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的但非可培养(VBNC)状态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
作者 丁林贤 苏晓梅 横田明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58-862,共5页
VBNC(viable but non-culturable)是指处于"活的但非可培养"状态的微生物,此微生物体的细胞仍有代谢活性,但用常规方法无法分离培养。本文阐述了VBNC状态菌的形成机理、转变与种类、复苏、研究意义及其应用展望。并报道了我... VBNC(viable but non-culturable)是指处于"活的但非可培养"状态的微生物,此微生物体的细胞仍有代谢活性,但用常规方法无法分离培养。本文阐述了VBNC状态菌的形成机理、转变与种类、复苏、研究意义及其应用展望。并报道了我们在十余年间针对生态环境中处于VBNC状态菌的复苏、可培养化、系统进化关系及潜在功能等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拟为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的但非可培养(VBNC) Rpf 微生物资源
原文传递
脊柱结核脓液中结核杆菌的复苏培养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忠泉 张宗德 +7 位作者 邢爱英 马俊 陈曦 李自慧 古淑香 贾红艳 杜博平 马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710-714,I0009,共6页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复苏因子(rpf)对脊柱结核脓液中结核杆菌生长的影响。方法:由宁夏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提供的临床诊断为脊柱结核的住院患者手术获取的脓液标本25份,氢氧化钠溶液常规处理后,每份标本分为低浓度培养组、高浓度培养...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复苏因子(rpf)对脊柱结核脓液中结核杆菌生长的影响。方法:由宁夏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提供的临床诊断为脊柱结核的住院患者手术获取的脓液标本25份,氢氧化钠溶液常规处理后,每份标本分为低浓度培养组、高浓度培养组和对照组。高浓度和低浓度组各设6管,分别含高、低两种浓度的rpfA、B、C、D、E及各种复苏因子组合,每管中加入7ml7H9液体培养基,并加入处理后的标本和相应的rpf;对照组1管,不加rpf。37℃培养,分别在第6天、第11天、第16天、第30天检测培养物600nm处的吸光度(OD值),同时于上述各时间点每管取10!l培养物涂7H11平板培养,取第30天培养物行抗酸染色检查,以证实培养物为结核杆菌。同时将处理后的脓液标本进行集菌法涂片抗酸染色和改良罗氏培养检测结核杆菌。结果:结核杆菌复苏培养阳性率(84%)显著高于涂片阳性率(60%)和改良罗氏培养阳性率(44%)(P<0.05或0.01)。复苏培养低浓度各组与高浓度各组在培养第11天、第16天和第30天时培养物O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苏培养同一组内第11天、第16天和第30天时培养物OD值均显著高于第6天(P<0.01),而第16天和第30天与第11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第11天、第16天和第30天培养物OD值与第6天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时间、同一浓度时,5种复苏因子单独应用与联合应用之间两两比较,除高浓度rpfA、B在培养第30天时分别与同一浓度、同一时间的rpfC、D、E和组合组之间及rpfA与B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同一种复苏培养,在同一时间高、低浓度比较,第30天时高浓度rpfA、B的OD值高于低浓度rpfA、B(P<0.05),低浓度rpfD高于高浓度rpfD(P<0.05),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11例改良罗氏培养阳性和21例复苏培养阳性者的培养生长物抗酸染色检查均为抗酸杆菌,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结核杆菌 培养 复苏因子
下载PDF
高盐含酚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6
3
作者 张云鸽 梅荣武 +2 位作者 张宇 丁林贤 苏晓梅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5,83,共6页
