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士和隐逸文化初探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国胜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6-68,共3页
隐士和隐逸文化在中华文化中是一种很独特的文化形态,它出现于文明社会的酝酿和初步形成时期。道家正是在汲取了隐士和隐逸文化的思想营养才得以产生、生长起来的。但是,由于中国隐逸文化历史悠久,史料、传说记述颇丰,使得隐士和隐逸文... 隐士和隐逸文化在中华文化中是一种很独特的文化形态,它出现于文明社会的酝酿和初步形成时期。道家正是在汲取了隐士和隐逸文化的思想营养才得以产生、生长起来的。但是,由于中国隐逸文化历史悠久,史料、传说记述颇丰,使得隐士和隐逸文化具有相当的模糊、矛盾和神秘色彩。用发展的眼光去探究产生隐逸文化模糊及矛盾的根源,发现隐逸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嬗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士 隐逸文化 矛盾 根源
下载PDF
论士人园林作为隐逸文化载体的形成 被引量:6
2
作者 蒋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85-87,90,共4页
隐逸文化是中国士人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特色。隐逸文化促使了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士人园林的兴盛,同时,士人园林也为隐逸文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生存土壤。通过园林这一载体,士大夫们保全了人格的独立,获得了心灵的恬静安适,典型地... 隐逸文化是中国士人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特色。隐逸文化促使了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士人园林的兴盛,同时,士人园林也为隐逸文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生存土壤。通过园林这一载体,士大夫们保全了人格的独立,获得了心灵的恬静安适,典型地表现出中国古代文人所特有的隐逸文化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逸文化 士人园林 士大夫 载体
下载PDF
魏晋隐逸文化与嵇康之死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骏翚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6-81,共6页
魏晋之初的隐逸文化并不发达,这跟其时奉虚伪"名教"为政治号召的统治阶级对隐逸行为的态度有直接关系。阮籍、嵇康的不同遭遇,可说正是其注脚。尤其是嵇康之死,向当时不满现实政权、有志于"隐逸"的士人传递了这样... 魏晋之初的隐逸文化并不发达,这跟其时奉虚伪"名教"为政治号召的统治阶级对隐逸行为的态度有直接关系。阮籍、嵇康的不同遭遇,可说正是其注脚。尤其是嵇康之死,向当时不满现实政权、有志于"隐逸"的士人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仕隐的选择,必须服务于现实政治统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 隐逸文化 嵇康
下载PDF
隐逸文化之于传统文人园林的营造——历史上的杭州西溪湿地园林建筑实例对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蒋璐 宣建华 《建筑与文化》 2013年第1期101-103,共3页
本文从园林艺术本质内涵和文化出发,以西溪湿地的传统园林横山草堂和高庄为实例,以明代计成在《园冶》"相地篇"中对园林的分类手法为工具,通过对这两处园林的异同做分析对比,明确了隐逸文化对于传统文人园林建筑营造的作用和... 本文从园林艺术本质内涵和文化出发,以西溪湿地的传统园林横山草堂和高庄为实例,以明代计成在《园冶》"相地篇"中对园林的分类手法为工具,通过对这两处园林的异同做分析对比,明确了隐逸文化对于传统文人园林建筑营造的作用和意义,为今后该类园林建筑研究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建筑 西溪 隐逸文化 园冶
下载PDF
论唐宋隐逸文学与隐逸文化之关系
5
作者 郭浩健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第6期33-35,共3页
隐逸文学以山光水色、闲情逸思为主要摹写对象,以自然疏放、休闲飘逸为主要风格特色。隐逸文化,以简单朴素及内心平和为追求目标,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隐居避世。隐逸文化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唐代以来,受到隐逸文化的影... 隐逸文学以山光水色、闲情逸思为主要摹写对象,以自然疏放、休闲飘逸为主要风格特色。隐逸文化,以简单朴素及内心平和为追求目标,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隐居避世。隐逸文化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唐代以来,受到隐逸文化的影响,追求"逸趣"的作品逐渐增多,成为唐宋文学抒情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隐逸之风盛行;隐逸文化对隐逸词创作的影响两方面入手,以期对唐宋隐逸文学与隐逸文化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逸文学 隐逸文化 隐居避世 仕途失意 山水田园诗
