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贝拉唑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9
1
作者 刘小娟 陈策 +1 位作者 张艳芳 刘复娜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气滞胃痛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症状改善及血清胃动素及胃泌素-17、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CAG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气滞胃痛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症状改善及血清胃动素及胃泌素-17、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CAG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雷贝拉唑,研究组采取雷贝拉唑^+气滞胃痛颗粒,两组均治疗3个月。统计两组症状(纳差、恶心、腹胀、嗳气、上腹痛)改善情况、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胃动素、胃泌素-17、T细胞亚群指标(CD4^+、CD8^+、CD4^+/CD8^+)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纳差、恶心、腹胀、嗳气、上腹痛分值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12%)较对照组(73.53%)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17水平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增高,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65%)与对照组(11.7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采取雷贝拉唑及气滞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增加血清胃动素、胃泌素-17含量,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气滞胃痛颗粒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泌素-17 胃动素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雷贝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胃-食管动力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陈超 焦艳 陶源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7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观察气滞胃痛颗粒联合雷贝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胃动力调节激素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北京市昌平区中医院收治的RE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服用雷贝... 目的观察气滞胃痛颗粒联合雷贝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胃动力调节激素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北京市昌平区中医院收治的RE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气滞胃痛颗粒5 g/次、3次/d,均4周为1疗程。放射免疫法检测胃泌素、胃动素表达,酶联免疫法测定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23(IL-23)表达。比较两组治疗后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胃泌素和胃动素表达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0.01),但治疗后观察组的胃泌素和胃动素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IL-17和IL-23表达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的表达均显著减低(P<0.05、0.01),但治疗后观察组的IL-17和IL-23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8%和81.3%,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0.4%,观察组的为8.3%,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气滞胃痛颗粒联合雷贝拉唑可以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食管动力、抑制炎症反应,疗效显著,且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滞胃痛颗粒 反流性食管炎 胃-食管动力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奥美拉唑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4
3
作者 任莉 黄健 《医学综述》 2018年第7期1444-1448,共5页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用奥美...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用奥美拉唑治疗,每次20 mg,每日2次;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用法同对照组)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每次5 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食管括约肌(UES)静息压和下食管括约肌(LES)静息压、血清胃泌素及血浆胃动素、RDQ各症状评分、复发率及复发时食管黏膜内镜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0%(46/50)比64.0%(32/50)](P<0.05)。治疗后观察组UES静息压及LES静息压高于对照组[(65±11)mm Hg(1 mm Hg=0.133 k Pa)比(54±8)mm Hg,(27±5)mm Hg比(23±4)mm Hg](P<0.01)。治疗后观察组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171±27)ng/L比(134±26)ng/L,(330±88)ng/L比(286±84)ng/L](P<0.01)。治疗后观察组胸痛、胃灼热、反食、反酸评分低于对照组[(0.81±0.22)分比(2.43±0.64)分,(1.14±0.32)分比(3.15±0.24)分,(1.21±0.27)分比(2.92±0.32)分,(1.15±0.34)分比(2.18±0.41)分](P<0.01)。治疗后观察组复发率及复发时食管黏膜内镜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4.0%(12/50)比46.0%(23/50),(1.4±0.4)分比(1.8±0.4)分](P<0.01)。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明显提高胃动力,改善胃反流症状,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奥美拉唑 气滞胃痛颗粒 血清胃泌素 血浆胃动素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胃食管反流病食道动力及酸反流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丽贤 袁双珍 +2 位作者 陈玉梅 闫玉红 王丽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讨气滞胃痛颗粒和木香顺气丸联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及盐酸伊托必利片的治疗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食道动力及酸反流的影响。方法:90例GERD患者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和观察组各45例。西药组服用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次,... 目的:探讨气滞胃痛颗粒和木香顺气丸联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及盐酸伊托必利片的治疗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食道动力及酸反流的影响。方法:90例GERD患者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和观察组各45例。西药组服用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次,早、晚各1次;盐酸伊托必利片,50 mg/次,3次/d。观察组在西药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气滞胃痛颗粒,5 g/次,3次/d;木香顺气丸,6 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进行治疗前后反流性疾病问卷(RDQ)量表评分;进行治疗前后食管测压和24 h食管p H监测。结果:治疗后两组上食管括约肌(UES)和下食管括约肌(LES)静息压较治疗前增高,观察组增高更为显著(P<0.01),两组湿咽成功率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高于西药组(P<0.01);观察组酸反流总次数、酸反流>5 min的次数、总计p H<4的百分比、卧位p H<4的百分比、最长反流时间和De Meester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治疗后观察组酸反流总次数和De Meester评分少于西药组(P<0.01);观察组反流性疾病问卷(RDQ)量表烧心、反流、非心源性胸痛、反酸评分及总分均低于西药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增强食管体部蠕动功能、改善食道动力及减少酸反流,从而减轻GERD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气滞胃痛颗粒 木香顺气丸 食道动力 酸反流
