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SA与立体定向框架辅助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孙霄 陶英群 +7 位作者 金海 许峰 李晓秋 王新红 杨兴旺 王宇 徐梦婷 王俊和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74-677,共4页
目的对比机器人立体定向手术辅助系统(ROSA)与立体定向框架辅助脑内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立体定向框架辅助... 目的对比机器人立体定向手术辅助系统(ROSA)与立体定向框架辅助脑内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立体定向框架辅助和ROSA辅助脑内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立体定向框架组(A组)和ROSA组(B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出血至手术时间、出血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的手术时间[(27.3±8.4)min]和再出血发生率(1.7%,3/172)均小于A组[手术时间:(44.2±7.7)min,再出血发生率:8.7%(17/196)](均P〈0.01)。A组有12例(6.1%)术后发生颅内感染,B组则无一例发生颅内感染,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组的术后拔管时间分别为(2.5±0.7)d和(1.2±0.5)d(P〈0.001)。B组的发病后30d病死率低于A组[分别为2.3%(4/172)和9.2%(18/196),P=0.006]。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与立体定向框架辅助手术相比,ROSA辅助手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拔管时间,并降低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及发病后30d的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神经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机器人立体定向手术辅助系 立体定向框架
原文传递
手术机器人辅助与立体定向框架下脑深部电刺激术精准度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任虹宇 马俊 +3 位作者 何森 司昊天 何承 李永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01-1403,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机器人辅助与立体定向框架下脑深部电刺激术(DBS)精准度的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10月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符合DBS手术指征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机器人手术组和Le... 目的探讨手术机器人辅助与立体定向框架下脑深部电刺激术(DBS)精准度的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10月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符合DBS手术指征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机器人手术组和Leksell框架手术组, 每组患者各10例, 其中行双侧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术18例, 2例为苍白球内侧部(GPI), 共计植入电极40根, 术后分别计算两组靶点在X轴、Y轴、Z轴的误差, 运用3D欧几里得距离测算法计算出两组设计电极靶点与实际电极靶点空间内的直线距离以及偏差平均值。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机器人组的实际电极位置在X轴、Z轴上非常接近设计位置,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0、1.020, P>0.05);机器人组的实际电极位置在Y轴较设计电极位置偏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10, P<0.05);Leksell框架组的实际电极位置在X轴较设计电极位置存在偏差,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2, P<0.05);Leksell框架组的实际电极位置在Y轴较设计电极位置存在偏差,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1, P<0.05);Leksell框架组的实际电极位置在Z轴较设计电极位置存在偏差,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0, P<0.05);机器人组平均靶点误差(1.34±0.53) mm, Leksell框架组平均靶点误差(1.89±1.44) mm, 机器人组电极植入精准度较Leksell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9, P<0.05)。结论手术机器人辅助DBS手术较立体定向框架下DBS手术的精准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术 精准度 手术机器人 立体定向框架
原文传递
CT结合脑立体定向仪定位切除颅内病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康健 谭启富 +1 位作者 孙克华 华长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 :研究 CT结合脑立体定向仪定位切除颅内病灶的效果。 方法 :对 2 2例病变直径 <1.5~ 3.5 cm患者采用 CT结合脑立体定向仪定位 ,显微镜下切除病灶。 结果 :2 2例患者中 ,2例肺癌脑转移行肉眼全切 ,3例胶质瘤行大部切除 ,余 1... 目的 :研究 CT结合脑立体定向仪定位切除颅内病灶的效果。 方法 :对 2 2例病变直径 <1.5~ 3.5 cm患者采用 CT结合脑立体定向仪定位 ,显微镜下切除病灶。 结果 :2 2例患者中 ,2例肺癌脑转移行肉眼全切 ,3例胶质瘤行大部切除 ,余 17例行全部切除 ,术后均无并发症。16例继发性癫中 ,13例术后停止发作。 结论 :CT结合脑立体定向仪定位切除颅内小病灶 ,定位准确 ,损伤小 ,值得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立体定向仪 颅内病灶 切除术
