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象干旱到不同等级水文干旱的传播阈值——以沁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永强 黄生志 +3 位作者 郭怿 刘永佳 李紫妍 黄强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19,共11页
系统量化气象干旱到不同等级水文干旱的传播阈值对水文干旱早期预警与精细化管理具有指导作用。本文以黄土高原沁河流域为例,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和标准化径流指数表征气象干旱、水文干旱,运用游程理论识别干旱事件,并对干旱事件进行合... 系统量化气象干旱到不同等级水文干旱的传播阈值对水文干旱早期预警与精细化管理具有指导作用。本文以黄土高原沁河流域为例,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和标准化径流指数表征气象干旱、水文干旱,运用游程理论识别干旱事件,并对干旱事件进行合并、剔除及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事件的匹配,同时使用贝叶斯网络结合Copula函数构建模型求解气象干旱到不同等级水文干旱的传播阈值。结果表明:随着水文干旱等级的升高,气象干旱到水文干旱的传播阈值增大,在传播过程中气象干旱强度削弱;沁河流域引发中度、重度及极端水文干旱对应的气象干旱历时阈值分别为12.8月、21.8月、30.9月,烈度阈值分别为14.2、22.4、30.0;沁河流域耐旱能力强与流域气象及下垫面条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水文干旱 COPULA函数 贝叶斯网络 干旱阈值 沁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Tapio和LMDI模型的沁河流域碳排放与水资源利用脱钩关系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纪义虎 左其亭 马军霞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4-101,共8页
在界定沁河流域研究范围和对沁河流域碳排放趋势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碳排放与水资源利用的脱钩关系,并采用LMDI模型分析影响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沁河流域整体碳排放呈现波动增长态势,但碳排放增长率... 在界定沁河流域研究范围和对沁河流域碳排放趋势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碳排放与水资源利用的脱钩关系,并采用LMDI模型分析影响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沁河流域整体碳排放呈现波动增长态势,但碳排放增长率波动下降;沁河流域碳排放与水资源利用多数时间处于强负脱钩和扩张负脱钩状态,但逐渐出现强脱钩与弱脱钩状态,水碳关系逐渐向好;水资源利用效应和碳排放强度效应是驱动沁河流域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用水效益效应是驱动碳排放减少的主要因素,碳排放强度效应与供水结构效应驱动效果逐渐变得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 碳排放 Tapio脱钩模型 LMDI模型 沁河流域
下载PDF
沁河流域全新世特大洪水及其重现期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葛兆帅 杨达源 +1 位作者 谢悦波 李徐生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4-148,共5页
沁河流域是黄河三门峡以下主要的洪水来源之一。由于沁河流域的实测水文记录时间较短,可以考证的历史洪水记录的时间尺度仅有百年左右,因此,如何延长古洪水、历史洪水记录的时间,就成为河口村水库项目设计洪水可靠性的关键问题。以1982... 沁河流域是黄河三门峡以下主要的洪水来源之一。由于沁河流域的实测水文记录时间较短,可以考证的历史洪水记录的时间尺度仅有百年左右,因此,如何延长古洪水、历史洪水记录的时间,就成为河口村水库项目设计洪水可靠性的关键问题。以1982年洪水为参照,利用沉积地貌学方法,结合历史洪水调查的成果,对沁河流域全新世以来的特大洪水进行了初步研究。1982年洪水是沁河流域最大的实测洪水;2480±100aBP的洪水是全新世已知的最大古洪水,其洪峰流量达到12900m3/s;沁河流域千年一遇的洪水洪峰流量为5000m3/s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河流域 全新世 特大洪水 洪水沉积 重现期
下载PDF
沁河流域水环境约束分区与景观格局优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璟 刘永 +3 位作者 郭怀成 赵海生 颜小品 张祯祯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1-488,共8页
以沁河流域(山西省晋城市段)为例,将流域划分为2个一级评价单元和14个二级评价单元,从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选择相应指标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基于GIS技术和生态因子叠置法,从水环境敏感性和水环境压力2个方面综合考虑了流域水环... 以沁河流域(山西省晋城市段)为例,将流域划分为2个一级评价单元和14个二级评价单元,从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选择相应指标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基于GIS技术和生态因子叠置法,从水环境敏感性和水环境压力2个方面综合考虑了流域水环境现状,根据水环境敏感性和水环境压力的等级划分,将流域水环境划分为低压低敏感区域、低压高敏感区域、高压低敏感区域和高压高敏感区域4类区域,针对各类区域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景观格局调整方案并提出了全流域的景观格局布置思路.山地生态系统和平原生态系统有机结合的生态网络格局,将有力改善沁河流域的水环境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约束分区 景观格局 晋城市 沁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混合产流与二维运动波汇流分布式水文模型 被引量:10
5
作者 包红军 王莉莉 +2 位作者 李致家 姚成 张珂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21,共5页
