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效应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万永坤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当前产业转移效应定量研究较少。运用区位熵、产业结构效益、产业影响力等统计指标,以东西部产业差异度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西部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所带来的不同效应:一方面优化了产业结构,带动了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在承接产业... 当前产业转移效应定量研究较少。运用区位熵、产业结构效益、产业影响力等统计指标,以东西部产业差异度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西部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所带来的不同效应:一方面优化了产业结构,带动了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在承接产业过程中,个别地区也出现了负效应,即产业结构效益恶化的现象,并据此提出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的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区位熵 结构效益 产业转移 承接效应
下载PDF
农村城镇化中农民失地补偿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薛立刚 赵继新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6-10,共5页
城镇化、工业化伴生了一个特定群体———失地农民。目前的土地安置政策存在补偿标准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集体资产管理混乱和农民拿不到足额补偿款、缺乏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等关键问题,侵犯了失地农民福利。因此,必须考虑提高补偿... 城镇化、工业化伴生了一个特定群体———失地农民。目前的土地安置政策存在补偿标准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集体资产管理混乱和农民拿不到足额补偿款、缺乏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等关键问题,侵犯了失地农民福利。因此,必须考虑提高补偿标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培训和安置机制等相关政策和措施来保障和提高失地农民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土地产权 城镇化
下载PDF
基于产业结构的福建省物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程娟 《物流技术》 2007年第3期11-13,27,共4页
从产业结构角度,用区位商分析福建省的物流需求,指出发展区域物流对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性,为促进福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物流 区位商 福建省
下载PDF
当代中国艺术产业空间集聚的发展模式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锦 王廷信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4-98,78,共6页
我国艺术产业在集聚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人才集聚型、文化集聚型、产业集聚型和地理集聚型四个阶段。利用区位商指数对我国的艺术产业空间集聚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艺术产业集群逐渐形成,空间集聚已经成为我国艺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点... 我国艺术产业在集聚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人才集聚型、文化集聚型、产业集聚型和地理集聚型四个阶段。利用区位商指数对我国的艺术产业空间集聚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艺术产业集群逐渐形成,空间集聚已经成为我国艺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点。我国艺术产业集聚水平较高,区域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由此提出艺术产业集聚发展需在政府政策、市场引导、人才培养等基础上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文化建设 艺术产业 空间集聚 区位商 发展模式
下载PDF
对广东省工业制造业竞争优势的研究
5
作者 尹书通 张友略 苏长生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78-82,共5页
为了发现广东工业制造业竞争优势的特点,并为当地政府和企业提升其竞争力提供一些借鉴,通过用区位商指标对广东省工业制造业的现状及其演变轨迹分析,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1)广东省的工业制造业总体上在全国有着很强的竞争力。(2)广东省... 为了发现广东工业制造业竞争优势的特点,并为当地政府和企业提升其竞争力提供一些借鉴,通过用区位商指标对广东省工业制造业的现状及其演变轨迹分析,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1)广东省的工业制造业总体上在全国有着很强的竞争力。(2)广东省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全国一直有着较强的竞争力,但是其竞争力的大小却不是一直上升的。(3)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全国一直没有竞争力,而且其大小还呈现出递减的趋势。(4)资源密集型产业最没有竞争力,而且趋向于萎缩状态,而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个别行业还有望发展成广东省的支柱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位商 工业制造业 竞争优势
下载PDF
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青峰 吴发启 王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57-1365,共9页
在以往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分区的基础上,定义了生态经济功能定位的概念,确定了黄土高原经济发展的主导性资源,并对其主导性和空间分布进行了系统论述;运用区位商分析法评价了黄土高原18个生态经济区的资源比较优势和产业比较优势,系统归... 在以往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分区的基础上,定义了生态经济功能定位的概念,确定了黄土高原经济发展的主导性资源,并对其主导性和空间分布进行了系统论述;运用区位商分析法评价了黄土高原18个生态经济区的资源比较优势和产业比较优势,系统归纳总结了黄土高原生态功能极重要的区域及其分布格局;根据生态经济功能定位依据,运用系统分析和综合归纳法,对各生态经济区进行特征描述和功能定位,为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定位 区位商 生态经济区 主导性资源 资源、产业比较优势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基于产业结构的柳州物流发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明育 《物流科技》 2008年第1期94-97,共4页
