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边缘与区域信息的先验水平集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44
1
作者 王斌 李洁 高新波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67-1072,共6页
传统的水平集图像分割方法仅考虑了图像的数据信息,因此对被遮盖的目标以及与背景灰度相近的目标无法达到理想的分割效果.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和区域信息的先验水平集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图像的区域信息融入基于边缘... 传统的水平集图像分割方法仅考虑了图像的数据信息,因此对被遮盖的目标以及与背景灰度相近的目标无法达到理想的分割效果.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和区域信息的先验水平集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图像的区域信息融入基于边缘的水平集方法,然后将其与形状先验结合.对比实验表明该文方法由于综合考虑了多种信息,能够更好地完成被遮盖目标的分割,对于与背景灰度相近的目标也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先验 水平集 主动轮廓模型 曲线演化 图像分割
下载PDF
论技术的三种形态及其演化 被引量:32
2
作者 丁云龙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2-46,共5页
在技术的历时性演化过程中,存在着三种不同形态的技术,即技术发明、生产技术和产业技术;从形态构成上看,在共时性层面,每一种形态的技术都包含着三种构成要素,即实体性技术、规范性技术和过程性技术。把技术的历时性演化与技术的共时性... 在技术的历时性演化过程中,存在着三种不同形态的技术,即技术发明、生产技术和产业技术;从形态构成上看,在共时性层面,每一种形态的技术都包含着三种构成要素,即实体性技术、规范性技术和过程性技术。把技术的历时性演化与技术的共时性构成统一起来看,由技术发明到生产技术的演化,包含着实体性技术由原型转变为产品,规范性技术走向成熟、完善和体系化,过程性技术的作用“场景”转变;产业技术作为技术的终极形态,由生产技术演化而来,必须经过系统整合、经济核算和制度规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 技术形态 技术演化
下载PDF
基于RS与GIS的大庆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化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士君 王若菊 +1 位作者 王永超 刘成玉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73,共7页
以我国目前最大石油城市——大庆市为研究对象,选取1984、1995、2007年3个城市建设关键时间节点,以Landsat MSS、TM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GIS技术提取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形态、增长幅度、区位坐标等信息,计算城市空间扩张速度、强... 以我国目前最大石油城市——大庆市为研究对象,选取1984、1995、2007年3个城市建设关键时间节点,以Landsat MSS、TM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GIS技术提取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形态、增长幅度、区位坐标等信息,计算城市空间扩张速度、强度、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度、分维指数、城市增长理性程度等空间特征量,分析大庆市1984年以来城市空间扩张现象和特征,并结合经济社会统计相关数据及区域分析方法,探究其因果关系。研究认为,大庆市城市空间扩张与形态演化具有石油城市发展的典型性和一般规律,表现出建设用地总量大、扩张速度快、强度高、增量分布不均衡、空间形态不规则、紧凑度低、城市中心地迁移方向与用地扩张基本一致等特征。这些现象和特征的主要形成原因包括石油开发战略指向、自然环境约束、交通设施引导、城市规划调控、中心地功能变迁等五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城市 城市建设用地 空间扩张 形态演化 中心地
原文传递
基于形状演化的线条画风格转换与变形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玉红 屠长河 孟祥旭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8-211,共4页
根据线条画和线条画中笔画的形状特征,运用平面形状演化理论对线条画和笔画的形状进行平滑或增强,并对宽度进行相应的调整,最后得到不同风格的线条画·该风格转换不需要任何样本,而且能够控制转换的程度,提高了线条画风格转换的自由... 根据线条画和线条画中笔画的形状特征,运用平面形状演化理论对线条画和笔画的形状进行平滑或增强,并对宽度进行相应的调整,最后得到不同风格的线条画·该风格转换不需要任何样本,而且能够控制转换的程度,提高了线条画风格转换的自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真实感绘制 线条画 风格 笔画 形状演化
下载PDF
钙质砂和石英砂压缩下的颗粒破碎与形状演化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越 肖杨 +1 位作者 周伟 刘汉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61-1068,I0005,I0006,共10页
