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人区哀艳的中国红——论严歌苓《扶桑》中的自塑形象 被引量:3
1
作者 朱燕颐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77-82,共6页
严歌苓从他者视角下的中国移民、自我视角下的自塑形象以及他者与自我的对话这三个层面,对《扶桑》中的自塑形象进行塑造和表现。三个层次逐层推进,以古今两代女性移民相对照的方式,展现出身处美国的两代中国移民的现实处境与精神家园;... 严歌苓从他者视角下的中国移民、自我视角下的自塑形象以及他者与自我的对话这三个层面,对《扶桑》中的自塑形象进行塑造和表现。三个层次逐层推进,以古今两代女性移民相对照的方式,展现出身处美国的两代中国移民的现实处境与精神家园;又以扶桑所代表的早期移民精神为参照,对比和展示了重塑后的现代移民精神,并试图在西方话语霸权中寻求自我文化与精神的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歌苓 扶桑 中国移民 自塑形象
下载PDF
林语堂科幻小说的中国形象阐释论
2
作者 刘玉杰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88-94,共7页
在“对外讲中”的跨文化传播与文学写作策略的驱动下,林语堂海外时期用英语创作的科幻小说《奇岛》,因书写语言、目标读者等方面的非中国属性而具备异国属性、跨文化属性。通过小说中以劳思为代表的海外混血华裔形象,以孔子、庄子思想... 在“对外讲中”的跨文化传播与文学写作策略的驱动下,林语堂海外时期用英语创作的科幻小说《奇岛》,因书写语言、目标读者等方面的非中国属性而具备异国属性、跨文化属性。通过小说中以劳思为代表的海外混血华裔形象,以孔子、庄子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哲学思想,以及《桃花源记》文学原型等三重中国形象的梳理,指出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具有自塑性与他塑性的双重属性。自塑形象表现为中国形象的正面性,是科技主流话语语境中对中国诗性智慧的重新确证,反映出林语堂对中国文化的深层认同;他塑形象则凸显为对中国形象的混杂化处理与隐匿化处理,反映出林语堂高超跨文化叙事能力。林语堂科幻小说的中国形象阐释,是自我与他者视域融合的形象学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自塑形象 他塑形象 科幻小说 比较文学形象学
下载PDF
在“他者”中建构“自我”--解读陈河《红白黑》中华人自塑形象
3
作者 邓珊珊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104-109,共6页
华人"自塑形象"是指由中国作家或华裔作家塑造出的中国人形象。加拿大华裔作家陈河的小说《红白黑》既从六十年前的历史记忆层面揭示了华人"自我"生存的现实困境,又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移植海外的"他者"... 华人"自塑形象"是指由中国作家或华裔作家塑造出的中国人形象。加拿大华裔作家陈河的小说《红白黑》既从六十年前的历史记忆层面揭示了华人"自我"生存的现实困境,又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移植海外的"他者"异域层面来刻画他们寻找生命的蝶变传奇。在经历对"他者"的仰视以及对"自我"文化身份的反思后,他们的人生迷雾才得以肃清。正是在中国与西方两个地域、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中,杨虹、谢青、秋媚他们自身固有的意识形态束缚和文化历史记忆清晰地呈现了出来,激发出隐藏于身体内在的真实与勇敢、认同与抵抗。陈河笔下的华人在他乡现实和故国历史的交叉之间,在"他者"与"自我"文化的对抗与对话中实现了"认识你自己"这一人类的永恒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河 《红白黑》 他者 自我 自塑形象 华人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