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昭君出塞路线考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溢海 《三峡论坛》 2012年第6期13-24,147,共12页
本文据流传于山西大同、左云等地关于昭君出塞路径传说及地名遗迹,认定昭君出塞走的是通塞中路,即由风陵渡入山西境,过雁门关,经大同、左云、杀虎口出塞至匈奴龙庭。
关键词 秦直道 通塞中路 雁门 大同 左云 杀虎口
下载PDF
清代山西“蒙古盐”问题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祁剑青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25-27,共3页
清代蒙古盐北边陆路经杀虎口,西边水路顺黄河南下由碛口起岸,进入山西,长期行销晋北、晋西地区。清代山西当局对蒙盐的政策亦因时调整,潞盐丰收时排斥蒙古盐,歉收时请求蒙古盐接济。分析清代蒙古盐在山西的行销情况,对研究中国盐业史具... 清代蒙古盐北边陆路经杀虎口,西边水路顺黄河南下由碛口起岸,进入山西,长期行销晋北、晋西地区。清代山西当局对蒙盐的政策亦因时调整,潞盐丰收时排斥蒙古盐,歉收时请求蒙古盐接济。分析清代蒙古盐在山西的行销情况,对研究中国盐业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蒙古盐 杀虎口 碛口
下载PDF
明代北方军事防御体系建设探究——以右玉要塞杀虎口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石陶 刘凤强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37-41,46,共6页
杀虎口是内蒙古和山西二省三县的交界地,自古以来战略地位都举足轻重。明朝的时候为了固守边防安全,防御外敌南侵,杀虎口成了当时明朝与蒙古土默特部军事对峙的最前沿。明代统治者在杀虎口原有的防御构建基础上,进行了系统性、整体性的... 杀虎口是内蒙古和山西二省三县的交界地,自古以来战略地位都举足轻重。明朝的时候为了固守边防安全,防御外敌南侵,杀虎口成了当时明朝与蒙古土默特部军事对峙的最前沿。明代统治者在杀虎口原有的防御构建基础上,进行了系统性、整体性的加强,主要包括杀虎口的外围线性防御与内部屯堡防御两方面。外围线性防御主要是在周边军事要塞和杀虎口外围长城进行了布防;内部主要从屯堡中的军需屯田、屯兵指挥、烽火及驿传交通各个系统进行配置和完善。这些措施保障了当时北部边疆的稳定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杀虎口 军事防御
下载PDF
杀虎口古长城历史及空间防御体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尚瑞华 沈纲 +1 位作者 秦汇川 杨紫瑶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11期59-60,共2页
为开展杀虎口文化遗产及文化景观的保护工作,通过文献查阅、现状调研等方法对杀虎口历史脉络、地理位置及选址原因、城垣防御体系等内容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杀虎口可划分为军事防御、军防贸易和杀虎口生态保护3个时期;当地的险峻地... 为开展杀虎口文化遗产及文化景观的保护工作,通过文献查阅、现状调研等方法对杀虎口历史脉络、地理位置及选址原因、城垣防御体系等内容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杀虎口可划分为军事防御、军防贸易和杀虎口生态保护3个时期;当地的险峻地势及水源位置等地理优势以及各个朝代的疆域划分,造就了杀虎口的军事要冲地位;杀虎口古长城主要由长城城墙、堡寨、烽燧等多种军事建筑组成,是完整的城垣空间防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虎口 古长城 历史 空间 防御体系
下载PDF
清代以来杀虎口与归绥相关问题探究
5
作者 王泽民 李海林 《阴山学刊》 2017年第6期53-59,共7页
清代以来,伴随杀虎口与归绥地区行政建制的逐步完善,交通体系、经济贸易体系、社会文化体系形成了特殊的系统,出现了以北方草原文化为基础并融入内地农耕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并存的格局,具有丰富的包容性和鲜明的民族个性,它是历经北... 清代以来,伴随杀虎口与归绥地区行政建制的逐步完善,交通体系、经济贸易体系、社会文化体系形成了特殊的系统,出现了以北方草原文化为基础并融入内地农耕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并存的格局,具有丰富的包容性和鲜明的民族个性,它是历经北方各民族的传承积蓄和不断创造而形成的特色鲜明的地域性文化。研究清代以来杀虎口与归绥相关问题,对于探讨清代北方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杀虎口 归化城 绥远城
下载PDF
“汉化”抑或民族融合--清前期边疆治理中的杀虎口