颗粒破碎现象对土体力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以往关于颗粒破碎的研究多关注于粒径的变化,忽视了颗粒形状的变化。为研究破碎过程中颗粒形状的演化规律,开展了钙质砂和石英砂的侧限压缩试验,对试验过程中颗粒形状参数的进行了量化研究。... 颗粒破碎现象对土体力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以往关于颗粒破碎的研究多关注于粒径的变化,忽视了颗粒形状的变化。为研究破碎过程中颗粒形状的演化规律,开展了钙质砂和石英砂的侧限压缩试验,对试验过程中颗粒形状参数的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砂土的相对破碎率均随着单位体积塑性功的增加而增加,表现出明显的双曲线关系。钙质砂的长径比、球形度和圆度会随着破碎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凸度变化不明显;随破碎量的增加,石英砂颗粒的长径比和球形度先减少后增加,凸度持续减少至稳定,球形度持续增加。通过定义试样整体的形状值能很好的量化颗粒形状的变化规律。并且钙质砂整体形状值与相对破碎率满足双曲线关系,石英砂则为抛物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破碎 形状演化 钙质砂 石英砂 侧限压缩
下载PDF
从“研”到“砚”——论砚台形制的最初演变 被引量:11
6
作者 沈晓筱 张居中 方晓阳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5-68,共4页
砚是根据中国传统书写和绘画的特有需要产生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前身是原始研磨器,而砚最初的汉字表示也并不是"砚"字,而是"研"字。古代文献以及出土砚墨实物材料都表明,从"研"到"砚&... 砚是根据中国传统书写和绘画的特有需要产生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前身是原始研磨器,而砚最初的汉字表示也并不是"砚"字,而是"研"字。古代文献以及出土砚墨实物材料都表明,从"研"到"砚"的过程正对应了东汉时期砚台形制的最初演变,这种演变与墨的形制改变有着直接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制 演变
原文传递
Effective shape-controlled growth of monolayer MoS2 flakes by powder-bas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被引量:9
7
作者 Sang Yoon Yang Gi Woong Shim +1 位作者 Seung-Bum Seo Sung-Yool Choi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255-262,共8页
In the recent years, transition-metal dichalcogenides such as MoS2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owing to their unique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 is a popular method... In the recent years, transition-metal dichalcogenides such as MoS2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owing to their unique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 is a popular method for producing MoS2 flakes with different shapes. Here, we report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achieving a broad range of shape evolution in CVD-grown monolayer MoS2 flakes. By controlling the S and MoO3 temperatures, the shape of the monolayer MoS2 flakes was varied from hexagonal to triangular via intermediate shapes such as truncated and multi-apex triangles. The shape evolution of the MoS2 flakes can be explained by introducing the term “nominal Mo:S ratio”, which refers to the amount of loaded MoO3 and evaporated S powders. By using the nominal Mo:S ratio, we predicted the potential reaction atmosphere and effectively controlled the actual proportion of MoO3-x with respect to S in the growth region, along with the growth temperature. From 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behavior of the shape evolution, we developed a shape-evolution diagram, which can be used as a practical guide for producing CVD-grown MoS2 flakes with desired sha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ybdenum disulfide CVD growth shape evolution DIAGRAM growth condition
原文传递
102^Ru核振动到转动演化的微观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石筑一 张春梅 +2 位作者 童红 赵行知 倪绍勇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64-1568,共5页
