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向在高等医学课程改革中的体现 被引量:23
1
作者 范慧慧 朱军 《医学教育探索》 2009年第4期349-351,共3页
面对多元的环境和发展的社会,高等临床医学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等经历着种种转向,并通过临床医学课程改革得以体现。在此围绕现代临床医学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对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和高等医学课程改革展开讨论。
关键词 临床医学 人才培养 课程改革
下载PDF
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围绕和服务于人才培养 被引量:17
2
作者 邱云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0-13,18,共5页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所以高校党建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于人才培养,由于高校基层党组织处于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保证作用,能否真正担负起这种保证作用,取决于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党...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所以高校党建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于人才培养,由于高校基层党组织处于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保证作用,能否真正担负起这种保证作用,取决于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党员、干部的素质,而这一切又取决于如何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基层 党建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面向21世纪的心理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7
3
作者 欧阳虹 《洛阳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75-78,共4页
探讨了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分析了心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人才培养的差距 ,论述了对心理实验教学进行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心理实验 人才培养 教学体系 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改革 高校
下载PDF
论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机制 被引量:7
4
作者 欧阳斌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07-110,共4页
教育部在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的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旨在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因此,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高规格参与国际竞争面临的紧迫课题。文中在明确高校高层次人才概念和基本特... 教育部在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的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旨在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因此,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高规格参与国际竞争面临的紧迫课题。文中在明确高校高层次人才概念和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从选才、育才、评价及激励约束等四个动态培养环节构建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机制,尝试探索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合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高层次人才 培养 机制
下载PDF
试论新世纪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新人才观
5
作者 张庆守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2-17,共6页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为推进新世纪我国人才工作,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系统的适应国内外形势需要的人才新观念和新理念,其中包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人才价值观、"以培养能力为重点和深化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为推进新世纪我国人才工作,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系统的适应国内外形势需要的人才新观念和新理念,其中包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人才价值观、"以培养能力为重点和深化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素质发展目标观、"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和'四不唯'"的人才评价观以及"'按发展需要培养人'和'以人为本'"的人才教育培养观等。这些新观念和新理念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认真学习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中央 人才观 人才价值观 人才素质发展目标观 人才评价观 人才教育培养观
下载PDF
关于当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三多三少”现象的对策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东航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6-109,共4页
当前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状况,总体上还存在着较严重的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三多三少"现象:初级型人员多,创意型人才少;书本型人员多,实践型人才少;沿海发达地区人才多,中西部人才少。这"三多三少"形成了三个相... 当前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状况,总体上还存在着较严重的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三多三少"现象:初级型人员多,创意型人才少;书本型人员多,实践型人才少;沿海发达地区人才多,中西部人才少。这"三多三少"形成了三个相对的矛盾,体现了人才的层次问题、结构问题和空间分布问题。这些矛盾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解决,我国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必然面临创意乏术和人才匮乏的窘境。解决之道在于:一是建立具备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解决人才培养层次问题;二是建立科学的艺术人才评价机制,靠科学的机制形成良好的导向,解决书本与实践脱节、书本型人员过剩的结构性问题;三是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深化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同时改善创业环境、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留住和吸引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缓解人才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文化创意 人才 人才培养 层次 结构 学科建设 空间分布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曹金明 《湖北工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56-57,65,共3页
针对设计教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求这一问题 ,提出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合并 ,以改善低效教育问题 ;并在平面设计专业中普及计算机的应用 。
关键词 平面设计 人才需求 人才培养 教学方法 高校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下载PDF
民族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政月 李耀宏 《高教论坛》 2007年第4期43-45,共3页
根据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要求及民族医学院校实际,从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组织设计、课程结构、教育教学方法、质量监控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符合民族地区医... 根据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要求及民族医学院校实际,从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组织设计、课程结构、教育教学方法、质量监控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符合民族地区医疗卫生需要的高级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医学教育 人才培养 模式
下载PDF
都市型农业及其人才培养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卜妙金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41-46,共6页
都市型农业是以满足大型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和高品位消费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业 .其构建与发展要求农业高校、科研机构提供高素质创新人才及成果支持 .以都市型农业教育定位的高校 ,要依据都市现代化进程对都市农业产业的创建、生产与经... 都市型农业是以满足大型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和高品位消费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业 .其构建与发展要求农业高校、科研机构提供高素质创新人才及成果支持 .以都市型农业教育定位的高校 ,要依据都市现代化进程对都市农业产业的创建、生产与经营管理的特殊要求 ,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据此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优化课程体系 ,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 ,建立与都市农业产业密切结合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型农业 高等农业院校 人才培养 发展目标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初探新形势下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从全民健身运动对体育人才需求谈起 被引量:1
10
