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different quenching processes following solid-solution treatment on properties and precipitation behaviors of 7050 alloy 被引量:8
1
作者 Lei KANG Gang ZHAO +2 位作者 Guang-dong WANG Kun LIU Ni TIAN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2163-2173,共11页
The effects of quenching in different ways following solid-solution treatment on properties and precipitation behaviors of7050 alloy were investigat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scanning electron mic... The effects of quenching in different ways following solid-solution treatment on properties and precipitation behaviors of7050 alloy were investigat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selected areaelectron diffraction (SAED), hardness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ests.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quenching in different ways, electricalconductivity of the alloy decreases rapidly in the first 48 h of natural aging.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7050 alloy in natural agingstate is determined by the size and density of GP zones, and the size of GP zones is the main factor. After natural aging for 70 d, thesize of GP zones is 1.8-2.6 nm in matrix of the immersion quenched sample and it is 1.4-1.8 nm in matrix of both water mist andforced air quenched samples. After natural and artificial peak aging, the hardness of the water mist quenched sample is HV 193.6 andits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s 30.5% (IACS) which are both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immersion quenched sample. Therefore, watermist quenching is an ideal quenching method for 7050 alloy sheets after solid-solution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 aluminum alloy quenching method precipitation behavior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nucleation site
下载PDF
淬火方式对2024 Al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贺春林 吕帅 +4 位作者 白莹莹 李蕊 解磊鹏 马国峰 王建明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87-91,共5页
对2024Al合金进行了固溶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极化曲线、晶间腐蚀、全浸和盐雾试验,研究了淬火方式(空冷和水淬)对2024Al合金的腐蚀性能和腐蚀模式的影响.由于在固溶处理后的空冷过程中有大量第二相析出相,因此空冷试... 对2024Al合金进行了固溶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极化曲线、晶间腐蚀、全浸和盐雾试验,研究了淬火方式(空冷和水淬)对2024Al合金的腐蚀性能和腐蚀模式的影响.由于在固溶处理后的空冷过程中有大量第二相析出相,因此空冷试样的耐蚀性明显差于水淬试样,其腐蚀形式为晶间腐蚀和点蚀,而水淬样品主要是发生点蚀.点蚀由晶内杂质相颗粒与基体Al间的电偶腐蚀引起,晶间腐蚀由晶界析出相与其周围的贫Cu区间,以及基体Al与贫Cu区间的电偶腐蚀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4 AL 淬火 腐蚀行为 腐蚀模式
下载PDF
淬火温度对C61齿轮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梁晓东 王晨充 +3 位作者 李亮 于文峰 王旭 吴明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9-86,共8页