基于微观sdIBM-2方案和实验单粒子能量值,在最普遍的哈密顿量下,用两组不同的核子-核子等效相互作用参数,分别很好地再现了102Ru核的振动带能谱和转动带能谱及其演化过程.微观和唯象的研究指认:1)这两种激发模式的共存区是能态81+—121+... 基于微观sdIBM-2方案和实验单粒子能量值,在最普遍的哈密顿量下,用两组不同的核子-核子等效相互作用参数,分别很好地再现了102Ru核的振动带能谱和转动带能谱及其演化过程.微观和唯象的研究指认:1)这两种激发模式的共存区是能态81+—121+(即Ex=2.500—4.000MeV);态81+是振动模式占据优势的能态,态121+是转动模式占据优势的能态,而状态101+则是两种模式的中立能态;2)态121+是141+态退耦到态101+辐射光子相变后的中间能态;3)从基态起直到201+态的yrast态全都是集体态,而以后出现的第一个拆对顺排态很可能就是中子h11/2的两准粒子态;4)这种结构的过渡不是很剧烈的,而是通过玻色子结构常数在过渡区中不大的改变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sdIBM-2方案 形状演化 玻色子 102^Ru核 核结构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盘扣造型结构的演变 被引量:10
9
作者 朱玲敏 赵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80,共8页
盘扣作为重要的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因其具有功能性和装饰性而被广泛运用。盘扣由远古结绳系带发展而来,秦朝出现"盘扣"雏形,使用于唐朝,普及于宋朝,清朝取代系带,民国时期到达巅峰,被沿用至今。前人的研究中,对于盘扣的起源与... 盘扣作为重要的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因其具有功能性和装饰性而被广泛运用。盘扣由远古结绳系带发展而来,秦朝出现"盘扣"雏形,使用于唐朝,普及于宋朝,清朝取代系带,民国时期到达巅峰,被沿用至今。前人的研究中,对于盘扣的起源与发展多为明清之后,而对明之前的研究较少,造型结构变化的研究著作更少。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盘扣藏品实物、文献资料的研究,归纳整理出盘扣的造型结构,总结出盘扣经历了从材质、造型结构到意蕴表达的全面演变过程,是一个从功能性到装饰性不断发展的过程,为中国传统盘扣造型结构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合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盘扣 结构造型 历史演变 功能性 装饰性
下载PDF
基于符号演化的木制民居装饰构件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琳 吕健 谢庆生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2-218,共7页
目的使苗侗民族文化元素更好融入现代木制民居设计和木制民居装饰构件设计过程。方法提出基于形状文法与可拓学基元表征的符号演化方法,以可拓学基元为表征模型,对传统苗侗木制民居中的符号进行可拓基元解构。在经典形状文法基础上,结... 目的使苗侗民族文化元素更好融入现代木制民居设计和木制民居装饰构件设计过程。方法提出基于形状文法与可拓学基元表征的符号演化方法,以可拓学基元为表征模型,对传统苗侗木制民居中的符号进行可拓基元解构。在经典形状文法基础上,结合可拓基元表征,构建图案创意配置过程模型,实现苗侗民族纹样的形态演化与文化传承。结论围绕新农村室内设计高度民族化以及个性化发展的整体构思,详细分析了苗侗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结构特征、装饰风格及其他艺术特色、表现手法、造型特点等。以木制民居装饰构件为例,对提出的设计方法进行验证,并应用于黔东南木制民居的个性化定制设计中,创造出具有文化灵魂,人文化、民族化特质的房屋建筑。对苗侗木质民居的文化传承及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元素 形状文法 可拓学 个性化定制 符号演化
下载PDF
金属材料表面裂纹疲劳扩展形状演变规律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兴路 贺利乐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7-61,共5页
基于裂纹扩展过程中的能量释放率理论提出一种表面裂纹疲劳扩展形状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在拉伸和弯曲疲劳栽荷作用下金属板材中表面裂纹扩展形状演变规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得到在拉伸栽荷作用下的裂纹扩展初始阶段,表面裂... 基于裂纹扩展过程中的能量释放率理论提出一种表面裂纹疲劳扩展形状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在拉伸和弯曲疲劳栽荷作用下金属板材中表面裂纹扩展形状演变规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得到在拉伸栽荷作用下的裂纹扩展初始阶段,表面裂纹呈半圆形,随着裂纹深度的增加,表面裂纹形状逐渐变为扁长型半椭圆形;在弯曲栽荷作用下的裂纹扩展初始阶段,表面裂纹呈半圆形,随着裂纹深度的增加,表面裂纹形状逐渐变为细长型半椭圆形;试验得到表面裂纹在疲劳扩展过程中的形状逐渐靠近计算得到的形状;在表面裂纹长度相等的条件下,试验与计算得到的裂纹深度的相对误差小于4.5%,说明采用基于能量释放率理论的表面裂纹扩展形状计算方法来预测表面裂纹疲劳扩展的形状演变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裂纹 疲劳扩展 形状演变 能量释放率
下载PDF
喷射成形圆柱坯的计算机模拟与工艺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东明 赵九洲 叶恒强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73-881,共9页