为了提高半湿润半干旱流域的洪水模拟与预报精度,基于GIS、RS和DEM技术,以DEM栅格为流域计算单元,构建了基于混合产流和二维栅格汇流的栅格型分布式水文模型(Grid-MK-2D模型),即混合产流模型是在蓄满产流基础上增加基于Green-Ampt下渗... 为了提高半湿润半干旱流域的洪水模拟与预报精度,基于GIS、RS和DEM技术,以DEM栅格为流域计算单元,构建了基于混合产流和二维栅格汇流的栅格型分布式水文模型(Grid-MK-2D模型),即混合产流模型是在蓄满产流基础上增加基于Green-Ampt下渗方法的超渗产流模型,坡面二维汇流计算采用基于栅格单元的分布式运动波模型水流演算,河道汇流应用一维运动波模型演算,运动波方程组由隐式有限差分求解。将Grid-MK-2D模型、Grid-MK-1D模型与新安江模型应用于半干旱的沁河孔家坡流域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基于DEM栅格的分布式水文模型(Grid-MK-2D、Grid-MK-1D)的模拟效果优于新安江模型,但GridMK-2D模型洪峰模拟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格型分布式水文模型 混合产流 二维运动波模型 沁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HBV模型确定沁河流域洪涝致灾临界雨量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海燕 张亚琳 +2 位作者 王志伟 茅彧 安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78,共5页
对暴雨洪涝较为严重的沁河流域进行暴雨洪涝风险评估需要致灾临界雨量。运用半分布式水文模型HBV,选取以润城水文站为控制站的沁河流域1977—1988年逐日气象数据和水文数据,在率定和验证水文模型HBV的基础上,结合水位—流量关系,对沁河... 对暴雨洪涝较为严重的沁河流域进行暴雨洪涝风险评估需要致灾临界雨量。运用半分布式水文模型HBV,选取以润城水文站为控制站的沁河流域1977—1988年逐日气象数据和水文数据,在率定和验证水文模型HBV的基础上,结合水位—流量关系,对沁河流域洪涝致灾临界雨量进行确定,并且运用1982年洪涝灾情的实测水文数据和降水量数据,验证致灾临界降水量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沁河流域的三级致灾临界降水量是合理的,可作为判断该流域在不同前期水位条件下是否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灾临界雨量 HBV模型 沁河流域
下载PDF
流域水资源协同管理模式及体系 被引量:7
7
作者 左其亭 李倩文 +2 位作者 赵维岭 曹宏斌 汪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流域水资源管理问题复杂,亟需探索科学的管理模式及管理体系。在总结国内外流域水资源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流域水资源协同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流域水资源协同管理模式,并阐述了该模式的主要特点;从组织体系、内容体系、制度体系3方... 流域水资源管理问题复杂,亟需探索科学的管理模式及管理体系。在总结国内外流域水资源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流域水资源协同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流域水资源协同管理模式,并阐述了该模式的主要特点;从组织体系、内容体系、制度体系3方面构建了流域水资源协同管理体系。最后,以沁河流域为例,针对其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沁河流域水资源协同管理体系。本文以期为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一种新的协同管理模式和体系,为指导沁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水资源管理 协同管理 管理模式 管理体系 沁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沁河流域短中长期综合干旱指数构建及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许拯民 林睿 +1 位作者 左向菊 李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83,89,共9页
由于单一干旱指数评价干旱存在局限性,故构建新型综合干旱指数PCA;为沁河流域的干旱监测及防御提供理论支持。基于SWAT模型模拟的沁河流域的水文气象要素,计算沁河流域的3种干旱指数: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 由于单一干旱指数评价干旱存在局限性,故构建新型综合干旱指数PCA;为沁河流域的干旱监测及防御提供理论支持。基于SWAT模型模拟的沁河流域的水文气象要素,计算沁河流域的3种干旱指数: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标准化径流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Standardized Soil Moisture Index,SSI),将3种干旱指数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合,构建沁河流域短中长期综合干旱指数;结果表明:(1)构建的综合干旱指数反映的干旱监测结果与实际干旱事件一致,且相比单一干旱指数,综合干旱指数综合了降水、蒸散发、土壤湿度及径流等多种因素,对沁河流域旱情的描述更加符合实际;对沁河流域干旱评价更加全面;(2)不同时间尺度的综合干旱指数对识别不同历时的干旱事件更具针对性;(3)短中期综合干旱指数可用于监测研究区旱情的相对实时变化;而长期综合干旱指数更适合描述长期的干旱发展趋势。说明该综合指数可用于沁河流域的干旱监测,为该区域的抗旱研究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河流域 SWAT模型 干旱指数 综合干旱指数
下载PDF
沁河径流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廷奎 李军华 +1 位作者 张向萍 石文洁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9-54,共6页
