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6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对区域绿色增长绩效的影响实证分析 被引量:76
1
作者 王海龙 连晓宇 林德明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87,共8页
为探讨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对绿色增长绩效的影响,采用DEA方法测度了2007—2011年中国区域绿色增长绩效和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建立随机效应的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等诸因素对绿色增长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增... 为探讨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对绿色增长绩效的影响,采用DEA方法测度了2007—2011年中国区域绿色增长绩效和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建立随机效应的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等诸因素对绿色增长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增长绩效省际差异较大,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对于绿色增长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同时消费效应和结构效应显示为正向影响,而人口效应为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增长绩效 绿色技术创新效率 区域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赣南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 被引量:74
2
作者 徐煖银 郭泺 +1 位作者 薛达元 孙思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69-1978,共10页
江西省的赣南地区是典型的南方山地丘陵区,属于赣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的意义重大。以赣南为研究区域,基于1990—2015年间的6期遥感影像,利用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和空间统计的方法,计算了该区域土地利用动态度,对不同生态用... 江西省的赣南地区是典型的南方山地丘陵区,属于赣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的意义重大。以赣南为研究区域,基于1990—2015年间的6期遥感影像,利用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和空间统计的方法,计算了该区域土地利用动态度,对不同生态用地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差异的驱动因素,并将人均GDP、人口密度和城市化率3个因素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1990—2015年间,赣南地区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持续上升,各用地类型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从0.06上升到0.13。(2)1990—2015年间赣南地区共减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20.42×10~8元,处于下降趋势,其中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最大。研究区调节服务价值最高,其供给服务较低,该地区森林覆盖率高,耕地分散是造成该结果的主要原因。(3)人均GDP、人口密度和城市化率3个因素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且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局部空间相关性高度一致。城市化率越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越低,并形成局部低-高型和高-高型集聚分布。本研究为合理布局和保护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的生态用地,发挥赣南地区的生态屏障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地区 土地利用动态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驱动因素 空间相关性
下载PDF
大港探区奥陶系岩溶储层发育分布控制因素 被引量:46
3
作者 金振奎 邹元荣 +1 位作者 蒋春雷 由伟丰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30-535,共6页
大港探区奥陶系厚 6 0 0~ 80 0m ,主要由石灰岩和白云岩组成。本区奥陶系的储层主要为岩溶储层。控制岩溶发育的主要因素有 :岩性及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古地形因素、断裂与裂缝发育情况和风化淋滤时间等。白云岩和石膏发育的地层有... 大港探区奥陶系厚 6 0 0~ 80 0m ,主要由石灰岩和白云岩组成。本区奥陶系的储层主要为岩溶储层。控制岩溶发育的主要因素有 :岩性及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古地形因素、断裂与裂缝发育情况和风化淋滤时间等。白云岩和石膏发育的地层有利于岩溶储层发育 ;潮坪环境是有利的储集岩发育相带。岩溶储层主要发育在距不整合面 2 0~2 0 0m范围内。加里东期古地形为南西高、北东低 ,水流方向是自南西向北东的 ;岩溶斜坡和不长期积水的岩溶洼地是有利的岩溶储层发育部位 ,尤其是岩溶斜坡。裂缝和断层发育的部位是岩溶储层有利的发育部位 ,裂缝和断层的走向控制岩溶带的走向。风化剥蚀时间越长 ,越有利于岩溶储层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探区 奥陶系 岩溶储层 分布规律 控制因素 沉积环境 风化淋滤时间 裂缝 断层
下载PDF
1997~2005年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度变化与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43
4
