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售价格维持的本土化探析:理论冲突、执法异化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29
1
作者 侯利阳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82,共13页
我国《反垄断法》中的转售价格维持正在面临着本土化移植的两难困境。该行为在经济学中具有两种对立的理论,在实务界存在欧美两套迥异的执法模式。这些冲突诱发了我国反垄断执法的异化,即行政执法机构与司法机构各执一端、各行其是。该... 我国《反垄断法》中的转售价格维持正在面临着本土化移植的两难困境。该行为在经济学中具有两种对立的理论,在实务界存在欧美两套迥异的执法模式。这些冲突诱发了我国反垄断执法的异化,即行政执法机构与司法机构各执一端、各行其是。该问题的法学症结在于我国《反垄断法》对于由谁来承担该行为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举证责任规定不明。本文发现司法机构的做法虽然合理,却不合法;行政执法机构的做法虽然合法,但不合理。最后,本文对我国《反垄断法》的本土化制约性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了转售价格维持的本土化执法路径,即由行政执法机构或原告来承担该行为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举证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垄断 执法模式 转售价格维持 法律移植
原文传递
论规范垄断协议行为的立法完善 被引量:24
2
作者 丁茂中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1-150,共10页
我国《反垄断法》对垄断协议的规制已不适应现实需求,其在垄断协议定义上存在涵盖过宽问题,应当将其严格限定在实质性排除、限制竞争的范围内;其在垄断协议的分类上存在划分过于简单化问题,应当在目前所作的分类基础上引入一个兜底条款... 我国《反垄断法》对垄断协议的规制已不适应现实需求,其在垄断协议定义上存在涵盖过宽问题,应当将其严格限定在实质性排除、限制竞争的范围内;其在垄断协议的分类上存在划分过于简单化问题,应当在目前所作的分类基础上引入一个兜底条款;其在垄断协议的规制原则上存在意思表达不明问题,应当对自身所持的态度作出精确阐述;其在维持转售价格的规制上存在因噎废食问题,应当将重点放在其被滥用情形的防治上;其在垄断协议的豁免制度上存在应对机制不全问题,应当通过科学的安排对相应情形加以补充并作出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断协议 反垄断法 维持转售价格 法律完善
下载PDF
转售价格维持、不对称信息与反垄断执法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志成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94-105,共12页
本文在一个纵向约束模型中考虑销售努力的横向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了最优的两部收费(two-part tariff)和转售价格维持(resale price maintenance,RPM)合同的特征,给出了两种纵向约束合同的福利影响及其对反垄断执法的政策含义... 本文在一个纵向约束模型中考虑销售努力的横向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了最优的两部收费(two-part tariff)和转售价格维持(resale price maintenance,RPM)合同的特征,给出了两种纵向约束合同的福利影响及其对反垄断执法的政策含义。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RPM总能给上游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但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两种纵向约束方式下努力水平和最终产品销量的比较取决于横向外部性的大小和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当横向外部性问题更严重时,RPM下努力程度更高,产品销量更高;当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严重时,两部收费下努力程度更高,产品销量更高。因此,反垄断政策在处置RPM问题时需要权衡横向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售价格维持 纵向约束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原文传递
反垄断视角中转售价格限制的比较法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郭宗杰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4-82,共9页
转售价格限制是反垄断法规制的一类重要行为,但围绕应否规制以及如何规制该行为,欧美的相关理论和法律实践一直存在诸多争议,从早期对于限制最高转售价格、限制最低转售价格和固定转售价格一体适用本身违法原则,到逐渐对限制最高转售价... 转售价格限制是反垄断法规制的一类重要行为,但围绕应否规制以及如何规制该行为,欧美的相关理论和法律实践一直存在诸多争议,从早期对于限制最高转售价格、限制最低转售价格和固定转售价格一体适用本身违法原则,到逐渐对限制最高转售价格适用合理分析原则,再到晚近对于限制最低转售价格和固定转售价格适用合理分析原则,这种转变既有现实因素的考量,也有不同理论之间的博弈。我国作为新反垄断法国家,应当通过明确适用合理分析原则,制定有针对性的豁免条件,适当规制最高转售价格行为等完善现行相关立法,以适应我国现阶段市场对反垄断规制的现实需要并承接欧美反垄断法规制转售价格限制的演进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售价格限制 纵向限制协议 反垄断法 比较法
