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 被引量:136
1
作者 朱小蔓 其东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2,共10页
转型时期的学校道德教育面临挑战。需要调整与革新。坚守学校道德教育使命的三个命题为: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完整的人;德育需要打好品德基础;学校教育要为实现人的道德潜能提供支持性环境和条件。学校道德教育应当关注、尊重和鼓励学习者... 转型时期的学校道德教育面临挑战。需要调整与革新。坚守学校道德教育使命的三个命题为: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完整的人;德育需要打好品德基础;学校教育要为实现人的道德潜能提供支持性环境和条件。学校道德教育应当关注、尊重和鼓励学习者作为主体的道德生活实践;重视培育和发展人的情感;重视双向沟通、对话、论理和代际交往。革新学校道德教育要抓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的机遇;激发教师成为有道德教育意识和能力的人;创造育人为本的学校制度和文化精神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道德教育 革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学校教育 支持性环境 转型时期 完整的人 教育使命 生活实践 双向沟通 教育意识 精神氛围 学校制度 育人为本 学习者 命题 坚守 品德 德育 尊重 对话 教师
原文传递
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90
2
作者 易连云 兰英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70,共4页
网络的发展使我们进入以网络为平台,数字化传播为基础,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呈现出多种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的特点,如技术上的开放性与平等性、人际交流中的双向性与互动性、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广泛性以及思想建构... 网络的发展使我们进入以网络为平台,数字化传播为基础,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呈现出多种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的特点,如技术上的开放性与平等性、人际交流中的双向性与互动性、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广泛性以及思想建构的独立性与自由性等。这些新的特点从多种角度、不同层面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挑战,体现在因知识边界消解带来的教师话语"霸权"危机,大众传播个体化带来的传统德育掌控失衡,个体主体性凸显以及由此带来的教师地位的变化和角色转换等方面。由此,今日之学校德育必须针对这些危机予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学校德育
原文传递
当前学校德育的三大认识误区及其超越 被引量:62
3
作者 杜时忠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8-82,共5页
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着"学校中心论"、"专门德育论"和"即时效果论"三大认识误区,从根本上制约了学校德育的深入发展。"去中心化"使学校教育的优势式微;专门化的学校德育,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 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着"学校中心论"、"专门德育论"和"即时效果论"三大认识误区,从根本上制约了学校德育的深入发展。"去中心化"使学校教育的优势式微;专门化的学校德育,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并不一定是"福音";经济主义导向的德育实效追求并不恰当。面对经济社会的变迁,应树立新的德育观,以"合力德育论"、"生活德育论"和"长效德育论"超越学校德育的认识误区,推动学校德育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德育 “学校中心论” “专门德育论” “即时效果论” 德育观
原文传递
彰显道德教育的实践特征: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被引量:53
4
作者 吴鹏 孔垂谦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8-77,共10页
如何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是学校教育长期关注的重大现实课题。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要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必须防止德育概念的泛化 ,凸现德育目标的超越性 ,彰显道德教育的实践特征 ,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 ,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并充分发... 如何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是学校教育长期关注的重大现实课题。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要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必须防止德育概念的泛化 ,凸现德育目标的超越性 ,彰显道德教育的实践特征 ,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 ,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并充分发挥“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学校德育 有效性 德育目标 学生主体需要 人本精神
原文传递
现代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 被引量:44
5
作者 冯秀军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4-111,共8页
完整的德育视野,既要在德育过程之中,也需在德育过程之外,必须关注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德育生态环境的整体构成具有系统性,影响机制具有复杂性,形成发展具有建构性,存在属性具有价值性,存在样态具有动态平衡性。德育生态环境通过... 完整的德育视野,既要在德育过程之中,也需在德育过程之外,必须关注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德育生态环境的整体构成具有系统性,影响机制具有复杂性,形成发展具有建构性,存在属性具有价值性,存在样态具有动态平衡性。德育生态环境通过支撑与制约、熏染与陶冶、引发与导向、检验与反馈等作用机制发挥其德育影响。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中蕴含着学校德育的深刻变革,其生态建构需遵循生态学的理念与原则,构建国家、社会、家庭与学校的"生态联盟",实现学校内、外德育环境的"无缝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德育 德育环境 生态建构
原文传递
关于“生活德育”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43
6
作者 冯文全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2-96,共5页
从哲学、教育学和德育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进行严谨的审视,不难发现"生活德育"论在思维方式上不仅犯有形而上学的错误,而且也经不起教育历史与现实的事实检验和教育理论的拷问。澄清问题,理清思路,在基于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做出... 从哲学、教育学和德育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进行严谨的审视,不难发现"生活德育"论在思维方式上不仅犯有形而上学的错误,而且也经不起教育历史与现实的事实检验和教育理论的拷问。澄清问题,理清思路,在基于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重构"生活德育",方能使我国学校德育走出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德育 生活世界 学校德育
