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渣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形成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生华 刘晨光 +2 位作者 阙国和 梁文杰 朱亚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16,共6页
在渣油热反应过程的初期,体系中出现了3类具有不同形貌特征和体相效应的第二液相,热处理温度是影响它们相分离特性的重要因素。热处理温度提高时,所有3类第二液相的相分离点均提前,其中化学第二液相相分离点的提前幅度最大,物理... 在渣油热反应过程的初期,体系中出现了3类具有不同形貌特征和体相效应的第二液相,热处理温度是影响它们相分离特性的重要因素。热处理温度提高时,所有3类第二液相的相分离点均提前,其中化学第二液相相分离点的提前幅度最大,物理第二液相相分离点的提前幅度最小。物理第二液相的相分离点取决于渣油胶体体系的稳定性。根据渣油体系的胶状结构导出渣油体系的稳定性函数与其SARA组成的关系为:S(Re/Asp,Ar,Sat)=1.36Re/Asp+3.11Ar-1.86Sat。该式间接地指出了渣油热反应体系中各个虚拟组分对其相分离点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反应 第二液相 胶状结构 热处理 渣油
下载PDF
渣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与焦的关系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生华 刘晨光 +2 位作者 阙国和 梁文杰 朱亚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6,共6页
应用实时综合时间序列法研究渣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与焦的相互关系表明:第二液相是焦的最直接化学物理前身物,焦生成的诱导期与物理第二液相相分离点相当,焦的大量生成发生在化学第二液相相分离点之后,焦的形态构成与第二液相的... 应用实时综合时间序列法研究渣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与焦的相互关系表明:第二液相是焦的最直接化学物理前身物,焦生成的诱导期与物理第二液相相分离点相当,焦的大量生成发生在化学第二液相相分离点之后,焦的形态构成与第二液相的形貌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渣油 热反应 第二液相 渣油
下载PDF
渣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的存在性 Ⅱ.第二液相及其表征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生华 刘晨光 +2 位作者 阙国和 梁文杰 朱亚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共6页
对渣油热反应体系中出现的三类新相态的凝聚态、溶解度类属以及相态属性的研究指出,它们都基本上是溶解度类属为正庚烷不溶甲苯可溶(HI-TS)的凝聚态沥青质,其非晶相结构特征或球形形态表明它们处于液相。若以渣油介观均匀体系... 对渣油热反应体系中出现的三类新相态的凝聚态、溶解度类属以及相态属性的研究指出,它们都基本上是溶解度类属为正庚烷不溶甲苯可溶(HI-TS)的凝聚态沥青质,其非晶相结构特征或球形形态表明它们处于液相。若以渣油介观均匀体系作为参照系,则可将三类新相态统称为第二液相。三类新相态的来源并不相同:新相态Ⅰ是原生沥青质的聚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热反应 生焦 第二液相
下载PDF
渣油单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的形成特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生华 刘晨光 +2 位作者 阙国和 梁文杰 朱亚杰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EI CAS 1998年第3期1-4,共4页
在渣油热反应体系中,凝聚态沥青质第二液相是焦的最直接物理化学前身物和提高渣油热转化过程经济性的关键因素。渣油的组成和物理/化学结构是影响渣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形成特性的最重要因素,但渣油的组成和结构特性对渣油热反应... 在渣油热反应体系中,凝聚态沥青质第二液相是焦的最直接物理化学前身物和提高渣油热转化过程经济性的关键因素。渣油的组成和物理/化学结构是影响渣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形成特性的最重要因素,但渣油的组成和结构特性对渣油热反应体系中三类第二液相形成的影响的性质和程度不同。渣油体系物理结构的固有稳定性越高,物理第二液相越不容易形成;渣油体系中原生沥青质和原生胶质的分子反应能力越低,化学物理第二液相和化学第二液相也都越不容易形成。据此,可以比较或估量不同组成和结构的渣油热反应体系的生焦倾向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裂化 第二液相 生焦 热反应过程 渣油
下载PDF