径流量的变化受到人类活动、降水量和气温变化的影响,对引起径流量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为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以沁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M-K检验法、累积距平法、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沁河流域径流量和降水量的变化特征... 径流量的变化受到人类活动、降水量和气温变化的影响,对引起径流量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为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以沁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M-K检验法、累积距平法、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沁河流域径流量和降水量的变化特征,采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和双累积曲线法探究人类活动、降水量和气温变化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1951—2019年武陟站径流量呈减小趋势,减小速度为2.019亿m^(3)/10 a,径流量在1971年发生突变;径流量变化主周期为10~15 a。2)1961—2014年降水量呈减小趋势,减小速度为16.0 mm/10 a,降水量在1971年发生突变;降水量变化主周期为14~18 a。3)人类活动、降水量和气温变化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85.17%、14.35%和0.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人类活动 降水量 气温 沁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区域水平衡理论和SWAT模型的沁河流域水收支平衡演变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邱曦 马军霞 +1 位作者 左其亭 张羽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5,22,共8页
基于区域水平衡理论和SWAT模型,提出了分布式水收支平衡模型的构建思路及水收支平衡计算方法,对人类活动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沁河流域水收支平衡状况进行模拟,并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和Mann-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了水收支平衡的关键影... 基于区域水平衡理论和SWAT模型,提出了分布式水收支平衡模型的构建思路及水收支平衡计算方法,对人类活动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沁河流域水收支平衡状况进行模拟,并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和Mann-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了水收支平衡的关键影响要素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2010—2016年沁河流域蓄水总量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及出口径流量为沁河流域水收支平衡相对关键的影响要素;未来多气候情景下蓄水总量呈上升趋势,多年平均降水量及出口径流量两个关键影响要素的总体变化情况与辐射强迫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典型气候情景SSP2-4.5下降水量及出口径流量在2037—2041年、2061—2063年可能存在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水平衡 水收支平衡 SWAT模型 气候变化 沁河流域
下载PDF
沁河年径流量非一致性水文频率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钰其 陈元芳 张学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4-27,50,共5页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使得水文序列的一致性遭到破坏,在变化环境下传统频率分析方法不再适用。选择沁河下游武陟站1951—2016年共66 a实测年径流量数据为研究对象,使用Hurst系数法对年径流量序列进行初步诊断,再运用线性回归、Spearma...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使得水文序列的一致性遭到破坏,在变化环境下传统频率分析方法不再适用。选择沁河下游武陟站1951—2016年共66 a实测年径流量数据为研究对象,使用Hurst系数法对年径流量序列进行初步诊断,再运用线性回归、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和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3种方法对序列进行趋势诊断,采用Bayesian变点分析、Pettitt检验等9种方法进行跳跃诊断,基于水文序列振动中心重构方法对变异序列进行一致性修正,再对修正后的序列进行水文频率分析。结果表明,武陟站年径流量序列的Hurst系数为0.84,属于强变异,于1964年发生向下跳跃变异;修正后序列的频率计算成果在不同设计标准下均小于原序列的,且差值随设计标准提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一致性 年径流量 变异诊断 频率计算 沁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SWAT的沁河流域水源涵养能力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乐开 左其亭 +2 位作者 钟涛 张羽 吴青松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2-872,共11页
