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汉语植物名的同名异实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谭宏姣 李烨 赵丽娜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8-30,共3页
古汉语植物名中的同名异实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尔雅》、《说文》中更是大量地记载了草木虫鱼鸟兽同名异实之例。这一现象的产生有一定的规律:或状同形似,或颜色相近,或事理相类。古汉语植物名同名异实还表现出"同种同名"、&qu... 古汉语植物名中的同名异实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尔雅》、《说文》中更是大量地记载了草木虫鱼鸟兽同名异实之例。这一现象的产生有一定的规律:或状同形似,或颜色相近,或事理相类。古汉语植物名同名异实还表现出"同种同名"、"种属同名"、"同科同名"甚至"草木同名",这一现象的产生则与人们早期的分类认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名 同名异实 《尔雅》 《说文》
下载PDF
《说文》中所见今新洲方言本字考略 被引量:4
2
作者 罗庆云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年第6期85-88,共4页
新洲方言中许多词语听起来很"土",像[ts‘o11][d iau11][k3ε3][ko212][xo11][lin35][mi1ε1]等。然而研究发现,这些很"土"的词语实际上很古雅,它们不但能在《说文》中找到其对应的本字,并且在其他很多古代文献中... 新洲方言中许多词语听起来很"土",像[ts‘o11][d iau11][k3ε3][ko212][xo11][lin35][mi1ε1]等。然而研究发现,这些很"土"的词语实际上很古雅,它们不但能在《说文》中找到其对应的本字,并且在其他很多古代文献中也能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洲方言 《说文解字》 本字
下载PDF
徐铉反切与《唐韵》反切的差异 被引量:4
3
作者 蔡梦麒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8-121,125,共5页
徐铉以《唐韵》为依据为《说文》加注反切注音,因此徐铉注音与《唐韵》注音的一致性非常明显,但从韵书收字的规模、徐铉切语用字的变化以及徐铉注音的实际结果出发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 注音 徐铉反切 差异 唐韵 说文
下载PDF
王敔《蕉畦字溯》探析——兼谈对其父王夫之文字学研究的继承与发展
4
作者 张国良 宋六荣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5-21,共7页
王敔的《蕉畦字溯》分为四卷:“辨微”卷以《说文》释义为标准,明确文字的正确用法;“订别”卷和“正误”卷以《说文》字形为标准,认为后代新造异体字和字形演变造成的异体字都是别字误字,应当订正;“字书误读”卷以《集韵》所注反切为... 王敔的《蕉畦字溯》分为四卷:“辨微”卷以《说文》释义为标准,明确文字的正确用法;“订别”卷和“正误”卷以《说文》字形为标准,认为后代新造异体字和字形演变造成的异体字都是别字误字,应当订正;“字书误读”卷以《集韵》所注反切为标准,既纠正民间误读,也纠正不合反切的语音演变,目标是追溯文字的正确使用、书写和读音。《字溯》虽然在形式、内容和思想上都存在一些不足,但继承了王夫之宗尚《说文》的文字学思想,也继承了其探讨字际关系的视角和方法,还建立起形音义三位一体的文字学研究框架,推进了王夫之的文字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敔 蕉畦字溯 王夫之 说文
下载PDF
“番”字本义蠡测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耀东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622-624,共3页
《说文》认为,番字从釆,是兽足义。对此前人已有怀疑。番字上米下田,意为播种;从词源学角度看,凡从番之字皆有散开之意;春秋时番氏曾掌管土地人民,这与他们擅长农业有关。因此,番的本义是播种,是播之初文。
关键词 《说文》 本义 初文
下载PDF
《说文》木部字与木文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孙黔蜀 陈莎莎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116-117,共2页
一个时代的文字是一个时代文化积淀的反映。本文试从《说文》所收木部字的字形与意义的关系的分析,理出中国木文化的脉络。
关键词 《说文》 木部 木文化 果名 木名 树木结构 木制物品
下载PDF
《说文解字》徐铉反切中的音义错位 被引量:1
7
作者 蔡梦麒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15,31,共4页
徐铉注音是以《唐韵》为主要依据的。但仔细核查徐铉注音与许慎释义,经常可以发现一些音义错位的现象,即徐铉注音与许慎释义不能对应,徐铉注音另有义,而许慎所释另有音。文章就此类音义错位现象选例作一些辨析。
关键词 注音 说文解字 徐铉 反切
下载PDF
《説文》“牛,件也。件,事理也”試釋——漢字的形體部件藴含的詞義因素
8
作者 楊賀 楊端志 《文献语言学》 2022年第1期77-92,234,235,共18页