渣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生华 刘晨光 +2 位作者 阙国和 梁文杰 朱亚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23-430,共8页
在渣油热反应体系中,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用光学显微镜从渣油反应样品中依次观察到了片状/不规则状物理第二液相,少数圆球状化学物理第二液相和大量不规则状化学第二液相。对第二液相相分离点时渣油热反应体系物理化学状态的考察... 在渣油热反应体系中,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用光学显微镜从渣油反应样品中依次观察到了片状/不规则状物理第二液相,少数圆球状化学物理第二液相和大量不规则状化学第二液相。对第二液相相分离点时渣油热反应体系物理化学状态的考察指出:物理第二液相是渣油原始体系中的沥青质胶质重组分混合胶团破坏后,丧失胶质组分保护的原生沥青质组分通过物理聚集过程形成的,其形貌特征源于原生沥青质组分的分形聚集过程和热力学成长过程;在化学物理第二液相相分离点,丧失胶质组分保护的原生沥青质发生分子内桥键和脂肪侧链断裂,形成平面性较高的稠环芳香性分子,它们在适宜的体系流动性条件下经有序聚集成长为具有最低能量构型的球形态;随着反应程度加深,原生沥青质特别是原生胶质的自由基反应经诱导期后速度剧增,导致体系中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次生沥青质,它们经由动力学成长形成不规则状化学第二液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渣油 热反应 第二液相 形成机制 生焦 渣油
下载PDF
渣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的存在性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一华 李晨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73-479,共7页
建立了渣油体系热反应特性的综合时间序列分析法,据之揭示了渣油热反应体系中与生焦过程有关的相分离现象,发现了三类形貌特征,相分离点和体相效应不完全相同的新相太,并初步证实它们与焦的形成特性有关。
关键词 减压渣油 热反应 渣油 相分离
下载PDF
渣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形成与液相掺兑物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生华 刘晨光 +2 位作者 阙国和 梁文杰 朱亚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11,共5页
向渣油体系中掺兑具有不同芳香度和芳香性分布的液相掺兑物,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变渣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的相分离特性(如相分离点的出现时间,相分离体的形态),从而改变渣油热反应体系的生焦特性。液相掺兑物的芳香度越高、芳香性... 向渣油体系中掺兑具有不同芳香度和芳香性分布的液相掺兑物,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变渣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的相分离特性(如相分离点的出现时间,相分离体的形态),从而改变渣油热反应体系的生焦特性。液相掺兑物的芳香度越高、芳香性分布范围越宽,其抑制第二液相形成和推迟相分离点出现时间的作用越显著。非芳香性液相掺兑物促进第二液相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渣油 热反应 第二液相 液相掺兑物 渣油
下载PDF
石油加工过程中焦炭形成的原因、类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8
作者 仝配配 王子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01-108,共8页
回顾了多种烃类分子裂解生焦的机理,指出多环芳烃是石油加工过程中焦炭形成的反应中间体。从分子化学反应水平上综述了3种生焦机理:多相催化结焦、多相非催化结焦、均相非催化结焦,研究表明:较高温度下烷烃催化裂解过程中,焦炭的组成与... 回顾了多种烃类分子裂解生焦的机理,指出多环芳烃是石油加工过程中焦炭形成的反应中间体。从分子化学反应水平上综述了3种生焦机理:多相催化结焦、多相非催化结焦、均相非催化结焦,研究表明:较高温度下烷烃催化裂解过程中,焦炭的组成与裂解反应深度有关,但不受烷烃分子结构的影响;热裂解过程中,异构烷烃的生焦速率大于正构烷烃,烯烃、芳烃具有较大的生焦趋势,且芳烃裂化的生焦量与物质的碱性对数线性相关。依据显微结构的不同,焦炭可以分为3类:点状焦炭、镶嵌状焦炭和纤维状焦炭,相关研究表明:焦的结构特性与中间相形态有关,可塑性好的碳质中间相易聚合、溶并形成各向异性的纤维状焦炭。工艺过程中,原料的性质、催化剂及添加剂种类、工艺操作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焦炭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 多相反应 显微结构 第二液相
下载PDF
渣油组成、结构和性质与第二液相形成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生华 刘晨光 +2 位作者 阙国和 梁文杰 朱亚杰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1-5,10,共6页