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对齿轮钢C61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温度为950℃时,试验钢C61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以及断面收缩率分别为1162 MPa、1154 MPa、12.1%和50.82%。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试验... 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对齿轮钢C61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温度为950℃时,试验钢C61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以及断面收缩率分别为1162 MPa、1154 MPa、12.1%和50.82%。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强度、硬度逐渐下降,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先升高后下降;钢中的碳化物也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逐渐溶解,并于950℃时几乎全部溶解;当淬火温度较低时,显微组织中马氏体板条较小,随着温度的升高,马氏体板条尺寸增大、粗化导致C61钢强度、硬度降低;另外,试验钢的断裂行为由韧性断裂逐渐转变为准解理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钢 淬火温度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断裂行为
原文传递
GCr15基体表面感应重熔-等温淬火镍基涂层的制备及摩擦学行为 被引量:5
4
作者 翟长生 王迎春 +2 位作者 解芳 翟群智 郑志祥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6-176,共11页
在GCr15基体表面制备了感应熔涂-等温淬火镍基涂层,并对其微观组织及摩擦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能火焰喷涂层的颗粒明显扁平化,涂层存在着大量的孔洞、夹杂和界面缺陷,呈现机械结合特征,涂层组织的主要为γ-Ni固溶体及其与其它... 在GCr15基体表面制备了感应熔涂-等温淬火镍基涂层,并对其微观组织及摩擦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能火焰喷涂层的颗粒明显扁平化,涂层存在着大量的孔洞、夹杂和界面缺陷,呈现机械结合特征,涂层组织的主要为γ-Ni固溶体及其与其它元素形成的共晶体为主,还存在少量碳化物和硼化物硬质相;感应熔涂层明显致密化,形成了紧密的界面冶金结合,生成了大量的碳化物和硼化物硬质相。等温淬火熔涂层进一步致密化,晶粒明显细化,生成更多的陶瓷性质的强化相。相对于淬火GCr15钢,感应熔涂层及随后等温淬火熔涂层在稳定摩擦阶段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分别比前者小了38.0%和52.7%,相对耐磨性分别是前者的1.70和2.91倍。相对熔涂层,淬火GCr15钢有着更低的抗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能力;感应熔涂层以微犁磨削为主,粘着磨损并存;经等温淬火后的熔涂层以磨粒磨损为主导,比前两者具有更优异的抗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重熔 等温淬火 镍基合金涂层 微观组织 摩擦学行为
原文传递
调质态25Cr2Ni3Mo钢的高温拉伸性能和蠕变性能
5
作者 陈炜 王冬颖 +1 位作者 牛丹 王思倩 《热处理》 CAS 2024年第4期55-57,共3页
对25Cr2Ni3Mo钢锻坯进行了850℃油淬和640℃回火。随后检测了钢的的线膨胀量、平均线膨胀系数、高温拉伸性能和低周次高温蠕变性能。结果表明:在20~700℃,随着温度的升高,钢的线膨胀量先增大后降低再增大,平均线膨胀系数先增大后降低,在... 对25Cr2Ni3Mo钢锻坯进行了850℃油淬和640℃回火。随后检测了钢的的线膨胀量、平均线膨胀系数、高温拉伸性能和低周次高温蠕变性能。结果表明:在20~700℃,随着温度的升高,钢的线膨胀量先增大后降低再增大,平均线膨胀系数先增大后降低,在20~700℃的平均线膨胀系数最大;在250~550℃,随着温度的升高,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下降、塑性提高;在250℃以510 MPa的应力蠕变试验的蠕变曲线包含瞬时蠕变阶段、稳态蠕变阶段和加速蠕变阶段,而在550℃以270 MPa的应力蠕变试验的蠕变曲线仅有瞬时蠕变阶段和稳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质 25Cr2Ni3Mo钢 线膨胀 高温拉伸性能 蠕变性能
下载PDF
铁铬铝骤冷过程最小膜态沸腾温度实验研究
6
作者 王泽锋 邓坚 +4 位作者 邱志方 陈曦 王啸宇 陈建达 熊进标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7-273,共7页
铁铬铝(FeCrAl)作为事故容错燃料(ATF)包壳的主要候选材料,能够抑制反应堆在严重事故下产氢释能的风险,提高反应堆的事故耐受能力。本文基于可视化方法研究了FeCrAl和Zr-4在骤冷过程中的沸腾传热行为。通过一维导热反问题求解计算FeCrA... 铁铬铝(FeCrAl)作为事故容错燃料(ATF)包壳的主要候选材料,能够抑制反应堆在严重事故下产氢释能的风险,提高反应堆的事故耐受能力。本文基于可视化方法研究了FeCrAl和Zr-4在骤冷过程中的沸腾传热行为。通过一维导热反问题求解计算FeCrAl的表面热流密度和温度,分析了表面氧化、固体热物性对铁铬铝骤冷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过冷度的增大,骤冷时间减小,最小膜态沸腾温度增大;随着固体热物性(ρcp)w的增大,骤冷时间增大,最小膜态沸腾温度减小。由于铁铬铝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其骤冷过程的沸腾传热行为受表面氧化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容错燃料(ATF) 固体热物性 骤冷行为 最小膜态沸腾温度
原文传递
锆-4在冷却水中的骤冷沸腾传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泽锋 邓坚 +3 位作者 王嘉庚 张勇 刘余 熊进标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6-191,共6页