清代傳本《説文解字》牛部“牛,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其中,“牛,大牲也”,從詞義角度理解,確如段注所云,同“馬,怒也,武也”“羊,祥也”一樣,所釋是許慎時代文化語境下的文化義。但是“牛,件也。件,事理也”放在“牛,大牲也”... 清代傳本《説文解字》牛部“牛,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其中,“牛,大牲也”,從詞義角度理解,確如段注所云,同“馬,怒也,武也”“羊,祥也”一樣,所釋是許慎時代文化語境下的文化義。但是“牛,件也。件,事理也”放在“牛,大牲也”下,就不易理解了。自大徐本後的注釋家,紛紛提出異議,有7種不同的意見。我們認爲,這7種意見值得討論。依漢字構形字理,“牛”在牛部字中,符號化表達了同類詞的共同義素。本文進而以《説文》版本、本義系統、同部同類詞、異部同類詞這些本證,以語言中用例爲旁證,藉由確定本條的正誤,闡明漢字形體部件藴含的詞義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説文》 本義 同部同類詞 異部同類詞 《説文》同類詞
下载PDF
《说文解字》多形多声字成因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素凤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51-54,共4页
多形多声字是文字学上一种特殊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首先,《说文解字》的性质是立足于小篆平面的形义结构分析;第二,汉字义符与字义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声符表示读音具有约略性;第三,汉字演变过程中增繁加旁、字形讹变等,造成一些形声字... 多形多声字是文字学上一种特殊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首先,《说文解字》的性质是立足于小篆平面的形义结构分析;第二,汉字义符与字义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声符表示读音具有约略性;第三,汉字演变过程中增繁加旁、字形讹变等,造成一些形声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构件与字义或字音有关;第四,会意字的某一构件与所构字同源音近。因此,《说文》在分析形义结构时,将一些字释为多形多声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 多形多声 增繁加旁 层次结构
下载PDF
Distinguishing "Chan" and "Quan"—— A Discussion of the Publicness of Chanshi 被引量:2
10
作者 Zhang Jia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8年第4期5-36,共32页
The way written hanyu (language of China's Han people; Chinese) forms its characters places a high value on intuition, openness and sharing. "Publicness" is an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chanshi 阐述 and this at... The way written hanyu (language of China's Han people; Chinese) forms its characters places a high value on intuition, openness and sharing. "Publicness" is an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chanshi 阐述 and this attests to our argument. The chan 阐 in chanshi 阐述 (free interpretation) and the quan in quanshi 诠释 (exegesis) have profound philosophical and historical sources. The openness and publicness of chan 阐 seek outwardness, explicitness and clarity, holding firmly to the basic claims of dialogue and negotiation, thus containing some brilliant and constructive ideas to the cutting edge of contemporary hermeneutics. Quan 诠 is oriented toward the real, the detailed, the full and the demonstrable, qualities that look to the thing in itself, and it holds firmly to moving from textual research to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it shines forth in the national spirit of seeking truth. There were two approaches to hermeneutics in ancient China: one stressed the quan 诠 of research on ancient texts, the other