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樱桃谷北京鸭短喙和侏儒综合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宁康 王丹 +3 位作者 王府民 刘宁 张冰 张大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10,13,I0001,共6页
2014年1月至今,我国部分地区所饲养的樱桃谷北京鸭商品肉鸭发生了一种疾病。为诊断该病,从1个38日龄感染鸭群选典型病例和外观正常者各9只,对其体重、喙和舌头进行了测量和分析,随后进行了分子检测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典型病例的... 2014年1月至今,我国部分地区所饲养的樱桃谷北京鸭商品肉鸭发生了一种疾病。为诊断该病,从1个38日龄感染鸭群选典型病例和外观正常者各9只,对其体重、喙和舌头进行了测量和分析,随后进行了分子检测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典型病例的体重(1.40±0.51 kg)和喙长(4.00±0.26 cm)与外观正常者(2.87±0.51 kg和5.74±0.58 cm)存在显著差异,提示该病具有半番鸭短喙和侏儒综合征(Short beak and dwarfism syndrome,SBDS)的特征,即喙短、舌头伸出、生长发育严重受阻。用水禽细小病毒的PCR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从37日龄病例采集的36份组织样品均为小鹅瘟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阳性。用VP1和VP3序列进行进化分析的结果均显示,樱桃谷北京鸭源毒株与导致半番鸭SBDS的毒株聚为一个分支,二者属GPV的同一类变异株。用GPV阳性样品感染2日龄北京鸭,可复制出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短喙症状。结果表明,GPV变异株与樱桃谷北京鸭SBDS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谷北京鸭 短喙和侏儒综合征 鹅细小病毒
下载PDF
半番鸭新型小鹅瘟病毒病研究简报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少莺 程晓霞 +8 位作者 陈仕龙 王劭 林锋强 吴南洋 俞伏松 庄晓东 朱小丽 王锦祥 程由铨 《福建农业科技》 2015年第7期23-25,共3页
2015年2月以来,福建省漳州、漳浦、龙海等地饲养的半番鸭群流行一种以软脚、短嘴、生长障碍为临床特征的新疫病(暂名"鸭短嘴矮小综合征"),经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和病原学鉴定,结果表明:该病病原为新型小鹅瘟病毒或小鹅瘟病... 2015年2月以来,福建省漳州、漳浦、龙海等地饲养的半番鸭群流行一种以软脚、短嘴、生长障碍为临床特征的新疫病(暂名"鸭短嘴矮小综合征"),经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和病原学鉴定,结果表明:该病病原为新型小鹅瘟病毒或小鹅瘟病毒变异株。鉴于该病以短喙和生长障碍为临床特征,故将该病原命名为短嘴型小鹅瘟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番鸭 短嘴矮小征 新型小鹅瘟病毒
下载PDF
鸭短喙型小鹅瘟病毒SBDS-GPV JS01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对雏鸭致病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傅宏庆 姚志兰 +2 位作者 王永娟 朱善元 荣先锋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86-1293,共8页
2018年以来,江苏地区部分养殖场病鸭表现短喙、生长延滞。为确定该病的病原特征,本研究团队从某发病樱桃谷肉鸭场采集病料,经无菌处理后接种11日龄鸭胚连续传代培养,分离获得1株病毒,传至第3代次时可致感染鸭胚死亡,第5代次病毒滴度达5.... 2018年以来,江苏地区部分养殖场病鸭表现短喙、生长延滞。为确定该病的病原特征,本研究团队从某发病樱桃谷肉鸭场采集病料,经无菌处理后接种11日龄鸭胚连续传代培养,分离获得1株病毒,传至第3代次时可致感染鸭胚死亡,第5代次病毒滴度达5.3 log10ELD50/mL。通过PCR鉴定、电镜观察、基因遗传进化分析和动物回归试验,证明该毒株是短喙型小鹅瘟病毒(short beak and dwarfism syndrome-goose parvovirus,SBDS-GPV),遂将其命名为SBDS-GPV JS01株。为了进一步研究SBDS-GPV JS01株对不同品种鸭的易感性与致病力,将该毒株第5代病毒分别经皮下接种1日龄GPV阴性健康高邮鸭、金定鸭与苏邮1号鸭。结果显示,JS01株对各品种试验鸭均易感,感染鸭出现发育迟缓、腹泻、跛行瘫痪及上下喙萎缩变短等临床症状,发病率100%,死亡率10%~25%。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分离鉴定出1株SBDS-GPV,该毒株具有较广的宿主感染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短喙-侏儒综合征 细小病毒 SBDS-GPV JS01 分离鉴定 致病性
