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化、工业化与经济追赶 被引量:14
1
作者 郑宇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5-128,159,160,共26页
在早期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是实现经济追赶的必经之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过早的去工业化现象,工业在创造就业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都呈现下降趋势。国际经济结构变化和技术进步使传统的工业化道路... 在早期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是实现经济追赶的必经之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过早的去工业化现象,工业在创造就业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都呈现下降趋势。国际经济结构变化和技术进步使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在全球化时代变得更困难,但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机会,特别是中国的快速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和模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中非贸易与非洲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表明,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并没有造成非洲国家的去工业化。中非贸易的迅速增长总体上助推了非洲工业化,但也突出了非洲国家发展道路的差异性。发展出口导向的制造业不再是非洲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实施多元化的产业政策才是非洲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建立稳定国际秩序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工业化 经济发展 产业政策 中非关系
原文传递
中非关系的发展与非洲中国新移民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鹏涛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0年第4期24-30,共7页
本文从新移民的规模、特点、构成类型及其与当地社会关系等方面,简要分析了中国在非洲新移民群体所普遍存在的问题。认为中国新移民与当地社会某些阶层经济利益上的竞争关系、中国新移民相对封闭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所在国的政治斗争和... 本文从新移民的规模、特点、构成类型及其与当地社会关系等方面,简要分析了中国在非洲新移民群体所普遍存在的问题。认为中国新移民与当地社会某些阶层经济利益上的竞争关系、中国新移民相对封闭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所在国的政治斗争和政治动员以及西方媒体的渲染歪曲等因素,影响到新移民与当地社会的关系。就目前情况来看,除少数的移民个人具有较为突出的成就外,新移民群体还没有达到足以在非洲各国产生影响的程度。语言、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可能会妨碍新移民融入当地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 移民研究 新移民 中非关系 公民安全
下载PDF
理性认识对中非关系的若干质疑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贵今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20,共17页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中非关系长足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增强、非洲形势变化和西方对华战略焦虑增加,中非关系中出现了一些复杂的因素,外界的质疑有增无减,但国际环境总体上仍对中国有利。中国加大对非援助力度,...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中非关系长足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增强、非洲形势变化和西方对华战略焦虑增加,中非关系中出现了一些复杂的因素,外界的质疑有增无减,但国际环境总体上仍对中国有利。中国加大对非援助力度,扩大对非经贸合作,积极参与解决非洲热点问题,努力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对非政策经受住了考验。但与此同时,中国亦需正视中非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挖潜、创新和改革,着力落实中非合作"461"框架,打造中非合作的"升级版",提升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塑造和充实中非"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关系 中非合作论坛 “461”工程 中非“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中非能源合作热的冷思考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智彪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0-126,共17页
非洲石油储量并不丰富且分布不均,加上畸形的生产、消费与贸易结构,使其既出口原油,也进口原油和石油产品,且石油整体对外依存度较高,因此非洲不宜成为中国海外原油进口主渠道。非洲拥有大量天然气资源且分布广泛,但开采率和利用率均较... 非洲石油储量并不丰富且分布不均,加上畸形的生产、消费与贸易结构,使其既出口原油,也进口原油和石油产品,且石油整体对外依存度较高,因此非洲不宜成为中国海外原油进口主渠道。非洲拥有大量天然气资源且分布广泛,但开采率和利用率均较低,中非天然气领域的合作空间较大。非洲大型水电项目易引发国家间纠纷等问题,中国企业应谨慎参与此类工程建设。非洲绝大多数国家缺乏成熟的太阳能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短期内很难成为中国光伏企业大显身手之地。未来中非能源合作应以帮助非洲国家发展石化工业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关系 能源合作 石油 天然气 水电 太阳能
原文传递
论中国对非洲的软实力外交 被引量:7
5
作者 钟婷婷 王学军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66-71,共6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非洲的软实力外交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当前,中国对非洲的软实力外交既坚持对非政策的传统原则,并在新形势下保持适度的灵活性。通过尊重非洲国家和人民,完善政治文化价值观;增强经济吸引力,提升中国模式的示范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非洲的软实力外交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当前,中国对非洲的软实力外交既坚持对非政策的传统原则,并在新形势下保持适度的灵活性。通过尊重非洲国家和人民,完善政治文化价值观;增强经济吸引力,提升中国模式的示范作用;积极从事多边外交,展示中国的大国形象;增加对非援助,扩大文化交流与民间往来等多领域多层次的外交工作,中国对非软实力外交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未来的中国对非外交实践中,如何进一步加强软实力建设,增强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塑造中国作为崛起中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仍是中国对非外交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关系 软实力 对非政策 文化外交
