呤醇对XOD的IC50为1.05 mg.L-1。结论:玉米须中抑制XOD的活性组分为经50%乙醇纯化得到的活性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痛风 黄嘌呤氧化酶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玉米须中芦丁的提取工艺及检测 被引量:21
3
作者 赵海福 魏彦明 +3 位作者 董晓宁 王廷璞 赵强 刘文博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64-972,共9页
为探讨玉米(Zea mays)须中芦丁提取工艺和检测条件,本试验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回流时间和超声时间4个因素,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玉米须中芦丁的提取工艺,并将最佳工艺条件提取的芦丁样品进行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测定。结果表明,玉米... 为探讨玉米(Zea mays)须中芦丁提取工艺和检测条件,本试验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回流时间和超声时间4个因素,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玉米须中芦丁的提取工艺,并将最佳工艺条件提取的芦丁样品进行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测定。结果表明,玉米须中芦丁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9%、液料比30mL∶1g、回流时间1.7h以及超声时间36min。在该工艺条件下,玉米须芦丁含量为12.152mg.g-1,且经紫外、红外光谱测定,其主要官能团吸收峰显著,HPLC检测重现性好。说明该工艺对玉米须中芦丁的提取优化效果显著,为玉米须深层次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芦丁 响应面法
下载PDF
玉米须多糖提取及其含量测定方法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娟 杨光 韩晓强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5年第5期9-10,共2页
目的:优化玉米须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含量测定方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玉米须多糖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对玉米须多糖进行含量测定,在其它指标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单指标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通过实验摸索寻找... 目的:优化玉米须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含量测定方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玉米须多糖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对玉米须多糖进行含量测定,在其它指标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单指标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通过实验摸索寻找稳定性好、重现性高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优化了玉米须多糖的提取工艺,使玉米须多糖的提取效率大大提高。结论:此种方法对于提取和测定多糖类成分应是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多糖 含量测定 提取工艺
下载PDF
玉米须黄酮提取物对改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萍 宋娟 +5 位作者 李清漪 张奇 崔红霞 关宝生 赵玉杰 宋志斌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34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玉米须黄酮提取物对改良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疗效。方法选取56只Wistar大鼠,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苯溴马隆组,玉米须黄酮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建立改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并给予相应... 目的探讨玉米须黄酮提取物对改良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疗效。方法选取56只Wistar大鼠,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苯溴马隆组,玉米须黄酮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建立改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并给予相应药物干预,于踝关节造模后12、24、36、48 h测量各组大鼠右侧踝关节周长并计算肿胀度;给药7 d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尿酸(UA)水平。结果模型组在各时间节点的关节肿胀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在踝关节造模24 h后,秋水仙碱组,黄酮提取物高、中剂量组的踝关节肿胀度均低于模型组(P<0.05)。给药7 d后,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和UA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黄酮提取物高、中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大鼠血清IL-1β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黄酮提取物高、中剂量组及苯溴马隆组大鼠血清UA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玉米须黄酮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L-1β的表达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炎症反应,降低U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黄酮 玉米须 白细胞介素-1Β 尿酸
下载PDF
玉米须脂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翟向阳 马美英 +2 位作者 张德才 吴德恒 周鸿立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33-35,共3页
从吉林省吉林地区产玉米的花柱和柱头中,分别经石油醚和乙醇提取、柱层析粗分、制备性薄层板细分、混合溶剂重结晶得到两个化合物,通过高效薄层、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分别确定为亚油酸(Ⅰ)和β-谷甾醇(Ⅱ),其中亚油酸(Ⅰ)是在玉米须中... 从吉林省吉林地区产玉米的花柱和柱头中,分别经石油醚和乙醇提取、柱层析粗分、制备性薄层板细分、混合溶剂重结晶得到两个化合物,通过高效薄层、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分别确定为亚油酸(Ⅰ)和β-谷甾醇(Ⅱ),其中亚油酸(Ⅰ)是在玉米须中首次分离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亚油酸 Β-谷甾醇
