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百年科幻小说译介:回顾与展望 |
王雪明
刘奕
|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8
|
|
2
|
《三体》在美国的译介之旅:语境、主体与策略 |
吴赟
何敏
|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2
|
|
3
|
刘慈欣与新古典主义科幻小说 |
吴岩
方晓庆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06 |
30
|
|
4
|
论科幻小说的概念 |
吴岩
|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4 |
23
|
|
5
|
从西方解读偏好看中国科幻作品的海外传播——以刘慈欣《三体》在美国的接受为例 |
刘舸
李云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0
|
|
6
|
“超真实”时代的科幻文学创作 |
陈楸帆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0
|
|
7
|
将科幻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 |
谭维智
|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4
|
|
8
|
科幻小说:科技时代新的解读方式 |
邬晓燕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3
|
|
9
|
西方科幻小说中的机器人伦理 |
吕超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4
|
|
10
|
论“后文学”时代传统文学的出路——从科幻文学、电子游戏与乔伊斯的小说谈起 |
顾明栋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3
|
|
11
|
当代科技创新中的非理性思维和方法 |
张之沧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12
|
数字全球化时代刘慈欣科幻文学的译介与传播 |
吴攸
陈滔秋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2
|
|
13
|
欧美当代科幻教育价值探究 |
姜男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0
|
|
14
|
中国早期科幻小说的科学观 |
吴岩
方晓庆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15
|
科幻电影与美术中的未来空间观 |
任军
|
《建筑师》
|
2006 |
10
|
|
16
|
叙事与奇迹:科幻文本中的人工智能 |
王峰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9
|
|
17
|
外星文明与时空旅行:在科学与幻想之间——兼及一系列科幻电影 |
江晓原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9
|
|
18
|
解读中国科幻:中国科幻文学的人文精神与科学意识 |
姜韫霞
|
《学术探索》
|
2005 |
6
|
|
19
|
科幻促进科技创新的路径与影响因素——基于13位理工科博士(生)科幻迷的深入访谈研究 |
曹喆
许艺琳
曹麓
赵文杰
彭超
|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20
|
“科幻西方”的一种解构——阿瑟·克拉克作品中“沉默巨物”意象的美学思考 |
徐岱
盛政经
|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