原文传递
零售商关于售前服务的搭便车行为与RPM制度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骆品亮 陈连权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43-49,63,共8页
特殊服务理论学派(SST)认为,由于分销商可以获得品牌专用性信息,且其服务成本较低,因而制造商倾向于制订鼓励分销商提供额外服务的渠道激励政策。Telser等学者认为,转售价格维持协议(RPM)是制造商为防止零售商在售前服务上采取搭便车行... 特殊服务理论学派(SST)认为,由于分销商可以获得品牌专用性信息,且其服务成本较低,因而制造商倾向于制订鼓励分销商提供额外服务的渠道激励政策。Telser等学者认为,转售价格维持协议(RPM)是制造商为防止零售商在售前服务上采取搭便车行为的一种制度安排。但是,Telser并未给出零售商搭便车行为与售前服务成本的关系。本文对售前服务、搭便车与RPM制度展开进一步研究,探讨了RPM制度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关于售前服务成本的分摊问题,刻画了零售商搭便车行为与售前服务成本的关系,给出RPM制度激励零售商提供售前服务的条件。作为应用,本文分析了中国汽车业价格联盟事件的动因及其崩溃的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售前服务 搭便车 转售价格维持协议 价格联盟
下载PDF
转售价格维持案件中垄断行为的识别——兼评新《反垄断法》第18条 被引量:10
6
作者 许光耀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79,共12页
对于转售价格维持行为,各国均采用垄断协议的调整方法,导致许多认识误区。实际上这种行为并不符合垄断协议的构成要件。首先,垄断协议是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而转售价格维持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并无竞争关系;其次,转售价格维持只约束双方... 对于转售价格维持行为,各国均采用垄断协议的调整方法,导致许多认识误区。实际上这种行为并不符合垄断协议的构成要件。首先,垄断协议是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而转售价格维持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并无竞争关系;其次,转售价格维持只约束双方当事人,对其他生产商及其经销商并无约束力,因此既不能消除生产商所在市场的竞争,也不能消除经销商所在市场的竞争;同时,转售价格维持有时被用作支配地位滥用行为的手段,不能局限于垄断协议的分析框架。在含有转售价格维持行为的案件中,真正的垄断行为是其一方当事人从事的垄断协议或支配地位滥用行为,转售价格维持只会充当垄断行为的手段与载体。新修订的《反垄断法》第18条存在方向性误差,需要今后以配套立法予以补充、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售价格维持 反垄断法 垄断协议 支配地位滥用行为
原文传递
跨期价格歧视与转售价格维持 被引量:10
7
作者 蒋传海 王志伟 冷帅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共9页
跨期价格歧视在现实中普遍存在,很多文献研究了垄断厂商实施跨期价格歧视的动因及条件问题.本文基于Salop模型,并假设消费者在评价价值和等待成本两个维度上存在差异,分析了双寡头竞争的纵向市场结构下跨期价格歧视的问题.通过比较两种... 跨期价格歧视在现实中普遍存在,很多文献研究了垄断厂商实施跨期价格歧视的动因及条件问题.本文基于Salop模型,并假设消费者在评价价值和等待成本两个维度上存在差异,分析了双寡头竞争的纵向市场结构下跨期价格歧视的问题.通过比较两种博弈的结果,得出在一定条件下"跨期价格歧视"博弈中生产商的利润大于"单一定价"博弈中生产商的利润,揭示出转售价格维持可以帮助生产商区分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实施跨期价格歧视,获得高利润,而消费者遭受损失.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补充了跨期价格歧视和转售价格维持的理论,而且对于反垄断执法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期价格歧视 转售价格维持 Salop模型 等待成本
下载PDF
转售价格维持规制中的单方逻辑迷思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剑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6-162,共17页
转售价格维持是纵向垄断协议的典型形式。但在我国的转售价格维持案件中,执法机构都只处罚了协议的一方,法院也大多认可作为垄断协议主体的经销商是适格原告。从现实性的角度看,这虽然考虑了纵向协议案件中涉及的主体数量庞大、协议为... 转售价格维持是纵向垄断协议的典型形式。但在我国的转售价格维持案件中,执法机构都只处罚了协议的一方,法院也大多认可作为垄断协议主体的经销商是适格原告。从现实性的角度看,这虽然考虑了纵向协议案件中涉及的主体数量庞大、协议为生产商所强加的因素,也与欧盟竞争法的做法类似,但是这种单方行为逻辑和协议所要求的合意行为之间存在着显著冲突。现实中呈现的转售价格维持协议,既可以是纵向协议,也可以同时包含纵向和横向协议的因素,还可能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结果。多种可能性的存在使得反垄断法在制度构建上需要超越简单的纵向、横向协议二分,通过协议的推定以及创设新类型的滥用行为予以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垄断协议 转售价格维持 单方行为 合意
