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与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姜军 李宁 +1 位作者 朱维铭 黎介寿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与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severe functional constipation,SFC)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4年6月至2006年7月间31例经过严格非手术治疗后效果欠佳... 目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与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severe functional constipation,SFC)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4年6月至2006年7月间31例经过严格非手术治疗后效果欠佳的SFC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结肠切除组(n=10)和联合切除组(n=21),经过对结肠镜、结肠传输试验和排粪造影等检查结果的分析,分别行结肠次全切除和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均随访1年以上,对比两组术后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手术成功。联合切除组随访1年后胃肠生活质量指标评分[(107.6±8.2)对(92.1±9.6)分]、便秘症状指标改善度[(73.6±8.2)%对(60.3±8.5)%]和便秘复发率(9.5%对60.0%)等方面明显好于结肠切除组。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术后早期并发症和大便失禁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SFC较结肠次全切除术对于胃肠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是较为合理、疗效较好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功能性便秘 结肠次全切除术 改良DUHAMEL术
原文传递
基于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有效性的经络变动规律探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刘静 周炜 +5 位作者 吕晖 冯勇伟 于秀琴 符晓敏 何玉伟 赵际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85-790,共6页
目的:基于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研究,观察相关经脉的异常变动规律及与针刺疗效的相关性。方法:70例严重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假电针组,每组35例。电针组深刺天枢、腹结,并连接电针(予疏密波,2 Hz/15 Hz、电流强... 目的:基于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研究,观察相关经脉的异常变动规律及与针刺疗效的相关性。方法:70例严重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假电针组,每组35例。电针组深刺天枢、腹结,并连接电针(予疏密波,2 Hz/15 Hz、电流强度0.1~1.0mA),加针刺上巨虚穴;假电针组以假电针浅刺天枢、腹结旁开穴,加浅刺上巨虚旁开穴,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前2周每周针5次,后6周每周针3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6、8周后各时间点运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察70例患者脾、胃、大肠经异常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每2周的自发的完全排尽感的大便次数(CSBM)、经络异常值及与CSBM总变动率的相关性。结果:在增加CSBM次数方面,电针组从治疗第2周后开始起效,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CSBM次数明显增加(均P〈0.05);假电针组治疗6、8周后CSBM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均P〈0.05);电针组治疗后各时间点CSBM次数均较假电针组明显增加(均P〈0.05)。电针组大肠经异常值于治疗2周后,胃经、脾经相关经络的异常值于4周后均较基线期明显减少(均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大肠经、胃经的异常点逐渐减少(均P〈0.05),且大肠经、胃经、脾经异常总变动率与CSBM总变动率呈负相关(P〈0.01,P〈0.05)。结论:电针组在增加严重功能性便秘CSBM次数方面有效,疗效优于假电针组且稳定;针刺脾、胃、大肠经的相关经穴确对经络异常有调整作用,且脾胃、大肠经络异常的变动与严重功能性便秘病情的转归和电针疗效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功能性便秘 电针 王居易 经络诊察法 经络辨证
原文传递
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有效性的随机对照预试验 被引量:20
3
作者 吴佳霓 张碧莹 +4 位作者 许焕芳 杜若桑 莫倩 王伟明 刘志顺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24-1428,共5页
目的:初步评价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比较电针与假电针的疗效。方法:120例患严重功能性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假电针组,每组60例。电针组电针双侧天枢、腹结、上巨虚;假电针组安慰针针刺双侧天枢、腹结、上巨虚非穴点。... 目的:初步评价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比较电针与假电针的疗效。方法:120例患严重功能性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假电针组,每组60例。电针组电针双侧天枢、腹结、上巨虚;假电针组安慰针针刺双侧天枢、腹结、上巨虚非穴点。基线评价2周,治疗8周,随访12周。观察治疗8周(同时评价治疗前4周和后4周)和随访12周平均周完全自主排便次数(CSBMs)≥3次比例及与基线相比CSBMs的变化;以及与基线相比,治疗8周平均周自主排便次数(SBMs)、粪便性状和排便困难程度的变化。结果:电针组前4周治疗、后4周治疗、治疗8周及随访12周平均周CSBMs≥3次的比例依次为21.67%、50.00%、31.67%和40.00%;假电针组的比例依次为15.00%、33.33%、25.00%和20.00%。随访12周平均周CSBM≥3次的比例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相比,两组均可显著增加平均周CSBMs和平均周SBMs,并显著改善粪便性状和排便困难程度(P<0.01)。与假电针组相比,电针组对治疗后4周、治疗8周,随访12周平均周CSBMs及治疗8周平均周SBMs增加更显著(P<0.05,P<0.01);电针组治疗8周平均周粪便性状、排便困难程度优于假电针组(P<0.05),改善程度上两者差异不明显。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电针和假电针均可增加严重功能性便秘的完全周自主排便次数和周自主排便次数,并可改善粪便性状和排便困难程度。