6
作者 张佩国 张晋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62,共9页
清代前期的杀虎口,作为中原与塞外之间的重要连接通道,不仅是军队的驻防地,也是榷关与驿站的所在地,这些充分呈现了清廷边疆治理的历史实践,进而表明,清是集元明两朝之长于一身的王朝体系。“汉化”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的,而是一个兼... 清代前期的杀虎口,作为中原与塞外之间的重要连接通道,不仅是军队的驻防地,也是榷关与驿站的所在地,这些充分呈现了清廷边疆治理的历史实践,进而表明,清是集元明两朝之长于一身的王朝体系。“汉化”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的,而是一个兼容并蓄的动态化过程,“汉化”成为边疆治理中民族融合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虎口 榷关 驿站 边疆治理
下载PDF
关于战时厚和豪特市“慰安妇”问题的探讨——以凉城县“慰安妇”健康证章为视角
7
作者 张爱民 张颖异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80-83,共4页
张爱民首次公开了一枚1975年收藏的在日军侵华期间由伪厚和警察局颁发的厚和妓馆"慰安妇"健康证章,发现地位于凉城县双古城公社靠近杀虎口附近地区。经伍胜利先生考证,厚和妓馆位于今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北街"议事厅&quo... 张爱民首次公开了一枚1975年收藏的在日军侵华期间由伪厚和警察局颁发的厚和妓馆"慰安妇"健康证章,发现地位于凉城县双古城公社靠近杀虎口附近地区。经伍胜利先生考证,厚和妓馆位于今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北街"议事厅"(原日本厚和宪兵分队驻地)东侧的东马道巷内,距离日本宪兵队驻地100多米远,是日军的慰安所,旧址现为呼和浩特市盲人按摩医院。日军第26师团于1937年10月至1944年7月间,担任山西大同到厚和、包头的平绥铁路线警备任务,他们在上述地区强征"慰安妇"设置慰安所,实施大规模有组织的性暴力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慰安妇”健康证章 厚和妓馆 厚和警察局 杀虎口 日军第26师团
下载PDF
长城要塞杀虎口满族驻军修复的明代乐楼 被引量:2
8
作者 冯俊杰 刘梅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6-97,共12页
在山西省右玉县杀虎口乡马营河村的五圣庙内,现存一座明代创建的乐楼,并存有清乾隆九年(1744)重修乐楼花名碑一通。正殿脊枋上还有康熙五十二年(1713)、乾隆四年(1739)的重修题记。这是迄今为止戏剧考古发现的唯一的一座由满洲驻军主持... 在山西省右玉县杀虎口乡马营河村的五圣庙内,现存一座明代创建的乐楼,并存有清乾隆九年(1744)重修乐楼花名碑一通。正殿脊枋上还有康熙五十二年(1713)、乾隆四年(1739)的重修题记。这是迄今为止戏剧考古发现的唯一的一座由满洲驻军主持修复的汉族神庙和戏台,表明清军在征服全国不久就接受了汉民族的宗教信仰,同时也接受了汉民族的戏曲艺术。这座乐楼在中国剧场史上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和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虎口 乐楼 满洲驻军 花石碑
原文传递
额尔德尼囊苏喇嘛与归化城土默特部的归附 被引量:2
9
作者 齐木德道尔吉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80,共11页
继蒙古右翼三万户之一喀喇沁万户之后,归化城土默特部也是在林丹汗西迁的过程中解体并归附清朝的。归化城土默特部归附清朝的过程中,额尔德尼囊苏喇嘛起到了特殊的作用。本文通过解读清初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所录一通叙封额尔德尼囊苏喇... 继蒙古右翼三万户之一喀喇沁万户之后,归化城土默特部也是在林丹汗西迁的过程中解体并归附清朝的。归化城土默特部归附清朝的过程中,额尔德尼囊苏喇嘛起到了特殊的作用。本文通过解读清初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所录一通叙封额尔德尼囊苏喇嘛的蒙古文敕文,并利用其他满文档案及史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奉皇太极之命招降归化城土默特部,与明杀虎口开展贸易,进而编设佐领、选官设章京的事迹作了考证,并对清廷叙封归化城土默特官员的问题及左右翼官员构成和佐领数做了进一步的厘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化城土默特部 额尔德尼囊苏喇嘛 杀虎口贸易 编设佐领 叙封官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