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绍兴三江闸历史考证 被引量:4
1
作者 蔡彦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7-13,共7页
三江即曹娥江、钱清江和钱塘江.北宋后绍兴的多项水利工程为修建三江闸作了技术准备,同时修筑三江闸、解除咸潮威胁、平源整治也是当时的当务之急.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建成的绍兴三江闸,在泄流避灾量以及灌溉和航运方面功效明显;清初... 三江即曹娥江、钱清江和钱塘江.北宋后绍兴的多项水利工程为修建三江闸作了技术准备,同时修筑三江闸、解除咸潮威胁、平源整治也是当时的当务之急.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建成的绍兴三江闸,在泄流避灾量以及灌溉和航运方面功效明显;清初由于钱塘江道北抬,三江口日益淤涨,闸的功能逐渐衰落,但仍一直发挥作用,新中国建立后曾对三江闸进行全面整修.三江闸的开凿、变迁充分反映了绍兴人民锲而不舍,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聪明才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兴 三江闸 变迁
下载PDF
晚清至民国浙江曹娥江河口泥沙坍涨与水环境 被引量:1
2
作者 耿金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45,共11页
清乾隆年间,钱塘江主泓北移北大门,山会平原北部三江闸外曹娥江河口处的泥沙逐渐淤涨,同治年间,闸外泥沙已严重影响内河泄水。同治五年,地方官员为泄水开掘宣港以分流曹娥江,却导致三江闸外泥沙再次淤涨,闸港阻塞更趋严重。河口泥沙治理... 清乾隆年间,钱塘江主泓北移北大门,山会平原北部三江闸外曹娥江河口处的泥沙逐渐淤涨,同治年间,闸外泥沙已严重影响内河泄水。同治五年,地方官员为泄水开掘宣港以分流曹娥江,却导致三江闸外泥沙再次淤涨,闸港阻塞更趋严重。河口泥沙治理,受曹娥江出水河道摆动影响,河道走向变化又影响两岸沙地坍涨与江塘安危。当地一直在寻求河口自然-人文生态系统的平衡,这种平衡既包括长时段上的治水措施与水环境间的互动关系,也包括此过程中形成的泄水与治沙、保塘与护沙等多方矛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闸 宣港 东江塘 沙地 动态平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