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岱地区史前稻遗存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靳桂云 郭荣臻 魏娜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71,共12页
考古发现的海岱地区史前稻遗存数量,从后李文化时期到龙山文化时期呈增多趋势,空间分布范围也逐步扩大,岳石文化时期稻遗存数量减少。后李文化时期尚处于低水平食物生产阶段,稻在人类生活中重要性较低;北辛—大汶口文化早中期,农业成为... 考古发现的海岱地区史前稻遗存数量,从后李文化时期到龙山文化时期呈增多趋势,空间分布范围也逐步扩大,岳石文化时期稻遗存数量减少。后李文化时期尚处于低水平食物生产阶段,稻在人类生活中重要性较低;北辛—大汶口文化早中期,农业成为生业经济的主导,稻栽培成为稳定的农业发展模式;龙山时代农业进入强化生产阶段,稻作农业达到海岱地区历史上的顶峰;岳石文化时期,稻作农业萎缩,旱作农业进一步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岱地区 史前 稻遗存 农业
原文传递
浙江浦江上山遗址浮选出土植物遗存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赵志军 蒋乐平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9-116,共8页
伴随历年的考古发掘在上山遗址开展了系统的浮选工作,先后采集到浮选样品459份,其中有42份样品出土了可鉴定的炭化植物遗存。浮选出土炭化植物种子包括有水稻、粟和疑似红小豆三种农作物品种,其他有稗草、莹蔺、飘拂草和马唐等杂草种子... 伴随历年的考古发掘在上山遗址开展了系统的浮选工作,先后采集到浮选样品459份,其中有42份样品出土了可鉴定的炭化植物遗存。浮选出土炭化植物种子包括有水稻、粟和疑似红小豆三种农作物品种,其他有稗草、莹蔺、飘拂草和马唐等杂草种子,以及柿科和葡萄科的植物种子。属于上山文化时期的炭化稻米是目前通过系统的浮选法在层位清晰的考古遗址中所发现的最早的稻米遗存。属于晚期新石器时代的炭化粟粒填补了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粟遗存的空白,并将中国北方旱地作物粟传播到长江以南地区的时间向前推到了距今6500年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上山文化 稻遗存 粟遗存
下载PDF
泗洪顺山集二期聚落环境与生业的植硅体证据 被引量:16
3
作者 吴文婉 林留根 +1 位作者 甘恢元 靳桂云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4,共12页
顺山集遗址目前发掘所获以第二期遗存最丰富,本文通过对壕沟内来自二期的一组沉积物进行植硅体分析并获得对顺山集二期聚落环境与生业的初步认识。分析结果显示二期早段以示冷型植硅体为优势,晚段示暖型植硅体数量迅速增加,植硅体组合... 顺山集遗址目前发掘所获以第二期遗存最丰富,本文通过对壕沟内来自二期的一组沉积物进行植硅体分析并获得对顺山集二期聚落环境与生业的初步认识。分析结果显示二期早段以示冷型植硅体为优势,晚段示暖型植硅体数量迅速增加,植硅体组合与数量的变化反映了聚落二期期间暖湿—冷干—回暖的气候波动。来自稻壳的双峰乳突型植硅体较丰富,而稻叶扇型和哑铃型植硅体数量极少,可能与稻资源来源和利用方式有关。水稻植硅体组合表明聚落二期对稻资源的利用并非持续扩大的线性发展,期间伴随着气候转暖而减少。二期聚落居民生业经济中稻的比重不高,但其定居生活状态说明他们有多种生计策略。稻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可能是先民依据环境、社会、文化等变迁做出的适应性调整,也可能受到人群迁徙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山集遗址 植硅体 稻遗存 环境 生业
原文传递
稻谷遗存落粒性变化与长江下游水稻起源和驯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郑云飞 蒋乐平 Gary W.Crawford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2-130,共9页