原文传递
3株樱桃谷鸭源新型鹅细小病毒的分离及分子特征解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贾婧宇 秘清灵 +4 位作者 李勇霖 李玉峰 于可响 王建业 朱国强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3,共7页
为了深入揭示引起樱桃谷鸭短喙与矮小综合征(SBDS)的新型鹅细小病毒(NGPV)的鹅胚增殖特性及分子特征,对从山东省不同地区采集的3份SBDS典型病例在9日龄鹅胚上进行了病毒分离,并对其全基因组序列及编码蛋白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成功分离到3... 为了深入揭示引起樱桃谷鸭短喙与矮小综合征(SBDS)的新型鹅细小病毒(NGPV)的鹅胚增殖特性及分子特征,对从山东省不同地区采集的3份SBDS典型病例在9日龄鹅胚上进行了病毒分离,并对其全基因组序列及编码蛋白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成功分离到3株NGPV,分别为SDHT16、SDJN19和SDLC19。3株病毒均能在鹅胚中稳定传代,但致死鹅胚的时间明显长于经典型GPV。3株NGPV之间基因组的同源性高达98.9%~99.7%,而与经典GPV强毒株的同源性则稍低,为95.2%~96.1%。基于3株NGPV与已发表的NGPV毒株和经典GPV强毒株的编码蛋白比对分析显示,与国内经典GPV强毒株相比,NGPV毒株结构蛋白VP1共产生了16个氨基酸点突变,其中9个氨基酸位点与欧洲的B株相同;非结构蛋白Rep1则产生了12个氨基酸位点突变。与经典GPV LH株的末端倒置重复序列(ITR)相比,SDHT16、SDJN19和SDLC19在ITR的回文区茎部分别多出2、4、4个碱基,ITR的同源性达到98.1%~100.0%,而与LH株的同源性为93.0%~94.0%。本研究结果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NGPV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喙与矮小综合征 新型鹅细小病毒 分离 分子特征 末端倒置重复序列
下载PDF
携带遗传标记的新型鹅细小病毒感染樱桃谷北京鸭再现短喙与矮小综合征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勇霖 王昱 +6 位作者 张伟 周扬 李玉峰 蒋志伟 张建军 朱国强 王建业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4-680,共7页
为了阐明是否新型鹅细小病毒(novel goose parvovirus,NGPV)单独感染樱桃谷北京鸭能够复制出短喙与矮小综合征(short beak and dwarfism syndrome,SBDS)的所有临床症状,并进一步解析NGPV致病机理。本研究中,基于NGPV分离株SDJN19,构建... 为了阐明是否新型鹅细小病毒(novel goose parvovirus,NGPV)单独感染樱桃谷北京鸭能够复制出短喙与矮小综合征(short beak and dwarfism syndrome,SBDS)的所有临床症状,并进一步解析NGPV致病机理。本研究中,基于NGPV分离株SDJN19,构建了携带遗传标记的感染性克隆质粒pJNm。pJNm质粒转染9日龄樱桃谷北京鸭胚拯救出感染性病毒rJNm。rJNm半数致死量(ELD_(50))达到5×10^(6.25)/mL,与亲本株接近。rJNm感染2日龄樱桃谷北京鸭,能够复制出SBDS的所有典型临床特征,包括短喙、舌头外伸、生长迟缓、站立行走困难等。试验还表明rJNm能够通过水平传播途径感染樱桃谷北京鸭,感染鸭依旧表现出典型的SBDS特征。水平接触组鸭在感染后31 d能够同时在体内检测出高的病毒载量和高水平血清沉淀抗体,预示着NGPV可以持续性感染樱桃谷北京鸭。本研究结果表明SBDS确系NGPV感染所致,为研制针对性的预防性生物制剂以及深入解析NGPV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鹅细小病毒 短喙与矮小综合征 感染性克隆 拯救 樱桃谷北京鸭
原文传递
致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的新型鹅细小病毒不同传代毒株基因组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郝雪飘 王璐瑶 +5 位作者 雷白时 张武超 苗天姿 庞洪泽 赵款 袁万哲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4-401,共8页