高盐含酚废水治理是污水处理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目前,以微生物为核心的生物处理高盐含酚废水技术备受关注。迄今为止,耐盐降酚微生物的筛选菌源仅限于基于常规分离培养方法所能获得的仅占0.01%~10%的微生物菌群,大量的潜在功能菌... 高盐含酚废水治理是污水处理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目前,以微生物为核心的生物处理高盐含酚废水技术备受关注。迄今为止,耐盐降酚微生物的筛选菌源仅限于基于常规分离培养方法所能获得的仅占0.01%~10%的微生物菌群,大量的潜在功能菌群因处于有活性但非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而未被研究。在阐述耐盐降酚微生物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课题组的研究结果,提出利用复苏促进因子(resuscitation promoting factor,Rpf)探索具有潜在耐盐降酚功能的微生物,为复苏培养高效耐盐降酚菌提供新思路,并为生物强化处理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提供有效的方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含酚废水 有活性但非可培养状态 复苏促进因子 耐盐降酚菌
原文传递
结核分枝杆菌的复苏因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忠泉 张宗德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6-617,共2页
1998年Mukamolova等在细菌因子一文中首先提出了复苏因子(resuscitationpromotingfactor,Rpf)的新概念,并证实复苏因子是由有活性的微球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它在皮摩尔级浓度就能有效地促进休眠的非生长同源菌的复苏和生长。同时... 1998年Mukamolova等在细菌因子一文中首先提出了复苏因子(resuscitationpromotingfactor,Rpf)的新概念,并证实复苏因子是由有活性的微球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它在皮摩尔级浓度就能有效地促进休眠的非生长同源菌的复苏和生长。同时也证实微球菌复苏因子类似基因广泛地存在于富含G+C的革兰阳性菌中(如链霉菌、分枝杆菌、棒状杆菌),并找到了结核分枝杆菌复苏因子家族(RpfA、RpfB、RpfC、RpfD、RpfE)。打破了多年来认为细胞之间的信息是自身产生的,不需要外源性物质刺激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复苏因子 革兰阳性菌 外源性物质
原文传递
结核分枝杆菌复苏因子对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生长促进作用的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邢爱英 刘忠泉 +9 位作者 杜博平 孙琦 贾红彦 魏荣荣 刘洋 曹廷明 杜凤娇 古淑香 马玙 张宗德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69-374,共6页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复苏因子(resuscitationpromotingfactor,Rpf)对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病原菌生长的促进作用,以期提高临床标本体外培养阳性率,缩短培养时间。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北京胸科医院6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复苏因子(resuscitationpromotingfactor,Rpf)对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病原菌生长的促进作用,以期提高临床标本体外培养阳性率,缩短培养时间。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北京胸科医院6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抽取胸腔积液经过离心处理后分别接种于改良罗氏培养基,以及含高、低浓度Rpf的MiddleBrook7H11固体培养基(简称“7H11培养基”)和生理盐水7H11培养基(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中,每隔3d观察菌落形成情况,阳性者行抗酸染色(AFB)、PCR扩增试验及DNA测序进行菌种鉴定,观察比较高、低浓度Rpf对Mtb的促进生长作用。利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Rpf培养组与改良罗氏培养组,以及Rpf培养组与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Mtb培养阳性率比较采用配对计数资料的x2检验;不同浓度Rpf培养组与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可视菌落平均时间(d)和阳性菌落数量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结核性胸腔积液改良罗氏培养组中的Mtb培养阳性率为16.1%(10/62),含Rpf的7H11培养基中的Mtb培养阳性率为43.5%(27/6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84,P〈0.01);(2)含高、低浓度Rpf7H11培养基的可视菌落形成时间各为(20.92±0.58)d和(21.69±0.50)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5,P〉0.05),但显著快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不含Rpf)的(38.08±0.94)d(t值分别为10.19、9.91,P值均GO.001);(3)含高、低浓度Rpf的7H11培养基菌落形成单位数各为(34.12±4.06)×10^2和(37.27±5.63)×10^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P〉0.05),但显著多于生理盐水对照组(3.77±0.88)×10^2(t值分别为5.88、7.30,P值均〈0.001)。