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4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肿瘤标记物NSE、CEA、SCC、ProGRP及CYFRA21-1对肺癌病理类型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48
1
作者 高翔 陈艳炯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3期366-368,共3页
目的评估血清肿瘤标记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对小细胞肺癌(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腺癌与鳞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 目的评估血清肿瘤标记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对小细胞肺癌(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腺癌与鳞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二一五医院就诊的患者96例,其中NSCLC 80例(腺癌58例,鳞癌22例),SCLC 16例,使用电化学发光法对所有患者行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统计SCLC与NSCLC、腺癌与鳞癌间各项血清肿瘤标记物是否存在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进行诊断效能评价。结果 ProGRP水平在SCLC与NSCLC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在腺癌及鳞癌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GRP对SCLC与NSCLC鉴别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6,灵敏度为97.7%,特异度为87.5%。SCC对腺癌及鳞癌鉴别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0,灵敏度50.0%,特异度87.9%。结论可考虑将血清肿瘤标记物ProGRP用来鉴别SCLC与NSCLC;将SCC用来鉴别鳞癌与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记物 鳞状细胞癌抗原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ProGRP和NSE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32
2
作者 李德经 宁国兰 +2 位作者 柳兆飞 张润 李殿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4-758,共5页
目的: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 GRP)和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对小细胞肺癌(SCLC)的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首次确诊并化疗SCLC患者60例,初治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 目的: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 GRP)和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对小细胞肺癌(SCLC)的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首次确诊并化疗SCLC患者60例,初治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60例,肺良性疾病(BPD)患者40例,分别采用ELISA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清中Pro GRP和NSE的水平,评估其对SCLC的临床价值。结果:(1)血清Pro GRP和NSE在SCLC组中的水平明显高于NSCLC组和BPD组(均P<0.05)。(2)Pro GRP和NSE在广泛期SCLC组的水平均高于局限期SCLC组(P<0.05)。(3)采用ROC曲线确定Pro GRP诊断SCLC的界值为64.68 pg/m L,Pro GRP诊断SCLC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86.7%、97.5%、0.842,明显高于NSE(P<0.05)。(4)化疗2周期后,疗效为疾病控制组SCLC患者血清Pro G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疗效为疾病进展组SCLC患者血清Pro G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o GRP、NSE可以作为SCLC诊断和疗效评估的标志物,Pro GRP较NSE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磁共振定量灌注直方图参数、表观扩散系数与Ki-67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黄亚男 赵振华 +6 位作者 毛海佳 杨建峰 王挺 赵丽 杨立铭 喻光懋 王诚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645-1650,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功能成像定量直方图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中的差异以及其与Ki-67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33例,男28例、女5例,年龄50...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功能成像定量直方图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中的差异以及其与Ki-67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33例,男28例、女5例,年龄50~85岁,其中鳞癌15例,腺癌12例,小细胞肺癌6例,手术或穿刺前一周内行DCE-MRI检查及DWI成像,计算灌注参数容量转运常数(Ktrans)、返流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及血浆容积分数(Vp)的直方图参数(平均值、能量、熵值、均质性、偏度、峰度、百分位数),病灶ADC值,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肺癌组织Ki-67表达;比较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肺癌定量灌注直方图参数、ADC值、Ki-67免疫组化分数的组间差异,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分别比较组间、组内差异;否则采用Kruskal-Walls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分别比较组间、组内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分别比较定量灌注直方图参数、ADC值与免疫组化分数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小细胞肺癌Ki-67指数(458±82,P=0.011)、鳞癌组Ki-67指数(355±277,P=0.034)显著大于腺癌组(168±16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肺癌ADC值与Ki-67的表达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8,r=-0.416),Ve(Q5、Q10)与Ki-67呈负相关(P=0.017,r=-0.420;P=0.040,r=-0.366);在鳞癌患者中,Ve(均质性)与Ki-67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33,r=-0.570),Ktrans(均质性),Ve(均质性、Q5、Q10、Q25)与ADC值呈显著正相关(P值范围0.001~0.035,r值范围0.545~0.765)。结论DCE-MRI定量灌注直方图参数、ADC值具有相关性,可以评价肺癌细胞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小细胞肺癌 磁共振成像 KI-67抗原