由新型鹅细小病毒(Novel goose parvovirus,N-GPV)引起的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Short beak and dwarfism syndrome,SBDS)给我国养鸭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我国养鸭业的发展。而目前N-GPV的毒力关键基因位点尚不清楚。本... 由新型鹅细小病毒(Novel goose parvovirus,N-GPV)引起的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Short beak and dwarfism syndrome,SBDS)给我国养鸭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我国养鸭业的发展。而目前N-GPV的毒力关键基因位点尚不清楚。本研究将N-GPV(SD株)在SPF鸭胚上进行多次传代,对SD株F10、F20、F30、F40和F50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选择F50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F50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体重与喙长有明显差异,但F50感染组无典型临床症状,表明SD-F50的致病性明显降低;F50与F5序列分析显示,5’和3’的反向重复末端(ITR)中均有4个碱基突变和2个碱基插入,且突变位置相对应;在非结构蛋白Rep中有1个氨基酸位点突变,结构蛋白VP中共有2个氨基酸位点突变。综上所述,N-GPV SD株经过鸭胚连续传代后出现了毒力下降,并且病毒基因组序列也出现了规律性变化,这些突变位点可能是影响N-GPV毒力的关键位点,为N-GPV毒力关键位点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鹅细小病毒 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鸭源新型鹅细小病毒YJDS-19-16株的分离鉴定及VP3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何信群 苏敬良 +10 位作者 徐玉 李来旭 李阁 刘哲君 李小意 徐光菊 田燕 王灵强 张晏 何虹霞 明月月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7期17-23,共7页
为了解鸭源新型鹅细小病毒(NGPV)的生物学特性及遗传进化情况,将江苏省某鸭场送检的疑似发生鸭短喙侏儒综合征的鸭心脏、肝脏和脾脏等组织样品,经接种鸭胚分离病毒,对分离株进行ELD50测定、动物回归试验,并对其VP3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 为了解鸭源新型鹅细小病毒(NGPV)的生物学特性及遗传进化情况,将江苏省某鸭场送检的疑似发生鸭短喙侏儒综合征的鸭心脏、肝脏和脾脏等组织样品,经接种鸭胚分离病毒,对分离株进行ELD50测定、动物回归试验,并对其VP3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分离鉴定结果显示:成功从送检的约17日龄樱桃谷鸭组织样品中分离到1株NGPV,将其命名为YJDS-19-16株;分离株YJDS-19-16 ELD50为10^(-5.7)/0.2mL,可引起试验鸭出现食欲不振、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生长发育不良和跛行等典型症状,并可成功复制出舌外露症状。构建的VP3基因遗传进化树显示,水禽细小病毒主要分为两个大支,经典番鸭细小病毒(MDPV)类为一支,经典鹅细小病毒(GPV)类为一支,且NGPV与GPV亲缘关系最近;VP3基因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YJDS-19-16株与其他NGPV同源性为98.6%~99.9%,与经典GPV同源性为92.7%-96.1%;VP3蛋白氨基酸替换分析结果显示:第504位(S→R)为YJDS-19-16株独有。基因重组分析结果显示,YJDS-19-16株潜在的主要亲本和次要亲本分别为GPV 06-0329株和GDaGPV株,且重组可能分布于522~1060 bp。结果表明,引起鸭发生短喙侏儒综合征的分离株YJDS-19-16为鸭源NGPV,可能是一种重组病毒。本试验可丰富NGPV的研究资料,为水禽细小病毒遗传以及该病的诊断和预防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鹅细小病毒 短喙侏儒综合征 分离鉴定 VP3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新型鹅细小病毒感染鸭的肝、胸腺、回肠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璐瑶 郝雪飘 +3 位作者 雷白时 赵款 张武超 袁万哲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54-657,共4页