结论接种结核性胸腔积液后,含Rpf的7H11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复苏因子 培养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复苏因子薄层琼脂快速培养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邢爱英 杜凤娇 +6 位作者 李自慧 杜博平 孙琦 贾红彦 魏荣荣 潘丽萍 刘忠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02-806,共5页
目的建立胸腔积液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复苏因子薄层琼脂(Rpfs-TLA)快速培养法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8年11月北京胸科医院103例结核性胸膜炎和34例其他胸膜疾病患者的胸腔积液,经过离... 目的建立胸腔积液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复苏因子薄层琼脂(Rpfs-TLA)快速培养法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8年11月北京胸科医院103例结核性胸膜炎和34例其他胸膜疾病患者的胸腔积液,经过离心、消化处理后进行M.tb复苏因子薄层琼脂和普通薄层琼脂培养,比较Rpfs-TLA与普通TLA培养M.tb的阳性率、平均报阳时间、菌落形成单位数的组间差异。结果胸腔积液Rpfs-TLA培养组和普通TLA对照组M.tb的阳性率分别为43.7%和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4.56,P<0.001)。Rpfs-TLA培养显微镜下微菌落与肉眼可视菌落平均报告时间为11.87 d和18.1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2,P<0.001)。Rpfs-TLA与普通TLA培养显微镜下微菌落的平均报告时间为11.87 d和20.6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2,P<0.001)。Rpfs-TLA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灵敏度为43.7%,特异度为100%,准确度为57.7%。结论Rpfs-TLA是一种准确、快速、廉价且易于培养的方法,可为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复苏促进因子 薄层琼脂 胸膜积液 培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休眠菌的复苏培养与初始菌量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忠泉 邢爱英 +2 位作者 古淑香 贾红彦 张宗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3-426,共4页
目的探讨复苏因子对结核分枝杆菌休眠菌复苏作用与初始菌量的关系。方法取培养100d的陈旧结核分枝杆菌(休眠菌),用7H9稀释成麦氏比浊1mg/ml,之后倍比稀释成0.5、0.25、0.125、0.0625、0.03125mg/ml。取12支无菌培养管,加入5ml7H9培养基... 目的探讨复苏因子对结核分枝杆菌休眠菌复苏作用与初始菌量的关系。方法取培养100d的陈旧结核分枝杆菌(休眠菌),用7H9稀释成麦氏比浊1mg/ml,之后倍比稀释成0.5、0.25、0.125、0.0625、0.03125mg/ml。取12支无菌培养管,加入5ml7H9培养基并分为2组,每组依次加入上述各浓度结核分枝杆菌,第1组加入复苏因子蛋白质,第2组作为对照加入等体积7H9,37℃培养,分别在15、25、30、35d检测光密度值,并取1μl培养液涂7H11平板培养,进行菌落计数。重复上述实验。结果0、15、25、30、35d分光光度计检测光密度(OD)值结果显示:各浓度组间细菌增殖呈直线正相关性(P<0.05,P<0.01),即复苏因子对不同稀释浓度的复苏作用相同。7H11培养结果和OD值检测结果显示:各组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呈直线相关性(P<0.05,P<0.01),即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一致性。结论复苏因子对结核分枝杆菌休眠菌的复苏作用与初始菌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复苏因子 培养
下载PDF