建立了描述喷射成形圆柱坯形状演化过程的数学模型,找到了一种较为简便的计算屏蔽系数的方法,研究了圆柱坯的生长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雾化参数、沉积盘的下拉速率和起始偏心距等是影响沉积坯形状演化的重要因素;喷射角主要影响上部过渡... 建立了描述喷射成形圆柱坯形状演化过程的数学模型,找到了一种较为简便的计算屏蔽系数的方法,研究了圆柱坯的生长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雾化参数、沉积盘的下拉速率和起始偏心距等是影响沉积坯形状演化的重要因素;喷射角主要影响上部过渡区的形状;而沉积盘转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对沉积坯形状演化几乎没有影响.喷射成形开始一段时间后,沉积坯顶点的生长速率将等于沉积器的下拉速率.在其它参数一定的情况下,通过适当选取起始偏心距,可以缩短沉积坯进入稳态生长的时间.模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提出了喷射成形圆柱坯工艺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成形 圆柱坯 形状演化 模拟
下载PDF
Geometric morphometric analysis of the early Pleistocene hominin teeth from Jianshi,Hubei Province,China 被引量:7
13
作者 Ronald CLARKE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8期1141-1152,共12页
Although the early Pleistocene hominin fossils found in East Asia continent are widely recognized as the earliest hominins migrated from Africa, debates remain on the morphology and taxonomy of these fossils. In this ... Although the early Pleistocene hominin fossils found in East Asia continent are widely recognized as the earliest hominins migrated from Africa, debates remain on the morphology and taxonomy of these fossils. In this study, dental crown shape of the three early Pleistocene hominin teeth (P3, M1, and M1) found in Jianshi, Hubei Province of China was analyzed by means of geometric morphometrics. The comparative samples of fossil hominins from Africa, Asia, and Europe as well as those of modern humans (N=257) were us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ntour, asymmetry, and cusp patterns of these three types of teeth differ obviously between the fossil hominins and modern humans. The crown shape of P3 in most fossil hominins including Australopithecus, African early Homo, and Asian Pleistocene hominins are asymmetric with their crown occlusal contours long and curving elliptic-shaped. The occlusal contour of the fossil hominin M1 is symmetric and rectangle-shaped with no marked cusp protrusion. The crown shape of fossil M1 is characterized by asymmetric contour with slightly projected metaconid and hypoconid. On the contrary, in modern Chinese and some European late Pleistocene hominins, the crowns of P3s show symmetric contours with buccal side wider than lingual side; the crown shape of M1 is asymmetric with lingual cusp distalplaced, especially for hypoconid; the M1 has symmetric and round crown contour. Our study reveals that Australopithecus has wide variations in its crown shape, whereas these dental morphospaces of Asian hominins are closely placed. The crown contour, symmetry, and cusp patterns of these three teeth of Jianshi hominin resemble those of Asian early and middle Pleistocene hominins. No marked difference in dental crown shape is shown between the Jianshi hominin and other Chinese Homo erectus, and there is also no evidence in support of the Jianshi hominin's closeness to Australopithecus and African early Homo memb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evolution TOOTH shape GEOMETRIC MORPHOMETRIC Jianshi HUBEI China
原文传递
基于PS-Level Set的嘴唇几何形状定位模型 被引量:6
14
作者 奉小慧 贺前华 +1 位作者 王伟凝 严乐贫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1-125,共5页
