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嫁妆革命:婚姻中女性家庭地位变迁——以华北农村婚姻个案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君 《新余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39-41,共3页
通过考察华北XC村改革开放时期的新婚家庭及其80年代左右出生的子女的具体婚姻现状,尤其是女儿们结婚时的嫁妆问题,探讨嫁妆对于缔结姻亲关系及新娘在婆家地位的影响。华北XC村的个案说明,新娘嫁妆的增加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婚姻关系,还是... 通过考察华北XC村改革开放时期的新婚家庭及其80年代左右出生的子女的具体婚姻现状,尤其是女儿们结婚时的嫁妆问题,探讨嫁妆对于缔结姻亲关系及新娘在婆家地位的影响。华北XC村的个案说明,新娘嫁妆的增加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婚姻关系,还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独生女儿家庭积极与女儿婆家建立联系,巩固和扩展社会网络的一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嫁妆 女性地位 社会网络 人类学
下载PDF
婆家与娘家的博弈:以嫁妆为手段——以华北农村母女两代的婚姻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君 马静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80-83,共4页
近年来,女子出嫁所陪送的嫁妆越来越丰厚,通过对比分析华北农村母女两代人的婚姻缔结中的嫁妆问题,探讨嫁妆对于缔结姻亲关系及女子出嫁之后在夫家地位的影响。
关键词 人类学 嫁妆 女性地位 社会网络
下载PDF
从《诗经》中的婚恋诗看春秋时期女性在婚恋中的地位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娟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2,共2页
《诗经》中有大量的婚恋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女性在爱情和婚姻生活中的地位。《诗经》时代,社会环境相对宽松,女性尚未受到过多的限制和束缚,个性和感情较少受到压抑。她们拥有比较广阔的活动空间,能够自主地选择爱情的对象,主动... 《诗经》中有大量的婚恋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女性在爱情和婚姻生活中的地位。《诗经》时代,社会环境相对宽松,女性尚未受到过多的限制和束缚,个性和感情较少受到压抑。她们拥有比较广阔的活动空间,能够自主地选择爱情的对象,主动、大胆、自由地追求爱情,在婚姻生活中也拥有较高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春秋时代 婚恋诗 女性地位
下载PDF
从闽南婚俗看女性地位
4
作者 朱志杰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32-134,共3页
在闽南婚俗中有许多体现女性地位的形式和内容。过去,无论是主流的闽南风俗,还是非主流的闽南风俗,女性在婚姻中都处于不平等的地位。闽南婚俗的流传,有其大环境的原因,也有小环境的因素。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闽南婚俗呈现了一些... 在闽南婚俗中有许多体现女性地位的形式和内容。过去,无论是主流的闽南风俗,还是非主流的闽南风俗,女性在婚姻中都处于不平等的地位。闽南婚俗的流传,有其大环境的原因,也有小环境的因素。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闽南婚俗呈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到闽南当地女性的地位也随之在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 婚俗 女性地位
下载PDF
中国上古女神神话研究现状综述——兼论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马玉珍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2-18,共7页
中国上古女神神话是中华民族文化、民族审美习惯"活"的呈现。尽管我国的神话产生历史久远,但它一直处于早期文化建构中非主流的地位,研究历史短暂,直到20世纪初,一批受西学思想影响的学者纷纷涉足神话领域,通过对女娲、嫦娥... 中国上古女神神话是中华民族文化、民族审美习惯"活"的呈现。尽管我国的神话产生历史久远,但它一直处于早期文化建构中非主流的地位,研究历史短暂,直到20世纪初,一批受西学思想影响的学者纷纷涉足神话领域,通过对女娲、嫦娥、精卫、高唐女神、山鬼、西王母等女神的研究,正式拉开了对中国上古神话探讨研究的序幕。这些学者研究的角度不同,方法各异,尤其是西方神话学研究方法、二重、三重论证方法的渗透,尽管研究时间较短,但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当然每一阶段学者对上古女神的研究存在着不均衡性,尤其缺乏整体系统性观照,因此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进行简要探析对今后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女神 神话研究 女性地位 文化遗产
下载PDF
《乌古斯传》的女性主义解读
6
作者 岳燕云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9-41,共3页
《乌古斯传》是维吾尔族与突厥语诸民族著名的英雄史诗,也是古代维吾尔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试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该史诗进行解读,分别从史诗的叙述视角、矛盾叙事中揭示女神背后隐含的男权观念。
关键词 乌古斯传 女性主义 女性地位
下载PDF
独立学院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万馨 《企业技术开发》 2009年第6期149-150,共2页