下载PDF
基于XVI技术对IGRT中立体定向体架和热塑体膜固定重复摆位的精度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永刚 陈宏 +3 位作者 刘均 刘跃 林旭 李英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568-570,共3页
目的:研究IGRT(image guided radiotherapy,IGRT)时两种不同定位方法的重复摆位误差,分析两种定位方法的摆位精度。方法:选择经立体定位体架(A组,11例)和热塑体膜(B组,10例)方法定位,进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治疗前重复摆位后,利用XVI技... 目的:研究IGRT(image guided radiotherapy,IGRT)时两种不同定位方法的重复摆位误差,分析两种定位方法的摆位精度。方法:选择经立体定位体架(A组,11例)和热塑体膜(B组,10例)方法定位,进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治疗前重复摆位后,利用XVI技术获取经两种不同定位方法的图像信息与治疗计划中的参考图像信息匹配,得到X(床的左右方向)、Y(床进退方向)、Z(床升降方向)方向的误差,对经两种定位方法106次摆位后X、Y、Z方向的摆位误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A组在X、Y、Z方向的误差分别为0.19±0.23cm、0.4±0.37cm、0.27±0.26cm;B组在X、Y、Z方向的误差分别为0.22±0.18cm、0.46±0.42cm、0.2±0.19cm。对两种定位方法的重复摆位误差分别在同一方向上两两比较结果:在X、Y方向上比较,两组误差均无差异(P>0.05),在Z方向上两组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立体定向体架定位在Z方向上误差大于热塑体膜定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IGRT时利用XVI(X-ray volume image,XVI)技术可以准确获取经两种不同的定位方法导致的摆位误差,热塑体膜定位精度高于立体定向体架,为医生确定在不同定位方法下勾画CTV(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与PTV(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之间的margin大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VI IGRT 立体定向体架 热塑体膜 摆位误差
下载PDF
新型微量注射装置在建立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左赋兴 苑青 +2 位作者 蔡洪庆 韩睿钦 万经海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年第7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的小鼠脑内微量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装置制备稳定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将C57BL/6J雌性小鼠分为实验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应用新型微量注射装置进行单侧纹状体内6-羟基多巴胺(6-OHDA)注...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的小鼠脑内微量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装置制备稳定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将C57BL/6J雌性小鼠分为实验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应用新型微量注射装置进行单侧纹状体内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射,对照组则使用普通微量注射器。建模后,观测记录小鼠异常行为并统计分析黑质和纹状体组织学改变。结果旋转实验提示,实验组小鼠均出现阿扑吗啡(Apo)诱导的旋转行为,对照组仅5只小鼠出现旋转行为。建模28 d,对照组小鼠30 min旋转圈数较7 d显著下降(P<0.05),且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实验组小鼠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对照组小鼠患侧纹状体内反应性增生的星形胶质细胞增多,部分具有神经前体细胞特征。结论用于颅内立体定向注射的新型微量注射装置可显著提高制备PD模型小鼠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6-羟基多巴胺(6-OHDA) 立体定向框架 新型微量注射装置 多巴胺能神经元
下载PDF
Clinical Impact of Targeting Inaccuracy Due to Distortion of the Leksell Stereotactic Frame
6
作者 Cécile Renier Nicolas Massager 《Open Journal of Modern Neurosurgery》 2018年第3期315-322,共8页
Background: Distortion of the Leksell stereotactic frame can occur during surgical and radiosurgical frame-based procedures. The targeting accuracies of surgical procedures such as DBS surgery or frame-based biopsy, o... Background: Distortion of the Leksell stereotactic frame can occur during surgical and radiosurgical frame-based procedures. The targeting accuracies of surgical procedures such as DBS surgery or frame-based biopsy, or Gamma Knife radiosurgical procedures, are related to the stereotactic frame that is commonly referred to a non-deformable referential system.