为了研究锆-4在冷却水中的骤冷行为与沸腾传热特性,本文采用可视化方法,并测量了锆-4在骤冷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基于一维导热反问题求解,计算得到锆-4表面的热流密度和温度。在骤冷过程中锆-4会依次经历膜态沸腾、过渡沸腾、核态沸腾以... 为了研究锆-4在冷却水中的骤冷行为与沸腾传热特性,本文采用可视化方法,并测量了锆-4在骤冷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基于一维导热反问题求解,计算得到锆-4表面的热流密度和温度。在骤冷过程中锆-4会依次经历膜态沸腾、过渡沸腾、核态沸腾以及单相对流换热4个阶段,并且分析了轴向高度和冷却水过冷度对骤冷行为以及沸腾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过冷度的增大,骤冷时间减小,最小膜态沸腾温度增大,并且核态沸腾与过渡沸腾传热受加热表面局部特性影响显著,并建立了锆-4表面最小膜态沸腾温度的关系式,对反应堆的安全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骤冷行为 可视化研究 沸腾传热 最小膜态沸腾温度
原文传递
一类时滞抛物型方程组解的全局存在性及熄灭性质
8
作者 陈玉娟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8-13,共6页
利用上下解方法以及解的渐近性质,讨论了一类时滞抛物型方程组的熄灭问题,证明了存在一个常数R ,当R<R 时,方程组存在唯一的全局解,当R>R 时,方程组的解熄灭.给出了解在有限时刻熄灭和全局存在的充分性条件,推广并加强了[4]、[6]... 利用上下解方法以及解的渐近性质,讨论了一类时滞抛物型方程组的熄灭问题,证明了存在一个常数R ,当R<R 时,方程组存在唯一的全局解,当R>R 时,方程组的解熄灭.给出了解在有限时刻熄灭和全局存在的充分性条件,推广并加强了[4]、[6]中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抛物型方程组 全局存在性 熄灭性质 渐近性质 熄灭
下载PDF
7050合金固溶后在180~250℃等温淬火时的析出行为 被引量:2
9
作者 康雷 赵刚 田妮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2-490,共9页
研究了7050合金固溶后在180~250℃等温淬火过程中,合金的电导率、硬度与微观组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7050合金在180和200℃等温淬火初期,等温样品的淬火态电导率低于固溶后直接水淬样品;随着等温时间延长,等温样品自然时效态硬度先... 研究了7050合金固溶后在180~250℃等温淬火过程中,合金的电导率、硬度与微观组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7050合金在180和200℃等温淬火初期,等温样品的淬火态电导率低于固溶后直接水淬样品;随着等温时间延长,等温样品自然时效态硬度先升后降。7050合金在180℃等温7680 s时,基体内形成GPⅠ区和η¢相;在200℃等温1920s时,基体内形成GPⅠ区和部分GPⅡ区;在250℃等温1920 s时,基体内形成η¢相和S相。合金基体内形成强化相是造成等温淬火初期合金自然时效态硬度上升的主要原因。7050合金固溶后在200℃等温960 s淬火,此时合金T6状态的硬度较固溶后直接水淬样品仅下降3.4%,而电导率上升达9.2%,性能接近回归制度为180℃/1920 s的RRA工艺处理后合金的性能,若将该等温淬火制度作为7050合金板材固溶后水淬前的预处理工艺,可使板材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合金 等温淬火 回归再时效 析出行为 电导率 硬度
原文传递
低焊接裂纹敏感性低碳贝氏体高强度钢板Q800CFE的研发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丽华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1-53,共3页
研发的25 mm Q800CFE钢板(/%:0.04~ 0.08C,0.20 ~0.50Si,1.50~1.80Mn,≤0.015P,≤0.005S,0.015~0.060Nb,≤0.30Mo,≤0.03Ti,0.0008~0.003 0B;裂纹敏感性指数≤0.23)的冶金流程为铁水预处理-120 t转炉-LF-RH-220 mm CC-轧制工艺... 研发的25 mm Q800CFE钢板(/%:0.04~ 0.08C,0.20 ~0.50Si,1.50~1.80Mn,≤0.015P,≤0.005S,0.015~0.060Nb,≤0.30Mo,≤0.03Ti,0.0008~0.003 0B;裂纹敏感性指数≤0.23)的冶金流程为铁水预处理-120 t转炉-LF-RH-220 mm CC-轧制工艺.成品板终轧≤850℃,水冷至≤400℃,冷却速度20~30℃/s,并进行530 ~635℃回火处理.测试了Q800CFE钢板的动态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研究了回火温度对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试验了该钢的焊接性能.结果表明,随回火温度增加,板条组织尺寸增大;在530℃回火时,Q800CFE钢板具有较优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900 MPa、伸长率≥15%,-40℃夏比冲击功≥100 J;25 mm板室温下预热75℃焊接接头即可防止产生冷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贝氏体高强度钢Q800CFE 在线淬火 回火 组织 力学性能 焊接性能
下载PDF
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 AND QUENCHING BEHAVIOR OF A CATIONIC POLY(p-PHENYLENEVINYLENE) RELATED COPOLYMER
11
作者 范曲立 黄维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6期889-894,共6页