来源于Micrococcus luteus的复苏促进因子异源表达及其对活性污泥中休眠细菌的促生长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宇 王慧荣 +5 位作者 梅荣武 李明智 李欲如 丁林贤 苏晓梅 朱瑞芬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64-2375,共12页
【背景】复苏促进因子(Resuscitation promoting factor,RPF)是由某些放线菌分泌的一类活性蛋白质,最初在Micrococcusluteus中被发现。它不但能够复苏休眠细菌恢复生长,而且对正常的细菌也有促生长效果。然而关于RPF对于环境样品中除原... 【背景】复苏促进因子(Resuscitation promoting factor,RPF)是由某些放线菌分泌的一类活性蛋白质,最初在Micrococcusluteus中被发现。它不但能够复苏休眠细菌恢复生长,而且对正常的细菌也有促生长效果。然而关于RPF对于环境样品中除原始宿主以外细菌的复苏促进作用研究还鲜有报道。【目的】以寻找新的菌种资源、开发环境功能菌角度研究了RPF对环境样品中潜在休眠菌群的复苏促进作用。【方法】首先对来源于Micrococcus luteus IAM 14879的RPF(Ml RPF)蛋白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同源模建;随后克隆了Ml RPF编码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最后利用重组Ml RPF对活性污泥样品中潜在的休眠细菌开展了复苏促生长研究。【结果】Ml RPF在进化树上处于单独分支,远离其它RPF家族成员;模建结构分析表明Ml RPF具有与C型溶菌酶相似的催化结构域,这有助于解释RPF家族蛋白具有溶解酶活性;重组Ml RPF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可溶性表达,它能够促进休眠态M. luteus IAM 14879生长,保留了其生理活性;利用重组Ml RPF从某污水厂活性污泥样品中分离获得了Dietzia、Paracoccus、Rhodococcus和Brevundimonas菌株。【结论】为环境样品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及特殊微生物资源的发掘提供新的方法,也为基于Ml RPF的废水生物强化处理技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苏促进因子 藤黄微球菌 异源表达 休眠细菌 活性污泥
原文传递
结核杆菌复苏促进因子在分枝杆菌培养中的作用观察
9
作者 郑小凌 蔡杏珊 +5 位作者 谢贝 孟繁荣 高俊文 尹小毛 周辉林 刘志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15期1793-1796,共4页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复苏因子(TB—RPF)在结核患者标本的分枝杆菌培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疑似结核患者的痰液42例,支冲液8例,胸腔积液25例,经4%NaOH液化处理后用PBS洗涤并悬浮菌体,每份标本分设对照组和RPF组,按照两组各0.5ml菌...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复苏因子(TB—RPF)在结核患者标本的分枝杆菌培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疑似结核患者的痰液42例,支冲液8例,胸腔积液25例,经4%NaOH液化处理后用PBS洗涤并悬浮菌体,每份标本分设对照组和RPF组,按照两组各0.5ml菌液量接种于MGIT培养管。对照组培养基采用含Middlebrook7H9的常规MGIT培养管,RPF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RpfA/B/C/D/E五种蛋白混合物。接种后的所有培养管放入960全自动分枝杆菌培养系统中培养。阳性培养物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记录培阳标本的报阳时间,统计培阳率。结果痰液的RPF组和对照组培阳率分别为42.86%(18/42)和45.24%(19/42);支冲液的RPF组和对照组的培阳率分别为37.5%(3/8)和62.5%(5/8);胸腔积液的RPF组和对照组的培阳率均为20%(5/25),各类标本两组间培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在结核培阳的标本中,9例为两组报阳天数相等;6例(胸水3例,痰2例,支冲液1例)RPF组报阳天数少于对照组,缩短天数为1~11天,平均缩短4.33天;9例RPF组报阳天数长于对照组,延长时间为1~2天,平均延长1.11天。另有3例对照组结核培阳,而RPF组培阴。结论结核杆菌复苏因子对痰液、支冲液和胸水的结核培阳率无明显提高,对胸水结核培阳时间的缩短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复苏因子在不同标本中的复苏作用有待进一步摸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 复苏因子 分离培养
下载PDF
藤黄微球菌Rpf及其结构域蛋白对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的影响
10
