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滕州市前掌大商周墓地1998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30
1
作者 梁中合 贾笑冰 +1 位作者 王吉怀 谷飞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3-28,共16页
From September 1998 to early January 1999, the Shang and Zhou cemetery on the Qianzhangda site in Teng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was excavated on a large scale for the eighth time, which resulted in the revelation ... From September 1998 to early January 1999, the Shang and Zhou cemetery on the Qianzhangda site in Teng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was excavated on a large scale for the eighth time, which resulted in the revelation of 40 tombs. 2 horse and-chariot burial pits and substantial data. The present paper reports the No. 119 tomb and No.4 horse-and-chariot pit among the units excavated this time. Tomb 119 lies in the south of the cemetery and constitutesa rectangular earth shaft consisting of a chamber, second-tier platforms of mellow soil, a coffin and a head cabinets, and a waist-pit. It yielded about 230 funeral objects, including bronze, jade, pottery, wooden, stone, porcelain, shell and leather artifacts. The No.4 horse-and-charim pit is located to the west of the center of the cemetery. Looking like a inverted trapezoid in plan, it contains a single-pole double horse charim and, behind this, a human victim. The cemetery in southern Qianzhangda is a Shang and Zhou burial ground newly discovered in recent years. The systematization of the unearthed data will contribute to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ynasties in the Central Plains and the then local states in the e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滕州市 前掌大商周墓地 发掘简报 考古学
全文增补中
陕西旬邑枣林河滩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思源 傅文彬 +4 位作者 刘嘉祺 唐丽雅 翟霖林 赵志军 温睿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枣林河滩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属于“古幽地”的核心区域。该遗址文化堆积的年代可大致分为新石器时期和商周时期,以商周时期为主.通过浮选工作共获取了包括属于农作物的粟、黍、大麦、大豆,非农作物的狗尾草、胡枝子属、草木犀... 枣林河滩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属于“古幽地”的核心区域。该遗址文化堆积的年代可大致分为新石器时期和商周时期,以商周时期为主.通过浮选工作共获取了包括属于农作物的粟、黍、大麦、大豆,非农作物的狗尾草、胡枝子属、草木犀属、藜、水棘针等炭化植物遗存共6170粒。浮选结果显示,枣林河滩遗址的农业生产结构以粟、黍为主,其中粟占据主要地位;同时大豆在农业生产结构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林河滩遗址 商周时期 炭化植物遗存
原文传递
横岭山商周时期玉器的质地、白化现象和玉料产地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沫 丘志力 吴海贵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8年第3期19-29,共11页