A cationic poly(p-phenylene vinylene) related copolymer without bulky phenylene substitutents attached to the conjugated backbone was prepared through Wittig reaction.The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wer... A cationic poly(p-phenylene vinylene) related copolymer without bulky phenylene substitutents attached to the conjugated backbone was prepared through Wittig reaction.The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were highly investigated through ~1H-NMR,UV and PL spectroscopy.The quenching behavior was also investigated,an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incomplete quenching exists,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ationic poly(p-phenylene vinylene) related copolymer containing bulky phenylene substitutents,pro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SOLUBLE Poly(p-phenylenevinylene) quenching behavior
下载PDF
Cold extrusion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medium carbon steel after quenching and tempering
12
作者 胡成亮 赵震 +2 位作者 尹冠人 袁兆峰 徐祥龙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9年第S3期552-557,共6页
By taking 40Cr as a specific object, cold extrusion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medium carbon steel after quenching and tempering was studied by experimental works. The influence of deformation extent (10%-50%), cone angl... By taking 40Cr as a specific object, cold extrusion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medium carbon steel after quenching and tempering was studied by experimental works. The influence of deformation extent (10%-50%), cone angle of die (90 °-120 °), hardness after quenching and tempering (HRC21-29) and lubricated condition on the forming load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no central bursting and micro crack in the inner of the extruded specimen, and the forming quality is good. The double-peak phenomenon takes place at the front-end of the specimen; the double-peak index increases with deformation extent, and larger deformation can avoid the double-peak phenomenon. The deformation ext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 and the lubricated condition almost has no influence, which means that the phosphate coating plus soap process is still a proper lubrication method for cold extrusion of medium carbon steel after quenching and tempering. By investigating the microscopic structure before and after deformation, the initial equiaxed grain is elongated in the extrusion direction, and this feature is more significant at the front-end of specim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UM carbon steel quenching and TEMPERING COLD EXTRUSION deformation behavior microstructure
下载PDF
预制裂纹对等离子体淬火车轮材料磨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爽 张青松 戴光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8-144,共7页