作者 曹银贵 袁春 +3 位作者 王静 郑新奇 周伟 钱铭杰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6-93,共8页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不同区域内的14个省会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城市承载力和城市协调度两个方面挑选了20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计算得出14个城市1997—2005年间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值,得出了重要主成分...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不同区域内的14个省会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城市承载力和城市协调度两个方面挑选了20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计算得出14个城市1997—2005年间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值,得出了重要主成分所含的指标及其在研究期间内的变化与差异;然后从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不同区域内城市土地集约度变化的一致性和变化趋势;以变化为基础,将影响因子分为自然导向型、投入导向型、产出导向型和城市容貌导向型四个不同类型,分析了这些类型的影响因子在研究期间内的变化,同时结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分析了这些类型影响因子的作用。本文一方面全面掌握了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变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挖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 影响因子
下载PDF
关中地区气候变化对主要作物需水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9
5
作者 曹红霞 粟晓玲 +1 位作者 康绍忠 王振昌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9,共4页
用关中地区30个气象站41年气象资料,探讨了关中地区主要作物冬小麦和夏玉米需水量与相应生育期内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作物需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关中地区冬小麦需水量无一致变化趋势,净灌溉需水量(NIWR)呈增加趋势;... 用关中地区30个气象站41年气象资料,探讨了关中地区主要作物冬小麦和夏玉米需水量与相应生育期内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作物需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关中地区冬小麦需水量无一致变化趋势,净灌溉需水量(NIWR)呈增加趋势;夏玉米需水量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净灌溉需水量无一致变化趋势。气象因子影响顺序为,冬小麦:相对湿度>最高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平均气温>风速,夏玉米:日照时数>相对湿度>最高气温>平均气温>降水量>风速。日照时数和风速引起冬小麦需水量的降低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相对湿度和最高气温引起的冬小麦需水量的升高趋势,而冬小麦生育期降水的减少是造成冬小麦净灌溉需水量增加的主要原因;风速和日照时数的降低趋势是导致夏玉米需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关中地区秋冬春季向暖干发展,夏季除风速显著降低外,其它气象因子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作物需水量(E Tε) 气象因子 冬小麦 夏玉米
下载PDF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区位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兼论我国引资政策的调整 被引量:23
6
作者 汪旭晖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5-101,共7页
本文分析了1991-2003年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变迁及其特征。外国直接投资高度集中在东部地区,“入世”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呈现“北上”的趋势,“西进”趋势不明显,而且外国直接投资在东、中、西部地区省际间的分布存在严重的不平... 本文分析了1991-2003年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变迁及其特征。外国直接投资高度集中在东部地区,“入世”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呈现“北上”的趋势,“西进”趋势不明显,而且外国直接投资在东、中、西部地区省际间的分布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本文还归纳了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区位变迁的影响因素,包括基础设施、市场因素、劳动力因素、优惠政策、产业集群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引资政策、促进外国直接投资向中西部地区流动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区位 因素 政策
原文传递
生态工程背景下西南喀斯特植被变化主导因素及其空间非平稳性 被引量:34
7
作者 张雪梅 王克林 +4 位作者 岳跃民 童晓伟 廖楚杰 张明阳 姜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008-4018,共11页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面积已实现净减少,植被状况具有明显改善。为了更清晰的了解该区植被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采用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地理加权回归(GWR)等研究方法,分析生...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面积已实现净减少,植被状况具有明显改善。为了更清晰的了解该区植被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采用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地理加权回归(GWR)等研究方法,分析生态工程实施以来滇桂黔喀斯特植被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空间非平稳性。结果表明:与1982—2000年相比,2001—2011年生长季归一化植被指数(GSN)在整个研究区域都有增加且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Ig为0.90),但增加程度在空间上具有差异性(变异系数为43%);影响滇桂黔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气候因子、土壤质地、人类活动、水分有效性、土壤养分和社会经济条件,且对植被变化的影响程度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工程地貌类型区内,影响植被变化的主导因素不同,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需综合考虑植被变化主导因素的区域差异来调整或改进后续生态工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桂黔 植被变化 地理加权回归 空间非平稳性 主导因素
下载PDF