在渣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 相的形成特性与渣油的化 学组成、物理结构和化学 结构有关。物理第二液相的形成特性决定于渣油胶体构造的稳定性和渣油体系的稀释效应系数,渣油体系的胶体稳定性越高或稀释效应系数越小,物理第二液 相越... 在渣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 相的形成特性与渣油的化 学组成、物理结构和化学 结构有关。物理第二液相的形成特性决定于渣油胶体构造的稳定性和渣油体系的稀释效应系数,渣油体系的胶体稳定性越高或稀释效应系数越小,物理第二液 相越不容易形成。在化学物理第二液 相的形成过程中,由原生沥青质的杂原子因素和脂肪性侧链因素共同决定的化学作用的影响是第一位的,其中杂原子因素的影响更显著,而由渣油体系不稳定性和稀释效应构成的物理作用的影响则居于次要地位。化学第二液相的形成取决于原生胶质和原生沥青质组分的杂原子因素和脂肪侧链因素的联合作用,但脂肪性侧链因素的贡献比杂原子因素的贡献大得多,杂原子因素的贡献已经微不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 热裂化 第二液相 生焦 渣油 结构 性质
下载PDF
第二液相对气液二相体系传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文秀 于三三 +1 位作者 史正学 毕颖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8,共4页
以CO2气体-K2CO3/KHCO3水溶液吸收过程为研究体系,用酸解法测量气体被吸收的速率,通过对比试验考察了加入第2液相(有机相)对体系传质速率的影响。经过试验研究证明,第2液相的加入对气液传质过程的影响程度与加入的物质有关,在试验条件... 以CO2气体-K2CO3/KHCO3水溶液吸收过程为研究体系,用酸解法测量气体被吸收的速率,通过对比试验考察了加入第2液相(有机相)对体系传质速率的影响。经过试验研究证明,第2液相的加入对气液传质过程的影响程度与加入的物质有关,在试验条件下甲苯对体系强化作用高于异辛醇和庚烷对体系的强化作用。当第2液相加入量较小时,随加入量的增加,其对气液传质过程的促进作用增强,但当第2液相加入量较大时,这种作用则不明显。同时第2液相对传质作用的影响与流动场有关,增加流动场的搅动有助于强化气液传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传质 过程强化 传质系数 第2液相
下载PDF
第三组分强化气液传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贾学五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30,共4页
综述了加入第三组分强化气液传质过程的研究,分别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固体微粒以及第二液相作为第三组分加入对气液传质过程的增强研究,叙述并讨论了强化传质机理研究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气液传质 表面活性剂 固体微粒 第二液相
下载PDF
有机相的加入对气液体系流动及传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毕颖 李文秀 +1 位作者 于三三 王虓 《辽宁化工》 CAS 2007年第2期88-91,共4页
以难溶气体的吸收作为研究的基本过程,纯CO2为气体溶质,0.5M K2CO3/0.5 M KHCO3为连续相,异戊醇、苯、正己烷分别作为有机相,探索有机相对气液传质的增强作用,实验探求从不同有机相以不同油分率、表观气速对三相传质系数、增强因子等的... 以难溶气体的吸收作为研究的基本过程,纯CO2为气体溶质,0.5M K2CO3/0.5 M KHCO3为连续相,异戊醇、苯、正己烷分别作为有机相,探索有机相对气液传质的增强作用,实验探求从不同有机相以不同油分率、表观气速对三相传质系数、增强因子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液相 油分率 表面活性剂 传质系数 吸收速率 强化因子
下载PDF
蒸馏塔内汽-液-液三相的流动及传质
13
作者 李文秀 史正学 +1 位作者 于三三 刘东宾 《辽宁化工》 CAS 2006年第3期161-164,共4页
详细的分析了国内外有关蒸馏塔内出现的汽-液-液三相的传质现象,并通过现有的研究成果,一方面总结出了影响塔板效率的多种因素,如流动工况、汽速、油水比、界面张力、表面张力和界面湍动等因素,并着重的阐述了第二液相的存在对塔板效率... 详细的分析了国内外有关蒸馏塔内出现的汽-液-液三相的传质现象,并通过现有的研究成果,一方面总结出了影响塔板效率的多种因素,如流动工况、汽速、油水比、界面张力、表面张力和界面湍动等因素,并着重的阐述了第二液相的存在对塔板效率的影响;另一方面,总结出了汽-液-液三相存在的两种传质途径以及几种合理有效的传质机理;同时总结了蒸馏塔内汽-液-液三相传质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板效率 汽-液-液三相 第二液相 蒸馏塔 乳化液
下载PDF
第二液相的加入对气液传质系数的影响
14
作者 李文秀 韩潇 +2 位作者 张志刚 范俊刚 王晓兰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共4页