作者 樊爱琳 简文 +6 位作者 郑善銮 师长宏 马越云 杨麦贵 柏银兰 徐志凯 郝晓柯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3-506,共4页
目的表达纯化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复活促进因子(Rpf)及结构域(domain)蛋白,研究其对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的影响。方法诱导表达含有藤黄微球菌Rpf及其结构域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pPro-EXHT—Rpf和pPro—EXHT-Rpf domain,... 目的表达纯化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复活促进因子(Rpf)及结构域(domain)蛋白,研究其对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的影响。方法诱导表达含有藤黄微球菌Rpf及其结构域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pPro-EXHT—Rpf和pPro—EXHT-Rpf domain,在变性条件下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用不同浓度的纯化蛋白刺激不可培养状态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结果获得藤黄微球菌Rpf及其结构域融合蛋白的纯度分别为95%和93%,相对分子质量(Mr)大小分别为30×10^3和12×10^3,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71mg/L和337ms/L。Western blot证实,获得的蛋白为我们所需要的目的蛋白。所获得的藤黄微球菌Rpf及其结构域融合蛋白能够促进不可培养状态的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而抗藤黄微球菌Rpf结构域的单克隆抗体可以明显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结论表达的藤黄微球菌Rpf及其结构域融合蛋白可以促进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而且藤黄微球菌Rpf蛋白与Rpf结构域蛋白具有一致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微球菌 结核分枝杆菌 复活促进因子 结构域
原文传递
基于活的但非可培养细菌降解毒死蜱的研究
11
作者 吴咚咚 王强 +5 位作者 蔡慧慧 施洁莹 付惠玲 王新全 周育 丁林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3期11711-11714,共4页
[目的]探索降解毒死蜱的新的微生物资源。[方法]应用最大或然数(MPN)法,通过添加适量复苏促进因子(Rpf)从多种土壤及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分离活的非可培养(VBNC)资源菌种,根据文献报道的已知毒死蜱降解菌株的系统关系综合分析,初步筛选... [目的]探索降解毒死蜱的新的微生物资源。[方法]应用最大或然数(MPN)法,通过添加适量复苏促进因子(Rpf)从多种土壤及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分离活的非可培养(VBNC)资源菌种,根据文献报道的已知毒死蜱降解菌株的系统关系综合分析,初步筛选出与已知降解毒死蜱菌种近缘的VBNC菌株并进行降解试验。[结果]共筛选出6株具有毒死蜱降解能力的菌株,其中菌株CHZYR63对毒死蜱的生物降解能力最强,经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后降解率可达70.15%。[结论]可培养化VBNC菌种资源在残留农药降解方面有较大的利用价值,为揭示受染环境中VBNC微生物的形成及其活性化、环境污染物质的共代谢等微生物群体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f VBNC 毒死蜱 生物降解 响应面法
下载PDF
细菌有活力但不可培养状态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阚玉敏 蒋娜 +2 位作者 白凯红 李健强 罗来鑫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80-891,共12页
有活力但不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是细菌遭遇逆境时进入的一种特殊状态,该状态下的菌体在条件适宜时可复苏并恢复其致病性,被认为是细菌躲避不良环境的一种生存策略。VBNC状态菌体对人类医学和工农业生产具有巨大... 有活力但不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是细菌遭遇逆境时进入的一种特殊状态,该状态下的菌体在条件适宜时可复苏并恢复其致病性,被认为是细菌躲避不良环境的一种生存策略。VBNC状态菌体对人类医学和工农业生产具有巨大的潜在威胁,开展关于VBNC状态的检测及诱导、复苏及其机制研究可为减少或避免该状态细菌的危害提供理论基础。本文简要综述了细菌VBNC状态在诱导、复苏及致病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本实验室及国内外相关团队近年来在植物病原细菌VBNC状态研究中的结果,详细总结了VBNC状态细菌的形成和复苏机制,对植物病原细菌在环境胁迫下的存活机制、病害田间初侵染来源分析及VBNC状态菌体在病害循环中的作用等相关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活力但不可培养 严紧反应 毒素-抗毒素系统 蛋白酶 调控因子 复苏促进因子 群体感应