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impact of frame distortion on accuracy of targeting in various stereotactic procedures. Methods: We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increasing levels of distortion of the Leksell frame both on surgical procedures using the stereotactic arch, and on radiosurgical procedures with the Gamma Knife. For surgical procedures we applied the Target Simulator of Elekta to a frame submitted to different levels of frame distortion, and we measured the modifications of accuracy of targeting. For radiosurgical procedures the Leksell frame was applied on an anthropomorphic phantom and modifications of target coordinates were measured by an imaging method using the stereotactic CBCT of the Gamma Knife ICON. Results: For surgical procedures, we found a linear relation between the amount of the frame distortion and the extent of the deviation from the stereotactic target using the stereotactic arch (R2 = 0.99709). The level of bending of the frame is also linearly related to the level of inaccuracy of stereotactic targeting based on acquisition of MRI and CTscan with the Elekta imaging boxes (R2 = 0.96825). The inaccuracy of targeting related to frame bending can be avoided by a systematic control at the end of frame placement and by the use of the CBCT of the Gamma Knife Icon. Conclusion: Distortion of the frame is a significant source of clinical inaccuracy of targeting for stereotactic procedures. Frame bending must be checked after each frame placement and corrected if needed to avoid targeting inaccuracy during stereotactic surgery and radio-surgery proced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RGETING Inaccuracy DISTORTION frame stereotactic
下载PDF
Elekta立体定位体架对靶区吸收剂量的影响
7
作者 葛宁 张继青 +1 位作者 陈福慈 邓威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3期1855-1857,1875,共4页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Elekta立体定位体架(ESBF)对靶区吸收剂量的影响。方法:将小水箱放入ESBF内做CT扫描,图像传至PrecisePlan计划系统三维重建数字化体模。计算6MV、15MVX线存在和不存在立体定位体架时靶区吸收剂量的差别,并...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Elekta立体定位体架(ESBF)对靶区吸收剂量的影响。方法:将小水箱放入ESBF内做CT扫描,图像传至PrecisePlan计划系统三维重建数字化体模。计算6MV、15MVX线存在和不存在立体定位体架时靶区吸收剂量的差别,并与水箱中的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TPS计算结果显示对于两侧野,当等中心坐标Y<150mm时吸收剂量的差别为5.4%~5.7%;当Y>150mm时为9.0%~9.3%。利用后野照射时靶点吸收剂量差别为2.2%~2.4%,后斜野为2.6%~2.9%。两档能量X线计算值无明显差异。水箱测量结果显示,当两侧野Y>150mm时剂量差别没有明显变大;两后斜野215°野的差别大于145°野;且15MV的差别均小于6MV。结论:射线经过Elekta立体定位体架时由于衰减会对靶区的吸收剂量造成影响。PrecisePlan剂量计算算法能够根据坐标值对体架影响做出修正,但与测量值存在偏差,实际照射时需要根据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吸收剂量 质量保证与控制 立体定位体架
下载PDF
探讨建立伽玛刀损伤恒河猴视神经动物模型立体定位头架的操作技术
8
作者 张祝均 李扬 +2 位作者 陈兢 夏勇 熊力 《西部医学》 2012年第6期1063-1066,共4页
目的探讨建立伽玛刀损伤恒河猴视神经动物模型立体定位头架的可行性和适合方法。方法对2009年8月~2010年10月选择的11只恒河猴,全麻下使用Leksell Coordinate Frame model G型系列头架行立体定位头架佩带操作,通过MRI及CT定位扫描并... 目的探讨建立伽玛刀损伤恒河猴视神经动物模型立体定位头架的可行性和适合方法。方法对2009年8月~2010年10月选择的11只恒河猴,全麻下使用Leksell Coordinate Frame model G型系列头架行立体定位头架佩带操作,通过MRI及CT定位扫描并完成最终治疗。分析操作过程头架稳固程度和速度,找到最适合的操作方法和最适合恒河猴的头架类型。结果均采用Slotted Front Piece框架基环及双Insulated Fixation Posts,Short Posterior的三点定位,前支使用Fixation Posts Anterior者5只,有1只有头架滑落,前支使用Insulated Curved Posts kit者6只,都顺利完成伽玛刀照射全过程。结论选用Slotted Front Piece框架基环及双Insulated Fixation Posts,Short Posterior后支杆和Insulated Curved Posts kit前支杆能快速成功完成操作,且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稳固性。【关键词】伽玛刀;恒河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 恒河猴 立体定位头架