利用层流等离子体射流对轮轨试样进行表面点状淬火处理,采用电火花加工方法在车轮试样表面预制裂纹,基于MJP-30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机进行磨损试验,研究了表面预制裂纹对车轮试样淬火前后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制裂纹导致未淬火车轮... 利用层流等离子体射流对轮轨试样进行表面点状淬火处理,采用电火花加工方法在车轮试样表面预制裂纹,基于MJP-30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机进行磨损试验,研究了表面预制裂纹对车轮试样淬火前后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制裂纹导致未淬火车轮试样出现局部严重磨损区,其磨损量显著增加,而淬火试样的磨损量轻微增加;磨损试验后,预制裂纹在未淬火试样中闭合,而在淬火试样中不闭合;在淬火试样中,浅预制裂纹宽度扩大并在表层出现马氏体塑性变形和剥落现象,而深预制裂纹宽度略微收缩且表层无马氏体塑性变形与剥落现象;淬火试样的预制裂纹诱发大角度裂纹贯穿整个淬火区,并沿着淬火区与基体交界面扩展,显著增加了淬火区大块剥离的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裂纹 车轮材料 等离子体淬火 磨损行为 裂纹扩展
下载PDF
一类退化的时滞抛物型方程组的解的熄灭
14
作者 陈玉娟 《南通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7-10,43,共5页
文章讨论了一类含时滞的退化抛物型方程组的解的熄灭问题 ,通过运用正则化方法和上下解的技巧 ,得到了解的存在性并且证明了存在唯一的一个临界长a ,使得当a<a 时 ,方程组的解全局存在;当a>a 时 ,方程组的解熄灭。文章还给出... 文章讨论了一类含时滞的退化抛物型方程组的解的熄灭问题 ,通过运用正则化方法和上下解的技巧 ,得到了解的存在性并且证明了存在唯一的一个临界长a ,使得当a<a 时 ,方程组的解全局存在;当a>a 时 ,方程组的解熄灭。文章还给出了临界长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 退化抛物型方程组 熄灭 渐近性 存在性 临界长
下载PDF
JGR610E大型油罐用钢不同工艺下的显微结构特征
15
作者 阴旭 刘翠荣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6,共5页
利用热模拟试验方法系统研究了在线淬火型油罐用钢在不同轧制工艺和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组织特征,并分析了微合金元素碳氮化物的粒子析出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随终轧温度的降低,油罐用钢晶粒尺寸逐渐细化,铁素体数量逐渐增多;随冷却速度的... 利用热模拟试验方法系统研究了在线淬火型油罐用钢在不同轧制工艺和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组织特征,并分析了微合金元素碳氮化物的粒子析出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随终轧温度的降低,油罐用钢晶粒尺寸逐渐细化,铁素体数量逐渐增多;随冷却速度的增大,JGR610E组织类型由针状铁素体向粒状贝氏体到板条状下贝氏体转变,晶粒越来越细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淬火 油罐用钢 析出行为
原文传递
Si和Co含量对快淬LaFe_(13-x-y)Si_xCo_y合金凝固行为的影响
16
作者 董中奇 涂赣峰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04-307,共4页
采用熔体快淬的方法研究了Si,Co含量对LaFe13-x-ySixCoy合金凝固行为的影响.应用XRD和SEM分析了合金显微组织、结构和相组成.结果表明:Si,Co含量对合金的凝固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当合金中x=0,y=0~0.4时合金显微组织由α—Fe相和L... 采用熔体快淬的方法研究了Si,Co含量对LaFe13-x-ySixCoy合金凝固行为的影响.应用XRD和SEM分析了合金显微组织、结构和相组成.结果表明:Si,Co含量对合金的凝固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当合金中x=0,y=0~0.4时合金显微组织由α—Fe相和La+α-Fe相组成;当x=0.5~1.0,y=0~0.4时合金显微组织由α-Fe相和La(Fe,Co)si相组成;当x=1.0,y=0.6时合金显微组织中出现La(Fe,Co,Si)13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熔体快淬 LaFe-3-x-ySixCo 合金 凝固行为
下载PDF
粗糙度对铁铬铝在骤冷过程中沸腾传热影响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王泽锋 陈仕龙 +3 位作者 邓坚 张勇 刘余 熊进标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78-2382,共5页
铁铬铝作为事故容错燃料包壳的主要候选材料,能够抑制反应堆在严重事故下产氢释能的风险,提高反应堆的事故耐受能力。本文基于可视化方法研究了不同粗糙度的铁铬铝在骤冷过程中沸腾传热行为,通过一维导热反问题求解计算铁铬铝的表面热... 铁铬铝作为事故容错燃料包壳的主要候选材料,能够抑制反应堆在严重事故下产氢释能的风险,提高反应堆的事故耐受能力。本文基于可视化方法研究了不同粗糙度的铁铬铝在骤冷过程中沸腾传热行为,通过一维导热反问题求解计算铁铬铝的表面热流密度和温度,分析了液体过冷度和粗糙度对铁铬铝骤冷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过冷度的增大,铁铬铝的骤冷时间减小,最小膜态沸腾温度增大。铁铬铝表面的膜态沸腾换热与粗糙度无关,最小膜态沸腾温度受表面亲水性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容错燃料 粗糙度 骤冷行为 最小膜态沸腾温度
原文传递
GM制冷机环境下高温超导体的失超行为
18
作者 白质明 孙昱艳 +1 位作者 杨刚 单迪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7-760,共4页