Plankton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revealed by PCR-DGGE and its relationships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被引量:27
8
作者 YAN Qingyun YU Yuhe +2 位作者 FENG Weisong YU Zhigang CHEN Hongtao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32-738,共7页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in a reservoir ecosystem, plankton communities from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were studied by PCR-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in a reservoir ecosystem, plankton communities from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were studied by PCR-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fingerprinting. Bacterial and eukaryotic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 generated by DGGE analysis of the PCR-amplified 16S and 18S rRNA genes, were used as surrogates for the dominant "biodiversity units". OTU composition among the sites was heterogeneous; 46.7% of the total bacterial OTUs (45) and 64.1% of the eukaryotic OTUs (39) were identified in less than half of the sampling sites. 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averages (UPGMA) clustering of the OTUs suggested that the plankton communities in the Xiangxi Rive sites were not alway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from the Yangtze River sites, despite clear differences in their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zations.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 was applied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TU composition and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first two CCA ordination axes suggested that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was primarily correlated with the variables of NO3^--N, dissolved oxygen (DO), and SiO3^2--Si, whereas, the eukaryotic community was main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s of DO, PO4^3--P, and SiO3^2--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kton community environmental factors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spatial patter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下载PDF
干旱区绿洲诱发的中尺度运动的模拟及其关键因子的敏感性实验 被引量:28
9
作者 张强 于学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65,共8页
利用一个非静力平衡的、高分辨的、二维中尺度大气数值模式 ,并在仅考虑简单陆面过程的情况下 ,模拟了干旱区中绿洲所诱发的中尺度运动 ,并进行了这种中尺度大气运动的强度对绿洲水平尺度、绿洲与周围环境的水平热力差异、大尺度背景场... 利用一个非静力平衡的、高分辨的、二维中尺度大气数值模式 ,并在仅考虑简单陆面过程的情况下 ,模拟了干旱区中绿洲所诱发的中尺度运动 ,并进行了这种中尺度大气运动的强度对绿洲水平尺度、绿洲与周围环境的水平热力差异、大尺度背景场水平风速和大尺度地表加热率等一些重要物理参数关系的敏感性实验研究。研究发现 :中尺度大气运动强度随水平热力差异的增大而加强 ,随背景场水平风速和大尺度地表加热率增强而分别减弱。但随绿洲水平尺度的变化并不像前三个因子一样为单调函数 ,而是在绿洲水平尺度为 2 0km时中尺度大气运动最强 ,绿洲水平尺度更大或更小时中尺度大气运动强度均会减弱。通过统计甘肃省河西地区的绿洲水平尺度分布规律 ,发现绿洲分布最集中的尺度在 15 2 5k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绿洲 中尺度运动 关键因子 大气运动 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干旱地区草场荒漠化及其评价 被引量:19
10
作者 陈杰 龚子同 高尚玉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6-181,共6页
当前世界干旱地区荒漠化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其中草场荒漠化问题尤为严重。论述了全球草场荒漠化现状,探讨了草场荒漠化过程及其驱动因素,并对草场荒漠化的评价提出了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 干旱区 草场 荒漠化 驱动因素 评价
下载PDF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茎流动态及其环境控制因子 被引量:28
11
作者 李思静 查天山 +2 位作者 秦树高 钱多 贾昕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2-118,共7页
于2012年7—10月利用Flow32-1K(Dynamax,USA)包裹式茎流仪对宁夏盐池典型沙地的油蒿(Artemisia ordosica)茎流进行连续监测,同时观测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油蒿茎流速率日变化动态受天气影响;晴天茎流速率峰值为107.81 g·cm-2·h... 于2012年7—10月利用Flow32-1K(Dynamax,USA)包裹式茎流仪对宁夏盐池典型沙地的油蒿(Artemisia ordosica)茎流进行连续监测,同时观测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油蒿茎流速率日变化动态受天气影响;晴天茎流速率峰值为107.81 g·cm-2·h-1,阴天茎流速率峰值为79.40 g·cm-2·h-1,降雨时茎流峰值是4.34 g·cm-2·h-1;油蒿茎流速率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7月最大,10月最小;在干旱期土壤水分为油蒿茎流速率的决定因素,其中30 cm深度土壤含水量的解释能力最强;在非水分胁迫期油蒿茎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相关性最强,对油蒿茎流速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饱和水汽压差>平均空气温度>太阳辐射>相对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半干旱区 干旱 蒸腾 气象因子