旨在探究新型鹅细小病毒(novel goose parvovirus,NGPV)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致病机制。本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感染NGPV SD株14 d雏鸭的肝、胸腺和回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回肠上调基因有78个,下调基因有31个;感染组胸... 旨在探究新型鹅细小病毒(novel goose parvovirus,NGPV)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致病机制。本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感染NGPV SD株14 d雏鸭的肝、胸腺和回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回肠上调基因有78个,下调基因有31个;感染组胸腺上调基因有111个,下调基因有78个;感染组肝中上调基因有128个,下调基因有313个;NGPV感染雏鸭后,胸腺、回肠和肝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参与免疫效应过程、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等多个免疫相关生物学过程,并在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等多条信号通路富集。综上表明:NGPV感染激活了机体免疫反应和宿主细胞的相关抗病毒信号通路。此研究为NGPV的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鹅细小病毒 短喙侏儒综合征 转录组测序 免疫反应
下载PDF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诊断鸭短嘴矮小综合征 被引量:5
9
作者 俞博 朱小丽 +1 位作者 程晓霞 陈少莺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32-1334,共3页
应用抗鹅细小病毒(GPV)单克隆抗体(Mab E16)为一抗,建立检测鸭短嘴矮小综合征病毒(SBDSGPV)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 (IFA),并对人工感染SBDS-GPV的发病鸭和临床送检鸭短嘴矮小综合征(SBDS)病鸭的肝脏、脾脏、肾脏和胰腺进行检测。结果显示... 应用抗鹅细小病毒(GPV)单克隆抗体(Mab E16)为一抗,建立检测鸭短嘴矮小综合征病毒(SBDSGPV)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 (IFA),并对人工感染SBDS-GPV的发病鸭和临床送检鸭短嘴矮小综合征(SBDS)病鸭的肝脏、脾脏、肾脏和胰腺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能识别鹅细小病毒抗原呈现亮绿色特异荧光,而与MPV、MDRV、NDRV、DHV、DPV、PMV等其他鸭病病原均无交叉反应;应用该方法检测SBDS-GPV人工感染发病鸭和SBDS临床病鸭组织,均不同程度出现亮绿色荧光,其中人工感染发病鸭阳性率100%(5/5),临床送检病鸭阳性率91.7%(11/12)。表明建立的IFA具有快速、特异等优点,可用于SBDS的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短嘴矮小综合征 抗GPV单抗 间接免疫荧光法 诊断
下载PDF
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短喙矮小综合征鹅细小病毒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劭 肖世峰 +7 位作者 林甦 程晓霞 俞博 江丹丹 林锋强 朱小丽 陈仕龙 陈少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26-1030,共5页
为准确诊断鸭短喙矮小综合征(SBDS)以及鉴别鹅细小病毒感染鸭群中新发短喙矮小综合征鹅细小病毒(SBDS-GPV),本研究通过对GenBank登录的水禽细小病毒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比对分析,根据该病毒5'非编码区基因序列特征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 为准确诊断鸭短喙矮小综合征(SBDS)以及鉴别鹅细小病毒感染鸭群中新发短喙矮小综合征鹅细小病毒(SBDS-GPV),本研究通过对GenBank登录的水禽细小病毒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比对分析,根据该病毒5'非编码区基因序列特征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SBDS-GPV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显示,水禽细小病毒特异性引物可以扩增得到约200 bp的目的片段,SBDS-GPV PCR产物能够被SspⅠ酶切为140 bp和60 bp两个片段,番鸭细小病毒与德兹西氏病小鹅瘟病毒则不能被酶切,检出SBDS-GPV DNA的最低浓度为2.28×10~7拷贝/μL。利用该方法对14份疑似SBDS临床样品检测,阳性样本采用SPF鸭胚进行病毒分离,结果显示SBDS-GPV PCR-RFLP检测的阳性样本经病毒分离均为SBDS-GPV。上述研究表明,该SBDS-GPV PCR-RFLP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为SBDS的防控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喙矮小综合征 鹅细小病毒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 SspⅠ限制性内切酶