水源涵养能力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为探究变化环境下的流域水源涵养状况,支撑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构建沁河流域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基于元胞自动机马尔科夫(celluar automata-Markov,CA-Markov)模... 水源涵养能力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为探究变化环境下的流域水源涵养状况,支撑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构建沁河流域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基于元胞自动机马尔科夫(celluar automata-Markov,CA-Markov)模型预测未来2030年土地利用状况,结合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气象数据,模拟流域未来降水、蒸发和径流,依据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历史和未来年份流域水源涵养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时间维度上:2010—2016年沁河流域水源涵养能力呈波动上升趋势,多年平均水源涵养量为49 mm,多年平均水源涵养率为8%;2024—2030年水源涵养能力呈波动下降趋势,多年平均水源涵养量为51 mm,多年平均水源涵养率为10%。空间维度上:2010、2015和2025年流域水源涵养能力呈现从上游到下游递增的趋势,2030年则呈现从上游到下游递减的趋势。整体来看,流域多年平均水源涵养量不足100 mm,且各年份均有子流域的水源涵养量出现负值,流域水源涵养能力较差。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协同保护和发展以及改善人水关系提供科学参考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量 SWAT模型 CA-Markov模型 水源涵养率 沁河流域
下载PDF
HEC-HMS水文模型不同降雨损失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直 冯民权 侯梓良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88,共6页
为对比分析HEC-HMS模型三种降雨损失方法在沁河流域的适用性。借助Morris筛选法识别降雨损失方法的关键参数,选用流域内5场雨洪资料进行参数率定和模拟精度分析。结果表明:(1)SCS CN值曲线法、Green-Ampt法、Initial and Uniform法主要... 为对比分析HEC-HMS模型三种降雨损失方法在沁河流域的适用性。借助Morris筛选法识别降雨损失方法的关键参数,选用流域内5场雨洪资料进行参数率定和模拟精度分析。结果表明:(1)SCS CN值曲线法、Green-Ampt法、Initial and Uniform法主要敏感性参数分别为CN值、土壤饱和导水率、恒定损失率。(2)选取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峰现时刻误差以及Nash系数对模型模拟精度进行评价,SCS CN值曲线法和Initial and Uniform法模拟结果达到乙等精度,Green-Ampt法模拟结果达到丙等精度。研究成果可为半湿润地区中小流域降雨损失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C-HMS 洪水模拟 降雨损失方法 参数敏感性分析 沁河流域
下载PDF
1990—2020年黄河流域沁河上游汇水区水源涵养功能空间格局与生态治理建议
14
作者 刘义 史佩东 +5 位作者 刘淼 许凯然 张宁 姜鹏 王玮迦 姜禹戈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17-1929,共13页
【研究目的】沁河流域作为黄河中游重要的来水区与水土功能保持区,流域上游汇水区主要涵括沁源与安泽两县,科学分析其水源涵养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可为沁河中下游地区乃至流域范围的生态环境修复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 【研究目的】沁河流域作为黄河中游重要的来水区与水土功能保持区,流域上游汇水区主要涵括沁源与安泽两县,科学分析其水源涵养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可为沁河中下游地区乃至流域范围的生态环境修复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提供技术依据。【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水量平衡方法,对1990—2020年30年间区域内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动态变化特征与不同因素对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根据区域水源涵养能力并结合其内自然保护地分布划分出区域水源涵养重要性等级。【研究结果】(1)研究区内水源涵养能力空间上表现出南高北低,中间高,四周低,地域差异.显著,多年水源涵养量均值为366.74×10^(6) m^(3);近30年水源涵养功能变化趋势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特征。(2)气候因子与水源涵养量相关性较强,植被类型也影响着水源涵养的空间特性。植被类型中,森林是区域内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的主体,但从水源涵养能力来看灌丛要高于森林和草原。(3)研究区内水源涵养重要和极重要区域总面积为733.38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5%,两者水源涵养总量占全区的53.63%,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与大起伏山地过渡的中小起伏山地之中以及安泽县的南部区域,是整个研究区的水源涵养集中地区。【结论】针对沁河流域上游水源涵养能力的建设,提出了一些生态治理措施,包括将灵空山、花坡一带确定为水源涵养功能极重要区域;因地制宜增加水源涵养能力较强的树种,加大亚高山草甸和温带草原的治理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生态修复工程 水量平衡 重要性分区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沁河流域 黄河流域 山西省
下载PDF
黄河中游沁河流域环境敏感性分析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史佩东 刘义 +5 位作者 孙娅琴 陈彭 许凯然 姜禹戈 刘淼 臧明东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5,共13页