为研究广东博罗横岭山商周时期墓地出土玉器的质地、白化现象和玉料产地,对玉料样品进行常规矿物学、红外光谱、X射线粉晶衍射、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的测试。结果显示,该墓地出土玉器的材质包括石英、水晶、透闪石(软玉)和杂砂岩。其中,... 为研究广东博罗横岭山商周时期墓地出土玉器的质地、白化现象和玉料产地,对玉料样品进行常规矿物学、红外光谱、X射线粉晶衍射、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的测试。结果显示,该墓地出土玉器的材质包括石英、水晶、透闪石(软玉)和杂砂岩。其中,透闪石质的玉器呈白色、不透明的外观,被认为和酸性土壤的腐蚀有关;出土的石英质玉器(含水晶器)的包裹体特征及包裹体均一温度显示该墓地出土的石英质玉器(含水晶器)的玉料较可能来自变质石英岩。伟晶岩或高温石英脉,将其与博罗本地、台山地区(近环珠江口地区)的石英及水晶样品进行对比,未有证据显示该墓地出土的石英质玉器(含水晶器)的原料来自上述地区。本研究可为揭示商周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先民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能力以及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物品交换及贸易路线等方面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岭山 商周 玉器 质地 红外光谱 X射线粉晶衍射 拉曼光谱 包裹体 白化 玉料产地
下载PDF
山东滨州市滨城区五处古遗址的调查 被引量:10
4
作者 叶红 燕生东 赵岭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38,共1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滨城区发现的5处史前、商周时期遗址的调查资料,并初步探讨了殷商、西周初期聚落的性质以及与周围同时期遗址的关系。
关键词 滨城 史前 商周时期
原文传递
商周时期府库建筑初探 被引量:9
5
作者 郭明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4-62,108,共10页
本文对已发现的商周时期府库建筑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此类建筑的结构特征及规律,即府库建筑往往为多座,整齐排列;形状均呈狭长方形,长宽比较大;屋顶为两面坡式;其内部空间的使用规划,纵向是分隔开的;门道不在东西两侧墙壁的正中央;府库... 本文对已发现的商周时期府库建筑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此类建筑的结构特征及规律,即府库建筑往往为多座,整齐排列;形状均呈狭长方形,长宽比较大;屋顶为两面坡式;其内部空间的使用规划,纵向是分隔开的;门道不在东西两侧墙壁的正中央;府库建筑群往往自成一独立建筑区域;建筑周围的遗物相对较少等等。在此基础上,分析府库建筑在聚落中的位置,得出其大都位于城内西南角或接近于西南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时期 府库 建筑
下载PDF
试论遗民文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宝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6期691-695,共5页
古代文化发展史表明,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的兴废、政权的更迭与一个民族文化的兴灭决不会是同步的。周武王灭商后,大量的商遗民依然沿袭着商文化传统。在洛阳和曲阜所发现的西周时期的殷遗民墓,说明了这一点。在湖北江陵纪南城所发现的... 古代文化发展史表明,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的兴废、政权的更迭与一个民族文化的兴灭决不会是同步的。周武王灭商后,大量的商遗民依然沿袭着商文化传统。在洛阳和曲阜所发现的西周时期的殷遗民墓,说明了这一点。在湖北江陵纪南城所发现的战国晚期后段的楚遗民墓,说明秦将白起占领楚都以后,大量楚人依然保留着本民族的文化习俗。遗民文化保留在历代王朝的更替过程中,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考古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时期 墓葬 遗民文化
下载PDF
四川资阳朱家坝和张家坝遗址试掘简报
7
作者 索德浩 李瑞瑶 +5 位作者 李兰 袁朗 刘丽 王屹 肖熊伟 张培(绘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8,共13页
2022年1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对资阳市雁江区朱家坝、张家坝两处遗址进行了试掘。朱家坝遗址出土器物有罐、壶、尊、平底器等陶器及斧、镞、锛、凿、刀、刮削器、端刮器、尖状器等石器,时代以宝墩文化二期为主。张家坝遗址出... 2022年1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对资阳市雁江区朱家坝、张家坝两处遗址进行了试掘。朱家坝遗址出土器物有罐、壶、尊、平底器等陶器及斧、镞、锛、凿、刀、刮削器、端刮器、尖状器等石器,时代以宝墩文化二期为主。张家坝遗址出土罐、瓮、尖底盏等陶器及少量石坯料,时代为东周时期。朱家坝遗址和张家坝遗址为沱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至商周时期遗址,弥补了当地文化序列的缺环,对于研究成都平原和三峡之间的文化交流及成都平原先秦文化的扩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家坝遗址 张家坝遗址 新石器时代 商周时期
