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死复发与阿司匹林抵抗及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于丽红 王栋先 +3 位作者 李雅慧 卢钦安 宗寿健 王兴臣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05-1209,共5页
目的研究脑梗死复发与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及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 413例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连续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每周至少服用5天,随访时间为12个月。运用比浊法测定阿司匹林敏感性,比较不同阿司... 目的研究脑梗死复发与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及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 413例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连续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每周至少服用5天,随访时间为12个月。运用比浊法测定阿司匹林敏感性,比较不同阿司匹林敏感性患者中医体质情况,比较不同中医体质AR及阿司匹林敏感(aspirin sensitive,AS)患者脑梗死复发的所占比例。采用PCR法检测所有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 HPA-3基因多态性,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脑梗死复发与AR、bb基因型以及体质×阿司匹林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随访总共11例患者脱落。脑梗死复发患者101例(25.12%),脑梗死无复发患者301例(74.88%)。AR患者152例(37.81%),AS患者250例(62.19%)。脑梗死无复发患者中AR及AS所占比例为26.6%(80/301)、73.4%(221/301),脑梗死复发患者为71.3%(72/101)、28.7%(29/1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287,P=0.000)。AR患者中阴虚质所占比例最大[28.3%(43/152)],AS患者中血瘀质所占比例最大[23.6%(59/250)],AR与AS患者的中医体质构成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574,P<0.01)。AR患者脑梗死复发率前4位为阴虚质、血瘀质、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最高为22.4%(34门52),AS患者脑梗死复发率前4位为血瘀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最高为3.2%(2/250)。与脑梗死无复发患者及AS患者比较,脑梗死复发患者及AR患者均bb基因型出现的频率高,而aa、ab基因型出现的频率明显低(x^2=20.171,x^2=55.139,P<0.01)。AR及bb基因型与脑梗死复发呈正相关(OR=18.423,P=0.000;OR=1.304,P=0.028);体质与阿司匹林敏感性存在交互作用(O尺=0.707,P=0.000)。结论脑梗死复发与AR及体质类型有密切关系,AR患者阴虚质脑梗死复发率高,GPⅡb HPA-3基因bb基因型可能是AR及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复发 阿司匹林抵抗 中医体质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抵抗与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孙奉辉 陈新平 +1 位作者 李常红 于逢春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4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herosclerosis cerebral infarction,ATCI)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 resistance,CR)与ATCI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ATCI患者共162例,分为初发组和复发组,初发...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herosclerosis cerebral infarction,ATCI)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 resistance,CR)与ATCI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ATCI患者共162例,分为初发组和复发组,初发组52例,复发组110例。复发组院外常规服用氯吡格雷75mg/d,初发组入院即服同等剂量氯吡格雷,7天后使用血栓弹力图检测CR情况,使用单因素分析明确CR与ATCI的相关性,并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其影响程度。结果复发组CR的比例明显高于初发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之间CR(OR=1.912,P=0.016)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CR是ATCI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氯吡格雷抵抗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与中青年复发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姜岩 李晓华 +3 位作者 张敏 陈迎 王淑敏 隋凤湖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2017-2018,共2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中青年复发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对240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分组并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在中青年复发脑梗死组、中青年首发脑梗死组及健康对照组之间有统...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中青年复发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对240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分组并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在中青年复发脑梗死组、中青年首发脑梗死组及健康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中青年复发脑梗死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与糖尿病、血脂等其他观察指标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是中青年复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复发 脑梗死 中青年
原文传递
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与睡眠时长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郭雯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67-769,共3页