原文传递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4
作者 侯丽娜 韩存芝 +3 位作者 张建新 杜笑松 辛磊 张俊杰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2期846-850,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小细胞肺癌(SCLC)脑转移瘤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368例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SCLC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血...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小细胞肺癌(SCLC)脑转移瘤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368例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SCLC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及颅脑DWI,并测量脑转移瘤的DWI序列表观扩散系数(ADC)。采用χ2检验比较脑转移组与未脑转移组ProGRP、NSE阳性率的差异,分析ProGRP、NSE、DWI及联合检测对脑转移瘤的诊断效能;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比较脑转移患者全脑放疗前后ADC值、ProGRP及NSE水平的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评价脑转移瘤患者治疗前后ADC值与ProGRP、NSE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69例SCLC脑转移组ProGRP的中位值为2664.7pg/ml(98.4~4876.8pg/ml),阳性率为98.2%(166/169);NSE的中位值为41.9μg/L(9.4~264.3μg/L),阳性率为70.4%(119/169)。199例SCLC未脑转移组ProGRP的中位值为514.3pg/ml(3.9~2899.3pg/ml),阳性率为89.4%(178/199);NSE的中位值为40.4μg/L(0.3~176.1μg/L),阳性率为64.8%(129/199)。两组ProG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21.47,P<0.001),而NS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35,P=0.12)。ProGRP、NSE、DWI、ProGRP+DWI、NSE+DWI在68例SCLC可疑脑转移病例中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0.4%、41.2%、66.7%、92.2%、82.4%,特异度分别为52.9%、35.3%、76.5%、94.1%、88.2%。ProGRP+DWI和NSE+DWI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156例SCLC脑转移患者行全脑放疗,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DC值与ProGRP、NSE水平均呈负相关(r=-0.945,P<0.001;r=-0.995,P<0.001)。结论DWI联合ProGRP及NSE检测可以为SCLC脑转移瘤诊断及全脑放疗效果评估提供客观依据和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用于诊断小细胞肺癌的临界参考值建立及诊断价值评估 被引量:19
5
作者 沈迪 韩彬彬 +4 位作者 陈锋 魏葆珺 崔婵娟 王国婧 崔巍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2657-2662,共6页
目的 建立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诊断小细胞肺癌(SCLC)的临界参考值(cut-off值),评价血清ProGRP和NSE水平在SCL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中国医... 目的 建立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诊断小细胞肺癌(SCLC)的临界参考值(cut-off值),评价血清ProGRP和NSE水平在SCL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的352例SCLC患者、163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193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140名表观健康对照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测定其血清ProGRP和NSE浓度.应用ROC曲线法确定血清ProGRP和NSE的cut-off值,评估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分别以NSCLC组、肺良性疾病组、健康对照组、混合组(NSCLC+肺良性疾病+健康对照组)为参照,其cut-off值分别为58.3、62.3、57.8、61.3 ng/L时,ProGRP在诊断和鉴别诊断SCLC和NSCLC、肺良性疾病、健康对照者、混合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0(0.919 ~0.961)、0.941(0.921 ~0.960)、0.959(0.944 ~0.975)、0.946(0.928 ~0.963),此时,敏感度分别为86.4%、84.9%、86.4%、84.7%,特异度分别为95.7%、96.9%、99.3%、98.0%.各组别中的ProGRP和NSE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821比0.612、0.818比0.674、0.857比0.810、0.827比0.674.在健康对照组中ProGRP与NSE诊断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余3组中ProGRP诊断AUC明显大于NSE(P<0.01).与单项指标检测相比,各组中ProGRP和NSE联合检测诊断SCLC时的敏感度提高至95.5%、94.0%、96.6%、94.0%.在与NSCLC组和混合组做鉴别诊断时,ProGRP与ProGRP+ NSE联合诊断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与健康对照组和肺良性疾病组做鉴别诊断时,ProGRP+ NSE联合诊断AUC最高,明显高于ProGRP和NSE(P<0.01).SCLC广泛期(ED)组治疗前血清ProGRP和NSE水平[776.33(3 103.4) ng/L,52.14(60.59)μg/L]均高于SCLC局限期(LD)组[295.59(799.65) ng/L,23.36(22.97) μg/L],(均P<0.001).TNM分期中的N0、N1、N2、N3的血清Pro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参考值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诊断
原文传递
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9