下载PDF
古琴曲中的渔樵主题及其文化意蕴 被引量:2
6
作者 宋展云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2-77,89,共7页
古琴曲中的渔樵主题有其历时性的演变过程,琴曲在充分吸收前代渔樵母题的基础上,被赋予更多的生命思索和价值判断。《渔歌》体现出"逍遥物外"的人生追求,《樵歌》被赋予更多的"招隐"意味,《渔樵问答》蕴含着历史兴... 古琴曲中的渔樵主题有其历时性的演变过程,琴曲在充分吸收前代渔樵母题的基础上,被赋予更多的生命思索和价值判断。《渔歌》体现出"逍遥物外"的人生追求,《樵歌》被赋予更多的"招隐"意味,《渔樵问答》蕴含着历史兴衰之感。这三首琴曲音律潇洒、结构精微、技法高妙,生动再现出渔樵形象的生存空间与情感寄托。琴曲中的渔樵主题对渔樵母题有所继承与扩充,使得渔樵文化富有更为普遍和持久的生命力。渔樵主题琴曲塑造出的隐逸形象,使古琴艺术与隐逸文化的关联更为密切,成为古代士人精神寄托、性情所注的人格典范。对于琴曲文化母题源流与演变的探析,有助于加深古琴艺术史的研究,且利于建构多元化的艺术史理论与文化史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琴曲 渔樵 文化母题 隐逸文化
下载PDF
试论屈宋在先秦隐逸文化史上的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骏翬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0-74,共5页
先秦隐逸文化发展至屈宋,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即士人仕隐二元选择在实际上的第一次出现。我们以为,屈原、宋玉二人,分别从社会、个人两方面,表现了不遇士人的存在选择、精神状态,同时也可以说是为后来同样境遇的士人指出了两条大不一样... 先秦隐逸文化发展至屈宋,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即士人仕隐二元选择在实际上的第一次出现。我们以为,屈原、宋玉二人,分别从社会、个人两方面,表现了不遇士人的存在选择、精神状态,同时也可以说是为后来同样境遇的士人指出了两条大不一样的"出路"。由于楚文化在此时与中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可说已经融为一体了,故屈、宋所代表的,也可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所有士人进退出处的一个新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逸文化 先秦诸子 士文化
下载PDF
诗意地栖居:陶渊明躬耕陇亩的玄意人生 被引量:2
8
作者 韩柳 赵述颖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2-106,共5页
阐释了陶渊明作为田园诗人,虽身处乱世,历经人生变故,但仍坚决抗拒诱惑、躬耕陇亩、以田园乡土为安放灵魂的所在,毕生追求"诗意地栖居";认为他所热爱追求的玄意人生是诗意的、艺术的、深情的,本质上是一种人生的艺术化、玄理... 阐释了陶渊明作为田园诗人,虽身处乱世,历经人生变故,但仍坚决抗拒诱惑、躬耕陇亩、以田园乡土为安放灵魂的所在,毕生追求"诗意地栖居";认为他所热爱追求的玄意人生是诗意的、艺术的、深情的,本质上是一种人生的艺术化、玄理化;他独特的人文情怀和人格魅力对后世的文坛风尚、审美情趣及人生处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隐逸文化史上一座不可企及的丰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田园诗人 隐逸文化
下载PDF
试论隐逸文化对文学之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骏翬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28-32,共5页
隐逸文化对文学内容的影响,就题材言之,它扩充了文学的表现范围;就主题论之,隐逸文化也拓宽了文学的表现对象。当然,此二者,有时是不可截然分开的:隐逸文化对其影响多是同时进行的。
关键词 隐逸文化 个人型文学 社会型文学 文学内容 文学创作
下载PDF
中国古典园林中动物元素的文化内涵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宁 朴永吉 张利琴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3年第5期13-17,共5页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动物既是自然的动物又是文化的动物,伴随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本文对中国古典园林中动物元素的文化内涵的成因及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动物元素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园林动物元素的文化内涵是...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动物既是自然的动物又是文化的动物,伴随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本文对中国古典园林中动物元素的文化内涵的成因及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动物元素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园林动物元素的文化内涵是在中国古代得天独厚的农耕文化,隐逸文化,儒、道、禅宗思想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中国古典园林中最为常见的有吉祥寓意的动物元素有龙、凤、鱼、仙鹤、鹿、蝙蝠等。本研究以期为我国园林动物元素景观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文化 隐逸文化 文化成因
