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祥英 杨法辉 +2 位作者 李秀环 刘峰 慕卫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3-678,共6页
为评价两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水生态的安全性,运用评价化学品对水生生物毒性的标准试验方法,测定了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和双八、十烷基季铵盐(C8-10)两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3种水生生物(斜生栅藻、大型溞... 为评价两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水生态的安全性,运用评价化学品对水生生物毒性的标准试验方法,测定了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和双八、十烷基季铵盐(C8-10)两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3种水生生物(斜生栅藻、大型溞和斑马鱼)的毒性。结果表明,在0.05~0.5 mg.L-1的浓度范围内,1227、C8-10对斜生栅藻的毒性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随处理浓度的增大抑制效应增强,0.5 mg.L-1C8-10对斜生栅藻具有杀灭作用;同时1227、C8-10与斜生栅藻还存在时间-效应关系,处理后抑制率随时间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72 h时抑制率最高。1227和C8-10对斜生栅藻96 h的EC50分别为0.109、0.103 mg.L-1,对大型溞的48 h LC50分别为1.56×10-2、1.45×10-2mg.L-1,对斑马鱼的96 h LC50分别为2.36、2.19 mg.L-1。C8-10对3种水生生物的毒性均高于1227,两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大型溞和斑马鱼的致死率(LC50)均随作用时间延长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斜生栅藻 大型溞 斑马鱼 毒性
下载PDF
青蒿素对绿藻的化感效应 被引量:8
2
作者 吴叶宽 袁玲 +1 位作者 黄建国 李隆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49-1354,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花蒿化感物质青蒿素对水生植物-绿藻Chlorophyta的生长效应和化感机制,评价黄花蒿规模化种植对水环境潜在风险。方法:采用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青蒿素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 ... 目的:研究黄花蒿化感物质青蒿素对水生植物-绿藻Chlorophyta的生长效应和化感机制,评价黄花蒿规模化种植对水环境潜在风险。方法:采用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青蒿素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 96 h生长状况及叶绿素、蛋白质含量、溶解氧、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青蒿素对绿藻有"低促高抑"的化感效应,青蒿素质量浓度>80μg.L-1后抑制2种绿藻细胞生长,其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随青蒿素浓度增加而显著下降;电导率、丙二醛含量随青蒿素浓度增加而升高。2种绿藻对青蒿素化感作用响应不同,其中斜生栅藻耐受性更好。青蒿素破坏细胞膜结构,造成胞内溶液外渗,可能是对绿藻产生化感效应的主要机制。此外,低浓度的青蒿素提高绿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含量,加速消除活性氧和自由基,减轻危害。结论:青蒿素对蛋白核小球藻和斜生栅藻生长有明显的化感效应,大规模集约化种植黄花蒿可能降低周围水体的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化感效应 蛋白核小球藻 斜生栅藻
原文传递
三聚氰胺对藻类的毒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裴国凤 刘国祥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3-978,共6页
以近头状伪蹄形藻(Pseudokirchneriella subcapitata)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为材料,利用藻类生长抑制试验测定了三聚氰胺对藻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三聚氰胺对两种藻的生长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浓度越高,抑制效应越强;... 以近头状伪蹄形藻(Pseudokirchneriella subcapitata)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为材料,利用藻类生长抑制试验测定了三聚氰胺对藻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三聚氰胺对两种藻的生长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浓度越高,抑制效应越强;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还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以生物量计,三聚氰胺抑制近头状伪蹄形藻和斜生栅藻生长的72h EbC50值分别是537.67和485.17mg/L,均为较低的毒性效应。两种藻的生长率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依据估算的EC20和EC10值推断,斜生栅藻对三聚氰胺较为敏感,而且还具有明显的慢性毒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头状伪蹄形藻 斜生栅藻 三聚氰胺 生长抑制 EC50
下载PDF
三聚氰胺对藻类的毒性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玉宁 梁辉朝 +1 位作者 许俊峰 裴国凤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共4页