以搅拌罐中的水吸收CO2为研究体系,分别采用异戊醇、苯和正己烷为第2液相,通过实验考察了第2液相的加入对气液传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第2液相的加入对气液体积传质系数KLa有很大的影响,且不同的第2液相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在一定的操... 以搅拌罐中的水吸收CO2为研究体系,分别采用异戊醇、苯和正己烷为第2液相,通过实验考察了第2液相的加入对气液传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第2液相的加入对气液体积传质系数KLa有很大的影响,且不同的第2液相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KLa均随搅拌速度和第2液相体积分数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表观气速(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而增加。KLa值可通过插值函数微商法直接测得,也可通过渗透模型计算得到。直接测得的KLa值与渗透模型计算得到的KLa值的结果吻合良好。说明了渗透模型中的计算过程适合此气液传质系统,模型中的气泡直径及气液接触面积的计算数据可为气液传质过程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2液相 气液体积传质系数 影响
下载PDF
渣油配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的形成特性
15
作者 李生华 刘晨光 +2 位作者 阙国和 梁文杰 朱亚杰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EI CAS 1998年第2期1-4,共4页
在渣油热反应体系中,凝聚态沥青质第二液相是焦的最直接物理化学前身物和制约渣油热转化过程经济性的关键因素。渣油组成对第二液相的形成特性具有最重要影响。将不同性质的渣油单油混合为配油,能够改善配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和焦... 在渣油热反应体系中,凝聚态沥青质第二液相是焦的最直接物理化学前身物和制约渣油热转化过程经济性的关键因素。渣油组成对第二液相的形成特性具有最重要影响。将不同性质的渣油单油混合为配油,能够改善配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和焦的形成特性。在不同性质渣油单油的配油热反应体系中,与在相应的单油热反应体系中相比,第二液相的相分离点几乎总是提前,提前幅度由大至小的顺序是:化学第二液相>化学物理第二液相>物理第二液相;另一方面,在一定的热处理温度下,配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的相分离点随渣油配比的变化通常较小。特别是,当渣油单油的性质差别不大时,它们的配油热反应体系的相分离特性与单油热反应体系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裂化 第二液相 配油 渣油
下载PDF
第三相的加入对气液传质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文秀 毕颖 +3 位作者 于三三 纪智玲 杨立红 王虓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7年第6期536-544,共9页
系统地介绍了气液传质过程中,固体小颗粒或第二分散液相(有机相)所形成的第三相的加入对传质过程的影响。分别论述了在不同的气-液接触器(搅拌釜、鼓泡塔)中,固体小颗粒和第二分散液相的加入对体系的传质系数、传质速率及界面面积等的影... 系统地介绍了气液传质过程中,固体小颗粒或第二分散液相(有机相)所形成的第三相的加入对传质过程的影响。分别论述了在不同的气-液接触器(搅拌釜、鼓泡塔)中,固体小颗粒和第二分散液相的加入对体系的传质系数、传质速率及界面面积等的影响,叙述并讨论了传质机理及模型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传质 固体小颗粒 第二分散液相 传质机理
下载PDF
气液液三相体系中的气液传质特征
17
作者 李文秀 杨立红 +2 位作者 于三三 张志刚 纪智玲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4,共4页
选取CO2-K2CO3/KHCO3为吸收体系,次氯酸钠为催化剂,甲苯、异戊醇为第2液相,应用Danckwerts图来同时确定液侧传质系数KL和界面面积a,通过实验研究了分散第2液相的加入对气液传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分散相体积分数φ(1%—10%)的增... 选取CO2-K2CO3/KHCO3为吸收体系,次氯酸钠为催化剂,甲苯、异戊醇为第2液相,应用Danckwerts图来同时确定液侧传质系数KL和界面面积a,通过实验研究了分散第2液相的加入对气液传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分散相体积分数φ(1%—10%)的增大,或分散相形成的液滴直径的减小,以及传质组分在分散相和连续相中溶解度的比值m(即传质组分在实验体系的分配系数)增加,或在二相间的相对扩散系数增加时,可显著增强气液传质,为气液液三相体系的系统化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传质 分散第2液相 传质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