下载PDF
鸭短喙-侏儒综合征病原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李传峰 李琦 +2 位作者 陈宗艳 唐井玉 刘光清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共6页
2014年下半年以来,在我国华东地区商品肉鸭养殖地区暴发了一种以生长迟缓、鸭喙变短、舌头外露下垂、跛行、瘫痪、拉稀以及翅腿易折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暂命名为鸭短喙-侏儒综合征。剖检时可见发病鸭胰腺、肺脏和胸腺等组织... 2014年下半年以来,在我国华东地区商品肉鸭养殖地区暴发了一种以生长迟缓、鸭喙变短、舌头外露下垂、跛行、瘫痪、拉稀以及翅腿易折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暂命名为鸭短喙-侏儒综合征。剖检时可见发病鸭胰腺、肺脏和胸腺等组织出血。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心脏、胰腺、肾脏、肺脏和肝脏等组织细胞变性、坏死以及充血、出血。RT-PCR/PCR检测结果显示,在患鸭组织中存在类似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的特异性核酸,未见其他水禽病毒核酸。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本病病原与经典GPV密切相关。免疫组化进一步检测发现,患鸭组织中存在GPV特异性的抗原。鉴于本病与经典水禽细小病毒病的临床表征、剖检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差异性,我们初步确定鸭短喙-侏儒综合征病原为一种与GPV密切相关的新型鸭细小病毒(Novel duck parvovirus,ND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短喙侏儒综合征 鹅细小病毒 免疫组化 PCR
下载PDF
短喙与矮小综合征鹅细小病毒对樱桃谷鸭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肖世峰 程晓霞 +10 位作者 陈仕龙 林锋强 朱小丽 王劭 俞博 吴南洋 黄梅清 郑敏 王锦祥 陈少莺 俞伏松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90-694,共5页
为研究短喙与矮小综合征鹅细小病毒(SBDS-GPV)对樱桃谷鸭的致病性,本研究以SBDS-GPV M15分离株人工感染2日龄樱桃谷鸭,测定感染鸭发病情况、体重、喙长宽和抗体水平变化。结果显示:该病毒可经口服和同居感染2日龄樱桃谷鸭,感染鸭... 为研究短喙与矮小综合征鹅细小病毒(SBDS-GPV)对樱桃谷鸭的致病性,本研究以SBDS-GPV M15分离株人工感染2日龄樱桃谷鸭,测定感染鸭发病情况、体重、喙长宽和抗体水平变化。结果显示:该病毒可经口服和同居感染2日龄樱桃谷鸭,感染鸭症状与自然感染一致,发病率70 %~100 %,死亡率10 %~30 %;耐过鸭的体重和喙长分别为正常鸭的61.1 %~67.6 %和63.1 %~64.8 %;感染后7 d和14 d血清中的抗GPV抗体阳转率分别为60 %~80 %和100 %,直至感染后66 d仍维持在高水平;应用抗GPV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病死鸭肝脾心等组织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上述结果表明SBDS-GPV M15株可经消化道传播,对樱桃谷鸭具有很强的致病性,以短嘴与矮小综合征为临床特征。本研究可作为相关临床病例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喙与矮小综合征鹅细小病毒 短嘴与矮小综合征 樱桃谷鸭 体重 喙长 致病性
下载PDF
短嘴型小鹅瘟病毒的传播途径 被引量:7
13
作者 程晓霞 肖世峰 +7 位作者 陈仕龙 朱小丽 林锋强 王劭 俞博 吴南洋 陈少莺 俞伏松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74-1879,共6页