the chan 阐 of intent. Each has its merits, and the two are compatible. With Chinese discourse as the mainstay, classical hermeneutics as a resource, and contemporary Western hermeneutics as a reference, we can use comparison, selection and the ascertaining of meaning to start from concepts and go on to categories, and then to propositions followed by schemata and thence to systems, finally realizing the modern metamorphosis of the views and theories of traditional hermeneutics, establishing a contemporary Chinese hermeneutics that highlights Chinese concepts, thought and theo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uowen Jiezi chanshi quanshi Chinese hermeneutics
原文传递
《说文》新附俗写源流考辨——基于郑珍的《说文新附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权贵 史光辉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7-73,共7页
《说文》新附字大多是汉魏以来产生的俗字,也有少量《说文》失收的古文,其中不少字近代以来成了常用字,它们的源流演变值得关注和研究。在郑珍《说文新附考》的基础上,利用俗字理论和俗写变异规律,可以进一步辨明新附字的源流演变。
关键词 《说文》 郑珍 新附字 俗写 考释
下载PDF
王筠“形声兼会意”述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玉梅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5,共8页
王筠形声兼意思想在继承前贤的基础上形成。将形声字统归于正例、变例组成的体系之中,一方面说明王筠笃守《说文》以江河二字为例的定义,表现出局限;另一方面也说明王筠有自己的发现和创见,这一点尤其通过其大量分析形声兼会意的字例表... 王筠形声兼意思想在继承前贤的基础上形成。将形声字统归于正例、变例组成的体系之中,一方面说明王筠笃守《说文》以江河二字为例的定义,表现出局限;另一方面也说明王筠有自己的发现和创见,这一点尤其通过其大量分析形声兼会意的字例表现出来:因为王筠也探到了"形声多兼意"的这个"实"了。本文结论:声"兼"意的提出是针对形声字两个偏旁取象造字功能认识的不足而导致的。"兼"的提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会意字和形声字这两个概念从理论上讲是不可能界定得又清楚又周延的,这就是导致会意和形声难以分辨清楚的根本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筠 说文 形声字 形声兼会意
原文传递
敦煌残卷《笺注本切韵》所引《说文》反切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治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9-103,共5页
敦煌残卷《笺注本切韵》引《说文》反切共九条。通过对九条反切内部分析和外部比较,《说文》反切来源不仅有"述",而且有"作",注音时代应在《字林》之后、刘宋之前。
关键词 《笺注本切韵》 《说文》反切
下载PDF
从汉字看古人丧葬观念的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吕胜男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78-80,共3页
丧葬观念是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核心,为探究古人丧葬观念变化的过程,从汉字的外在形象性和内在理据性入手,采用文字学、文献学、考古学互证的方法,探明古人丧葬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漠视阶段,憎恶阶段,尊重阶段。通过实践证明汉字是记录... 丧葬观念是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核心,为探究古人丧葬观念变化的过程,从汉字的外在形象性和内在理据性入手,采用文字学、文献学、考古学互证的方法,探明古人丧葬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漠视阶段,憎恶阶段,尊重阶段。通过实践证明汉字是记录汉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丧葬 观念 文化
下载PDF
“文以宣化,字以载道”——从《说文》看汉代儒学的价值系统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家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23,共7页