原文传递
中国北方地区出土商周铜铙研究
8
作者 王祁 岳洪彬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4-106,共13页
“铜铙”是指流行于晚商到西周中期的一种带柄合瓦形青铜击奏体鸣乐器,罗振玉依据《周官·鼓人》注“铙如铃,无舌,有秉,执而鸣之”称这类带柄合瓦形青铜乐器为“铙”[1],学术界一般沿用这一称呼。从考古学分类而言,“铙”可分为北... “铜铙”是指流行于晚商到西周中期的一种带柄合瓦形青铜击奏体鸣乐器,罗振玉依据《周官·鼓人》注“铙如铃,无舌,有秉,执而鸣之”称这类带柄合瓦形青铜乐器为“铙”[1],学术界一般沿用这一称呼。从考古学分类而言,“铙”可分为北方小铙[2]和南方大铙,本文主要讨论北方小铙。故此,若无说明,本文所说铜铙,多指北方小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地区 商周时期 铜铙 组合 铙架
原文传递
江淮地区商周青铜器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崇云 朱华东 陆勤毅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4-102,共9页
针对江淮之地出土商周青铜器的研究已有80余年的历史,根据各个时期的特点,可以将学术史分为三段,即萌芽期、发展期和初步繁荣期。受材料所限,前期研究的时空范围十分有限,参与学者少,研究方法单一。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间,处于逐步发展阶... 针对江淮之地出土商周青铜器的研究已有80余年的历史,根据各个时期的特点,可以将学术史分为三段,即萌芽期、发展期和初步繁荣期。受材料所限,前期研究的时空范围十分有限,参与学者少,研究方法单一。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间,处于逐步发展阶段,但研究方法和对象上仍受到很大限制。最近30年,大量新材料得以公布,期间研究成果丰硕,研究角度多样,研究热点不断涌现,研究队伍不断扩大,呈现出一片初步繁荣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 江淮青铜器 学术史 分期
下载PDF
金道锡行——简论商周时期长江中游地区金属流通网络
10
作者 陈建立 张吉 +3 位作者 方勤 张昌平 高成林 陈树祥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3,共13页
传世曾伯?簠铭“金道锡行”反映金属铜与锡具有共同的运输途径或能够相伴流动,具有鲜明的春秋早期时代特征,并非商周各阶段金属资源流通的普遍情形。在二里头至早商时期,青铜物料主要由中原流向南方,商代中晚期至西周早期,南方冶金业逐... 传世曾伯?簠铭“金道锡行”反映金属铜与锡具有共同的运输途径或能够相伴流动,具有鲜明的春秋早期时代特征,并非商周各阶段金属资源流通的普遍情形。在二里头至早商时期,青铜物料主要由中原流向南方,商代中晚期至西周早期,南方冶金业逐步发展,青铜物料在中原与南方之间双向流动。西周中期起,长江中下游形成多个冶铜业中心,中游与下游立足各自金属资源禀赋形成竞争,南岭的锡在其中举足轻重,吸引广域金属流通网络不断向南延伸。长江中游地区能够耦合鄂东赣北所产铜料与湘南所产锡料,具有突出的资源禀赋和流通优势,因而能够在春秋早期协助中原地区摆脱金属匮乏的局面,并促进楚文化在域内的整合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道锡行 商周时期 长江中游 金属流通网络
原文传递
商周青铜酒器感性意象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琼 余香怡 张晓莹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7-62,共6页
商周青铜酒器作为我国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其时代特征鲜明装饰技艺高超,具有较好的设计借鉴意义。以商周青铜酒器为目标对象,运用感性工学的研究方法,在对样本及感性意象词汇进行收集筛选后建立语义差分表。运用问卷调查获取用户对于样... 商周青铜酒器作为我国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其时代特征鲜明装饰技艺高超,具有较好的设计借鉴意义。以商周青铜酒器为目标对象,运用感性工学的研究方法,在对样本及感性意象词汇进行收集筛选后建立语义差分表。运用问卷调查获取用户对于样本的感性评价,并基于此将获取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寻求感性意象与样本间的映射关系,最终进行家具设计实践。通过对商周青铜酒器的感性意象研究,并将其与家具设计进行结合,以期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家具设计的创新提供较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意象 青铜酒器 家具设计 商周时期
下载PDF