原文传递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27
7
作者 吴德刚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11,共6页
近年来,学校德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相比,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为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改进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不断丰富思想道德教育... 近年来,学校德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相比,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为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改进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不断丰富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劳动教育;坚持系统的观点,多种途径、三教协同实施思想道德教育;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法制化;切实重视和加强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优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人际关系;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科学研究,重视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德育
原文传递
责任生成的道德内涵及其实现机制 被引量:17
8
作者 宋晔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9-95,共7页
责任是社会性个体间联结的内在基础,也是社会良性发展的道德基础,因此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就成为现时代人的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责任生成就成为青少年学生德性成长的基本任务,也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责任生成是源于人的... 责任是社会性个体间联结的内在基础,也是社会良性发展的道德基础,因此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就成为现时代人的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责任生成就成为青少年学生德性成长的基本任务,也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责任生成是源于人的善的本性,是个体在不断地体验与他人、社会、自然和文化的依存关系中发展的过程。学校德育应把握这一责任生成机制,在学校教育情境中,建立良性人际互动以使学生能够体验责任和培育起道德自觉,在激发责任感的同时培养责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意识 责任生成教育 学校德育 德性成长 道德教育
下载PDF
多元文化视野下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特质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学风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6-59,共4页
文章在剖析多元文化视野下新加坡学校德育目标、内容与方法的基础上,提炼出其特质:即多元统一性、国家意识主导性、传统价值观创新性和东西文化融合性。
关键词 新加坡 多元文化 学校德育 特质
下载PDF
学校德育评价改革的若干问题——基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思考 被引量:23
10
作者 金东贤 刘新成 何蕊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24,共6页
推进学校德育评价改革,必须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既顺应国际教育评价发展趋势,又立足新时代国家战略发展,构建新时代德育评价体系。新时代德育评价体系应澄清德育评价根本的目的,明确“为什么评”;把握德育评价主体,明确“谁来评... 推进学校德育评价改革,必须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既顺应国际教育评价发展趋势,又立足新时代国家战略发展,构建新时代德育评价体系。新时代德育评价体系应澄清德育评价根本的目的,明确“为什么评”;把握德育评价主体,明确“谁来评”;理清德育评价内容,明确“评什么”;改进德育评价方式方法,明确“怎么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德育 教育评价 德育评价改革 评价目的 评价主体 评价方法
下载PDF
劳动教育与学校德育的融通:意蕴与路径 被引量:23
11
作者 唐爱民 王浩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91-101,共11页
劳动的道德价值体现在劳动通过保存道德主体、产生道德规范、激发道德意识而推动个体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劳动在个体保存、社会活动和人类实践三个层次上分别演化出职业道德、社会正义、道德至善三种道德。劳动教育的道德教育价值体现在... 劳动的道德价值体现在劳动通过保存道德主体、产生道德规范、激发道德意识而推动个体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劳动在个体保存、社会活动和人类实践三个层次上分别演化出职业道德、社会正义、道德至善三种道德。劳动教育的道德教育价值体现在劳动教育为学生提供道德生长起点、道德体验过程及道德实践方式。劳动教育与学校德育的融通路径有三:通过劳动教育促进学校德育,通过学校德育融入劳动教育,通过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密切合作与协同支持。劳动教育应体现整合性、连贯性、时代性、自然性要求,通过课程设置和“为了劳动、通过劳动、在劳动中”的教育过程促进学校德育的高质量发展;学校德育则通过观念、目标、课程强化劳动教育意义,从责任感、消费观、创造力、公共意识诸方面凝练劳动教育价值;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支持是劳动教育和学校德育有效融通的前提和必由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学校德育 劳动 道德教育 道德
下载PDF
国外道德教育的走向及其启示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新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8-151,共4页
 重视和加强道德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特征。世界道德教育的主要走向为:把培养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注重主体性道德素质培养;倡导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所有这些...  重视和加强道德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特征。世界道德教育的主要走向为:把培养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注重主体性道德素质培养;倡导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所有这些,为深化我国学校德育改革,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道德教育 走向 学校德育 启示
下载PDF
论多元文化与学校德育的互动发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学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7-122,共6页
多元文化的形成既为学校德育提供了发展与改革的契机,也带来了难题。多元文化与学校德育在机遇与挑战中互动发展:多元文化推动学校德育的发展,学校德育促进多元文化的繁荣。