原文传递
反思与权衡:转售价格维持的反垄断法分析模式探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郝俊淇 《竞争政策研究》 2017年第4期23-33,共11页
转售价格维持是具有复杂经济效果的混合体。美国反托拉斯法和欧盟竞争法对转售价格维持采取了不同的分析模式。实践中,我国发改委和法院对转售价格维持的分析模式存在持续性冲突;理论上,我国反垄断法学界对该问题的主张取向不同。确立... 转售价格维持是具有复杂经济效果的混合体。美国反托拉斯法和欧盟竞争法对转售价格维持采取了不同的分析模式。实践中,我国发改委和法院对转售价格维持的分析模式存在持续性冲突;理论上,我国反垄断法学界对该问题的主张取向不同。确立我国转售价格维持的分析模式须厘清《反垄断法》有关"禁止+豁免"的规范意涵,同时不能脱离对基础事实、管理成本以及分析模式之法律确定性和功能自足的考量,采取可抗辩的违法推定具备适合性,但其依据不是"禁止+豁免"下的逻辑推导。为了避免可抗辩的违法推定落入本身违法的陷阱,应着力构建转售价格维持的抗辩体系和抗辩清单,以此保障抗辩实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售价格维持 分析模式 禁止+豁免 可抗辩的违法推定 抗辩体系
下载PDF
转售价格维持的经济逻辑与法律规制——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十四条 被引量:9
10
作者 辜海笑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95-99,共5页
我国反垄断法对转售价格维持采用了概括禁止的做法。然而转售价格维持对竞争既有负面的影响也有正面的影响,故反垄断法应该根据市场条件等因素对其进行竞争效果分析。本文根据转售价格维持的经济逻辑提出了分析其竞争效应的框架,并对将... 我国反垄断法对转售价格维持采用了概括禁止的做法。然而转售价格维持对竞争既有负面的影响也有正面的影响,故反垄断法应该根据市场条件等因素对其进行竞争效果分析。本文根据转售价格维持的经济逻辑提出了分析其竞争效应的框架,并对将来如何借助反垄断指南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售价格维持 竞争 消费者福利 反垄断法
下载PDF
转售价格维持适用合理原则的经济理据批判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骏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9年第1期163-171,共9页
我国反垄断法学界的主流意见认为转售价格维持应当适用合理原则。这类观点最根本的理论依据是经济理论。但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层面,这些经济理据都存在着疏漏,而其逻辑前提更是直接源于美国反托拉斯法的相关制度和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忽... 我国反垄断法学界的主流意见认为转售价格维持应当适用合理原则。这类观点最根本的理论依据是经济理论。但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层面,这些经济理据都存在着疏漏,而其逻辑前提更是直接源于美国反托拉斯法的相关制度和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我国的立法和经济现实,难以令人信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售价格维持 经济分析 合理原则 可抗辩的违法推定规则
下载PDF
法经济学视阈下转售价格维持反垄断法实施的理想路径选择--兼论我国《反垄断法》的相关修订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骏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8-108,共11页
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与法院选择了不同的转售价格维持规制路径,根源在于《反垄断法》第13-15条对转售价格维持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从法经济学理论出发:错误成本分析框架揭示了违法推定规则能够最小化决策成本与管理成本之和;... 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与法院选择了不同的转售价格维持规制路径,根源在于《反垄断法》第13-15条对转售价格维持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从法经济学理论出发:错误成本分析框架揭示了违法推定规则能够最小化决策成本与管理成本之和;诉讼成本理论指出违法推定规则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公平地分配举证责任。因此,转售价格维持反垄断法实施的理想路径应当是违法推定规则。执法机构颁布的《禁止垄断协议暂行规定》的相关条文大幅细化了《反垄断法》的转售价格维持规定,从根本上完善了违法推定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虽然也对转售价格维持的规定做了一定的完善,却并不彻底,仍旧遗留了一些问题。因此,我国在修订《反垄断法》时,应当借鉴《禁止垄断协议暂行规定》的有益经验来改造第15条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售价格维持 法经济学 合理原则 违法推定规则
原文传递
基于RPM的供应链合作促销的协调问题 被引量:7