【研究目的】沁河流域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一级支流,也是黄河流域的重要水土保持功能区,当前面临着水环境遭受破坏以及土壤侵蚀这两个敏感环境问题,环境敏感性评价是用于表征外界干扰对自然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结果的重要指标,对区域建立生... 【研究目的】沁河流域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一级支流,也是黄河流域的重要水土保持功能区,当前面临着水环境遭受破坏以及土壤侵蚀这两个敏感环境问题,环境敏感性评价是用于表征外界干扰对自然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结果的重要指标,对区域建立生态涵养区的环境政策以及有效进行区域生态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方法】根据研究区面临的不同环境地质问题选取了层次分析法(AHP)与RUSLE模型的评价方法以及相关因子,并结合GIS空间数据技术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将图形处理与空间数据运算结合,生成敏感性评价图,评价结果直观,为环境敏感性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研究结果】针对沁河流域的环境敏感性进行评价,并划分为轻度、中度、高度、极度4类敏感区域,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流域内以中、高度敏感区域占比最大,分别占总面积的33.43%、48.56%,同时以各支流流域为依托,针对各类敏感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对其环境现状产生的原因及改善方法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方案。【结论】依据各区域环境现状及敏感性程度提出了沁河全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思路,构建一个山地生态系统和平原生态系统有机结合的生态网络格局,致力于改善沁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游 沁河流域 生态环境 敏感性评价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基于SWAT的沁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及承载程度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秦西 张羽 +1 位作者 马军霞 左其亭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水资源生态足迹能够反映人类发展对自然界水资源的压力,明确流域水资源承载状况可为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对推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沁河流域为例,借助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 水资源生态足迹能够反映人类发展对自然界水资源的压力,明确流域水资源承载状况可为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对推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沁河流域为例,借助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利用SWAT模型输出结果计算各子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并评估沁河流域水资源承载状况。结果表明:2010—2016年沁河流域水资源量多年平均值为6.17×10^(8)m^(3),主要受到降水量影响;各子流域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均大于1,说明沁河流域水资源处于不可承载状态,供需矛盾突出;2010—2016年水资源承载状况虽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不可持续利用状态。研究结果可为沁河流域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其他流域尺度上的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 水资源承载力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 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 沁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SWAT的沁河流域水压力指数计算及生态脆弱性分析
17
作者 全志淼 左其亭 +1 位作者 王鹏抗 张羽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4,共10页
生态脆弱性是综合反映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重要属性,而水资源是维持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从水资源领域评估流域生态脆弱性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对于应对流域水资源短缺压力和改善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具有... 生态脆弱性是综合反映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重要属性,而水资源是维持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从水资源领域评估流域生态脆弱性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对于应对流域水资源短缺压力和改善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以沁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流域SWAT模型,引入水压力计算公式,从蒸散发量的角度,量化分析沁河流域2010-2016年生态脆弱性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SWAT模型经过率定与验证后,纳什系数E NS和相关系数R 2均符合模型精度标准,表明该模型在沁河流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②流域年际水压力指数值随时间递减,表明沁河流域生态脆弱性及生态系统状态逐年好转,蒸散发量是主要影响因素。③流域水压力指数年内变化大,本年度12月到次年度2月的生态脆弱性较强;结合相关研究结果,认为降水和冰雪天气是主要影响因素。④流域整体生态脆弱性状况逐年改善,但流域内部生态脆弱性空间差异化呈现扩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水压力指数 生态脆弱性 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沁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蓝绿水短缺指数计算与风险评价