士的演进与商周文化的转型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胜高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7,共9页
商周文化的转型,士的使用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殷对夏之"众士"的使用,保证了夏商文化的延续。西周吸收"殷不用旧"的历史教训,对殷之"多士"进行改造,强化了对周士的培养、选拔和任命,不仅使得商周文化发... 商周文化的转型,士的使用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殷对夏之"众士"的使用,保证了夏商文化的延续。西周吸收"殷不用旧"的历史教训,对殷之"多士"进行改造,强化了对周士的培养、选拔和任命,不仅使得商周文化发生转型,而且在此认识上所形成的宗法制度、分封制度和礼乐制度,强化了周的贵族共和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职 商周 文化转型
下载PDF
商周时期丙族的族属及相关问题探研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嘉慧 《古代文明(中英文)》 CSSCI 2023年第4期45-56,M0004,共13页
殷商丙族铜器集中出土于河南安阳和山西灵石旌介两地。通过分析得知,丙族为殷商王族,最初居住在安阳附近,与商王室关系十分密切。晋南灵石旌介一带丙族的存在是统治者将该族群派遣至商王朝西土镇守边疆的反映。商周战争之际,丙族始终与... 殷商丙族铜器集中出土于河南安阳和山西灵石旌介两地。通过分析得知,丙族为殷商王族,最初居住在安阳附近,与商王室关系十分密切。晋南灵石旌介一带丙族的存在是统治者将该族群派遣至商王朝西土镇守边疆的反映。商周战争之际,丙族始终与商军一起奋力抗周,其并未提前归顺于周。西周建立后,周王将丙族遗民分迁于各地。不过作为军事实力较强的殷商王族,大量丙族成员被安置于宗周地区。该族虽曾在克商战争中与周为敌,但仍受到西周统治者重用,社会政治地位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时期 族属 丙族 灵石旌介 殷遗民
下载PDF
湖南宁乡市炭河里遗址钟家湾地点商周遗存发掘简报 被引量:2
14
作者 盛伟(执笔/拍摄/绘图) +4 位作者 赵亚锋(执笔/拍摄) 向桃初 贾英杰(摄) 胡铁兰(摄/绘图) 潘志杰(绘图)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60,共16页
2015年底至2016年初,为配合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项目用地内的文物埋藏情况进行了考古调查,在钟家湾和新屋湾两处地点发现有商周时期的遗存分布。2016年4~7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大... 2015年底至2016年初,为配合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项目用地内的文物埋藏情况进行了考古调查,在钟家湾和新屋湾两处地点发现有商周时期的遗存分布。2016年4~7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宁乡市文物局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其开展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宁乡市 炭河里遗址 钟家湾地点 商周时期
原文传递
山东成武县古遗址调查简报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雪香 杨爱民 刘善沂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0,127,共9页
本文介绍了成武县八处古遗址的复查资料。采集标本包括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和汉代遗物。调查资料表明,这些堌堆遗址多为龙山至汉代长期沿用,未曾中断,为研究菏泽地区考古补充了新的资料。
关键词 成武县 考古调查 史前 商周
原文传递
海岱地区商周时期农业复杂化的植物考古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荣臻 靳桂云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6-117,共12页
对植物考古证据的综合分析显示,海岱地区商周时期农业经济在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基础上继续发展,作物组合包括粟、黍、稻、小麦、大豆、大麦、荞麦、小豆、红小豆、绿豆、豇豆属、大麻等,不同地域、不同时间阶段的植物考古数据存在统一... 对植物考古证据的综合分析显示,海岱地区商周时期农业经济在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基础上继续发展,作物组合包括粟、黍、稻、小麦、大豆、大麦、荞麦、小豆、红小豆、绿豆、豇豆属、大麻等,不同地域、不同时间阶段的植物考古数据存在统一性和差异性特点,惟麦作强化与稻作弱化的态势不断发展。结合动物考古等其他证据,可以认为商周时期农业复杂化进一步发展,海岱地区也被纳入到早期食物全球化的浪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岱地区 商周时期 作物结构 农业复杂化
