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心方治疗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HT、β-TG、MPO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杜敏 沈虹 +3 位作者 冯骁腾 王怡茹 毛美娇 刘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0-157,共8页
目的:研究调心方治疗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5-HT)、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6例诊断为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调心方组和黛力新组,每组33例。在冠心病常... 目的:研究调心方治疗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5-HT)、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6例诊断为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调心方组和黛力新组,每组33例。在冠心病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黛力新组同时予西药黛力新治疗,调心方组予中药调心方治疗。连续服药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患者健康问卷(PHQ-9)量表、广泛性焦虑(GAD-7)量表、西雅图心痛(SAQ)量表、心率变异性分析、血清5-HT、β-TG及MPO水平变化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8周后,调心方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7.88%(29/33),优于黛力新组的63.64%(21/33)(Z=-2.653,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4、8周时,两组患者PHQ-9量表、GAD-7量表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4、8周时,两组患者SAQ量表各维度积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黛力新组比较,治疗后调心方组患者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及心绞痛稳定状态两个维度积分明显升高(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5-HT水平均明显升高,血清β-TG、MPO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黛力新组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调心方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R-R间期的总体标准差(SDNN)及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明显升高(P<0.05);与黛力新组比较,治疗后调心方组时域指标SDNN、SDANN明显升高(P<0.05)。试验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调心方组明显低于黛力新组(P<0.05)。所有患者研究过程中无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中药调心方能改善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临床症状,升高血清5-HT水平,降低血清β-TG、MPO水平,药物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心方 冠心病 焦虑/抑郁 5-羟色胺(5-ht) β-血小板球蛋白(β-TG) 髓过氧化物酶(MPO)
原文传递
耳穴压豆法防治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不良反应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黄黛苑 刘群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6期110-112,共3页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疗法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血清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将70例行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与常规的处理,对照组不予其他任何止呕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支持的基础上...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疗法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血清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将70例行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与常规的处理,对照组不予其他任何止呕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支持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法治疗。观察2组恶心呕吐反应情况,并检测患者血清5-HT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者22例,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者3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恶心呕吐程度情况比较,第1天、第2天时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其他观察时点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2组5-HT值均较化疗前有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化疗后血清5-H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能有效减轻化疗所致延迟性恶心呕吐,但尚不能证实其能降低血清5-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心呕吐 化疗后 妇科 恶性肿瘤 耳穴压豆 血清5-羟色胺(5-h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