以短嘴型小鹅瘟病毒(SB-GPV M15株)分别经消化道(口服),直接接触(同居)和呼吸道(空气传播)等途径人工感染2日龄半番鸭,测定感染后不同时间的试验鸭体质量,喙长宽值,血清LPAI抗体水平和发病死亡程度,探讨短嘴型小鹅瘟病毒不同感染途径对... 以短嘴型小鹅瘟病毒(SB-GPV M15株)分别经消化道(口服),直接接触(同居)和呼吸道(空气传播)等途径人工感染2日龄半番鸭,测定感染后不同时间的试验鸭体质量,喙长宽值,血清LPAI抗体水平和发病死亡程度,探讨短嘴型小鹅瘟病毒不同感染途径对半番鸭致病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口服和同居感染途径均能复制出与野外自然发病一致的症状,感染鸭的体质量和喙长宽值等指标均不同程度低于健康对照组组,且口服感染组的发病程度与感染剂量呈正相关,而呼吸道感染组的体质量和喙长宽值与健康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试验鸭血清抗体测定显示口服和同居感染组的抗GPV LPAI抗体产生期早于空气感染组,且PI 14d抗体全部阳转而空气感染组抗体阳转率仅20%。结果表明,短嘴型小鹅瘟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和直接接触感染,而空气传播能力则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番鸭 短嘴型小鹅瘟病毒 短嘴矮小综合征 传播途径
原文传递
新型鹅细小病毒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明生 甘辉群 +2 位作者 吴双 傅宏庆 钟美娟 《现代畜牧兽医》 2022年第2期75-79,共5页
新型鹅细小病毒病是一种由新型鹅细小病毒(novel goose parvovirus,NGPV)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鸭喙变短、舌头外伸、胫骨短粗、跛行瘫痪等为特征,又称短喙侏儒综合征(short beak and dwarfism syndrome,SBDS)。该病发病率为10%~... 新型鹅细小病毒病是一种由新型鹅细小病毒(novel goose parvovirus,NGPV)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鸭喙变短、舌头外伸、胫骨短粗、跛行瘫痪等为特征,又称短喙侏儒综合征(short beak and dwarfism syndrome,SBDS)。该病发病率为10%~30%,可对我国养鸭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对新型鹅细小病毒病的病原学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临床诊断特征及检测技术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新型鹅细小病毒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鹅细小病毒 短喙侏儒综合征 分子生物学特征
下载PDF
鸭短喙矮小综合征灭活疫苗的研制及免疫效力评价
15
作者 陈仕龙 程晓霞 +7 位作者 肖世峰 江丹丹 林锋强 王劭 朱小丽 俞伏松 邹敏 陈少莺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4-267,共4页
鸭短喙矮小综合征(short beak and dwarfism syndrome,SBDS)是近年来在我国鸭群中流行的一种新传染病,为研制SBDS灭活疫苗,本研究将SBDSV M15株在番鸭胚增殖,收获病毒尿囊液经灭活后制备了3批灭活疫苗,并对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及免... 鸭短喙矮小综合征(short beak and dwarfism syndrome,SBDS)是近年来在我国鸭群中流行的一种新传染病,为研制SBDS灭活疫苗,本研究将SBDSV M15株在番鸭胚增殖,收获病毒尿囊液经灭活后制备了3批灭活疫苗,并对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及免疫效力进行检验。结果显示,3日龄樱桃谷鸭超剂量接种1.0 mL/羽,未见不良反应,表明疫苗的安全性好;3批灭活疫苗免疫20日龄雏半番鸭,免疫后28 d血清的胶乳凝集抑制试验(LPAI)抗体效价均值为4.3 log_(2);130日龄樱桃谷鸭种鸭免疫1次灭活疫苗后60 d血清LPAI抗体平均效价为6.9 log_(2);种鸭免疫后60 d所产种蛋卵黄抗体的LPAI效价均值为6.5 log_(2);对种鸭免疫后的3日龄子代雏鸭进行攻毒获得100%免疫保护。结果表明,本研究研制的SBDS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种鸭1次免疫后可提供子代雏鸭保护性母源抗体,保护雏鸭度过最易感的危险窗口期,为SBDS的防控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短喙矮小综合征 灭活疫苗 抗体效价 母源抗体 免疫效力
原文传递
鸭短喙侏儒综合征亚单位疫苗对鹅细小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交叉保护力分析
16