目的缺血性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卒中复发更易造成患者致残及死亡。为明确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原因,文中探讨夜间睡眠时长对于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治疗... 目的缺血性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卒中复发更易造成患者致残及死亡。为明确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原因,文中探讨夜间睡眠时长对于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并按照病史分为首发组及复发组。分析入组对象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资料;选取同期20名门诊患者进行PSG监测并作为对照。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睡眠总时长(TST)、性别及年龄。将年龄、性别、TST作为自变量,缺血性卒中复发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复发组TST[(5.59±1.62)h]分别短于初发组[(6.56±0.99)h]及对照组[(7.19±0.61)h],且初发组TST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睡眠总时长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随着TST的减少,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风险越大。结论睡眠时间缩短可能会导致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增加,需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时长 缺血性脑卒中复发 睡眠障碍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复发危险因素及中医药保护作用的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世华 张莉 +5 位作者 吴晓雯 文天才 艾艳珂 孙嫄嫄 刘佳 何丽云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92-100,共9页
为了探索脑梗死首次发作的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为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降低脑梗死患者复发率提供科学依据,在山东省某中医院住院电子病历系统中,回顾性检索2017-2019年首次因脑梗死住院的患者,依据脑梗死有无复发将患者划分2组,运用Mann... 为了探索脑梗死首次发作的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为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降低脑梗死患者复发率提供科学依据,在山东省某中医院住院电子病历系统中,回顾性检索2017-2019年首次因脑梗死住院的患者,依据脑梗死有无复发将患者划分2组,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别对影响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和影响复发天数的因素进行探索。最终纳入首次因脑梗死发作住院的患者4597例,其中“脑梗死有复发组”患者618例(13.44%),“脑梗死无复发组”患者3979例(86.56%),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住院天数(OR=1.035)、合并2型糖尿病(OR=2.695)、出院带中药汤剂(OR=3.272)、血小板计数(PLT)(OR=2.628)是导致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首次发病时住院天数(HR=1.009)是影响脑梗死患者复发天数的促进因素,出院带中药汤剂(HR=0.509)是影响脑梗死患者复发天数的阻碍因素。研究证明脑梗死患者出院后使用中药汤剂调理可延缓脑梗死复发天数,同时应注重患者合并疾病的治疗,保证患者病情稳定后办理出院,出院时应制定完善的出院医嘱,包括合并疾病的用药、抗血小板治疗等,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复发及再入院率,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复发 危险因素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原文传递
血清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结合MRA与 脑梗死再发的关系研究
6
作者 刘娜 彭爱妮 +2 位作者 吴晶 徐寿成 于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结合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与脑梗死再发的相关性及预测作用。方法选取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3例,测定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MRA评估血管... 目的探讨血清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结合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与脑梗死再发的相关性及预测作用。方法选取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3例,测定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MRA评估血管狭窄评分、侧支循环充盈评分,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其中34例脑梗死再发患者作为脑梗死再发组,107例脑梗死未再发患者作为脑梗死未再发组,排除其他各种原因失访12例患者,并绘制各指标用于预测患者脑梗死再发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脑梗死再发组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明显高于脑梗死未再发组(P<0.05);脑梗死再发组血管狭窄评分、侧枝循环充盈评分均低于脑梗死未再发组(P<0.05)。患者脑梗死再发与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血管狭窄评分、侧枝循环充盈评分均有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血管狭窄评分、侧枝循环充盈评分预测患者脑梗死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75、0.889、0.935,三者联合预测患者脑梗死再发的AUC为0.994,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患者脑梗死复发的AUC。结论血清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结合MRA血管狭窄评分、侧支循环充盈评分诊断脑梗死再发效能较高,对脑梗死再发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 磁共振血管造影 血管狭窄评分 侧支循环充盈评分 脑梗死再发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闫俊强 冯玉凤 +2 位作者 黄家瑞 刘安然 张育德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2期26-30,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为减少脑梗死的复发寻找新的思路及方法。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1~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发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200例,所有患者随访1年,排除...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为减少脑梗死的复发寻找新的思路及方法。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1~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发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200例,所有患者随访1年,排除2例死亡,2例失访,共计196例患者纳入研究,按首次发作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及未复发组。依据复发组脑梗死病情演变情况分为进展组及非进展组,记录患者脑梗死初发时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吸烟史、嗜酒史等;临床资料如原发性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冠心病史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如hs-CRP、血糖、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LDL)、肌酐(CRE)、Hcy等。分析影响初发脑梗死患者脑梗死复发及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比较,两组之间脑梗死初发时的血清Hcy、hs-CRP、LDL、UA、CRE、高血压病、糖尿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将影响复发的因素代入多因素分析得出Hcy、hs-CRP、高血压、糖尿病是影响初发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组中进展组与非进展组比较,两组之间血清Hcy、hs-CRP、UA、LDL有显著性差异(P<0.05)。将影响进展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得出Hcy、hs-CRP是影响复发脑梗死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可能是脑梗死复发和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和hs-CRP水平可能对脑梗死复发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复发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肺动静脉畸形合并复发性脑梗死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娜 于莹 +4 位作者 张慜 薛恒 梁晓慧 胡彬 徐江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020-1022,共3页