人工驯化的水稻有别于野生稻,落粒性变化是水稻最显著的综合驯化性状之一。本研究从形态和组织两方面观察了距今9000-8400年的浙江永康湖西遗址出土的稻谷小穗轴,结果显示既有野生型也有栽培型,以野生型为多,表明新石器时代早期已经栽... 人工驯化的水稻有别于野生稻,落粒性变化是水稻最显著的综合驯化性状之一。本研究从形态和组织两方面观察了距今9000-8400年的浙江永康湖西遗址出土的稻谷小穗轴,结果显示既有野生型也有栽培型,以野生型为多,表明新石器时代早期已经栽培水稻,但带有很多野生祖先种习性。稻谷遗存的野生型和中间型的小穗轴基盘离层细胞组织观察结果显示均为不完全离层组织,维管束组织呈现星散状分布,有向现代粳稻演化的特征但不发达,表明粳稻是长江下游地区原始栽培稻的驯化方向。综合现代遗传学与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认为长江下游地区的稻作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前,距今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水稻落粒性驯化已基本完成。湖西遗址的植物遗存和硅酸体分析不仅提供了人类和栽培活动强化的证据,而且也提供了理解后起的跨湖桥、河姆渡等文化以栽培水稻为特色的混合经济形态的人类生态学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下游 新石器时代早期 稻谷遗存 小穗轴基盘 落粒性缺失 稻作起源
下载PDF
中国北方史前遗址稻作遗存的植物硅酸体判别标准 被引量:6
5
作者 靳桂云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2年第1期1-9,共9页
利用植物硅酸体方法鉴定考古遗址中的栽培稻遗存,关键之一就是确立鉴定标准。通过对野生稻生长的环境背景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在中国北方地区,在全新世时期,特别是仰韶时代和龙山时代,不具备野生稻生长的气候条件;在考古遗址中发现的稻属... 利用植物硅酸体方法鉴定考古遗址中的栽培稻遗存,关键之一就是确立鉴定标准。通过对野生稻生长的环境背景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在中国北方地区,在全新世时期,特别是仰韶时代和龙山时代,不具备野生稻生长的气候条件;在考古遗址中发现的稻属植物硅酸体可以被看成是栽培稻的遗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地区 史前遗址 稻作遗存 硅酸体 判别标准
下载PDF
吐鲁番晋唐时期的水稻栽培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涛 蒋洪恩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42,共9页
新疆吐鲁番地区气候极端干旱,素有中国“干极”之称。关于该地区早期水稻栽培情况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首先对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水稻遗存进行了精细的鉴定分析,发现其为粳稻类型;然后,结合传世文献、出土文书和古... 新疆吐鲁番地区气候极端干旱,素有中国“干极”之称。关于该地区早期水稻栽培情况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首先对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水稻遗存进行了精细的鉴定分析,发现其为粳稻类型;然后,结合传世文献、出土文书和古环境研究资料,确认这些水稻遗存应为本地生产,并进一步探讨了晋唐时期吐鲁番地区的水稻栽培情况。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稻谷是吐鲁番地区迄今年代最早的水稻遗存,这一发现表明最晚在公元4到5世纪水稻栽培的相关技术和理念即已传入该地。然而限于吐鲁番当地水资源稀缺,水稻的种植规模并不大,在高昌先民的饮食结构中始终占据非常次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地区 阿斯塔那古墓群 水稻栽培 植物遗存
下载PDF
利用古稻实物遗存揭示中国水稻起源与传播 被引量:1
7
作者 公婷婷 郑晓明 +7 位作者 薛达元 杨庆文 乔卫华 王君瑞 刘莎 梁新霞 张丽芳 程云连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5,共8页
古稻实物遗存是探寻水稻起源驯化最直接的实物证据,也是古稻粒形分析的基础。该研究通过对中国现已出土古稻实物遗存及其考古遗址进行归纳总结,并借助前人积累的古稻粒形基础数据,对中国现有不同时空分布的古稻粒形进行整合分析,探寻水... 古稻实物遗存是探寻水稻起源驯化最直接的实物证据,也是古稻粒形分析的基础。该研究通过对中国现已出土古稻实物遗存及其考古遗址进行归纳总结,并借助前人积累的古稻粒形基础数据,对中国现有不同时空分布的古稻粒形进行整合分析,探寻水稻驯化过程中古稻的粒形变化规律,以揭示中国水稻起源地及其传播方向。结果表明,距今7 000年左右,人类开始有意识地对水稻籽粒形状进行选择,并且粒宽较粒长可能更早引起先民的注意;长江中下游是中国水稻的起源中心,水稻在该地区起源后,逐步向南北两个方向传播,因南北气候条件的差异,促进了水稻的籼粳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稻 实物遗存 粒形 起源 驯化 传播