下载PDF
均匀设计优选玉米须中总黄酮和多糖的水提工艺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元清 严建业 +3 位作者 陈志文 陈晓莉 胡波 谷阿龙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4-106,共3页
试验设定提取次数、浸泡时间、提取时间、溶媒用量等为影响因素,以多糖浸出量、黄酮浸出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均匀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浸泡90min,提取2次,加水量为38,36倍,提取时间1.75... 试验设定提取次数、浸泡时间、提取时间、溶媒用量等为影响因素,以多糖浸出量、黄酮浸出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均匀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浸泡90min,提取2次,加水量为38,36倍,提取时间1.75,1.5h。在该提取条件玉米须中黄酮和多糖的提取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均匀设计 提取工艺 黄酮 多糖
下载PDF
玉米须多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文竹 于志鹏 +2 位作者 于一丁 刘博群 刘静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89-292,共4页
玉米须多糖是玉米须营养成分中含量最高的功能因子,其分子质量较大,分子结构复杂,具有调节血糖、抑制肿瘤生长、调节机体免疫及抗氧化等多种功能特性。文章综述了玉米须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玉米须 多糖 纯化 结构鉴定 功效活性
下载PDF
玉米须蚕茧总皂苷提取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坦 申野 +5 位作者 吕刚 杜培革 张成义 田丹 安丽萍 左红香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331-333,共3页
目的 为充分利用玉米须蚕茧资源,研究提取玉米须蚕茧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选用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温度和加水倍数作为考查因素,采用纯物理的工艺流程从玉米须中提取总皂苷,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玉米须蚕茧总皂苷的提取工... 目的 为充分利用玉米须蚕茧资源,研究提取玉米须蚕茧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选用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温度和加水倍数作为考查因素,采用纯物理的工艺流程从玉米须中提取总皂苷,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玉米须蚕茧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玉米须蚕茧总皂苷提取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为1:20,60℃回流提取1.5h.结论 可以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玉米须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蚕茧 总皂苷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玉米须绞股蓝复合提取总黄酮工艺及其降压片的制备
10
作者 刘霞 马泽刚 马林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36-140,230,共6页
以玉米须(stigma maydis)、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1∶1)为提取原料,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提取溶剂、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等单因素考察对复合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总黄... 以玉米须(stigma maydis)、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1∶1)为提取原料,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提取溶剂、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等单因素考察对复合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最后将优化提取的总黄酮过D101大孔吸附树脂精制后制备成降压片。结果表明,复方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10,50℃下提取3.5 h。制备的片剂质量(片重差异±5.1%,脆碎度0.83%,崩解时限2.41 min)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片剂的有关规定,并且降压片能降低SHR大鼠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stigma maydis)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 总黄酮 提取工艺 降压片 制备
下载PDF
玉米须水提液喷雾干燥工艺优选 被引量:7
11
作者 谢彩侠 刘蕊 +2 位作者 白雁 简守珺 高颖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22,共4页
目的:优选玉米须水提液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玉米须配方颗粒的制备提供参考。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总黄酮、总多糖含量及出粉率、水分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进风温度、空气流量和进料量对玉米须水提液喷雾干燥工艺的... 目的:优选玉米须水提液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玉米须配方颗粒的制备提供参考。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总黄酮、总多糖含量及出粉率、水分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进风温度、空气流量和进料量对玉米须水提液喷雾干燥工艺的影响。采用UV测定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检测波长分别为400,490 nm。结果: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80℃,进料量20%,空气流量800 L·h-1。总黄酮、总多糖质量分数及水分、出粉率平均值分别为0.14%,2.71%,5.81%,91.33%。结论:优化的喷雾干燥工艺稳定可行,为玉米须配方颗粒的品种开发和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水分 喷雾干燥 总黄酮 总多糖 出粉率