原文传递
济南地区河流轮虫群落结构的时空动态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王博涵 李晨 +3 位作者 姜力文 陈鹏 殷旭旺 徐宗学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3-101,共9页
探讨轮虫群落结构及与水质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合理开发济南地区水资源以及水环境污染治理提供可靠依据。2014年5月(春季)、8月(夏季)和10月(秋季)分别对济南地区19个站点采样调查,分析不同季节轮虫群落结构的分布特征,应用香农维纳... 探讨轮虫群落结构及与水质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合理开发济南地区水资源以及水环境污染治理提供可靠依据。2014年5月(春季)、8月(夏季)和10月(秋季)分别对济南地区19个站点采样调查,分析不同季节轮虫群落结构的分布特征,应用香农维纳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评价济南地区水质健康状况,典范对应分析法判定影响轮虫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济南地区水体共鉴定出轮虫17属38种,以龟甲轮属和臂尾轮属为主,春季、夏季和秋季轮虫种类分别为30、17和9种,轮虫密度平均值为114.4、10和8.3个/L。轮虫污染指示种20种,其中寡污带3种、寡污至β中污型5种、β中污性8种、α中污型2种、β-α中污型2种;轮虫污染指示种类占总种类数的52.63%,密度占77.99%;春季出现污染指示种15种,夏季和秋季分别为11种和8种。春季的优势种为卵形彩胃轮虫,夏季的优势种为萼花臂尾轮虫,秋季的优势种为萼花臂尾轮虫、卜氏晶囊轮虫、前节晶囊轮虫。香农维纳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67、1.38和1.20;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66、0.41和0.35。典范对应分析结果,主要影响南部、中部和北部地区轮虫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春季为总氮、氨氮和硬度,夏季为高锰酸钾,秋季为总磷。综合评价济南地区水生态呈中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地区 轮虫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下载PDF
中国草原区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7
13
作者 神祥金 周道玮 +1 位作者 李飞 张海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2-629,共8页
利用1982~2006年GIMMS NDVI和气象数据,探究中国草原区植被变化及对气候的响应。结果表明,近25 a中国草原区植被覆盖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季节变化空间差异明显。春季温度对温带典型草原、高寒草甸草原和高寒典型草原植被生长有重要影响,... 利用1982~2006年GIMMS NDVI和气象数据,探究中国草原区植被变化及对气候的响应。结果表明,近25 a中国草原区植被覆盖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季节变化空间差异明显。春季温度对温带典型草原、高寒草甸草原和高寒典型草原植被生长有重要影响,而夏季和秋季温度同样对高寒草甸草原影响显著;夏季降水增多能明显促进夏季温带荒漠草原植被生长。除8月份以外,温带草原5~9月NDVI均与前一个月降水显著正相关;在生长季内,高寒草原NDVI与同期温度显著正相关,但8月份除外。此外高寒草原植被在生长最旺盛时期对降水变化存在1~3个月滞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区 植被生长 NDVI 气象因子 时滞性
下载PDF
中国稻田甲烷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魏海苹 孙文娟 黄耀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531-3540,共10页
【目的】阐明中国不同稻作类型CH4排放的区域特征以及稻田CH4排放与环境因子和水肥管理的定量关系。【方法】通过文献调研,获得1987—2011年中国稻田CH4排放观测的有效文献111篇,含生长季CH4排放总量或平均排放通量的有效观测数据495组... 【目的】阐明中国不同稻作类型CH4排放的区域特征以及稻田CH4排放与环境因子和水肥管理的定量关系。【方法】通过文献调研,获得1987—2011年中国稻田CH4排放观测的有效文献111篇,含生长季CH4排放总量或平均排放通量的有效观测数据495组,涵盖67个观测点。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对上述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中国单季稻、双季早稻和晚稻田的CH4季节排放总量(均值±标准误差)分别为(383.5±31.1)、(234.3±16.8)和(361.8±25.0)kg.hm-2。西南单季稻区CH4排放分别是华北、华中和东北单季稻区的2.3、2.2和4.3倍;华中早、晚稻区的CH4排放分别是两广早、晚稻区的2.6和1.9倍。稻田CH4排放与有机肥施用量呈正相关,与化肥氮施用量及土壤pH呈负相关;单季稻区CH4排放随纬度升高和经度增加而降低,双季稻区CH4排放则随纬度升高而增加;单季稻区CH4排放随土壤全氮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但晚稻区则反之。综合影响中国单季稻田CH4排放的因子为纬度、土壤C/N比、砂粒含量、水分管理方式、有机肥和化肥氮施用量,这6个因子的变化可解释CH4排放空间变异的72%;早稻田CH4排放空间变异的35%可由土壤C/N比、砂粒含量、移栽-抽穗期平均温度、水分管理和有机肥施用量等5个因子的变化得以解释;纬度、土壤C/N比、黏粒含量、pH值、全生育期平均温度和有机肥施用量等6个因子可解释中国晚稻田CH4排放空间变异的47%。【结论】中国稻田单位面积CH4排放量总体为单季稻>晚稻>早稻,但单季稻与晚稻田的CH4排放无显著差异。西南单季稻区的CH4排放显著高于其它单季稻区,华中双季稻区的CH4排放显著高于两广稻区。由环境和水肥管理因子决定的多元统计模型能较好地解释中国稻田CH4排放的空间变异,单季稻CH4排放模型的可解释性优于双季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区域 甲烷排放 影响因素 统计分析
下载PDF
Quantifying Land Use Change in Zhejiang Coastal Region,China Using Multi-Temporal Landsat TM/ETM+Images 被引量:21
15
作者 DING Han WANG Ren-Chao +3 位作者 WU Jia-Ping ZHOU Bin SHI Zhou DING Li-Xia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6期712-720,共9页