肺动静脉畸形(pulmonary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PAVM)也称为肺动静脉瘘(pulmonary arteriovenous fistula,PAVF),为一种少见的血管畸形,是指1支或多支肺动脉与肺静脉直接相通,形成瘘道或瘤样病变,极少数可为体循环动脉与肺静脉、... 肺动静脉畸形(pulmonary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PAVM)也称为肺动静脉瘘(pulmonary arteriovenous fistula,PAVF),为一种少见的血管畸形,是指1支或多支肺动脉与肺静脉直接相通,形成瘘道或瘤样病变,极少数可为体循环动脉与肺静脉、肺动脉与左心房直接相通。静脉系统和右心房的血栓通过这些异常通道进入体循环引起栓塞事件成为反常栓塞(pamdoxical embolism)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静脉畸形 复发 脑梗死 反常栓塞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福英 孙培荣 孙丰辉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1年第2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0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及51例初发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中12个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复发性脑梗死的关系,用多元相关分析各危险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复发性脑梗死...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0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及51例初发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中12个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复发性脑梗死的关系,用多元相关分析各危险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复发性脑梗死组的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史、TIA史、房颤史、Hhcy的比例明显高于初发性脑梗死组(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P=0.030)、TIA史(P=0.043)、房颤病史(P=0.016)和Hhcy(P=0.042)是复发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多元相关分析显示该5项因素间没有相关性。结论糖尿病史、TIA史、房颤病史和Hhcy是复发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 脑梗死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血脂康胶囊治疗老年脑梗死伴高血脂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怡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26期93-94,共2页
目的观察血脂康胶囊对老年脑梗死伴高血脂患者的疗效及再发的干预效果。方法 12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溶栓、抗凝、扩血管、营养脑细胞等治疗,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脂康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 目的观察血脂康胶囊对老年脑梗死伴高血脂患者的疗效及再发的干预效果。方法 12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溶栓、抗凝、扩血管、营养脑细胞等治疗,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脂康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连用8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疗效以及两组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C、TG、LDL-C均比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随访6个月,其中观察组脑梗死再发率仅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再发率(13.3%)(P<0.05)。结论血脂康胶囊对老年脑梗死伴高血脂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且降低再发梗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脑梗死 高血脂 血脂康胶囊 再发脑梗死
下载PDF
大活络丸预防脑梗死再发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红生 韩冠先 《吉林中医药》 2022年第3期307-311,共5页
目的观察同仁堂大活络丸预防脑梗死再发的效果,探讨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将脑梗死(中医辨证为风痰瘀阻型)患者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住院期间2组均按脑梗死常规基础治疗,包括抗血小板凝集、控制血压、控制血糖、调脂等,... 目的观察同仁堂大活络丸预防脑梗死再发的效果,探讨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将脑梗死(中医辨证为风痰瘀阻型)患者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住院期间2组均按脑梗死常规基础治疗,包括抗血小板凝集、控制血压、控制血糖、调脂等,出院后2组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晚间睡前75 mg)和阿托伐他汀片(每天10 mg)治疗,治疗组加用同仁堂大活络丸(每丸3.6 g,每次1丸,每天2次),治疗20天,停10天,以1年为观察期。1年后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血流变学指标改变、血脂改变、脑梗死再发率。结果有效病例2组各39例,观察1年后,2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中风病类诊断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血流变指标改善,治疗组在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方程K值均有显著改善(P<0.05),血浆黏度改善尤为显著(P<0.01),对照组除红细胞压积改善明显(P<0.05),其他项目无显著改善;血脂改善情况,2组用药1年后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5例用药期间出现口干舌燥,停药后消失。结论大活络丸改善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血流变指标、降低血脂、预防脑梗死再发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活络丸 预防 脑梗死再发
下载PDF