原文传递
复苏因子促进休眠结核杆菌复苏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佴静 朱雪薇 刘忠泉 《中国医学工程》 2008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研究复苏因子蛋白对休眠结核杆菌的复苏作用,探索对休眠结核杆菌的最佳复苏方案。方法应用含不同浓度复苏因子蛋白的7H9液体培养基培养休眠结核杆菌H37Rv,分别在第6天、第11天、第16天、第30天检测培养物的OD值、并取10μL培养液涂... 目的研究复苏因子蛋白对休眠结核杆菌的复苏作用,探索对休眠结核杆菌的最佳复苏方案。方法应用含不同浓度复苏因子蛋白的7H9液体培养基培养休眠结核杆菌H37Rv,分别在第6天、第11天、第16天、第30天检测培养物的OD值、并取10μL培养液涂于7H11平板培养、抗酸染色。结果低浓度组合有最佳复苏效果,高浓度复苏因子组合抑制休眠结核菌复苏。低浓度复苏因子A和高、低浓度的复苏因子B、C、E均有不同程度的复苏促进作用,复苏因子D和高浓度的复苏因子A均无复苏作用。重复试验结果相同。结论结核杆菌复苏因子蛋白对结核杆菌有复苏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复苏因子 培养
下载PDF
复合菌群产絮凝剂MAC37的特征及其在黏合剂废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苏晓梅 张慧芳 +2 位作者 申秀英 丁林贤 横田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0-345,共6页
以利用复活促进因子(Rpf)从土壤和污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得到的菌种作为筛选絮凝剂产生菌的菌源,采用高岭土悬浊液为活性评价体系,筛选出4株絮凝率高于50%的菌株.经两两菌株复配,构建出产高效絮凝剂的复合菌群M3+M7,该菌群经优化培养后,絮... 以利用复活促进因子(Rpf)从土壤和污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得到的菌种作为筛选絮凝剂产生菌的菌源,采用高岭土悬浊液为活性评价体系,筛选出4株絮凝率高于50%的菌株.经两两菌株复配,构建出产高效絮凝剂的复合菌群M3+M7,该菌群经优化培养后,絮凝率达96.27%.将其产生的絮凝剂进行提纯固化得絮凝剂粗品MAC37,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将复合菌群的发酵液应用于黏合剂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MAC37的主要成分为多糖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74.5%和20.4%;黏合剂废水经复合菌群发酵液絮凝处理后,浊度、色度及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92.57%、94.73%和9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活促进因子 复合菌群 MAC37 主要成分 黏合剂废水
下载PDF
水体消毒过程中活的不可培养细菌的形成与复苏机制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桂英 刘建莹 安太成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33-1343,共11页
在传统水体消毒技术刺激下,细菌会进入活的不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来提高自身存活率。在撤去外部压力时,未被消毒技术完全去除的VBNC细菌可在水储存和分配期间发生一定程度的复苏,而这些复苏的细菌很可能进入人体... 在传统水体消毒技术刺激下,细菌会进入活的不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来提高自身存活率。在撤去外部压力时,未被消毒技术完全去除的VBNC细菌可在水储存和分配期间发生一定程度的复苏,而这些复苏的细菌很可能进入人体并导致严重疾病。然而,目前仍不清楚水体消毒过程中活的不可培养细菌的形成与复苏机制。该文通过检索了95篇相关文献并结合课题组在抗生素耐药菌方面的消毒控制和细菌休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介绍了在不同水消毒技术下VBNC细菌的形成并阐述了其潜在的形成机制,其主要包括了严谨反应、能量代谢、一般应激反应系统和毒素-抗毒素系统。其次,介绍了VBNC致病菌复苏的风险和总结了13种复苏方法。该文还综述了自然复苏、复苏促进因子(Rpf)与自诱导剂复苏等3种复苏机制的不同。在修复了细胞损伤并恢复氧化还原平衡和代谢活性之后,VBNC细菌才能发生自然复苏。Rpf能够帮助VBNC细菌重塑细胞壁,这有助于VBNC细菌恢复可培养能力。自诱导剂-2能够促进微生物种群中的细胞间通讯并增加katG的表达来降低过氧化氢毒性,从而促进VBNC细菌的复苏。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介绍了微流控技术、稳定同位素示踪代谢活性分析方法、单细胞重水标记拉曼光谱方法和荧光能量共振转移技术等可以用于研究VBNC细菌复苏机制的前沿技术。该综述能为回答“多大剂量的消毒技术能够灭活VBNC细菌并避免其复苏”和“复苏的VBNC细菌生理特性是否都恢复到正常水平”等问题提供参考,为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安全性评估和制定更有效的消毒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耐药菌 活的不可培养状态 复苏机制 复苏促进因子 群体感应