原文传递
造园艺术中“隐逸文化”在现代室内空间的具体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汀 《梧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37-41,共5页
我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已经开始追求对传统文化思想的展现,“隐逸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开始被大量民众追求。基于对“隐逸文化”内涵的了解和探究,该文提出了这种文化思想在现代室内... 我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已经开始追求对传统文化思想的展现,“隐逸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开始被大量民众追求。基于对“隐逸文化”内涵的了解和探究,该文提出了这种文化思想在现代室内空间的具体表达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这种文化的实现过程,以满足当前民众对“隐逸文化”的情感表述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园文化 隐逸文化 现代室内空间 文化表达
下载PDF
隐逸文化与中国文人审美文化心态管窥——以唐长安隐逸文化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天成 《唐都学刊》 2018年第4期5-9,共5页
唐隐逸文化有以隐求仕的终南捷径、深受佛道影响退隐山林的真正隐士、从山林走向园林别业的"中隐"文化三种不同状态。以隐求仕者属于积极进取的儒家仕宦文化,而真正的隐逸者则把隐逸看成是灵魂解脱、心灵自由的象征,把隐居看... 唐隐逸文化有以隐求仕的终南捷径、深受佛道影响退隐山林的真正隐士、从山林走向园林别业的"中隐"文化三种不同状态。以隐求仕者属于积极进取的儒家仕宦文化,而真正的隐逸者则把隐逸看成是灵魂解脱、心灵自由的象征,把隐居看作精神憩园。中唐以后兴盛的"中隐"文化,既不脱离朝廷,又弥补了士大夫在政治受挫后的归隐羡隐心理,实质上他们徘徊在仕与隐之间,始终处于仕宦文化与隐逸文化的双重影响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长安 隐逸文化 中国文人 审美文化心态
下载PDF
南唐二陵出巡垂钓画像砖艺术特征及内涵研究
13
作者 刘文庆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6-160,共5页
南唐二陵出巡垂钓画像砖阴刻有人物、船只和“千秋”“万岁”等字样,具体而微地反映出我国特有的庙堂意识、隐逸思想、道德理想以及南唐特定时代的艺术审美,为研究南唐历史文化、艺术特征、社会风俗等提供了直接的考古实物资料。
关键词 南唐二陵 出巡垂钓 画像砖 庙堂文化 隐逸文化
下载PDF
浅释商周隐逸文化的两种模式
14
作者 杨朝云 李应斌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91-93,共3页
良禽择木而栖 ,贤士择主而仕。伊尹、傅说、姜尚之属 ,怀抱利器 ,隐居以择主。非明主礼请不出 ,际遇明主则当仁不让。他们的隐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心箭却指向如火如荼的现实人间。他们把隐居生活当作一种实现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手段。... 良禽择木而栖 ,贤士择主而仕。伊尹、傅说、姜尚之属 ,怀抱利器 ,隐居以择主。非明主礼请不出 ,际遇明主则当仁不让。他们的隐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心箭却指向如火如荼的现实人间。他们把隐居生活当作一种实现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手段。而伯夷、叔齐则是直接以隐逸作为政治参与手段的孤傲之隐 ,以其高洁为后世之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逸文化 蛰伏济世 霜雪人品 楷模奠基
下载PDF
山林佛教寺院隐逸基因表征探究--以鄂州西山古灵泉寺为例
15
作者 张奕 吴雨桐 《华中建筑》 2022年第10期159-163,共5页
山林佛寺作为佛教寺院本土化的产物,在形成与发展中深受隐逸文化的影响,并将其以“基因”的形式植入山林佛寺成为隐境之所。湖北鄂州西山古灵泉寺作为净土宗发祥地,在千年历史沿革中根植隐逸基因并延续至今。笔者基于隐逸基因视角,以鄂... 山林佛寺作为佛教寺院本土化的产物,在形成与发展中深受隐逸文化的影响,并将其以“基因”的形式植入山林佛寺成为隐境之所。湖北鄂州西山古灵泉寺作为净土宗发祥地,在千年历史沿革中根植隐逸基因并延续至今。笔者基于隐逸基因视角,以鄂州西山古灵泉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寺院选址、建筑布局、空间营造、景观构图四个元素的提取,识别隐逸基因进而对其在山地佛教寺院的表征加以探究,以期为同类山地佛教寺院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佛寺 隐逸文化 选址布局 景观空间