原文传递
雷贝拉唑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国忠 周雪英 《中国药师》 CAS 2015年第5期797-798,801,共3页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OT)水平的影响。方法: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雷贝拉唑胶囊20 mg,po,qd(早上空腹服用);观察...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OT)水平的影响。方法: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雷贝拉唑胶囊20 mg,po,qd(早上空腹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气滞胃痛颗粒5 g,po,tid,两组均连续服用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与内镜下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GAS、MOT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症状与内镜下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92.5%,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GAS、MOT水平均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且观察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显著提高GAS、MOT水平,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气滞胃痛颗粒 反流性食管炎 血清胃泌素 血浆胃动素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活性作用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杨晓娟 胡黄婉茵 +8 位作者 张海珠 郝俊杰 刘靖 刘晓熠 王玄 邬国松 肖小河 牛明 罗光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3094-3106,共13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结合中医方解配伍理论对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基于TCMSP中药系统生物学分析数据库收集气滞胃痛颗粒中6味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借助LC...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结合中医方解配伍理论对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基于TCMSP中药系统生物学分析数据库收集气滞胃痛颗粒中6味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借助LC-MS技术对所筛成分进行分析,通过TCMSP检索和Pharmmapper软件预测获取各成分主要的作用靶标,并通过DIP数据库,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建立药物靶标与炎症疼痛靶标的关联,构建药物-靶标-疾病网络,通过网络特征分析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的作用靶标,阐释其抗炎镇痛的主要作用机制。结果根据网络分析,共有44个炎症疼痛靶点与气滞胃痛颗粒密切相关,其中直接作用靶点有20个,主要是对环加氧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等蛋白酶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NOD样受体(NLR)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等与炎症疼痛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有关。结论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该研究为深入阐释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且进一步说明了中医药古方配伍理论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滞胃痛颗粒 抗炎镇痛 网络药理学 作用靶点 配伍理论
原文传递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沈惠贤 张艳霞 赵虹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3期555-559,共5页
目的观察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于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5 mg/次,3次/d;... 目的观察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于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5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气滞胃痛颗粒,5 g/次,3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胃动素(MOT)、血清胃泌素(GAS)、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疼痛程度。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9.31%,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3.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OT、GAS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浆MOT和血清GA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可有效提高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MOT和血清GAS,降低血清TNF-α和IL-6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滞胃痛颗粒 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 反流性食管炎 胃动素 胃泌素 视觉模拟评分
原文传递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标准四联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涛 苏晓兰 +2 位作者 张涛 牛然 魏玮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529-532,共4页