下载PDF
CAS-R-2无框架与Leksell框架立体定向仪辅助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苏道庆 朱建新 +6 位作者 周光华 惠浴祚 张学广 孙汉宇 许崇福 任松涛 张士刚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9-274,共6页
目的比较CAS-R-2无框架脑立体定向仪与Leksell框架立体定向仪辅助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量20~40 mL)患者的简易性、疗效、安全性、社会经济负担和预后的不同。方法选择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12月至2019年1... 目的比较CAS-R-2无框架脑立体定向仪与Leksell框架立体定向仪辅助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量20~40 mL)患者的简易性、疗效、安全性、社会经济负担和预后的不同。方法选择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其中应用CAS-R-2无框架脑立体定向仪辅助钻孔引流术治疗65例(无框架组),应用Leksell框架立体定向仪辅助钻孔引流术治疗55例(有框架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7 d的血肿排空率、住院期间再出血和颅内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差异。结果无框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0.5±0.1)h vs.(2.2±0.5)h]、住院期间再出血率(0.0%vs.9.1%)和颅内感染发生率(1.5%vs.9.1%)均低于有框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框架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低于无框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7 d的血肿排空率、住院时间、治疗后6个月死亡率及mR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S-R-2无框架脑立体定向仪与Leksell框架立体定向仪辅助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和预后相同,但前者操作简易性和安全性高,后者的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CAS-R-2无框架脑立体定向仪 Leksell框架立体定向仪 钻孔引流术
原文传递
基于Leksell框架的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光明 陈国强 +3 位作者 韩宏彦 徐金山 王东明 何柳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5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介绍基于Leksell框架的立体定向脑电图(L-SEEG,Leksell-stereoelectroencephalograph,)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观察其临床安全性,可靠性和易用性。方法 L-SEEG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SEEG手术计划软件,Leksell头框以及特殊的... 目的介绍基于Leksell框架的立体定向脑电图(L-SEEG,Leksell-stereoelectroencephalograph,)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观察其临床安全性,可靠性和易用性。方法 L-SEEG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SEEG手术计划软件,Leksell头框以及特殊的配套手术器械三部分,分别予以详细介绍。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接受L-SEEG技术埋藏电极的顽固性癫痫患者34例,共置入深部电极302根。总结术后颅内出血、脑脊液漏、感染、电极脱落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L-SEEG稳定可靠,可准确、安全、快速置入深部电极到目标位置。34例患者术后反应轻微,仅1例脑室内出血3ml(无症状),无脑脊液漏、无感染,电极固定可靠。结论 L-SEEG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准确,操作方便、相对廉价的SEEG技术,可以在癫痫外科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癫痫 颅内电极 颅内脑电监测 立体定向脑电图 Leksell立体定向框
原文传递
自制激光辅助立体定向头架置管治疗壳核出血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白杨 王东 +1 位作者 苏醒 周志中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56-1158,共3页
目的探讨自制激光辅助立体定向头架行血肿腔穿刺置管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对吉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收治的67例壳核出血患者应用自制激光辅助立体定向头架行颅内血肿腔穿刺置管治疗(微创组),并... 目的探讨自制激光辅助立体定向头架行血肿腔穿刺置管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对吉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收治的67例壳核出血患者应用自制激光辅助立体定向头架行颅内血肿腔穿刺置管治疗(微创组),并以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方式治疗的53例同期壳核出血患者为对照(传统开颅组),对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结果微创组患者与传统开颅组患者比较,术后6个月内死亡率明显降低f8.9%"s22.6%)、再出血率明显降低(2.99% vs 15.1%)、6个月良好率明显升高(68.7%vs 543.4%)、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缩短[(41.2±8.1)min vs(203.2±38.6)min]、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18.2±4.4)d vs(28.1±7.2)d]、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减少[(23647.7±5503.2)元vs(51678.6±7524.2)元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制激光辅助立体定向头架进行颅内血肿腔穿刺置管治疗壳核出血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壳核出血 激光辅助 穿刺置管 开颅手术