作者 甘辉群 吴双 +5 位作者 符庆远 甘翔 孙雅鑫 李巨银 桂文龙 刘明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83,共9页
为评价鸭短喙侏儒综合征(SBDS)亚单位疫苗(rBac-JS01 VP2株)对鹅细小病毒(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的交叉保护力,本试验选用40只产蛋母鸭和4只成年公鸭随机均分成2个组,疫苗免疫组母鸭免疫接种SBDS亚单位疫苗0.5 mL/只,非免疫对照组不... 为评价鸭短喙侏儒综合征(SBDS)亚单位疫苗(rBac-JS01 VP2株)对鹅细小病毒(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的交叉保护力,本试验选用40只产蛋母鸭和4只成年公鸭随机均分成2个组,疫苗免疫组母鸭免疫接种SBDS亚单位疫苗0.5 mL/只,非免疫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免疫后第2、4、6个月,分别收集各组产蛋母鸭鸭蛋并人工孵化,每个时间段任意选择健康的公、母雏鸭各10只,进行GPV-JS02毒株或MDPV-JS03毒株攻毒,在攻毒后第3、5、7、14天采集雏鸭肛拭子检测排毒情况。此外,免疫后第2、4、6个月,所有产蛋母鸭采血并分离血清,收集鸭蛋并提取和纯化卵黄中和抗体,分别采用GPV-JS02毒株或MDPV-JS03毒株测定血清和卵黄中和抗体效价,并比较血清和卵黄中和抗体效价与被动免疫攻毒保护率的关系。结果显示,产蛋母鸭免疫后第2、4、6个月,疫苗免疫组种蛋所孵雏鸭的GPV-JS02毒株攻毒保护率分别为95%、90%和80%,MDPV-JS03毒株攻毒保护率分别为75%、70%和60%;GPV-JS02毒株攻毒后,雏鸭排毒分别持续至攻毒后第3、5、5天,MDPV-JS03毒株攻毒后,雏鸭排毒均持续至攻毒后第7天;产蛋母鸭GPV-JS02毒株的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9.23±1.33)log_(2)、(8.45±1.14)log_(2)和(7.79±1.02)log_(2);MDPV-JS03毒株的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5.93±1.37)log_(2)、(5.15±1.08)log_(2)和(3.48±0.96)log_(2);产蛋母鸭GPV-JS02毒株的卵黄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9.06±1.3)log_(2)、(8.49±1.08)log_(2)和(7.70±1.01)log_(2),MDPV-JS03毒株的卵黄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5.83±1.25)log_(2)、(5.34±1.02)log_(2)和(3.71±1.64)log_(2);免疫后不同时期的血清和卵黄中和抗体效价与被动免疫攻毒保护率变化基本一致,升降趋势相同,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BDS亚单位疫苗(rBac-JS01 VP2株)对GPV可提供有效且持续的交叉保护力,对MDPV也可提供一定的交叉保护力,但比GPV的保护力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短喙侏儒综合征 亚单位疫苗 鹅细小病毒 番鸭细小毒 交叉保护力
下载PDF
短喙矮小综合征灭活苗母源抗体消长及其被动保护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肖世峰 程晓霞 +7 位作者 陈仕龙 林锋强 朱小丽 王劭 俞博 江丹丹 陈少莺 俞伏松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43-746,共4页
为了解实验室试制短喙矮小综合征(SBDS)灭活疫苗免疫种鸭后代的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及被动保护效果,本研究收集了160份SBDS灭活疫苗免疫樱桃谷鸭种鸭后代不同日龄的血清,用鹅细小病毒(GPV)胶乳凝集抑制试验(LPAI)跟踪检测抗体效价,并对8日... 为了解实验室试制短喙矮小综合征(SBDS)灭活疫苗免疫种鸭后代的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及被动保护效果,本研究收集了160份SBDS灭活疫苗免疫樱桃谷鸭种鸭后代不同日龄的血清,用鹅细小病毒(GPV)胶乳凝集抑制试验(LPAI)跟踪检测抗体效价,并对8日龄不同母源抗体雏鸭进行攻毒,记录发病情况并测定攻毒后第14 d的体重、喙长宽值。结果显示,樱桃谷种鸭免疫SBDS灭活疫苗后能够使其后代携带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至10日龄为2.4±0.7514(-log2),阳性率100%;21日龄为0.2±0.37(-log2),阳性率15%。拟合出1日龄~14日龄母源抗体消长曲线公式为y=6.409e^(-0.10x),R^2=0.99421,其中y表示抗体水平,x表示日龄。母源抗体被动保护试验结果显示雏鸭母源抗体LPAI效价≥2(-log2)可抵抗SBDSV强毒攻击,获得有效被动保护。表明SBDS灭活疫苗免疫种鸭可保护其后代雏鸭抵抗SBDSV强毒感染,有效被动保护期10 d以上。本研究为鸭SBDS的免疫程序制定和有效防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喙矮小综合征鹅细小病毒 灭活疫苗 母源抗体 被动保护