6
作者 吕艺华 赵子龙 +4 位作者 黄革红 巴雅尔 杜伟 高辉 张美云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6-440,共5页
目的观察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一线治疗失败的82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采用伊立替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与... 目的观察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一线治疗失败的82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采用伊立替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与安罗替尼治疗,计划治疗6个周期。观察2组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缓解率(ORR)、总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Ⅲ级以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多效生长因子(PTN)和可溶性死亡受体5(sDR5)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ORR(53.66%vs.31.71%,χ^(2)=4.038)和DCR(87.80%vs.68.29%,χ^(2)=4.556)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中位PFS长于对照组(5个月vs.3个月,Log-rankχ^(2)=7.752,P<0.01),中位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个月vs.7个月,Log-rankχ^(2)=3.701,P>0.05)。治疗后,2组血清VEGF、PTN和sDR5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血清VEGF、PTN和sDR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Ⅲ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降低血清VEGF、PTN和sDR5水平表达,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分子靶向治疗 二线治疗 安罗替尼 伊立替康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鉴别诊断小细胞肺癌与肺鳞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全中 鲁际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鉴别诊断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与肺鳞癌(squamous carcinoma,SC)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7年2月108例确诊为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类型不同分为SCLC组56例和SC组52例,分...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鉴别诊断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与肺鳞癌(squamous carcinoma,SC)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7年2月108例确诊为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类型不同分为SCLC组56例和SC组52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CT影像特征,并对SCLC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在形态、密度、强化方式、阻塞性改变、支气管形态、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融合、大血管侵袭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均匀强化(OR=6.474,P=0.004)、支气管狭窄通畅(OR=5.532,P=0.011)和淋巴结融合(OR=6.428,P=0.004)是SCL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CLC和SC的多层螺旋CT影像具有一定差异,综合分析CT影像特征有助于SCLC和SC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肺鳞癌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系统免疫-炎性反应指数与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倩倩 杨卫华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49-657,共9页
目的:分析治疗前外周血系统免疫-炎性反应指数(systemic immuneinammation index,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 目的:分析治疗前外周血系统免疫-炎性反应指数(systemic immuneinammation index,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 index,PNI)及临床病理特征与初治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脑转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16例初治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各炎性复合指标和临床资料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比较患者1、2及3年生存率。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SCLC脑转移患者炎性复合指标SII、NLR、PLR及PNI的最佳截断值,对影响SCLC脑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316例SCLC脑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38.92%、12.66%和5.40%。通过ROC曲线确定SII、NLR、PLR和PNI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968.50、2.68、140.23和52.60。年龄、吸烟史、确诊后治疗方式、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态(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performance status,ECOG PS)评分、脑转移灶数目、颅外转移、血清乳酸脱氢酶含量、血红蛋白含量、NLR、PLR、SII和PNI均与患者的预后有关(P值均<0.05),并且吸烟史、ECOG PS评分、颅外转移、血清乳酸脱氢酶含量、SII和PNI均是SCLC脑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治疗前外周血SII可作为SCLC脑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肿瘤转移 预后 脑转移 炎性复合指标
原文传递