针对面向唇读的水平集模型在嘴唇分割中存在边界过收敛和过早收敛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先验知识的水平集模型(简称为PS-Level Set)来进行嘴唇几何形状的定位.PS-Level Set模型利用改进的差值能量函数引入嘴唇形状的先验信息... 针对面向唇读的水平集模型在嘴唇分割中存在边界过收敛和过早收敛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先验知识的水平集模型(简称为PS-Level Set)来进行嘴唇几何形状的定位.PS-Level Set模型利用改进的差值能量函数引入嘴唇形状的先验信息.在曲线演化过程中,反复比较演化曲线和先验曲线的差距,使曲线的演化形状逐渐逼近先验模型形状,从而更精确地收敛于目标物体实际轮廓.实验表明,用PS-Level Set模型定位嘴唇几何形状的准确率比用水平集模型提高了8.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读 形状定位 水平集模型 曲线演化
下载PDF
基于应变能的拱坝体型优化设计 被引量:8
15
作者 谢能刚 孙林松 +1 位作者 赵雷 方浩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42-1347,1353,共7页
考虑静力荷载作用下双曲拱坝的安全性,对最大主拉应力、拉应力区范围、整体安全度和抗屈折稳定等安全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以坝体应变能指标作为拱坝体型优化的安全目标函数,建立拱坝体型优化设计模型并采用进化策略进行求解。以白... 考虑静力荷载作用下双曲拱坝的安全性,对最大主拉应力、拉应力区范围、整体安全度和抗屈折稳定等安全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以坝体应变能指标作为拱坝体型优化的安全目标函数,建立拱坝体型优化设计模型并采用进化策略进行求解。以白鹤滩拱坝为例,优化体型与初始体型相比,体积方量减少1.58万m3,坝体应变能、最大主拉应力、最大主压应力以及位移等结构响应量都得到了降低,优化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坝 应变能 体型优化 进化策略
下载PDF
Morphology control and shape evolution in 3D hierarchical superstructures 被引量:7
16
作者 CAO AnMin HU JinSong WAN LiJun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2249-2256,共8页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in which structure is generated and controlled simultaneously at different size scales, 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due to their potentials in both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in which structure is generated and controlled simultaneously at different size scales, 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due to their potentials in both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this review, a "non-classical crystallization" mechanism is discussed for their possibilities in morphology control of hierarchically-structured materials. Differently, this crystallization route is not based on the attaching and detaching of monomers as happened in the classical case, but through the self-organization of preformed building blocks as nanosized subunits, whose oriented attachment leads to mesocrystals with favorable morphology and texture. Representative materials including both inorganic and organic crystals are reported with possible mechanisms proposed. Synthetic protocols based on this mechanism provide unique inspirations for materials design and could be applied to morphological and structural control of new materials with optimized fun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erarchical structure shape control non-classical crystallization MESOCRYSTALS shape evolution
原文传递
含单一孔洞岩石形状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熊飞 靖洪文 +1 位作者 朱谭谭 苏海健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2-115,共4页