18
作者 程琰 左其亭 邱曦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7,共7页
为了降低沁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风险,以沁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所构建SWAT模型的输出结果,估算2010—2016年沁河流域蓝绿水资源量,利用蓝绿水足迹和可利用蓝绿水资源量计算蓝绿水短缺指数,并划分4个蓝绿水短缺风险等级,定量评估沁河流域... 为了降低沁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风险,以沁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所构建SWAT模型的输出结果,估算2010—2016年沁河流域蓝绿水资源量,利用蓝绿水足迹和可利用蓝绿水资源量计算蓝绿水短缺指数,并划分4个蓝绿水短缺风险等级,定量评估沁河流域蓝绿水短缺状况。结果显示:1)沁河流域多年平均蓝水资源量为9.1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12.0%;多年平均绿水资源量为66.9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88.0%,说明沁河流域水资源大部分为绿水资源;2)年尺度下沁河大部分子流域的蓝水短缺指数大于1.0,蓝水短缺风险等级为较大风险,其中下游地区的焦作市蓝水短缺问题尤为严重;3)年尺度下沁河各子流域的绿水短缺指数呈现一定差异性,大部分子流域多年平均绿水短缺指数在0.5~1.0范围内,绿水短缺面临中度风险,总体而言,绿水短缺风险低于蓝水短缺风险。基于蓝绿水短缺指数分析,提出应对沁河流域水安全风险的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绿水 SWAT模型 水短缺指数 风险评价 沁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SWAT和STIRPAT模型的沁河流域生态基流保障及人为影响因素
19
作者 王子尧 左其亭 +2 位作者 巴音吉 程琰 纪义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9-1128,共10页
在新型人水关系下,人为因素对生态基流的影响逐步加大,正确分析人为影响因素对流域生态基流保障的影响,并尽快制定流域生态基流保障程度的量化方法对流域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土壤和水评估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 在新型人水关系下,人为因素对生态基流的影响逐步加大,正确分析人为影响因素对流域生态基流保障的影响,并尽快制定流域生态基流保障程度的量化方法对流域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土壤和水评估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模拟河流径流量,进一步计算生态基流保障指数(ecological base flow guarantee index,IE_(BFG)),以反映生态基流保障程度,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回归影响模型(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 affluence and technology,STIRPAT)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以及各行业用水水平等方面分析2008-2016年沁河流域生态基流保障指数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沁河流域生态基流保障程度在年尺度上呈现“N”型增加趋势,2015年因干旱导致大幅下跌,在月尺度上与沁河汛期、旱期同步变化;从上游至下游,流域生态基流保障程度逐渐变好,干流流经的子流域生态基流保障程度比支流好;全流域范围内生态基流保障程度“差”与“较差”区域占比高于50%,仅2014年出现“一般”,流域生态基流保障程度亟待提升;城镇化水平对沁河流域生态基流保障程度影响最大,农业、工业、生活用水量影响程度较大且贡献率相似,技术发展水平次之,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对沁河流域生态基流保障程度的影响相对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沁河流域生态基流保护、流域协调发展提供基础支持,并可为其他流域的生态基流保障程度计算以及评价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河流域 SWAT模型 生态基流保障 STIRPAT模型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历史上的一次溃决洪水——1482年沁河流域大洪水 被引量:3
20
作者 葛兆帅 杨达源 +2 位作者 谢悦波 慕平 王蕾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0-83,共4页
据沁河流域九女台洪水题刻水位及相关历史文献记载,沁河流域1482年洪水洪峰流量极大,历时甚长,与该流域一般洪水过程的差异迥然。通过地貌调查,并利用14C测年等方法,对沁河九女台河段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其1482年高洪水位是梯沟口泥石流... 据沁河流域九女台洪水题刻水位及相关历史文献记载,沁河流域1482年洪水洪峰流量极大,历时甚长,与该流域一般洪水过程的差异迥然。通过地貌调查,并利用14C测年等方法,对沁河九女台河段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其1482年高洪水位是梯沟口泥石流-崩塌堆积物堰塞沁河主河道的结果。当年由于降雨,使梯沟流域发生泥石流,并导致沟口右岸岩壁崩塌,形成堰塞坝,造成沁河河道阻塞,过水断面减小,九女台附近河段水位壅高,并保持了近40天的时间,堰塞坝最终溃决,导致沁河下游怀庆府发生严重的洪水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决洪水 沁河流域 泥石流 崩塌 堰塞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