作者 娄道舰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3期274-276,共3页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几十年来一贯实行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对从事学校体育的能力培养,忽视对从事社会体育的能力培养.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启动与全面开展,使高师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矛盾日显突出.笔者从社会发展的角度...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几十年来一贯实行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对从事学校体育的能力培养,忽视对从事社会体育的能力培养.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启动与全面开展,使高师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矛盾日显突出.笔者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供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 人才培养 高师 体育人才 体育教育专业
下载PDF
转变管理观念 培养创新人才
11
作者 赵同臣 张代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229-231,共3页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人才,高校内部管理工作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学校内部管理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面对市场经济和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学校管理者面...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人才,高校内部管理工作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学校内部管理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面对市场经济和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学校管理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管理 人才培养 改革
下载PDF
内外兼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12
作者 李岸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第16期131-132,共2页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转型升级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做保障。职业院校教育应该适应并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探索出切实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需要学校的管理部门和管理者以及作为教育...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转型升级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做保障。职业院校教育应该适应并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探索出切实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需要学校的管理部门和管理者以及作为教育教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内外兼修,形成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 人才保障 内外兼修
下载PDF
以“三对接”理念构建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思东 黄泽龙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60-363,共4页
针对国际、国内以及广东省的发展新形势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我校提出了"三对接"的人才培养理念,本文从专业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三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我校近年来在构建与社会需求相对接的本科人才培养体... 针对国际、国内以及广东省的发展新形势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我校提出了"三对接"的人才培养理念,本文从专业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三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我校近年来在构建与社会需求相对接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上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念 本科 人才培养体系 实践
下载PDF
行业高职院校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君丽 茜平一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4,共4页
以分析行业高职院校特点为基础,以我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为依据,对行业高职院校在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总结,探讨行业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的诸多保障。
关键词 行业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研育人才 开创我院研究生教育的新格局
15
作者 谢乐平 《矿业研究与开发》 EI CAS 1997年第4期67-69,共3页
在回顾与总结了长沙矿山研究院"八五"以来在研究生教育方面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绩,形成的经验的同时,指出以科研育人是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主张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探索学以致用的育人机制,以不断提高研... 在回顾与总结了长沙矿山研究院"八五"以来在研究生教育方面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绩,形成的经验的同时,指出以科研育人是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主张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探索学以致用的育人机制,以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文章最后归纳出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教育要立足于自办为主、联办为辅的办学路子,实现高校与院所的优势互补,为我国科技事业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提供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研究生教育 科研育人 市场导向
下载PDF
体育院校培养跨世纪人才和学料带头人的紧迫性与方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民治 李相如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6年第1期8-11,共4页
体育院校是我国体育人才资源的重要集散地。体育院校跨世纪优秀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关系到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对我国体育院校的高级人才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断层”和“老化”的危机已经出现,提出了跨世... 体育院校是我国体育人才资源的重要集散地。体育院校跨世纪优秀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关系到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对我国体育院校的高级人才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断层”和“老化”的危机已经出现,提出了跨世纪优秀人才的培养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院校 跨世纪人才 培养方略
下载PDF
提高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研究——对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基础强化培训工作的思考
17
作者 杨如安 邓洪波 《西南教育论丛》 2009年第4期40-44,共5页
加强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是我国促进西部大开发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于2006年开始举办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的基础强化培训,但由于学员存在年龄差距大、知识起点不一致、在职人员多、学习目的... 加强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是我国促进西部大开发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于2006年开始举办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的基础强化培训,但由于学员存在年龄差距大、知识起点不一致、在职人员多、学习目的各不相同等特点,从而为基础强化培训的顺利实施提出了挑战。培训单位应强化学员坚定的政治意识、牢固的骨干意识、较强的研究意识、严格的质量意识,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高层次骨干人才 培养质量 对策研究
下载PDF
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
18
作者 郭瑞璋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54-55,59,共3页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必须把人才问题摆到企业发展的战略位置,创造性地做好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更新观念,改革用人机制,大胆的使用年青人。
关键词 企业管理 人才引进 人才培养 用人机制
下载PDF
校园环境的研究
19
作者 徐凤云 张兵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25-27,共3页
校园环境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形象的载体,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尤其是内在的教育文化环境对培养新时期的创新人才更是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本文主要从管理的角度对软环境的建设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校园环境 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高校 师资环境 创新精神 教学管理
下载PDF
信息对抗技术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与创新 被引量:6
20
作者 罗森林 潘丽敏 王越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0年第5期64-66,共3页
随着信息科技、信息系统的发展,信息安全对抗问题是人类社会进程中必然且需要置于顶层来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信息安全与对抗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如何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培养出大量高... 随着信息科技、信息系统的发展,信息安全对抗问题是人类社会进程中必然且需要置于顶层来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信息安全与对抗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如何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培养出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是目前信息对抗、信息安全技术等专业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就北京理工大学信息对抗技术专业的建设展开讨论,全面分析专业建设过程中主要解决的问题和方法,专业建设的特色及实际应用情况,希望能够与兄弟院校互相交流,共同研讨信息安全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对抗技术 专业建设 特色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