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 |
胡壮麟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390
|
|
2
|
多模态语篇分析的进展与前沿 |
冯德正
张德禄
Kay O'Halloran
|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18
|
|
3
|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双重视角——社会符号观与概念隐喻观的连接与互补 |
张德禄
郭恩华
|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96
|
|
4
|
非典型语言景观的类型、特征及研究视角 |
尚国文
周先武
|
《语言战略研究》
|
2020 |
51
|
|
5
|
社会符号学与广告话语分析 |
励松青
|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25
|
|
6
|
多模态电影海报语篇的社会符号学分析 |
袁艳艳
张德禄
|
《济宁学院学报》
|
2012 |
37
|
|
7
|
多模态语篇分析的社会符号学理据 |
汪燕华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2
|
|
8
|
适用性社会符号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张德禄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2
|
|
9
|
视觉的语法:童话插图中情态的社会符号学研究 |
丁建新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3
|
|
10
|
民族旅游村寨语言景观调查研究——基于社会符号学与文化资本理论视角 |
单菲菲
刘承宇
|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1
|
|
11
|
儿童绘本中的图、文、音——基于系统功能多模态语篇研究及社会符号学理论的分析 |
周俐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4 |
29
|
|
12
|
多模态语篇分析——信息时代的新视角 |
胥国红
曲航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9 |
24
|
|
13
|
符号意义的赋予与解读——社会符号学视角 |
田海龙
|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15 |
24
|
|
14
|
多模态话语的文化语境——社会符号学视角 |
张德禄
|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16 |
22
|
|
15
|
系统功能类型学:理论、目标与方法 |
辛志英
黄国文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9
|
|
16
|
多模态论辩修辞框架探索 |
张德禄
|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9
|
|
17
|
知识的交汇与融合——批评话语分析、社会符号学以及新修辞学发展轨迹引发的思考 |
田海龙
|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8
|
|
18
|
功能语言学的进化论思想 |
丁建新
|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5
|
|
19
|
话语多声互动的多模态构建方式解析——以语言教材话语为例 |
陈瑜敏
黄国文
|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
2009 |
12
|
|
20
|
内容与形式:功能文体学观照下的古诗英译 |
王瑾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4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