下载PDF
产絮凝剂复合菌群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苏晓梅 张慧芳 +2 位作者 丁林贤 申秀英 横田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0-455,共6页
以利用复活促进因子(Rpf)从土壤和污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得到的菌种作为筛选絮凝剂产生菌的菌源,构建出产絮凝剂的复合菌群M3和M7.通过单因素实验,以絮凝率(FE)和菌体生长(OD660)为评价指标,对培养基的组成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 以利用复活促进因子(Rpf)从土壤和污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得到的菌种作为筛选絮凝剂产生菌的菌源,构建出产絮凝剂的复合菌群M3和M7.通过单因素实验,以絮凝率(FE)和菌体生长(OD660)为评价指标,对培养基的组成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菌群M3和M7在组分为淀粉1.5%,(NH4)2SO40.3%,FeCl20.1%,pH 7.0的发酵培养基上,经预发酵,以复配比(M3∶M7)为0.6∶0.4,6%(V/V)的总接种量,28℃,160r/min发酵培养72h后,其产生的高效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达96.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复合菌群 复活促进因子 培养基 培养条件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复苏因子E的真核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忠泉 邢爱英 +7 位作者 贾红彦 李自慧 郑晓静 曹庭明 杜风娇 杜博平 古淑香 张宗德 《国际呼吸杂志》 2010年第24期1490-1494,共5页
目的 构建结核分枝杆菌复苏因子E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 PCR扩增结核分枝杆菌复苏因子E基因片段.将片段克隆至PcDNA 3.1(一)载体,重组质粒测序正确后,转染至CHO细胞中,表达复苏因子E蛋白质.RT-PCR检测克隆基因mRNA在真核细胞中的表... 目的 构建结核分枝杆菌复苏因子E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 PCR扩增结核分枝杆菌复苏因子E基因片段.将片段克隆至PcDNA 3.1(一)载体,重组质粒测序正确后,转染至CHO细胞中,表达复苏因子E蛋白质.RT-PCR检测克隆基因mRNA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收集并纯化表达的蛋白质,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分析检测目的 蛋白的表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CCK-8)鉴定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结核分枝杆菌复苏因子E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RT-PCR证实克隆基因mRNA在真核细胞中表达,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分析均证实目的 蛋白在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CCK-8)进一步证实了表达蛋白具有免疫原性.结论 我们成功构建了复苏因子E真核表达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表达 复苏因子E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原文传递
牛结核分支杆菌MB1916c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郝俊峰 赵德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共6页