肺腺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胸部CT征象及免疫组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亦飞 田东波 +5 位作者 廖小雯 肖靖华 王鹏 陈芸 邹华 陈子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138-141,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清远地区肺腺癌和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的胸部CT征象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2016年8月清远市人民医院64例肺癌患者,其中腺癌34例,SCLC 30例,比较两组血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CT征象及免疫组化指标... 目的分析比较清远地区肺腺癌和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的胸部CT征象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2016年8月清远市人民医院64例肺癌患者,其中腺癌34例,SCLC 30例,比较两组血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CT征象及免疫组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吸烟指数、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症状方面如咳嗽、咯血、胸痛、体质量下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YMPH)、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生化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类风湿因子(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21片段(Cyfra21-1)、神经元烯醇化酶(NS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T征象中肿瘤部位和内外部结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组肿瘤多发生于右上叶,SCLC组好发于左上叶和右下叶;腺癌内部结构主要表现为空泡征和胸膜凹陷征,SCLC表现为空洞征。两组肿瘤大小、形状、边缘形态及中央型肺癌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常见的CT征象如肿瘤形状、边缘形态、内外部结构和中央型肺癌特征均与免疫组化常用指标如CK、CK7、Ki-67、P63、CD56、Syn、TTF-1无相关性(P>0.05)。结论肺腺癌CT征象主要表现为空泡征和胸膜凹陷征,而SCLC可表现为空洞征,血CEA、Cyfra21-1、NSE、CRP具有一定鉴别价值,但仍需支气管镜或肺活检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范宜楚 汪笑冬 +1 位作者 迟明友 孙大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653-1658,共6页
目的评价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D-SCLC)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990年1月—2012年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收治的行开胸手术或胸腔镜手术的LD-SCLC患者119例,其中39例患者术前经细胞学或组织学病理诊断为SCLC,作为术前新辅助化... 目的评价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D-SCLC)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990年1月—2012年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收治的行开胸手术或胸腔镜手术的LD-SCLC患者119例,其中39例患者术前经细胞学或组织学病理诊断为SCLC,作为术前新辅助化疗组(A组);80例患者术前未获得明确病理,作为直接手术组(B组)。A组行2个周期的足叶乙甙加顺铂化疗,每21 d为1个周期,1个月后全面复查进行疗效评估,身体状况可以耐受手术者予以手术切除,术后1个月继续予以足叶乙甙加顺铂方案化疗4个周期。B组直接行手术切除,术后1个月予以足叶乙甙加顺铂方案化疗6个周期。应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119例患者中,不同性别、年龄、吸烟指数、手术方式、肿瘤位置者预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治疗方式者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吸烟指数、治疗方式者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治疗方式是影响Ⅲ期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A组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者26例,稳定(SD)者13例,缓解率为66.7%(26/39)。CR+PR者与SD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9,P=0.038)。A组Ⅲ期者中达到CR+PR 7例,SD 6例,CR+PR者与SD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2,P=0.029)。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对于Ⅰ期和Ⅱ期LD-SCLC患者预后没有明显影响,而对于Ⅲ期LD-SCLC患者可以提高其术后生存率,并且经过术前新辅助化疗后达到CR+PR的患者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术前新辅助化疗 预后
下载PDF
p63、p40、CK5/6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莉萍 侯立坤 +5 位作者 谢惠康 董正伟 吴伟 孔洁 陈岗 武春燕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44-647,共4页
目的探讨三种鳞癌标志物(v63、040、CK5/6)及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嗜铬粒素A(CgA)、突触素、CD56]、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83例小细胞肺癌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析p63、p40... 目的探讨三种鳞癌标志物(v63、040、CK5/6)及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嗜铬粒素A(CgA)、突触素、CD56]、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83例小细胞肺癌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析p63、p40、CK5/6、CgA、突触素、CD56及TTF-1等7种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小细胞肺癌中p63、p40、CK5/6的阳性率分别为20.7%(54/261)、7.9%(5/63)、0.5%(1/221),三者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5,P〈0.01)。神经内分泌标志物CgA、突触素、CD56的阳性率分别为61.8%(170/275)、85.5%(242/283)、89.2%(248/278),三者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50,P〈0.01)。TTF-1的阳性率为77.2%(217/281)。