治疗期后期疗效和随访疗效电针优于假电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功能性便秘 电针 假电针 随机对照 预试验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在重度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嵇武 姜军 +3 位作者 朱维铭 冯啸波 李宁 黎介寿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laparoscopic assisted subtotal colectomy,LASC)联合改良Duhamel手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severe functional constipation,SFC)的效果。方法2005年6月~2007年10月,我们对100例SFC患者行LASC联合改...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laparoscopic assisted subtotal colectomy,LASC)联合改良Duhamel手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severe functional constipation,SFC)的效果。方法2005年6月~2007年10月,我们对100例SFC患者行LASC联合改良Duhamel手术,在腹腔镜下完成全结肠游离,在下腹部做小切口进腹,行保留回盲部的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侧侧吻合。结果LASC完成98例,中转开腹2例。98例LASC腹腔镜下手术时间(76±23)min(48~125min),总手术时间(170±42)min(140~225min),术中出血量(35±18)ml(10~160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42±12)h(25~52h),无切口感染、吻合口漏等并发症。术后1周内,2例轻度脱水,2例不全性小肠梗阻,经保守治疗缓解。96例无并发症者术后住院时间(7.0±1.5)d(5~11d)。术后1年,90例便秘症状均明显缓解(大便次数1~3次/d),7例腹泻(大便次数4~6次/d),3例有轻度便秘复发(大便次数2~3d一次)。术后1年胃肠生活质量(GIQOL)指数(109±20)分(满分144分),而术前仅为(94±23)分。83例对排便频率感到满意。结论LASC联合改良Duhamel手术是治疗SFC的有效方法,LASC创伤小,对机体内环境影响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符合损伤控制的理念,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肠切除术 重度功能性便秘
下载PDF
电针深刺对女性严重功能性便秘患者自主排便次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璐 孙建华 +1 位作者 吴晓亮 韩桂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深刺对女性严重功能性便秘患者自主排便次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3例女性严重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成深刺组和浅刺组2组,观察2组治疗后第4周及第8周的自主排便次数和生活质量量表总分以及各项评分的差异。结果 2组患... 目的观察电针深刺对女性严重功能性便秘患者自主排便次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3例女性严重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成深刺组和浅刺组2组,观察2组治疗后第4周及第8周的自主排便次数和生活质量量表总分以及各项评分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自主排便次数均有改善(P<0.01),且深刺组明显大于浅刺组(P<0.01);治疗4周及8周后,深刺组在生活质量总分及各项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浅刺组(P<0.01)。结论电针深刺与浅刺均能改善女性严重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自主排便次数及生活质量,深刺组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功能性便秘 电针 深刺 女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手助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 被引量:12
6
作者 姜军 李宁 +1 位作者 朱维铭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9期931-933,937,共4页
目的:观察手助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SFC)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对9例经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的SFC患者,经过对临床症状、结肠镜检查、结肠传输试验和... 目的:观察手助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SFC)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对9例经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的SFC患者,经过对临床症状、结肠镜检查、结肠传输试验和排粪造影等检查结果的分析,显示有明确的病理解剖和功能性异常部位,施行手助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观察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便秘症状指标和术后近期随访结果。结果:8例患者手术成功,1例中转剖腹手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284.2±26.3)min,术中出血量(141.5±65.4)ml,切口长度(10.8±1.3)cm,术后镇痛(1.8±0.6)d、肛门排气(4.2±0.6)d,下床活动(3.5±0.4)d,术后住院(9.8.±2.3)d。1例患者术后10 d出现肠梗阻症状,经内科治疗缓解,并发肺部感染和切口感染各1例。患者术后便秘症状指标明显改善[(15.4±1.6)分vs(4.2±1.4)分,P=0.000)],改善度平均为(76.3±9.5)%。患者排便频率满意率和生活质量满意率等方面获得较好结果。1例术后出现轻度便秘,应用膨胀性泻剂和促动力药后症状可缓解。结论:手助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获得较好的改善便秘症状满意率,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功能性便秘 外科治疗 腹腔镜手术 结肠次全切除术 改良DUHAMEL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电针深刺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随机对照盲法试验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虹 傅立新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0-268,共9页