中青年复发性脑梗死的发病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素平 刘玉华 梁瑞华 《广州医药》 2002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 :研究中青年复发性脑梗死的发病学。方法 :分析中青年复发性脑梗死的病因并与老年性复发性脑梗死进行比较。结果 :中青年复发性脑梗死与致动脉梗化危险因素、心率失常、烟酒嗜好有关。结论 :致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心率失常及烟酒嗜... 目的 :研究中青年复发性脑梗死的发病学。方法 :分析中青年复发性脑梗死的病因并与老年性复发性脑梗死进行比较。结果 :中青年复发性脑梗死与致动脉梗化危险因素、心率失常、烟酒嗜好有关。结论 :致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心率失常及烟酒嗜好是导致中青年复发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中青年脑梗死患者防治动脉梗化、控制心率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 脑梗死 中青年 发病学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脑梗死患者病情及复发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杜圆圆 宋海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6期115-115,117,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脑梗死患者病情及复发的影响。方法:收治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用多普勒超声对患者颈动脉斑块进行探查和定性,并分成斑块组、无斑块组。采用NIHSS评分法对患者在入院时、入院后的第7天和第14天进行神经...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脑梗死患者病情及复发的影响。方法:收治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用多普勒超声对患者颈动脉斑块进行探查和定性,并分成斑块组、无斑块组。采用NIHSS评分法对患者在入院时、入院后的第7天和第14天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结果:斑块组与无斑块组比较,每个观察时间点NIHSS评分均显著升高;随访患者中,斑块组患者脑梗死复发19例,无斑块组2例(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会加重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并且复发率特别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脑梗死复发 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影响再发性脑梗死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宏 汪银洲 +4 位作者 张旭 汪效松 江秀龙 镇澜 林莉 《中外医疗》 2017年第36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5年内脑梗死再发时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为减轻再发性脑梗死症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方便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住院患者中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并在5年后随访成功的215例患者,对215例脑梗死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影响5年内脑梗死再发时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为减轻再发性脑梗死症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方便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住院患者中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并在5年后随访成功的215例患者,对215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脑动脉狭窄、房颤是加重再发性脑梗死临床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77、2.218,P<0.05)。结论存在脑动脉狭窄、房颤等高危因素时,再发性脑梗死症状较重,其中房颤加重再发性脑梗死的临床症状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发性脑梗死 临床症状 危险因素 房颤 脑动脉狭窄
下载PDF
复发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及血小板聚集率的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单康娜 石福宏 +4 位作者 刘茂林 吕秋杰 井晶 李东潇 郝娜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13期1575-1577,共3页
目的:分析复发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及血小板聚集率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9月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9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出现阿司匹林抵抗分为抵抗组30例和敏感组29例,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小板... 目的:分析复发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及血小板聚集率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9月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9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出现阿司匹林抵抗分为抵抗组30例和敏感组29例,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小板监测,分析血小板聚集相关指标。同时,选择55例初发脑梗死患者为初发组,59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为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复发组花生四烯酸、二磷酸腺苷诱导下血小板聚集及阿司匹林抵抗率为(23.84±5.39)%、(78.16±6.35)%、50.85%,高于初发组的(14.89±3.46)%、(53.42±5.92)%、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66、21.475,P<0.05;χ^(2)=28.517,P<0.05)。抵抗组花生四烯酸诱导率为(27.16±3.59)%、二磷酸腺苷诱导率为(84.36±4.12)%,均高于敏感组的(11.89±2.54)%、(60.95±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45、28.327,P<0.05)。抵抗组单核细胞率为(29.89±2.49)%、粒细胞率为(28.43±3.96)%、淋巴细胞率为(27.10±3.86)%,均高于敏感组的(7.84±1.36)%、(9.20±1.51)%、(8.56±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81、33.788、33.867,P<0.05)。结论:阿司匹林抵抗以及血小板聚集是影响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而且两者存在高度的一致性,与患者预后有关。因此,阿司匹林防治脑梗死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小板聚集过程,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 脑梗死 阿司匹林抵抗 血小板聚集率 一致性
下载PDF