13
作者 代建生 孟卫东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3-232,共10页
在双边道德风险下,研究了商品需求受市场价格和促销努力共同影响下,基于RPM的供应链合作促销的协调问题,指出不存在线性分享合约能够完美协调供应链,但通过RPM和线性分享合约的组合能够实现次优的结果.分析了生产成本、价格弹性和促销... 在双边道德风险下,研究了商品需求受市场价格和促销努力共同影响下,基于RPM的供应链合作促销的协调问题,指出不存在线性分享合约能够完美协调供应链,但通过RPM和线性分享合约的组合能够实现次优的结果.分析了生产成本、价格弹性和促销弹性系数等外生变量对渠道收益和最优合约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市场价格或(和)批发价格的扭曲是渠道协调失败的根源.最后,用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了文中的主要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协调 双边道德风险 限制转售价格
下载PDF
双因驱动下转售价格控制的规制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世杰 蔡祖国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2-134,共13页
作为一种纵向控制手段,转售价格控制(RPM)被制造商频繁使用,成为颇具争议的纵向约束手段。近期合生元等九家乳粉企业在中国的价格垄断案件,更是把RPM推到风口浪尖。本文尝试对上游制造商RPM策略的实施动因进行理论解析;并以国内外反垄... 作为一种纵向控制手段,转售价格控制(RPM)被制造商频繁使用,成为颇具争议的纵向约束手段。近期合生元等九家乳粉企业在中国的价格垄断案件,更是把RPM推到风口浪尖。本文尝试对上游制造商RPM策略的实施动因进行理论解析;并以国内外反垄断规制案件判决的实践基准,讨论RPM策略的规制对象与规制路径。研究表明:在上游制造商合谋的情形下,RPM会导致较高的零售价,在排他性策略下,RPM则会降低零售价;因而合谋策略下的制造商RPM行为需要被规制;不过,部分合谋情形下的规制对象是参与合谋的制造商和零售商,主动全面合谋的规制对象是价格领导型制造商,制度约束下的被动全面合谋的规制对象则是制度本身。进一步地,本文针对上游制造商的合作策略与非合作策略,依据RPM实施动因和规制对象的不同,将RPM的规制路径分别解析为惩戒式规制路径、焦点式规制路径和豁免式规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售价格控制 实施动因 规制对象 规制路径
原文传递
转售价格维持的内在逻辑与立法修正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毅 张玉洁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62,共9页
在形式合理的思维逻辑下解构转售价格维持行为,不仅能够对当下本身违法的评价范式形成有力的反驳,而且能够完善现有的立法解释进路,为转售价格维持的合法性提供自由论证的空间。在这种思潮的延展线上立足于本土,我国更应选择在合理原则... 在形式合理的思维逻辑下解构转售价格维持行为,不仅能够对当下本身违法的评价范式形成有力的反驳,而且能够完善现有的立法解释进路,为转售价格维持的合法性提供自由论证的空间。在这种思潮的延展线上立足于本土,我国更应选择在合理原则的牵引下,在现有执法模式的框架中,重塑转售价格维持的规制路径,搭建转售价格维持的抗辩体系,引入明确竞争效率认定的标准条款,完善《反垄断法》“公益效率+竞争效率”的豁免规定,以弥补反垄断理论的空缺,同时帮助执法机关按图索骥,对转售价格维持作出准确高效的判断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售价格维持 本身违法 合理原则 抗辩体系
下载PDF
纵向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法规制路径探析——以强生公司被诉垄断案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小明 朱超然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3-154,共12页
《反垄断法》第14条规定的纵向垄断协议,司法解释应明确由经营者承担证明协议是否具有排斥或限制竞争效果的举证责任;纵向垄断协议的违法认定的实质是区分该协议的横向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不公正交易行为或不正当竞争行为性质... 《反垄断法》第14条规定的纵向垄断协议,司法解释应明确由经营者承担证明协议是否具有排斥或限制竞争效果的举证责任;纵向垄断协议的违法认定的实质是区分该协议的横向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不公正交易行为或不正当竞争行为性质;《反垄断法》规制纵向垄断协议立法应设置三种规制路径,即按横向垄断协议处理、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处理、按不正当竞争或不公正交易行为处理;《反垄断法》应当立法规制不公正交易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邦公司 强生公司 纵向协议 转售价格 垄断协议
原文传递