目的评价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SFC)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70例SFC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假电针组各35例。电针组予电针深刺双侧天枢、腹结及上巨虚,假电针组予假电针浅刺双侧天枢旁、腹结旁及浅刺上巨虚旁,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前两... 目的评价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SFC)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70例SFC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假电针组各35例。电针组予电针深刺双侧天枢、腹结及上巨虚,假电针组予假电针浅刺双侧天枢旁、腹结旁及浅刺上巨虚旁,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前两周每周连续治疗5次,休息2天,后六周每周3次,隔日治疗1次,连续8周,共治疗28次。基线期2周内、治疗期8周内,患者每日自行记录当天24 h内的排便状况,包括每次完全自主排便(CSBM)次数,每次自主排便(SBM)次数,每次大便的布里斯托大便性状(BSFS)评分,每次排便时的困难程度评分,随访12周记录完全自主排便(CSBM)次数。以治疗期与基线期和随访期与基线期平均周CSBM次数差值,以及治疗期与基线期的平均周SBM评分差值为主要疗效指标,以治疗期与基线期的平均周BSFS评分差值、治疗期与基线期的平均周排便困难程度评分差值、治疗第4周末期与基线期末和治疗第8周末期与基线期末的便秘生存质量量表(PAC-QOL)评分差值、治疗期和随访期的通便药/其他辅助排便措施使用次数为次要疗效指标。记录两组严重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价患者对电针方案的接受度。结果最终电针组34例、假电针组33例纳入统计分析。电针组治疗期和随访期平均周CSBM次数均较基线期显著增加(P<0.01),假电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治疗期与基线期的平均周CSBM差值和随访期与基线期间平均周CSBM差值均显著高于假电针组(P<0.01);电针组治疗期平均周SBM次数均较基线期显著改善(P<0.01),假电针组平均周SBM次数亦较基线期增加(P<0.05),电针组治疗期与基线期平均周SBM次数差值优于假电针组(P<0.01)。电针组治疗期平均周BSFS评分、平均周排便困难程度评分、PAC-QOL评分均较基线期有明显改善(P<0.01),假电针组仅治疗第4周末PAC-QOL评分较基线期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功能性便秘 电针 深刺 单盲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结肠次全切除与改良Duhamel联合术式治疗50例重度功能性便秘 被引量:11
8
作者 姜军 李宁 +1 位作者 朱维铭 黎介寿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索临床上较为满意的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src)的手术方式。方法分析2000年9月至2005年4月间50例SFC患者经结肠次全切除与改良Duhamel联合术式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曾予以严格的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经过结肠镜、结肠传输试... 目的探索临床上较为满意的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src)的手术方式。方法分析2000年9月至2005年4月间50例SFC患者经结肠次全切除与改良Duhamel联合术式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曾予以严格的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经过结肠镜、结肠传输试验和排粪造影等检查,显示有明确的病理解剖和功能性异常部位后,均施行了结肠次全切除与改良Duhamel联合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27例(54%)结肠肌萎缩;29例(58%)结肠肌间丛细胞减少,神经纤维排列紊乱有缠结现象。全组术后随访(2.4±1.2)年,胃肠生活质量指标、便秘症状指标和出口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44例(88%)患者对其排便感到满意,仅有9例(18%)诉轻度腹痛;3例(6%)有不同程度的腹泻,无大便失禁;2例(4%)有轻度便秘复发,应用膨胀性泻剂和促动力药后症状可缓解。结论结肠次全切除与改良Duhamel联合术式是治疗SFC较为合理、效果较好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功能性便秘 外科手术 结肠次全切除术 改良DUHAMEL术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电针对严重功能性便秘患者血浆NOS和5-HT含量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华芳 张红星 +1 位作者 周利 冯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849-1854,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严重功能性便秘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的可能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病例采用中央随机系统随机分...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严重功能性便秘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的可能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病例采用中央随机系统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sham电针治疗组.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便秘临床评分(cleveland clinic score,CCS)方面的变化及测定血浆NOS和5-HT的水平,观察两组对严重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电针组临床疗效和症状积分的评定量化后经卡方检验,治疗效果优于s h am电针组(P<0.01).电针组治疗后严重功能性便秘患者血浆中NOS和5-HT的含量水平比治疗前分别降低和升高明显(NOS:0.83 ng/m L±0.22 ng/m L vs 1.70 ng/m L±0.08 ng/m L,P<0.01;5-HT:496.97 ng/m L±25.53 ng/mL vs 394.36 ng/mL±20.38 ng/m L,P<0.01),且电针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sham电针组(NOS:0.83 ng/m L±0.22 ng/m L vs 1.04ng/m L±0.19 ng/m L,P<0.01;5-HT:496.97n g/m L±25.53 n g/m L v s 452.29 n g/m L±20.19 ng/m L,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黏膜中NOS和5-HT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针灸 电针 严重功能性便秘 一氧化氮合酶 5-羟色胺
下载PDF