结论p63、p40在部分小细胞肺癌病例表达,CK5/6的表达率很低。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突触素、CD56在小细胞肺癌中敏感性高于CgA。CK5/6、突触素、CD56在小细胞肺癌与低分化鳞癌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小细胞肺癌90例免疫表型特征及其预后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虞红珍 秦蓉 +3 位作者 梁春梅 王弦 黄山 吴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5,69,共5页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神经内分泌标志物、CKpan及TTF-1与TNM分期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两步法检测90例SCLC组织中NSE、Cg A、Syn、CD56、CKpan及TTF-1的表达,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神经内分泌标志物、CKpan及TTF-1与TNM分期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两步法检测90例SCLC组织中NSE、Cg A、Syn、CD56、CKpan及TTF-1的表达,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TNM分期,电话随访计算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 90例SCLC中多数为老年男性,男女比为5∶1,中位年龄64岁,其中Ⅰ+Ⅱ期21例,Ⅲ期30例,Ⅳ期39例。SCLC中NSE、Cg A、Syn、CD56、CKpan及TTF-1的阳性率分别为83.3%、70%、65.5%、86%、92.2%和81.1%。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TTF-1、NSE的表达与TNM分期及患者生存期相关(P<0.05);TTF-1阳性组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与TTF-1阴性组(5.5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NSE阳性组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与NSE阴性组(11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TNM分期中Ⅰ+Ⅱ、Ⅲ和Ⅳ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个月、9个月和4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TTF-1表达和TNM分期是影响SCLC 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SCLC多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多数表达CKpan和TTF-1;其中TTF-1表达与SCLC的预后呈负相关;NSE表达与预后呈正相关;TTF-1表达和TNM分期是影响SCLC OS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小细胞肺癌 神经内分泌标志物 TTF-1 TNM分期 预后
下载PDF
治疗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洁 张小陆 +2 位作者 于杰 申婷 张洪珍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92-295,共4页
目的探讨治疗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与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常规结果计算NLR值,以中位NLR值3.18为最... 目的探讨治疗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与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常规结果计算NLR值,以中位NLR值3.18为最佳截断值,分为高NLR(≥3.18)组和低NLR(<3.18)组。比较高NLR组和低NLR组SCL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2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差异,分析影响SCLC患者PFS和OS的因素。结果高NLR组的临床分期中广泛期的比例多于低NL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NLR组与低NLR组中位PFS分别为5.73个月和8.5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NLR组与低NLR组中位OS分别10.57个月和15.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治疗前NLR水平是SCLC患者PFS和OS的影响因素。结论高NLR往往提示预后不良,是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对于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中性粒细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骨桥蛋白、腺苷激酶1和Dikkopf 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4
作者 吴树强 廖和和 +3 位作者 王甲林 任明智 黄慧云 赵朝华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9年第3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骨桥蛋白(OPN)、腺苷激酶1(TK1)和分泌型蛋白Dikkopf1(DKK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60例(肺癌组),以同期接受体检的6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骨桥蛋白(OPN)、腺苷激酶1(TK1)和分泌型蛋白Dikkopf1(DKK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60例(肺癌组),以同期接受体检的6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健康对照。比较肺癌组和健康对照组间、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肺癌患者间血清OPN、TK1和DKK1水平的差异。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OPN、TK1和DKK1水平分别为(38.56±3.18)μg/L、(4.69±1.03)pmol/L、(3.76±0.89)ng/ml,均分别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5.98±2.06)μg/L、(1.01±0.22)pmol/L、(1.21±0.24)ng/ml(t值分别为-46.162、-27.064、-21.428,均P<0.01)。不同年龄和性别的肺癌患者血清OPN、TK1和DKK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Ⅲ~Ⅳ期肺癌患者血清OPN、TK1和DKK1水平分别为(57.18±3.12)μg/L、(6.26±1.28)pmol/L和(4.98±1.03)ng/ml,均高于Ⅰ~Ⅱ期肺癌患者的(30.35±2.96)μg/L、(3.49±0.67)pmol/L、(3.01±0.96)ng/ml(t值分别为-34.156、-10.690、-7.665,均P<0.0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OPN、TK1和DKK1水平分别为(55.13±5.02)μg/L、(5.96±1.11)pmol/L、(5.02±1.32)ng/ml,均高于小细胞肺癌患者的(29.68±3.16)μg/L、(3.13±0.98)pmol/L、(2.86±0.56)ng/ml(t值分别为-22.353、-10.213、-7.688,均P<0.01)。结论肺癌患者血清OPN、TK1和DKK1水平较高,且其水平与肺癌分型和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 骨桥蛋白质 腺苷激酶 Dikkopf 1