Landsat Thematic Mapper (TM) and 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 (ETM+) images in 1985, 1986, 1993, 1994 and 2001 were used to quantify the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s (LUCC) in the Zhejiang coastal region wi... Landsat Thematic Mapper (TM) and 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 (ETM+) images in 1985, 1986, 1993, 1994 and 2001 were used to quantify the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s (LUCC) in the Zhejiang coastal region with a stratified 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technique in conjunction with visual interpretation and to attempt an identification of the socioeconomic driving forces. In level I an overall accurate classification was achieved using a modified Anderson's Ⅰ/Ⅱ/Ⅲ-level classification scheme. The overall accuracy of the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at Anderson level Ⅰ were 89.7% (1985), 91.6% (1993), and 90.4% (2001). The most rapid land use change was a dramatic increase in urban or built-up areas, which quadrupled from 1985 to 2001. Over 90% of this newly expanded built-up area was originally paddy fields or other cropland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Zhejiang coastal region, urban land expansion was spatially uneven. Temporally, land use development did not stabilized, and the two study periods of time (1985-1993 and 1993-2001) had different transition styles. Socioeconomic factors, such a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total population, and financial expenditure, were all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expansion of urban or built-up areas. Based on the degree of urban sprawl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cities and towns were further divided into six subgroups, which may help decision makers improve land use for th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stal region driving factors land use change urban sprawl
下载PDF
济南河流大型底栖动物摄食功能群多样性及时空动态 被引量:24
16
作者 王博涵 吴丹 +3 位作者 张吉 殷旭旺 赵长森 窦同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7128-7139,共12页
2014年春季(5月)、夏季(8月)和秋季(11月)对济南地区24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和水环境理化因子进行了野外调查。利用多样性指数以及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3门57种... 2014年春季(5月)、夏季(8月)和秋季(11月)对济南地区24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和水环境理化因子进行了野外调查。利用多样性指数以及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3门57种,分别为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春季、夏季和秋季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45种、35种和33种,春季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和豆螺(Bithynia fuchsiana),夏季优势种为溪流摇蚊(Chironomus riparius)和豆螺(Bithynia fuchsiana),秋季优势种为喜盐摇蚊(Chironomus salinarius)和豆螺(Bithynia fuchsiana)。春季、夏季和秋季密度平均值为2.49×10~3、0.56×10~3、1.03×10~3个体/m^2;生物量平均值为495.59、137.26、109.45 g/m2;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37、1.33和1.17;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55、0.67和0.59。全地区共划分出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5类,春季收集者种类最多为20种,夏季刮食者种类最多为12种,秋季收集者与刮食者种类最多为11种,3个季节中收集者密度均占绝对优势,其次为刮食者。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春季影响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总磷和总氮;夏季影响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主要环境因子是pH和溶解氧;秋季影响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溶解氧和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地区 大型底栖动物 功能摄食类群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北部奥陶纪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21
17
作者 金振奎 邹元荣 +1 位作者 由伟丰 蒋春雷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9,共6页