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有效性和安全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静 周炜 +5 位作者 吕晖 冯勇伟 于秀琴 符晓敏 何玉伟 赵际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759-761,共3页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评价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方法]将70例严重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35例)和假电针组(35例)。电针组采用电针深刺穴位的疗法,假电针组采用假电针浅刺非经非穴的疗法,治疗8周及随访12周后...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评价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方法]将70例严重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35例)和假电针组(35例)。电针组采用电针深刺穴位的疗法,假电针组采用假电针浅刺非经非穴的疗法,治疗8周及随访12周后比较疗效。[结果]在增加完全自主排便次数方面,电针组从第4周开始优于治疗前(P<0.05),而假电针组从第8周开始优于治疗前(P<0.05);电针组与假电针组治疗4、8周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周及随访第12周,电针组均优于假电针组(P<0.05)。在增加自主排便次数方面,两组从第4周开始优于治疗前(P<0.05);电针组治疗4、8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周及随访第12周,电针组均优于假电针组(P<0.05)。[结论]电针深刺经穴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有近期与远期疗效,起效快,且疗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功能性便秘 电针 深刺 假电针 针灸
下载PDF
便秘术后胃排空障碍及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龚龙波 吕孝鹏 +2 位作者 孟良 谢志远 徐玉振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3年第5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便秘术后胃排空功能障碍(FDGE)的原因及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3月80例重度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术后发生FDGE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 目的探讨便秘术后胃排空功能障碍(FDGE)的原因及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3月80例重度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术后发生FDGE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结果80例重度功能性便秘患者术后有13例发生FDGE,发生率为16.25%,其中9例耐受全肠内营养治疗,4例辅助外周静脉营养支持。保守治疗后7~43d后好转。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是便秘患者术后发生胃排空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肠内营养支持在治疗胃排空功能障碍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功能性便秘 外科手术 胃排空功能障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原文传递
限制性液体治疗对重度功能性便秘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娟娟 虞文魁 +6 位作者 姜军 朱维铭 龚剑峰 高涛 石慧 习丰产 李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围手术期液体治疗往往使体重增加3~6 kg,有报道结直肠术后有68%的患者会发生并发症。最近研究表明限制性液体治疗可以改善胃肠大手术预后。文中观察限制性液体治疗和常规液体治疗对重度功能性便秘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10月... 目的围手术期液体治疗往往使体重增加3~6 kg,有报道结直肠术后有68%的患者会发生并发症。最近研究表明限制性液体治疗可以改善胃肠大手术预后。文中观察限制性液体治疗和常规液体治疗对重度功能性便秘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10月至2008年1月因重度功能性便秘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常规液体治疗(常规组,n=36)和限制性液体治疗(限制组,n=37)。与常规组相比,限制组不常规补充手术麻醉引起血管扩张所要补充的液体量和围手术期第三间隙丢失量。观察2组液体治疗后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死亡率等的差异。结果限制性液体治疗组手术期间输注的液体量明显减少(P=0.001),以晶体量减少为主(P〈0.001)。与常规组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9例(24.3%)vs15例(41.7%)],其中全身并发症明显减少[7例(18.9%)vs13例(36.1%),P=0.100],术后平均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2 dvs4 d,P=0.049),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减少(10 dvs13 d,P=0.041)。结论限制性液体治疗减少重度功能性便秘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加速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治疗 重度功能性便秘 金陵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经肛门内镜手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志勇 张亚杰 +4 位作者 李阿健 林谋斌 韩意 张浩波 尹路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179-118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经肛门内镜结肠次全切除加改良Duhamel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SFC)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接受腹腔镜联合经肛门内镜结肠次全切除加改良Duhamel...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经肛门内镜结肠次全切除加改良Duhamel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SFC)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接受腹腔镜联合经肛门内镜结肠次全切除加改良Duhamel手术治疗的10例SF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胃肠生活质量评分和Wexner便秘评分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联合经肛门内镜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1例患者行末端回肠造口,术后无任何并发症。手术时间(256±58) min,术中出血量(178±67) 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40±11) h,术后住院天数(9.0±1.5) d。仅1例患者术后1周内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缓解。术后1年,患者胃肠生活质量评分和Wexner便秘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112±10)比(75±12)分,P=0.000;(5.2±1.8)比(20.8±2.2)分,P=0.000],8例患者便秘症状明显改善,排粪次数1~3次/d;1例出现腹泻,排粪次数4~6次/d;1例患者仍有轻度便秘,2~3 d排粪1次。