对高温超导体Bi2223/Ag带材在GM制冷机工作环境(30-70 K)下的失超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建立一套GM制冷机条件下超导体失超传播特性的测试装置,使用LabVIEW语言编写了实验测试系统的控制程序,对高温超导体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失超传播速... 对高温超导体Bi2223/Ag带材在GM制冷机工作环境(30-70 K)下的失超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建立一套GM制冷机条件下超导体失超传播特性的测试装置,使用LabVIEW语言编写了实验测试系统的控制程序,对高温超导体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失超传播速度进行测量.失超传播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随电流的增加而增大.温度越高,电流越大,超导稳定性越差,失超传播越容易产生,实验结果符合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体 GM制冷机 失超行为 传播速度 工作电流
下载PDF
600MPa级直接淬火钢不同工艺下的显微结构特征研究
19
作者 田世永 张继明 +1 位作者 刘金泉 韩智强 《宽厚板》 2011年第4期1-5,共5页
通过热模拟和试验和电子显微技术等方法,系统研究了600 MPa级直接淬火钢在不同轧制、冷却和热处理工艺下的组织类型和特点,分析了微合金元素碳氮化物的粒子析出行为,研究结果对该产品生产工艺的制定和改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直接淬火 工艺 组织 析出行为
下载PDF
Effect of Carbon Nanotube Concentration on Cooling Behaviors of Oil-Based Nanofluids During the Immersion Quenching
20
作者 陈斯 曾效舒 袁秋红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EI 2017年第4期395-401,共7页
Oil-based nanofluids including 0.75%—1.75% (mass fraction) carbon nanotubes (CNTs) without any surfactant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a two-step process. The probes machined from 45#steel with 22mm diameter and 50mm le... Oil-based nanofluids including 0.75%—1.75% (mass fraction) carbon nanotubes (CNTs) without any surfactant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a two-step process. The probes machined from 45#steel with 22mm diameter and 50mm length are quenched in the as-synthesized CNT nanofluids for testing the cooling behaviors of the nanofluids. The laser diffraction particle size analyzer,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 (SEM), X-ray diffractometer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a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quality and distribution of CNTs in the nanofluids. The wettability and viscosity of 30#oil and oil-based CNT nanofluids are measured by a goniometer at 15 C and a rotational type viscometer at 40 C,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oling efficiency of the oil-based CNT nanofluid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30#oil. Moreover, the cooling rate of the naonofluids increases with the further increase of the CNT concentration. When the mass fraction of CNTs increases to 1.75%, the cooling rate of the naonofluids reaches a maximum at 760 C and it is increased by 77.8% as compared to that of base oil. The improved cooling rate of oil by CNTs is mainly due to the uniform distribution and excellent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CNTs. © 2017,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and Springer-Verlag GmbH German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nanotube(CNT) NANOFLUID quenching cooling behavior CONCENTR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