原文传递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颅内肿瘤技术和质量保证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均 王刚 +2 位作者 柏秀松 于丽萍 宋立友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258-259,309,共3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分次放射治疗颅内肿瘤技术和分次方法,以及每次剂量范围。方法:应用美国Radionics公司生产的立体定向系统和重定位头架,在6MeV直线加速器重复治疗30例200余次。结果:本组30例病人,重定位200次,重复定位距离误差=0.5~=...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分次放射治疗颅内肿瘤技术和分次方法,以及每次剂量范围。方法:应用美国Radionics公司生产的立体定向系统和重定位头架,在6MeV直线加速器重复治疗30例200余次。结果:本组30例病人,重定位200次,重复定位距离误差=0.5~=1.5mm。其中在X方向偏移=0.3~=1.3mm,在Y方向偏移±0.4~=1.4mm,在Z方向偏移=0.2~±1.2mm。 结论:立体定向分次放射治疗颅内肿瘤技术吸收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的精确定位技术和常规放疗时间剂量学原则。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颅内体积较大的恶性肿瘤,有望提高肿瘤控制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质量保证 肿瘤生长控制率
下载PDF
基于Leksell框架的立体脑电图电极植入技术的临床应用(附49例报告)
13
作者 任杰 赵永彬 +6 位作者 田杨 滕鹏飞 和磊洁 王东林 夏忠琼 周健 栾国明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5期257-260,共4页
目的介绍Leksell框架引导下的立体脑电图(SEEG)电极植入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我院自2014年01月至2019年04月使用Leksell框架植入SEEG电极的49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统计,对植入电极的误差、造成误差的因素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 目的介绍Leksell框架引导下的立体脑电图(SEEG)电极植入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我院自2014年01月至2019年04月使用Leksell框架植入SEEG电极的49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统计,对植入电极的误差、造成误差的因素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并总结经验。结果49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2例患者术后出现无症状性硬膜外血肿,给予急诊下钻孔引流,1例少量硬膜下血肿,予以观察,3例患者均未影响进一步监测。49例患者共植入SEEG电极558根,人均电极11.4根,平均每根电极用时13.3 min,选取手术计划保存完整的患者共19例,其植入电极的入点误差1.49±0.93 mm,靶点误差2.63±1.57 mm,但有11根电极行程中出现明显弯曲,未纳入统计数据。49例患者中,47例术后脑电图监测成功定位致痫灶并行后续相关治疗。结论基于Leksell框架引导下的立体脑电图电极植入技术安全可靠,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能够覆盖大脑半球各脑叶,满足立体定向脑电图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EG电极植入 Leksell框架 难治性癫痫 误差
原文传递
两种CT扫描方式在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14
作者 吕晓彦 吴建军 +1 位作者 汪延明 付成波 《实用医药杂志》 2002年第5期323-325,共3页
目的探讨CT螺旋扫描与常规扫描在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异同点,分析CT螺旋扫描的优势。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CT扫描一致的情况下,分别用常规扫描和螺旋扫描方式进行。并事先在CT定位体架上不同位置放置3个金属小球测出真实... 目的探讨CT螺旋扫描与常规扫描在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异同点,分析CT螺旋扫描的优势。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CT扫描一致的情况下,分别用常规扫描和螺旋扫描方式进行。并事先在CT定位体架上不同位置放置3个金属小球测出真实坐标值。将CT图象通过联网传到Star-1000型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分析。结果体架上3个小球的X、Y坐标值两种扫描影响均很小,Z坐标值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实际值比较都存在同向偏差,常规组好于螺旋组。从图象对比看,螺旋扫描增强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靶区显示率及对比性更清晰,但其密度相似。结论CT螺旋扫描明显优于常规扫描,更有利于确定准确的靶区范围;同时应注意框架坐标的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扫描方式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体架坐标值 图象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