文章通过对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05级会计、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独立学院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对策 分析
下载PDF
张爱玲文中的女性生存状态探究
8
作者 张炜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7期45-45,54,共2页
由于处于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有着独特的性格魅力,她们是一批普通又平凡的女性形象,尽管生活在新的都市,但最终都未能逃脱命运的安排与束缚。同时,在张爱玲的笔下对女性生存状态有着新的诠释与解读,这也是她在文学... 由于处于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有着独特的性格魅力,她们是一批普通又平凡的女性形象,尽管生活在新的都市,但最终都未能逃脱命运的安排与束缚。同时,在张爱玲的笔下对女性生存状态有着新的诠释与解读,这也是她在文学创作上的重要突破与创新。本文旨在探究张爱玲文中的女性生存状态,以便给今后女性形象的探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形象 女性生存状态
原文传递
从流行语的演变看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被引量:2
9
作者 林涵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44-146,共3页
语言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真实地反映出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作为传承了几十年经久不衰且愈发丰富其内涵的日本流行语,更有独到之处。本文重点从战后流行语、称谓、家庭地位的变化等为切入点,揭示时代潮流对旧传统势力的冲击,并对产生这... 语言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真实地反映出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作为传承了几十年经久不衰且愈发丰富其内涵的日本流行语,更有独到之处。本文重点从战后流行语、称谓、家庭地位的变化等为切入点,揭示时代潮流对旧传统势力的冲击,并对产生这种变化的内、外因素进行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语 演变 女性地位 人权意识
下载PDF
壮族婚姻家庭与男女地位——壮族性别关系的研究之一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志发 《百色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5-21,共7页
婚姻家庭是最能体现性别关系的社会基本形式。与稻作文明相联系,壮族婚姻家庭中的性别关系具有自己的显著特点,即都是男性占据主导的情况下,壮族妇女的地位高于当地汉族妇女。从神话传说所透露的远古信息来看,到了人猿揖别之后,壮族的... 婚姻家庭是最能体现性别关系的社会基本形式。与稻作文明相联系,壮族婚姻家庭中的性别关系具有自己的显著特点,即都是男性占据主导的情况下,壮族妇女的地位高于当地汉族妇女。从神话传说所透露的远古信息来看,到了人猿揖别之后,壮族的婚姻家庭才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与此相应的两性地位作用也随之发生改变;但是无论从"双轨制"运行的婚姻制度,还是从不成熟的父权家长制来说,都存在较多"性别平等"的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婚姻家庭 男女地位 演变
下载PDF
《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男女地位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雪媛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年第1期128-130,共3页
卡森·麦卡勒斯的《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三角恋爱一直带着古怪的哥特色彩,以前对其的分析也大都集中在其中的怪诞色彩上,而忽略了其背后的男女地位问题。本文以麦卡勒斯本人的性格分析和从当时美国社会两性现状出发,逐一剖析这篇... 卡森·麦卡勒斯的《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三角恋爱一直带着古怪的哥特色彩,以前对其的分析也大都集中在其中的怪诞色彩上,而忽略了其背后的男女地位问题。本文以麦卡勒斯本人的性格分析和从当时美国社会两性现状出发,逐一剖析这篇小说中所展现出来的女性气质,从而揭示当时美国社会男女地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森·麦卡勒斯 男性地位 女性地位
下载PDF
“男降女不降”:晚清女性—国族话语与战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被引量:3
12
作者 雷霖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51,共4页
"男降女不降"是晚清知识分子试图借助历史经验建构女性—国族话语的尝试。这种由隐性的"国民之母"和显在的"铁血英雌"所构成的话语脉络,显示出晚清女性—国族话语的冲突性本质。这一本质在此期战争题材... "男降女不降"是晚清知识分子试图借助历史经验建构女性—国族话语的尝试。这种由隐性的"国民之母"和显在的"铁血英雌"所构成的话语脉络,显示出晚清女性—国族话语的冲突性本质。这一本质在此期战争题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上得以激显。她们身上传统女德对高拔扬厉的英杰女才的制服,体现了以"男降女不降"引导的女性—国族话语"去女性化"的本质:与民族国家密切关联的"铁血英雌"实际上仍然只是皇权(男权)的衍生物或变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降女不降” 女性—国族话语 女性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