结论腹腔镜联合经肛门内镜结肠次全切除加改良Duhamel术为SFC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功能性便秘 外科手术 腹腔镜 经肛门内镜显微技术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下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手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威 陈爱山 +5 位作者 闫兆鹏 曹献馗 殷红专 尹剑桥 苏琪 刘宝林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SFC)的近期疗效、手术并发症及相关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期间我科行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的15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SFC)的近期疗效、手术并发症及相关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期间我科行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的15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SF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FC患者术前1 d及术后1个月的胃肠生活质量评分及便秘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15例SFC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为(247.33±55.10)min,术中出血量为(107.33±45.59)ml,手术切口长度为(8.40±2.41)cm,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为(2.27±1.28)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60±1.89)d,术后排便时间为(2.87±2.50)d,术后进食时间为(3.07±1.16)d,术后住院时间为(12.64±2.37)d。术后3~4 d出现腹泻患者10例,药物控制良好;术后8 d出现肠梗阻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9 d出现吻合口漏并发深部感染患者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1个月胃肠生活质量总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121.80±4.72)分比(90.80±7.24)分,P=0.000〕,便秘症状改善度为(0.81±0.56)%。结论从本组有限的病例资料看,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手术治疗SFC近期疗效良好、安全性确切,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Duhamel手术 重度功能性便秘 胃肠生活质量评分 便秘症状改善度
原文传递
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式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 被引量:4
15
作者 龚龙波 吕孝鹏 +4 位作者 孟良 宋涛 谢志远 徐玉振 权斌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12期1855-1855,1914,共2页
目的探讨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式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7月-2010年2月在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徐州医院采用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式治疗33例重度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术后... 目的探讨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式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7月-2010年2月在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徐州医院采用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式治疗33例重度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随访术后1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排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220±47)min,术中出血50~120 ml,术后平均通气时间(47±19)h,术后1年,26例患者便秘症状完全缓解(大便次数1~3次/d),6例腹泻(大便次数4~8次/d),1例患者轻度便秘复发(3~5 d一次),30例患者对术后排便感觉满意。结论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式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安全可行,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切除术 改良DUHAMEL术 重度功能性便秘
原文传递
压力目标P值在重度功能性便秘生物反馈训练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钟燕敏 刘海燕 +1 位作者 杨珠莹 赵秋枫 《中华全科医学》 2016年第8期1316-131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P值在重度功能性便秘生物反馈训练中的作用。方法 2012年4月—2014年10月选择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诊断治疗的重度功能性便秘患者120例。按照压力目标P值(P1=10 mm Hg,P2=25mm Hg,P3=35 mm Hg)不同,分为3组,各40例。采用...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P值在重度功能性便秘生物反馈训练中的作用。方法 2012年4月—2014年10月选择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诊断治疗的重度功能性便秘患者120例。按照压力目标P值(P1=10 mm Hg,P2=25mm Hg,P3=35 mm Hg)不同,分为3组,各40例。采用压力介导生物反馈训练,10次为1个疗程,3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记录3组患者临床疗效,直肠压力测定以及结肠通过试验测定结果。结果 P1组总有效率为50.00%,P2组总有效率为77.50%,P3组总有效率为40.00%,P2组显著优于P1及P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压力测定显示,治疗前3组患者的肛管静息压、缩榨压、排便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2组患者肛管静息压、缩榨压、排便压均高于P1组、P3组,P2组排便压高于P1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通过试验显示,治疗前3组患者的排出粒数、排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2组患者排出粒数、排出率均高于P1组、P3组,P2组排出粒数、排出率高于P1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较为肯定,且在压力P值为25 mm Hg时患者的临床疗效最显著,且直肠压力、结肠通过试验结果最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功能性便秘 生物反馈训练 压力介导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和便秘与情志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凤娟 陈兆洋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9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究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分析严重功能性便秘与情志的相关性。