原文传递
超滤分离制备玉米须粗多糖及其促益生菌增殖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宫春宇 徐硕 +1 位作者 徐先梅 刘羽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66-171,共6页
运用红外、电镜扫描分析玉米须超滤多糖的结构,化学法分析其成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单糖组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其矿物质元素组成,同时还通过添加该多糖制作酸奶,分析其对酸奶中益生菌的促增殖作用。结果表明:该粗多糖表面结构... 运用红外、电镜扫描分析玉米须超滤多糖的结构,化学法分析其成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单糖组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其矿物质元素组成,同时还通过添加该多糖制作酸奶,分析其对酸奶中益生菌的促增殖作用。结果表明:该粗多糖表面结构呈现出边缘带分枝的片状结构和大小不均的杆柱状形态,表面平整光滑;主要成分为多糖(35.43%)和蛋白质(34.51%),还含有灰分(4.78%),少量的总黄酮和总酚,基本不含脂肪;其富含K、Mg、P、Fe和Ca元素,其中K元素含量最高,达1196.90 mg/100 g,Zn、Na和Al元素含量较低;主要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其摩尔比约为1∶0.31∶0.32∶1.39∶3.06∶0.60,不含有半乳糖醛酸和木糖,但可能含有2个未知单糖;活性研究发现,其可以促进酸奶中乳酸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多糖 扫描电镜 单糖
下载PDF
玉米须的HPLC指纹图谱 被引量:7
13
作者 谢彩侠 刘蕊 +2 位作者 白雁 谢惠英 王丽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4-66,共3页
目的:建立玉米须HPLC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检测波长273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流速0.8 m L·min-1,以甲醇(A)-0.2%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结果:24批样... 目的:建立玉米须HPLC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检测波长273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流速0.8 m L·min-1,以甲醇(A)-0.2%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结果:24批样品中的色谱峰得到了有效分离,确定了18个共有峰,其中11号峰是芦丁,15号峰是芹菜素。结论:HPLC指纹图谱对饮片的质量评价分类也应参考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本实验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为玉米须饮片质量标准的评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质量标准
原文传递
正交试验优化玉米须蒲公英复合饮料配方 被引量:7
14
作者 乔兴 李双琦 李燮昕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0-63,共4页
以玉米须、蒲公英为原料,研究玉米须蒲公英复合饮料的配方,并对影响其稳定性的稳定剂进行讨论。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配方为以饮料总质量为基准,玉米须蒲公英汁液质量比6∶4、玉米须蒲公英混合汁添加量30%、柠檬酸添加量0.04%、蜂蜜添加... 以玉米须、蒲公英为原料,研究玉米须蒲公英复合饮料的配方,并对影响其稳定性的稳定剂进行讨论。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配方为以饮料总质量为基准,玉米须蒲公英汁液质量比6∶4、玉米须蒲公英混合汁添加量30%、柠檬酸添加量0.04%、蜂蜜添加量3%、稳定剂添加量0.25%。该复合饮料色泽淡黄透明,具有明显的玉米须的甘甜和蒲公英的特殊风味,清甜适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玉米须 复合饮料 加工工艺
下载PDF
玉米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宗锴 张金玲 +3 位作者 郭丽娜 马玉坤 王琳琳 刘吉成 《化工时刊》 CAS 2022年第7期23-31,共9页
玉米须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玉米须中含有丰富多样的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萜类、甾醇类、皂苷类、多糖、氨基酸、有机酸以及其他类化合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米须除了具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等传统作用外,还具有抗癌、... 玉米须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玉米须中含有丰富多样的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萜类、甾醇类、皂苷类、多糖、氨基酸、有机酸以及其他类化合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米须除了具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等传统作用外,还具有抗癌、抗氧化、降低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及神经保护等作用。近几年从玉米须中分离得到许多新化合物,本文系统检索了玉米须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其不同类型的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等进行总结,并对玉米须的食疗和美容保健品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为玉米须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化学成分 研究进展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玉米须饮料生产工艺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朴惠顺 施溯筠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研究玉米须饮料的生产工艺条件,探讨稳定剂添加的最佳配伍.[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和直观分析法确定玉米须饮料的生产工艺条件和稳定剂的最佳配伍.[结果]玉米须饮料最佳提取时间为1 h,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水量为玉米须质量的60倍... [目的]研究玉米须饮料的生产工艺条件,探讨稳定剂添加的最佳配伍.[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和直观分析法确定玉米须饮料的生产工艺条件和稳定剂的最佳配伍.[结果]玉米须饮料最佳提取时间为1 h,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水量为玉米须质量的60倍;稳定剂的最佳配伍为0.3 g/L海藻酸钠,0.2 g/L柠檬酸三钠,0.3 g/L羧甲基纤维素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食品工艺学 辅药