下载PDF
陈抟故事文本流变及其文化意蕴
16
作者 任卫洁 《天中学刊》 2022年第1期71-80,共10页
陈抟是生活在唐末宋初的著名隐士,并伴有服气修道行为。在道教典籍记录之外,陈抟故事也在文人笔记、小说、戏曲等文学体裁中被记录并衍变。以中国叙事文学的方法入手分析陈抟故事,可见其文化意蕴经历了由隐入道、进而为仙的发展阶段。... 陈抟是生活在唐末宋初的著名隐士,并伴有服气修道行为。在道教典籍记录之外,陈抟故事也在文人笔记、小说、戏曲等文学体裁中被记录并衍变。以中国叙事文学的方法入手分析陈抟故事,可见其文化意蕴经历了由隐入道、进而为仙的发展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陈抟故事的发展演变是士大夫文化、宗教文化以及市民文化对中国隐逸传统不同接受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抟故事 文本演变 隐逸文化 中国叙事文化学
下载PDF
淡泊与超越:我国古代隐逸群体阅读行为研究
17
作者 邹桂香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9年第6期118-122,共5页
我国古代的隐士阶层,多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较强的阅读能力。他们的日常阅读包括《易经》及阴阳术数类、道家及养生类、佛家经典和经学文献。大致可分为疗愈型阅读、消闲型阅读、阐释型阅读三大类型。隐士们的阅读行为,丰富了传统... 我国古代的隐士阶层,多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较强的阅读能力。他们的日常阅读包括《易经》及阴阳术数类、道家及养生类、佛家经典和经学文献。大致可分为疗愈型阅读、消闲型阅读、阐释型阅读三大类型。隐士们的阅读行为,丰富了传统阅读文化的内涵,形塑了人文阅读文献资源的基本框架,对当代人职场之外的休闲阅读,大学生群体的通识教育、研究型阅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均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士 隐逸文化 阅读行为 阅读文化
下载PDF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之生存及养生智慧
18
作者 王家宏 王家辉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1期33-37,共5页
中国"儒家为主道家为辅"的传统文化,之所以几千年绵延不绝,其固有生命力来自于它自身的适应性和合理性。儒家的积极入世成为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的文化主流。而道家则提倡"清静无为,逍遥随性"。儒家给... 中国"儒家为主道家为辅"的传统文化,之所以几千年绵延不绝,其固有生命力来自于它自身的适应性和合理性。儒家的积极入世成为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的文化主流。而道家则提倡"清静无为,逍遥随性"。儒家给人鼓励,而道家则在人低落的时候,是可以给人慰藉、劝人平和的,儒道互补,叫人进退有度,从而回旋有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儒道互补 养生智慧 隐逸文化
下载PDF
试论隐逸文化视域中的齐文化
19
作者 张骏翚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5-10,共6页
就齐文化所独具的内涵而言,它跟隐逸文化有冲突的地方,但隐逸文化在齐文化史上却并没有因此而消亡。齐文化中的隐逸文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齐人豁达和不拘泥的民风,使之能够对古代中国士人均面临的仕与隐的问题做出自如选择;二是... 就齐文化所独具的内涵而言,它跟隐逸文化有冲突的地方,但隐逸文化在齐文化史上却并没有因此而消亡。齐文化中的隐逸文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齐人豁达和不拘泥的民风,使之能够对古代中国士人均面临的仕与隐的问题做出自如选择;二是在齐地尤其发达并进而影响到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术神仙之说,对齐地隐逸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作用明显。这既是在看似与隐逸文化相冲突的齐文化中却又能够产生出隐逸文化的原因所在,同时也是齐文化对中华隐逸文化的最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逸文化 齐文化 仙隐
下载PDF
魏晋文学中隐逸现象的文化价值探析
20
作者 潘江艳 《柳州师专学报》 2011年第5期24-26,共3页
隐逸是从上古就有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一旦产生,就寓有某种文化意义。针对中古魏晋时期文学中的隐逸现象,对个别隐逸作家作品进行梳理,从隐逸的内涵和文化影响去探索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 魏晋 隐逸文化 价值 探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