目的:分析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2月接受治疗的82例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肝胃气滞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试验组(n=41)。对照组患者给... 目的:分析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2月接受治疗的82例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肝胃气滞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试验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四联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气滞胃痛颗粒联合标准四联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Hp清除率,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01),且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Hp清除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改善上腹痛、上腹胀、胁肋胀、胁肋痛、嗳气、口苦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出现腹泻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滞胃痛颗粒联合标准四联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虽未观察到能显著提高四联疗法对Hp的清除率,但有助于改善上腹胀痛、胁肋部胀痛等临床症状,并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可作为四联疗法的辅助用药进行推广,以增加疗效,减小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滞胃痛颗粒 四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
原文传递
奥美拉唑结合气滞胃痛颗粒在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耿威 仉慧颖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4期77-78,共2页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结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临床诊治中的60例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上述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都接受常规糖尿病治疗...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结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临床诊治中的60例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上述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都接受常规糖尿病治疗,其中幽门螺寻杆菌(HP)患者增加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等药物治疗,基于该治疗方式,观察组30例使用奥美拉唑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对照组30例只接受奥美拉唑治疗。两组治疗的1个疗程是14 d,对两组的1个疗程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同气滞胃痛颗粒在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上可以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糖尿病 慢性胃炎 气滞胃痛颗粒
下载PDF
气滞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袁荭 凌洁 +2 位作者 张立群 柏志安 石浩强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3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气滞胃痛颗粒对幽门螺旋杆菌(HP)阴性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41例HP阴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气滞胃痛颗粒组106例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组35例,用药4周,以总有效率、显效率和症状评价评估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气滞胃... 目的探讨气滞胃痛颗粒对幽门螺旋杆菌(HP)阴性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41例HP阴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气滞胃痛颗粒组106例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组35例,用药4周,以总有效率、显效率和症状评价评估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气滞胃痛颗粒组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组患者治疗4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9%和82.3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4%和8.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显效率(55.77%对29.41%)组间差异显著(P=0.008)。结论气滞胃痛颗粒治疗HP阴性慢性胃炎疗效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相近或更优,安全性类似,有待进一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滞胃痛颗粒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慢性胃炎 幽门螺旋杆菌
原文传递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俊杰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7期1412-1416,共5页
目的探讨气滞胃痛颗粒联合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急救中心就诊的13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有65例。对... 目的探讨气滞胃痛颗粒联合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急救中心就诊的13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有65例。对照组口服铝碳酸镁咀嚼片,1.0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气滞胃痛颗粒,5 g/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两组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反酸消失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7(IL-17)、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胃肠激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38%)比对照组高(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反酸消失时间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RP、IL-17、ICAM-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CRP、IL-17、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MTL、GAS均明显降低,SS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MTL、GAS水平比对照组低,SS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胃痛颗粒联合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胃肠激素的分泌,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滞胃痛颗粒 铝碳酸镁咀嚼片 慢性胃炎 腹痛消失时间 炎症因子 胃肠激素
原文传递
口服中成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梁宇花 高霞 孟捷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37-3252,共16页