颈动脉窦斑块对短时血压变异的影响及药物治疗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方圆 李晓晖 +1 位作者 李云霞 陈文武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窦斑块对短时血压变异的影响,以及药物治疗对短时血压变异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例原发性高血压,经彩超证实有颈动脉硬化的脑梗死患者,男性121例,女性79例,年龄为(61.1±7.2)岁。颈动脉窦有斑块患者137例(A组包括... 目的探讨颈动脉窦斑块对短时血压变异的影响,以及药物治疗对短时血压变异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例原发性高血压,经彩超证实有颈动脉硬化的脑梗死患者,男性121例,女性79例,年龄为(61.1±7.2)岁。颈动脉窦有斑块患者137例(A组包括单侧窦部斑块者,双侧窦部斑块者,窦部和主干均有斑块者),颈动脉窦无斑块患者63例(B组),2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拜阿司匹林片,降压药物治疗,常规检查血脂、C反应蛋白(CRP),记录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24h收缩压变异(24hSBPV)。跟踪随访1a,记录1a内脑梗死复发情况。结果 A组24hSBPV(14.1±2.9)大于B组(12.1±1.7),2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2组治疗后,24hSBPV较前减小,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颈动脉窦处斑块与血压变异密切相关,24h SBPV患者容易再次发生脑梗死,阿托伐他汀钙片及降压治疗能缩小24hSBPV,起到二级预防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窦 复发脑梗死 粥样硬化 血压变异性
下载PDF
复发性脑梗死的二级预防现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2期109-110,共2页
目的 对复发性脑梗死的二级预防现状的影响因素研究,针对其规范二级预防措施。方法 整理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77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检查治疗、二级预防等资料,并针对其影响因素和现状分析。结果 经整理资料可知,影响复发... 目的 对复发性脑梗死的二级预防现状的影响因素研究,针对其规范二级预防措施。方法 整理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77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检查治疗、二级预防等资料,并针对其影响因素和现状分析。结果 经整理资料可知,影响复发性脑梗死的二级预防效果因素主要在于对疾病认知程度、后期是否有坚持治疗、以及首次复发等有关。结论 针对复发性脑梗死疾病的二级预防,为达到有效的预防效果,应当让患者掌握一定疾病相关知识,并培养相应的自我护理能力,避免疾病复发的同时后期治疗按时按量按照医嘱用药,坚持治疗、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 脑梗死 二级预防 现状
下载PDF
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18
作者 张建岭 吴爱升 +2 位作者 赵霞 单和平 刘振凤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768-770,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2例脑梗死复发患者及92例初发患者的彩色多谱勒超声、吸烟、饮酒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在颈动脉狭窄程度方面复发组与初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复发组患者,中度及重度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明显...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2例脑梗死复发患者及92例初发患者的彩色多谱勒超声、吸烟、饮酒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在颈动脉狭窄程度方面复发组与初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复发组患者,中度及重度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初发组(P<0.01)。而复发组在二次卒中时血压及血糖升高,吸烟及饮酒等因素的发生率反比初发组低(P<0.01或<0.05)。结论除了控制脑梗死的传统独立危险因素以外,颈动脉狭窄也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 梗塞 大脑中动脉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初发与再发脑梗死偏瘫患者社区康复疗效的对照分析
19
作者 曹一鸣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2年第2期139-140,159,共3页
目的探讨初发与再发脑梗死偏瘫患者社区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病人,其中初发脑梗死偏瘫患者31例,再发脑梗死偏瘫患者31例,两组患者均在发病后病情稳定,无明显进展恶化后除药物治疗外开始康复治疗,两组治疗1个... 目的探讨初发与再发脑梗死偏瘫患者社区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病人,其中初发脑梗死偏瘫患者31例,再发脑梗死偏瘫患者31例,两组患者均在发病后病情稳定,无明显进展恶化后除药物治疗外开始康复治疗,两组治疗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其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采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进行评估。结果经社区康复治疗后,两组评分与入院时比较都有明显提高(P均<0.01),且初发组明显优于再发组(治疗3个月P<0.05;治疗6个月P<0.01)。结论社区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初发脑梗死与再次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对提高日常生活质量非常重要;与此同时,预防脑梗死的再次发生也相当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发 再发 脑梗死偏瘫 社区康复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联合经颅多普勒评估脑梗死复发的应用价值分析
20
作者 孙晓艳 宋丽艳 +3 位作者 薛海萍 马宾宾 孙丙敬 孙江浩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35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究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经颅多普勒(TCD)评估脑梗死复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6月在潍坊市寒亭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80例新发脑梗死患者作为新发组,选取同期在神经内科住院的再次发生脑梗患者80例为... 目的:探究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经颅多普勒(TCD)评估脑梗死复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6月在潍坊市寒亭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80例新发脑梗死患者作为新发组,选取同期在神经内科住院的再次发生脑梗患者80例为复发组,将同期符合脑梗死一级预防病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三组患者均接受TCD检查和Hcy检测,比较三组Hcy水平、TCD检测各指标的血流参数与搏动指数,TCD、Hcy单项检测以及联合诊断效果。结果:复发组Hcy水平高于新发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Hcy水平正常、轻度增高、中度增高和重度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脑后动脉(PCA)、大脑前动脉(ACA)、颈内动脉颅内段(TICA)、大脑中动脉(MCA)最大流速均低于新发组和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发组搏动指数高于复发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D、Hcy联合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TCD、Hcy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y联合TCD评估脑梗死复发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复发 经颅多普勒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