原文传递
川芎嗪对小鼠小细胞肺癌血管生长和VEGF表达的抑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志良 崔伦伯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实体肿瘤及其血管生长的抑制作用及作用环节。方法用C57BL小鼠接种小细胞肺癌细胞造模,川芎嗪注射液100、200 mg/kg/d腹腔注射,21 d后检测肿瘤体积、重量及微血管密度,并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分析肿瘤细胞VEGF...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实体肿瘤及其血管生长的抑制作用及作用环节。方法用C57BL小鼠接种小细胞肺癌细胞造模,川芎嗪注射液100、200 mg/kg/d腹腔注射,21 d后检测肿瘤体积、重量及微血管密度,并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分析肿瘤细胞VEGF的表达。结果川芎嗪能减少小鼠小细胞肺癌肿瘤体积、重量,降低肿瘤微血管密度,抑制肿瘤细胞VEGF的表达。结论川芎嗪能抑制小鼠小细胞肺癌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表达、降低肿瘤微血管密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小细胞肺癌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放疗后进展的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3
16
作者 柳影 王莹 +5 位作者 刘显红 朱晶 辛影 王俊凤 牛凯 程颖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7年第3期172-175,179,共5页
目的 分析不同化疗方案对放疗后进展的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耐受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全脑放疗后颅内病灶进展患者,分为卡莫司汀组(28例)、替莫唑胺组(19例)、拓扑替康组(24例)、未化疗组(25例)... 目的 分析不同化疗方案对放疗后进展的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耐受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全脑放疗后颅内病灶进展患者,分为卡莫司汀组(28例)、替莫唑胺组(19例)、拓扑替康组(24例)、未化疗组(25例).结果 就脑内转移灶而言,全组无完全缓解病例,卡莫司汀组部分缓解(PR)率、疾病稳定(SD)率、疾病进展(PD)率分别为17.8%(5/28)、53.6%(15/28)、28.6%(8/28),颅内病灶治疗有效率(RR)为17.9%(5/28),疾病控制(CR+PR+SD)率为71.4%(20/28).替莫唑胺组PR、SD、PD率分别为15.8%(3/19)、63.2%(12/19)、21.1%(4/19),颅内病灶RR为15.8%(3/19),疾病控制率为78.9%(15/19).拓扑替康组PR、SD、PD率分别为8.3%(2/24)、54.2%(13/24)、37.5%(9/24),颅内病灶RR为8.3%(2/24),疾病控制率为62.5%(15/24).未化疗组无缓解患者,20例(80.0%)颅内病灶进展.卡莫司汀组、替莫唑胺组、拓扑替康组、未化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分别为(3.64±0.43)、(4.68±0.49)、(3.58±0.50)、(2.60±0.31)个月,中位生存(OS)期分别为(18.80±1.74)、(18.76±1.85)、(19.10±1.64)、(9.64±0.84)个月,三个化疗药物治疗组与未化疗组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四组Ⅲ~Ⅳ级血液学毒性相似,替莫唑胺组胃肠道反应及乏力发生率低,未化疗组乏力及头痛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较多.结论 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疗后进展的患者化疗后可提高近期缓解率,延长OS,PFS无明显延长.卡莫司汀、替莫唑胺、拓扑替康化疗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相近,替莫唑胺不良反应小,疾病控制率高,积极应用能透过血脑屏障的化疗可提高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疗后进展患者的治疗效果,且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肿瘤转移 药物疗法 联合
原文传递
沙利度胺联合放化疗对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耐受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静 康红刚 王宝中 《癌症进展》 2016年第6期551-553,556,共4页
目的评价沙利度胺联合放化疗治疗对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将67例局部晚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5例采用放化疗联合口服沙利度胺,对照组32例仅接受常规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 目的评价沙利度胺联合放化疗治疗对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将67例局部晚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5例采用放化疗联合口服沙利度胺,对照组32例仅接受常规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质量指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客观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体质量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2)。研究组患者放化疗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便秘、头晕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放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对放化疗的顺应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沙利度胺 放化疗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机体创伤的比较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金龙 宋琼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3年第9期595-598,共4页