目的 运用基于贝叶斯框架的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口服中成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 Med、Embase、Web ... 目的 运用基于贝叶斯框架的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口服中成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有关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医治疗(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CWMT)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22年11月15日。采用Cochranc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使用Stata14.0和Ge MTC 0.14.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51项研究,13种中成药,4468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提高总有效率的前3种最佳方案为补中益气丸(颗粒)+CWMT>乌梅丸+CWMT>乌灵胶囊+CWMT;在改善腹痛积分方面,疗效前3名的方案依次为乌灵胶囊+CWMT>痛泻宁颗粒+CWMT>补脾益肠丸+CWMT=枫蓼肠胃康胶囊(颗粒/片)+CWMT;在改善腹泻积分方面,疗效前3名的方案依次为乌灵胶囊+CWMT>补脾益肠丸+CWMT>痛泻宁颗粒+CWMT;在改善腹胀积分方面,疗效前2名的方案为气滞胃痛颗粒+CWMT>乌灵胶囊+CWMT;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排名前3名的方案依次为补脾益肠丸+CWMT>参苓白术颗粒(散/丸)+CWMT>参倍固肠胶囊+CWMT。结论 与CWMT相比,联合口服中成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以提高总有效率,改善腹痛、腹泻、腹胀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由于纳入文献质量水平不高,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网状Meta分析 贝叶斯模型 随机对照试验 参苓白术颗粒(散/丸) 补脾益肠丸 参倍固肠胶囊 固本益肠片 补中益气丸(颗粒) 枫蓼肠胃康胶囊(颗粒/片) 痛泻宁颗粒 固肠止泻丸 气滞胃痛颗粒 乌灵胶囊 肠炎宁糖浆(胶囊) 胃肠安丸 乌梅丸
原文传递
HPLC-DAD法同时测定气滞胃痛颗粒中5个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赟华 董媛 +2 位作者 李忠琼 刘莹莹 张雯洁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61-1664,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气滞胃痛颗粒中白芍药苷、芍药苷、甘草苷、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依利特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45 min,10%A→28%A),流速1.0mL.min-1,...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气滞胃痛颗粒中白芍药苷、芍药苷、甘草苷、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依利特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45 min,10%A→28%A),流速1.0mL.min-1,采用DAD检测器在200~400 nm波长处进行检测,柱温30℃。结果:调取不同波长的色谱图分别计算各成分的含量,白芍药苷(230 nm)、芍药苷(230 nm)、甘草苷(237 nm)、柚皮苷(283 nm)和新橙皮苷(283 nm)进样量分别在0.12~6.14μg(r=0.9998),0.40~7.92μg(r=0.9998),0.06~3.18μg(r=1.000),0.20~9.84μg(r=0.9999),0.12~6.14μg(r=0.9999)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1%,98.3%,98.9%,98.6%,97.1%;RSD分别为0.63%,0.69%,0.96%,1.5%,1.3%。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为气滞胃痛颗粒的全面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滞胃痛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 多波长检测 白芍药苷 芍药苷 甘草苷 柚皮苷 新橙皮苷 中成药多成分分析 质量控制标准提高
原文传递
气滞胃痛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系统评价与药物经济学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科标 田杨 +2 位作者 韩晟 林丽开 李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5106-5112,共7页
该研究旨在评价气滞胃痛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性、安全性与经济性。选取临床常用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案:气滞胃痛颗粒+莫沙必利片vs单用莫沙必利片,基于已发表的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评价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并以Meta分... 该研究旨在评价气滞胃痛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性、安全性与经济性。选取临床常用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案:气滞胃痛颗粒+莫沙必利片vs单用莫沙必利片,基于已发表的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评价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并以Meta分析结果作为效果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采用成本-效果手段对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进行分析,并通过旋风图、蒙特卡洛模拟进行敏感性分析。通过调研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确定该病的意愿支付阈值,并与ICER对比,从对气滞胃痛颗粒的经济性进行评价。基础分析结果显示,气滞胃痛颗粒+莫沙必利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率为95.49%,高于单用莫沙必利片(73.30%)(OR=8.52,95%CI[4.36,16.6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1)。安全性方面,2组无显著性差异。气滞胃痛颗粒+莫沙必利片价格相较于单用莫沙必利片更高,ICER为640.29元,但低于患者意愿支付阈值1506.67元,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较为稳健。综上,气滞胃痛颗粒+莫沙必利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安全且更加有效、经济,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滞胃痛颗粒 功能性消化不良 成本-效果分析 META分析 决策树模型
原文传递
气滞胃痛颗粒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韩凌 李坤 +3 位作者 潘英 刁云鹏 黄珊珊 张厚利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3285-3287,共3页
目的:研究气滞胃痛颗粒对大鼠离体胃、肠平滑肌的影响及其镇痛、抗炎作用。方法:以大鼠的离体胃、肠平滑肌条为模型,考察在正常克氏液条件下加入气滞胃痛颗粒后大鼠胃、肠平滑肌条收缩状况;以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为疼痛指标,观察气滞... 目的:研究气滞胃痛颗粒对大鼠离体胃、肠平滑肌的影响及其镇痛、抗炎作用。方法:以大鼠的离体胃、肠平滑肌条为模型,考察在正常克氏液条件下加入气滞胃痛颗粒后大鼠胃、肠平滑肌条收缩状况;以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为疼痛指标,观察气滞胃痛颗粒的镇痛作用;以小鼠耳二甲苯致炎模型考察气滞胃痛颗粒抗急性炎症作用。结果:气滞胃痛颗粒在20~160mg·mL-1浓度范围内能显著促进大鼠胃、肠平滑肌条的运动,200~280mg·mL-1浓度范围内可抑制大鼠胃、肠平滑肌条的运动。气滞胃痛颗粒在0.975、1.95、3.9g·kg-1剂量下给药可抑制小鼠扭体反应及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结论:气滞胃痛颗粒对大鼠胃、肠平滑肌条的收缩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且具有明显镇痛、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滞胃病颗粒 胃肠平滑肌 镇痛 抗炎 药效学
原文传递
气滞胃痛颗粒对肝郁气滞型IBS的疗效观察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聂晶晶 唐艳萍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10期95-96,共2页