实质主义认定标准下转售价格维持的类型化认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传凯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9,共15页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18条影响,人民法院或执法机构对转售价格维持的认定遵循了形式主义的认定标准,若涉案行为具备转售价格维持协议的形式则只能构成纵向垄断协议。形式主义的认定标准难以揭示涉案行为的本质,造成行为定性...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18条影响,人民法院或执法机构对转售价格维持的认定遵循了形式主义的认定标准,若涉案行为具备转售价格维持协议的形式则只能构成纵向垄断协议。形式主义的认定标准难以揭示涉案行为的本质,造成行为定性与处罚决定相互矛盾等弊端,不利于反垄断法的体系化适用。实质主义的认定标准依据涉案行为的实质机制认定行为;实质主义的认定标准可准确认定违法行为,避免上述弊端,克服形式主义的认定标准的不足,因此转售价格维持的认定应依据实质主义的认定标准。在实质主义的认定标准下,转售价格维持应进行类型化认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与垄断协议的两分法”是类型化认定的基本思路。在前一类型下,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强迫交易相对人签订转售价格维持协议的行为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寡头经营者共同从事的转售价格维持可能构成共同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在后一类型下,当协议的一方经营者构成横向垄断协议的组织者或实质帮助者时,转售价格维持构成横向垄断协议;实施协同行为的经营者的共同交易相对人可作为协同行为的组织者,此时转售价格维持构成协同行为;在一定条件下,上下游经营者基于通谋达成的转售价格维持构成纵向垄断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售价格维持 纵向垄断协议 实质主义 类型化认定
下载PDF
图书的自由定价与固定价格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亚锋 《商业经济》 2010年第21期56-58,65,共4页
世界各国在销售图书时,都存在着自由定价销售和固定价格两种不同的定价机制。通过分析各国图书定价制的演变机理,比较两种定价方式的特点,探索中国在确定图书定价制度的过程中必须权衡和解决的问题时得出的结论是:无论什么样形式的图书... 世界各国在销售图书时,都存在着自由定价销售和固定价格两种不同的定价机制。通过分析各国图书定价制的演变机理,比较两种定价方式的特点,探索中国在确定图书定价制度的过程中必须权衡和解决的问题时得出的结论是:无论什么样形式的图书销售价格模式,只有兼顾了图书的双重属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对于弘扬民族文化的促进作用。同时,一定要灵活运用市场原理,在一定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价格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 维持转售价格 定价制
下载PDF
纵向限制评判标准之限制经销商自由说驳论 被引量:5
19
作者 兰磊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86,共16页
反垄断法以保护自由竞争为立法目的,以竞争损害为垄断行为构成要件。因此,判断垄断行为的评判标准应该是相关行为是否损害竞争。我国反垄断实践中,各方在论证或认定RPM等纵向限制违法时,高度强调此类行为限制经销商自由。这一标准与缔... 反垄断法以保护自由竞争为立法目的,以竞争损害为垄断行为构成要件。因此,判断垄断行为的评判标准应该是相关行为是否损害竞争。我国反垄断实践中,各方在论证或认定RPM等纵向限制违法时,高度强调此类行为限制经销商自由。这一标准与缔约自由的民法基本制度相冲突,无法解释众多现有反垄断实践,导致反垄断法内部逻辑混乱,因此不符合良好理论的评价标准。限制经销商自由与真正的竞争损害并不存在密切对应关系,反而存在明显冲突,因此亦不能以限制经销商自由作为竞争损害的替代指标。我国反垄断执法的理性化要求放弃这一标准,明确转向竞争损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垄断法 纵向限制 转售价格维持 经销商自由 竞争损害
原文传递
特许经营中转售价格维持的反垄断法适用
20
作者 焦海涛 陈辰 《竞争政策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41-53,共13页
在商业特许经营中,特许人对受许人施加价格限制具有一定的反竞争风险。由于特许经营模式与普通商品分销存在较大差异,对这类价格限制适用反垄断法,需要明确三个争议问题:在主体方面,特许人与受许人是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的独立经营者,不会... 在商业特许经营中,特许人对受许人施加价格限制具有一定的反竞争风险。由于特许经营模式与普通商品分销存在较大差异,对这类价格限制适用反垄断法,需要明确三个争议问题:在主体方面,特许人与受许人是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的独立经营者,不会因为构成“单一经济体”而排除反垄断法的适用;在行为方面,特许经营模式符合“转售”条件,因而特许人对受许人的价格限制可以构成转售价格维持;在效果方面,转售价格维持不属于特许经营的必需限制,故其无法基于附属限制理论而免受反垄断法调整。对于特许经营中的转售价格维持,最直接的规制路径为纵向垄断协议制度,但有些情况下,转售价格维持实际上是受许人或特许人达成横向垄断协议的手段,并可能因特许人的单方强制而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不管选择何种分析路径,都需要准确识别行为类型,并对该行为的竞争损害和积极效果进行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许经营 转售价格维持 单一经济体 附属限制 价格限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