原文传递
杭州市萧山区老虎洞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学斌 杨金东 +4 位作者 曹峻 崔太金 王震(绘图) 姚文娟(绘图) 柯萍萍(绘图)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63,I0004-I0005,共18页
老虎洞遗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闻堰镇老虎洞村。2013年3—7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萧山博物馆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和出土了包括良渚文化、商周及汉唐明清等不同时期在内的遗迹和遗物。其中良渚文化与商周时期遗存有灰坑、柱洞群、石器... 老虎洞遗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闻堰镇老虎洞村。2013年3—7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萧山博物馆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和出土了包括良渚文化、商周及汉唐明清等不同时期在内的遗迹和遗物。其中良渚文化与商周时期遗存有灰坑、柱洞群、石器、陶器、印纹硬陶及原始瓷等。遗址中出土的良渚文化时期较为完备的玉石器加工工具组合,以及商周时期大型柱洞群组成的干栏式建筑遗存,在太湖地区早期文化中尤其独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虎洞遗址 良渚时期 商周时期 文化遗存
原文传递
三代宗法文化向西北少数民族传播论
18
作者 廖杨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69-74,共6页
夏商周时期,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羌族和戎族,他们的社会分化与中原王朝通过征伐战争等措施推进其强势宗法文化的传播和影响有关。在中原王朝强势文化的作用下,包括羌族和戎族在内的周边地区少数民族接受华化(或汉化)已成为其社会... 夏商周时期,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羌族和戎族,他们的社会分化与中原王朝通过征伐战争等措施推进其强势宗法文化的传播和影响有关。在中原王朝强势文化的作用下,包括羌族和戎族在内的周边地区少数民族接受华化(或汉化)已成为其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周时期 西北少数民族 羌族 戎族 宗法文化
下载PDF
试论商周铜器所饰重环纹与垂鳞纹为抽象鸟纹
19
作者 刘婧妍 《考古学集刊》 2023年第1期112-125,共14页
青铜器纹饰发展至西周中后期,经历了由具象到抽象的重要转折。对于抽象纹样内涵的阐释,不仅是厘清商周铜器纹饰流变脉络的关键内容,同时也为探讨古人的铸器思想奠定了基础。重环纹与垂鳞纹是商周铜器铸饰的常见纹样,笔者通过图像上的比... 青铜器纹饰发展至西周中后期,经历了由具象到抽象的重要转折。对于抽象纹样内涵的阐释,不仅是厘清商周铜器纹饰流变脉络的关键内容,同时也为探讨古人的铸器思想奠定了基础。重环纹与垂鳞纹是商周铜器铸饰的常见纹样,笔者通过图像上的比对,将此二纹的原型考为鸟类纹饰,有别于以往龙蛇类鳞纹的认识。具体而言,重环纹、垂鳞纹的纹样特征源于鸟羽纹、鸟耳纹及翎目纹,二者实为鸟纹的抽象表现形式。对重环纹、垂鳞纹原型的揭示,不仅明确了两种纹样的性质,更是对商周时期鸟纹发展序列的完善,为进一步探究鸟类纹饰的内涵及青铜器纹样的功用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纹饰 商周时期
原文传递
广东横岭山出土玉玦的工艺特征及其用途浅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丘志力 吴沫 +2 位作者 吴海贵 杨萍 谷娴子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21-25,37,共6页
广东省博罗县横岭山商周时期的墓地是迄今广东省发现的、最完整、数量最大的先秦时期的墓葬群,为2000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对其中M177墓出土的一对做工精美的石英质玉玦的基本特征、工艺及微痕进行了分析,推测当时使用了可以固定... 广东省博罗县横岭山商周时期的墓地是迄今广东省发现的、最完整、数量最大的先秦时期的墓葬群,为2000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对其中M177墓出土的一对做工精美的石英质玉玦的基本特征、工艺及微痕进行了分析,推测当时使用了可以固定旋转轴的钻孔技术、硬度很高的抛光材料或专门的"垫托"工具。根据其红外透射光谱分析指出,岭南加工玉器的先民掌握了玉器上蜡工艺,可能提供了中国目前最早用蜡改善玉器的案例。认为M177墓出土的玉玦及其它墓葬出土的玉玦应该是本地加工的产品,可能是具有财富象征意义的珠宝礼器,而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玦 工艺 横岭山遗址 商周时期 广东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