目的:评价气滞胃痛颗粒对肝郁气滞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80例肝郁气滞型IBS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曲美布汀、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治疗组40例,给予曲美布汀、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气滞胃痛颗粒治疗;两组疗... 目的:评价气滞胃痛颗粒对肝郁气滞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80例肝郁气滞型IBS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曲美布汀、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治疗组40例,给予曲美布汀、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气滞胃痛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动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学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积分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肝郁气滞型IBS患者存在明显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气滞胃痛颗粒可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该药能加强胃肠动力、改善其情绪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郁气滞型 肠易激综合征 气滞胃痛颗粒 疗效
下载PDF
气滞胃痛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MTL、GAS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许丹 于红刚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16期1938-1939,共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气滞胃痛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食欲、体重及血浆MTL、血清GAS的影响,探讨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夹尾刺激法制作动物模型的研究方法,观察气滞胃痛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食量、体重等指...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气滞胃痛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食欲、体重及血浆MTL、血清GAS的影响,探讨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夹尾刺激法制作动物模型的研究方法,观察气滞胃痛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食量、体重等指标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浆MTL、血清GAS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食量和体重降低(P<0.05),血浆MTL、血清GAS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气滞胃痛颗粒组和吗丁啉组小鼠食量、体重增加,血浆MTL、血清GAS含量升高(P<0.01)。结论:气滞胃痛颗粒能增加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食量、体重,提高FD大鼠血浆MTL、血清GAS含量,其治疗FD的机制与调节血中血浆MTL、血清GAS含量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滞胃痛颗粒 功能性消化不良 食量 体重 胃泌素 胃动素
下载PDF
气滞胃痛颗粒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蒋福宇 邵平 +4 位作者 韩凌 林丽峰 曲艳国 韩晓妮 何艳坤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5期54-57,91,共5页
气滞胃痛颗粒组方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四逆散,并在此基础上增加香附、延胡索。其功能主治为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气滞胃痛颗粒作为治疗胃痛的中成药得到长期广泛的临床应用,对于临床治疗不同类型的胃脘疼... 气滞胃痛颗粒组方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四逆散,并在此基础上增加香附、延胡索。其功能主治为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气滞胃痛颗粒作为治疗胃痛的中成药得到长期广泛的临床应用,对于临床治疗不同类型的胃脘疼痛具有普遍确切的疗效。根据目前气滞胃痛颗粒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报道,对气滞胃痛颗粒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气滞胃痛颗粒品种未来的药理临床基础研究和增加临床使用适应证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滞胃痛颗粒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联合用药
下载PDF
中药构效组学——以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孟宪生 郑莹 +7 位作者 孟营 齐冰 刘思聪 罗曦 秦鑫鹏 包永睿 王帅 李天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29-135,共7页
中药的化学成分复杂、研究思路局限,导致其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这也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现代化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计算机虚拟技术的引入为中医药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该研究建立了构效组学的研究方法,在中药成分化学... 中药的化学成分复杂、研究思路局限,导致其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这也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现代化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计算机虚拟技术的引入为中医药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该研究建立了构效组学的研究方法,在中药成分化学结构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研究中药中不同种类化合物结构与药效之间的多组多效,组效对应关系,分析和预测中药及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及多靶点协同的作用机制,并以气滞胃痛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为例开展构效组学研究,为药效组分筛选、有效成分解析提供了支撑,为复方疗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及中药先导化合物的开发提供思路和方向,推动中药的现代研究和中医药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效组学 气滞胃痛颗粒 抗炎镇痛 结构 靶点
原文传递
气滞胃痛颗粒中挥发性成分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郑鹏 赵昭 +2 位作者 李佳佳 顿佳颖 李春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4-1218,共5页
目的优化气滞胃痛颗粒中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挥发油提取率及柠檬烯、α-香附酮、香附烯酮含有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结合信息熵优化提取-共沸精馏耦合工... 目的优化气滞胃痛颗粒中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挥发油提取率及柠檬烯、α-香附酮、香附烯酮含有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结合信息熵优化提取-共沸精馏耦合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加水量13倍,浸泡时间1.1 h,提取时间6.5 h,综合评分0.922 2。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提取气滞胃痛颗粒中挥发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滞胃痛颗粒 挥发性成分 提取 提取-共沸精馏耦合 响应面法 信息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