下载PDF
成就辉煌的中非互利合作五十年 被引量:1
6
作者 安永玉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2007年第1期9-13,共5页
50多年来的中非关系硕果累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非在政治上坚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信;经济上促进互利双赢,基础不断得到巩固;在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上加强交流,谋求各自文明的发展;在国际事务上,紧密配合... 50多年来的中非关系硕果累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非在政治上坚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信;经济上促进互利双赢,基础不断得到巩固;在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上加强交流,谋求各自文明的发展;在国际事务上,紧密配合,建立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2000年启动的“中非合作论坛”,在中国与非洲国家建立了一种集体对话机制。而2006年11月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既是中非50年友好关系的见证,也预示着中非关系的美好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关系 互利合作 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 非洲
原文传递
中国对外医疗援助政策效果研究——以上海援摩洛哥医疗队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沈玮哲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 CSSCI 2018年第2期191-236,共46页
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医疗授助是中非合作重要内容,对推动中非关系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随着中非关系不断深人,中国对外医疗授助,特别是援非医疗的机遇增多,但面临的挑战也在增多。如何在新形势下继续做好援外医疗工作,需要对... 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医疗授助是中非合作重要内容,对推动中非关系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随着中非关系不断深人,中国对外医疗授助,特别是援非医疗的机遇增多,但面临的挑战也在增多。如何在新形势下继续做好援外医疗工作,需要对过去中国对外医疗拔助政策的效果做些研究。本文以上海援摩洛哥医疗队为例,从政策效果评价的角度分析对外医疗政策的得与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效果 对外医疗援助 上海援摩洛哥医疗队 中非关系
原文传递
劳资关系问题影响中非外交大局 被引量:5
8
作者 唐晓阳 《非洲研究》 2015年第1期193-205,287,共14页
随着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的快速增长,劳资方面的纠纷也逐渐增多。虽然这些是少数企业的行为,却对中国整体形象及与非洲国家的外交关系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值得政府部门引起注意,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使中非交往更加健康和密切。本文... 随着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的快速增长,劳资方面的纠纷也逐渐增多。虽然这些是少数企业的行为,却对中国整体形象及与非洲国家的外交关系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值得政府部门引起注意,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使中非交往更加健康和密切。本文通过分析多年来在非洲实地考察所了解的案例,总结了中资企业在劳资关系上的常见错误,追溯其产生的背景与根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总的来说,合理有效的监管将有利于企业和国家的长期整体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资关系 中非关系 法律 海外监管
原文传递
媒体立场建构--基于中非关系新闻标题立场标记语对比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毕晓毅 王卓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27,共7页
在“一带一路”发展新时期,中非关系受到西方舆论导向的影响,维护好中非合作关系是打造命运共同体的生动范例。本研究基于立场标记语,通过非洲各国主流对于中非关系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试图透过中非新闻标题来管窥双方官媒对于中非关系... 在“一带一路”发展新时期,中非关系受到西方舆论导向的影响,维护好中非合作关系是打造命运共同体的生动范例。本研究基于立场标记语,通过非洲各国主流对于中非关系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试图透过中非新闻标题来管窥双方官媒对于中非关系立场的异同。研究发现中非在标记语的使用上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共性在于双方均谨慎使用认知型标记语言;差异在于非方倾向于使用态度型标记语而中方则较多使用义务型标记语。在立场标记语的子类型使用上,双方均谨慎使用增强性标记语,回避使用模糊语,以转述语取代言据性标记语;双方在情感性标记语的使用无差异,在必要性、能愿性和评价性标记语的使用呈现出明显的差异。研究表明标记语的使用除了体现双方对于中非关系相关新闻事件立场的异同外,与新闻标题本身的特点有关。基于上述异同,本研究提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闻标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标题 立场标记语 新闻语篇 中非关系 非洲 中国
原文传递
浅析《青年非洲》对中非关系的报道特点——以2006年及2012年中非合作论坛特刊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佳盈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2-160,共19页
《青年非洲》杂志曾分别以2006和2012年中非论坛第三届和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为契机发表特刊报道中非关系。2006年特刊在内容上塑造了一个"不道德"的中国形象,从手法上渲染中国对非洲的"威胁"。2012年杂志则以更理性... 《青年非洲》杂志曾分别以2006和2012年中非论坛第三届和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为契机发表特刊报道中非关系。2006年特刊在内容上塑造了一个"不道德"的中国形象,从手法上渲染中国对非洲的"威胁"。2012年杂志则以更理性的基调肯定中非经贸关系对非洲经济产生的积极作用及中国企业的价值。对比两期特刊,四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促成了其报道特点的变化:《青年非洲》独特的双重立场是变化产生的基础;非洲在中非关系中的切实收益是改变的根源;国际局势和国际舆论导向是变化的重要因素;中国软实力的发展直接贡献于中国形象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舆论 中非关系 中非合作论坛 《青年非洲》 中国形象