目的 比较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行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机体创伤及围手术期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1年4月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开胸手术组(OT)和胸腔镜组(VATS).... 目的 比较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行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机体创伤及围手术期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1年4月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开胸手术组(OT)和胸腔镜组(VATS).通过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OT组43例和VATS组43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晨问、术后第1天晨间、术后第2天晨间、术后第3天晨间、术后第7天晨间静脉血清中皮质醇(Cor)、生长激素(G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两种入路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机体创伤的影响.并且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探讨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效果、围手术期恢复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 相同级别术式(肺叶切除术)的两组患者术前血清Cor、GH、T3、T4、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T组vs VATS组:67.58 vs 68.04;1.30 vs 1.31;1.21 vs 1.23;84.39 vs 84.43;8.20 vs 8.17,P值:0.370,0.251,0.322,0.470,0.146).而VATS组术后1d、2d、3d、7d血清Cor、GH、T3、T4、CRP水平低于OT组,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时间(OT组vs VATS组:3.08 vs 3.90,P<0.01)、术后住院时间(OT组 vs VATS组:7.49vs 6.26,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清扫数(OT组vs VATS组:25.00 vs 26.12,P=0.477)、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OT组 vs VATS组:4.06 vs 3.91,P=0.508)、术后并发症发病率(OT组 vs VATS组:20.9 vs 18.6,P=0.78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根治性和安全性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应激减轻、术后早期康复快等明显优势,可作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推荐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外科手术 小细胞肺癌 开胸手术 应激
原文传递
小细胞肺癌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夏国庆 韩一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72-1377,共6页
小细胞肺癌(SCLC)在肺癌中所占比例为15%~20%,其恶性程度高,在诊断时多已发生远处转移。虽然在治疗时发现其对化疗、放疗敏感性高,其长期预后差,诊断后5年生存率为5%~10%。影响SCLC临床症状、治疗效果、预后的因素有很多,本研究就人口... 小细胞肺癌(SCLC)在肺癌中所占比例为15%~20%,其恶性程度高,在诊断时多已发生远处转移。虽然在治疗时发现其对化疗、放疗敏感性高,其长期预后差,诊断后5年生存率为5%~10%。影响SCLC临床症状、治疗效果、预后的因素有很多,本研究就人口学特征、临床分期、血清学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免疫组织标志物等对SCLC预后的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预后 影响因素 综述
下载PDF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胃泌素释放肽前体水平评估小细胞肺癌疗效及预后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夏国庆 韩一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5期4322-4326,4331,共6页
背景小细胞肺癌(SCLC)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其临床特点为肿瘤倍增速度快、早期发生转移、治疗后易复发、预后差。在诊断时,仅有约30%的患者处于局限期(LD)。尽管SCLC对于放疗和化疗的敏感性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部分患者会出现耐药及... 背景小细胞肺癌(SCLC)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其临床特点为肿瘤倍增速度快、早期发生转移、治疗后易复发、预后差。在诊断时,仅有约30%的患者处于局限期(LD)。尽管SCLC对于放疗和化疗的敏感性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部分患者会出现耐药及肿瘤的扩散。故找出影响SCLC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因素,对于SCLC分层管理、改善患者预后将起到一定作用。目的分析评价初治SCLC患者化疗前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水平对化疗后效果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上海长海医院呼吸内科收治并病理证实为SCLC患者103例,对其行4~6周期的初始化疗治疗。于化疗前及化疗后检测血清NSE、Pro-GRP水平。对患者进行随访,末次随访时间为2017-07-31,记录患者无疾病进展期(PFS)。结果 103例患者化疗周期结束后完全缓解(CR)7例(6.8%),部分缓解(PR)18例(17.5%),疾病稳定(SD)53例(51.4%),疾病进展(PD)25例(24.3%)。CR+PR、SD患者化疗后NSE、Pro-GRP水平均低于化疗前(P<0.05);PD患者化疗前与化疗后NSE、Pro-G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R、SD、PD患者化疗后NSE、Pro-G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秩相关检验,化疗前NSE、Pro-GRP水平与疗效无相关关系(rs=0.019,P=0.845;rs=0.171,P=0.086);化疗后NSE、Pro-GRP水平与疗效存在相关关系(rs=0.342,P<0.001;rs=0.350,P<0.001)。化疗后NSE<参考范围上限(ULN)与NSE≥ULN者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GRP<ULN与Pro-GRP≥ULN者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期、有无肿瘤转移、化疗后NSE水平、化疗后Pro-GRP水平者PF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HR=2.19,95%CI(1.29,3.72)〕、化疗后NSE水平〔HR=2.67,95%CI(1.62,4.44)〕是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治疗结果 预后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