构建牛结核分支杆菌MB1916 c的原核表达载体,获得了高纯度的融和表达蛋白。以牛结核分支杆菌DNA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出牛结核分支杆菌MB1916 c基因片段,将回收纯化后的产物克隆到pGEM-T载体,测序分析鉴定为阳性的质粒,经SacⅠ/KpnⅠ... 构建牛结核分支杆菌MB1916 c的原核表达载体,获得了高纯度的融和表达蛋白。以牛结核分支杆菌DNA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出牛结核分支杆菌MB1916 c基因片段,将回收纯化后的产物克隆到pGEM-T载体,测序分析鉴定为阳性的质粒,经SacⅠ/KpnⅠ双酶切后与同样条件下双酶切后的pET-30a(+)载体连接,再转化到E.coliBL21(DE3)表达菌株中,经菌落PCR快速筛选克隆,以SacⅠ/KpnⅠ双酶切和测序分析鉴定。确定正确的阳性菌株IPTG诱导后,收集菌体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以牛结核分支杆菌DNA为模板,PCR后得到了MB1916 c目的基因片段,经克隆、亚克隆、序列分析和SacⅠ/KpnⅠ双酶切鉴定,获得了牛结核分支杆菌MB1916 c原核表达菌株,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分析可见约26 ku蛋白表达条带,West-ern-blotting分析证实所获得的蛋白具有牛结核分支杆菌的抗原性。本实验构建了pET-30a(+)-MB1916 c原核表达载体,得到融合6个组氨酸残基的MB1916c蛋白纯度大于95%,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分支杆菌 促复苏因子c MB1916c基因 原核表达
下载PDF
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新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博平 邢爱英 +9 位作者 刘忠泉 孙琦 贾红彦 魏荣荣 刘洋 曹廷明 杜凤娇 古淑香 马玙 张宗德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14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建立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复苏培养的新方法,以期提高临床标本体外培养阳性率,缩短培养时间。方法抽取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腔积液,离心处理后分别接种于改良罗氏培养基,以及含复苏因子的Middlebrook7Hll固体培养基(... 目的建立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复苏培养的新方法,以期提高临床标本体外培养阳性率,缩短培养时间。方法抽取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腔积液,离心处理后分别接种于改良罗氏培养基,以及含复苏因子的Middlebrook7Hll固体培养基(简称“7Hll培养基”)和生理盐水(NS)7HII培养基(NS阴性对照组)中,每隔3d观察菌落形成情况,阳性者行抗酸染色(AFB)、PCR扩增试验及DNA测序进行菌种鉴定,观察比较Rpf对Mtb的促进生长作用。利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结核性胸腔积液改良罗氏培养组中的Mtb培养阳性率为16.1%(10/62),含Rpf的7H11培养基中的Mtb培养阳性率为43.5%(27/6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12.84,P〈0.01),(2)含Rpf7H11培养基的可视菌落形成时间各为(20.924±0.58)d,显著快于NS阴性对照组(不含Rpf)的(38.084±0.94)d(t值分别为10.19,P值均〈0.001);(3)含Rpf的7H11培养基菌落形成单位数各为(34.125-4.06)×10。,显著多于NS阴性对照组(3.774±0.88)×102(t值分别为5.88,P值均〈0.001)。结论接种结核性胸腔积液后,含Rpf的7H11培养基较改良罗氏培养基可提高Mtb的培养阳性率,缩短培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复苏因子 培养
下载PDF
复苏因子促进休眠结核杆菌复苏作用的研究
20
作者 佴静 朱雪薇 刘忠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640-2643,共4页
目的研究复苏因子蛋白对休眠结核杆菌的复苏作用,探索对休眠结核杆菌的最佳复苏方案。方法应用含不同浓度复苏因子蛋白的7H9液体培养基培养休眠结核杆菌H37Rv,分别在第6天、第11天、第16天和第30天检测培养物的OD值、并取10μL培养液涂... 目的研究复苏因子蛋白对休眠结核杆菌的复苏作用,探索对休眠结核杆菌的最佳复苏方案。方法应用含不同浓度复苏因子蛋白的7H9液体培养基培养休眠结核杆菌H37Rv,分别在第6天、第11天、第16天和第30天检测培养物的OD值、并取10μL培养液涂于7H11平板培养、抗酸染色。结果低浓度组合有最佳复苏效果,高浓度复苏因子组合抑制休眠结核菌复苏。低浓度复苏因子A和高、低浓度的复苏因子B、C、E均有不同程度的复苏促进作用,复苏因子D和高浓度的复苏因子A均无复苏作用。重复试验结果相同。结论结核杆菌复苏因子蛋白对结核杆菌有复苏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复苏因子 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