原文传递
论郑和远航在中非关系史上的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安山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5-92,共8页
本文从郑和远航以前的中非关系、郑和远航与中非关系以及郑和非洲之行留下的疑问等三个方面探讨了郑 和远航在中非关系史上的意义。中非关系源远流长,郑和远航将这一关系推至一个新的巅峰。在郑和之行与非洲的关系 上,作者就郑和非洲之... 本文从郑和远航以前的中非关系、郑和远航与中非关系以及郑和非洲之行留下的疑问等三个方面探讨了郑 和远航在中非关系史上的意义。中非关系源远流长,郑和远航将这一关系推至一个新的巅峰。在郑和之行与非洲的关系 上,作者就郑和非洲之行的肇始、航线、结果、影响与意义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郑和的非洲之行至少在6个方 面留下了疑问,这些问题都在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寻求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和 中非关系 非洲 华侨华人史
下载PDF
以政治和经济优势应对中非关系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被引量:4
12
作者 程涛 《西亚非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9,共17页
上个世纪,中国在政治上、经济上给予非洲真诚的援助,有力支持非洲国家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奠定了中非友好关系的牢固基础。当今,中非关系的内涵和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非洲对中国的重要性没有改变,中非互有需求。当... 上个世纪,中国在政治上、经济上给予非洲真诚的援助,有力支持非洲国家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奠定了中非友好关系的牢固基础。当今,中非关系的内涵和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非洲对中国的重要性没有改变,中非互有需求。当前,中国对非工作面临新机遇、新问题和新挑战,必须有新思维和新举措。中国和非洲的领导人要做到“长相知,不相疑”;必须妥善应对非洲民主化、多党制带来的挑战,处理好同媒体、非政府组织和工会的关系;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利益交汇或利益冲突增多,在对非援助、投资、贸易等方面,我们要进行理念的转变、方式的更新、结构的调整;要积极化解国内在中非合作中的一些消极因素;要认真应对中非关系中西方大国的消极因素;进一步发挥中国的政治优势,充实和增加中非关系的政治内涵,努力打造中非外交合作的新领域和新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关系 中非合作论坛 新形势 新问题 新思维
原文传递
中非抗疫合作对习近平外交思想的诠释与实践
13
作者 娄伟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15,共7页
中非抗疫合作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具体细化和生动实践,为当今国际抗疫合作以及未来应对重大社会公共危机提供了“人民性”的价值遵循和实践指南。中非抗疫合作是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一种新型非传统安全合作... 中非抗疫合作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具体细化和生动实践,为当今国际抗疫合作以及未来应对重大社会公共危机提供了“人民性”的价值遵循和实践指南。中非抗疫合作是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一种新型非传统安全合作,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做出了典范。中非抗疫合作为中非关系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促进了其他国家对非洲的投资,开辟了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疫合作 中非关系 人民至上 卫生健康共同体 全球治理
下载PDF
非洲智库发展与新时代中非智库合作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珩 于桂章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62-68,共7页
在中非关系不断向好的时代背景下,中非智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在不断加强。对非洲智库的研究有助于了解非洲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热点问题,把握非洲社会的思想脉络与动态,促进中非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非洲智库的发展可分为起始期、发展期和... 在中非关系不断向好的时代背景下,中非智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在不断加强。对非洲智库的研究有助于了解非洲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热点问题,把握非洲社会的思想脉络与动态,促进中非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非洲智库的发展可分为起始期、发展期和繁荣期三个阶段。目前非洲智库呈现出影响力提升、发展不均衡、自主性不强等特点。在新时代中非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和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背景下,中非双方智库应增进互相了解、深化合作内容、完善合作机制、扩大合作领域,为中非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智库 中非智库合作 中非关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建设与中非合作:互构进程、合作路径及关注重点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晨光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5-154,共10页
“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非合作是国际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的亮点。这不仅体现在中非合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上,而且体现在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互构进程、合作路径等方面。其中,“互构进程”形成了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后发优势,... “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非合作是国际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的亮点。这不仅体现在中非合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上,而且体现在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互构进程、合作路径等方面。其中,“互构进程”形成了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后发优势,“合作路径”承载了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明特色。未来,中非共建“一带一路”要进一步走深走实,需要重点关注中非合作论坛的战略价值、中非发展战略的对接方向、印太地缘战略安排的影响,在国际“一带一路”合作中继续保有优势、特色与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中非关系 中非合作 非洲治理