以不同质量浓度的三聚氰胺处理斜生栅藻、近头状伪蹄形藻和铜绿微囊藻,根据其叶绿素a质量浓度、丙二醛浓度和蛋白质质量浓度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三聚氰胺对藻类的毒性效应及其致毒机理。结果显示,三聚氰胺对... 以不同质量浓度的三聚氰胺处理斜生栅藻、近头状伪蹄形藻和铜绿微囊藻,根据其叶绿素a质量浓度、丙二醛浓度和蛋白质质量浓度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三聚氰胺对藻类的毒性效应及其致毒机理。结果显示,三聚氰胺对3种藻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增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效应随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处理质量浓度大于1 500ng/L时,叶绿素a质量浓度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小于750 mg/L时,其叶绿素a质量浓度缓慢增加,但增加幅度低于对照组。3种藻的丙二醛浓度均随三聚氰胺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降低,蛋白质的质量浓度没有明显变化。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表明,三聚氰胺可能会引起藻细胞中保护性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生物膜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藻类载色体活色素体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伤,进而影响光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三聚氰胺 斜生栅藻 近头状伪蹄形藻 铜绿微囊藻 毒性机理
下载PDF
黄连根茎浸提物对绿藻的毒理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亚楠 袁玲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55-1661,共7页
黄连根茎和制剂具有抗菌等作用,广泛用于水产养殖,所造成水生态风险需要评估.试验设置总生物碱为0(CK),0.088(T1)、0.44(T2)和1.76 mg·L-1(T3)的黄连根茎浸提液(CRE)4种处理,研究了对斜生栅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的毒理作用.结果表明,T... 黄连根茎和制剂具有抗菌等作用,广泛用于水产养殖,所造成水生态风险需要评估.试验设置总生物碱为0(CK),0.088(T1)、0.44(T2)和1.76 mg·L-1(T3)的黄连根茎浸提液(CRE)4种处理,研究了对斜生栅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的毒理作用.结果表明,T1抑制绿藻生长,T2和T3使绿藻生长和繁殖停止;它们均显著降低绿藻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说明CRE抑制光合作用和蛋白质合成是绿藻生长繁殖速率降低和死亡的直接原因.CRE使氢离子和胞内物质外流,导致藻液p H值显著降低和电导率提高.在T1和T2处理中,绿藻细胞SOD活性先升后降;在T3处理中,SOD活性显著降低.说明在CRE暴露初期,低中浓度的CRE诱导绿藻细胞产生抗性,随暴露时间增长或直接暴露在高浓度的CRE下,抗氧化酶系统被破坏.同样,随着CRE浓度增大,丙二醛含量增加,意味着绿藻细胞膜结构破坏,透性增加.CRE总体上对蛋白核小球藻的危害作用大于斜生栅藻.在水产养殖中,滥用黄连根茎或制剂,以及大规模集约化种植黄连对水体初级生产力具有潜在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根茎 斜生栅藻 蛋白核小球藻 毒理作用 生物碱
原文传递
26种除草剂对斜生栅藻的生长抑制活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燕宁 张兰 +3 位作者 毛连纲 陈星 周杰敏 蒋红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3期132-133,173,共3页
[目的]明确不同种类除草剂对藻类植物的生态毒性等级。[方法]采用吸光度法测定26种常用除草剂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生长抑制活性。[结果]26种除草剂中有9种对斜生栅藻为低毒,7种为中毒,10种为高毒,中高毒品种占65.4%。[结... [目的]明确不同种类除草剂对藻类植物的生态毒性等级。[方法]采用吸光度法测定26种常用除草剂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生长抑制活性。[结果]26种除草剂中有9种对斜生栅藻为低毒,7种为中毒,10种为高毒,中高毒品种占65.4%。[结论]除草剂对藻类存在较大的生态毒性,应慎重选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斜生栅藻 生长抑制
下载PDF
常用抗菌药对藻类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志强 朱琳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6年第6期17-20,共4页
运用藻类抑制试验,以光密度法确定藻细胞的生物量,研究了兽医临床12种常用的抗菌药对铜绿微囊藻及斜生栅藻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所测定的抗菌药对两种藻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EC50)值处于mg/l水平,同时,抗菌... 运用藻类抑制试验,以光密度法确定藻细胞的生物量,研究了兽医临床12种常用的抗菌药对铜绿微囊藻及斜生栅藻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所测定的抗菌药对两种藻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EC50)值处于mg/l水平,同时,抗菌药对藻类的急性毒性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并且两种藻对于抗菌药的敏感性不同,铜绿微囊藻对抗菌药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 急性毒性 铜绿微囊藻 斜生栅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