渤海湾盆地北部主要包括黄骅坳陷、沧县隆起、冀中坳陷和下辽河坳陷 ,区内奥陶系厚 6 0 0~ 80 0m ,主要由石灰岩和白云岩组成。下奥陶统分为冶里组和亮甲山组 ,中奥陶统分为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和峰峰组 ,上统缺失。其中下马家沟组... 渤海湾盆地北部主要包括黄骅坳陷、沧县隆起、冀中坳陷和下辽河坳陷 ,区内奥陶系厚 6 0 0~ 80 0m ,主要由石灰岩和白云岩组成。下奥陶统分为冶里组和亮甲山组 ,中奥陶统分为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和峰峰组 ,上统缺失。其中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和峰峰组又进一步划分为下段和上段。早奥陶世冶里期和亮甲山期 ,本区以局限海环境为主 ,其内散布着一些潮坪和滩。中奥陶世 ,本区岩相古地理面貌变化旋回极为明显 ,下马家沟期早期潮坪广布 ,晚期以局限海为主 ;上马家沟期早期又是潮坪广布 ,晚期以开阔海为主 ;峰峰期早期潮坪广布 ,晚期又以开阔海为主。在奥陶纪 ,本区经历了 4个大的海侵—海退旋回 ,其中上马家沟期晚期是本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台的最大海侵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奥陶纪 岩相古地理 局限海 开阔海 沉积相 华北地台 储层 海相沉积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饱和导水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李孝良 陈效民 +1 位作者 周炼川 方堃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76,86,共4页
通过对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土壤的饱和导水率的分析,研究了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退化类型下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退化类型下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原状土表层饱和导水率在27.2&#... 通过对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土壤的饱和导水率的分析,研究了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退化类型下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退化类型下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原状土表层饱和导水率在27.2×10^-4~50.8×10^-4cm/s之间,一般未经人为干扰的原始森林土壤饱和导水率〉人为干扰形成的灌丛土壤〉农业用地;在土壤剖面中自上而下饱和导水率明显降低;扰动土壤表层饱和导水率在0.27×10^-4~1.53×10^-4cm/s之间,明显低于原状土壤,仅为原状土壤的0.9%~3.0%。喀斯特地区影响土壤饱和导水率的主要因素有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等。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原状土饱和导水率的主要因素为土壤质地和土壤孔性,而土壤孔性是影响扰动土壤导水率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饱和导水率 影响因素 石漠化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过程对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孝良 陈效民 +1 位作者 周炼川 方堃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8-203,共6页
通过对西南喀斯特不同石漠化过程中典型土壤水力特征的分析,研究了土壤水分参数与土壤水分库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喀斯特地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呈先陡后缓的趋势,当土壤水吸力S〈300 KPa时,土壤含水量θm下降很快,且陡直... 通过对西南喀斯特不同石漠化过程中典型土壤水力特征的分析,研究了土壤水分参数与土壤水分库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喀斯特地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呈先陡后缓的趋势,当土壤水吸力S〈300 KPa时,土壤含水量θm下降很快,且陡直,土壤水分释放快,释放量大;当水吸力S超过300 KPa,直至1.5 MPa吸力段时,θm变化平直,土壤水分释放慢,释放量小。(2)未石漠化的荔波森林黑色石灰土表层土壤田间持水量达587.8 g/kg,有效水含量达435.8 g/kg,明显高于其它受到石漠化影响的土壤。土壤容重、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水分特征参数的主要因素。(3)喀斯特地区土壤较薄,土壤总库容和有效库容较低,是石灰岩地区土壤易发生侵蚀性退化和干旱的重要原因。通透库容占总库容的比例为:未石漠化的荔波原始森林黑色石灰土〉潜在石漠化的普定灌丛黑色石灰土、玉米地棕色石灰土〉轻度石漠化的荔波玉米地黄红壤,石漠化的发展减弱了土壤抗侵蚀能力。土层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颗粒组成及0.3-0.03 mm孔隙度是影响土壤水分库容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土壤水分 土壤水库容 石漠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杨锋 袁春 +2 位作者 周伟 曹银贵 钱铭杰 《资源与产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73,共7页
从城乡统筹角度出发,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城市、城镇、农村作为一个区域整体来研究,并从自然、社会、经济、人为4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影响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为驱动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自然因素包括地质、地形、气候和环境... 从城乡统筹角度出发,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城市、城镇、农村作为一个区域整体来研究,并从自然、社会、经济、人为4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影响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为驱动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自然因素包括地质、地形、气候和环境,社会因素包括城市化和城镇化水平、人口密度、技术水平和区位条件,经济因素包括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产业集聚和地价,人为因素包括政策制度、宏观调控和文化习俗等。研究认为,自然因素是限制性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是促进性因素,人为因素是控制性因素,各因素必须相互协调,共同作用,才能促使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域 集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