下载PDF
热带次生林、旱稻种植地和火烧迹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 被引量:18
8
作者 杨效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83-891,共9页
通过模拟刀耕火种过程 ,对刀耕火种前后的次生林、旱稻地 (第 2年 )和火烧迹地 (火烧后直接撂荒地第 2年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3块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类群组成相同 ,均为蜱螨目、膜... 通过模拟刀耕火种过程 ,对刀耕火种前后的次生林、旱稻地 (第 2年 )和火烧迹地 (火烧后直接撂荒地第 2年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3块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类群组成相同 ,均为蜱螨目、膜翅目和弹尾目 ,但不同生境样地中各优势类群所占群落总数的比例不同 ,并且 3样地常见和稀有类群的组成差异较大 ;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个体数和 DG多样性指数表现为次生林高于其它 2块样地 ,而旱稻地和火烧迹地则无较大差异 ,但一些类群在旱稻地、火烧迹地的数量分布与次生林具有差异 ,且在土壤层的表现较为突出 ;3块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具有较好相似性 ,其中旱稻地与火烧迹地达到极相似水平 (D、DS>0 .9)。3种不同类型生境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在类群数、个体数和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总体呈现出雨量少的干季或雨季初末期高于雨量最大的雨季中期 ,与当地降雨量和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 ,同时各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因生境条件不同及人为活动干扰强弱而形成各自的季节消长特点。研究表明刀耕火种后的旱稻种植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恢复和发展在一定限制条件 (面积、周围次生林和坡度 )下无破坏性影响 ,但植被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次生林 旱稻种植地 火烧迹地 土壤 节肢动物 群落结构 季节变化
下载PDF
安徽江淮地区2006年中籼水稻结实不良情况调查 被引量:9
9
作者 吴文革 李泽福 +15 位作者 张四海 柳军 石继权 方兴龙 赵决建 许诗群 王宏斌 宣正平 王品 丁必华 武世新 王占乔 王邦奎 周晓军 傅祥军 王永生 《安徽农学通报》 2006年第13期85-88,共4页
调查了安徽省江淮中稻区2006年水稻结实不良的情况,一是由于8月中旬阶段性的高温引起部分花期热稳定性差的品种高温不实类型,另一类由于化学药害主要是除草剂残留伤害造成的穗发育障碍型不育;分析了2种主要类型水稻结实不良产生原因,提... 调查了安徽省江淮中稻区2006年水稻结实不良的情况,一是由于8月中旬阶段性的高温引起部分花期热稳定性差的品种高温不实类型,另一类由于化学药害主要是除草剂残留伤害造成的穗发育障碍型不育;分析了2种主要类型水稻结实不良产生原因,提出了生产预防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籼水稻 高温热害 农药药害 除草剂残留伤害 结实不良
下载PDF
古地貌演化对洛阳盆地新石器中晚期至夏商时期水稻种植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亚萍 张俊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99-511,共13页