方法:收治严重功能性便秘患者120例,随机平分两组。观察组取双侧天枢穴、腹结穴、两侧上巨虚穴进行电针治疗,对照组采取相同穴位进行假电针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究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分析严重功能性便秘与情志的相关性。方法:收治严重功能性便秘患者120例,随机平分两组。观察组取双侧天枢穴、腹结穴、两侧上巨虚穴进行电针治疗,对照组采取相同穴位进行假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自主排便次数、排便困难程度评分和情志疗效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自主排便次数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自主排便次数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SDS与S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治疗后SDS评分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的便秘情况与情志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相关系数r=0.623(P<0.05)。结论: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患者自主排便次数明显增加,排便困难评分也显著下降,便秘对情志的影响也降低。便秘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情志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功能性便秘 电针治疗 情志相关性
下载PDF
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涂建民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3期10-10,12,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腹腔镜镜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结肠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在近期疗效方面两组患...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腹腔镜镜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结肠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在近期疗效方面两组患者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出现诸如大便失禁、腹泻、腹痛及肠梗阻等不良并发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在肠道功能恢复方面和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比较,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而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较术后早期均有所下降,而在患者排便频率满意率以及生活质量满意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在便秘复发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镜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结肠次全切除 改良DUHAMEL术 重度功能性便秘
下载PDF
150例重度功能性便秘患者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龚海洋 李蓉 +2 位作者 姚海娟 陈月英 彭南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8-59,共2页
目的总结重度功能性便秘经腹腔镜辅助下结肠次全切除+改良Duhamel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50例重度功能性便秘经腹腔镜辅助下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7例出现肛门便血,12例出现大便次数增多,2例出... 目的总结重度功能性便秘经腹腔镜辅助下结肠次全切除+改良Duhamel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50例重度功能性便秘经腹腔镜辅助下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7例出现肛门便血,12例出现大便次数增多,2例出现肠梗阻症状。结论耐心细致的术前准备,完善的术中、术后护理对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起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功能性便秘 结肠次全切除术 改良DUHAMEL术 护理
下载PDF
两种不同联合术式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临床分析
20
作者 王玉宏 赵飞 +4 位作者 岳峰 董永杰 李玉梅 张贵堂 冯运章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6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比较开腹、腹腔镜次全结肠切除术分别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8月行开腹次全结肠切除术+改良Duhamel术(标记为开腹组)、腹腔镜次全结肠切除术+改良Duhamel术(标记为腹腔镜... 目的比较开腹、腹腔镜次全结肠切除术分别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8月行开腹次全结肠切除术+改良Duhamel术(标记为开腹组)、腹腔镜次全结肠切除术+改良Duhamel术(标记为腹腔镜组)重度功能性便秘患者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手术前后便秘症状总评分。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284.1±26.2)VS(227.3±20.6)]min、术中出血量[(141.4±65.5)VS(340.5±100.7)]ml、术后排气时间[(4.0±0.8)VS(5.5±0.7)]d、术后1个月便秘症状总评分[(3.0±0.7)VS(5.6±1.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腹腔镜次全结肠切除术及其联合改良Duhamel术均能明显改善重症功能性便秘症状,开腹手术时间明显更短,而手助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全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 开腹 重度功能性便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