从产业的角度,运用区位商分析柳州的物流需求构成、物流流向和主要的物流环节,为柳州城市物流发展进行目标定位,并依据目标定位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关键词 区位商 物流需求 目标定位 发展对策
下载PDF
区位商视角下关中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
8
作者 王晓娟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58-62,共5页
关中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的三个重点区域之一,也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五个重点开发区之一。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关中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从区位商的视角出发,对关中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数量分析,接着剖析了其发展趋势... 关中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的三个重点区域之一,也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五个重点开发区之一。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关中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从区位商的视角出发,对关中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数量分析,接着剖析了其发展趋势,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战略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位商 产业集群 关中经济区
下载PDF
京郊乡镇企业发展的产业问题研究
9
作者 吴振信 张铁山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1-5,10,共6页
本文从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技术等不同角度,围绕产业发展问题,分析了京郊乡镇企业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计算区位商等指标,分析了京郊乡镇企业发展的特色产业;在此基础上,对乡镇企业的产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镇企业 特色产业 区位商
下载PDF
新经济环境下的广西区域产业发展思路探讨
10
作者 陈康波 洪军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B06期194-197,共4页
新经济环境下,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即从依靠要素投入支持的粗放型增长转向依靠知识、技术、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集约型增长.产业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依托和支柱,全面实施工业兴桂是广西“十一五”发展战略.本文应用区位熵... 新经济环境下,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即从依靠要素投入支持的粗放型增长转向依靠知识、技术、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集约型增长.产业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依托和支柱,全面实施工业兴桂是广西“十一五”发展战略.本文应用区位熵理论,采用1996-2005年期间广西区域主要产业的历史数据为样本,分析和研究广西区域主要产业结构的现状与特征.进而探讨新经济环境下广西区域产业发展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产业 区位熵 发展思路
下载PDF
湖北省土壤侵蚀景观信息定量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志 王少军 赵温霞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7-40,共4页
在土壤侵蚀领域内首次提出土壤侵蚀景观的概念。在ARC/INFO软件平台的支持下 ,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的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制图方法 ,获取了土壤侵蚀的图形数字信息 ,运用图形数字信息对土壤侵蚀景观结构进行了计算。区位商法是城... 在土壤侵蚀领域内首次提出土壤侵蚀景观的概念。在ARC/INFO软件平台的支持下 ,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的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制图方法 ,获取了土壤侵蚀的图形数字信息 ,运用图形数字信息对土壤侵蚀景观结构进行了计算。区位商法是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的代表性方法之一 ,引用该方法可以定量评价某一土壤生态区的土壤侵蚀水平与大区域的水平间的差异性。基于上述 3个基本事实 ,对湖北省土壤侵蚀景观的图形信息进行了数据挖掘 ,对其“多样性”和“区位商”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壤生态区其值相差较大。该定量计算方法的理论意义在于为土壤侵蚀领域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其实际意义是可以实现土壤侵蚀分区和治理规划定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观 多样性 区位商 定量研究 遥感调查
下载PDF
我国广告产业区域专业化水平十年变迁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蕊 《中国广告》 2018年第4期118-123,共6页
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各省市十年间广告产业发展的区位商、集中系数等指数的分析,得出我国广告产业具有地区发展非常不均衡,产业发展梯度差异大;极少数地区广告产业的发展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绝大多数地区的发展都处在较低的水平。各省... 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各省市十年间广告产业发展的区位商、集中系数等指数的分析,得出我国广告产业具有地区发展非常不均衡,产业发展梯度差异大;极少数地区广告产业的发展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绝大多数地区的发展都处在较低的水平。各省市的广告产业专业化普遍发展,呈现地区差异明显,聚集状态明显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产业 专门化 区域差异 区位商 集中系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