关键词 多元文化 学校德育 互动发展
下载PDF
为生活德育论辩护——与冯文全教授商榷 被引量:18
14
作者 高德胜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1-105,共5页
从哲学的角度看,生活德育不是极端的提法;从教育学的角度看,生活德育论并没有否定学校德育的作用;从德育学的角度看,生活德育论没有违背青少年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从政治的角度看,生活德育论者并未试图摆脱政治的影响。
关键词 生活德育论 学校德育 学校教育
原文传递
学校德育改革应该确立的四种意识 被引量:18
15
作者 唐汉卫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7-31,共5页
在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形势下,学校德育改革和实践迫切需要确立以下四种意识,即坚定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学校德育效果、改革改进成果的取得,需要改革者和行动者保持自身的定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一以贯... 在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形势下,学校德育改革和实践迫切需要确立以下四种意识,即坚定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学校德育效果、改革改进成果的取得,需要改革者和行动者保持自身的定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一以贯之的行动力;文化方向的选择和价值反思意识,需要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文化自信中明确要到哪里去;现实的校情和学情意识,把对校情学情全面综合梳理、分析作为学校德育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专业的路径和方案意识,以大德育观和专业的方案意识去规划实施有效的德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 学校德育 意识
原文传递
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教育价值——近年来“Well-Being”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17
16
作者 孔企平 姚佩英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9-45,共7页
目前,学校环境中的学生主观幸福感(Well-Being)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一理论研究强调,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主观幸福感并不是表面的快乐或享乐,而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态度,其本身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主观幸福感包含了学生发展的重... 目前,学校环境中的学生主观幸福感(Well-Being)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一理论研究强调,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主观幸福感并不是表面的快乐或享乐,而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态度,其本身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主观幸福感包含了学生发展的重要内涵,是他们全面发展的必要基础,也是学校教育质量的体现。同时,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也是学生美德形成的基础,对他们创造性思维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当前国内外"Well-Being"的理论研究对改变目前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重认知、轻情感的应试教育倾向,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主观幸福感 学生发展 教育质量 学校德育
原文传递
从学校德育教育的衔接与深化看德育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小琴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第2期103-105,共3页
解决目前学校德育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关键 ,是要做好大、中、小学德育的合理衔接与逐步深化。必须整体构建适应全面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 ,就是建立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并且是相对稳定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体系。
关键词 学校德育 衔接 深化 体系 体系 构建
下载PDF
多元文化视域下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路向与价值选择 被引量:16
18
作者 刘燕楠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0-45,共6页
当前,多元文化给人们价值观念和道德认知带来冲击,学校道德教育面临挑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改进道德教育,要在确立我国核心文化的道德价值取向基础上,重建国家伦理文化传统,提升我国道德文化自觉,以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背景为参照,凝练学... 当前,多元文化给人们价值观念和道德认知带来冲击,学校道德教育面临挑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改进道德教育,要在确立我国核心文化的道德价值取向基础上,重建国家伦理文化传统,提升我国道德文化自觉,以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背景为参照,凝练学校德育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学校德育内容与方法的转型与变革,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道德教育 多元文化 核心文化价值观
原文传递
伯恩斯坦的“表意性秩序”理论及启示——一种关于学校德育管理的理论 被引量:15
19
作者 谢维和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1-65,117,共6页
"表意性秩序"是伯恩斯坦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理论。其在于传递一种品行、性格与态度的表达,一种每位学生和教师都应有的道德秩序。它将整个学校结合成一个一个独特的道德集合体。表意性秩序是学校共有价值的来源和社会共识的... "表意性秩序"是伯恩斯坦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理论。其在于传递一种品行、性格与态度的表达,一种每位学生和教师都应有的道德秩序。它将整个学校结合成一个一个独特的道德集合体。表意性秩序是学校共有价值的来源和社会共识的主要机制。学校表意性秩序的传递主要透过仪式化进行。伯恩斯坦的"表意性秩序"理论,作为一种学校德育及其管理的理论非常深刻和独到,对学校德育的理论与实践有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意性秩序 仪式 学校德育
原文传递
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的转化 被引量:13
20
作者 林宁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年第4期27-29,86,共4页
现行学校德育低效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知性德育模式的盛行。改善此境况的有力途径是实现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的转化:德育理念的转化、德育形式的转化与德育内容的转化等。
关键词 学校德育 知性德育 生活德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