为研究形状效应对含孔洞岩石强度特征、变形特征和破裂演化规律的影响,利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RFPA2D,对不同宽度孔洞岩石试样进行单轴压缩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试样宽度增大,完整试样峰值强度表现为逐渐减小的特征,而含孔洞岩石... 为研究形状效应对含孔洞岩石强度特征、变形特征和破裂演化规律的影响,利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RFPA2D,对不同宽度孔洞岩石试样进行单轴压缩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试样宽度增大,完整试样峰值强度表现为逐渐减小的特征,而含孔洞岩石试样峰值强度先增大后又逐渐减小,当试样宽度为160 mm时,取得最大值;孔洞岩石试样的破坏模式随着试样宽度的增大逐渐由拉伸破坏演化为剪切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RFPA2D 单一孔洞 形状效应 破裂演化
下载PDF
原子核集体转动行为的壳模型配对理论研究进展
18
作者 雷杨 路毅 +1 位作者 傅冠健 覃珍珍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3757-3769,共13页
近十年来,从原子核壳模型理论框架出发对重核区原子核集体转动的研究已成为核结构领域的前沿课题.尽管现代计算技术不断拓展大规模壳模型的应用范围,但在处理重核区转动原子核时,壳模型组态空间维数仍远超人类现有的计算能力.核子配对... 近十年来,从原子核壳模型理论框架出发对重核区原子核集体转动的研究已成为核结构领域的前沿课题.尽管现代计算技术不断拓展大规模壳模型的应用范围,但在处理重核区转动原子核时,壳模型组态空间维数仍远超人类现有的计算能力.核子配对截断作为一种有效的组态空间截断方案,在壳模型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往发展的多种壳模型配对理论成功描述了近球形和过渡区原子核的低激发态性质,然而在转动核问题上面临挑战.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发展的两种壳模型配对理论框架,分析了SU(3)转动极限情况下多核子系统的核子配对机制,探讨了壳模型配对理论对原子核形状共存、形状演化以及转动带回弯现象的理论解释.这些新方法为壳模型在重核区转动核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物理图像,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原子核的复杂结构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转动 原子核壳模型 配对理论 形状共存 形状演化 回弯
原文传递
中等应变速率对砂岩破坏形态和力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尹小涛 丁卫华 +1 位作者 李春光 王水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44-1949,1978,共7页
以砂岩为研究对象,根据砂岩的颗粒分析试验、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强度试验结果,在颗粒流程序下,通过fish语言编程,虚拟实现了砂岩数值试件和单轴压缩试验,设计10-3、5×10-3、10-2、2×10-2、5×10-2、10-1、2×10-1s-... 以砂岩为研究对象,根据砂岩的颗粒分析试验、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强度试验结果,在颗粒流程序下,通过fish语言编程,虚拟实现了砂岩数值试件和单轴压缩试验,设计10-3、5×10-3、10-2、2×10-2、5×10-2、10-1、2×10-1s-1这7个应变率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分析应变率对砂岩破裂形态、裂纹数量和扩展、应力-应变曲线和能量转换的影响.结果发现:应变率的增加破坏了优势剪切带的发展,使得剪切带等速发展,材料由剪切破坏向锥形破坏发展;材料的力学性能表现出极大的伪增强,应力-应变曲线上扬、斜率提高、峰值提高,峰后曲线震荡剧烈;裂缝数量增多,其中拉裂缝减少,剪切裂缝增多;边界输入能量增加,造成加载过程中材料的摩擦能、动能和应变能单调增大,摩擦能增大说明剪切裂缝增多,动能增大说明破坏剧烈,应变能增大说明更容易产生岩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 砂岩 应变速率 破坏形态 裂纹 能量演化
下载PDF
高铁级配碎石振动压实下力学机制演化与颗粒破碎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康 陈晓斌 +2 位作者 尧俊凯 王业顺 邓志兴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217-3228,共12页
为准确表征出高铁级配碎石填料的压实过程,采用新型智能振动压实仪,分别从物理力学层面表征出级配碎石的压实过程。提出改进Viola-Jones算法量化出振动压实过程中级配碎石颗粒粒径、颗粒形状的演化规律,最后通过离散元方法揭示了振动压... 为准确表征出高铁级配碎石填料的压实过程,采用新型智能振动压实仪,分别从物理力学层面表征出级配碎石的压实过程。提出改进Viola-Jones算法量化出振动压实过程中级配碎石颗粒粒径、颗粒形状的演化规律,最后通过离散元方法揭示了振动压实中的颗粒破碎对级配碎石宏细观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振动压实试验中,级配碎石的干密度在振动压实过程中不断增大,而力学性能Kb却出现了“软化”的现象;级配碎石在振动压实前后级配没有明显变化,内部粗颗粒细长比变化也不明显,而圆度在压实后逐渐增加,表明级配碎石在振动压实过程中的颗粒破碎模式并非为颗粒被压碎,而是颗粒边缘突出、薄弱部位被分化、磨圆,可采用圆度来量化振动压实过程中颗粒破碎程度(研磨度);试样强度随着研磨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且呈现出三阶段演化机制:0.1≤DF≤0.4时,试样强度损失较小;0.4<DF<0.7时,试样强度出现明显损失;0.7≤DF≤1.0时,试样强度没有明显损失。并通过颗粒平均配位数、滑动与转动等细观指标进一步揭示了振动压实中的颗粒研磨度对试样强度影响机制。研究成果可进一步揭示高铁级配碎石振动压实机理,也可为高铁路基智能压实控制技术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路基 振动压实 颗粒破碎 形状演化 力学特性 离散元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