下载PDF
玉米须煎剂对黄疸型肝炎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爱华 马玉杰 陈沛林 《中国药师》 CAS 2009年第4期486-487,共2页
目的:探讨玉米须煎剂对黄疸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诊断黄疸型肝炎患者54例。分为:对照组(n=24),予以普通退黄、保肝等治疗;治疗组(n=30),在此基础上加用玉米须煎剂,共治疗14d。动态观察患者肝脏超声影像学改变、总胆红素(... 目的:探讨玉米须煎剂对黄疸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诊断黄疸型肝炎患者54例。分为:对照组(n=24),予以普通退黄、保肝等治疗;治疗组(n=30),在此基础上加用玉米须煎剂,共治疗14d。动态观察患者肝脏超声影像学改变、总胆红素(Tbil)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等化验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退黄、保肝等化验指标及肝脏彩超影像学的恢复率均较高(P<0.05)。结论:玉米须煎剂能利胆退黄,改善黄疸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黄疸型 玉米须
下载PDF
均匀设计微波法提取玉米须中β-谷甾醇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文竹 于志鹏 +2 位作者 于一丁 何帅 刘静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9-22,共4页
建立微波法提取玉米须β-谷甾醇的最佳提取工艺模型。采用微波萃取提取玉米须中的β-谷甾醇物质,并通过混合因素均匀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功率,液固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6个因素对玉米须β-谷甾醇含量的影响。通过Matlab软... 建立微波法提取玉米须β-谷甾醇的最佳提取工艺模型。采用微波萃取提取玉米须中的β-谷甾醇物质,并通过混合因素均匀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功率,液固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6个因素对玉米须β-谷甾醇含量的影响。通过Matlab软件处理所得试验数据可知,提取时间、温度与提取β-谷甾醇的含量成反比,乙醇浓度,液固比与提取β-谷甾醇的含量成正比,提取功率、提取次数的相关系数较小可忽略。经软件分析可知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微波提取时间5min,乙醇浓度95%,提取温度20℃,液固比30:1(mL/g),β-谷甾醇的含量为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检测 Β-谷甾醇 玉米须 微波提取 均匀设计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玉米须多糖氧化脱色工艺 被引量:6
19
作者 宫春宇 余世锋 郑喜群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1-34,共4页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以脱色率为响应值,对玉米须多糖脱色中的过氧化氢添加量、脱色时间和p H三个主要因素进行优化。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过氧化氢添加量0.15∶1(V∶V),p H为12,脱色3...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以脱色率为响应值,对玉米须多糖脱色中的过氧化氢添加量、脱色时间和p H三个主要因素进行优化。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过氧化氢添加量0.15∶1(V∶V),p H为12,脱色3 h,脱色温度40℃。采用此工艺,在多糖浓度10 mg/m L时,玉米须多糖实际脱色率达69.3%,多糖保留率6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多糖 响应面法 脱色
下载PDF
玉米须水煎液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晨曦 董文婷 +1 位作者 霍金海 王伟明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112,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玉米须水煎液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作用的改善,探讨其降糖作用机制。方法: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均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并结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复制Ⅱ型糖尿病模型。将成模后的大鼠分成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0. ... 目的:通过观察玉米须水煎液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作用的改善,探讨其降糖作用机制。方法: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均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并结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复制Ⅱ型糖尿病模型。将成模后的大鼠分成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0. 2 g/kg组和玉米须21. 6 g/kg、10. 8 g/kg、5. 4 g/kg组,各组大鼠给药4周后,测大鼠空腹血糖值、糖原含量、胰岛素含量(IN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PX)含量,并观察肝脏和骨骼肌的病理状态。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均明显升高;经灌胃玉米须水煎液后,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值和胰岛素含量,显著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显著升高肝脏和骨骼肌中的糖原含量、SOD和GSH-PX活力,显著降低肝脏和骨骼肌中MDA含量,并呈剂量依赖性;同时可改善肝脏和骨骼肌的病理状态。结论:玉米须水煎液降糖作用机制是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促进糖原合成,减少糖原分解,增强肝脏、骨骼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改善胰岛素的抵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Ⅱ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