下载PDF
印度对非洲文化外交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3
16
作者 亢升 郝荣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2016年第1期63-78,143-144,共16页
从文化外交的维度管窥新时期的中国文化建设是公共外交和国家软实力建设兴起时代审视中国文化发展方略的新视角。印度对非洲的文化外交侧重于文艺、科技、名人及民主价值观等领域,具有独特性和典型性。基于相似的国情和国家发展战略,中... 从文化外交的维度管窥新时期的中国文化建设是公共外交和国家软实力建设兴起时代审视中国文化发展方略的新视角。印度对非洲的文化外交侧重于文艺、科技、名人及民主价值观等领域,具有独特性和典型性。基于相似的国情和国家发展战略,中印间存在诸多互鉴领域。探究印度对非洲文化外交的畛域及成效将裨益于中国优化对非洲的文化外交和加深中非友谊,并深度思考自身的文化建设和软实力发展国家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外交 印非关系 中非关系 软实力
下载PDF
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冰梅 赵子谦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64-67,共4页
中非命运共同体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外交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时代意义。在新时代,中非关系作为一种持久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登上世界舞台。中非双方承诺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打造更为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维护中非双方共同利... 中非命运共同体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外交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时代意义。在新时代,中非关系作为一种持久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登上世界舞台。中非双方承诺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打造更为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维护中非双方共同利益,这将为全球的区域性合作带来成熟的管理经验和协作方式,开启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关系 中非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试论当今非洲社会思潮及其对中非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忠祥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3-49,共17页
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气候的"晴雨表"。当前,政治民主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外交多边主义以及泛非主义等构成当今非洲社会思潮的主要内容。当今非洲社会思潮的产生既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反映,也不可... 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气候的"晴雨表"。当前,政治民主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外交多边主义以及泛非主义等构成当今非洲社会思潮的主要内容。当今非洲社会思潮的产生既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反映,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非洲社会思潮不仅作用于非洲大陆内部,而且对中非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它既为中非合作带来机遇,又可能对中非政治互信、经贸合作和外交关系以及舆论环境带来消极影响。中国应认真分析,并积极谋划应对之策,以促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思潮 非洲 政治民主主义 经济民族主义 外交 多边主义 泛非主义 中非关系
原文传递
海外中非经贸关系舆情热点解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智彪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107,共21页
近年来,海外学界和智库特别关注以下中非经贸关系热点问题:非洲的中国新移民问题,中国产品对非洲的影响问题,中国对非洲投资问题。海外专家学者对这些热点问题的解析肯定的多、否定的少,少数负面舆情也大多以翔实数据和深度田野调查为依... 近年来,海外学界和智库特别关注以下中非经贸关系热点问题:非洲的中国新移民问题,中国产品对非洲的影响问题,中国对非洲投资问题。海外专家学者对这些热点问题的解析肯定的多、否定的少,少数负面舆情也大多以翔实数据和深度田野调查为依据,是对中非经贸关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问题的阐释,而非刻意抹黑中国、唱衰中非关系。负面舆情的产生既有中国方面的原因,也有非洲方面的原因。对于负面舆情,中方不应回避,而应认真分析、研究这类舆情所揭示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手段,以推动中非经贸合作走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点舆情 中非关系 海外学者 海外智库
原文传递
再论万隆会议对现代中非关系的开创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沐涛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30,共7页
60年前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不仅为现代国际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更是在中非关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实现了中国与非洲国家领导人之间的首次会晤,打开了中国对非外交的新局面;增进了双方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在"和平共... 60年前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不仅为现代国际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更是在中非关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实现了中国与非洲国家领导人之间的首次会晤,打开了中国对非外交的新局面;增进了双方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在"和平共处"和反对殖民主义的基础上,开展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万隆会议所确立的万隆精神对当今的中非关系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隆会议 周恩来 纳赛尔 中非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