水稻是起源于中国南方长江流域的重要农作物,新石器中期以后传播到北方地区.由于北方较于南方相对干旱,因此对水分条件需求较高的水稻在北方地区的种植往往表现为更强烈的地域选择性.本文选取中原地区地形特征较为复杂的洛阳盆地开展了... 水稻是起源于中国南方长江流域的重要农作物,新石器中期以后传播到北方地区.由于北方较于南方相对干旱,因此对水分条件需求较高的水稻在北方地区的种植往往表现为更强烈的地域选择性.本文选取中原地区地形特征较为复杂的洛阳盆地开展了流域调查和浮选工作,结合前人在本区做的炭化植物遗存研究成果,分析了新石器中晚期至夏商时期洛阳盆地不同地貌部位水稻(Oryza sativa)遗存的分布特征,再根据本区平原区和黄土台塬沟谷区全新世地貌演化的不同特点,探讨了古地貌演化对洛阳盆地史前水稻种植的影响.研究表明,裴李岗文化时期暂未发现水稻遗迹,平原区湖沼遍布,不适宜人类居住,古人可能更倾向于居住在黄土台塬沟谷区的稳定阶地面上;仰韶文化晚期古稻主要分布在黄土台塬沟谷区,与当时沟谷区河流夹积形成的富含粘土的湿润冲积平原有关,而此时平原区距今7000~4000年为稳定干燥的T1阶地面,更适合发展粟(Setaria italica)作农业;龙山时期没有在沟谷区发现水稻遗存,可能与距今4000年前后沟谷区河流下切侵蚀导致的泛滥平原减少有关,而龙山晚期在伊洛河平原区的遗址发现了古稻遗存,推测与龙山晚期降水增多和洪水频发,出现较多水洼低地有关;二里头时期,古稻在平原区和黄土台塬区都有分布且遗址数量较多,可能与距今4000~3800年龙山晚期古洪水事件后,洪水退去遗留的低洼地有关;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盆地内古稻遗址普遍增多,平原区古稻遗址可能占更大比重,推测可能与古地貌特征、人类文化自身发展,以及农田管理技术的进步等均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考古 植物考古 河流下切 泛滥平原 炭化水稻遗存
原文传递
湖北房县计家湾遗址出土炭化植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田洁 唐丽雅 +2 位作者 史德勇 罗运兵 赵志军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0-188,共9页
房县计家湾遗址是鄂西北地区重要的遗址,浮选结果显示,计家湾先民实行的是典型的稻旱混作农业经济。随着屈家岭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水稻(Oryza sativa)一度成为次于粟(Sataria italica),但优于黍(Panicum miliaceum)的农作物;西周时期可... 房县计家湾遗址是鄂西北地区重要的遗址,浮选结果显示,计家湾先民实行的是典型的稻旱混作农业经济。随着屈家岭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水稻(Oryza sativa)一度成为次于粟(Sataria italica),但优于黍(Panicum miliaceum)的农作物;西周时期可能受到北方考古学文化的强烈影响,粟、黍是绝对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生产已经成为农业结构中的弱势部分。这体现了计家湾遗址所在的鄂西北地区是黄河流域考古学文化南下、长江中游考古学文化北渐的交汇之地,农业生产结构受到考古学文化的强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家湾遗址 稻旱混作 炭化植物遗存
原文传递
古栽培稻生物学研究若干方法问题的检讨
12
作者 刘志华 郑庭义 +1 位作者 陈友订 向安强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13-23,共11页
栽培稻的起源与分化研究,需要从生物学的角度,利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对考古发现的古栽培稻遗存进行科学检测与分析研究.考古发现的古栽培稻遗存可分为遗物和遗迹两大类型,对其研究方法先后出现过芒的分析法、传统粒型分析法、... 栽培稻的起源与分化研究,需要从生物学的角度,利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对考古发现的古栽培稻遗存进行科学检测与分析研究.考古发现的古栽培稻遗存可分为遗物和遗迹两大类型,对其研究方法先后出现过芒的分析法、传统粒型分析法、孢粉分析法、灰像法、硅酸体分析法、DNA分析法、双峰乳突判别函数鉴定法、粒型判别函数法、双峰乳突印痕鉴定法、小穗轴分析法和小穗基盘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并不是古栽培稻遗存研究的终极方法",其本身也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但研究方法的改良与创新,开阔了学术视野,提出了新的问题,促使学术界对既有认识和研究结论进行重新审视,并进一步寻求新的方法,以期对栽培稻起源与分化问题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栽培稻遗存 生物学 研究方法 植物考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