《说文》将文字的功能定位为"宣化载道",故其对文字的阐释着意揭示了文字所载之道,其道主要体现了汉代儒学价值系统,此一价值系统的根本主题在于探寻由阴阳观、教化观、德化观所构成的天人一体关系。阴阳范畴为汉代儒学价值... 《说文》将文字的功能定位为"宣化载道",故其对文字的阐释着意揭示了文字所载之道,其道主要体现了汉代儒学价值系统,此一价值系统的根本主题在于探寻由阴阳观、教化观、德化观所构成的天人一体关系。阴阳范畴为汉代儒学价值系统之基石,它贯通作用于整个宇宙、社会、人生;教化观建立在阴阳观基础上,以王侯为教化主体,以人性最贵为前提,经由神道设教、"三才之道"诸教化活动展开;汉儒有意将儒家价值扩展为宇宙的普遍观念,使整个世界披上了浓重的德化色彩,这在《说文》对器物之德、禽兽之德的诠释中体现得尤其鲜明。总之,《说文》对汉字的独特诠释,从一个新的视角真实深刻地反映了汉代儒学的价值系统,显示了汉代儒道互渗的特色,对当前价值系统的重建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 汉代儒学 价值观
下载PDF
長孫訥言箋注本《切韻》所引《説文》的學術價值
16
作者 毛增文 《文献语言学》 2023年第2期228-238,257,共12页
敦煌長孫訥言箋注本《切韻》殘卷中引用了大量的《説文》内容,爲《説文》及相關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文章從辨析清人《説文》學説、版本、語言學三個方面的具體内容對殘卷所引《説文》的學術價值進行分析和探討。
关键词 《説文》 箋注本《切韻》 學術價值
下载PDF
《说文》部首语义系统观试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凤鹏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9期64-68,共5页
《说文》首创540个部首,将九千多个词语悉归540个部首之下,体现了许慎在词汇系统建构方面的重要观念。全书以"一"部开端,以"亥"部结尾,具有较强的整体性、系统性思维。从编次原则和系统思维来看,《说文》部首体现... 《说文》首创540个部首,将九千多个词语悉归540个部首之下,体现了许慎在词汇系统建构方面的重要观念。全书以"一"部开端,以"亥"部结尾,具有较强的整体性、系统性思维。从编次原则和系统思维来看,《说文》部首体现了三个层面的系统思想:"始一终亥"的整体性原则、部首内部编排次序的语义系统贯通思想、以形符为标记的词汇语义系统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 部首 语义系统观
下载PDF
《说文解字》声训与《说文》六书的形体分析——论《说文解字》声训的形训特点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婧宸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206-216,共11页
从训释的类别来看,《说文解字》之训释,大鄙分是揭示同义的义训,亦有一部分用音同音近的词所作的声训。根据较为严格的语音和意义关系考察,《说文》训释中的声训有882条。作为《说文》训释的有机组成部分,声训并非孤立地脱离《说... 从训释的类别来看,《说文解字》之训释,大鄙分是揭示同义的义训,亦有一部分用音同音近的词所作的声训。根据较为严格的语音和意义关系考察,《说文》训释中的声训有882条。作为《说文》训释的有机组成部分,声训并非孤立地脱离《说文》形膏义系统而存在的。文章试从六书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全面考察《说文》对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的声训,探讨这些声训与《说文》本义分析的关系。就象形字、会意字而言,《说文》声训揭示其同源意义特点,并与其构件构意或其构件组合关系切合;就形声字而言,《说文》声训通过同义符的直训或与义符相关的义界声训说解其与《说文》部首之间的构意联系,亦以卢符示源说明其与声符的联系。在《说文》系统中的声训,不仅有揭示间源理据的作用,也与《说文》小篆的形体分析契合,兼具有形训的特点,这是《说文》声训有刖于随文释义的经传声训、今文经学的义理声训和单纯解释义类的《释名》的独特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声训 直训 义界
原文传递
《说文》释义考释举隅——以出土文献为依据
19
作者 马丽娜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4期63-68,116,共7页
运用出土简帛文献校证《说文》字义7例。有的是校证今本《说文》讹误者,有的是证明后代学者以为《说文》误而实际不误者。此外,运用出土简帛文献印证《说文》收字不误者15例。《说文》中有些字传世文献没有用例或用例晚出,无法证实这些... 运用出土简帛文献校证《说文》字义7例。有的是校证今本《说文》讹误者,有的是证明后代学者以为《说文》误而实际不误者。此外,运用出土简帛文献印证《说文》收字不误者15例。《说文》中有些字传世文献没有用例或用例晚出,无法证实这些字是汉代及汉以前的用字还是后人妄加。新出简帛文献可以提供用例证明《说文》收字释义不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 出土简帛文献 考释
下载PDF
段玉裁改订《说文解字》正篆及古文字体得失例证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栋 《长春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308-310,共3页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说文解字》小篆及古文字体多有改订。文章通过对"上""社""瑁""词""要"和""等段氏所改字例的分析,探求其改订之得失。
关键词 段玉裁 说文 小篆 古文 字体 改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