下载PDF
新型鸭细小病毒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吕红超 程小果 陈申秒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8年第2期106-108,共3页
近年来,由新型鸭细小病毒引起的鸭短喙—侏儒综合征在国内部分地区的樱桃谷鸭和半番鸭群中流行,严重影响了养鸭生产效益。然而,作为一种新出现的疾病,该病依然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从流行病学特征、病原演化、诊断与防治手段方面对新型... 近年来,由新型鸭细小病毒引起的鸭短喙—侏儒综合征在国内部分地区的樱桃谷鸭和半番鸭群中流行,严重影响了养鸭生产效益。然而,作为一种新出现的疾病,该病依然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从流行病学特征、病原演化、诊断与防治手段方面对新型鸭细小病毒病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科学防治该病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鸭细小病毒 鸭短喙一侏儒综合征 流行病学 进化 防治
下载PDF
鸭短喙侏儒综合征精制蛋黄抗体的制备及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丽琴 程雪娇 +5 位作者 王宇鹏 孙珊珊 石青青 宋秀梅 于海超 王建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0年第6期100-105,共6页
为了有效预防鸭短喙侏儒综合征,采用新型鸭细小病毒毒株(SD03株)制备了一种鸭短喙侏儒综合征精制蛋黄抗体。采用琼脂扩散试验和中和试验进行蛋黄抗体效价的测定,分析蛋黄抗体的消长规律,确定最佳免疫程序、收蛋时间和临床应用效价标准,... 为了有效预防鸭短喙侏儒综合征,采用新型鸭细小病毒毒株(SD03株)制备了一种鸭短喙侏儒综合征精制蛋黄抗体。采用琼脂扩散试验和中和试验进行蛋黄抗体效价的测定,分析蛋黄抗体的消长规律,确定最佳免疫程序、收蛋时间和临床应用效价标准,并对制备的3批供试品进行临床应用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该研究成功制备了一种鸭短喙侏儒综合征精制蛋黄抗体,该抗体琼扩效价和中和效价均在三免15 d达到高峰,分别为1∶64和1∶640,由此确定高免蛋收集时间为三免15 d;基础免疫完成后,最佳加强免疫时间为每隔30 d进行一次加强免疫,可使抗体效价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确定了抗体琼扩效价≥1∶32或中和效价≥1∶320为临床应用效价标准。3批供试品临床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鸭短喙侏儒综合征精制蛋黄抗体安全性好,对鸭短喙侏儒综合征有良好的预防和紧急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短喙侏儒综合征 蛋黄抗体 效价测定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短喙型鹅细小病毒感染雏鸭的排毒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俞博 林甦 +3 位作者 陈仕龙 程晓霞 陈秀琴 陈少莺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5-229,共5页
本研究以短喙型鹅细小病毒(SBDS-GPV,M15株)口服感染2日龄健康易感半番鸭,采集感染后(PI)3、5、7、10、12、14、21d的口咽和泄殖腔棉拭子,应用荧光定量PCR(qPCR)、病毒分离(VI)结合免疫荧光法(IFA)测定雏鸭感染后的排毒情况。结果显示:q... 本研究以短喙型鹅细小病毒(SBDS-GPV,M15株)口服感染2日龄健康易感半番鸭,采集感染后(PI)3、5、7、10、12、14、21d的口咽和泄殖腔棉拭子,应用荧光定量PCR(qPCR)、病毒分离(VI)结合免疫荧光法(IFA)测定雏鸭感染后的排毒情况。结果显示:qPCR法检测SBDS-GPV感染雏鸭的口咽和泄殖腔排毒时间分别为PI 3~10d和PI 3~14d;病毒分离结合IFA检测SBDS-GPV感染雏鸭的泄殖腔排毒时间为PI5~10d。研究结果在国内外首次明确了雏鸭感染SBDS-GPV后可经口咽和泄殖腔向外界排毒,且泄殖腔排毒水平高于口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番鸭 短喙矮小综合征(SBDS-GPV) 排毒规律 荧光定量PCR 病毒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